“您瞧瞧……又出來一檔子事……塔尼婭有事耽擱住了,我還得給記者作解釋,如果他要等她迴來的話,至少得等兩個小時。”
“弗拉基斯拉夫·尼古拉耶維奇快迴來了吧?”鄰居問。
“不,他今天要忙到很晚才迴來。”
安德列·季莫菲耶維奇皺了皺眉頭,可是伊拉沒有察覺他的憂慮,專注地清洗著地板上的一塊汙漬。
“伊拉,您知道這位記者叫什麽名字嗎?”
“不知道,有事嗎?您幹嗎要知道他的名字?”
“不是我要知道他的名字,而是您。塔尼婭沒有說他姓什麽和他在哪家報紙當記者嗎?”
“沒有說。”
“您能給她打個電話問問嗎?”
“不行,她不在單位,她在外麵呢。有什麽事嗎?”
她隻好大聲喊著說,因為吸塵器嗡嗡地響起來。但是這噪音似乎一點也不影響安德列·季莫菲耶維奇,他仍然不停地說著。他那渾厚的男低音確實音量很大。
“親愛的,”鄰居正色道,“您的輕率簡直令我震驚。我給您反覆說過多少遍了,在目前形勢下,您應表現出最大限度的謹慎,可您卻準備把第一個碰上的人放進家裏來,而且還是您隻身一人在家裏。這怎麽行呢?一個陌生人來叫門……”
“他可是記者呀,”伊拉執拗地反駁說,“塔尼婭同他說好了。而且她還特意事先給我打了招唿。就是說,他並不是陌生人。安德列·季莫菲耶維奇,依我看,您這是把蒼蠅當成了大象,小題大做。”
“您腦袋瓜裏就想不到塔尼婭·格裏戈裏耶芙娜同一個人說好了,但到家裏來的根本不是他,而是兇犯呢?總之,伊拉,這件事沒有什麽可討論的。您趕快清掃完吧,我留下來陪您。我不能讓您單獨一個人麵對一個您沒見過的人。您懂嗎?順便問一句,他將要採訪什麽呢?”
“好像是關於那些兇殺案的。”
“什麽兇殺案?這是否與那次塔尼婭·格裏戈裏耶芙娜受到威脅的電視轉播有關?”
“是的。”
清掃終於結束了。安德列·季莫菲耶維奇把兩台吸塵器都帶迴自己家了。當他返迴來時,伊拉已經換好衣服,正在前廳裏照著鏡子往小鼻子上撲粉呢。
“這多好啊,”他溫厚地說,“一切都做停當了。瞧您剛才急的。”
記者叫格奧爾基·梅尼紹夫,他正好在約定的時間來了。由於塔尼婭不在,而且一時半會兒也迴不來,記者對此頗感沮喪。但他看見伊拉善意的笑容,便打起了精神。
“您知道嗎,我想準備一個材料,記錄一個人麵臨某種潛在的威脅時的感受。我親眼看了塔尼婭·格裏戈裏耶芙娜和她的同事受到威脅的那次電視轉播,所以我很想知道,第一,這個威脅是否體現出了某些現實作用;第二,塔尼婭·格裏戈裏耶芙娜對此有何反應。她的家人有何反應。因此,我可以先跟您談談,如果您不反對的話。”
伊拉完全不反對,因為這是她個人頭一次接受採訪,通常令記者感興趣的都是作為暢銷小說作者的塔尼婭。誠然,有些記者試圖採訪斯塔索夫,向他提一些十足白癡的問題,比如,他是怎樣當著名女作家的丈夫的,但斯塔索夫不用那種特別委婉的方式,而是很有知識地耍一下橫,就避而不答了。誰都沒有注意過伊拉,認為看上去她隻不過是一個家庭女工。
“那麽,”梅尼紹夫打開錄音機,開始說道,“據我所知,已有兩個人被殺害了……”
“三個。”安德列·季莫菲耶維奇立刻糾正道。
“真的是三個嗎?”記者感到很吃驚,“我聽說是兩個。我的信息大概過時了。對不起,你們誰是塔尼婭·格裏戈裏耶芙娜的家人?您是她的父親嗎?”
“我是鄰居,住在隔壁。第三件兇案剛發生不久。”
伊拉驚詫地看了看安德列·季莫菲耶維奇。瞧他這記性!當然,每一件兇案他們同塔尼婭在家裏都討論過。但是鄰居在場時,話題就變了,一帶而過。真想不到,沒有他不知道的!
“這樣,發生了三件命案。您知道這些人是誰,他們為什麽和在什麽情況下被殺害的嗎?”
“塔尼婭會把她認為需要告訴您的一切都告訴您的。”受到指示的伊拉委婉地說,“我不能與您討論有關偵查的材料。”
“等一等,”梅尼紹夫舉起一隻手說,“據我所知,塔尼婭·格裏戈裏耶芙娜不是負責此案的偵查員,所以她和她的親屬不在被禁之列。”
然而伊拉的立場很堅定。盡管她好交往和性格輕率,但她從來不是那種喋喋不休的人。
“那當然。”她堅決地迴答說。
“塔尼婭·格裏戈裏耶芙娜和您討論這些問題嗎?”
