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安長公主生過兩子一女,不過女兒在三個月時候就夭折了,兩個兒子倒是都養大了,大兒子叫慕華,已經有十四五歲,早就定下親事了;小兒子慕言,現在有九歲多,倒還沒有說親。


    靜安長公主說了這話之後,在座都笑,比較有地位的,諸如席貴妃楊妃之流甚至說起玩笑話來,道:“怎麽不好呢,親上加親嘛。”


    皇後也笑,逗盯著寧寧看的慕言,說:“言兒,你說你喜歡寧寧妹妹嗎?”


    慕言雖然才九歲,但這時候的孩子曉事早,已經知道大家說的是什麽事了,他不好意思地紅了臉,囁嚅道:“妹妹太小了呀。”


    他這話一出,便引起了哄堂大笑,於是更笑得他站也站不住了,跑到了他大哥的身邊去。


    大家更是笑得停不下來了,皇後說:“哎喲喂,他還知道寧寧小。”


    公主也笑:“他知道什麽呀。寧寧可是個美人胚子,你不先定下來,將來你可是求娶不到的。”


    慕言於是紅著臉恨不得將臉埋到他大哥背上去,甚至連他大哥都笑他,他隻得又抬頭偷偷盯著寧寧看了看,寧寧也在淡定地看他,黑溜溜的葡萄樣的大眼睛,漂亮得如同蘊滿了天空的星子,有種驚心動魄的神秘之美。


    慕言想,寧寧小公主的確很漂亮,但是,是真的很小嘛。


    寧寧像聽別人的八卦一樣在聽這件事,也覺得挺有意思的,總之無論古今,女人們最愛聊的事情就是兒女婚事了。她乖乖做個道具,讓他們說好了。


    不過對於自己才一歲多就要訂婚這件事,她還是有些無奈的,心想好歹等自己長大一些,自己稍稍有些發言權的時候吧。


    例如慕言,現在還是個瘦瘦的豆芽菜小孩子,又靦腆,總之,她對他可沒有任何想法呀。


    笑完了慕言之後,靜安長公主便知道皇後對和她結兒女親家並不是特別熱衷,大約還是因為孩子小,平平安安長大,到時候再說親事才好。


    因太子一迴京皇後就送了侍妾去給他,太子妃當然不會太高興,她此時坐在位置上,雖然也在笑,但眼神裏卻有些落寂。


    寧寧目光從她身上掃過,她不知道太子和太子妃關係到底如何,不過以她對太子的觀察,太子十分仁厚,想來不會和太子妃關係不好,即使沒有愛情,也會尊重她才對。


    這一天,除了太子妃,連太子側妃董氏也在,董氏比太子妃還小,大約就十七八歲,但是已經儀態十分端莊穩重,打扮也稍顯老成,並不大愛笑,一直坐在那裏沉默寡言。


    寧寧想,她們兩個大約不是有閨房情趣的那種女人,不知道太子會不會因此更迷戀有風情一些的侍妾。


    寧寧對太子的事情是很關注的,畢竟他是她的同母哥哥,又是太子,以後她的日子說不得就是要靠他的,於情於理,她都應該非常在意他。


    一群人正說得開心,下麵就有孩子哭了,大皇子的皇子妃趕緊起身去嗬斥抱著皇孫的乳母。


    皇後也朝那邊看過去,說道:“怎麽哭了,是餓了嗎?”


    大皇子妃迴道:“迴母後的話,剛吃過了,他隻是要鬧鬧而已,抱到後麵去就好了。”


    席貴妃便說:“外麵冷呢,抱來抱去的,小心著了風。”


    這是她的親孫子,她十分著急上心。


    皇後便也說道:“就在這裏好好哄哄吧。別抱出去了。”


    但小皇孫卻一直哭個不停,到皇帝前來時,他都在哭,而且聲音十分大。


    他才兩歲多,哭起來別人說什麽都不聽,也根本哄不住,這樣的家宴,本是熱鬧的場景,總有一個孩子在哭鬧,便會讓人覺得很掃興。


    大皇子和太子都是成年的皇子,跟著皇帝一道兒前來。


    眾宮妃行禮之後,皇帝很和藹地讓眾人免禮,看到孫子在哭,就問:“這是怎麽了?”


    大皇子妃還沒有來得及迴答解釋,大皇子是火爆脾氣,已經說道:“快抱出去,抱出去,一直這麽哭是怎麽迴事!”


