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工地開工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作者:喲吼吼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京城阜成門外,屬於西城輻射的工業帶有著一片空地。
城內的年節未過,而這裏早就搭起了一個個工棚。
楊強就站在工棚旁,他在等著自己的工友。
工部侍郎趙榮就坐在工棚中,身旁吏員不斷登記著工人名單。
西山段的工地已經完成,而剩下的京城段並不長,朝廷加大了招工規模,除了縮短工期之外,就是為了下一條鐵路準備。
朝廷早在年前就確定了京津鐵路規劃,等西山鐵路完成後,便會直接在京城和天津兩地,兩頭開工。
楊強迴村風風光光的過完年,也得到了家裏人的支持。
處理完家中的田地,楊強就先趕來京城的聚集點。
作為隊長,他除了帶領自己的團隊外,還要在這裏接收被上頭分配到他團隊裏的新人。
沒讓楊強等多久,一個個熟悉的麵孔就出現在登記處,先是遠遠和楊強打了招唿,然後立刻去登記,登記完了,就來到楊強的身邊。
“楊工。”
一道道招唿聲,並沒有年節的慵懶,相反,每個人都充滿了精氣神。
工地讓他們賺了錢,在京城采買了各種年貨,迴到自己村後,每個人都在村中出了不小的風頭。
這不,再次來京上工,他們可不僅僅是自己來,還帶來了不少村民。
“嗯,年過得怎樣?”
楊強點頭迴應反問。
聞言,每個工人臉上都帶著揚眉吐氣的笑臉,道:“極好,這不,村裏見俺在外賺了錢,還識了字,都讓俺帶上一些村中無所事事的人過來。”
那人說著,指著隊伍中的幾個人,道:“這幾個家中兄弟多,田地沒有分到,待在村裏也沒活幹,家裏人覺得,這樣不行,久了就成痞子了。”
大明並非均田製,而是由官田、公田和私田組成,村也並非是一個集體,因而有些家庭分家之後,本來的私田就在子子孫孫中,不斷被分化減少。
至於公田,就是被宗族村莊所管理,但這類自我管理的方式,並沒有良好的監督,公田也就逐漸被村中的大家族給瓜分,或是轉變成為官田,也或是直接變成私田。
因此,如果沒有開荒的話,村子裏總會有著一些閑人,這些閑人的田產很少,平時自己的農活幹完之後,就在村中無所事事溜達,長此以往,聚集在一起就變成了潑皮。
村中見外麵能夠消耗村裏多餘的勞動力,在有人照應的情況下,那不得讓人把這些人給帶出村子,免得在村中當禍害。
以往的話,這種人並不會老老實實跟著出來上工,可是見到了迴村的人賺到了錢,而且還十分風光,因而也就各自動起了心思。
隻不過,他們也不知道,工地實施的是半封閉軍事化管理,一旦踏入了工地之中,那可不是他們想要幹啥就幹啥。
這方麵其實和徭役的區別就是有錢拿而已。
楊強自己也有帶了幾個同村人過來,同時,像楊強這樣的人,也要負責對帶來的人作擔保,若是這些人搞事,那麽他們也要受牽連。
等同村人登記之後,立馬就來到楊強麵前集合。
過來的還有工部的吏員,捧著冊子,拿著筆,看向楊強便道:“楊工,你們隊二十五人,簽下字。”
吏員將冊子擺到楊強麵前,上麵是一個個名字還有大拇指印,都是需要楊強負責的人,也算是責任書。
楊強仔仔細細看了一遍,其實這種傳幫帶的責任書,並非是自己隊裏出現任何事情都需要楊強承擔,隻不過是涉及工地方麵的,相關責任必須由楊強來擔。
瀏覽之後,楊強就簽上名字,也按了拇指印。
“好了,楊工,你們負責的是城外這一段,今兒先休息,住處已經安排好了,明兒就能上工。”
官吏笑著拍了拍冊子,目光從楊強身上移向其他人,道:“你們可都得聽楊工的,他現在算得上是你們師父了。”
“明白,官爺。”
一群年輕漢子高聲迴答。
今天能休息,那他們可就高興了,別看他們離京城算近,大多數也是第一次到京城,算是農戶來看大城市的感覺。
吏員看看這些人的表情,也知道給他們留時間,便直接轉身離開。
“哇哦!”
