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來二去,玫瑰露簡直成了富裕人家女子們必備的產品——喝不起雨前樓的,咱總能喝起知味的!現在聽說百裏紅同玫瑰露差不多,就立刻有了興趣:“怎麽會更好,這是用什麽做的?”
“也有玫瑰呢,不過具體怎麽做的我們可不知,夫人不如嚐嚐?今日拿著帖子進來的,都可以隨便飲用呢。”那少女一邊說,一邊就拿起美人瓶,倒了一些,粉紅色的汁液落在白瓷杯中,說不出的好看,那夫人端起來就聞到一股玫瑰的香氣,嚐一嚐,就覺得有些像自己喝過的葡萄酒,可又多了一些甜。
作為一般的湯水當然不怎麽樣,可要作為酒的話,卻是太好喝了。一個人試了,自然就有第二個、第三個,也有人覺得一般,不過這時候那綠衣少女又說了:“我們東家說了,閨中最適合飲此酒,特別是看繡品時,如同雪中對飲,別有滋味。”
這話不由得令人浮想聯翩。雪中飲酒,先不說這酒好不好喝,也先不說在沒有地龍的情況下,這喝酒的人會不會冷,可是這感覺、這意境意境出來了,而那些端著杯子的夫人,對比一下沒端的,立刻有一種自家高大上的感覺,於是紛紛點頭,誇這酒好。一個這麽說,兩個這麽說,就算有那覺得不好的,也無法開口了,更有的開始懷疑起自己的感覺了。
而那些沒有帖子的人呢,則紛紛以羨慕的目光看向拿著酒杯的,有的覺得沒趣轉身走了,有的則會打聽這酒賣不賣,怎麽個賣法,這時候就會有人上前解答:“今天我們東家開業,這酒是不賣的,不過但凡在店裏買東西的客人,無論貴賤,都會送一壺呢。”
此時的酒,固然有十幾二十文一斤的,可也有三四百文甚至更貴的,葡萄酒因屬於外來酒,最次的也在八十文以上,一般的怎麽也要賣個一二百文。而這店裏的東西呢,雖然固然有幾百兩上千兩的,可也有二三百文的小擺件,當下就有人覺得這陪送的力度瞞大,有那本來不準備買的,也會買上一兩個小擺件了。所以這一天隻是三百文以下的小扇子、小擺件就賣出了一百多件。而這還隻是一樓發生的事情,到了二樓、三樓就又不一樣了。
☆、第149章
第四十二章
立在文光街的一品繡房麵積不大,但收拾的極為利索。此時沒有玻璃,繡品又不比別的可以支開窗戶。那些不太值錢的小東西或者能放起來的繡件也就罷了,擺在外麵的大件若是招了灰塵,清洗麻煩不說,也大大影響價格。所以現在很多繡房采取的都是把門做大,外麵也不會擺什麽屏風,畢竟這樣的地方也是不好點蠟的。
但一品繡房則不一樣,它的門臉是不小,卻擺了一個大屏風豎在那裏,不過裏麵光線並不灰暗,一是窗戶開的多——李先生一接手這個店就開始大改,把其中的大半麵牆都改成了窗戶,所以雖然沒有玻璃,但透過白紙照過來的光線也依然不弱於其他繡房;第二則是顏色,此時店鋪裝修都喜歡用紅的、棕的。而這裏則用的大多是米黃、淺粉,而且把看起來粗笨厚重的都摒棄了,所以人們一進來都有種敞亮的感覺。
一樓今天是隨便女子出入,但二樓卻是隻有拿著帖子的人才能上的。自然也有些自忖有身份的不服,不過外地來的一般很少願意在本地惹事,而本地的在看了幾個拿著帖子上去的也都不出聲了。
王家的大少奶奶、知府夫人、學政夫人……
當這些夫人奶奶們扶著丫鬟的手走上樓的時候,下麵也沒了聲音,不過再看向一樓的那些繡品時目光就又不一樣了,這是能和這些夫人們產生關係的地方啊!
有那精明的已經開始打聽怎麽才能上二樓了,綠衣少女們倒也有禮貌,很耐心的一一解答,除了今天,平時這二樓也不是隨便能上去的,要辦一張會員卡,這辦卡也簡單,要不在店中消費了一千兩銀子,要不就是拿兩一百辦張銀卡或者二百兩銀子辦個金卡,當然,這銀子也不是白收的,以後在店裏買東西都會有折扣的。拿一百兩的給九點二折,拿二百兩的給八點五折。綠衣少女們也會說:“夫人看見咱們擺的那個大屏風了沒?對,就是放在右邊的那個,張繡出品,十個繡工用了三年才繡出來的,送到宮裏都夠了,咱們家要一萬兩不多吧?您要先辦了卡再買,就這一項就要省上千兩銀子呢!”
雖然就算王家的大少奶奶也不會去買那個屏風,可大家一算這個帳也還真是。當然,一百兩不是個小數目,一般二般的人是出不起的,不過自然有能出得起的。這就像在現代,對有的人來說,一萬塊是全家三口一年的開銷,而對有的人來說,那就是一條係在脖子裏的小絲巾。何況就算不買東西,拿著這卡上去也是極有麵子的,沒見那麽多大家夫人都上去了?
能同她們上同一個樓層,那就是身份!
所以這一天,隻是辦銀卡的就有九個,還有三個辦了金卡。
二樓同一樓又不一樣,沒有方桌了,就是一個個小圓桌,那桌子也不大,最多坐四個人,旁邊放著小木墩和一個紅楠木做的小架子,裏麵同樣擺著各種吃食,當然,成色看起來要比一樓好些。比如一樓放的是瓜子,這裏放的就是核桃;一樓放的是雙麻火燒、驢打滾,這裏放的就是蜜三刀、大金棗,旁邊還配了竹簽。
而這裏的百裏紅也不一樣了,一樓就是一個素白瓶,這裏的瓶子更有渲染的紅玫瑰,立在旁邊等著服侍的,也都是穿著米黃色衣裙的少女,依然不能說多漂亮,可依然打扮的利索幹淨,而且每人頭上都插了根小珍珠釵子,就是這根釵子,到外麵就能買下四五個差不多同樣年紀的少女了。
這裏展示出來的貨品更少,可也更精致,隨便一根扇子就是黃花梨木做的扇柄,框架也一個比一個考究。夫人姑娘們坐在這裏都是細聲細氣的,當然也有人問百裏紅,黃衣少女除了樓下那番話,自然還有別的應答:“這是二品的百裏紅,區別嘛,主要是裏麵用的東西不一樣,不說別的,就是玫瑰也不同。您知道,玫瑰也有白玫瑰有白的有黃的,樓下的,那就是雜色的,而這上麵的是隻取了紅色的,女子用來,效果更好呢!”
