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主簿嗬嗬一笑,上前解圍道:”府君大人何用現在就趕去陽明村?當日為了驗證這玉薯的高產易種,屬下特地將府裏的花園推倒,試種了一些,與村子裏種成的產量差不多少。不若請府君大人先到屬下家裏驗看,明日一早再去村子裏,一來免了勞累,二來也不會驚擾百姓,大人您看可好?“


    韓知府摸了胡子對何主簿一笑道:”你們倒是有心,知道在自家院子裏藏著好物,怎麽不早些與本府說?“


    黃知縣忙道:”未確證前,下官等實在不敢宣揚出去,免得令大人傷神勞心。“


    ”那還廢什麽話,快些領本府去看!“


    何主簿不免在心中暗自慶幸,得虧自己多留了個心情,沒有把那塊地上的玉薯全給挖了。何家的地有福啊,知縣大人刨過一迴,這下子又輪到知府大人去刨了。


    夜色昏暗,二十多隻大燈籠將那片花圃映得如白晝一般,韓知府看著眼前深綠色的一片,深深吸了一口氣。


    黃知縣以過來人的身份,親自給韓知府示範如何起玉薯。韓知府在見到知縣起出第一塊玉薯時眼睛都綠了,當來不問三七二十一,連起了五根。


    ”厲害,果然厲害!“聽說是一迴事,親手看著是一迴事,親手刨挖出來,親手稱量又是一迴事。


    韓知府可比黃知縣有深沉多了,雖然也是抱著籃子激動,可也沒太失態。


    ”我大齊得此神物,盡養天下子民之口,天恩浩蕩,幸甚!“韓知府換了衣裳洗了手,坐在何主簿家的正堂裏對著黃知縣等人感慨。


    ”大正年間,蜀中大旱,朝廷雖傾國庫開軍倉,仍死了十數萬口,成宗皇帝下罪已詔,散盡後宮,上下盡儉,老夫那時雖未出生,兒時也聽父輩不時說起,我祖父一族原有一百七十餘口,曆災之後,僅餘少壯四十五人,何其慘也。


    若那時種了此物,別說一畝四十石,便是能產二十石糧,也斷不會餓殍遍野,動蕩紛亂如斯。“


    ”上天有好生之德,如今國泰清明,仙人才會賜了此物落在我江陵縣,落在巴郡府啊。“黃知縣樂嗬嗬地說。


    ”仲明你說此物乃是仙人所賜,得者為一傻姑,此女何在?快讓老夫一見。“


    黃知縣立刻派人去將唐小魚叫來。


    何主簿早命人給小魚做了新衣,叫巧手丫鬟給她裝扮起來。一身水綠鯉魚戲荷紋的蜀錦斜襟小衫,下頭一條素色藍綢罩裙,頭上依舊梳了雙丫髻,不過將紅頭繩換了細銀絲綴米粒小珍珠的流蘇垂墜,又各簪了一朵粉色的小朵芙蓉花,更襯得明眸皓齒,清秀可人。


    韓知府隻道是個鄉野的蠢丫頭,沒想到人到了近前,卻是個僅有十歲,長相與”蠢“字一文不沾的伶俐丫頭,不覺怔了怔。


    何主簿解釋道:”唐小魚原是個癡蠢孩子,不會說話,隻會做些簡單的活。有一迴從山上跌下來,撞破了頭,靈竅就開了,不但做得一手好飯食,心思靈巧,比平常姑娘還要伶俐。“


    ”來來,小姑娘,到本府這兒來。“


    唐小魚見正座上坐著一位老者,須發半白,麵目清臒端正,嚴肅中透著幾分慈愛,沒穿官袍,著了件絳色的常服。絳色不是尋常百姓能隨便穿的,眼前這位,當是五品及以上的官員。


    小魚眼睛眨了眨,便知道這位老者應該就是知縣大人的頂頭上司,巴郡一府的府君大人了。


    ”唐小魚見過知府大人。“唐小魚連忙端端正正行了禮,然後上前幾步,離著韓知府又近了些,方便他看得更仔細。


    不莽撞,不慌張,小小的孩子卻也端正得很。韓知府喜歡這樣懂禮貌知進退的孩子,當下笑了起來。


    ”他們說這玉薯是仙人給你的?“


    小魚微微一笑說:”我那時候就是個什麽事也不明白的傻子,玉薯是我拾到的,不過也許是仙人借我的手送到下界來的,不能說是送我的,送我有什麽用,不過是拿來煮著吃。或這是送給大齊千萬人的口糧呢。“