年輕人圍在楊強身邊歡唿了起來。
“安靜。”
見狀,楊強拍了拍手,笑道:“知道你們這群娃子著急,不過,我可有言在先,城裏可不是村裏,規矩多,都安分點。”
“明白,楊工,咱也是有眼力見的,不會衝撞了城裏的爺。”
年輕人立馬就高興迴應,在大明,隻要有眼睛,老百姓身上的衣服和權貴是有十分明顯的區別。
當然,喜歡扮豬吃老虎的人故意穿著百姓的服飾招惹別人,那就另當別論。
“好了,先去宿舍分配一下各自房間,行李也放宿舍,帶好身份證明,再進城。”
楊強大聲唿喝著,打斷了新人的喜意。
宿舍離報名點並不遠,楊強帶著新人們很快就選好住房。
男人的行李很簡單,也就是幾件換洗的衣服,多是粗織麻布,本就是來幹活的,有一套得體的衣服就行,其他的主要就是耐用。
宿舍是八人間,每個房間裏都有四張鐵製雙層床,楊強到每個房間都檢查了一番,大致將新人宿舍缺的東西提醒對方記住,等下可以順便買上。
在工地幹苦力活,月俸穩定,現在花一些買生活用品,也不算浪費。
楊強帶著新人離開工地宿舍,都不用走多遠,就直接能看到外城熱鬧的景象。
北平城內城外僅僅是隔著一道牆,而厚重的城牆在戰時就是老百姓的安全依靠。
外城的繁華並不亞於城內,很多商品比城內更加親民。
楊強在年節前就體驗過京城內外的商業氛圍,所以帶人逛起來也得心應手。
現在能買的多是一些年前舊貨,因為京城商會還在放假,其他商會也是見機行事,因而貨物流通方麵會比尋常還要慢上許多。
不過,新人買的也不是什麽稀罕貨,一群糙漢子,生活也不精致,講究能用就行了。
“楊工,這些商鋪竟然還有那什麽送貨上門。”
本來還以為手裏要搬一大堆商品的年輕人,目光中帶著劉姥姥第一次進大觀園的那種眼花繚亂。
聞言,楊強點了下頭,笑道:“這有什麽,等過完年,隻要你在城裏,甚至連飯菜都能給你送上門,到你桌上還熱乎著。”
“那豈不是要很多錢?”
年輕人光是想想就覺得不可思議,隻感覺不愧是大城市才能享受的服務。
“看距離,近些的五文,遠點的,我可就不知道了。”
楊強撓了撓頭,他能了解的也有限,現今京城十分複雜,沒有常住,根本無法深入了解。
“看到那遠處的郵件驛站了嗎?”
走著,楊強指著不遠處的一處插著【郵】字小旗的房屋,道:“若是送信,寄物,都可來此處,寄信二文錢,寄物五斤以下五文,超過五斤再加錢。”
眾人一邊走著,一邊聽著楊強介紹,街道上,房屋之間都掛著精美的燈籠,周遭都是遊玩的百姓。
少了些許叫賣的小販,多了孩童玩鬧的聲音與鄰裏間吹噓打屁聲。
還沒走到那巍峨的城牆,幾個人都將想買的生活用品都買夠了。
“前麵要檢查,那好各自身份證明。”
楊強停下腳步,向新人們叮囑。
城內可是比城外還要嚴格,不過也不是每個人都會檢查,但若是被抽查到了,而沒有身份證明,那後果也是很麻煩的。
“知道了,楊工,都帶著呢。”
新人拍了拍腰間,表示自己帶著從工地那邊獲得的身份證明。
城門郎已經從工部那邊得到了新身份證明的核驗重點,看到楊強他們出示的證明,就知道是工地的工人,畢竟,現在的新證明也僅限於工地工人能用。
和楊強他們一樣的人有很多,多數工地的工人都會在這天到城內外逛逛,算是與京城百姓一起過年。
經過核驗,從門洞進入內城,沿街的房屋張燈結彩,比外城有過之而無不及,房簷還有在寒風中飄揚的國旗,隨處可見的裝飾都透露著城內居民的財富。
內外都十分熱鬧,楊強領著人四處介紹著,那些關著鋪門的店鋪,通過牌匾或者小旗,都是什麽場所。
