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產業扶持與技術支持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作者:喲吼吼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052章 產業扶持與技術支持
任何時候,無論時代怎麽變換,擁有厚實底蘊的家族,機會永遠比普通人還要多,甚至成功也比普通人容易。
可是,也並非所有的家族都能如此。
蘇州許家的敗落就十分突然,不過放眼整個大明,卻連水花都濺不起來。
新上任的知府以新年新氣象為口號,開年就直接對蘇州部分不正規的打行出手,連帶著許氏也被牽扯進黑惡勢力之內。
如這樣的家族,甚至連邸報都上不了,隻能成為附近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
蘇州不可能看著鬆江府發展而什麽事情都不做。
大明的蘇繡本就出名,隻是想要大規模開展,就需要創造好適合女子工作的環境。
這也是為何知府一直對打行這種暴力團體深惡痛絕的原因。
別的不說,蘇繡無法發展,就是在破壞知府的政績,光從這點,就足夠知府在朝廷的支持下行動。
鬆江府有市舶,蘇州府有蘇繡,兩地可以形成合作共贏的關係,隻要紡織產業搞起來,對於周遭都是好事。
而那些倒下的家族,並不用擔心什麽大而不能倒,有的是人能夠取代他們的位置。
以蘇州為例,張全才因為許家敗落失去了一個合作對象,可反過來,空出的市場剛好能夠被原白蓮教的人馬給補上。
本就是宗教組織,信徒之中就有不少女眷,但現在張全才已經不敢再傳播那些有的沒的教義了。
這個時代,努力肯幹就一定餓不著,對於普通人都是遍地機會,更何況是操持龐大組織的白蓮教。
張全才組織的白蓮教,轉型十分迅速,得益於蘇州知府扶持蘇繡,從而也扶持了蘇州的紡織業,隻要有錢有人,地方並不是問題。
而扶持紡織業,整體來說,就是整合各種各樣的小作坊,讓百姓從小農經濟向集體經濟轉變的途徑之一,如此不僅能增加百姓的抗風險能力,更是能提高蘇繡的質量和產量。
靠近水路碼頭的一帶,官府甚至能低價租給廠坊,前提就是必須投入生產。
以當前大明的官員思維,土地的價值在於生產價值,而非完全在單憑土地而已,若是無實業支持,土地根本就毫無作用。
蘇州知府便是如此想,為期四年多的知府任期,越早讓實業做起來,他往後發往朝廷的功績隻會更高。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這種事,對於知府而言,並沒有太大的關係,身為親民官,扶持產業的同時,得到地方百姓的支持也十分關鍵。
就如當朝兵部尚書於謙一樣,其能被朝廷看見,也少不了在地方時為民辦事所獲得的聲望。
蘇州知府衙門,知府站在府衙門外,伸著脖子朝著路的盡頭觀望,隨著一輛馬車的出現,知府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衙役不知道哪個大人物能夠讓知府大人如此鄭重迎接,可當看到馬車停下來,從上麵下來三個盤著發鬢的女子,一時間無法管理好臉上的表情,張著嘴巴,合都合不起來。
“放心,有我作保,無人可欺爾等。”說完便將羅喆拉了過去。
鐵牛原本想出手,但是羅喆特意用目光示意他不要亂來,畢竟也不是什麽大事。
倒是幺娘,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看到羅喆走了,就快步跟了上去。
鐵牛也隻好背上包袱,走了過去。
到了酒樓門前,門衛沒有阻攔,似乎認識青年。
剛一入內,就看到一位體態豐盈的婦人上前搭話:“不知杜國公子蒞臨,有失遠迎。”
沒有羅喆想象中那麽不堪,婦人舉止端莊,好像一切都很得體。
不過這位青年的名字倒是有點別致,杜國?
姓杜的名人羅喆倒是知道幾個。
這時,青年迴頭看著羅喆,笑道:“家父杜如晦,吾名單字一個荷。”
似乎有一道閃電劈中了羅喆,他知道的杜姓名人裏就有杜如晦,房謀杜斷,他聽過。
嘖~原來是國公子。
迴過味來,羅喆也拱手笑道:“迴兄台,小子姓羅,名喆,不知家中父母。”
杜荷挑了下眉頭,羅姓?
但後麵聽到不知家中父母,是個孤兒?
