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曆史性的一刻!
虧成首富從工業大摸底開始 作者:會碼字的奶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什麽情況?
奧斯卡最佳編劇?
我不是讓郭小凡不要參選奧斯卡麽?怎麽有個最佳編劇寄過來?
瘋了吧!
此時的秦風一臉懵逼。
但現在不是發呆的時候,當務之急還是給打電話跟郭小凡確認一下。
秦風撥通手機號碼,話筒對麵很快傳來聲音。
“秦總,你終於打電話過來了!”
“最佳編劇的獎杯收到了麽?”
“收到了。”秦風下意識地點頭,接著搖頭。
“不對,那不是重點!”
“重點是我怎麽會拿這個獎?”
“我不是讓你別參選奧斯卡了麽?”
“是啊,我們沒參選啊。”郭小凡解釋道。
“但秦總你有所不知。”
“今年正好趕上米國大選,然後新的總統參選人特朗斯很喜歡《三體》。”
“並且還把它作為現任總統管理無法的佐證。”
“表示如果現在的米國足夠偉大,那麽《三體》這樣偉大的作品就應該出現在米國,而不是大洋彼岸的龍國。”
秦風:“.…..”
“所以?”
“所以《三體》就在沒有參選的情況下,拿到了奧斯卡最佳編劇。”郭小凡繼續說。
“而候選總統特朗斯更是隔空催更您的《三體》續作。”
“所以我們這次真的火了,秦總!”
“您看我們什麽時候籌拍第二部啊!”
“嘟……”
沒有一點點防備,秦風直接掛斷電話。
拍第二部?
就拍不了一點!
本來想清靜一段時間,卻沒想到自己不在的日子事態更加嚴峻了。
不行,明天給再請個假迴公司一趟。
不然這個周期肯定又要撲街了。
……
與此同時,江海市龍科院的一間實驗室內。
陳小兵激動地一把抓住身旁的黃智輝,聲音顫抖道。
“快打電話給秦風!”
“我們必須邀請他來見證這個曆史性的一刻!”
“好!”黃智輝一臉激動,拿起電話。
但猶豫了一下,又放了下來。
“陳教授,我覺得還是不必了。”
“為什麽?”陳小兵問。
“因為這個曆史性的一刻,秦總他早已經見證過了,不是麽?”
“這……”陳小兵瞬間陷入沉默。
對啊,所有公式和參數都是秦風給的,難道他還沒做過這些實驗麽?
“而且我覺得以秦總低調的作風,肯定也不會過來。”
“智輝,你說的是啊。”陳小兵輕輕歎了口氣。
“天才的世界我們不懂。”
“既然這樣,那今天就讓我們兩個凡人來見證這個偉大時刻吧!”
“你快看,這裏麵的材料開始動起來了!”
黃智輝此時緊貼著密封艙。
密封艙艙壁傳來陣陣冰涼的觸感,正散發著徐徐涼氣。
他顧不上冰冷的刺痛,努力地把頭往前伸,想看得更清楚一點。
隻見密封艙裏麵那塊銀白色的物體在通電後開始沿著既定的軌道緩緩轉動。
隨著電流的加大,速度也隨之越來越快。
黃智輝仿佛可以聽見自己心跳的聲音,此時的他緊張到極點。
“要開始升溫了。”陳小兵這時開口道。
“正常情況下,要想實現室溫超導隻有兩條途徑。”
“一是降低溫度,而是壓縮物體原子之間的空隙。”
“極限條件下,我們在兩種途徑同時施加的情況下,最高也隻能做到零下20度的超導材料。”
“而且還是在實驗室條件下才能勉強完成的。”
“但你看。”
陳小兵教授指著監控屏幕上的數字。
-20
-10
-5
0
1
……
“看到了嗎智輝?”
“我們已經輕鬆打破了世界最先進的超導極限,而且這個記錄還在不斷刷新。”
“並且,電阻始終為零。”
看著另一塊屏幕上大大的數字“0”。
黃智輝點了點頭。
他本就是材料學出身,常溫超導的基本理念他都懂,也曾設想過很多種突破極限的方式。
但沒有一種像現在這樣。
通過這段時間和陳教授的共同研究,他幾乎要把自己埋頭苦讀十幾年建立的科學觀震碎。
隻因為秦風留給他們的這套理論實在太不科學了!
“陳教授,對於實驗中出現的那種奇怪力場有什麽新進展麽?”
黃智輝忽然問。
“沒有。”陳小兵搖了搖頭,開口解釋。
“其實人類對於飛機怎麽能飛也一直沒有定論。”
“就連最前沿的空氣動力學家都給不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但這一點也不影響你明天休假去旅遊,不是麽?”