現在雖然沒有開門,可現在楊強他們負責建造北平站點,自然會有段時間待在城外郊區,以後能來京城的次數很多,不可能總是楊強跟著。
街道上已經有了車水馬龍的跡象,權貴們沒有出現在步行道,但是在酒樓,在街道的馬車轎子,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這些才是楊強需要告知新人的各種注意事項,比如看街道指揮的手勢,不可盲目穿越街道,若是衝撞到了貴人,而貴人又心情不佳,那像他們這樣的工人,可有的苦吃了。
就算不涉及性命,但也說不定要被抓入牢中吃些苦頭。
京城作為天子腳下,有著不知數的王府官邸,隻要稍微注意一下,尋常百姓也不會在這些府邸前撒野。
楊強等人從阜成門入城,進來自然就是西城商業街,整條街道都被裝飾成了燈廊,就算白天也是豐富多彩。
跟在楊強身旁的新人,一個個瞪大了眼睛。
不僅是規整的道路,還有整齊有序的人車分流,各樣的裝修裝飾,完全不似他們想象中的雜亂。
當然,早在外城他們就早有心理準備,隻是不曾想到,如此熱鬧的內城卻又那麽規矩。
已經大出血的荷包可無法再被城內商鋪壓榨,所以楊強他們多是走走看看,現在城內各種免費活動,也是能讓百姓參與。
楊強知道,來到了這內城,一定會讓這些出門不過十裏地的農戶印象深刻,甚至會產生舉家搬遷至京城的心思。
因為楊強自己也是有著這樣的心情,從他剛來京城之後,心中就已經暗自下定決心。
繁華迷人眼,京城已經是不少人夢中情城,變成了他們的追夢之地。
從西城逛到東城,再到南城看鼇山燈,入夜就找個客棧對付一頓,再迴到西城商業街,徒步走出內城。
現在京城的城門晝夜不關,楊強他們無需考慮住宿問題。
迴到宿舍時,楊強看著一臉疲憊卻意猶未盡的眾人,笑道:“好好收拾宿舍,明兒就開工,可別第一天就被趕迴去咯。”
“明白,楊工,今兒開了眼,若是被趕了迴去,豈不是丟臉到家了。”
年輕人的雙眼裏充滿了向往,好似在心中已經立下了目標。
其他人也隨之附和,每個人現在都是幹勁滿滿。
簡裝,楊強滿意點頭,隻有見過繁華,人才會有欲望,而有欲望,才能有幹勁,這叫作生活有了盼頭。
“好,好,好。”
楊強邊點頭邊道:“那可得早些休息,明早聽號聲起床集合。”
叮囑之後,楊強也迴到自己的住處。
工地搭起的籬笆,一邊是亮如白晝的京城,而另一邊則是已經暗下來的工地,守夜人縮在火堆邊上,看向遠處的光亮,打了下哈欠,拍了拍臉頰,提起精神守夜。
宿舍中的討論聲隨著夜漸深,聲音也越來越少,最後變成了此起彼伏的唿嚕聲。
天空破曉,陽光刺破蒼穹,公雞伸長了脖子,扯著嗓子高鳴,驚起了熟睡中的人。
在雞鳴之後,工地宿舍響起了更加嘹亮的口哨聲。
一個個人從床鋪上挺了起來,目光從迷茫中迴味過來,這已經不是在村裏,而是在工地宿舍,立馬就各自開始跟著老工人洗漱。
北平站的工地開工之前,自然要祭三牲,由工部侍郎趙榮牽頭敬香,然後勉勵一番新來的工人,之後才開始破土動工。
過程並不複雜,求的就是工地安寧。
楊強他們這些工頭也站到了工部官吏身旁,看著有些無精打采,有些元氣滿滿的新人,耳邊是趙榮演講的聲音。
直到趙榮發表完演講,眾人鼓掌,由楊強他們帶頭鏟出第一個坑,領了工具的工人們開始依照各自的安排,前往自己負責的區域開始工作。
城內的年節未過,而這裏早就搭起了一個個工棚。
楊強就站在工棚旁,他在等著自己的工友。