    大皇子才能沒多少,脾氣又不好,比起太子的平庸,他這個樣子更不得皇帝老爹的心。


    大皇子妃對著皇帝屈膝行了一禮,就要抱著兒子出去。


    大皇子府中至今有為他生三個兒子,不過有個夭折了,顧家皇室,孩子夭折率十分高,比起那些吃不飽飯的農戶人家還不如。


    他現在的長子已經四歲了,起名叫顧元謙,是侍妾所生,這二兒子是大皇子妃所生,乃是嫡子,比起長子當然要受寵些。


    皇帝此時已經嗬斥了大皇子,說:“小娃娃總是愛哭的,不要抱出去了,抱過來朕看看。”


    大皇子妃受寵若驚,趕緊一邊哄著兒子一邊把他抱過去了。


    小皇孫已經哭得一塌糊塗,麵頰緋紅,皇後也站起身來看,輕輕哄他,但他還是哭個不停。


    之前寧寧要是用哭一哭,隻要皇帝一抱,她馬上就能停下來,皇帝以為自己具有讓小孩子哭泣點到即止的能力,抱一抱小孫兒,小孫兒也能不哭了,沒想到孩子被他抱到手裏,不僅還是哭,而且在他懷裏掙紮來掙紮去,要不是他力氣大,這孩子非得掙到地上去不可。


    而且他已經變成了扯著嗓子幹哭,那聲音讓每個人都心焦。


    寧寧此時被靜安長公主抱在懷裏,她也盯著小侄兒看,心想這是怎麽了呀。


    皇帝無法,隻得把孩子還給了兒媳婦,說道:“抱到一邊去吧。”


    大皇子妃趕緊接過孩子,要把他抱出去,皇帝坐到了上位上,看向寧寧,寧寧也正好看向他,囁嚅著叫他:“爹爹。”


    於是皇帝將寧寧抱到了懷裏,寧寧不哭不鬧,隻和他愛嬌地笑,這下讓他滿意了。


    皇室家宴是熱鬧的,因為皇宮提倡節儉,所以沒有讓樂坊司進歌舞,隻是有幾個樂師來演奏琴曲而已。


    大皇子妃抱了小皇孫出去就再沒有迴來了,總之,出了這小皇孫的事,之前總在皇後跟前顯擺大皇子有兒子的席貴妃,也偃旗息鼓了,因為誰都看得出來皇帝因為小皇孫的事情並不高興。


    啟元二十八年在一片熱鬧繁華中到來了。


    按照虛歲,寧寧已經三歲了。


    此年五月,寧寧的生日,皇帝陛下讓為寧寧好好過個生日。


    和她同月出生的,是楊妃所出的皇七子,已經有六歲的顧世惠,因兩人生日隻差幾天,皇帝便說讓兩人的生日在一起過好了。


    其實孩子生日不宜大辦,不過寧寧和皇七子都很受皇帝喜歡,便讓好好慶祝,也在情理之中。


    ☆、第 5 章


    第五章


    楊妃算是皇帝寵得最久,至今還在寵的品階最高的妃子。


    她十八歲時生下了皇七子,現如今也才二十三四歲,正是風韻最好的年華,像朵嬌美的牡丹,既雍容華貴,又嬌嫩多姿,如何能不討皇帝的喜歡。


    因她受寵,皇七子便也更得皇帝關注,加上皇七子活潑機靈,又是幺子,皇帝自然對他不同一般。


    五月,天氣還沒有徹底熱起來,樹木走過春季,已經帶上了旺盛的生機,西苑裏是一片欣欣向榮的繁茂景象。


    冬天窗戶緊閉的綠濤閣,此時窗戶大開,從窗口看出去,外麵樹木蔥鬱,正是一片綠濤。


    因太陽還沒有下山,為皇子公主賀生的一部分人此時便待在綠濤閣裏,另外一部分人則坐在綠濤閣外的樹下。


    樹下鋪著寬大的墊席,上麵擺著矮桌和蒲團坐墊,桌上有點心有果盤還有不少加冰的涼飲品。


    來賀生的,不是宮妃就是和皇家沾親帶故的誥命夫人帶著小姑娘小少年,因為皇後娘娘在,那些本該活潑愛玩的孩子們,也都隻能規規矩矩地坐在一旁,不敢過分玩鬧。


    雖然不能胡亂玩鬧,但不妨礙他們三五成群地在一起說笑,在初夏時節,宮妃和那些夫人孩子們身上鮮豔的夏裝就如一片片雲彩一般,點綴在園子裏樹下,映襯著陽光,讓看著這一幕的人便心曠神怡。


