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裏殘存的夏時暑氣,到晚上已經被細柔夜風盡數洗去,蟲鳴都已失了曾經的蓬勃嘈雜,倏忽一聲打破了寂靜,也無非是這好眠秋夜的些許野趣的點綴。
裹著薄被的沈覓,被不速之客擾了清夢。
那人在外麵敲門,疊指雙擊,靜默瞬間,再疊指雙擊。那循規蹈矩的節奏,竟有自己不去開門就敲到天明的堅定。
被敲門聲入夢的沈覓,再沒有乘幻遊山的詩情,懵著腦袋整理好衣物,他打開門,瞥了一眼隔壁屋子裏亮起的燈火,然後對麵前人拱手行禮,悶聲道:“這位大哥好。”
這位不顧宵禁令深夜來訪的客人穿著黑色圓領大袍,戴著絡紗襆頭,絡腮胡子顯得麵容粗鄙,禮儀卻完慎無缺。縱是神色焦慮,仍不忘沉著地向沈覓致歉。想來,定是高門的家奴才能有這樣的教化。
沈覓不敢托大,溫和問道:“大哥所來為何?”
那人雙手遞上帖子,“小人名叫陳大,府上夫人冒昧,請公子過府一敘。”
上好的砑花水紋紙魚子箋,但盡管在燈籠搖曳的輝光下,仍有大半的字隱在黑影中。沈覓還道是哪路紅顏知己,思量片刻,才踟躕著問:“敢問是哪家高門?”
“琅琊郡王府。”那人低聲答道。
隨著他低沉的話音,遙遙地傳來了三更鼓聲。
霍國夫人王氏坐在王府正廳固正堂上,有些疲憊地倚著雕海棠花鑲鈿圈椅的扶手。
隔著一扇描著泥金六鶴的雲母屏風,沈覓恭謹地垂首執禮,與霍國夫人應答。
“二更定昏城門閉,若要出城必須自夫人處入宮,或是自神策軍軍容使處求得例令。而酉戌之交宮禁合門,非不驚動中常侍大人便不能開門。故而駙馬都尉必定是酉時之前便已經謝恩禮畢,酉時一刻即可迴到府中。敢問之後公子可曾迴府,或者可曾在府中可有什麽異常之舉?”
霍國夫人幽幽歎息。“他迴過王府,說異常之舉倒沒有什麽。不過他對尚主之事並不熱衷,迴來也有些神思恍惚,這我是看得出來的。我還以為是因為初次麵聖而不安,所以並沒有多想。”
沈覓微微沉吟,想來這就是李延慎這少有的離經叛道之舉的根源了。
“府中可少了什麽東西?”
“銀兩和馬匹。”
“那他必定是出城去了。”
“這可不就是我所擔心的事。”霍國夫人揉一揉自己的太陽穴,“他現在不比以前,駙馬都尉雖然是個虛職,但現在正是流言紛紛的時候,哪裏能由得他這樣擅自離京?”
沈覓溫言寬慰道:“知子莫若母,夫人可覺得公子是那等不顧念父母的人?”
霍國夫人聞言略抬了抬眼皮。
“沈公子請講。”
“夫人心中必也是有數的,”沈覓笑道,“若是延慎腳程快的話,很快京中就會收到琅琊王的消息了。”
自離開雲京,過了瑤關之後,李延慎越往西北行進,便越能體會為何京中人都說沙城是苦寒之地。現在時節秋意漸濃,可西北的午後卻仍燥熱如炙,滿地隻散落著幾叢荒草,連半片蔭涼都沒有。而到了夜晚,又朔風肆虐,輕易便吹透了李延慎的單衣。他夙興夜寐,連著趕了好幾日的路,直到盤纏花得空空,才終於到了父兄累年駐防之地。
“你太不像話了!”