到底什麽顏色的玫瑰更好大家不太知道,但這麽一聽卻會覺得紅玫瑰更高人一等,那買了身份上來的,更覺得自己有先見之明——看看,咱們這樣身份的,怎麽能喝雜色的呢?
不過這裏人雖不少,怎麽不見知府夫人?學政夫人呢?
麵對這樣的問題,黃衣少女隻是含笑不語,不過卻有旁邊的人向樓上努了努嘴。
“還要上樓?這再上一層又要辦什麽卡?”當下就有人問了,不過這次的迴答是,“上麵是主家招待客人的地方,不是辦卡就能上的呢。”
“那要怎麽上?”
黃衣少女含笑不語,有的人皺眉,有的人微怒,也有的人就開始思量了,不僅是買卡上來的,就是拿著帖子上來的,也開始有想法了。有那自忖身份夠高貴的,當下就翻了臉,站起身就走,不過像這樣的畢竟是少數。能上到這第二層的,富、貴兩樣總是要占了其一的,這些人雖被錦衣玉食的養著,可也是從小被教導著的,就算是做姑娘的也知道也知道有的事不能做到麵上來,心中哪怕再有意見呢,也不過是少說兩句話。
何況這府城裏誰得意、誰當勢大家也是知道的,這上去的雖不能說必然都是正當權的,可有那幾家不僅是大家不願得罪的,還是想著要去巴結的。
這個東家能一口氣把這幾家都請來,這是何等身份何等麵子?她們現在轉身,得罪的又是什麽人?而且,那些夫人都給這東家麵子了,她們不給,這是不是也得罪了那些夫人?
下麵的人在想,這三樓的人也在想。同在府城,她們其實是經常能碰到的,可無論是在廟裏在庵裏或者是在哪家的院裏,這和今日又有些不同。
這三樓和二樓又不一樣,不僅不像繡房,連做生意的地方都不像,倒像是大家閨秀的書房,繡品沒有幾件,書卻放的不少。正中間擺著一個長方形的大桌子,淡紫色的暗花綢緞鋪在上麵,白底藍花的官窯小盤盛著各種瓜果,桌子旁邊擺的卻是一個個曇花小榻。這種小榻有些類似於現在的小沙發,能坐兩個人,上麵用綢緞被褥鋪的宣軟,一個榻卻是隻有一個人用,雖不能躺,可也能隨意伸張一□體了。
這個桌子上的百裏紅都是紅瓶的,紅的透亮,上麵卻是一朵大白玫瑰,那玫瑰渲染的奔放肆意,竟有一種美豔的感覺,李先生舉著杯子說:“這種百裏紅是隻取紅玫瑰的花心做主料,大家不妨都用一些。”
她這麽一說,慧姐就走上前拿起了酒壺。她今天穿了件宮緞素雪絹裙,上身是一件廣袖碎花小粉羅衫,梳著淩雲髻,插著五彩翡翠簪,戴著白玉耳墜,手腕上倒隻戴了一個玉鐲,卻是羊脂玉做的。這身裝扮,就是做富貴人家的嫡出姑娘也是足足的了,再加上她的氣質,怎麽也不會隻是個丫鬟,當下就有人開口:“這位是……”
“這是我前兩年收的弟子,姓柳,大家叫她慧姐就行。”
這麽一說眾人哪還會不知道她是誰,立刻就有人啊了一聲,李先生笑道:“王大奶奶認識我這小徒。”
“你這才是說笑了,現在誰還不知道慧繡?”一個身穿八成新貢緞羅衫的女子笑道,隻見她三十歲左右的年齡,容貌並不怎麽出色,一雙眼睛卻未語先笑,“快過來讓我看看,好俊的姑娘,大娘子這就是你的不是了,這麽好的徒兒還瞞了這麽久。總聽說慧繡慧繡,雖早知道是個小姑娘,卻不想這麽年輕,又長的這麽好,同我年輕的時候倒有幾分像呢。”
這話一出,其他人都笑了起來,她旁邊坐的一個身穿禮服的婦人就道:“我看你這不是誇慧姐,倒是誇你自己呢!也虧得你這麽厚的臉皮,你看看你倒是哪點比的上人家。”
“我知道你嫉妒我。”王大奶奶也不惱,“你說的不算數,要慧姐說的才算,好姑娘你說咱倆長的像不?”
這不過隨口一問,無論慧姐說像與不像都不過一笑,但慧姐真盯著王大奶奶看了半餉,直把王大奶奶才看的疑慮才噗嗤一笑:“我同大奶奶何止是像,簡直都是一模一樣呢!”
周邊人一怔,再次都笑了起來,剛才那婦人道:“好你個小姑娘,真當這些人都沒眼睛嗎?你說你們倆像也就罷了,還說一模一樣,這個破落戶是耍慣的,你也要跟著湊趣嗎?”
“我怎麽敢起哄各位夫人,我同大奶奶都是兩個眼睛一張嘴,誰也沒多什麽,沒少什麽,哪裏不一模一樣了?”
轟的一下,眾人都大笑了起來,她們這些人從小講禮儀,可此時也都捂著嘴肩膀聳動,咯咯哈哈的笑出了聲,李先生最不講究,笑的都倒在了軟榻上:“罷罷罷,我竟不知你如此像王大奶奶,你也別叫我師父了,快隨了她去吧!”
