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敢確定,寧寧便也就沒有死盯著他看了。
太陽漸漸下山了,沒有了烈日,綠濤閣外也就涼快下來。
宮人們在綠濤閣外的平地上擺上了長桌子和矮榻,忙了一天政務的皇帝陛下帶著太子和大皇子也來了此處。
眾人行禮之後,皇帝就坐了主位,並且讓乳母將寧寧抱過去他身邊坐。
寧寧乖乖坐在他身邊,皇帝便問:“小壽星今天高興嗎?”
寧寧點頭,甜甜地說:“高興。”
皇帝高興地笑著,讓開始上菜。
天還沒有徹底黑下去,宮燈已經被點亮,寧寧抬頭看靜靜佇立在一邊的雄偉的綠濤閣,綠濤閣上燈火輝煌,一切宛若夢中。
樂坊司的樂師奏著歡快喜慶的樂曲,穿著輕紗的宮女步履輕盈來迴穿梭,呈上精美的食物。
寧寧盯著長桌上的膳食看,已入夏天,桌上雖然珍饈羅列,但多是涼菜,而且這裏的人喜歡用冰鎮水果再淋上蜂蜜和牛乳的混合物,既將這個作為飯桌上的菜,也作為平常的小吃,不僅如此,還喜歡吃各種冰沙。
並且他們認為吃冷飲可以解暑,對身體有好處。
這種飲食結構,也難怪小孩子們容易鬧肚子夭折。
不過皇後就不讓寧寧這麽吃,因為她很信重的那位董太醫認為吃冰會讓身體冷熱交替,於身體有害。這種觀點在這時候是受排斥的,但因她之前夭折的女兒就特別喜歡吃冰,而且是吃了冰後生病夭折的,所以她很相信董太醫這話,就不讓寧寧吃任何冷飲,不僅如此,對她的保暖也做得非常足。
綠濤閣前擺了六七桌之多,小孩子們在由屏風隔開的另一邊由乳母宮人們伺候,隻有寧寧可以坐在皇帝的旁邊,連七皇子也沒有這種待遇,可見皇帝對小公主的喜愛和恩寵。
皇帝知道寧寧不吃冷食,就讓宮人為她夾好消化的熱食,不過寧寧並不能吃太多。
她吃東西並不像別的小孩子一樣弄得亂七八糟,而是能做到禮儀周全,看起來斯文又優雅,實在不像個小孩子。
吃完之後,她奶聲奶氣地向皇帝請示:“父皇,孩兒用好了。”
皇帝笑著摸了摸她的頭頂,示意乳母可以把她抱走了。
乳母才剛將她從矮塌上抱下去,隔著屏風的那兩桌就傳來了餐盤摔碎的聲音,而且不是一隻餐盤,是好幾隻,發出了很響的砰砰砰聲。
隨即,就是一個女人的驚叫:“不要打架。”
但依然傳來了東西摔到地上的聲音和孩子的哭叫聲。
皇帝臉色瞬間就不好了,他本來就不是特別有耐心的人,當即問道:“什麽事?”
隔著屏風,已經沒有摔東西的聲音了,隻有孩子的哭聲,男孩兒女孩兒一起哭,在這已經炎熱起來的夏天,也真夠鬧心的。
幾個宮人已經快步繞過屏風過來跪下了,“陛下息怒!”
