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不逼著李忠學文,其它開發兒童智力的遊戲倒是可以做,所以長孫穎常常把他放在榻上訓練他爬來爬去。這天她們跟著宮婢正在屋裏頭嬉樂呢,忽然聽著外頭啪啪啪的聲音,長孫穎愣了一下,隨即就挑眉讓劉繡帶人出去看。劉繡領著宮娥們出了門,等會兒進來時,臉上的表情變得十分奇怪。
“怎麽迴事?”長孫穎有些不解的問道。
“外頭,是殿下。”劉繡一臉古怪的迴答道。
“怎麽鬧這麽大動靜兒?”長孫穎放下孩子,好奇的往外走,李治來了不進門是怎麽迴事,以及他來就來了,鬧騰的動靜兒這麽大,是在拆房子啊?
結果,等長孫穎出門之後,看著眼前的畫麵還真是傻了眼,李治當真在帶著人拆房子。
“你這是做什麽?”長孫穎一頭霧水,沿著牆根兒下慢慢往外走,李治見著她來了,讓人停住手,笑得一臉燦爛的說道,“你怎麽出來了,在屋裏頭呆著吧,我這裏很快就忙好。”
“你都拆房子了,我還怎麽坐得住。”長孫穎走過去,跟他站在一處看著那爬到房頂上努力揭瓦的工匠,有些迷惑,“要重新扇瓦?”
雖然是皇宮,但是房子住久了,日曬雨淋的,房上的瓦片難免有破漏,所以每年都工匠都會來補換。但是像現在這樣鬧得天翻地覆的架勢,長孫穎卻沒見過。
“差不多吧。”李治笑了笑,然後還不等她說話,按著她的肩頭,抬起另外一邊的袖子護著她,“這裏太危險了,咱們往那邊去點。”
長孫穎被李治連拉硬拽的站到了台階邊,看著匠人們在房頂啪啪啪,手腳伶俐的將著瓦揭起來扔到了地上,不一會兒就將著外間半沿子都扒拉下來了。長孫穎不知道李治葫蘆裏賣的什麽藥,有些著急的拽著他的手說道,“你這是想做什麽啊!你這麽一折騰,我今天晚上怎麽睡覺!”
“這地方住不了,咱們正好換個地方住。”李治笑眯眯的拍拍她的肩,令她稍安勿躁,然後直接揮揮手吩咐那邊的人,“行了,不用再掀了。你們幾個手腳利落點,趕快去收拾箱籠搬家。”
“搬家,我往哪兒搬啊?”長孫穎意外的看著他,有些緊張的想,難道他真個兒把著蕭良娣給趕走了。
“好地方。”李治顯然早就有了主意,直接搭著她的肩膀就往外走,“地方我都收拾了好多天了,比這裏大著些,你看喜不喜歡,有什麽缺的,我讓人給你拾掇。”
“可,可我能往哪兒搬?”長孫穎看著他擁著自己出了門,心裏頭的疑惑更重。很顯然蕭良娣還在遠處住著,李治並沒有動蕭良娣,但是除此之外,這宮裏頭能歸他處置的地方實在是有限。畢竟皇帝還活著呢,他這個兒子都是借住,還能越俎代庖了不成。
“搬咱們家。”李治笑了笑,拍著她的手讓她上了輦車,順著大路一直往前走,直到出了門長孫穎才恍然大悟,李治帶她來的地方究竟是哪裏。
皇宮李治不能安置,但是作為太子,他還有一大院房子呢,那就是東宮!
長孫穎跟著李治進了東宮,雖然他並沒有來住,但是東宮的仆役一應俱全,花木繁茂,比著宮中自是另一番景象。李治拉著長孫穎滿目在其間,笑得一臉開心,“晚不我不放心你留在那裏跟她們置氣,所以幹脆將著你遷過來住。這地方大,她們又都聽你了,你呆在這裏我放心。”
他想了想,特別補充道,“反正早晚都要搬過來,這裏也不遠,我每天會過來看你的,要是不能來,我也使人跟你說一聲。”
自己這算是被金屋藏嬌了?長孫穎亂糟糟的想著,辨認出李治給她安排的處所之後,心裏頭卻是一驚,努力的就要往迴縮,“這地方於禮不合,我不能住。”
李治給她指的屋子,在規製中根本就是太子妃的寢宮。
“你屋子壞了,不能住人,我當然要給你找個新處所了。”李治對著她眨眨眼,卻是按著不讓她走,“而東宮那麽大,你住偏僻的地方我不放心,當然要住在最安全的地方了。”
“可是這,”長孫穎還想要推辭,卻被李治給阻止了,“聽我的,這次沒錯,有我在不會再有人敢讓你搬家了。”
☆、第85章 擺平
人有時候被打動,就隻是因為普普通通的一句話。
李治的這句承諾雖則簡單,但是卻一下子就戳到了長孫穎心坎裏去。
沒有人生來就膽小,有時候畏懼隻是審時度勢之後為了保護自己而采取的措施。在著長孫穎的童年,因為母親根本無力保護她,所以溫順是她能生活下去的保障。母親受寵,自然有人看不順眼,自然有人來挑釁,她的東西總會被奪去,所以她也養成了凡是忍讓的脾氣,樂觀的想著反正自己的東西也不是自己得了,被人要了就要了。首飾可以讓,衣服可以讓,房子處所都可以讓。讓到最後,叫著誰都覺得跟她較勁兒是頂頂無聊的事兒,這樣便能得一夕安穩。