慧姐沒出聲,王大奶奶卻把她拉的更緊了:“別理這些失心瘋的,咱娘倆一見就這麽投緣,可要好好親親。”
說著就從手腕上脫下一個鐲子給她戴去,慧姐這兩年跟著李先生,眼光大有長進,知道這是難得的紫玉,就想推辭,王大奶奶卻不由分說,硬給她戴上了。
☆、第150章
第四十三章
不管是一樓的喧鬧還是二樓的詭異,都不能影響三樓的熱鬧,眾人說笑一番,又從雨前樓點了桌酒席。吃吃喝喝一番後,這才散場,而每個人都不是空手走的,除了一瓶極品百裏紅外,還會看喜好帶一件張繡、呂繡或慧繡。當然,都不是什麽大件,可要在外麵買,起碼也要百十兩銀子,所以眾人都還是滿意而歸的,而大多,也都挑了慧繡。
不過散場後還是有兩人留了下來,一個人王大奶奶,另外一個則是身穿禮服的婦人,正是這河州府的知府夫人程氏。有小丫鬟過來把桌子收了,又重新上了瓜果點心,李先生親自泡了茶,幾人圍坐在一起。程氏道:“自你在青茗開繡房,我就知道你是不甘心,卻不想你能一忍這些年。”
李先生拿著茶杯慢慢的笑了:“你這麽說可是看低我了,我要還為那件事斤斤計較不過是同自己過不去,也許早年是有那個想法,但都過了這些年,你覺得我是那樣的人嗎?”
程氏看著她:“那你這……”
“興趣。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早年就愛這個,咱們女子能做的事情又不多,我要再不闖出一條路,豈不更是虛度?”
“於大將軍等了你這些年……”
她沒把話說完,李先生就立刻比了個停的手勢:“咱別提他,驀地讓我說難聽的!”
程氏歎了口氣:“你這脾氣啊……就算你不想聽我也要說說,要是你一早嫁了他,現在說不定就要相看兒媳婦了,又哪裏會來做這個?”
“這個怎麽了?行商賈之事嗎?我的大知府夫人,就算說是士農工商,可咱門拍著胸脯說,哪家沒有幹這個?隻靠俸祿和田莊裏的出息,誰能供的起這一大家子的開銷?就算是你,將來不也要給兩個姑娘送個鋪子?就說不靠這個生活,手裏也要有個活便錢吧。”
“這個我要讚同大姐姐,我這些年嫁入王家,外麵看著風光,主持中饋所掌握的銀錢也不在少數。可要想隨意些,還是要花陪嫁鋪子裏的出息,就是我家那個偶爾手急,還要找我周轉一番。隻是大姐,今日這做法,一樓也就罷了,二樓有些人說不定就恨上了。”
李先生一笑:“怨恨當然是有的,不過隻要你們經常來,她們就隻會想著怎麽上來了。”
“這倒的確。”程氏點點頭,“這法子看起來有些不厚道,其實卻是極好的,反正一般人也不知道你的身份,倒也無礙。你能想出這個,看來真是一門心思鑽到這裏了。”
“你也太看得起我了,這哪是我想出來的?”
王大奶奶同程氏一怔,李先生對慧姐道:“去把倩姐叫出來吧。”
慧姐應了,不一會兒就帶著倩姐出來了。今天倩姐穿了件寶石紅百褶裙,外麵是件常春藤雪羅長衣,歪著梳了個墜馬髻,插了根紅珊瑚滴墜釵子,裝扮的又利索又俏皮,一進來就笑吟吟的給三人問了好,李先生道:“這是倩姐,是慧姐的親表妹。我這個弟子也就是在刺繡上有些天賦,但在其他方麵可是拍馬難及她這個妹妹了。你們知道知味吧,就是她搗鼓出來的。王家老三有眼光,一早就同她合夥,現在賺的娶媳婦都要比旁人排場了。”
“李先生謬讚,我不過是給三公子打工的,那知味也大多是三公子的股份呢。”
李先生一笑:“這丫頭出手大方,這百裏紅她也給了我三成的幹股。”
這話一出,程氏也就罷了,王大奶奶卻是眼一亮,李先生道:“這丫頭還有一個想法,說要找什麽代言人,也不用做別的,就是沒事喝喝她這百裏紅,誇兩句好就行了,我想來想去,就想到了你們兩個,要是你們兩個願意呢,那就每人半成幹股,此外各色品種的百裏紅每月送上一箱。”
這次連程氏都意動了。說實在話,半成是不多,在她們這個位子上,多的是拿著鋪子的分成過來的,可那大多是求她們照應,出了什麽事她們都要想辦法周旋。而這有李先生在前麵支著,意思是她們不用負責任隻管拿錢。這百裏紅她們剛才都嚐了,不難喝,又做的漂亮,誇上兩句也不虧心。何況隻看知味也知道眼前的這個小丫頭很有謀算,這半成說不定將來能給她們一個驚喜呢!
王大奶奶是個爽利的,當下就道:“大姐姐此話當真?”
“我又何必拿這事騙你?”
“既如此,那我就應了。”說著對倩姐招了招手,從手上又退下個水晶手釧塞到她手裏,“咱倆頭一次見,你既然這麽大方,我也不能小氣了,等過兩天下了榜你就同慧姐一起到我那裏喝茶。”
程氏在旁邊搖了搖頭:“你這說風就是雨的性子啊,既然這樣那我也就應了,今日不知還有這一出,我也沒什麽準備,我前日才得了個玉佩,說是能靜心安神,本想給我家那小姑娘的,今日就先給了你吧。”
倩姐知道她既這麽說了,也就不再推辭,道了謝就也收了下來。之後又說了兩句,她就同慧姐手挽手的走了下去,一迴到休息間,慧姐就拍了拍胸脯:“我的天爺啊,總算過了這一關。”
倩姐一笑:“看把大姐姐嚇的,早兩年大姐姐跟著李先生下江南這種場合還少了?”
“這怎麽又一樣呢,早先我隻管刺繡,見了長輩也不過是出來問好,剛才師父竟拉我出來應酬呢。你不知道先前王大奶奶拉著我問話的時候,我幾乎開不了口呢,後來是想到你這才迴答上來。”
“這又同我有什麽關係?”倩姐瞪大眼,隨即有些惡趣味的道,“難道是我賜予了你力量?”
慧姐不知她這話裏有話,老老實實的點了頭:“我當時就在想若是你會怎麽迴答,若是你會怎麽應對,然後,我就真的應付了過去。”
她說著,把剛才那事說了一遍,最後道:“你看,這話若是我是怎麽也說不出來的。”
倩姐看著她:“好你個小妮子,自己學奸猾了,還說到我頭上來,我可沒對你說過這話吧。”
“你這人!”慧姐跺了下腳,正要嗔怪,轉而一想,立刻笑道,“還說呢,你這不是自己說自己奸猾嗎?這可是你自己承認的!”