    寧寧卻沒有到陽光裏去跑一跑的幸運,皇後娘娘怕她熱出汗後又冷到生病,便一直讓乳母拘著她在綠濤閣裏不讓她出去。


    她雖然些許鬱悶,不過轉瞬之間也就拋開了,她站在窗戶邊的椅子上,趴著椅子背盯著窗外看,欣賞園中由美人和美景組成的景色。


    漂亮的女人們高挽著頭發,頭上的各色發飾在陽光裏熠熠生輝,而身上的襦裙顏色鮮豔,紅黃粉綠紫等等,被風一吹,輕薄的衣衫就在風中輕輕搖曳。


    孩子們的小臉蛋也是粉白粉白的,如這個時節成熟的鮮桃被水浸著一樣,坐在一起笑談,清脆的笑聲能傳出老遠。


    寧寧在心裏想,難怪皇帝喜歡後宮三千,這幅場景,隻是看看也夠動人的。


    她看了一圈,突然發現在稍遠的一株樹下靠站著一個小男孩兒,他一個人站在那裏,像是冷眼旁觀地看著那些有說有笑的人們,好像自己不屬於這裏一般。


    寧寧馬上就特意盯上了他,心想他看起來最多五六歲,矮矮小小的,怎麽會那麽冷靜淡定地站在一邊呢,太不像個孩子了。


    寧寧甚至不得不想,他難道和自己一樣,是帶著上一世的記憶來到這裏的嗎。


    不然,他的那個表情和姿態,實在不像個小孩子。


    她馬上迴頭問站在她身後護住她的乳母,“乳母,他是誰?”


    她伸著手指,指向那個站在樹下的孩子。


    乳母李氏沒想到小小的公主會對外麵的某人感興趣,當即看過去,也看到了那個遠遠站在樹下的小男孩兒,她仔細辨認後說道:“小公主,我並不認識。”


    寧寧稚嫩的聲音說:“你去問問?”


    乳母於是叫來一個小宮女,讓她去打聽消息去了,一會兒之後,小宮女就迴來了,和李氏以及小公主小聲迴報道:“是長公主帶來的慕家公子。”


    李氏說:“以前怎麽沒有見過呢?”


    因為靜安長公主是宮中常客,她進宮來,很多時候也會帶著慕家的後輩小孩子進宮來,在宮中混個臉熟也好。


    慕家因為跟著先帝爺和現在皇帝打過江山,軍功卓著,受封英國公,而且現在慕家的成年男人,幾乎都在鎮守和北齊相交的邊境,等將來,慕家的這些小公子長大了,除了嫡長子繼承公爵位,其他大多還是會走從軍的路子,靜安長公主帶著他們入宮來露露臉,於他們將來的前途也有不少好處。


    所以慕家那幾位公子,基本上都被靜安長公主帶進宮來過多次,李氏常在皇後身邊,幾乎每個都見過,所以對這個沒有見過的,她自會有些好奇驚訝。


    那小宮女不敢多說,隻是道:“嬤嬤,就是那位啦。他家姑娘生的那位。”


    寧寧聽得莫名其妙,而李氏卻恍然大悟,然後就閉緊了嘴。


    寧寧自然能夠從這兩人的語言和神態上了解到這個男孩子身上有秘辛,而且應該是一種不是秘密的秘密,畢竟大家都知道,卻都不敢明著談論。


    寧寧軟軟糯糯的聲音小聲問道:“乳母,到底是誰?”


    李氏摟著她,迴道:“公主殿下您還小呢,這事就不要問了。”


    越不讓問,寧寧越感興趣,她盯著李氏,黑黑的眼瞳裏帶著一種攝人的氣勢,讓李氏一驚。


    她實在不想相信,才三歲的小公主會有這種氣勢,但是,實則就是這樣。


    她不得不順從寧寧,和她解釋道:“這事可不能去亂說呢,讓長公主知道了,咱們可討不到好。”


    寧寧抿著嫩嫩的嘴唇,點了點頭。


    李氏這才說道:“穆家的大老爺,英國公慕老將軍,有個很疼愛的女兒,跟著慕老將軍去了北邊邊境後,突然被送迴了京城,之後就住到了鄉下莊子裏去,又過了一陣,慕家的乳娘就抱迴了一個孩子迴慕家,後來慕家那位姑娘便出家了,出家沒幾年就病死了。被抱迴慕家的孩子,就是那個男娃娃了。聽說是叫慕昭。京裏的大家族裏,都知道這件事。”


    她將這事說得很含糊,以為以小公主小小年紀一定聽不懂其中的關竅,沒想到寧寧一聽就明白了。


    孩子肯定是女人生的,這裏麵隻涉及一個女人,就是慕家那個女兒,應該是未婚有孕,又不肯墮胎,所以將孩子生下來了吧。


    也就是他是個人們眼中沒有父親的野種。


    很可能,他父親還是個強奸犯呢。


    寧寧已經想了不少狗血情節,不過她卻沒說什麽了,隻是繼續趴在窗口那裏看外麵,站了一會兒就累了,李氏便靠站在窗口抱著她,讓她觀察外麵。


    小孩子都是喜歡這也看看,那也看看的,但李氏沒想到小公主一直盯著那小男孩兒不轉眼,根本不看別處。


    那小男孩兒好像發現寧寧在看他了,於是就在樹下繞到了樹後去,寧寧便看不到他了。


    寧寧不敢確定,這個小男孩兒是有自己這樣的情況呢,還是是因為他的出身他非常孤僻所以才小小年紀就老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主之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枝並收藏公主之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