這次蕭良娣的事情也是如此,若不是李治把她的心慣大了,長孫夫人的出現讓她意識到自己其實一直什麽都沒有,所以她迅速的收迴了自己的脾氣,再次忍讓。
隻是這次,沒有人再看著她受委屈,他變著法兒的為著她爭口氣,也第一次說出了,他不會讓她再搬家的承諾。
長孫穎其實知道李治也不好過的,他們都是謹小慎微下生活的人,他為著她遮風擋雨,其實是冒著風險的。正因為如此,這份用心卻讓她倍加感動。
“我給你添麻煩了。”長孫穎往日裏哄著他甜言蜜語說起來那是個不要錢,隻是真的到了情深處,卻不知道要怎麽張口,隻是握著他的手低下頭,不知道說什麽好。
“我,”李治看著她,也是滿肚子話無從講起,最後隻能說,“我,我也沒用,做不了什麽,你受委屈,我也隻能暗度陳倉,咱們,”
說道這裏,李治卻也有些說不下去了,他原本以為自己做晉王時不能自由,可誰知道等做了太子,卻更加的不自由。他當初奈何不了王嬋,如今便也奈何不料蕭良娣。
這事情遭著丟人,說起來卻更丟人,所以無論如何,他從心裏頭都不願意承認這件事。
長孫穎一笑,伸出另外一隻手包住了他的手,抬頭看他,兩人都從目光中讀出了那份盈盈的情誼,最後相視一笑。
李治攬著她的肩膀,看著那飛簷鬥拱感慨道,“咱們都不容易。”
“會好起來的。”長孫穎靠在他懷裏頭,由衷的感慨道,“熬過去,一切都會好起來。”
她想,後來的人隻會笑著他是如此好運的“撿”了個皇帝,卻很少有人知道,從儲君到皇帝這一路,需要多麽艱苦跋涉才能到達。
這幾個月長孫穎對著他不聞不問,卻也知道李世民對於太子的人選仍然在動搖。四月份的時候,太宗親臨兩儀殿,李治在旁侍奉,李世民就冷不丁的問道,“太子的性情,外麵的人可曾聽說過嗎?”當時長孫無忌剛好在李世民身邊,於是十分機靈的迴答道,“太子雖然沒有出過宮門,但天下人無不敬仰其德行。”
長孫無忌的話讓李世民不好再說什麽,但是他仍然有些不甘心的說道,“我像太子這個年齡,十分不喜歡循規蹈矩,按照常規辦事辦事,可太子卻自幼就待人寬厚仁慈。這雖然是好事,但是古諺語也常說,生男如狼,最恐如羊。我希望他年紀再大些,性格會有所不同。”
李治在旁邊立著,知道李世民這是嫌棄他脾氣太好,不像父親了。隻是這時他也不好反駁,隻能給旁邊人投以求助的眼神。這個時候還是長孫無忌挺身而出,用著話將李世民堵了迴去,“陛下神明英武,是撥亂反正的大才;太子仁義寬厚,是守成修德之才。你們父子倆雖然興趣誌向愛好都不相同,但卻各當其職分,這正是上天保佑我大唐國運,降福於萬民百姓啊。”
長孫無忌用話堵住了李世民,李治算是逃過一截,但他平時生活的如履薄冰,其中便可見一斑。
長孫穎知道,雖然同為太子,同時有師傅,但是李治的自主性比起當初李承乾來差多了,因為太宗如今實在是太好為人師,總喜歡將著他帶在身邊教導,這樣一來就容易總顯得李治像是個在父親膝下承歡的小孩子一樣,而讓人忽略了他其實早已成人。這對於李治身為太子樹立威信極其不利,但是皇帝的舉動,沒有人敢說不是。
也就是這年,李世民在教育李治時,說出了那句鼎鼎有名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成為他聖明的根據,但是生活在這個時代的長孫穎卻是知道,他壓根兒沒有做到,努力恪行這一原則的,恰恰是他那不起眼的兒子。
這是貞觀十八年,長孫穎不記得李治是哪年登基,但她總算知道他是少年天子,所以日子還有個盼頭,於是靠著他的懷裏時,想到的也是“隻要我們堅持咬牙撐過去,總有雨過天晴的那天。”
有著此人相伴,這看起來無涯的生似乎也不那麽難捱了。
**
長孫穎日子過舒服了,自然就有人過的很不舒服了。
蕭良娣初聽著長孫穎搬走,還挺高興的,畢竟長孫穎搬到了東宮,離著皇宮就遠了,算是被間接的打入了冷宮。但是當她仔細一研究,發現長孫穎竟然住在離顯德殿最近的地方,頓時就氣不打一處來。那是屬於太子妃的住所,她一個良娣,怎麽敢住在哪裏?