倩姐拐叫一聲,合身撲了上去:“大姐姐你太壞了,先在我頭上扣個帽子,然後又扣了第二個!”
“是你自己扣的,你自己扣的!”
姐妹倆笑鬧成一團。
而不管怎麽說,百裏紅的名聲在府城的上層社會是打響了,就算那一天沒來的夫人姑娘,也很快都知道了百裏紅,知道她分三個等級,知道這是以玫瑰為基礎,又附有人參、阿膠、枸杞等各種滋補物而成的一種花酒,是專為女子設立的,長期飲用,效果比玫瑰露還要更好上幾分。後者雖然隻是耳傳,可有那麽多有名望的夫人都這麽說還能是假的嗎?
於是不管是嚐過還是沒嚐過的都想著在家裏多備些,可她們很快又知道,這東西不是你說有錢就能買的,人家的夥計說了,他們這是良心酒業,每一道工序都有嚴格的要求,沒達到要求的百裏紅那是寧肯倒掉也不會拿出來的,所以現階段,每日隻有二百壺,早上辰時開店,賣一百壺;下午未時開店,再賣一百壺。早來早得,晚了,就要等明天了。
什麽?你說你一下包圓?對不起,一個人隻能買一壺,若是有一品繡房的會員卡或銀卡,能再多添一壺,若是有金卡呢,能多添兩壺,可最多,一人一天也隻能買三壺,再多,就算咱沒意見,後麵排隊的人也有意見啊!
所以那幾天,府城的文光街一處不起眼的門店前就出現了一處奇景——從早到晚都有排隊的。能想起喝這個的,都是家中有些錢的,而這些人,哪個家裏沒幾個仆人?所以早早的就打發了仆人來排隊,酒肆是辰時才開店,他們能寅時就站在那裏了。早上沒排上?沒關係,站在那兒,等到下午繼續排!
於是沒過幾天,這百裏紅的名望也就從上流傳到下了。此時又正是鄉試的時候,河州府的秀才學子們都雲集到了這裏,雖然大多數士子都沒帶女眷,可也有家中富足或有其他事情帶著妻女而來的,這些女眷來到這裏,大半的時間都用來遊覽,這文光街的盛況又怎麽會錯過,看這百裏紅如此緊俏,免不了也想買來嚐嚐,於是也派人排隊。故而雖然這酒肆外麵掛出了每日僅限兩百的招牌,可排隊的甚至能有四五百人次,人最多的時候,簡直能排半條街。
“也不知這百裏紅有什麽好喝的,竟然引的人這麽瘋狂。”雨前樓上,一位身穿青衣的士子站在窗前喃喃,“我那小妹自前天從姨媽那裏喝過一會兒後,就對我絮叨上了,今天一早就打發人去排隊了,也不知能不能買到。”
“可不是。”另外一個身穿藏藍色衣袍的士子立刻道,“我那渾家也是一樣,前兩天從王家帶出一壺,這兩天就同寶貝似的,自己收著,連丫頭都不讓動,我說要嚐嚐她都有些不舍。雖然她那一壺還沒用完,卻日日打發仆人去買,說要帶迴去用,我看她那樣子,說不定以後要長長派人來府城購買呢。”
“你們這還算好的,不過一個人要用,我們家卻是兩個呢!”那邊又有人道,“像陳兄的夫人每天隻用一杯,我家母親不知怎麽聽了三姨媽的話,每日要用三杯,而且還要用那極品百裏紅。你們也都知道,這極品的一壺就要差不多二兩銀,價格也就罷了,每日還隻有二十壺,就算一早去排隊都不見得能買上,也虧得我那三姨媽家中有些,這才調劑開了。”
……
你一言我一語,這些人嘴上說是抱怨,話音裏卻已經有了其他的意味,這家中女眷是不是能用上百裏紅,又能用上什麽樣的,已經成了身份的象征。眼見越說越沒邊,一人就道:“這百裏紅也好,千裏綠也罷,你我今日前來都是為了鄉試,討論這些又有何意義?”
說完那人又四處看了看:“你們看道遠兄,家中也有女眷,還住在這雨前樓中,卻對這百裏紅一字不提,這才是我輩讀書人。”
被點到名的周弘毅一怔,麵色就有些古怪,他想了想,道:“讓永舫兄見笑了,其實家中師母與師妹皆用此酒,隻是我不比各位兄長,卻不好以此做談資了。”
他這話一出,有人就訕訕的,有人就冷了下來,那位被叫做永舫的士子卻不在意,立刻道:“正是如此,我輩讀書人,當時時以學問做談資,這女兒家用什麽酒,卻不是我們現下要操心的了。道遠兄,不知你此次第一篇策論是怎麽破題的?”
這次鄉試選的題都不偏,兩道都是大家常做的,此時已過了考試,弘毅當下就說了出來,一些人對此有興趣的也都圍到了他身邊,至於沒興趣的漸漸就走到了另一邊。
雖然考試已過,可在一起討論文章,也是這些讀書人常做的,一來這可以讓大家彼此心中有數,二來也可以互相借鑒學習,就算出身書香門第,在鄉試這一關也很少有敢說一蹴而就。
這百裏紅在男子這裏尚且有這麽多話,更不要說在閨中了,不過此時最驚訝的還是敏姐。她此時已有六個月的身孕,雖然青茗離府城不遠,她也不敢大意,因此就沒有過來。但是她人雖沒能來,卻能收到這邊的消息,當她聽到這邊的盛況後頓時就呆在了那兒!每日二百壺還供不應求,還要排長隊?
那第三等的百裏紅,也定價到了三百八十八文啊!她早先弄出這個東西,覺得能賣出四十文就已是不錯了,就算交給倩姐,見她大費周章的燒用具,又找畫師作畫的時候,也隻想過一二百文,而現在最高的卻能賣出一千九百八十文!隻是這一項每日的純收入就在三十兩以上了,而根據她同倩姐的協議,她就能從中得銀六兩,而且這還隻是在開始,隻是在府城。
“爹,爹!”她抓住自己父親的手,“我們熬出來了,您以後再也不用操勞了!我們周家,也要揚眉吐氣了!”