其中一個宮人的品級稍高一些,她懷裏緊緊抱著一個男孩子,那個男孩子還在不斷掙紮,隻是沒有發出聲音來。
她說道:“陛下,慕家小公子突然就摔了盤子,又打了坐他旁邊的楊大人家的公子。”
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這個宮人和她懷裏的慕家小公子身上。
乳母抱著寧寧已經退到了一邊去,她想將寧寧抱走,寧寧卻要她停下來。
寧寧認出這個小男孩兒就是下午獨自一人待在一邊的那個孩子,此時這般近距離地觀察,才發現他是個長得很好看的小孩子,白嫩得像個小饅頭,隻是此時眼中全是銳利的戾氣,那種狠勁兒,簡直讓人驚訝。
皇帝皺了一下眉頭,靜安長公主這時候已經站起身來了,上前來對皇帝行禮,說道:“皇兄息怒,是我將他帶進宮來的,這就讓人把他送迴去。楊家小公子那邊,也請皇兄恩準,讓太醫為他看看。”
皇帝歎了一聲,說道:“慕家怎麽會教養出這般莽撞的小子。”
靜安長公主瞥了慕昭一眼,說道:“他平常也隻是沉默些,本性不壞。”
皇帝道:“本性不壞?小小年紀便在宮宴上摔盤子打人,這是誰教的,長大後還得了。”
靜安長公主用眼神示意慕昭說話請罪,慕昭雖然隻有六歲左右,但是在慕家這般人家教養,又被帶進宮來,定然是被教過不少在宮中如何行事如何說話如何行禮的規矩的,但慕昭此時卻當沒有看到靜安長公主的眼色一般,反而將臉轉到了另一邊去。
因他這幅模樣,被打了侄子的楊妃便說:“孩子和孩子爭執無可厚非,但在陛下麵前,也如此無禮。”
靜安長公主瞥了她一眼,隻得嗬斥慕昭:“昭兒,帶你入宮之時,是如何教導你的。你怎可在陛下麵前如此無禮。”
慕昭卻隻是緊緊抿著嘴,依然一聲不吭。
皇帝怒道:“罷了,把他送走,以後不要帶這種孩子進宮來。”
靜安長公主隻得道:“是,皇兄。”
那宮人要將慕昭拽下去,慕昭掙脫她的手之後就要自己離開,那憤怒又不遜的模樣,實在過於無禮了,楊妃便說道:“真是無禮!”
皇帝很顯然要罰他了,這時候,讓乳母放了她下地的寧寧就跑到了慕昭的跟前去,慕昭沒想到一個粉團子一樣的小女孩兒突然躥過來,本來要自己跑掉的他不得不停下了腳步。
乳母李氏一驚驚唿了一聲:“公主殿下!”
她以為桀驁不馴的慕昭會把小公主推倒,沒想到他沒那麽做,反而盯著小公主看起來。
寧寧黑溜溜的大眼睛盯著他,聲音軟糯奶氣十足:“小哥哥,你為什麽要發火打人。發火打人,不對。”
慕昭愣了一下,居然開口了,說:“他說娘親壞話。”
他的聲音裏帶著憤怒,卻又滿含委屈。
寧寧說:“我不要人說娘親壞話。”
慕昭眨了一下眼睛,完全不懂這個小女孩兒的邏輯,隻好抿著嘴不再說話了。
寧寧不再攔他,而是邁著小短腿跑到了皇後的腿邊去抱住她的腿,說:“我不要人說娘親的壞話。”
“不要人說娘親壞話。”她說著,委屈得要哭了。
皇後不得不把她抱起來了,想要解釋慕昭說的“娘親”不是指的自己,但是又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不過在座,即使是皇帝,也沒法生氣了。
他歎了一聲,道:“好了好了,淑姮,你出宮時再帶著他離開吧。孩子之間爭執,不要太當真。”
淑姮是靜安長公主的小字,皇帝這一句話,就說明他沒生氣了,而且也不怪罪慕昭的無禮。
靜安長公主不知道長寧公主剛才的行為是無意的還是故意的,不過,卻不得不承她這份人情。
她一邊謝恩,一邊就多看了寧寧一眼,發現她已經埋在皇後的懷裏了。
☆、第 6 章
第六章
宮宴結束得很早。
在迴家的馬車上,靜安長公主特地讓慕昭和自己乘坐了同一輛馬車,在馬車上便開始輕聲教訓他,說:“今日進宮前,我是怎麽交代你的,你有記住我的話嗎?”