琅琊王行伍出身,憤怒地揮著拳頭,別有一股駭人氣勢。
“剛接了尚主旨意,你便偷偷離京,甚至不曾上奏乞準,誰給你這樣大的膽子?”
李延慎一言不發,規規矩矩地垂著頭跪在地上,隻敢略從眼角偷看一番三哥李延忠麵上的奸猾笑容。
“現下的情勢,但凡我露出一分倨傲,今上即使不猜疑我,那些欲取我而代之的人,也會用無休止的讒言逼得皇上不得不猜疑我們!捕風捉影之詞,雖不可為證,卻會在帝王心中種下猜疑的種子,成為日後累及全族的禍根。”琅琊郡王重重一擊書案!
“我李姓一門一夕乍貴,異姓封王,那些盧氏、薛氏的奕葉簪纓之族,都等著看我們的笑話,準備落井下石,你卻還這樣張狂?朝中那些人,甚至是聖上,每天都在留心尋找我們的錯處,而你這樣做,是怕他們找不到麽?”
琅琊王越說越氣,抄起桌上的硯台往李延慎的頭上砸去。“為父在邊疆日日如履薄冰,你這不肖子卻授人以柄,將我苦心毀於一旦!”
李延慎不敢躲閃,聽憑硯台擦著自己的額角過去,感到一線火辣辣的疼。
李家三郎李延忠忙上前攙扶父親,存心遮蔽父親的視線,防備他將鎮紙也甩到幼弟頭上去。
“爹爹,現下的當務之急,還是上陳情表吧。總算延慎未完全昏了頭,是跑來了沙城而不是去了別處,隻要頂著感念皇恩的名頭,總能將事情圓到忠孝二字上去。尚主的旨意甫出,今上總還要顧惜榮顯公主的聲名。亡羊補牢尤未晚,好歹總能轉寰一二。”
琅琊王恨意難消,眼神狠厲地剜向幼子,卻又暗暗懊悔自己沒有將他帶在身邊管教,生出了幾分內疚之心。
說到底,這一切還不是怨自己麽?
趁著自己身子骨還硬朗,趁著君王的臥榻之側尚有西域蠻夷虎視眈眈……
少不了為這逆子一力承擔下來。
李玠任憑李延忠攙著自己坐在帥座上,疲累不堪地執起筆。
“罷罷……也隻好如此了。”
百裏一騎絕塵,良驥三匹交替。
京中的皇帝陛下很快就得到了老將一封情真意切的請罪疏,仿佛能隔著薄薄的紙張看到琅琊王涕泗橫流的老臉。
皇帝當即便迴了一封更加情真意切的信函作為撫慰,親自將李延慎的欠妥行徑奉為了孝悌的典範。
君臣二人你來我往,夫唱婦隨一般,字裏行間都充滿了難以明言的默契,攜手攬腕,輕易地將此事揭了過去。
大漠的月亮少了似有還無的雲霧繚繞,顯得格外清亮,一地冷寂的輝灑遍起伏的沙丘。
李延慎見慣了京中樓宇之間支離破碎的月光,乍看著這一派清明幽謐的遼闊天地,直被那皓然的月色震動得喘不過氣來,瞬間那京中的繁花亂眼,都被襯托成了聲色鑄就的逼仄囚籠。
他心中苦悶,從袖中取出蘆管。
朔風挾卷著嗚咽的笛聲,斷斷續續地飄搖著,如泣如訴。
“不辨風塵色,安知天地心……”李延忠從城牆的暗處出現,拍拍弟弟的肩膀,點評他淒哀泣般的笛聲。“你沒經過戰事,更不曾提刀殺人,也沒有思家而不得歸,無非是被爹爹罵了,哪裏值得你愁成這樣?”
李延慎苦笑道:“爹爹責罵我有什麽錯?我哪裏是為了這個。”
“那便是為了尚主之事了。你不喜歡公主?”
李延慎沉默著,許久才悶悶地問道:“三哥,你可有喜歡的女人麽?”