蕭良娣不是一個能忍話的人,所以待著李治來他這裏時,她就很明白的想著李治提出了不合規製這個理由,可誰知道李治卻是笑了笑,很是平靜的告訴她,“阿穎那裏住所壞了,宮裏頭又不方便騰出住所,我稟明過父親,讓著她遷到那裏去的。你覺得有什麽不妥嗎?”
“我在那裏住了那麽久,房子好端端的怎麽可能會壞!”蕭良娣聽著李治偏袒長孫穎,氣得沒有辦法,忿忿的挑起這個毛病,“她是裝的!”
李治聽著蕭良娣這話,並沒有跟著她爭辯,隻是笑著反問道,“你當初住的時候,當真沒有壞?”
“沒有!”蕭良娣斬釘截鐵的說道,不放棄任何一個給長孫穎穿小鞋的機會。
李治聽著這個,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蕭良娣在旁邊滿懷期待的看著她,就當她以為李治會倒向她這邊時,沒想到李治忽然張口道,“既然當初那殿裏沒問題,你為什麽要搬?”
李治的一句話,一下子就把蕭良娣給問住了,她目瞪口呆的看著李治,根本找不到自己的聲音。
她說自己原先住的地方風水不好,不利於孩子,這個話可以拿來要挾王嬋,但是卻無法跟李治說。因為她一旦說了,那便勢必要解釋她為什麽知道風水不好,那她娘家人帶著外人進宮的看風水的事情便會暴露出來,這個一暴露出來,便是死罪。因為這是違反宮規的,雖然大家暗地裏沒有人不求助鬼神,但誰都不會把這個秘密暴露出來。
所以,蕭良娣換房子明麵的借口,的確是房子“年久失修”。
看著笑得一團和氣的李治,蕭良娣莫名的從著心裏頭感覺到一陣慌亂,她頭一次意識到自己這個仁善的丈夫,似乎並不如傳說中的那般好拿捏。
她這個時候要是堅持長孫穎住的地方不可能出問題,那麽她當初逼著長孫穎搬走給自己換房子的理由也就不成立,那麽她的好妒成性也就會被坐實……
“是你記錯了吧。”李治笑著說道,牽著她的手坐在了旁邊,很溫柔的安慰道,“你瞧瞧,懷孕了總是容易忘東忘西,有所遺忘也不奇怪。”
“是。”蕭良娣這迴不敢強嘴,既然李治給了梯子坎兒,她也就順杆的爬了,勉強笑著附和道,“是我記錯了,那房子是壞的,的確是壞的。”
“是啊。”李治點點頭順著她的話頭說下去,“你住了我不放心,讓著阿穎住在那裏,萬一出了什麽錯怪到你頭上,我可就難受了。所以東宮空著也是空著,不如讓她在那裏去,免得整日裏在你跟前打轉,影響了你的心情。”
李治這幾句話說的極其舒服,蕭良娣聽著覺得他還是為自己著想,心裏頭不由得舒服了許多,也隻當著李治剛才的駭人是種錯覺,小聲的嘟囔著,“可就算是這樣,也不至於讓她住那裏啊。我倒是無所謂,隻怕太子妃知道了會不高興。”
“怎麽會呢,”李治坐在她身邊,笑著攬著她的肩膀,“那地方還是太子妃主動提出來的,因著沒有人住,東宮裏的房子也不是處處都是好的。她說讓阿穎一個人住在那裏,的確是委屈了她,若是還讓著她與現在一般拘於偏殿,實在是良心不安,所以就將著她要住的地方指給阿穎了。她素來賢惠,我自然不好拂逆了她這片好意,所以就這麽做了。”
“竟然是她!”蕭良娣聽了李治這話,心裏頭的怒火騰的一下子都冒起來了,還專門都針對著王嬋。
事情到此,可就完全轉了味道,在蕭良娣看來這已經不關長孫穎的事情了,而是王嬋變著法兒的給她難堪。
作者有話要說:抱歉,唉,我最近遇到很多擺不平的事情,所以更新實在是受拖累了……
李治,遠目,還真心蔫壞蔫壞的啊~
越看史書,就真心越不喜歡李世民。征高麗之戰開始了,這場仗太多的人說不能打,有大臣甚至死前還說千萬不要打,可他怎麽樣?還不是打了。這個時候,已經沒有太多人敢違逆他的命令了,所以我越發的覺得他跟太祖頗有相似之處。
☆、第86章 請求
禍水東移這招,老實說李治還真沒想到。這與智商無關,與經驗有關,他能這麽做,也是有人指點。
蕭良娣這次的舉動的確是惡心到了他,但可惜他根本動不得蕭良娣,甚至於說還要倚重,因為皇帝準備北伐,蕭家在其中擔任了非常重的職責,如果做得好了,顯然對李治是十分有利的,所以這會兒他要考慮的是如何團結已有的位置坐穩位置。
但是李治也不是那種能打碎牙往肚裏頭咽的人,蕭良娣如此興風作浪,他不可能任著她妄為。
簡單的來說,李治覺得自己隻是疏忽月餘,就能讓長孫穎易居,那萬一高麗之戰,他負責監國,半年迴不來的話,那他迴來時還能見到長孫穎嗎?
