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3 章 人家都幹到九十二
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 作者:卿歲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兩人被拖下去之後,大殿之上瞬間就安靜了下來。
看來陛下……不準備過河拆橋啊,可是這不對勁啊,曆來皇帝不都是如此過河拆橋的嗎?
他們皇帝不拆,是準備如何平廣大官紳的眾怒呢?
陳瑛有些幽怨地看了顧晨一眼,明明就說好了讓自己來辦,顧大人幹啥非得橫插一腳?
如今好了,這好名聲還得分他一半。
“啟稟陛下。”這時候,一直沒說話的顧晨站了出來:“此事雖不是臣所為,可臣也有瀆職之過失。”
“若不是臣大意,沒有提前令巡城那邊靈活辦事,不要守死規矩,也不會有今日之事。”
“臣……”顧晨說著便摘下官帽,眼含熱淚地跪了下來:“請陛下允許臣引咎辭職,告老還鄉。”
朱標肯在今日全力保他,他已經是感激得不得了了。
如今家人全部在京一個都沒走,他還是希望朱標能放他歸鄉,好歹在南昌府沒人動了得了他們家。
雖然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可顧晨還是想試一試。
萬一成了呢,那他不是就能天天睡懶覺了嗎?
“光曦何出此言。”聽見這話,朱標急得站了起來:“身為衙門公署,自然應該事事皆遵律法才是。”
“百姓請命本就不該製止,光曦你何錯之有啊?”
告老?
開什麽玩笑,五十大壽都沒過就想告老還鄉?
不合適吧?
再怎麽說也得八十歲吧,那錢宰還幹到九十二歲才歸鄉呢。
顧晨就知道朱標不肯放自己,他連忙再次爭取道。
“可正如練學士所說,此事確實是有弊端的。”
“臣沒有提前布防,造成了這個弊端確屬臣之過,臣無顏再侍君,還是迴家種地養雞為好。”
想想帶著自己媳婦兒,大哥大嫂他們迴家建個院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是另一種生活。
當然了,他隻是想想,還得看標兒肯不肯成全。
“陛下都說了不關你的事。”方孝儒這人最是直接,見不得人別別扭扭的樣子:“年紀輕輕便想迴去享清福,這不白白辜負君王重用嗎?”
他覺得顧晨此人正值壯年,正是為大明江山拋頭顱灑熱血的時候,這時候辭職那不就是逃避嗎?
本來他還很是敬佩顧大人,可如今看著顧晨也不過如此,不過一些官紳就給他嚇成這般模樣。
“膽小如鼠之臣!”
若是他就不怕這些死玩意兒,直接跟人幹就完了。
這聲指責雖然有些小,可顧晨卻聽了個明明白白。
“……”
他真的很想問問,皇家給你幾個銀子你這麽不怕死?
最後的結果當然是辭職不成功,因為不僅皇帝挽留,太子殿下還親自下場要給顧晨戴官帽。
你說說,他還好意思繼續辭官麽?
李景隆被摁在午門那裏挨板子,每挨一板子他就大喊一聲:“顧光曦你就是爺的災星。”
“隻要挨著你爺準沒好,哎喲,你們輕點兒啊……”
再怎麽不傷著他骨頭也是皮開肉綻,總不能讓外人看見說皇家偏心,所以痛還是真痛的。
可他還有力氣嚎啊,不像一旁的練子寧二十板子下去,早就已經進氣多出氣少的了。
顧晨路過的時候,看到老練那家夥是被抬出去的,而李景隆則是罵罵咧咧由小太監扶著走。
挨打部位的衣料已經爛了,血色給他將紅色官服染深了一大片,看著倒是可憐得緊。
“公爺到底是習武的,這身體就是比文人要皮實。”
當年挨六十大板才躺半個月,如今二十大板那還不是小菜一碟,隻怕三四天也就能活蹦亂跳了。
見周圍有很多人看著,李景隆一個好臉色也不肯給他。
“姓顧的,爺爺我跟你勢不兩立,咱們走著瞧……”
說罷,李景隆在沒人看到的角落,衝著顧晨眨了眨眼便罵罵咧咧走了,全都是光明正大蛐蛐顧晨的。
顧晨:“……”
得!