☆、第151章
第四十四章
“也有玫瑰呢,不過具體怎麽做的我們可不知,夫人不如嚐嚐?今日拿著帖子進來的,都可以隨便飲用呢。”那少女一邊說,一邊就拿起美人瓶,倒了一些,粉紅色的汁液落在白瓷杯中,說不出的好看,那夫人端起來就聞到一股玫瑰的香氣,嚐一嚐,就覺得有些像自己喝過的葡萄酒,可又多了一些甜。
作為一般的湯水當然不怎麽樣,可要作為酒的話,卻是太好喝了。一個人試了,自然就有第二個、第三個,也有人覺得一般,不過這時候那綠衣少女又說了:“我們東家說了,閨中最適合飲此酒,特別是看繡品時,如同雪中對飲,別有滋味。”
這話不由得令人浮想聯翩。雪中飲酒,先不說這酒好不好喝,也先不說在沒有地龍的情況下,這喝酒的人會不會冷,可是這感覺、這意境意境出來了,而那些端著杯子的夫人,對比一下沒端的,立刻有一種自家高大上的感覺,於是紛紛點頭,誇這酒好。一個這麽說,兩個這麽說,就算有那覺得不好的,也無法開口了,更有的開始懷疑起自己的感覺了。
而那些沒有帖子的人呢,則紛紛以羨慕的目光看向拿著酒杯的,有的覺得沒趣轉身走了,有的則會打聽這酒賣不賣,怎麽個賣法,這時候就會有人上前解答:“今天我們東家開業,這酒是不賣的,不過但凡在店裏買東西的客人,無論貴賤,都會送一壺呢。”
此時的酒,固然有十幾二十文一斤的,可也有三四百文甚至更貴的,葡萄酒因屬於外來酒,最次的也在八十文以上,一般的怎麽也要賣個一二百文。而這店裏的東西呢,雖然固然有幾百兩上千兩的,可也有二三百文的小擺件,當下就有人覺得這陪送的力度瞞大,有那本來不準備買的,也會買上一兩個小擺件了。所以這一天隻是三百文以下的小扇子、小擺件就賣出了一百多件。而這還隻是一樓發生的事情,到了二樓、三樓就又不一樣了。
☆、第149章
第四十二章
立在文光街的一品繡房麵積不大,但收拾的極為利索。此時沒有玻璃,繡品又不比別的可以支開窗戶。那些不太值錢的小東西或者能放起來的繡件也就罷了,擺在外麵的大件若是招了灰塵,清洗麻煩不說,也大大影響價格。所以現在很多繡房采取的都是把門做大,外麵也不會擺什麽屏風,畢竟這樣的地方也是不好點蠟的。
但一品繡房則不一樣,它的門臉是不小,卻擺了一個大屏風豎在那裏,不過裏麵光線並不灰暗,一是窗戶開的多——李先生一接手這個店就開始大改,把其中的大半麵牆都改成了窗戶,所以雖然沒有玻璃,但透過白紙照過來的光線也依然不弱於其他繡房;第二則是顏色,此時店鋪裝修都喜歡用紅的、棕的。而這裏則用的大多是米黃、淺粉,而且把看起來粗笨厚重的都摒棄了,所以人們一進來都有種敞亮的感覺。
一樓今天是隨便女子出入,但二樓卻是隻有拿著帖子的人才能上的。自然也有些自忖有身份的不服,不過外地來的一般很少願意在本地惹事,而本地的在看了幾個拿著帖子上去的也都不出聲了。
王家的大少奶奶、知府夫人、學政夫人……
當這些夫人奶奶們扶著丫鬟的手走上樓的時候,下麵也沒了聲音,不過再看向一樓的那些繡品時目光就又不一樣了,這是能和這些夫人們產生關係的地方啊!
有那精明的已經開始打聽怎麽才能上二樓了,綠衣少女們倒也有禮貌,很耐心的一一解答,除了今天,平時這二樓也不是隨便能上去的,要辦一張會員卡,這辦卡也簡單,要不在店中消費了一千兩銀子,要不就是拿兩一百辦張銀卡或者二百兩銀子辦個金卡,當然,這銀子也不是白收的,以後在店裏買東西都會有折扣的。拿一百兩的給九點二折,拿二百兩的給八點五折。綠衣少女們也會說:“夫人看見咱們擺的那個大屏風了沒?對,就是放在右邊的那個,張繡出品,十個繡工用了三年才繡出來的,送到宮裏都夠了,咱們家要一萬兩不多吧?您要先辦了卡再買,就這一項就要省上千兩銀子呢!”
雖然就算王家的大少奶奶也不會去買那個屏風,可大家一算這個帳也還真是。當然,一百兩不是個小數目,一般二般的人是出不起的,不過自然有能出得起的。這就像在現代,對有的人來說,一萬塊是全家三口一年的開銷,而對有的人來說,那就是一條係在脖子裏的小絲巾。何況就算不買東西,拿著這卡上去也是極有麵子的,沒見那麽多大家夫人都上去了?
能同她們上同一個樓層,那就是身份!
所以這一天,隻是辦銀卡的就有九個,還有三個辦了金卡。
二樓同一樓又不一樣,沒有方桌了,就是一個個小圓桌,那桌子也不大,最多坐四個人,旁邊放著小木墩和一個紅楠木做的小架子,裏麵同樣擺著各種吃食,當然,成色看起來要比一樓好些。比如一樓放的是瓜子,這裏放的就是核桃;一樓放的是雙麻火燒、驢打滾,這裏放的就是蜜三刀、大金棗,旁邊還配了竹簽。
而這裏的百裏紅也不一樣了,一樓就是一個素白瓶,這裏的瓶子更有渲染的紅玫瑰,立在旁邊等著服侍的,也都是穿著米黃色衣裙的少女,依然不能說多漂亮,可依然打扮的利索幹淨,而且每人頭上都插了根小珍珠釵子,就是這根釵子,到外麵就能買下四五個差不多同樣年紀的少女了。
這裏展示出來的貨品更少,可也更精致,隨便一根扇子就是黃花梨木做的扇柄,框架也一個比一個考究。夫人姑娘們坐在這裏都是細聲細氣的,當然也有人問百裏紅,黃衣少女除了樓下那番話,自然還有別的應答:“這是二品的百裏紅,區別嘛,主要是裏麵用的東西不一樣,不說別的,就是玫瑰也不同。您知道,玫瑰也有白玫瑰有白的有黃的,樓下的,那就是雜色的,而這上麵的是隻取了紅色的,女子用來,效果更好呢!”