工部侍郎趙榮就坐在工棚中,身旁吏員不斷登記著工人名單。
西山段的工地已經完成,而剩下的京城段並不長,朝廷加大了招工規模,除了縮短工期之外,就是為了下一條鐵路準備。
朝廷早在年前就確定了京津鐵路規劃,等西山鐵路完成後,便會直接在京城和天津兩地,兩頭開工。
楊強迴村風風光光的過完年,也得到了家裏人的支持。
處理完家中的田地,楊強就先趕來京城的聚集點。
作為隊長,他除了帶領自己的團隊外,還要在這裏接收被上頭分配到他團隊裏的新人。
沒讓楊強等多久,一個個熟悉的麵孔就出現在登記處,先是遠遠和楊強打了招唿,然後立刻去登記,登記完了,就來到楊強的身邊。
“楊工。”
一道道招唿聲,並沒有年節的慵懶,相反,每個人都充滿了精氣神。
工地讓他們賺了錢,在京城采買了各種年貨,迴到自己村後,每個人都在村中出了不小的風頭。
這不,再次來京上工,他們可不僅僅是自己來,還帶來了不少村民。
“嗯,年過得怎樣?”
楊強點頭迴應反問。
聞言,每個工人臉上都帶著揚眉吐氣的笑臉,道:“極好,這不,村裏見俺在外賺了錢,還識了字,都讓俺帶上一些村中無所事事的人過來。”
那人說著,指著隊伍中的幾個人,道:“這幾個家中兄弟多,田地沒有分到,待在村裏也沒活幹,家裏人覺得,這樣不行,久了就成痞子了。”
大明並非均田製,而是由官田、公田和私田組成,村也並非是一個集體,因而有些家庭分家之後,本來的私田就在子子孫孫中,不斷被分化減少。
至於公田,就是被宗族村莊所管理,但這類自我管理的方式,並沒有良好的監督,公田也就逐漸被村中的大家族給瓜分,或是轉變成為官田,也或是直接變成私田。
因此,如果沒有開荒的話,村子裏總會有著一些閑人,這些閑人的田產很少,平時自己的農活幹完之後,就在村中無所事事溜達,長此以往,聚集在一起就變成了潑皮。
村中見外麵能夠消耗村裏多餘的勞動力,在有人照應的情況下,那不得讓人把這些人給帶出村子,免得在村中當禍害。
以往的話,這種人並不會老老實實跟著出來上工,可是見到了迴村的人賺到了錢,而且還十分風光,因而也就各自動起了心思。
隻不過,他們也不知道,工地實施的是半封閉軍事化管理,一旦踏入了工地之中,那可不是他們想要幹啥就幹啥。
這方麵其實和徭役的區別就是有錢拿而已。
楊強自己也有帶了幾個同村人過來,同時,像楊強這樣的人,也要負責對帶來的人作擔保,若是這些人搞事,那麽他們也要受牽連。
等同村人登記之後,立馬就來到楊強麵前集合。
過來的還有工部的吏員,捧著冊子,拿著筆,看向楊強便道:“楊工,你們隊二十五人,簽下字。”
吏員將冊子擺到楊強麵前,上麵是一個個名字還有大拇指印,都是需要楊強負責的人,也算是責任書。
楊強仔仔細細看了一遍,其實這種傳幫帶的責任書,並非是自己隊裏出現任何事情都需要楊強承擔,隻不過是涉及工地方麵的,相關責任必須由楊強來擔。
瀏覽之後,楊強就簽上名字,也按了拇指印。
“好了,楊工,你們負責的是城外這一段,今兒先休息,住處已經安排好了,明兒就能上工。”
官吏笑著拍了拍冊子,目光從楊強身上移向其他人,道:“你們可都得聽楊工的,他現在算得上是你們師父了。”
“明白,官爺。”
一群年輕漢子高聲迴答。
今天能休息,那他們可就高興了,別看他們離京城算近,大多數也是第一次到京城,算是農戶來看大城市的感覺。
吏員看看這些人的表情,也知道給他們留時間,便直接轉身離開。
“哇哦!”