他如今可算是知道,他帶五十萬大軍圍攻北平是如何輸的,也明白為何朱允炆還那麽相信他了。
可惜曆史上他的下場並不好,不管是被殺了還是被朱棣軟禁一生,終歸是徹底沒了自由。
顧家門口,陳寶船早就氣唿唿在那裏等著了。
見顧晨迴來便衝了上去,像被背叛了似的質問道。
“你昨晚為啥給我下藥,今早還替我請了假?”
他都做好與顧兄同生死的準備,誰知昨夜一頓酒下去,今天再次醒來就是太陽下山的時候了。
顧晨翻了個白眼就往裏走,說出來的話也是故意戳人心口。
“還用說,你這人說話太直了,容易拖我後腿唄。”
才不是這麽迴事,他當然希望好兄弟能安然無恙啊。
這種時候,拖人家下水幹什麽呢?
隻要有陳寶船在朝堂上,誰敢參他都會被寶船罵祖宗十八代的,自己要是出事,那些人難保不收拾他。
“顧兄,你說話怎麽這麽難聽?”陳寶船揣著手跟了上來,嘟囔道:“怪不得那些人那麽討厭你,你這人就是不討喜,越活越迴去了。”
“哪朝哪代的百姓不苦,你作甚非要同自己過不去?”
如今哪怕陛下要保住他、保住顧家,可你最好祈禱皇帝願意保你一輩子,不然的話……哼哼……
“事情已經做了,便要做到最好。”顧晨將官帽丟在桌上,翹著二郎腿道:“接下來就是嚴打的日子了,誰敢陽奉陰違,那就都去死。”
“你最好也提醒下你家那些官兒,被都察院逮到一個死一個,我可沒有同你開玩笑,誰求情都沒用。”
製定規則和落實到位都很重要,光是製定而沒有落實那就等於白幹,接下來不殺一批人很難落實到位。
不過他倒是相信陳瑛的本事,在這事上肯定不會讓他失望。
看來陛下……不準備過河拆橋啊,可是這不對勁啊,曆來皇帝不都是如此過河拆橋的嗎?
他們皇帝不拆,是準備如何平廣大官紳的眾怒呢?
陳瑛有些幽怨地看了顧晨一眼,明明就說好了讓自己來辦,顧大人幹啥非得橫插一腳?
如今好了,這好名聲還得分他一半。
“啟稟陛下。”這時候,一直沒說話的顧晨站了出來:“此事雖不是臣所為,可臣也有瀆職之過失。”
“若不是臣大意,沒有提前令巡城那邊靈活辦事,不要守死規矩,也不會有今日之事。”
“臣……”顧晨說著便摘下官帽,眼含熱淚地跪了下來:“請陛下允許臣引咎辭職,告老還鄉。”
朱標肯在今日全力保他,他已經是感激得不得了了。
如今家人全部在京一個都沒走,他還是希望朱標能放他歸鄉,好歹在南昌府沒人動了得了他們家。
雖然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可顧晨還是想試一試。
萬一成了呢,那他不是就能天天睡懶覺了嗎?
“光曦何出此言。”聽見這話,朱標急得站了起來:“身為衙門公署,自然應該事事皆遵律法才是。”
“百姓請命本就不該製止,光曦你何錯之有啊?”
告老?
開什麽玩笑,五十大壽都沒過就想告老還鄉?
不合適吧?
再怎麽說也得八十歲吧,那錢宰還幹到九十二歲才歸鄉呢。
顧晨就知道朱標不肯放自己,他連忙再次爭取道。
“可正如練學士所說,此事確實是有弊端的。”
“臣沒有提前布防,造成了這個弊端確屬臣之過,臣無顏再侍君,還是迴家種地養雞為好。”
想想帶著自己媳婦兒,大哥大嫂他們迴家建個院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是另一種生活。
當然了,他隻是想想,還得看標兒肯不肯成全。
“陛下都說了不關你的事。”方孝儒這人最是直接,見不得人別別扭扭的樣子:“年紀輕輕便想迴去享清福,這不白白辜負君王重用嗎?”