他可是一點都不懷疑蕭良娣會鬧出人命來。人的膽子都是被縱容大的,她原本就膽子不小,如今她都膽敢趕走長孫穎,那再著沒有懲罰的前提下,來日要了長孫穎的命也不是不可能。所以不管怎麽樣,李治都要將長孫穎隔得離她遠遠的。
地方他選好了,隻是理由卻還找不到,這個時候,有人獻策,王嬋便是落到了他眼裏。
相對於長孫穎的弱勢,王嬋無論是家世和名分上顯然都與蕭良娣勢均力敵,有著她牽引著蕭良娣的視線,蕭良娣應該在短時間內不會注意到長孫穎。
出於這種考慮,他直接就將著長孫穎放到了東宮。表麵上看起來,東宮與著皇宮有一牆之隔,不得出入,他又不在那裏住,形同於冷宮。讓長孫穎住在那裏,會讓人覺得她不受重視,容易堵住悠悠眾口。
李治跟王嬋提這件事時,王嬋果然有些意外,第一反應是,“那裏房子都好久沒有人住了,長孫良娣過去會不會有什麽不方便的?”
“我已經讓人收拾了,反正也沒什麽大妨礙,她不是在乎這個的人。”李治點了點頭,心裏頭倒是因著這句話對著王嬋有了些好感。
總算不是個太沒心的人,還知道關心下能不能住。
“這個,”王嬋猶豫了好久,自己在心裏頭也打著小九九。蕭良娣將著長孫穎趕走的事情,她也有縱容之責,所以當意識到會錯李治的意思時,她一直怕李治找她的麻煩。但讓她鬆口氣的是,李治對此好像挺無所謂的,至少到目前為止,他除了在長孫穎那裏歇了一宿,也沒做出什麽舉動。
難道是對長孫穎的情份淡了?王嬋想到長孫穎被“冷落”的事實,有一半兔死狐悲的唏噓,另外一半卻是竊喜。因為很明顯,長孫穎一失寵,李治分給她的時間就多多了,所以她從心裏頭想,自然也是希望這種狀況可以長長久久的持續下去。
想到長孫穎搬到東宮去,離著李治就更遠了,她便按捺住心裏頭的愧疚,點了點頭說道“若你覺得這樣安排好,那邊這樣安排吧。”
“她住那裏,離著蕭氏遠些,也免得她倆總生事的讓你為難。”李治既然得償所願,便不吝嗇幾句好話。王嬋聽了也是感動萬分,她很想對著李治說些什麽,但是個性的拘謹卻讓她不好言明,最後隻能低著頭輕聲迴了一句,“這原本就是我該做的。”
“嗯。”李治隨口應了一聲,心思卻早就跑到其他地方去了,“既然她住過去本來就有點委屈了,那要不要她住的稍微好點?”
“您看著辦就是。”王嬋心裏頭也覺得對長孫穎稍微有些愧疚,便點頭應允了。李治得了她這句話,心中大定,便直接指了院子給長孫穎修整,王嬋後來知道他指的處所是自己的,想著總歸自己不住,暫時讓給她也無所謂,於是便沒有反對。
李治對於王嬋的配合度非常滿意,作為報答,他也很仔細的甄選了一下王家的青年才俊,補充到這次出征的名單上去。畢竟相比常規的轉遷途徑,戰場是最容易被拔擢的。如果這幫人中有那麽幾個有了出息,對於王家,對於王嬋,對於他自己,都是極好的。
隻是這番過程被著李治稍微一加工,到了蕭良娣的耳朵裏,便成為了另外一碼事。蕭良娣向來都是不啻以最大的惡意來猜測別人,所以麵對長孫穎已經被她“踢出局”的狀況,她很快就將目標對準了王嬋。
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麽。
她們明爭暗鬥憋著使勁兒,李治終於鬆了口氣。反正皇帝要禦駕親征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他身為太子自然不可以廝混在宮闈中,不管能不能幫上忙,都要努力的幫忙,所以逃的那叫個名正言順。雖然後宮不好去東宮,但是他在前朝卻極其方便,在弘文館聽著儒生們辯論累了,直接就繞過去休息。或者人多的時候幹脆移到崇文館去,那樣還直接能在長孫穎那裏吃飯。
這樣一來,日子雖然忙忙碌碌,但是心裏頭卻是踏實的,所以等再次見到武媚娘時,李治第一次對她發自內心的感謝。
她這可是幫他了一個大忙。
武媚娘持著燈籠站在路邊,行完禮之後起身盈盈一拜,笑著問道,“看著殿下近日來氣色不錯,想必煩惱之事已經解決了。”
“托你的福,都解決了。”李治揮揮手,讓著左右心腹稍微散去了些,才好奇的打量著她,“所以,我十分好奇,你這樣誠心誠意的幫著我,到底有什麽圖謀?”