慕昭羞愧地將頭低了下去,一言不發。
靜安長公主歎了口氣,說:“你這個樣子,隻會讓人擔心。”
一直一聲不吭的慕昭突然說:“我根本不想進宮去。”
靜安長公主盯著他:“以後你想去也不能去了。”
慕昭倔強地抿著嘴唇,眼神稍稍閃爍,顯然對自己的行為,他還是有些後悔的。
靜安長公主便又歎了口氣,說:“你自己要爭氣,有些人的出身是他的恥辱,當他建功立業之後,別人隻會看到他的功績,曾經的恥辱便會被認為是對他的磨練;要是一個人出身不好,之後還以此為借口墮落,以後人們更會指著他的鼻子罵他,並說出身如此的人果真長不成材。”
隻有六歲的慕昭已經完全可以理解靜安長公主這話的意思了,從兩歲開始,他便開始記事,那時候,他的親娘還沒有死,所以在慕家,他更是被瞧不起和戳脊梁骨的存在,冷清冷暖,從出生起,他便開始體會。
他抬起頭來看舅母,眼眸宛若夜空的星子,冷冽而明亮,熠熠生輝,十分堅定。
靜安長公主伸手摟了他一下,道:“好孩子。”
慕昭低低地“嗯”了一聲。
他雙手抱膝,將臉埋在膝蓋上,眼前又出現了那位攔住他的小公主的影像,隻有六歲的他,也知道臉紅了,在她的麵前,他覺得自慚形穢,不明原因地,就自慚形穢了。
寧寧已經可以確定,慕昭和她並不一樣。
她是希望有人和她一樣的,這樣,她也許會因為有同類而不覺得孤獨。
人便是這般矛盾,渴望有和自己一樣的人,但同時又因滿懷私心而排斥別人和自己一樣。
宮中的日子過得很快。
寧寧每天吃了睡睡了吃,慢慢地就又長得大了不少。
她過著豬一般的生活,似乎是渾然不覺世間其實是有困苦的。
在這時候,這個國家並沒有那般平靜,和西梁的戰爭斷斷續續地持續著,但是一直沒有進展,隻是不斷消耗著國力。
越州一代遭了台風,宣州的鼠疫又有朝京城蔓延的趨勢,大周國就沒有平靜過。
在這時候,西梁提出了休戰聯姻結盟,皇帝在和大臣們商量之後,決定接受此事。
西梁送了很多聘禮過來,想要求娶大周國的大公主。
看來他們是早就打聽好了,大周國的大公主剛好十五歲,正是可以出嫁的年齡。
大公主顧徽婧被封長平公主,本來她不是老大,不過,在她之前的公主們都過早地死了,於是她就成了公主裏的老大。
她的生母隻是一個一般宮女,早幾年就已經過世了。
皇帝是個一天到晚惦念著他的天下的人,對兒女其實很少關心,至今也隻對他的小公主多上了些心,所以對大公主,他實在沒有太多的父女感情。
而大公主的生母又死了,死時她已經十二歲,所以之後便也沒有別的宮妃抱養她,她隻是由著女官嬤嬤宮人們照顧,但因有皇後吩咐,倒是從偏僻的宮室裏搬到了慈元宮的後殿裏住。
因住在慈元宮的後殿,她每日裏除了學公主該學的東西,便是到皇後跟前問安,至少是讓皇後對她有了好印象,而且因她經常做些小玩意兒帶給小公主,所以她和小公主的關係還不錯。
聽聞西梁國來求娶她,從沒有出過大周國皇宮的她,當然是不想嫁到那麽遠的地方去的,所以就哭著來求皇後。
“母後,兒臣不想離開周國去梁國那麽遠的地方。”
寧寧本來在皇後的身邊,但皇後卻讓乳母趕緊把她抱走了,看寧寧聽不到了,皇後才對大公主說:“此事可不是兒戲,關係兩國之後的邦交和睦,這事,不是你我可以做主。”
大公主還是哭:“兒臣不想嫁去梁國。”
皇後歎息一聲:“你求本宮也無用,這事得看你父皇。”
大公主當即就心灰意冷了。她知道皇帝一向心冷如鐵,對她又並不寵愛,怎麽可能聽從她的意思。
寧寧不知道她是否去求過皇帝,但最後婚期還是定下了,就在這年的深秋九月。
自從定下婚事,寧寧就沒有見過大公主,皇後怕小女兒沒有人陪著玩會不斷念叨大公主,就讓乳母李氏將她的女兒帶入宮來了。
小公主的這位奶姐隻比她大一個月,叫劉和,是個乖巧聽話的小女娃,因為被教導過了,所以不敢和小公主爭搶任何東西,隻會跟在人小鬼大的寧寧身邊,寧寧說什麽便是什麽。
其實寧寧一點也不想帶一個跟屁蟲,但這實在不是她能決定的。
太陽漸漸下山了,沒有了烈日,綠濤閣外也就涼快下來。
宮人們在綠濤閣外的平地上擺上了長桌子和矮榻,忙了一天政務的皇帝陛下帶著太子和大皇子也來了此處。
眾人行禮之後,皇帝就坐了主位,並且讓乳母將寧寧抱過去他身邊坐。
寧寧乖乖坐在他身邊,皇帝便問:“小壽星今天高興嗎?”