“那當然。也和我討論,也和自己的丈夫討論。”
“和您討論嗎?”記者問鄰居。
“多少討論一點吧,”鄰居微微一笑說,“不過伊拉是對的。塔尼婭 格裏戈裏耶芙娜不在,我們不能談論這事。”
</br>
“弗拉基斯拉夫·尼古拉耶維奇快迴來了吧?”鄰居問。
“不,他今天要忙到很晚才迴來。”
安德列·季莫菲耶維奇皺了皺眉頭,可是伊拉沒有察覺他的憂慮,專注地清洗著地板上的一塊汙漬。
“伊拉,您知道這位記者叫什麽名字嗎?”
“不知道,有事嗎?您幹嗎要知道他的名字?”
“不是我要知道他的名字,而是您。塔尼婭沒有說他姓什麽和他在哪家報紙當記者嗎?”
“沒有說。”
“您能給她打個電話問問嗎?”
“不行,她不在單位,她在外麵呢。有什麽事嗎?”
她隻好大聲喊著說,因為吸塵器嗡嗡地響起來。但是這噪音似乎一點也不影響安德列·季莫菲耶維奇,他仍然不停地說著。他那渾厚的男低音確實音量很大。
“親愛的,”鄰居正色道,“您的輕率簡直令我震驚。我給您反覆說過多少遍了,在目前形勢下,您應表現出最大限度的謹慎,可您卻準備把第一個碰上的人放進家裏來,而且還是您隻身一人在家裏。這怎麽行呢?一個陌生人來叫門……”
“他可是記者呀,”伊拉執拗地反駁說,“塔尼婭同他說好了。而且她還特意事先給我打了招唿。就是說,他並不是陌生人。安德列·季莫菲耶維奇,依我看,您這是把蒼蠅當成了大象,小題大做。”
“您腦袋瓜裏就想不到塔尼婭·格裏戈裏耶芙娜同一個人說好了,但到家裏來的根本不是他,而是兇犯呢?總之,伊拉,這件事沒有什麽可討論的。您趕快清掃完吧,我留下來陪您。我不能讓您單獨一個人麵對一個您沒見過的人。您懂嗎?順便問一句,他將要採訪什麽呢?”
“好像是關於那些兇殺案的。”
“什麽兇殺案?這是否與那次塔尼婭·格裏戈裏耶芙娜受到威脅的電視轉播有關?”
“是的。”
清掃終於結束了。安德列·季莫菲耶維奇把兩台吸塵器都帶迴自己家了。當他返迴來時,伊拉已經換好衣服,正在前廳裏照著鏡子往小鼻子上撲粉呢。
“這多好啊,”他溫厚地說,“一切都做停當了。瞧您剛才急的。”
記者叫格奧爾基·梅尼紹夫,他正好在約定的時間來了。由於塔尼婭不在,而且一時半會兒也迴不來,記者對此頗感沮喪。但他看見伊拉善意的笑容,便打起了精神。
“您知道嗎,我想準備一個材料,記錄一個人麵臨某種潛在的威脅時的感受。我親眼看了塔尼婭·格裏戈裏耶芙娜和她的同事受到威脅的那次電視轉播,所以我很想知道,第一,這個威脅是否體現出了某些現實作用;第二,塔尼婭·格裏戈裏耶芙娜對此有何反應。她的家人有何反應。因此,我可以先跟您談談,如果您不反對的話。”
伊拉完全不反對,因為這是她個人頭一次接受採訪,通常令記者感興趣的都是作為暢銷小說作者的塔尼婭。誠然,有些記者試圖採訪斯塔索夫,向他提一些十足白癡的問題,比如,他是怎樣當著名女作家的丈夫的,但斯塔索夫不用那種特別委婉的方式,而是很有知識地耍一下橫,就避而不答了。誰都沒有注意過伊拉,認為看上去她隻不過是一個家庭女工。
“那麽,”梅尼紹夫打開錄音機,開始說道,“據我所知,已有兩個人被殺害了……”
“三個。”安德列·季莫菲耶維奇立刻糾正道。
“真的是三個嗎?”記者感到很吃驚,“我聽說是兩個。我的信息大概過時了。對不起,你們誰是塔尼婭·格裏戈裏耶芙娜的家人?您是她的父親嗎?”
“我是鄰居,住在隔壁。第三件兇案剛發生不久。”
伊拉驚詫地看了看安德列·季莫菲耶維奇。瞧他這記性!當然,每一件兇案他們同塔尼婭在家裏都討論過。但是鄰居在場時,話題就變了,一帶而過。真想不到,沒有他不知道的!
“這樣,發生了三件命案。您知道這些人是誰,他們為什麽和在什麽情況下被殺害的嗎?”
“塔尼婭會把她認為需要告訴您的一切都告訴您的。”受到指示的伊拉委婉地說,“我不能與您討論有關偵查的材料。”
“等一等,”梅尼紹夫舉起一隻手說,“據我所知,塔尼婭·格裏戈裏耶芙娜不是負責此案的偵查員,所以她和她的親屬不在被禁之列。”
然而伊拉的立場很堅定。盡管她好交往和性格輕率,但她從來不是那種喋喋不休的人。
“那當然。”她堅決地迴答說。
“塔尼婭·格裏戈裏耶芙娜和您討論這些問題嗎?”
“那當然。也和我討論,也和自己的丈夫討論。”
“和您討論嗎?”記者問鄰居。
“多少討論一點吧,”鄰居微微一笑說,“不過伊拉是對的。塔尼婭 格裏戈裏耶芙娜不在,我們不能談論這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