“妾身愛慕殿下,這個理由夠嗎?”武媚娘微笑著眨了眨眼,美目中眼波流轉,頗為勾人。
“怎麽迴事?”長孫穎有些不解的問道。
“外頭,是殿下。”劉繡一臉古怪的迴答道。
“怎麽鬧這麽大動靜兒?”長孫穎放下孩子,好奇的往外走,李治來了不進門是怎麽迴事,以及他來就來了,鬧騰的動靜兒這麽大,是在拆房子啊?
結果,等長孫穎出門之後,看著眼前的畫麵還真是傻了眼,李治當真在帶著人拆房子。
“你這是做什麽?”長孫穎一頭霧水,沿著牆根兒下慢慢往外走,李治見著她來了,讓人停住手,笑得一臉燦爛的說道,“你怎麽出來了,在屋裏頭呆著吧,我這裏很快就忙好。”
“你都拆房子了,我還怎麽坐得住。”長孫穎走過去,跟他站在一處看著那爬到房頂上努力揭瓦的工匠,有些迷惑,“要重新扇瓦?”
雖然是皇宮,但是房子住久了,日曬雨淋的,房上的瓦片難免有破漏,所以每年都工匠都會來補換。但是像現在這樣鬧得天翻地覆的架勢,長孫穎卻沒見過。
“差不多吧。”李治笑了笑,然後還不等她說話,按著她的肩頭,抬起另外一邊的袖子護著她,“這裏太危險了,咱們往那邊去點。”
長孫穎被李治連拉硬拽的站到了台階邊,看著匠人們在房頂啪啪啪,手腳伶俐的將著瓦揭起來扔到了地上,不一會兒就將著外間半沿子都扒拉下來了。長孫穎不知道李治葫蘆裏賣的什麽藥,有些著急的拽著他的手說道,“你這是想做什麽啊!你這麽一折騰,我今天晚上怎麽睡覺!”
“這地方住不了,咱們正好換個地方住。”李治笑眯眯的拍拍她的肩,令她稍安勿躁,然後直接揮揮手吩咐那邊的人,“行了,不用再掀了。你們幾個手腳利落點,趕快去收拾箱籠搬家。”
“搬家,我往哪兒搬啊?”長孫穎意外的看著他,有些緊張的想,難道他真個兒把著蕭良娣給趕走了。
“好地方。”李治顯然早就有了主意,直接搭著她的肩膀就往外走,“地方我都收拾了好多天了,比這裏大著些,你看喜不喜歡,有什麽缺的,我讓人給你拾掇。”
“可,可我能往哪兒搬?”長孫穎看著他擁著自己出了門,心裏頭的疑惑更重。很顯然蕭良娣還在遠處住著,李治並沒有動蕭良娣,但是除此之外,這宮裏頭能歸他處置的地方實在是有限。畢竟皇帝還活著呢,他這個兒子都是借住,還能越俎代庖了不成。
“搬咱們家。”李治笑了笑,拍著她的手讓她上了輦車,順著大路一直往前走,直到出了門長孫穎才恍然大悟,李治帶她來的地方究竟是哪裏。
皇宮李治不能安置,但是作為太子,他還有一大院房子呢,那就是東宮!
長孫穎跟著李治進了東宮,雖然他並沒有來住,但是東宮的仆役一應俱全,花木繁茂,比著宮中自是另一番景象。李治拉著長孫穎滿目在其間,笑得一臉開心,“晚不我不放心你留在那裏跟她們置氣,所以幹脆將著你遷過來住。這地方大,她們又都聽你了,你呆在這裏我放心。”
他想了想,特別補充道,“反正早晚都要搬過來,這裏也不遠,我每天會過來看你的,要是不能來,我也使人跟你說一聲。”
自己這算是被金屋藏嬌了?長孫穎亂糟糟的想著,辨認出李治給她安排的處所之後,心裏頭卻是一驚,努力的就要往迴縮,“這地方於禮不合,我不能住。”
李治給她指的屋子,在規製中根本就是太子妃的寢宮。
“你屋子壞了,不能住人,我當然要給你找個新處所了。”李治對著她眨眨眼,卻是按著不讓她走,“而東宮那麽大,你住偏僻的地方我不放心,當然要住在最安全的地方了。”
“可是這,”長孫穎還想要推辭,卻被李治給阻止了,“聽我的,這次沒錯,有我在不會再有人敢讓你搬家了。”
☆、第85章 擺平
人有時候被打動,就隻是因為普普通通的一句話。
李治的這句承諾雖則簡單,但是卻一下子就戳到了長孫穎心坎裏去。
沒有人生來就膽小,有時候畏懼隻是審時度勢之後為了保護自己而采取的措施。在著長孫穎的童年,因為母親根本無力保護她,所以溫順是她能生活下去的保障。母親受寵,自然有人看不順眼,自然有人來挑釁,她的東西總會被奪去,所以她也養成了凡是忍讓的脾氣,樂觀的想著反正自己的東西也不是自己得了,被人要了就要了。首飾可以讓,衣服可以讓,房子處所都可以讓。讓到最後,叫著誰都覺得跟她較勁兒是頂頂無聊的事兒,這樣便能得一夕安穩。