不過也算是認識一番,羅喆之後介紹了幺娘和鐵牛。
眾人也算是入內了。
酒樓裝潢很華麗,沒有想象中的不正經。
杜荷明顯知道羅喆沒來過,而且思想有些不健康,逐一介紹著。
剛才那個婦人是坊使,掌管該青樓的一切伶人。
在大唐,可沒有私營青樓。
倡優伎伶,分工各不相同。
其中倡優就是演唱,這演和唱是分開的,唱的主要是倡,而演的主要是優。
伎伶則是跳舞和演奏。
而那些陪酒罰酒的稱為觥糾。
這就叫開眼界了,連個青樓都這麽有條有理。
現在,杜荷就帶著羅喆來到最中間的高台前。
台上一個身著輕紗的女子正在念著手中的布條。
她便是席糾,可以說是頭牌了。
“半邊大,半邊小;
半邊跑,半邊跳。
半邊奔馳疆場上,半邊偷偷把人咬。”
悅耳的聲音從她口中傳出。
杜荷一下子就進入了狀態。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真的來青樓猜謎語吧。
幺娘對於這種娛樂活動倒是很開心,可是她猜不出來。
“羅郎,你知道謎底嗎?”
歪著腦袋,在幺娘心裏,羅喆可是無所不能的。
所以一有問題問羅喆,這就是幺娘的常識。
“馬大奔疆場,蚤小把人咬,不就是個騷字嗎~”
羅喆撇了撇嘴,對於不幹正事的青樓一下子就沒了興趣。
可是杜荷聽到羅喆的答案,一下子大聲喊道:“騷,是騷字。”
然後又重複了一下羅喆剛才的說法。
“善。”
女子笑若花開,將布條放在木製托盤上,讓侍女送到杜荷麵前。
那托盤上不止布條,還有一塊紅布,上麵整齊放著一串銅錢。
“恭喜杜國公子。”
台上的女子一下子就能認出杜荷,一看就是經過專業訓練的。
但這些都是小事,猜謎有獎?
羅喆看著杜荷樂嗬嗬的結果托盤,正在將銅錢往懷裏揣。
“杜兄,且慢。”
一手抓住那要往懷裏放的手臂,羅喆麵容嚴肅。
“吃相莫要太過難看,分潤一半可好?”
似乎露餡了,杜荷尷尬笑了一下,但是轉念一想,隨即一手抱住羅喆,銅錢直接往羅喆懷裏塞。
“這是啥話,為兄豈會虧待羅弟,給。”
突然這麽慷慨,羅喆有些不適應。
“但是下題歸我。”
杜荷露出那賤兮兮的笑容。
“好說,好說。”
沒有杜荷,自己是進不來這種場所的,所以,有錢大家一起賺。
羅喆欣然答應了下來。
“一月共一月,兩月共半邊;
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長流之川;
一家有六口,兩口不團圓。”
席糾趁著氣氛熱烈,繼續從後麵的木板上取題念到。
“用。”
等她一念完,羅喆就給出了答案。
和他達成默契的杜荷就高聲唱答。
一看又是杜荷,女子也是愣了一下,沒聽說過杜荷有如此才華呀?
旋即看到了杜荷旁邊那清秀的孩童,一開始還以為是杜荷的書童,但是現在看到兩人滿足的笑臉,就知道不是了。
是啊,羅喆很高興,蚊香雖然還沒賣出去,但是有錢賺了,能不開心嗎?