寧寧點頭,甜甜地說:“高興。”
皇帝高興地笑著,讓開始上菜。
天還沒有徹底黑下去,宮燈已經被點亮,寧寧抬頭看靜靜佇立在一邊的雄偉的綠濤閣,綠濤閣上燈火輝煌,一切宛若夢中。
樂坊司的樂師奏著歡快喜慶的樂曲,穿著輕紗的宮女步履輕盈來迴穿梭,呈上精美的食物。
寧寧盯著長桌上的膳食看,已入夏天,桌上雖然珍饈羅列,但多是涼菜,而且這裏的人喜歡用冰鎮水果再淋上蜂蜜和牛乳的混合物,既將這個作為飯桌上的菜,也作為平常的小吃,不僅如此,還喜歡吃各種冰沙。
並且他們認為吃冷飲可以解暑,對身體有好處。
這種飲食結構,也難怪小孩子們容易鬧肚子夭折。
不過皇後就不讓寧寧這麽吃,因為她很信重的那位董太醫認為吃冰會讓身體冷熱交替,於身體有害。這種觀點在這時候是受排斥的,但因她之前夭折的女兒就特別喜歡吃冰,而且是吃了冰後生病夭折的,所以她很相信董太醫這話,就不讓寧寧吃任何冷飲,不僅如此,對她的保暖也做得非常足。
綠濤閣前擺了六七桌之多,小孩子們在由屏風隔開的另一邊由乳母宮人們伺候,隻有寧寧可以坐在皇帝的旁邊,連七皇子也沒有這種待遇,可見皇帝對小公主的喜愛和恩寵。
皇帝知道寧寧不吃冷食,就讓宮人為她夾好消化的熱食,不過寧寧並不能吃太多。
她吃東西並不像別的小孩子一樣弄得亂七八糟,而是能做到禮儀周全,看起來斯文又優雅,實在不像個小孩子。
吃完之後,她奶聲奶氣地向皇帝請示:“父皇,孩兒用好了。”
皇帝笑著摸了摸她的頭頂,示意乳母可以把她抱走了。
乳母才剛將她從矮塌上抱下去,隔著屏風的那兩桌就傳來了餐盤摔碎的聲音,而且不是一隻餐盤,是好幾隻,發出了很響的砰砰砰聲。
隨即,就是一個女人的驚叫:“不要打架。”
但依然傳來了東西摔到地上的聲音和孩子的哭叫聲。
皇帝臉色瞬間就不好了,他本來就不是特別有耐心的人,當即問道:“什麽事?”
隔著屏風,已經沒有摔東西的聲音了,隻有孩子的哭聲,男孩兒女孩兒一起哭,在這已經炎熱起來的夏天,也真夠鬧心的。
幾個宮人已經快步繞過屏風過來跪下了,“陛下息怒!”
