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節
吳三桂發跡史(出書版) 作者:子非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本深拍著胸脯答應了。
李本深迴府之後,對師爺說了此事。師爺一聽,大吃一驚!說時間這麽匆忙,你怎麽能張羅出個名堂來?
李本深便笑道:“這是本人立功的好機會,本人豈能錯過?”
師爺說:“即使想立功,也用不著這笨法子呀!如果弄不好,反受其害!”
李本深說:“這就是你有所不知了!此時對少主來說,重要的不是內容,而是形式!”
師爺問:“此話怎講?”
李本深說:“我琢磨著少主之所以要在貴陽舉行登基儀式,而不等到衡州之後再即位,是怕人搶其位子!”
師爺說:“即便如此,也不應有失帝王風範啊!”
李本深搖頭歎氣說:“你中書本之毒太深矣!先帝稱帝之時,不是也無皇宮,變周王府為皇宮麽?而當來不及換牆與瓦之時,便用漆去塗之,其帝王風範又何在?我思之,既然先帝能那般稱帝,少主便能這般稱帝!”
師爺為之一歎,說:“世道真是變了。”
李本深讓人也學吳三桂之辦法,將平西王府打扮一新。
貴陽城裏的百姓見之,感到非常稀奇,問正在為王府打扮的工匠說:“這王府好好的,怎麽還要塗脂抹粉的?”
工匠說:“圖個新罷!”
百姓說:“咱百姓連飯都吃不上,他咋還有錢來擺譜呢?”
師爺說:“不是為擺譜呢。”
百姓說:“那是為嘛?”
師爺說:“聽說過皇宮麽?皇宮便是這樣子呢。”
百姓說:“那京城中的皇帝難道還要搬到這兒來住?”
師爺說:“不是那皇帝,而是吳世璠要在此稱帝。”
百姓說:“不是說天無二日,國無二君麽?怎麽又冒出個皇帝來了?”
師爺說:“那是滿人的皇帝,這是漢人皇帝!”
百姓說:“難道讓滿人皇帝管著不夠,還要生出個漢人皇帝來管麽?”
師爺說:“不是早有兩個皇帝了麽?難道你還不知?”
百姓說:“不管是一個皇帝,還是兩個皇帝,我們都是沒飯吃,誰還有閑心思管那事!”
師爺不禁為之愕然。
吳世璠在貴陽匆匆忙忙地舉行了登基儀式,並改年號為洪化。
五、吳世璠自殺於昆明
清兵統帥勒爾錦聽說吳三桂已死,便對吳三桂所部展開全麵進攻。吳三桂所部便節節敗退,而將軍也是死的死,降的降。吳三桂昔年所創之勢紛紛瓦解。
康熙十八年,清將嶽樂令其將林興珠與提督趙國祚在武岡楓木嶺與吳國貴決戰,吳國貴死於沙場,同年,清軍將領莽依圖率師進入廣西。追擊吳世琮,吳世琮死於途中。
康熙十九年春,清軍將軍趙良棟破陽平關,攻克成都。清將王進寶自鳳縣破武關,攻取漢中。王屏藩逃向保寧,王進寶率兵追之,兩軍會於錦屏山,王屏藩兵敗,自殺。
康熙二十年,清軍進攻雲南昆明,在歸化寺屯兵。吳世璠遣將胡國柄等將萬人為象陣拒敵。清軍將領彰泰、賚塔督兵進攻,大破胡國柄所部,並將胡國柄斬首。此時,張國柱、李發美又先後投降清軍。
此時,吳世璠困守於昆明。他召馬寶、胡國柱、夏國相等人還救雲南。
康熙帝令趙良棟等人率兵攔截馬寶等人。
馬寶自尋甸到楚雄,屯兵於烏木。與趙良棟遭遇,不敵,兵敗。馬寶手下之將巴養元、趙國祚、鄭旺等人投降於清軍。
胡國柱自麗江、鶴慶進入雲龍州。被清軍追得走投無路,胡國柱隻好自縊而死。
夏國相自平越失敗後,便逃往廣西,清軍總兵李國梁遣兵圍之。夏國相無法,隻得與其將領王永清、江義等一起投降。
於是,吳世璠便真正陷入孤立無援之境地。
康熙二十年,清將趙良棟與清將彰泰、賚塔等所率之兵會合,將昆明城緊緊圍住。
到當年九月,已圍城數月,仍沒攻下昆明。趙良棟便與彰泰、賚塔等人商量。
彰泰、賚塔二人認為吳世璠已如甕中之鱉,隻要稍待時日,吳世璠必敗無疑。所以,他們覺得不需著急,隻慢慢等待便是。
趙良棟卻認為吳世璠雖已陷入孤境,但怕萬一死灰複燃,所以主張速攻。
彰泰擔心速攻傷亡太大,對己方不利。
趙良棟說,隻要截斷昆明湖的水道,使城中之兵無水可飲,不戰自亂,然後出兵擊之。
眾人認為此計甚妙,便截斷昆明湖的水道。
果然不出趙良棟所料,僅一個月,城中之兵便亂了。尤其吳世璠麾下的大將線緘,他覺得再無生路,心裏便暗暗籌劃起一個大陰謀來。
線緘將其部下集中起來,然後歎口氣對他們說:“大周已陷絕境,我等當另謀出路!”