這次蕭良娣的事情也是如此,若不是李治把她的心慣大了,長孫夫人的出現讓她意識到自己其實一直什麽都沒有,所以她迅速的收迴了自己的脾氣,再次忍讓。
隻是這次,沒有人再看著她受委屈,他變著法兒的為著她爭口氣,也第一次說出了,他不會讓她再搬家的承諾。
長孫穎其實知道李治也不好過的,他們都是謹小慎微下生活的人,他為著她遮風擋雨,其實是冒著風險的。正因為如此,這份用心卻讓她倍加感動。
“我給你添麻煩了。”長孫穎往日裏哄著他甜言蜜語說起來那是個不要錢,隻是真的到了情深處,卻不知道要怎麽張口,隻是握著他的手低下頭,不知道說什麽好。
“我,”李治看著她,也是滿肚子話無從講起,最後隻能說,“我,我也沒用,做不了什麽,你受委屈,我也隻能暗度陳倉,咱們,”
說道這裏,李治卻也有些說不下去了,他原本以為自己做晉王時不能自由,可誰知道等做了太子,卻更加的不自由。他當初奈何不了王嬋,如今便也奈何不料蕭良娣。
這事情遭著丟人,說起來卻更丟人,所以無論如何,他從心裏頭都不願意承認這件事。
長孫穎一笑,伸出另外一隻手包住了他的手,抬頭看他,兩人都從目光中讀出了那份盈盈的情誼,最後相視一笑。
李治攬著她的肩膀,看著那飛簷鬥拱感慨道,“咱們都不容易。”
“會好起來的。”長孫穎靠在他懷裏頭,由衷的感慨道,“熬過去,一切都會好起來。”
她想,後來的人隻會笑著他是如此好運的“撿”了個皇帝,卻很少有人知道,從儲君到皇帝這一路,需要多麽艱苦跋涉才能到達。
這幾個月長孫穎對著他不聞不問,卻也知道李世民對於太子的人選仍然在動搖。四月份的時候,太宗親臨兩儀殿,李治在旁侍奉,李世民就冷不丁的問道,“太子的性情,外麵的人可曾聽說過嗎?”當時長孫無忌剛好在李世民身邊,於是十分機靈的迴答道,“太子雖然沒有出過宮門,但天下人無不敬仰其德行。”
長孫無忌的話讓李世民不好再說什麽,但是他仍然有些不甘心的說道,“我像太子這個年齡,十分不喜歡循規蹈矩,按照常規辦事辦事,可太子卻自幼就待人寬厚仁慈。這雖然是好事,但是古諺語也常說,生男如狼,最恐如羊。我希望他年紀再大些,性格會有所不同。”
李治在旁邊立著,知道李世民這是嫌棄他脾氣太好,不像父親了。隻是這時他也不好反駁,隻能給旁邊人投以求助的眼神。這個時候還是長孫無忌挺身而出,用著話將李世民堵了迴去,“陛下神明英武,是撥亂反正的大才;太子仁義寬厚,是守成修德之才。你們父子倆雖然興趣誌向愛好都不相同,但卻各當其職分,這正是上天保佑我大唐國運,降福於萬民百姓啊。”
長孫無忌用話堵住了李世民,李治算是逃過一截,但他平時生活的如履薄冰,其中便可見一斑。
長孫穎知道,雖然同為太子,同時有師傅,但是李治的自主性比起當初李承乾來差多了,因為太宗如今實在是太好為人師,總喜歡將著他帶在身邊教導,這樣一來就容易總顯得李治像是個在父親膝下承歡的小孩子一樣,而讓人忽略了他其實早已成人。這對於李治身為太子樹立威信極其不利,但是皇帝的舉動,沒有人敢說不是。
也就是這年,李世民在教育李治時,說出了那句鼎鼎有名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成為他聖明的根據,但是生活在這個時代的長孫穎卻是知道,他壓根兒沒有做到,努力恪行這一原則的,恰恰是他那不起眼的兒子。
這是貞觀十八年,長孫穎不記得李治是哪年登基,但她總算知道他是少年天子,所以日子還有個盼頭,於是靠著他的懷裏時,想到的也是“隻要我們堅持咬牙撐過去,總有雨過天晴的那天。”
有著此人相伴,這看起來無涯的生似乎也不那麽難捱了。
**
長孫穎日子過舒服了,自然就有人過的很不舒服了。
蕭良娣初聽著長孫穎搬走,還挺高興的,畢竟長孫穎搬到了東宮,離著皇宮就遠了,算是被間接的打入了冷宮。但是當她仔細一研究,發現長孫穎竟然住在離顯德殿最近的地方,頓時就氣不打一處來。那是屬於太子妃的住所,她一個良娣,怎麽敢住在哪裏?