“有時候科學就是這個樣子。”
“我們窮極一生,恐怕也無法窺見其真理。”
“而我年輕的時候也時常感覺人類之渺小,陷入其迷茫。”
“不過好在我已經老了。”
“現在的我隻想利用這種技術造福於我們的子孫,乃至全世界。”
“至於真理什麽的,就交給你們了。”
“陳教授,你好狡猾。”黃智輝忍不住吐槽道。
“快看!”
兩人正閑聊之際,密封艙已經完成了升溫,正在緩緩打開。
緊接著不可思議的一幕出現了。
在室溫的環境下,那塊通了電的銀白色材料仍然在繼續不斷地高速旋轉著。
周而複始,生生不息。
“真是一塊活力四射的金屬啊!”陳小兵忍不住感慨道。
“像極了你們這一代。”
黃智輝此時卻好像沒聽見一般,目光呆滯地望著那塊材料,伸出手。
“小心!”陳小兵趕緊把他拉了迴來。
“上麵還通著電。”
“對不起。”黃智輝瞬間冷靜下來,怔怔問道。
“陳教授,這種材料量產估計大概要多少時間?”
他其實很關心這個問題。
畢竟秦總為了這項目投入了許多,甚至不惜繞了這麽大一個彎子把項目交到他手上。
所以平心而論黃智輝很想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商業化,來迴饋騰飛集團。
“真正實現商業化可能還要很久很久。”相比黃智輝的著急,陳小兵卻顯得淡定得多。
“常溫超導的大規模推進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完成的事。”
“如果有一天這種材料在國內完全鋪設開,那項目的難度不亞於建設十座山峽大壩。”
“而且還要排除穩定性的問題。”
“複雜工作環境下可能沒辦法一直保持電阻為零的理想狀態。”
“不過好在我們也不需要完美的電阻零狀態。”
“如果隻是提升目前電器設備的工作效率。”
“低電阻狀態就可以了。”
“而如要商業化量產這種次一級的材料的話。”
“在國家投入足夠資源的情況下,我覺得不超過三年,必定能夠讓目前市麵上主流的電器產品電效率提高十倍。”
“十倍!”黃智輝大驚。
也就是說如果這種材料真的能麵世,那意味著騰飛集團現在400km續航的純電汽車可以直接幹到4000km!
他忍不住長長舒了口氣。
好險,終於是沒辜負秦總的期待。
……
奧斯卡最佳編劇?
我不是讓郭小凡不要參選奧斯卡麽?怎麽有個最佳編劇寄過來?
瘋了吧!
此時的秦風一臉懵逼。
但現在不是發呆的時候,當務之急還是給打電話跟郭小凡確認一下。
秦風撥通手機號碼,話筒對麵很快傳來聲音。
“秦總,你終於打電話過來了!”
“最佳編劇的獎杯收到了麽?”
“收到了。”秦風下意識地點頭,接著搖頭。
“不對,那不是重點!”
“重點是我怎麽會拿這個獎?”
“我不是讓你別參選奧斯卡了麽?”
“是啊,我們沒參選啊。”郭小凡解釋道。
“但秦總你有所不知。”
“今年正好趕上米國大選,然後新的總統參選人特朗斯很喜歡《三體》。”
“並且還把它作為現任總統管理無法的佐證。”
“表示如果現在的米國足夠偉大,那麽《三體》這樣偉大的作品就應該出現在米國,而不是大洋彼岸的龍國。”
秦風:“.…..”
“所以?”
“所以《三體》就在沒有參選的情況下,拿到了奧斯卡最佳編劇。”郭小凡繼續說。
“而候選總統特朗斯更是隔空催更您的《三體》續作。”
“所以我們這次真的火了,秦總!”
“您看我們什麽時候籌拍第二部啊!”
“嘟……”
沒有一點點防備,秦風直接掛斷電話。
拍第二部?
就拍不了一點!
本來想清靜一段時間,卻沒想到自己不在的日子事態更加嚴峻了。
不行,明天給再請個假迴公司一趟。
不然這個周期肯定又要撲街了。
……
與此同時,江海市龍科院的一間實驗室內。
陳小兵激動地一把抓住身旁的黃智輝,聲音顫抖道。
“快打電話給秦風!”
“我們必須邀請他來見證這個曆史性的一刻!”
“好!”黃智輝一臉激動,拿起電話。
但猶豫了一下,又放了下來。
“陳教授,我覺得還是不必了。”
“為什麽?”陳小兵問。
“因為這個曆史性的一刻,秦總他早已經見證過了,不是麽?”
“這……”陳小兵瞬間陷入沉默。
對啊,所有公式和參數都是秦風給的,難道他還沒做過這些實驗麽?