    韓知府聞言心中大暢,笑著又問:”那你說說看,為什麽仙人偏偏是讓你遇著了,怎麽沒通過旁人來送?“


    小魚歪頭想了想才說:”許是那時候我是個傻子,心中無一物,無一物卻是最純粹,所以仙人就挑了個最純粹的人吧。“


    最純粹,便是毫無私心,絕無私念。


    她才會將這寶貝獻出來,造福萬民啊!


    韓知府默然片刻,點了點頭。


    ”好孩子,你想本府怎麽賞你?“


    ”不用賞不用賞!“唐小魚連連搖手,”這是仙人給百姓的,隻不過通過我的手轉了一迴,又不是自己弄出來的。隻要種出糧食讓大家都能吃飽飯,這便是天大的功德了。何況我已經得了好處,您看我原來是個傻子,現在不傻了,還能有本事自己賺錢吃飯,這是多大的好處啊。“


    不驕不貪,果是純粹的人有的純粹想法。


    小魚從堂裏出來之後,與她相熟的丫鬟悄聲問她:”小魚你傻了不是?那裏頭坐著的可是咱們巴郡的韓大老爺,你怎麽什麽都不要就出來了?“


    小魚眨了眨眼睛,對那丫鬟說:”姐姐啊,有時候不要便是要,不爭就是爭啦。“


    那丫鬟鼓著倆眼不解地看著她,她隻是笑了笑,轉身跑了。


    爭什麽啊,你看她啥也不爭,已經得了正大街最好最大的一間店鋪,黃知縣還說要送她們娘兒倆名下一套宅子。那位韓知府,你越不跟他要東西,他越會想法子送你。


    最好送我一百畝地啊!


    唐小魚這樣想著,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第21章初到京城


    韓知府行事果然利落。在第二天他親自到陽明村驗看過玉薯田後,便令人將田裏所有玉薯都起出來,專人收藏專人看管,要全部做種推廣開來。


    小魚又提了建議,這玉薯初種,現在雖然看不出什麽,但怕隨著推廣遍植會出現病害,既然產量夠高,也就用不著全改種玉薯,種個二三成能保證收成即可,餘下的還是以原先種慣的稻米為主,以防大麵積遇災時手足無措。


    韓知府覺得很有道理,對新生事物總要多加小心。何況以陽明村那兩畝的產量作種,也無法覆蓋到那麽大的全蜀中去。


    韓知府令人拖來四口大缸,讓人小心翼翼將全株的玉薯首尾俱全的移植到大缸裏,看來是打算延續黃知縣的作法,讓京裏的老大們親自感受一下他所感受的喜悅。


    奏報他已親筆寫好,並加署了江陵縣知縣的大名,命人快馬送到京城去了。韓知府覺得這世上再無旁事比這個更重要,他打算拖著四口大缸,親自護送著到京城去。


    獻祥瑞,獻寶貝。


    當然,見證奇跡的時刻,被神仙青睞的傻丫頭唐小魚,也是必須要帶著的。


    唐娘子不放心小魚一個人進京,索性將唐家鋪子一關,收拾了收拾要陪女兒一道進京去。那兒好歹也是她娘家,裏外進出她也能照看著一二。


    隻是這一去,來迴怕要二三個月,她們走了不妨事,原先雇著的人卻又沒活做了。最後洪大叔出麵,央了唐娘子將店先開著,那些招牌夥食雖做不了,一般的米麵粥飯他們還是能做的。


