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複高考的消息不僅僅在紅山縣造成了轟動,在全國也是如此。
無線電波的速度是這時候最快的了,還有的也可以通過幾天之後的報紙得到這個消息,甚至口口相傳的速度也是不慢。
符合報名標準的人在興奮之餘開始蜂擁著奔書店而去,紅山縣的知青們在去過新華書店之後誌得意滿的少,破口大罵的多。
“天殺的,誰特麽下手這麽快!”
而下手這麽快的人這個時候已經進入脫產學習階段了。
郭軍他們已經做完了李劍垚留給他們的卷子,毫不客氣的說,這幾張卷子他們已經能做到倒背如流了。
剛剛退休的老陳也在廣播裏聽到了恢複高考的消息,家裏的小院被他打理的還算整齊,秋菜正在晾,等著日子下地窖,柴禾也夠燒,菜園裏的豆撅子架子已經撤了,秧子也扯了。
伺候院裏的菜園子是每個農村人必備的技能,現在要做的就是挖這幾畦土豆,大的留著炒和燉,小的也不浪費,醃鹹菜也是不錯的。
如果李劍垚看到老陳挖出來的土豆會印象深刻,這時候的土豆普遍個都不大,普遍也就小孩拳頭那麽大,至於老陳準備醃鹹菜那些小的,也就幾十年後大號車厘子那麽大。
秋土豆一般都是八月份種,天冷下霜之前再收,這樣春天種的菜春華秋實之後,土地還可以再利用上70多天。
老陳的個子其實不高,身材也很瘦,退休之後也不用每天把自己的頭發背後麵去,尤其是幹活兒的時候,穿上兒子的舊衣服,就連腰帶都省了,拿個布條捆吧捆吧就行了。
揚起的鎬頭落在隴的側麵,盡可能多的帶起泥土,然後用力的撬動一下,每刨一鎬就得停下,把已經失去不少水分的秧子抖落一下,一搓搓的土豆從土裏露出淺黃色的本體。
北方和南方刨地的工具不太一樣,南方的那種叫鋤頭,麵寬而薄,跟個鋤頭立起來似的,一挖一大片。
而北方用來挖地的一般是鎬頭,麵窄刃厚,不但可以刨地,用來挖樹根、挖溝都是很得力的工具,還有挖玉米茬子也是好幫手,同樣是一刨一撅,然後舉起來順便翻個麵,用榔頭敲一下土,這茬子就好收了,運迴去燒火也是好東西。
老陳吭哧吭哧的刨了半隴土豆,頭上已經全是汗了,不由得把鎬頭立在地上,一手扶著鎬把,一手撩起跨欄背心擦了把汗,然後順勢扶著腰。
嘴裏麵嘀咕著,
“這園子都收拾幾天了,就不能讓老子歇一歇,非讓把土豆起了,累死得了。”
老陳的媳婦在翻曬白菜,下窖之前得把白菜最外麵那層曬蔫巴了,省得爛。
看老陳這副模樣,白了一眼,仔細一看嘴好像還嘀咕啥。
“你有啥想說的就大聲說,光嘀咕我能聽著是咋滴?”
“沒事,沒說啥!”
正常人過日子總有些克星,老陳的媳婦就是他的克星,隻要近身,那就能叨叨個沒完。
老陳原來上班的時候還能有清靜日子,這退休了可完蛋了,整日的魔音繞耳,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幻聽了。
“是陳老師家嗎?”
老陳充耳不聞,揚起鎬頭繼續他的挖土豆大業。
門外的郭軍和夏雨幾個拎著上門禮來拜訪,有李劍垚寫給他們的地址,又跟人打聽了一下,這才找到老陳家裏。
幻聽的老陳根本沒聽到,還在努力,而他的克星這會兒也不知道去後院幹啥去了,總之沒人搭理外麵的幾人。
農村的日常禮儀,就是家裏有人就是大門開著,何況老陳這會兒就在院子裏。
看這老頭這副打扮,郭軍他們還以為這是老陳的父親,心想這老頭倒是很勇猛,鎬頭舞的很帶勁。
院子裏沒有狗,幾人喊完之後直接走了進來,老陳突然感覺背後冷嗖嗖的,落下鎬頭一看,院子裏已經站著四五個青年男女了。
“你們是誰!幹嘛來的!怎麽沒動靜!”