青樓不愧是銷金窟,出手就是闊綽,這一串下來也有個百文錢吧。
之後就很自然了,席糾出題,羅喆答,杜荷唱答。
一套流程下來,羅喆的銅錢已經纏不住了,開始往幺娘懷裏塞,惹得幺娘咯咯發笑。
眼見氣氛有些冷了下來,席糾趕緊變換項目。
接下來則是由客人出題,席糾審題,再由其他客人迴答。
獎品就三項,一是免酒水,二是容留宿,最後便是頭獎,可與凝香獨處。
羅喆感覺很遺憾,似乎沒那麽好賺了。
看著別人一個個將自己的謎語寫在布條,落了款,然後承上去,杜荷明顯也想參與。
已經養成早睡早起習慣的羅喆已經開始打哈欠了。
但是很顯然,這個時候青樓才剛剛熱場。
在客人出謎語的時候,台上開始有伎伶表演。
絲曼長袖飄飄,流水般的歌聲傳出,修長的手指撥動著琵琶弦。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不愧是這個時代最火熱的樂器。
而舞者的腰肢隨之扭動,長袖似乎跟手臂一樣在空中飛舞。
翩如蘭苕翠,婉如遊龍舉。
難怪能讓公侯將相皆沉迷於此。
要是再來套編鍾,那可真是從此君王不早朝了。
覺得自己的肩膀似乎被人晃動著,羅喆從舞曲中迴過神來。
該死,自己不會也入迷了吧,這腐朽的封建。
心裏批判了一下,羅喆看到杜荷將布條和毛筆遞給自己。
意思很明顯,就是讓自己也寫一個。
寫就寫,羅喆略作思考,提筆寫完之後交給侍女。
待到謎語收得差不多了,舞曲也逐漸放緩,等到最後一根弦的顫動停止之後。
那席糾就又開始了。
剛才就是她在唱詞,很好聽,羅喆很喜歡,給人有種空靈的感覺。
這個項目為了頭獎,謎語當然是越難越好。
因此,謎麵、迷目和謎格都很講究。
更何況這些可是下麵這些貴人所出,自然是千奇百怪了。
有好一些都是羅喆不知道的。
但是隨著背板上的謎題越來越少,頭獎了漸漸明了。
文無第一,沒有哪個文人會心甘情願丟了頭獎,所以就算自己的謎題被猜中,那麽也要阻止別人。
杜荷的字謎很早就被掃地出門了。
最後隻剩三個沒被人答出,那麽就該角逐前三了。
羅喆發現自己的謎題還在其中,這也是理所當然的,畢竟他的謎題有點耍賴的嫌疑。
三個問題,席糾就將出題人請上台麵。
不知道還有這環節的羅喆這才出現在眾人眼中。
上來的三人也是巧合,一位老者,一個青年,還有就是羅喆。
老者拿過自己的謎題,上麵寫著【欲罷不能】猜一字。
而青年的謎題則是猜一種植物,【隻見枝繁葉茂】。
羅喆的是猜一種物品,【盤著像條龍,口吐一點紅,飛蟲見我怕,一夜無影蹤。】
席糾依次念罷,給下麵的客人最後一點時間。
武則天,這是羅喆腦海中閃過的一個名字。
不過印象裏武則天不是平民嗎?
是自己記錯了?
但這些都不關鍵,關鍵是女帝呀。
羅喆的好奇心逐漸膨脹。
武元慶和武元爽兩兄弟感覺羅喆的目光好惡心。
不會有龍陽之好吧?小孩子也懂這個?
但是這個人在傻笑什麽呀。
迴過神的羅喆意識到自己失禮了,連忙向婦人告罪。
撲哧~
“武夫人,兄長這窮酸竟然稱晚娘為武夫人。”
武元爽嘲笑著羅喆。
“我不懂,還望兄台教我。”
隻要自己不覺得尷尬,那麽尷尬的自然就是別人。
聞言,武元爽皺著眉,雖然眼前這小子語氣很客氣,但是為什麽自己會有股莫名的火氣。
楊氏看到要起爭端了,連忙說道:“不怪,羅郎今日前來是有何事?”
羅哲有點疑惑,為什麽身為女主人卻縱容孩子這麽無禮呢?
要知道,就算是羅喆,該遵守的禮儀也是要遵守的,更何況這個時代的貴族呢?
上首的女主人雖然麵容看上去有些蒼老,似乎帶著幾分無奈,發絲之中細看之下能看到些許白發。
“迴,嗯,夫人,小子此番前來是聊表一番心意。”
說著就跟幺娘拿來木盒。
楊氏身邊的侍女就上前接過。
此時的幺娘正抱著羅喆的大腿,皺著眉看著那兩個年輕人。
楊氏解開木蓋,看到一卷黑色的物體,上麵雕紋著青蛙、荷葉和蓮花,那根須纏繞著整體,遍布整個物體,形式甚為美觀。
“這是何物?”