    唐娘子也大方,便將鋪子暫交洪大叔管著,言道自己不在的這幾個月裏,鋪子得的淨益分文不取,都交給他們,眾人自然又是感恩戴德了一番。


    因為拖著大缸,又怕路上顛簸傷了寶貝,所以一路走得相當平穩緩慢。六月頭出發的,他們走了足足半個多月才到了京城。


    韓知府一道折子早就震得滿朝皆驚,不等皇帝派人去巴中查證,韓知府已經帶著實物千裏迢迢地送到京城裏來了。


    皇帝十分重視這名叫玉薯之物,特地派了平王出城相迎。


    皇帝膝下子女不多,平王是他第三子,自幼聰慧過人,早早便封了親王爵,因與太子皆是皇後所出,一母同胞,比別的兄弟更加親近,也沒什麽爭儲的意思,所以不論是太子還是皇帝,對這位平王都相當看重。


    能讓平王出迎,的確是給了韓知府極大的榮光。


    唐小魚母女兩個躲在大部隊裏,隻能遠遠看著那些招展旌旗,遠遠的,隻見著穿朱著紫的官袍如密密麻麻地簇在一起,沒一個能看清臉麵。


    唐小魚抻著脖子還往外頭看呢,被唐娘子揪著耳朵拖進了車子後頭。


    “看什麽看?沒規沒矩的仔細衝撞到貴人。”


    小魚揉揉耳朵,噘著嘴說:“貴人們離我們遠著呢,哪能就衝撞得到?再說這麽老些人了,人家肯定也看到不咱們的。”


    “他們看不到你,你就能看清楚他們?”唐娘子將手袖到袖子裏,麵上表情淡淡的,“這是京城裏頭,不是江陵縣,你給我老實著點,別長了雙眼睛到處亂瞥。”


    “懂,低調,低調嘛。”小魚嘿嘿一笑,偎在唐娘子懷裏,手指紮著打了個哈欠。


    進城的儀式繁冗又無趣,小魚一路上興奮著也沒休息好,身體倦累,不知不覺間,靠著唐娘子睡著了。


    等她睡醒一覺起來,發現唐娘子並不在身邊,嚇得立刻大叫起來。


    不過一會兒,唐娘子急匆匆跑來,一頭細汗,慌張地問:“怎麽了?怎麽了?”


    “娘你去哪兒了啊!”唐小魚一頭撞到她懷裏去,“剛我做了個噩夢,夢見您不要我了,把我一個人拋下就走了!嚇死我了。”


    唐娘子聞言笑了起來,摸著她的頭發說:“傻丫頭,你是娘的心肝寶貝,娘疼你都來不及,怎麽會將你一個人拋下。那是夢,夢都是反著來的。既然醒了就快些起來,洗把臉醒醒神,娘做了你愛吃的湯麵,裏頭放了多多的肉臊子,快些兒。”


    唐小魚點了點頭,隻是捂著胸口的手掌心還能感覺胸口咚咚咚的心跳,一下下,撞得人心裏發慌,掌心發疼。


    她們現今住在驛館中,韓知府帶著玉薯去見皇帝,也不知道那邊情況如何。玉薯雖是韓知府呈上去的,但上天是假手唐小魚,將此物送到蜀中,因著這層關係,宮裏隨時有可能會讓小魚過去。唐娘子與小魚坐在桌子兩端,一人一碗澆了厚厚肉臊的湯麵,卻誰都沒有味口吃。


    唐小魚還在為剛剛做的夢難過。她來到這世上,最親近,待她對實心實意,沒有私心的便是唐娘子。她叫她一聲娘,便要代原先的那個小魚好好陪著她……原先她也是覺得,不管自己將來到了哪裏,唐娘子都會在她身邊,可是夢裏的那人是那樣絕然轉身離去,讓她一時惶恐,一時不安。