“女人?這大漠就是我的女人,美麗又殘忍,瞬息萬變,難以捉摸。”李延忠笑起來,一雙酷肖琅琊王的眼睛在暗夜裏熠熠生輝,又有遠煙迷霧般的淡淡悵惘。“與我的這婆娘相處,可須時時提著一口氣,轉眼間紅顏便可化羅刹,將命拋給她也未可知。”
他摘下頭盔,任幾縷散發自額前垂下,胡亂隨風飛揚著。白日緊繃著的眉眼舒展開來,有種難得一見倦怠的閑情。
李延慎也笑了起來,撫摸著青磚壘就的城牆。
“三哥,說真的。”
李延忠略鬆一鬆袖甲,輕笑道:“我自小跟著爹爹駐守在這沙城守著國門,難得空閑的時日還得勉力讀書上進,哪裏有什麽閑情逸致尋芳踏翠?倒是你,我聽說公主美麗非凡,難道你在京中見過的美姬已經讓那般的人物都入不了眼了麽?”
李延慎迷惑地眺望遙遠天際。
“說起來,無非被她的箭矢擊中了額頭,在王孫子弟間略失了顏麵。我還不至於這般沒有氣量,為佳人偶然的諧趣而耿耿於懷。我隻是……”
“可是被爹爹的話嚇到了?”
“哥哥真的想知道麽?”李延慎的語聲晦暗不明。
李延忠笑了:“親兄弟之間,有什麽不能說的?”
“我確實是有一些被嚇到了。”李延慎說。
他歎口氣,“我本想著,自己雖然不成器,不像三哥一樣能為父親分憂,到底在京中謹小慎微地做人,不為爹爹添亂也是好的。日後娶一個我喜愛的士族女兒,過畫眉點唇,出雙入對的富貴日子,也沒有什麽不好。可是尚主的旨意,讓一切都變了。”
他轉過身來,背倚著冷硬的磚牆,兩肘閑散地支著自己的身體。
“一切都變了,所有一切都變了……哥哥,你明白麽?”
李延忠喉頭聳動,低語道:“我明白。”
李延慎瞥他一眼,沒有反駁,卻露出了譏誚的笑意,自顧自地往下說著大逆不道的話。
“我將娶的,並不僅僅是一個女人,還有她背後承載的那麽多東西。即使我戀慕她,也並不是單純美好的感情,而是一種為了避免厄運而必須承擔的義務……這樣想來,實在又沒趣又滑稽。我將圍著一個女人的裙擺生活,倚仗著她的血統來獲得累世富貴,一生尊榮。我的人生,已經徹底預知了結局,這可怕的,乏味的結局。”
李延慎滿口輕鬆戲謔的語氣,卻將一字一句直接刺進李延忠的心裏。
“不過幸好,是我尚主,而非哥哥。”他轉過頭來看著延忠,露出輕快笑意。“若是哥哥尚主,依照駙馬不得握實權、兵權的例令,爹爹他真該頭痛了。”
李延忠沒有迴答。
李延慎想,延忠也許永遠沒有辦法體味弟弟這一刻的絕望。
李延慎笑了一笑,轉過頭將麵孔隱藏入月影。他再也難以維持那幹澀的笑意,也失去了強迫自己與兄長談笑風生的意誌。
隻餘下靜謐又壯麗的大漠冷月,填滿兄弟兩個之間難言的沉默。
許久,李延忠破開了堅冰般的寂靜。
“延慎,你恨我麽?”他問道。
李延慎愣住了。他突然不知道說什麽。
他恨哥哥麽?
李延慎想起幼年每一個有兄長相伴的夏天。豔陽高照的時光在馬背上倏忽而逝,兄弟倆的足跡踏遍雲京的集市和山穀,帶迴家滿身的泥巴和汗臭味。然後在母親佯裝的憤怒和真切的關懷裏相視而笑,分享一碗沁涼的井水……
他怎麽可能恨哥哥?這一切也非兄長所願,非父親所願,甚至也非公主所願……
這堵塞在他胸中的痛苦,怎麽能通過對他人無理由的怨恨來求得解脫呢?