到底什麽顏色的玫瑰更好大家不太知道,但這麽一聽卻會覺得紅玫瑰更高人一等,那買了身份上來的,更覺得自己有先見之明——看看,咱們這樣身份的,怎麽能喝雜色的呢?
不過這裏人雖不少,怎麽不見知府夫人?學政夫人呢?
麵對這樣的問題,黃衣少女隻是含笑不語,不過卻有旁邊的人向樓上努了努嘴。
“還要上樓?這再上一層又要辦什麽卡?”當下就有人問了,不過這次的迴答是,“上麵是主家招待客人的地方,不是辦卡就能上的呢。”
“那要怎麽上?”
黃衣少女含笑不語,有的人皺眉,有的人微怒,也有的人就開始思量了,不僅是買卡上來的,就是拿著帖子上來的,也開始有想法了。有那自忖身份夠高貴的,當下就翻了臉,站起身就走,不過像這樣的畢竟是少數。能上到這第二層的,富、貴兩樣總是要占了其一的,這些人雖被錦衣玉食的養著,可也是從小被教導著的,就算是做姑娘的也知道也知道有的事不能做到麵上來,心中哪怕再有意見呢,也不過是少說兩句話。
何況這府城裏誰得意、誰當勢大家也是知道的,這上去的雖不能說必然都是正當權的,可有那幾家不僅是大家不願得罪的,還是想著要去巴結的。
這個東家能一口氣把這幾家都請來,這是何等身份何等麵子?她們現在轉身,得罪的又是什麽人?而且,那些夫人都給這東家麵子了,她們不給,這是不是也得罪了那些夫人?
下麵的人在想,這三樓的人也在想。同在府城,她們其實是經常能碰到的,可無論是在廟裏在庵裏或者是在哪家的院裏,這和今日又有些不同。
這三樓和二樓又不一樣,不僅不像繡房,連做生意的地方都不像,倒像是大家閨秀的書房,繡品沒有幾件,書卻放的不少。正中間擺著一個長方形的大桌子,淡紫色的暗花綢緞鋪在上麵,白底藍花的官窯小盤盛著各種瓜果,桌子旁邊擺的卻是一個個曇花小榻。這種小榻有些類似於現在的小沙發,能坐兩個人,上麵用綢緞被褥鋪的宣軟,一個榻卻是隻有一個人用,雖不能躺,可也能隨意伸張一□體了。
這個桌子上的百裏紅都是紅瓶的,紅的透亮,上麵卻是一朵大白玫瑰,那玫瑰渲染的奔放肆意,竟有一種美豔的感覺,李先生舉著杯子說:“這種百裏紅是隻取紅玫瑰的花心做主料,大家不妨都用一些。”
她這麽一說,慧姐就走上前拿起了酒壺。她今天穿了件宮緞素雪絹裙,上身是一件廣袖碎花小粉羅衫,梳著淩雲髻,插著五彩翡翠簪,戴著白玉耳墜,手腕上倒隻戴了一個玉鐲,卻是羊脂玉做的。這身裝扮,就是做富貴人家的嫡出姑娘也是足足的了,再加上她的氣質,怎麽也不會隻是個丫鬟,當下就有人開口:“這位是……”
“這是我前兩年收的弟子,姓柳,大家叫她慧姐就行。”
這麽一說眾人哪還會不知道她是誰,立刻就有人啊了一聲,李先生笑道:“王大奶奶認識我這小徒。”
“你這才是說笑了,現在誰還不知道慧繡?”一個身穿八成新貢緞羅衫的女子笑道,隻見她三十歲左右的年齡,容貌並不怎麽出色,一雙眼睛卻未語先笑,“快過來讓我看看,好俊的姑娘,大娘子這就是你的不是了,這麽好的徒兒還瞞了這麽久。總聽說慧繡慧繡,雖早知道是個小姑娘,卻不想這麽年輕,又長的這麽好,同我年輕的時候倒有幾分像呢。”
這話一出,其他人都笑了起來,她旁邊坐的一個身穿禮服的婦人就道:“我看你這不是誇慧姐,倒是誇你自己呢!也虧得你這麽厚的臉皮,你看看你倒是哪點比的上人家。”
“我知道你嫉妒我。”王大奶奶也不惱,“你說的不算數,要慧姐說的才算,好姑娘你說咱倆長的像不?”
這不過隨口一問,無論慧姐說像與不像都不過一笑,但慧姐真盯著王大奶奶看了半餉,直把王大奶奶才看的疑慮才噗嗤一笑:“我同大奶奶何止是像,簡直都是一模一樣呢!”
周邊人一怔,再次都笑了起來,剛才那婦人道:“好你個小姑娘,真當這些人都沒眼睛嗎?你說你們倆像也就罷了,還說一模一樣,這個破落戶是耍慣的,你也要跟著湊趣嗎?”
“我怎麽敢起哄各位夫人,我同大奶奶都是兩個眼睛一張嘴,誰也沒多什麽,沒少什麽,哪裏不一模一樣了?”
轟的一下,眾人都大笑了起來,她們這些人從小講禮儀,可此時也都捂著嘴肩膀聳動,咯咯哈哈的笑出了聲,李先生最不講究,笑的都倒在了軟榻上:“罷罷罷,我竟不知你如此像王大奶奶,你也別叫我師父了,快隨了她去吧!”