年輕人圍在楊強身邊歡唿了起來。
“安靜。”
見狀,楊強拍了拍手,笑道:“知道你們這群娃子著急,不過,我可有言在先,城裏可不是村裏,規矩多,都安分點。”
“明白,楊工,咱也是有眼力見的,不會衝撞了城裏的爺。”
年輕人立馬就高興迴應,在大明,隻要有眼睛,老百姓身上的衣服和權貴是有十分明顯的區別。
當然,喜歡扮豬吃老虎的人故意穿著百姓的服飾招惹別人,那就另當別論。
“好了,先去宿舍分配一下各自房間,行李也放宿舍,帶好身份證明,再進城。”
楊強大聲唿喝著,打斷了新人的喜意。
宿舍離報名點並不遠,楊強帶著新人們很快就選好住房。
男人的行李很簡單,也就是幾件換洗的衣服,多是粗織麻布,本就是來幹活的,有一套得體的衣服就行,其他的主要就是耐用。
宿舍是八人間,每個房間裏都有四張鐵製雙層床,楊強到每個房間都檢查了一番,大致將新人宿舍缺的東西提醒對方記住,等下可以順便買上。
在工地幹苦力活,月俸穩定,現在花一些買生活用品,也不算浪費。
楊強帶著新人離開工地宿舍,都不用走多遠,就直接能看到外城熱鬧的景象。
北平城內城外僅僅是隔著一道牆,而厚重的城牆在戰時就是老百姓的安全依靠。
外城的繁華並不亞於城內,很多商品比城內更加親民。
楊強在年節前就體驗過京城內外的商業氛圍,所以帶人逛起來也得心應手。
現在能買的多是一些年前舊貨,因為京城商會還在放假,其他商會也是見機行事,因而貨物流通方麵會比尋常還要慢上許多。
不過,新人買的也不是什麽稀罕貨,一群糙漢子,生活也不精致,講究能用就行了。
“楊工,這些商鋪竟然還有那什麽送貨上門。”
本來還以為手裏要搬一大堆商品的年輕人,目光中帶著劉姥姥第一次進大觀園的那種眼花繚亂。
聞言,楊強點了下頭,笑道:“這有什麽,等過完年,隻要你在城裏,甚至連飯菜都能給你送上門,到你桌上還熱乎著。”
“那豈不是要很多錢?”
年輕人光是想想就覺得不可思議,隻感覺不愧是大城市才能享受的服務。
“看距離,近些的五文,遠點的,我可就不知道了。”
楊強撓了撓頭,他能了解的也有限,現今京城十分複雜,沒有常住,根本無法深入了解。
“看到那遠處的郵件驛站了嗎?”
走著,楊強指著不遠處的一處插著【郵】字小旗的房屋,道:“若是送信,寄物,都可來此處,寄信二文錢,寄物五斤以下五文,超過五斤再加錢。”
眾人一邊走著,一邊聽著楊強介紹,街道上,房屋之間都掛著精美的燈籠,周遭都是遊玩的百姓。
少了些許叫賣的小販,多了孩童玩鬧的聲音與鄰裏間吹噓打屁聲。
還沒走到那巍峨的城牆,幾個人都將想買的生活用品都買夠了。
“前麵要檢查,那好各自身份證明。”
楊強停下腳步,向新人們叮囑。
城內可是比城外還要嚴格,不過也不是每個人都會檢查,但若是被抽查到了,而沒有身份證明,那後果也是很麻煩的。
“知道了,楊工,都帶著呢。”
新人拍了拍腰間,表示自己帶著從工地那邊獲得的身份證明。
城門郎已經從工部那邊得到了新身份證明的核驗重點,看到楊強他們出示的證明,就知道是工地的工人,畢竟,現在的新證明也僅限於工地工人能用。
和楊強他們一樣的人有很多,多數工地的工人都會在這天到城內外逛逛,算是與京城百姓一起過年。
經過核驗,從門洞進入內城,沿街的房屋張燈結彩,比外城有過之而無不及,房簷還有在寒風中飄揚的國旗,隨處可見的裝飾都透露著城內居民的財富。
內外都十分熱鬧,楊強領著人四處介紹著,那些關著鋪門的店鋪,通過牌匾或者小旗,都是什麽場所。