“....”
“這是陳老師家嗎?我們是過來找陳老師的,他在家嗎?”
老陳仔細打量了一下幾人,確認自己應該不認識他們,所有教過的學生他都有印象,而這幾個麵生的很。
“你們找他啥事?”
“是這樣,我們是葫蘆大隊的知青,這不恢複高考了嗎,我們大隊有個叫李劍垚的給了我陳老師的地址,說要是學習上有什麽問題可以來找陳老師問問,肯定能有幫助。
您是陳老師父親?”
老陳提著鎬頭,沒好氣的丟在園子的小圍牆上。
“那小子啊,他眼光可不咋地,怎麽把你們給介紹過來了。
我就是陳老師!”
郭軍幾個頓時一臉的狗腿之笑,腳趾頭努力的在鞋子裏摳著。
“那小子怎麽自己沒過來?”
“嘿嘿,垚哥比較忙,前陣子他家裏大爺爺病了才迴來,沒幾天就走了。
不過垚哥說他上學的時候都是陳老師您照顧著,既負責又熱心,找您幫忙那一定是找對人了。”
“別拍馬屁了,他照顧我還差不多,沒他我估計都被整死了。
你們先坐,我去換個衣服再給你們倒點水,有什麽問題慢慢說。”
實際上老陳是想,既然來客人了,那光明正大偷懶就沒問題了,反正土豆在地裏又跑不了。
而郭軍和範陽兩個顯然也是有眼力見的。
“您這土豆都起一半了,剩下的我們幫您都起了得了,別的沒有,目前就力氣多,您先洗洗手,我先幫您把這些挖出來!”
說著手一支,就從圍牆上翻到了院子裏,拿起鎬頭就開幹。
其他幾個也紛紛把東西放到了圍牆台子上,挖土的挖土,抖土的抖土,比起老陳一點點磨洋工,這幾個家夥簡直堪比收割機,老陳都看呆了。
這樣的人才,還考什麽試?
老陳搖了搖頭,打水洗了洗手和臉,然後進屋換上他的教育工作服,順手又把頭發背過去,又戴上黑框眼鏡。
等郭軍他們把土豆都給起出來的時候,老陳已經是一副資深校長的模樣了。
無線電波的速度是這時候最快的了,還有的也可以通過幾天之後的報紙得到這個消息,甚至口口相傳的速度也是不慢。
符合報名標準的人在興奮之餘開始蜂擁著奔書店而去,紅山縣的知青們在去過新華書店之後誌得意滿的少,破口大罵的多。
“天殺的,誰特麽下手這麽快!”
而下手這麽快的人這個時候已經進入脫產學習階段了。
郭軍他們已經做完了李劍垚留給他們的卷子,毫不客氣的說,這幾張卷子他們已經能做到倒背如流了。
剛剛退休的老陳也在廣播裏聽到了恢複高考的消息,家裏的小院被他打理的還算整齊,秋菜正在晾,等著日子下地窖,柴禾也夠燒,菜園裏的豆撅子架子已經撤了,秧子也扯了。
伺候院裏的菜園子是每個農村人必備的技能,現在要做的就是挖這幾畦土豆,大的留著炒和燉,小的也不浪費,醃鹹菜也是不錯的。
如果李劍垚看到老陳挖出來的土豆會印象深刻,這時候的土豆普遍個都不大,普遍也就小孩拳頭那麽大,至於老陳準備醃鹹菜那些小的,也就幾十年後大號車厘子那麽大。
秋土豆一般都是八月份種,天冷下霜之前再收,這樣春天種的菜春華秋實之後,土地還可以再利用上70多天。
老陳的個子其實不高,身材也很瘦,退休之後也不用每天把自己的頭發背後麵去,尤其是幹活兒的時候,穿上兒子的舊衣服,就連腰帶都省了,拿個布條捆吧捆吧就行了。
揚起的鎬頭落在隴的側麵,盡可能多的帶起泥土,然後用力的撬動一下,每刨一鎬就得停下,把已經失去不少水分的秧子抖落一下,一搓搓的土豆從土裏露出淺黃色的本體。
北方和南方刨地的工具不太一樣,南方的那種叫鋤頭,麵寬而薄,跟個鋤頭立起來似的,一挖一大片。
而北方用來挖地的一般是鎬頭,麵窄刃厚,不但可以刨地,用來挖樹根、挖溝都是很得力的工具,還有挖玉米茬子也是好幫手,同樣是一刨一撅,然後舉起來順便翻個麵,用榔頭敲一下土,這茬子就好收了,運迴去燒火也是好東西。
老陳吭哧吭哧的刨了半隴土豆,頭上已經全是汗了,不由得把鎬頭立在地上,一手扶著鎬把,一手撩起跨欄背心擦了把汗,然後順勢扶著腰。
嘴裏麵嘀咕著,
“這園子都收拾幾天了,就不能讓老子歇一歇,非讓把土豆起了,累死得了。”
老陳的媳婦在翻曬白菜,下窖之前得把白菜最外麵那層曬蔫巴了,省得爛。
看老陳這副模樣,白了一眼,仔細一看嘴好像還嘀咕啥。
“你有啥想說的就大聲說,光嘀咕我能聽著是咋滴?”