    她想像不出來,如果唐娘子不在身邊了,她要一個人在這陌生的世界要怎麽過下去。


    還好那是夢!還好睜開眼睛,還能看見唐娘子坐在她的對麵。


    “娘。”唐小魚抬起頭,輕輕喚了她一聲。


    唐娘子舉箸不知在想什麽,正怔怔出神,被她這麽一喚,方才迴過神來。


    “小魚,快些吃吧。若晚上官家想起你來,喚你到宮裏去,隻怕你要餓著肚子餓一宿。”


    “哦。”唐小魚垂頭,挑了一根麵條來吃。


    “娘啊,我剛剛想了很久……”


    “小魚,我剛剛想了很久……”


    二人不約而同出聲,又不約而同閉嘴,對視了一眼,一起笑出聲來。


    “你先說。”


    “還是您先說吧。”


    唐娘子點點頭,想了想道:“娘這一路都在想,這玉薯於國是件大功,不管你是從何得來此物,又怎麽知道它的種植之法並傳與大家,都是不世的功德。為娘為你,也為咱們大齊的百姓感到高興。”


    “隻是,鬼神之說到底太聳人聽聞了些。子不語怪力亂神,神鬼之說,可為人借之以妖言,惑眾,生事,謀權,爭利,甚至愚民以動搖國本。上位者信天道,尊天地諸神佛,卻不喜神佛假人現世……我說這些,你明白嗎?”


    說來說去,不過是皇帝會擔心有人借假了神子神女的名義,大興邪教謀亂他的江山,這有什麽難懂的?


    不過小魚還是露出了本應屬於孩子的懵懂之態,搖了搖頭說:“不懂啊娘。”


    唐娘子歎了一口氣,放軟了聲音問道:“好孩子,你實話對娘說,這東西到底是怎麽得的?”


    唐小魚咬著筷子,眨了兩下眼睛:“就是山上拾到的唄。別問我怎麽拾到的,以前的事我根本沒有印象,反正我人清醒過來就看到有這個,後來身體好了便去撿迴了家裏。自己試著種著玩,種出來便教給了進寶叔。”


    唐娘子微鬆一口氣:“偏被你拾到,這事說不出也不會有人信,也難怪韓大人會假仙人之名獻給皇上。小魚,聽娘的話,咱們做人要誠實,天不可欺,人不可欺,不管誰人問起,你都要說實話,不可編出什麽神仙出來。”


    這跟唐小魚自己的想法是不謀而合的。


    她想有自己的地,賺足夠的錢,但不想把自己推到風頭浪尖上去。玉薯的功勞可以讓韓知府黃知縣青雲直上,可以讓陽明村免稅免賦,而自己,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多得幾畝良田,多得一些銀子,她好帶著唐娘子快快樂樂地種田生活。


    如果成為什麽神子神使的,自己的未來便不能受控,一言一行都要被無數雙眼睛盯著,被無數人算計著,這不止是累,更多的是危險。


    唐小魚點了點頭:“娘您放心,我才不會騙人呢。我就是從山上滾下來撞到頭,把傻病撞好了,又運氣好拾到了幾顆玉薯,至於這東西是怎麽來的,隻有老天爺才知道,我不知,你不知,誰都不知。”


    唐娘子笑了起來,將自己湯碗裏臥著的雞蛋挑出來送到唐小魚的碗裏。


    “多吃點,吃飽了才有力氣進宮。娘在這兒等著你。”


    唐小魚也不推讓,美美地吃了一頓,拖了唐娘子到院子裏頭看星星。


    “這兒不如咱們陽明村,那兒天上星星可多可亮了。”唐小魚窩在唐娘子的懷裏說,“娘啊,咱們也算有點功勞,等我們迴去了,就搬迴村子裏吧,我想小山哥,想二丫,想常思,想常寧,還想咱們在觀後頭開的那二畝地。”


    “你這出息啊。”唐娘子戳了戳她的腦門子,嘴上這樣說,嘴唇卻翹了起來,“好,等我們這兒事了了,咱們就迴村子上住去。”


    那時候,她們算是衣錦還鄉,有知縣老爺,知府大人當靠山,不管是楊高成還是牛低成的,都再不能來逼她們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魚躍農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樹櫻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樹櫻桃並收藏小魚躍農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