這一切他必須獨自消磨。
這絮般的沮喪來得太過龐大,已經像一張網一般,將他牢牢地囚住了。
“我不恨哥哥。我怎麽可能恨哥哥。”
像是揭開麵具露出了一張真實的臉,李延慎所有雲淡風輕的笑容都枯萎在了他晦暗的眼神裏。
“我隻是……”他聲音裏壓製著顫抖。“我隻是沮喪……很沮喪……”
李延忠輕輕歎息。
“秦晉之睦,朱陳嬿婉,總不能隻是兩個人之間的事。”他替幼弟整理好在風中糾結的衣帶,“可人也說夫妻是百歲之好,非一夕之歡。到底是和你廝守的人,又怎麽能因著外物紛擾,而迷惑了本心呢?如果你這樣,連一個走進你心裏的機會都不給公主,未免太過懦弱偏狹,非男兒所為。”
李延慎似有觸動而微微轉動的眸光,對上兄長滿含殷殷關切的眼。
李延慎笑了,他拍拍兄長的肩膀,用自己最篤定的語氣說道:“三哥,你放心,我這個人性子圓融,所有這些都會很快過去的。”
兩人相視而笑。
恰在此時,陰影中步出一名兵卒,對李延忠抱拳行禮。
“啟稟將軍,城外西南方向十裏,有一小撮胡人正往邊境方向逼近,恐怕會滋擾鎮縣百姓。”
像嗅到血腥的獵豹,兄弟兩個身上的頹喪或迷惘都一掃而空,酷似的眉目中同樣在克製著謹慎而興奮的神采。
這一隊胡匪,徹底引燃了兩人血脈中源自琅琊王的戰士本能。
李延忠戴上了頭盔。
“四弟,走,哥哥帶你去看看真正的大漠。”他閑散的笑容裏,冷酷的鋒芒一閃而過。
裹著薄被的沈覓,被不速之客擾了清夢。
那人在外麵敲門,疊指雙擊,靜默瞬間,再疊指雙擊。那循規蹈矩的節奏,竟有自己不去開門就敲到天明的堅定。
被敲門聲入夢的沈覓,再沒有乘幻遊山的詩情,懵著腦袋整理好衣物,他打開門,瞥了一眼隔壁屋子裏亮起的燈火,然後對麵前人拱手行禮,悶聲道:“這位大哥好。”
這位不顧宵禁令深夜來訪的客人穿著黑色圓領大袍,戴著絡紗襆頭,絡腮胡子顯得麵容粗鄙,禮儀卻完慎無缺。縱是神色焦慮,仍不忘沉著地向沈覓致歉。想來,定是高門的家奴才能有這樣的教化。
沈覓不敢托大,溫和問道:“大哥所來為何?”
那人雙手遞上帖子,“小人名叫陳大,府上夫人冒昧,請公子過府一敘。”
上好的砑花水紋紙魚子箋,但盡管在燈籠搖曳的輝光下,仍有大半的字隱在黑影中。沈覓還道是哪路紅顏知己,思量片刻,才踟躕著問:“敢問是哪家高門?”
“琅琊郡王府。”那人低聲答道。
隨著他低沉的話音,遙遙地傳來了三更鼓聲。
霍國夫人王氏坐在王府正廳固正堂上,有些疲憊地倚著雕海棠花鑲鈿圈椅的扶手。
隔著一扇描著泥金六鶴的雲母屏風,沈覓恭謹地垂首執禮,與霍國夫人應答。
“二更定昏城門閉,若要出城必須自夫人處入宮,或是自神策軍軍容使處求得例令。而酉戌之交宮禁合門,非不驚動中常侍大人便不能開門。故而駙馬都尉必定是酉時之前便已經謝恩禮畢,酉時一刻即可迴到府中。敢問之後公子可曾迴府,或者可曾在府中可有什麽異常之舉?”