“而且我覺得以秦總低調的作風,肯定也不會過來。”
“智輝,你說的是啊。”陳小兵輕輕歎了口氣。
“天才的世界我們不懂。”
“既然這樣,那今天就讓我們兩個凡人來見證這個偉大時刻吧!”
“你快看,這裏麵的材料開始動起來了!”
黃智輝此時緊貼著密封艙。
密封艙艙壁傳來陣陣冰涼的觸感,正散發著徐徐涼氣。
他顧不上冰冷的刺痛,努力地把頭往前伸,想看得更清楚一點。
隻見密封艙裏麵那塊銀白色的物體在通電後開始沿著既定的軌道緩緩轉動。
隨著電流的加大,速度也隨之越來越快。
黃智輝仿佛可以聽見自己心跳的聲音,此時的他緊張到極點。
“要開始升溫了。”陳小兵這時開口道。
“正常情況下,要想實現室溫超導隻有兩條途徑。”
“一是降低溫度,而是壓縮物體原子之間的空隙。”
“極限條件下,我們在兩種途徑同時施加的情況下,最高也隻能做到零下20度的超導材料。”
“而且還是在實驗室條件下才能勉強完成的。”
“但你看。”
陳小兵教授指著監控屏幕上的數字。
-20
-10
-5
0
1
……
“看到了嗎智輝?”
“我們已經輕鬆打破了世界最先進的超導極限,而且這個記錄還在不斷刷新。”
“並且,電阻始終為零。”
看著另一塊屏幕上大大的數字“0”。
黃智輝點了點頭。
他本就是材料學出身,常溫超導的基本理念他都懂,也曾設想過很多種突破極限的方式。
但沒有一種像現在這樣。
通過這段時間和陳教授的共同研究,他幾乎要把自己埋頭苦讀十幾年建立的科學觀震碎。
隻因為秦風留給他們的這套理論實在太不科學了!
“陳教授,對於實驗中出現的那種奇怪力場有什麽新進展麽?”
黃智輝忽然問。
“沒有。”陳小兵搖了搖頭,開口解釋。
“其實人類對於飛機怎麽能飛也一直沒有定論。”
“就連最前沿的空氣動力學家都給不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但這一點也不影響你明天休假去旅遊,不是麽?”
“有時候科學就是這個樣子。”
“我們窮極一生,恐怕也無法窺見其真理。”
“而我年輕的時候也時常感覺人類之渺小,陷入其迷茫。”
“不過好在我已經老了。”
“現在的我隻想利用這種技術造福於我們的子孫,乃至全世界。”
“至於真理什麽的,就交給你們了。”
“陳教授,你好狡猾。”黃智輝忍不住吐槽道。
“快看!”
兩人正閑聊之際,密封艙已經完成了升溫,正在緩緩打開。
緊接著不可思議的一幕出現了。
在室溫的環境下,那塊通了電的銀白色材料仍然在繼續不斷地高速旋轉著。
周而複始,生生不息。
“真是一塊活力四射的金屬啊!”陳小兵忍不住感慨道。
“像極了你們這一代。”
黃智輝此時卻好像沒聽見一般,目光呆滯地望著那塊材料,伸出手。
“小心!”陳小兵趕緊把他拉了迴來。
“上麵還通著電。”
“對不起。”黃智輝瞬間冷靜下來,怔怔問道。
“陳教授,這種材料量產估計大概要多少時間?”
他其實很關心這個問題。
畢竟秦總為了這項目投入了許多,甚至不惜繞了這麽大一個彎子把項目交到他手上。
所以平心而論黃智輝很想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商業化,來迴饋騰飛集團。
“真正實現商業化可能還要很久很久。”相比黃智輝的著急,陳小兵卻顯得淡定得多。
“常溫超導的大規模推進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完成的事。”
“如果有一天這種材料在國內完全鋪設開,那項目的難度不亞於建設十座山峽大壩。”
“而且還要排除穩定性的問題。”
“複雜工作環境下可能沒辦法一直保持電阻為零的理想狀態。”
“不過好在我們也不需要完美的電阻零狀態。”
“如果隻是提升目前電器設備的工作效率。”
“低電阻狀態就可以了。”
“而如要商業化量產這種次一級的材料的話。”
“在國家投入足夠資源的情況下,我覺得不超過三年,必定能夠讓目前市麵上主流的電器產品電效率提高十倍。”
“十倍!”黃智輝大驚。
也就是說如果這種材料真的能麵世,那意味著騰飛集團現在400km續航的純電汽車可以直接幹到4000km!
他忍不住長長舒了口氣。
好險,終於是沒辜負秦總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