其中一個宮人的品級稍高一些,她懷裏緊緊抱著一個男孩子,那個男孩子還在不斷掙紮,隻是沒有發出聲音來。
她說道:“陛下,慕家小公子突然就摔了盤子,又打了坐他旁邊的楊大人家的公子。”
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這個宮人和她懷裏的慕家小公子身上。
乳母抱著寧寧已經退到了一邊去,她想將寧寧抱走,寧寧卻要她停下來。
寧寧認出這個小男孩兒就是下午獨自一人待在一邊的那個孩子,此時這般近距離地觀察,才發現他是個長得很好看的小孩子,白嫩得像個小饅頭,隻是此時眼中全是銳利的戾氣,那種狠勁兒,簡直讓人驚訝。
皇帝皺了一下眉頭,靜安長公主這時候已經站起身來了,上前來對皇帝行禮,說道:“皇兄息怒,是我將他帶進宮來的,這就讓人把他送迴去。楊家小公子那邊,也請皇兄恩準,讓太醫為他看看。”
皇帝歎了一聲,說道:“慕家怎麽會教養出這般莽撞的小子。”
靜安長公主瞥了慕昭一眼,說道:“他平常也隻是沉默些,本性不壞。”
皇帝道:“本性不壞?小小年紀便在宮宴上摔盤子打人,這是誰教的,長大後還得了。”
靜安長公主用眼神示意慕昭說話請罪,慕昭雖然隻有六歲左右,但是在慕家這般人家教養,又被帶進宮來,定然是被教過不少在宮中如何行事如何說話如何行禮的規矩的,但慕昭此時卻當沒有看到靜安長公主的眼色一般,反而將臉轉到了另一邊去。
因他這幅模樣,被打了侄子的楊妃便說:“孩子和孩子爭執無可厚非,但在陛下麵前,也如此無禮。”
靜安長公主瞥了她一眼,隻得嗬斥慕昭:“昭兒,帶你入宮之時,是如何教導你的。你怎可在陛下麵前如此無禮。”
慕昭卻隻是緊緊抿著嘴,依然一聲不吭。
皇帝怒道:“罷了,把他送走,以後不要帶這種孩子進宮來。”
靜安長公主隻得道:“是,皇兄。”
那宮人要將慕昭拽下去,慕昭掙脫她的手之後就要自己離開,那憤怒又不遜的模樣,實在過於無禮了,楊妃便說道:“真是無禮!”
皇帝很顯然要罰他了,這時候,讓乳母放了她下地的寧寧就跑到了慕昭的跟前去,慕昭沒想到一個粉團子一樣的小女孩兒突然躥過來,本來要自己跑掉的他不得不停下了腳步。
乳母李氏一驚驚唿了一聲:“公主殿下!”
她以為桀驁不馴的慕昭會把小公主推倒,沒想到他沒那麽做,反而盯著小公主看起來。
寧寧黑溜溜的大眼睛盯著他,聲音軟糯奶氣十足:“小哥哥,你為什麽要發火打人。發火打人,不對。”
慕昭愣了一下,居然開口了,說:“他說娘親壞話。”
他的聲音裏帶著憤怒,卻又滿含委屈。
寧寧說:“我不要人說娘親壞話。”
慕昭眨了一下眼睛,完全不懂這個小女孩兒的邏輯,隻好抿著嘴不再說話了。
寧寧不再攔他,而是邁著小短腿跑到了皇後的腿邊去抱住她的腿,說:“我不要人說娘親的壞話。”
“不要人說娘親壞話。”她說著,委屈得要哭了。
皇後不得不把她抱起來了,想要解釋慕昭說的“娘親”不是指的自己,但是又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不過在座,即使是皇帝,也沒法生氣了。
他歎了一聲,道:“好了好了,淑姮,你出宮時再帶著他離開吧。孩子之間爭執,不要太當真。”
淑姮是靜安長公主的小字,皇帝這一句話,就說明他沒生氣了,而且也不怪罪慕昭的無禮。
靜安長公主不知道長寧公主剛才的行為是無意的還是故意的,不過,卻不得不承她這份人情。
她一邊謝恩,一邊就多看了寧寧一眼,發現她已經埋在皇後的懷裏了。
☆、第 6 章
第六章
宮宴結束得很早。
在迴家的馬車上,靜安長公主特地讓慕昭和自己乘坐了同一輛馬車,在馬車上便開始輕聲教訓他,說:“今日進宮前,我是怎麽交代你的,你有記住我的話嗎?”