霍國夫人幽幽歎息。“他迴過王府,說異常之舉倒沒有什麽。不過他對尚主之事並不熱衷,迴來也有些神思恍惚,這我是看得出來的。我還以為是因為初次麵聖而不安,所以並沒有多想。”
沈覓微微沉吟,想來這就是李延慎這少有的離經叛道之舉的根源了。
“府中可少了什麽東西?”
“銀兩和馬匹。”
“那他必定是出城去了。”
“這可不就是我所擔心的事。”霍國夫人揉一揉自己的太陽穴,“他現在不比以前,駙馬都尉雖然是個虛職,但現在正是流言紛紛的時候,哪裏能由得他這樣擅自離京?”
沈覓溫言寬慰道:“知子莫若母,夫人可覺得公子是那等不顧念父母的人?”
霍國夫人聞言略抬了抬眼皮。
“沈公子請講。”
“夫人心中必也是有數的,”沈覓笑道,“若是延慎腳程快的話,很快京中就會收到琅琊王的消息了。”
自離開雲京,過了瑤關之後,李延慎越往西北行進,便越能體會為何京中人都說沙城是苦寒之地。現在時節秋意漸濃,可西北的午後卻仍燥熱如炙,滿地隻散落著幾叢荒草,連半片蔭涼都沒有。而到了夜晚,又朔風肆虐,輕易便吹透了李延慎的單衣。他夙興夜寐,連著趕了好幾日的路,直到盤纏花得空空,才終於到了父兄累年駐防之地。
“你太不像話了!”
琅琊王行伍出身,憤怒地揮著拳頭,別有一股駭人氣勢。
“剛接了尚主旨意,你便偷偷離京,甚至不曾上奏乞準,誰給你這樣大的膽子?”
李延慎一言不發,規規矩矩地垂著頭跪在地上,隻敢略從眼角偷看一番三哥李延忠麵上的奸猾笑容。
“現下的情勢,但凡我露出一分倨傲,今上即使不猜疑我,那些欲取我而代之的人,也會用無休止的讒言逼得皇上不得不猜疑我們!捕風捉影之詞,雖不可為證,卻會在帝王心中種下猜疑的種子,成為日後累及全族的禍根。”琅琊郡王重重一擊書案!
“我李姓一門一夕乍貴,異姓封王,那些盧氏、薛氏的奕葉簪纓之族,都等著看我們的笑話,準備落井下石,你卻還這樣張狂?朝中那些人,甚至是聖上,每天都在留心尋找我們的錯處,而你這樣做,是怕他們找不到麽?”
琅琊王越說越氣,抄起桌上的硯台往李延慎的頭上砸去。“為父在邊疆日日如履薄冰,你這不肖子卻授人以柄,將我苦心毀於一旦!”
李延慎不敢躲閃,聽憑硯台擦著自己的額角過去,感到一線火辣辣的疼。
李家三郎李延忠忙上前攙扶父親,存心遮蔽父親的視線,防備他將鎮紙也甩到幼弟頭上去。
“爹爹,現下的當務之急,還是上陳情表吧。總算延慎未完全昏了頭,是跑來了沙城而不是去了別處,隻要頂著感念皇恩的名頭,總能將事情圓到忠孝二字上去。尚主的旨意甫出,今上總還要顧惜榮顯公主的聲名。亡羊補牢尤未晚,好歹總能轉寰一二。”
琅琊王恨意難消,眼神狠厲地剜向幼子,卻又暗暗懊悔自己沒有將他帶在身邊管教,生出了幾分內疚之心。
說到底,這一切還不是怨自己麽?