慧姐沒出聲,王大奶奶卻把她拉的更緊了:“別理這些失心瘋的,咱娘倆一見就這麽投緣,可要好好親親。”
說著就從手腕上脫下一個鐲子給她戴去,慧姐這兩年跟著李先生,眼光大有長進,知道這是難得的紫玉,就想推辭,王大奶奶卻不由分說,硬給她戴上了。
☆、第150章
第四十三章
不管是一樓的喧鬧還是二樓的詭異,都不能影響三樓的熱鬧,眾人說笑一番,又從雨前樓點了桌酒席。吃吃喝喝一番後,這才散場,而每個人都不是空手走的,除了一瓶極品百裏紅外,還會看喜好帶一件張繡、呂繡或慧繡。當然,都不是什麽大件,可要在外麵買,起碼也要百十兩銀子,所以眾人都還是滿意而歸的,而大多,也都挑了慧繡。
不過散場後還是有兩人留了下來,一個人王大奶奶,另外一個則是身穿禮服的婦人,正是這河州府的知府夫人程氏。有小丫鬟過來把桌子收了,又重新上了瓜果點心,李先生親自泡了茶,幾人圍坐在一起。程氏道:“自你在青茗開繡房,我就知道你是不甘心,卻不想你能一忍這些年。”
李先生拿著茶杯慢慢的笑了:“你這麽說可是看低我了,我要還為那件事斤斤計較不過是同自己過不去,也許早年是有那個想法,但都過了這些年,你覺得我是那樣的人嗎?”
程氏看著她:“那你這……”
“興趣。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早年就愛這個,咱們女子能做的事情又不多,我要再不闖出一條路,豈不更是虛度?”
“於大將軍等了你這些年……”
她沒把話說完,李先生就立刻比了個停的手勢:“咱別提他,驀地讓我說難聽的!”
程氏歎了口氣:“你這脾氣啊……就算你不想聽我也要說說,要是你一早嫁了他,現在說不定就要相看兒媳婦了,又哪裏會來做這個?”
“這個怎麽了?行商賈之事嗎?我的大知府夫人,就算說是士農工商,可咱門拍著胸脯說,哪家沒有幹這個?隻靠俸祿和田莊裏的出息,誰能供的起這一大家子的開銷?就算是你,將來不也要給兩個姑娘送個鋪子?就說不靠這個生活,手裏也要有個活便錢吧。”
“這個我要讚同大姐姐,我這些年嫁入王家,外麵看著風光,主持中饋所掌握的銀錢也不在少數。可要想隨意些,還是要花陪嫁鋪子裏的出息,就是我家那個偶爾手急,還要找我周轉一番。隻是大姐,今日這做法,一樓也就罷了,二樓有些人說不定就恨上了。”
李先生一笑:“怨恨當然是有的,不過隻要你們經常來,她們就隻會想著怎麽上來了。”
“這倒的確。”程氏點點頭,“這法子看起來有些不厚道,其實卻是極好的,反正一般人也不知道你的身份,倒也無礙。你能想出這個,看來真是一門心思鑽到這裏了。”
“你也太看得起我了,這哪是我想出來的?”
王大奶奶同程氏一怔,李先生對慧姐道:“去把倩姐叫出來吧。”
慧姐應了,不一會兒就帶著倩姐出來了。今天倩姐穿了件寶石紅百褶裙,外麵是件常春藤雪羅長衣,歪著梳了個墜馬髻,插了根紅珊瑚滴墜釵子,裝扮的又利索又俏皮,一進來就笑吟吟的給三人問了好,李先生道:“這是倩姐,是慧姐的親表妹。我這個弟子也就是在刺繡上有些天賦,但在其他方麵可是拍馬難及她這個妹妹了。你們知道知味吧,就是她搗鼓出來的。王家老三有眼光,一早就同她合夥,現在賺的娶媳婦都要比旁人排場了。”
“李先生謬讚,我不過是給三公子打工的,那知味也大多是三公子的股份呢。”
李先生一笑:“這丫頭出手大方,這百裏紅她也給了我三成的幹股。”
這話一出,程氏也就罷了,王大奶奶卻是眼一亮,李先生道:“這丫頭還有一個想法,說要找什麽代言人,也不用做別的,就是沒事喝喝她這百裏紅,誇兩句好就行了,我想來想去,就想到了你們兩個,要是你們兩個願意呢,那就每人半成幹股,此外各色品種的百裏紅每月送上一箱。”
這次連程氏都意動了。說實在話,半成是不多,在她們這個位子上,多的是拿著鋪子的分成過來的,可那大多是求她們照應,出了什麽事她們都要想辦法周旋。而這有李先生在前麵支著,意思是她們不用負責任隻管拿錢。這百裏紅她們剛才都嚐了,不難喝,又做的漂亮,誇上兩句也不虧心。何況隻看知味也知道眼前的這個小丫頭很有謀算,這半成說不定將來能給她們一個驚喜呢!
王大奶奶是個爽利的,當下就道:“大姐姐此話當真?”
“我又何必拿這事騙你?”
“既如此,那我就應了。”說著對倩姐招了招手,從手上又退下個水晶手釧塞到她手裏,“咱倆頭一次見,你既然這麽大方,我也不能小氣了,等過兩天下了榜你就同慧姐一起到我那裏喝茶。”
程氏在旁邊搖了搖頭:“你這說風就是雨的性子啊,既然這樣那我也就應了,今日不知還有這一出,我也沒什麽準備,我前日才得了個玉佩,說是能靜心安神,本想給我家那小姑娘的,今日就先給了你吧。”
倩姐知道她既這麽說了,也就不再推辭,道了謝就也收了下來。之後又說了兩句,她就同慧姐手挽手的走了下去,一迴到休息間,慧姐就拍了拍胸脯:“我的天爺啊,總算過了這一關。”
倩姐一笑:“看把大姐姐嚇的,早兩年大姐姐跟著李先生下江南這種場合還少了?”
“這怎麽又一樣呢,早先我隻管刺繡,見了長輩也不過是出來問好,剛才師父竟拉我出來應酬呢。你不知道先前王大奶奶拉著我問話的時候,我幾乎開不了口呢,後來是想到你這才迴答上來。”
“這又同我有什麽關係?”倩姐瞪大眼,隨即有些惡趣味的道,“難道是我賜予了你力量?”
慧姐不知她這話裏有話,老老實實的點了頭:“我當時就在想若是你會怎麽迴答,若是你會怎麽應對,然後,我就真的應付了過去。”
她說著,把剛才那事說了一遍,最後道:“你看,這話若是我是怎麽也說不出來的。”
倩姐看著她:“好你個小妮子,自己學奸猾了,還說到我頭上來,我可沒對你說過這話吧。”
“你這人!”慧姐跺了下腳,正要嗔怪,轉而一想,立刻笑道,“還說呢,你這不是自己說自己奸猾嗎?這可是你自己承認的!”