慕昭羞愧地將頭低了下去,一言不發。
靜安長公主歎了口氣,說:“你這個樣子,隻會讓人擔心。”
一直一聲不吭的慕昭突然說:“我根本不想進宮去。”
靜安長公主盯著他:“以後你想去也不能去了。”
慕昭倔強地抿著嘴唇,眼神稍稍閃爍,顯然對自己的行為,他還是有些後悔的。
靜安長公主便又歎了口氣,說:“你自己要爭氣,有些人的出身是他的恥辱,當他建功立業之後,別人隻會看到他的功績,曾經的恥辱便會被認為是對他的磨練;要是一個人出身不好,之後還以此為借口墮落,以後人們更會指著他的鼻子罵他,並說出身如此的人果真長不成材。”
隻有六歲的慕昭已經完全可以理解靜安長公主這話的意思了,從兩歲開始,他便開始記事,那時候,他的親娘還沒有死,所以在慕家,他更是被瞧不起和戳脊梁骨的存在,冷清冷暖,從出生起,他便開始體會。
他抬起頭來看舅母,眼眸宛若夜空的星子,冷冽而明亮,熠熠生輝,十分堅定。
靜安長公主伸手摟了他一下,道:“好孩子。”
慕昭低低地“嗯”了一聲。
他雙手抱膝,將臉埋在膝蓋上,眼前又出現了那位攔住他的小公主的影像,隻有六歲的他,也知道臉紅了,在她的麵前,他覺得自慚形穢,不明原因地,就自慚形穢了。
寧寧已經可以確定,慕昭和她並不一樣。
她是希望有人和她一樣的,這樣,她也許會因為有同類而不覺得孤獨。
人便是這般矛盾,渴望有和自己一樣的人,但同時又因滿懷私心而排斥別人和自己一樣。
宮中的日子過得很快。
寧寧每天吃了睡睡了吃,慢慢地就又長得大了不少。
她過著豬一般的生活,似乎是渾然不覺世間其實是有困苦的。
在這時候,這個國家並沒有那般平靜,和西梁的戰爭斷斷續續地持續著,但是一直沒有進展,隻是不斷消耗著國力。
越州一代遭了台風,宣州的鼠疫又有朝京城蔓延的趨勢,大周國就沒有平靜過。
在這時候,西梁提出了休戰聯姻結盟,皇帝在和大臣們商量之後,決定接受此事。
西梁送了很多聘禮過來,想要求娶大周國的大公主。
看來他們是早就打聽好了,大周國的大公主剛好十五歲,正是可以出嫁的年齡。
大公主顧徽婧被封長平公主,本來她不是老大,不過,在她之前的公主們都過早地死了,於是她就成了公主裏的老大。
她的生母隻是一個一般宮女,早幾年就已經過世了。
皇帝是個一天到晚惦念著他的天下的人,對兒女其實很少關心,至今也隻對他的小公主多上了些心,所以對大公主,他實在沒有太多的父女感情。
而大公主的生母又死了,死時她已經十二歲,所以之後便也沒有別的宮妃抱養她,她隻是由著女官嬤嬤宮人們照顧,但因有皇後吩咐,倒是從偏僻的宮室裏搬到了慈元宮的後殿裏住。
因住在慈元宮的後殿,她每日裏除了學公主該學的東西,便是到皇後跟前問安,至少是讓皇後對她有了好印象,而且因她經常做些小玩意兒帶給小公主,所以她和小公主的關係還不錯。
聽聞西梁國來求娶她,從沒有出過大周國皇宮的她,當然是不想嫁到那麽遠的地方去的,所以就哭著來求皇後。
“母後,兒臣不想離開周國去梁國那麽遠的地方。”
寧寧本來在皇後的身邊,但皇後卻讓乳母趕緊把她抱走了,看寧寧聽不到了,皇後才對大公主說:“此事可不是兒戲,關係兩國之後的邦交和睦,這事,不是你我可以做主。”
大公主還是哭:“兒臣不想嫁去梁國。”
皇後歎息一聲:“你求本宮也無用,這事得看你父皇。”
大公主當即就心灰意冷了。她知道皇帝一向心冷如鐵,對她又並不寵愛,怎麽可能聽從她的意思。
寧寧不知道她是否去求過皇帝,但最後婚期還是定下了,就在這年的深秋九月。
自從定下婚事,寧寧就沒有見過大公主,皇後怕小女兒沒有人陪著玩會不斷念叨大公主,就讓乳母李氏將她的女兒帶入宮來了。
小公主的這位奶姐隻比她大一個月,叫劉和,是個乖巧聽話的小女娃,因為被教導過了,所以不敢和小公主爭搶任何東西,隻會跟在人小鬼大的寧寧身邊,寧寧說什麽便是什麽。
其實寧寧一點也不想帶一個跟屁蟲,但這實在不是她能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