蕭良娣不是一個能忍話的人,所以待著李治來他這裏時,她就很明白的想著李治提出了不合規製這個理由,可誰知道李治卻是笑了笑,很是平靜的告訴她,“阿穎那裏住所壞了,宮裏頭又不方便騰出住所,我稟明過父親,讓著她遷到那裏去的。你覺得有什麽不妥嗎?”
“我在那裏住了那麽久,房子好端端的怎麽可能會壞!”蕭良娣聽著李治偏袒長孫穎,氣得沒有辦法,忿忿的挑起這個毛病,“她是裝的!”
李治聽著蕭良娣這話,並沒有跟著她爭辯,隻是笑著反問道,“你當初住的時候,當真沒有壞?”
“沒有!”蕭良娣斬釘截鐵的說道,不放棄任何一個給長孫穎穿小鞋的機會。
李治聽著這個,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蕭良娣在旁邊滿懷期待的看著她,就當她以為李治會倒向她這邊時,沒想到李治忽然張口道,“既然當初那殿裏沒問題,你為什麽要搬?”
李治的一句話,一下子就把蕭良娣給問住了,她目瞪口呆的看著李治,根本找不到自己的聲音。
她說自己原先住的地方風水不好,不利於孩子,這個話可以拿來要挾王嬋,但是卻無法跟李治說。因為她一旦說了,那便勢必要解釋她為什麽知道風水不好,那她娘家人帶著外人進宮的看風水的事情便會暴露出來,這個一暴露出來,便是死罪。因為這是違反宮規的,雖然大家暗地裏沒有人不求助鬼神,但誰都不會把這個秘密暴露出來。
所以,蕭良娣換房子明麵的借口,的確是房子“年久失修”。
看著笑得一團和氣的李治,蕭良娣莫名的從著心裏頭感覺到一陣慌亂,她頭一次意識到自己這個仁善的丈夫,似乎並不如傳說中的那般好拿捏。
她這個時候要是堅持長孫穎住的地方不可能出問題,那麽她當初逼著長孫穎搬走給自己換房子的理由也就不成立,那麽她的好妒成性也就會被坐實……
“是你記錯了吧。”李治笑著說道,牽著她的手坐在了旁邊,很溫柔的安慰道,“你瞧瞧,懷孕了總是容易忘東忘西,有所遺忘也不奇怪。”
“是。”蕭良娣這迴不敢強嘴,既然李治給了梯子坎兒,她也就順杆的爬了,勉強笑著附和道,“是我記錯了,那房子是壞的,的確是壞的。”
“是啊。”李治點點頭順著她的話頭說下去,“你住了我不放心,讓著阿穎住在那裏,萬一出了什麽錯怪到你頭上,我可就難受了。所以東宮空著也是空著,不如讓她在那裏去,免得整日裏在你跟前打轉,影響了你的心情。”
李治這幾句話說的極其舒服,蕭良娣聽著覺得他還是為自己著想,心裏頭不由得舒服了許多,也隻當著李治剛才的駭人是種錯覺,小聲的嘟囔著,“可就算是這樣,也不至於讓她住那裏啊。我倒是無所謂,隻怕太子妃知道了會不高興。”
“怎麽會呢,”李治坐在她身邊,笑著攬著她的肩膀,“那地方還是太子妃主動提出來的,因著沒有人住,東宮裏的房子也不是處處都是好的。她說讓阿穎一個人住在那裏,的確是委屈了她,若是還讓著她與現在一般拘於偏殿,實在是良心不安,所以就將著她要住的地方指給阿穎了。她素來賢惠,我自然不好拂逆了她這片好意,所以就這麽做了。”
“竟然是她!”蕭良娣聽了李治這話,心裏頭的怒火騰的一下子都冒起來了,還專門都針對著王嬋。
事情到此,可就完全轉了味道,在蕭良娣看來這已經不關長孫穎的事情了,而是王嬋變著法兒的給她難堪。
作者有話要說:抱歉,唉,我最近遇到很多擺不平的事情,所以更新實在是受拖累了……
李治,遠目,還真心蔫壞蔫壞的啊~
越看史書,就真心越不喜歡李世民。征高麗之戰開始了,這場仗太多的人說不能打,有大臣甚至死前還說千萬不要打,可他怎麽樣?還不是打了。這個時候,已經沒有太多人敢違逆他的命令了,所以我越發的覺得他跟太祖頗有相似之處。
☆、第86章 請求
禍水東移這招,老實說李治還真沒想到。這與智商無關,與經驗有關,他能這麽做,也是有人指點。
蕭良娣這次的舉動的確是惡心到了他,但可惜他根本動不得蕭良娣,甚至於說還要倚重,因為皇帝準備北伐,蕭家在其中擔任了非常重的職責,如果做得好了,顯然對李治是十分有利的,所以這會兒他要考慮的是如何團結已有的位置坐穩位置。
但是李治也不是那種能打碎牙往肚裏頭咽的人,蕭良娣如此興風作浪,他不可能任著她妄為。
簡單的來說,李治覺得自己隻是疏忽月餘,就能讓長孫穎易居,那萬一高麗之戰,他負責監國,半年迴不來的話,那他迴來時還能見到長孫穎嗎?