“沒事,沒說啥!”
正常人過日子總有些克星,老陳的媳婦就是他的克星,隻要近身,那就能叨叨個沒完。
老陳原來上班的時候還能有清靜日子,這退休了可完蛋了,整日的魔音繞耳,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幻聽了。
“是陳老師家嗎?”
老陳充耳不聞,揚起鎬頭繼續他的挖土豆大業。
門外的郭軍和夏雨幾個拎著上門禮來拜訪,有李劍垚寫給他們的地址,又跟人打聽了一下,這才找到老陳家裏。
幻聽的老陳根本沒聽到,還在努力,而他的克星這會兒也不知道去後院幹啥去了,總之沒人搭理外麵的幾人。
農村的日常禮儀,就是家裏有人就是大門開著,何況老陳這會兒就在院子裏。
看這老頭這副打扮,郭軍他們還以為這是老陳的父親,心想這老頭倒是很勇猛,鎬頭舞的很帶勁。
院子裏沒有狗,幾人喊完之後直接走了進來,老陳突然感覺背後冷嗖嗖的,落下鎬頭一看,院子裏已經站著四五個青年男女了。
“你們是誰!幹嘛來的!怎麽沒動靜!”
“....”
“這是陳老師家嗎?我們是過來找陳老師的,他在家嗎?”
老陳仔細打量了一下幾人,確認自己應該不認識他們,所有教過的學生他都有印象,而這幾個麵生的很。
“你們找他啥事?”
“是這樣,我們是葫蘆大隊的知青,這不恢複高考了嗎,我們大隊有個叫李劍垚的給了我陳老師的地址,說要是學習上有什麽問題可以來找陳老師問問,肯定能有幫助。
您是陳老師父親?”
老陳提著鎬頭,沒好氣的丟在園子的小圍牆上。
“那小子啊,他眼光可不咋地,怎麽把你們給介紹過來了。
我就是陳老師!”
郭軍幾個頓時一臉的狗腿之笑,腳趾頭努力的在鞋子裏摳著。
“那小子怎麽自己沒過來?”
“嘿嘿,垚哥比較忙,前陣子他家裏大爺爺病了才迴來,沒幾天就走了。
不過垚哥說他上學的時候都是陳老師您照顧著,既負責又熱心,找您幫忙那一定是找對人了。”
“別拍馬屁了,他照顧我還差不多,沒他我估計都被整死了。
你們先坐,我去換個衣服再給你們倒點水,有什麽問題慢慢說。”
實際上老陳是想,既然來客人了,那光明正大偷懶就沒問題了,反正土豆在地裏又跑不了。
而郭軍和範陽兩個顯然也是有眼力見的。
“您這土豆都起一半了,剩下的我們幫您都起了得了,別的沒有,目前就力氣多,您先洗洗手,我先幫您把這些挖出來!”
說著手一支,就從圍牆上翻到了院子裏,拿起鎬頭就開幹。
其他幾個也紛紛把東西放到了圍牆台子上,挖土的挖土,抖土的抖土,比起老陳一點點磨洋工,這幾個家夥簡直堪比收割機,老陳都看呆了。
這樣的人才,還考什麽試?
老陳搖了搖頭,打水洗了洗手和臉,然後進屋換上他的教育工作服,順手又把頭發背過去,又戴上黑框眼鏡。
等郭軍他們把土豆都給起出來的時候,老陳已經是一副資深校長的模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