“迴夫人,此為熏香,但不止安神養生,更有驅蚊之效。”
羅喆繼續道:“其中包含本草與香料,由匠人精心調配而成,之後再經過純手工雕刻,便出此物。”
“香料?”楊氏問道。
這香料可不便宜呀,再仔細看那蓋子,底部還有鐵製物件,似乎是個小機關,一看就不是凡品。
任何時候,無論時代怎麽變換,擁有厚實底蘊的家族,機會永遠比普通人還要多,甚至成功也比普通人容易。
可是,也並非所有的家族都能如此。
蘇州許家的敗落就十分突然,不過放眼整個大明,卻連水花都濺不起來。
新上任的知府以新年新氣象為口號,開年就直接對蘇州部分不正規的打行出手,連帶著許氏也被牽扯進黑惡勢力之內。
如這樣的家族,甚至連邸報都上不了,隻能成為附近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
蘇州不可能看著鬆江府發展而什麽事情都不做。
大明的蘇繡本就出名,隻是想要大規模開展,就需要創造好適合女子工作的環境。
這也是為何知府一直對打行這種暴力團體深惡痛絕的原因。
別的不說,蘇繡無法發展,就是在破壞知府的政績,光從這點,就足夠知府在朝廷的支持下行動。
鬆江府有市舶,蘇州府有蘇繡,兩地可以形成合作共贏的關係,隻要紡織產業搞起來,對於周遭都是好事。
而那些倒下的家族,並不用擔心什麽大而不能倒,有的是人能夠取代他們的位置。
以蘇州為例,張全才因為許家敗落失去了一個合作對象,可反過來,空出的市場剛好能夠被原白蓮教的人馬給補上。
本就是宗教組織,信徒之中就有不少女眷,但現在張全才已經不敢再傳播那些有的沒的教義了。
這個時代,努力肯幹就一定餓不著,對於普通人都是遍地機會,更何況是操持龐大組織的白蓮教。
張全才組織的白蓮教,轉型十分迅速,得益於蘇州知府扶持蘇繡,從而也扶持了蘇州的紡織業,隻要有錢有人,地方並不是問題。
而扶持紡織業,整體來說,就是整合各種各樣的小作坊,讓百姓從小農經濟向集體經濟轉變的途徑之一,如此不僅能增加百姓的抗風險能力,更是能提高蘇繡的質量和產量。
靠近水路碼頭的一帶,官府甚至能低價租給廠坊,前提就是必須投入生產。
以當前大明的官員思維,土地的價值在於生產價值,而非完全在單憑土地而已,若是無實業支持,土地根本就毫無作用。
蘇州知府便是如此想,為期四年多的知府任期,越早讓實業做起來,他往後發往朝廷的功績隻會更高。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這種事,對於知府而言,並沒有太大的關係,身為親民官,扶持產業的同時,得到地方百姓的支持也十分關鍵。
就如當朝兵部尚書於謙一樣,其能被朝廷看見,也少不了在地方時為民辦事所獲得的聲望。
蘇州知府衙門,知府站在府衙門外,伸著脖子朝著路的盡頭觀望,隨著一輛馬車的出現,知府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衙役不知道哪個大人物能夠讓知府大人如此鄭重迎接,可當看到馬車停下來,從上麵下來三個盤著發鬢的女子,一時間無法管理好臉上的表情,張著嘴巴,合都合不起來。
“放心,有我作保,無人可欺爾等。”說完便將羅喆拉了過去。
鐵牛原本想出手,但是羅喆特意用目光示意他不要亂來,畢竟也不是什麽大事。
倒是幺娘,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看到羅喆走了,就快步跟了上去。
鐵牛也隻好背上包袱,走了過去。
到了酒樓門前,門衛沒有阻攔,似乎認識青年。
剛一入內,就看到一位體態豐盈的婦人上前搭話:“不知杜國公子蒞臨,有失遠迎。”
沒有羅喆想象中那麽不堪,婦人舉止端莊,好像一切都很得體。
不過這位青年的名字倒是有點別致,杜國?
姓杜的名人羅喆倒是知道幾個。
這時,青年迴頭看著羅喆,笑道:“家父杜如晦,吾名單字一個荷。”
似乎有一道閃電劈中了羅喆,他知道的杜姓名人裏就有杜如晦,房謀杜斷,他聽過。
嘖~原來是國公子。
迴過味來,羅喆也拱手笑道:“迴兄台,小子姓羅,名喆,不知家中父母。”
杜荷挑了下眉頭,羅姓?
但後麵聽到不知家中父母,是個孤兒?