趁著自己身子骨還硬朗,趁著君王的臥榻之側尚有西域蠻夷虎視眈眈……
少不了為這逆子一力承擔下來。
李玠任憑李延忠攙著自己坐在帥座上,疲累不堪地執起筆。
“罷罷……也隻好如此了。”
百裏一騎絕塵,良驥三匹交替。
京中的皇帝陛下很快就得到了老將一封情真意切的請罪疏,仿佛能隔著薄薄的紙張看到琅琊王涕泗橫流的老臉。
皇帝當即便迴了一封更加情真意切的信函作為撫慰,親自將李延慎的欠妥行徑奉為了孝悌的典範。
君臣二人你來我往,夫唱婦隨一般,字裏行間都充滿了難以明言的默契,攜手攬腕,輕易地將此事揭了過去。
大漠的月亮少了似有還無的雲霧繚繞,顯得格外清亮,一地冷寂的輝灑遍起伏的沙丘。
李延慎見慣了京中樓宇之間支離破碎的月光,乍看著這一派清明幽謐的遼闊天地,直被那皓然的月色震動得喘不過氣來,瞬間那京中的繁花亂眼,都被襯托成了聲色鑄就的逼仄囚籠。
他心中苦悶,從袖中取出蘆管。
朔風挾卷著嗚咽的笛聲,斷斷續續地飄搖著,如泣如訴。
“不辨風塵色,安知天地心……”李延忠從城牆的暗處出現,拍拍弟弟的肩膀,點評他淒哀泣般的笛聲。“你沒經過戰事,更不曾提刀殺人,也沒有思家而不得歸,無非是被爹爹罵了,哪裏值得你愁成這樣?”
李延慎苦笑道:“爹爹責罵我有什麽錯?我哪裏是為了這個。”
“那便是為了尚主之事了。你不喜歡公主?”
李延慎沉默著,許久才悶悶地問道:“三哥,你可有喜歡的女人麽?”
“女人?這大漠就是我的女人,美麗又殘忍,瞬息萬變,難以捉摸。”李延忠笑起來,一雙酷肖琅琊王的眼睛在暗夜裏熠熠生輝,又有遠煙迷霧般的淡淡悵惘。“與我的這婆娘相處,可須時時提著一口氣,轉眼間紅顏便可化羅刹,將命拋給她也未可知。”
他摘下頭盔,任幾縷散發自額前垂下,胡亂隨風飛揚著。白日緊繃著的眉眼舒展開來,有種難得一見倦怠的閑情。
李延慎也笑了起來,撫摸著青磚壘就的城牆。
“三哥,說真的。”
李延忠略鬆一鬆袖甲,輕笑道:“我自小跟著爹爹駐守在這沙城守著國門,難得空閑的時日還得勉力讀書上進,哪裏有什麽閑情逸致尋芳踏翠?倒是你,我聽說公主美麗非凡,難道你在京中見過的美姬已經讓那般的人物都入不了眼了麽?”
李延慎迷惑地眺望遙遠天際。
“說起來,無非被她的箭矢擊中了額頭,在王孫子弟間略失了顏麵。我還不至於這般沒有氣量,為佳人偶然的諧趣而耿耿於懷。我隻是……”
“可是被爹爹的話嚇到了?”
“哥哥真的想知道麽?”李延慎的語聲晦暗不明。
李延忠笑了:“親兄弟之間,有什麽不能說的?”
“我確實是有一些被嚇到了。”李延慎說。
他歎口氣,“我本想著,自己雖然不成器,不像三哥一樣能為父親分憂,到底在京中謹小慎微地做人,不為爹爹添亂也是好的。日後娶一個我喜愛的士族女兒,過畫眉點唇,出雙入對的富貴日子,也沒有什麽不好。可是尚主的旨意,讓一切都變了。”
他轉過身來,背倚著冷硬的磚牆,兩肘閑散地支著自己的身體。
“一切都變了,所有一切都變了……哥哥,你明白麽?”