他覺得顧晨此人正值壯年,正是為大明江山拋頭顱灑熱血的時候,這時候辭職那不就是逃避嗎?
本來他還很是敬佩顧大人,可如今看著顧晨也不過如此,不過一些官紳就給他嚇成這般模樣。
“膽小如鼠之臣!”
若是他就不怕這些死玩意兒,直接跟人幹就完了。
這聲指責雖然有些小,可顧晨卻聽了個明明白白。
“……”
他真的很想問問,皇家給你幾個銀子你這麽不怕死?
最後的結果當然是辭職不成功,因為不僅皇帝挽留,太子殿下還親自下場要給顧晨戴官帽。
你說說,他還好意思繼續辭官麽?
李景隆被摁在午門那裏挨板子,每挨一板子他就大喊一聲:“顧光曦你就是爺的災星。”
“隻要挨著你爺準沒好,哎喲,你們輕點兒啊……”
再怎麽不傷著他骨頭也是皮開肉綻,總不能讓外人看見說皇家偏心,所以痛還是真痛的。
可他還有力氣嚎啊,不像一旁的練子寧二十板子下去,早就已經進氣多出氣少的了。
顧晨路過的時候,看到老練那家夥是被抬出去的,而李景隆則是罵罵咧咧由小太監扶著走。
挨打部位的衣料已經爛了,血色給他將紅色官服染深了一大片,看著倒是可憐得緊。
“公爺到底是習武的,這身體就是比文人要皮實。”
當年挨六十大板才躺半個月,如今二十大板那還不是小菜一碟,隻怕三四天也就能活蹦亂跳了。
見周圍有很多人看著,李景隆一個好臉色也不肯給他。
“姓顧的,爺爺我跟你勢不兩立,咱們走著瞧……”
說罷,李景隆在沒人看到的角落,衝著顧晨眨了眨眼便罵罵咧咧走了,全都是光明正大蛐蛐顧晨的。
顧晨:“……”
得!
他如今可算是知道,他帶五十萬大軍圍攻北平是如何輸的,也明白為何朱允炆還那麽相信他了。
可惜曆史上他的下場並不好,不管是被殺了還是被朱棣軟禁一生,終歸是徹底沒了自由。
顧家門口,陳寶船早就氣唿唿在那裏等著了。
見顧晨迴來便衝了上去,像被背叛了似的質問道。
“你昨晚為啥給我下藥,今早還替我請了假?”
他都做好與顧兄同生死的準備,誰知昨夜一頓酒下去,今天再次醒來就是太陽下山的時候了。
顧晨翻了個白眼就往裏走,說出來的話也是故意戳人心口。
“還用說,你這人說話太直了,容易拖我後腿唄。”
才不是這麽迴事,他當然希望好兄弟能安然無恙啊。
這種時候,拖人家下水幹什麽呢?
隻要有陳寶船在朝堂上,誰敢參他都會被寶船罵祖宗十八代的,自己要是出事,那些人難保不收拾他。
“顧兄,你說話怎麽這麽難聽?”陳寶船揣著手跟了上來,嘟囔道:“怪不得那些人那麽討厭你,你這人就是不討喜,越活越迴去了。”
“哪朝哪代的百姓不苦,你作甚非要同自己過不去?”
如今哪怕陛下要保住他、保住顧家,可你最好祈禱皇帝願意保你一輩子,不然的話……哼哼……
“事情已經做了,便要做到最好。”顧晨將官帽丟在桌上,翹著二郎腿道:“接下來就是嚴打的日子了,誰敢陽奉陰違,那就都去死。”
“你最好也提醒下你家那些官兒,被都察院逮到一個死一個,我可沒有同你開玩笑,誰求情都沒用。”
製定規則和落實到位都很重要,光是製定而沒有落實那就等於白幹,接下來不殺一批人很難落實到位。
不過他倒是相信陳瑛的本事,在這事上肯定不會讓他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