不過也算是認識一番,羅喆之後介紹了幺娘和鐵牛。
眾人也算是入內了。
酒樓裝潢很華麗,沒有想象中的不正經。
杜荷明顯知道羅喆沒來過,而且思想有些不健康,逐一介紹著。
剛才那個婦人是坊使,掌管該青樓的一切伶人。
在大唐,可沒有私營青樓。
倡優伎伶,分工各不相同。
其中倡優就是演唱,這演和唱是分開的,唱的主要是倡,而演的主要是優。
伎伶則是跳舞和演奏。
而那些陪酒罰酒的稱為觥糾。
這就叫開眼界了,連個青樓都這麽有條有理。
現在,杜荷就帶著羅喆來到最中間的高台前。
台上一個身著輕紗的女子正在念著手中的布條。
她便是席糾,可以說是頭牌了。
“半邊大,半邊小;
半邊跑,半邊跳。
半邊奔馳疆場上,半邊偷偷把人咬。”
悅耳的聲音從她口中傳出。
杜荷一下子就進入了狀態。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真的來青樓猜謎語吧。
幺娘對於這種娛樂活動倒是很開心,可是她猜不出來。
“羅郎,你知道謎底嗎?”
歪著腦袋,在幺娘心裏,羅喆可是無所不能的。
所以一有問題問羅喆,這就是幺娘的常識。
“馬大奔疆場,蚤小把人咬,不就是個騷字嗎~”
羅喆撇了撇嘴,對於不幹正事的青樓一下子就沒了興趣。
可是杜荷聽到羅喆的答案,一下子大聲喊道:“騷,是騷字。”
然後又重複了一下羅喆剛才的說法。
“善。”
女子笑若花開,將布條放在木製托盤上,讓侍女送到杜荷麵前。
那托盤上不止布條,還有一塊紅布,上麵整齊放著一串銅錢。
“恭喜杜國公子。”
台上的女子一下子就能認出杜荷,一看就是經過專業訓練的。
但這些都是小事,猜謎有獎?
羅喆看著杜荷樂嗬嗬的結果托盤,正在將銅錢往懷裏揣。
“杜兄,且慢。”
一手抓住那要往懷裏放的手臂,羅喆麵容嚴肅。
“吃相莫要太過難看,分潤一半可好?”
似乎露餡了,杜荷尷尬笑了一下,但是轉念一想,隨即一手抱住羅喆,銅錢直接往羅喆懷裏塞。
“這是啥話,為兄豈會虧待羅弟,給。”
突然這麽慷慨,羅喆有些不適應。
“但是下題歸我。”
杜荷露出那賤兮兮的笑容。
“好說,好說。”
沒有杜荷,自己是進不來這種場所的,所以,有錢大家一起賺。
羅喆欣然答應了下來。
“一月共一月,兩月共半邊;
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長流之川;
一家有六口,兩口不團圓。”
席糾趁著氣氛熱烈,繼續從後麵的木板上取題念到。
“用。”
等她一念完,羅喆就給出了答案。
和他達成默契的杜荷就高聲唱答。
一看又是杜荷,女子也是愣了一下,沒聽說過杜荷有如此才華呀?
旋即看到了杜荷旁邊那清秀的孩童,一開始還以為是杜荷的書童,但是現在看到兩人滿足的笑臉,就知道不是了。
是啊,羅喆很高興,蚊香雖然還沒賣出去,但是有錢賺了,能不開心嗎?