現在雖然沒有開門,可現在楊強他們負責建造北平站點,自然會有段時間待在城外郊區,以後能來京城的次數很多,不可能總是楊強跟著。
街道上已經有了車水馬龍的跡象,權貴們沒有出現在步行道,但是在酒樓,在街道的馬車轎子,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這些才是楊強需要告知新人的各種注意事項,比如看街道指揮的手勢,不可盲目穿越街道,若是衝撞到了貴人,而貴人又心情不佳,那像他們這樣的工人,可有的苦吃了。
就算不涉及性命,但也說不定要被抓入牢中吃些苦頭。
京城作為天子腳下,有著不知數的王府官邸,隻要稍微注意一下,尋常百姓也不會在這些府邸前撒野。
楊強等人從阜成門入城,進來自然就是西城商業街,整條街道都被裝飾成了燈廊,就算白天也是豐富多彩。
跟在楊強身旁的新人,一個個瞪大了眼睛。
不僅是規整的道路,還有整齊有序的人車分流,各樣的裝修裝飾,完全不似他們想象中的雜亂。
當然,早在外城他們就早有心理準備,隻是不曾想到,如此熱鬧的內城卻又那麽規矩。
已經大出血的荷包可無法再被城內商鋪壓榨,所以楊強他們多是走走看看,現在城內各種免費活動,也是能讓百姓參與。
楊強知道,來到了這內城,一定會讓這些出門不過十裏地的農戶印象深刻,甚至會產生舉家搬遷至京城的心思。
因為楊強自己也是有著這樣的心情,從他剛來京城之後,心中就已經暗自下定決心。
繁華迷人眼,京城已經是不少人夢中情城,變成了他們的追夢之地。
從西城逛到東城,再到南城看鼇山燈,入夜就找個客棧對付一頓,再迴到西城商業街,徒步走出內城。
現在京城的城門晝夜不關,楊強他們無需考慮住宿問題。
迴到宿舍時,楊強看著一臉疲憊卻意猶未盡的眾人,笑道:“好好收拾宿舍,明兒就開工,可別第一天就被趕迴去咯。”
“明白,楊工,今兒開了眼,若是被趕了迴去,豈不是丟臉到家了。”
年輕人的雙眼裏充滿了向往,好似在心中已經立下了目標。
其他人也隨之附和,每個人現在都是幹勁滿滿。
簡裝,楊強滿意點頭,隻有見過繁華,人才會有欲望,而有欲望,才能有幹勁,這叫作生活有了盼頭。
“好,好,好。”
楊強邊點頭邊道:“那可得早些休息,明早聽號聲起床集合。”
叮囑之後,楊強也迴到自己的住處。
工地搭起的籬笆,一邊是亮如白晝的京城,而另一邊則是已經暗下來的工地,守夜人縮在火堆邊上,看向遠處的光亮,打了下哈欠,拍了拍臉頰,提起精神守夜。
宿舍中的討論聲隨著夜漸深,聲音也越來越少,最後變成了此起彼伏的唿嚕聲。
天空破曉,陽光刺破蒼穹,公雞伸長了脖子,扯著嗓子高鳴,驚起了熟睡中的人。
在雞鳴之後,工地宿舍響起了更加嘹亮的口哨聲。
一個個人從床鋪上挺了起來,目光從迷茫中迴味過來,這已經不是在村裏,而是在工地宿舍,立馬就各自開始跟著老工人洗漱。
北平站的工地開工之前,自然要祭三牲,由工部侍郎趙榮牽頭敬香,然後勉勵一番新來的工人,之後才開始破土動工。
過程並不複雜,求的就是工地安寧。
楊強他們這些工頭也站到了工部官吏身旁,看著有些無精打采,有些元氣滿滿的新人,耳邊是趙榮演講的聲音。
直到趙榮發表完演講,眾人鼓掌,由楊強他們帶頭鏟出第一個坑,領了工具的工人們開始依照各自的安排,前往自己負責的區域開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