李延忠喉頭聳動,低語道:“我明白。”
李延慎瞥他一眼,沒有反駁,卻露出了譏誚的笑意,自顧自地往下說著大逆不道的話。
“我將娶的,並不僅僅是一個女人,還有她背後承載的那麽多東西。即使我戀慕她,也並不是單純美好的感情,而是一種為了避免厄運而必須承擔的義務……這樣想來,實在又沒趣又滑稽。我將圍著一個女人的裙擺生活,倚仗著她的血統來獲得累世富貴,一生尊榮。我的人生,已經徹底預知了結局,這可怕的,乏味的結局。”
李延慎滿口輕鬆戲謔的語氣,卻將一字一句直接刺進李延忠的心裏。
“不過幸好,是我尚主,而非哥哥。”他轉過頭來看著延忠,露出輕快笑意。“若是哥哥尚主,依照駙馬不得握實權、兵權的例令,爹爹他真該頭痛了。”
李延忠沒有迴答。
李延慎想,延忠也許永遠沒有辦法體味弟弟這一刻的絕望。
李延慎笑了一笑,轉過頭將麵孔隱藏入月影。他再也難以維持那幹澀的笑意,也失去了強迫自己與兄長談笑風生的意誌。
隻餘下靜謐又壯麗的大漠冷月,填滿兄弟兩個之間難言的沉默。
許久,李延忠破開了堅冰般的寂靜。
“延慎,你恨我麽?”他問道。
李延慎愣住了。他突然不知道說什麽。
他恨哥哥麽?
李延慎想起幼年每一個有兄長相伴的夏天。豔陽高照的時光在馬背上倏忽而逝,兄弟倆的足跡踏遍雲京的集市和山穀,帶迴家滿身的泥巴和汗臭味。然後在母親佯裝的憤怒和真切的關懷裏相視而笑,分享一碗沁涼的井水……
他怎麽可能恨哥哥?這一切也非兄長所願,非父親所願,甚至也非公主所願……
這堵塞在他胸中的痛苦,怎麽能通過對他人無理由的怨恨來求得解脫呢?
這一切他必須獨自消磨。
這絮般的沮喪來得太過龐大,已經像一張網一般,將他牢牢地囚住了。
“我不恨哥哥。我怎麽可能恨哥哥。”
像是揭開麵具露出了一張真實的臉,李延慎所有雲淡風輕的笑容都枯萎在了他晦暗的眼神裏。
“我隻是……”他聲音裏壓製著顫抖。“我隻是沮喪……很沮喪……”
李延忠輕輕歎息。
“秦晉之睦,朱陳嬿婉,總不能隻是兩個人之間的事。”他替幼弟整理好在風中糾結的衣帶,“可人也說夫妻是百歲之好,非一夕之歡。到底是和你廝守的人,又怎麽能因著外物紛擾,而迷惑了本心呢?如果你這樣,連一個走進你心裏的機會都不給公主,未免太過懦弱偏狹,非男兒所為。”
李延慎似有觸動而微微轉動的眸光,對上兄長滿含殷殷關切的眼。
李延慎笑了,他拍拍兄長的肩膀,用自己最篤定的語氣說道:“三哥,你放心,我這個人性子圓融,所有這些都會很快過去的。”
兩人相視而笑。
恰在此時,陰影中步出一名兵卒,對李延忠抱拳行禮。
“啟稟將軍,城外西南方向十裏,有一小撮胡人正往邊境方向逼近,恐怕會滋擾鎮縣百姓。”
像嗅到血腥的獵豹,兄弟兩個身上的頹喪或迷惘都一掃而空,酷似的眉目中同樣在克製著謹慎而興奮的神采。
這一隊胡匪,徹底引燃了兩人血脈中源自琅琊王的戰士本能。
李延忠戴上了頭盔。
“四弟,走,哥哥帶你去看看真正的大漠。”他閑散的笑容裏,冷酷的鋒芒一閃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