青樓不愧是銷金窟,出手就是闊綽,這一串下來也有個百文錢吧。
之後就很自然了,席糾出題,羅喆答,杜荷唱答。
一套流程下來,羅喆的銅錢已經纏不住了,開始往幺娘懷裏塞,惹得幺娘咯咯發笑。
眼見氣氛有些冷了下來,席糾趕緊變換項目。
接下來則是由客人出題,席糾審題,再由其他客人迴答。
獎品就三項,一是免酒水,二是容留宿,最後便是頭獎,可與凝香獨處。
羅喆感覺很遺憾,似乎沒那麽好賺了。
看著別人一個個將自己的謎語寫在布條,落了款,然後承上去,杜荷明顯也想參與。
已經養成早睡早起習慣的羅喆已經開始打哈欠了。
但是很顯然,這個時候青樓才剛剛熱場。
在客人出謎語的時候,台上開始有伎伶表演。
絲曼長袖飄飄,流水般的歌聲傳出,修長的手指撥動著琵琶弦。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不愧是這個時代最火熱的樂器。
而舞者的腰肢隨之扭動,長袖似乎跟手臂一樣在空中飛舞。
翩如蘭苕翠,婉如遊龍舉。
難怪能讓公侯將相皆沉迷於此。
要是再來套編鍾,那可真是從此君王不早朝了。
覺得自己的肩膀似乎被人晃動著,羅喆從舞曲中迴過神來。
該死,自己不會也入迷了吧,這腐朽的封建。
心裏批判了一下,羅喆看到杜荷將布條和毛筆遞給自己。
意思很明顯,就是讓自己也寫一個。
寫就寫,羅喆略作思考,提筆寫完之後交給侍女。
待到謎語收得差不多了,舞曲也逐漸放緩,等到最後一根弦的顫動停止之後。
那席糾就又開始了。
剛才就是她在唱詞,很好聽,羅喆很喜歡,給人有種空靈的感覺。
這個項目為了頭獎,謎語當然是越難越好。
因此,謎麵、迷目和謎格都很講究。
更何況這些可是下麵這些貴人所出,自然是千奇百怪了。
有好一些都是羅喆不知道的。
但是隨著背板上的謎題越來越少,頭獎了漸漸明了。
文無第一,沒有哪個文人會心甘情願丟了頭獎,所以就算自己的謎題被猜中,那麽也要阻止別人。
杜荷的字謎很早就被掃地出門了。
最後隻剩三個沒被人答出,那麽就該角逐前三了。
羅喆發現自己的謎題還在其中,這也是理所當然的,畢竟他的謎題有點耍賴的嫌疑。
三個問題,席糾就將出題人請上台麵。
不知道還有這環節的羅喆這才出現在眾人眼中。
上來的三人也是巧合,一位老者,一個青年,還有就是羅喆。
老者拿過自己的謎題,上麵寫著【欲罷不能】猜一字。
而青年的謎題則是猜一種植物,【隻見枝繁葉茂】。
羅喆的是猜一種物品,【盤著像條龍,口吐一點紅,飛蟲見我怕,一夜無影蹤。】
席糾依次念罷,給下麵的客人最後一點時間。
武則天,這是羅喆腦海中閃過的一個名字。
不過印象裏武則天不是平民嗎?
是自己記錯了?
但這些都不關鍵,關鍵是女帝呀。
羅喆的好奇心逐漸膨脹。
武元慶和武元爽兩兄弟感覺羅喆的目光好惡心。
不會有龍陽之好吧?小孩子也懂這個?
但是這個人在傻笑什麽呀。
迴過神的羅喆意識到自己失禮了,連忙向婦人告罪。
撲哧~
“武夫人,兄長這窮酸竟然稱晚娘為武夫人。”
武元爽嘲笑著羅喆。
“我不懂,還望兄台教我。”
隻要自己不覺得尷尬,那麽尷尬的自然就是別人。
聞言,武元爽皺著眉,雖然眼前這小子語氣很客氣,但是為什麽自己會有股莫名的火氣。
楊氏看到要起爭端了,連忙說道:“不怪,羅郎今日前來是有何事?”
羅哲有點疑惑,為什麽身為女主人卻縱容孩子這麽無禮呢?
要知道,就算是羅喆,該遵守的禮儀也是要遵守的,更何況這個時代的貴族呢?
上首的女主人雖然麵容看上去有些蒼老,似乎帶著幾分無奈,發絲之中細看之下能看到些許白發。
“迴,嗯,夫人,小子此番前來是聊表一番心意。”
說著就跟幺娘拿來木盒。
楊氏身邊的侍女就上前接過。
此時的幺娘正抱著羅喆的大腿,皺著眉看著那兩個年輕人。
楊氏解開木蓋,看到一卷黑色的物體,上麵雕紋著青蛙、荷葉和蓮花,那根須纏繞著整體,遍布整個物體,形式甚為美觀。
“這是何物?”
“迴夫人,此為熏香,但不止安神養生,更有驅蚊之效。”
羅喆繼續道:“其中包含本草與香料,由匠人精心調配而成,之後再經過純手工雕刻,便出此物。”
“香料?”楊氏問道。
這香料可不便宜呀,再仔細看那蓋子,底部還有鐵製物件,似乎是個小機關,一看就不是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