倩姐拐叫一聲,合身撲了上去:“大姐姐你太壞了,先在我頭上扣個帽子,然後又扣了第二個!”
“是你自己扣的,你自己扣的!”
姐妹倆笑鬧成一團。
而不管怎麽說,百裏紅的名聲在府城的上層社會是打響了,就算那一天沒來的夫人姑娘,也很快都知道了百裏紅,知道她分三個等級,知道這是以玫瑰為基礎,又附有人參、阿膠、枸杞等各種滋補物而成的一種花酒,是專為女子設立的,長期飲用,效果比玫瑰露還要更好上幾分。後者雖然隻是耳傳,可有那麽多有名望的夫人都這麽說還能是假的嗎?
於是不管是嚐過還是沒嚐過的都想著在家裏多備些,可她們很快又知道,這東西不是你說有錢就能買的,人家的夥計說了,他們這是良心酒業,每一道工序都有嚴格的要求,沒達到要求的百裏紅那是寧肯倒掉也不會拿出來的,所以現階段,每日隻有二百壺,早上辰時開店,賣一百壺;下午未時開店,再賣一百壺。早來早得,晚了,就要等明天了。
什麽?你說你一下包圓?對不起,一個人隻能買一壺,若是有一品繡房的會員卡或銀卡,能再多添一壺,若是有金卡呢,能多添兩壺,可最多,一人一天也隻能買三壺,再多,就算咱沒意見,後麵排隊的人也有意見啊!
所以那幾天,府城的文光街一處不起眼的門店前就出現了一處奇景——從早到晚都有排隊的。能想起喝這個的,都是家中有些錢的,而這些人,哪個家裏沒幾個仆人?所以早早的就打發了仆人來排隊,酒肆是辰時才開店,他們能寅時就站在那裏了。早上沒排上?沒關係,站在那兒,等到下午繼續排!
於是沒過幾天,這百裏紅的名望也就從上流傳到下了。此時又正是鄉試的時候,河州府的秀才學子們都雲集到了這裏,雖然大多數士子都沒帶女眷,可也有家中富足或有其他事情帶著妻女而來的,這些女眷來到這裏,大半的時間都用來遊覽,這文光街的盛況又怎麽會錯過,看這百裏紅如此緊俏,免不了也想買來嚐嚐,於是也派人排隊。故而雖然這酒肆外麵掛出了每日僅限兩百的招牌,可排隊的甚至能有四五百人次,人最多的時候,簡直能排半條街。
“也不知這百裏紅有什麽好喝的,竟然引的人這麽瘋狂。”雨前樓上,一位身穿青衣的士子站在窗前喃喃,“我那小妹自前天從姨媽那裏喝過一會兒後,就對我絮叨上了,今天一早就打發人去排隊了,也不知能不能買到。”
“可不是。”另外一個身穿藏藍色衣袍的士子立刻道,“我那渾家也是一樣,前兩天從王家帶出一壺,這兩天就同寶貝似的,自己收著,連丫頭都不讓動,我說要嚐嚐她都有些不舍。雖然她那一壺還沒用完,卻日日打發仆人去買,說要帶迴去用,我看她那樣子,說不定以後要長長派人來府城購買呢。”
“你們這還算好的,不過一個人要用,我們家卻是兩個呢!”那邊又有人道,“像陳兄的夫人每天隻用一杯,我家母親不知怎麽聽了三姨媽的話,每日要用三杯,而且還要用那極品百裏紅。你們也都知道,這極品的一壺就要差不多二兩銀,價格也就罷了,每日還隻有二十壺,就算一早去排隊都不見得能買上,也虧得我那三姨媽家中有些,這才調劑開了。”
……
你一言我一語,這些人嘴上說是抱怨,話音裏卻已經有了其他的意味,這家中女眷是不是能用上百裏紅,又能用上什麽樣的,已經成了身份的象征。眼見越說越沒邊,一人就道:“這百裏紅也好,千裏綠也罷,你我今日前來都是為了鄉試,討論這些又有何意義?”
說完那人又四處看了看:“你們看道遠兄,家中也有女眷,還住在這雨前樓中,卻對這百裏紅一字不提,這才是我輩讀書人。”
被點到名的周弘毅一怔,麵色就有些古怪,他想了想,道:“讓永舫兄見笑了,其實家中師母與師妹皆用此酒,隻是我不比各位兄長,卻不好以此做談資了。”
他這話一出,有人就訕訕的,有人就冷了下來,那位被叫做永舫的士子卻不在意,立刻道:“正是如此,我輩讀書人,當時時以學問做談資,這女兒家用什麽酒,卻不是我們現下要操心的了。道遠兄,不知你此次第一篇策論是怎麽破題的?”
這次鄉試選的題都不偏,兩道都是大家常做的,此時已過了考試,弘毅當下就說了出來,一些人對此有興趣的也都圍到了他身邊,至於沒興趣的漸漸就走到了另一邊。
雖然考試已過,可在一起討論文章,也是這些讀書人常做的,一來這可以讓大家彼此心中有數,二來也可以互相借鑒學習,就算出身書香門第,在鄉試這一關也很少有敢說一蹴而就。
這百裏紅在男子這裏尚且有這麽多話,更不要說在閨中了,不過此時最驚訝的還是敏姐。她此時已有六個月的身孕,雖然青茗離府城不遠,她也不敢大意,因此就沒有過來。但是她人雖沒能來,卻能收到這邊的消息,當她聽到這邊的盛況後頓時就呆在了那兒!每日二百壺還供不應求,還要排長隊?
那第三等的百裏紅,也定價到了三百八十八文啊!她早先弄出這個東西,覺得能賣出四十文就已是不錯了,就算交給倩姐,見她大費周章的燒用具,又找畫師作畫的時候,也隻想過一二百文,而現在最高的卻能賣出一千九百八十文!隻是這一項每日的純收入就在三十兩以上了,而根據她同倩姐的協議,她就能從中得銀六兩,而且這還隻是在開始,隻是在府城。
“爹,爹!”她抓住自己父親的手,“我們熬出來了,您以後再也不用操勞了!我們周家,也要揚眉吐氣了!”
☆、第151章
第四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