他可是一點都不懷疑蕭良娣會鬧出人命來。人的膽子都是被縱容大的,她原本就膽子不小,如今她都膽敢趕走長孫穎,那再著沒有懲罰的前提下,來日要了長孫穎的命也不是不可能。所以不管怎麽樣,李治都要將長孫穎隔得離她遠遠的。
地方他選好了,隻是理由卻還找不到,這個時候,有人獻策,王嬋便是落到了他眼裏。
相對於長孫穎的弱勢,王嬋無論是家世和名分上顯然都與蕭良娣勢均力敵,有著她牽引著蕭良娣的視線,蕭良娣應該在短時間內不會注意到長孫穎。
出於這種考慮,他直接就將著長孫穎放到了東宮。表麵上看起來,東宮與著皇宮有一牆之隔,不得出入,他又不在那裏住,形同於冷宮。讓長孫穎住在那裏,會讓人覺得她不受重視,容易堵住悠悠眾口。
李治跟王嬋提這件事時,王嬋果然有些意外,第一反應是,“那裏房子都好久沒有人住了,長孫良娣過去會不會有什麽不方便的?”
“我已經讓人收拾了,反正也沒什麽大妨礙,她不是在乎這個的人。”李治點了點頭,心裏頭倒是因著這句話對著王嬋有了些好感。
總算不是個太沒心的人,還知道關心下能不能住。
“這個,”王嬋猶豫了好久,自己在心裏頭也打著小九九。蕭良娣將著長孫穎趕走的事情,她也有縱容之責,所以當意識到會錯李治的意思時,她一直怕李治找她的麻煩。但讓她鬆口氣的是,李治對此好像挺無所謂的,至少到目前為止,他除了在長孫穎那裏歇了一宿,也沒做出什麽舉動。
難道是對長孫穎的情份淡了?王嬋想到長孫穎被“冷落”的事實,有一半兔死狐悲的唏噓,另外一半卻是竊喜。因為很明顯,長孫穎一失寵,李治分給她的時間就多多了,所以她從心裏頭想,自然也是希望這種狀況可以長長久久的持續下去。
想到長孫穎搬到東宮去,離著李治就更遠了,她便按捺住心裏頭的愧疚,點了點頭說道“若你覺得這樣安排好,那邊這樣安排吧。”
“她住那裏,離著蕭氏遠些,也免得她倆總生事的讓你為難。”李治既然得償所願,便不吝嗇幾句好話。王嬋聽了也是感動萬分,她很想對著李治說些什麽,但是個性的拘謹卻讓她不好言明,最後隻能低著頭輕聲迴了一句,“這原本就是我該做的。”
“嗯。”李治隨口應了一聲,心思卻早就跑到其他地方去了,“既然她住過去本來就有點委屈了,那要不要她住的稍微好點?”
“您看著辦就是。”王嬋心裏頭也覺得對長孫穎稍微有些愧疚,便點頭應允了。李治得了她這句話,心中大定,便直接指了院子給長孫穎修整,王嬋後來知道他指的處所是自己的,想著總歸自己不住,暫時讓給她也無所謂,於是便沒有反對。
李治對於王嬋的配合度非常滿意,作為報答,他也很仔細的甄選了一下王家的青年才俊,補充到這次出征的名單上去。畢竟相比常規的轉遷途徑,戰場是最容易被拔擢的。如果這幫人中有那麽幾個有了出息,對於王家,對於王嬋,對於他自己,都是極好的。
隻是這番過程被著李治稍微一加工,到了蕭良娣的耳朵裏,便成為了另外一碼事。蕭良娣向來都是不啻以最大的惡意來猜測別人,所以麵對長孫穎已經被她“踢出局”的狀況,她很快就將目標對準了王嬋。
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麽。
她們明爭暗鬥憋著使勁兒,李治終於鬆了口氣。反正皇帝要禦駕親征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他身為太子自然不可以廝混在宮闈中,不管能不能幫上忙,都要努力的幫忙,所以逃的那叫個名正言順。雖然後宮不好去東宮,但是他在前朝卻極其方便,在弘文館聽著儒生們辯論累了,直接就繞過去休息。或者人多的時候幹脆移到崇文館去,那樣還直接能在長孫穎那裏吃飯。
這樣一來,日子雖然忙忙碌碌,但是心裏頭卻是踏實的,所以等再次見到武媚娘時,李治第一次對她發自內心的感謝。
她這可是幫他了一個大忙。
武媚娘持著燈籠站在路邊,行完禮之後起身盈盈一拜,笑著問道,“看著殿下近日來氣色不錯,想必煩惱之事已經解決了。”
“托你的福,都解決了。”李治揮揮手,讓著左右心腹稍微散去了些,才好奇的打量著她,“所以,我十分好奇,你這樣誠心誠意的幫著我,到底有什麽圖謀?”
“妾身愛慕殿下,這個理由夠嗎?”武媚娘微笑著眨了眨眼,美目中眼波流轉,頗為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