部下聞之大驚,說:“國公不是說馬寶將軍、胡國柱將軍、夏國相將軍三人正在奔雲南而來救皇上麽?”國公是指郭壯圖。
線緘說:“如今已過數月,為何仍沒見他們來呢?”
眾人都緘口不言,其實大家都意料到某個結果了,隻是不願說罷了。
線緘說:“據線某得知,他們已死的死了,降的降了。”
李本深迴府之後,對師爺說了此事。師爺一聽,大吃一驚!說時間這麽匆忙,你怎麽能張羅出個名堂來?
李本深便笑道:“這是本人立功的好機會,本人豈能錯過?”
師爺說:“即使想立功,也用不著這笨法子呀!如果弄不好,反受其害!”
李本深說:“這就是你有所不知了!此時對少主來說,重要的不是內容,而是形式!”
師爺問:“此話怎講?”
李本深說:“我琢磨著少主之所以要在貴陽舉行登基儀式,而不等到衡州之後再即位,是怕人搶其位子!”
師爺說:“即便如此,也不應有失帝王風範啊!”
李本深搖頭歎氣說:“你中書本之毒太深矣!先帝稱帝之時,不是也無皇宮,變周王府為皇宮麽?而當來不及換牆與瓦之時,便用漆去塗之,其帝王風範又何在?我思之,既然先帝能那般稱帝,少主便能這般稱帝!”
師爺為之一歎,說:“世道真是變了。”
李本深讓人也學吳三桂之辦法,將平西王府打扮一新。
貴陽城裏的百姓見之,感到非常稀奇,問正在為王府打扮的工匠說:“這王府好好的,怎麽還要塗脂抹粉的?”
工匠說:“圖個新罷!”
百姓說:“咱百姓連飯都吃不上,他咋還有錢來擺譜呢?”
師爺說:“不是為擺譜呢。”
百姓說:“那是為嘛?”
師爺說:“聽說過皇宮麽?皇宮便是這樣子呢。”
百姓說:“那京城中的皇帝難道還要搬到這兒來住?”
師爺說:“不是那皇帝,而是吳世璠要在此稱帝。”
百姓說:“不是說天無二日,國無二君麽?怎麽又冒出個皇帝來了?”
師爺說:“那是滿人的皇帝,這是漢人皇帝!”
百姓說:“難道讓滿人皇帝管著不夠,還要生出個漢人皇帝來管麽?”
師爺說:“不是早有兩個皇帝了麽?難道你還不知?”
百姓說:“不管是一個皇帝,還是兩個皇帝,我們都是沒飯吃,誰還有閑心思管那事!”
師爺不禁為之愕然。
吳世璠在貴陽匆匆忙忙地舉行了登基儀式,並改年號為洪化。
五、吳世璠自殺於昆明
清兵統帥勒爾錦聽說吳三桂已死,便對吳三桂所部展開全麵進攻。吳三桂所部便節節敗退,而將軍也是死的死,降的降。吳三桂昔年所創之勢紛紛瓦解。
康熙十八年,清將嶽樂令其將林興珠與提督趙國祚在武岡楓木嶺與吳國貴決戰,吳國貴死於沙場,同年,清軍將領莽依圖率師進入廣西。追擊吳世琮,吳世琮死於途中。
康熙十九年春,清軍將軍趙良棟破陽平關,攻克成都。清將王進寶自鳳縣破武關,攻取漢中。王屏藩逃向保寧,王進寶率兵追之,兩軍會於錦屏山,王屏藩兵敗,自殺。
康熙二十年,清軍進攻雲南昆明,在歸化寺屯兵。吳世璠遣將胡國柄等將萬人為象陣拒敵。清軍將領彰泰、賚塔督兵進攻,大破胡國柄所部,並將胡國柄斬首。此時,張國柱、李發美又先後投降清軍。
此時,吳世璠困守於昆明。他召馬寶、胡國柱、夏國相等人還救雲南。
康熙帝令趙良棟等人率兵攔截馬寶等人。
馬寶自尋甸到楚雄,屯兵於烏木。與趙良棟遭遇,不敵,兵敗。馬寶手下之將巴養元、趙國祚、鄭旺等人投降於清軍。
胡國柱自麗江、鶴慶進入雲龍州。被清軍追得走投無路,胡國柱隻好自縊而死。
夏國相自平越失敗後,便逃往廣西,清軍總兵李國梁遣兵圍之。夏國相無法,隻得與其將領王永清、江義等一起投降。
於是,吳世璠便真正陷入孤立無援之境地。
康熙二十年,清將趙良棟與清將彰泰、賚塔等所率之兵會合,將昆明城緊緊圍住。
到當年九月,已圍城數月,仍沒攻下昆明。趙良棟便與彰泰、賚塔等人商量。
彰泰、賚塔二人認為吳世璠已如甕中之鱉,隻要稍待時日,吳世璠必敗無疑。所以,他們覺得不需著急,隻慢慢等待便是。
趙良棟卻認為吳世璠雖已陷入孤境,但怕萬一死灰複燃,所以主張速攻。
彰泰擔心速攻傷亡太大,對己方不利。
趙良棟說,隻要截斷昆明湖的水道,使城中之兵無水可飲,不戰自亂,然後出兵擊之。
眾人認為此計甚妙,便截斷昆明湖的水道。
果然不出趙良棟所料,僅一個月,城中之兵便亂了。尤其吳世璠麾下的大將線緘,他覺得再無生路,心裏便暗暗籌劃起一個大陰謀來。
線緘將其部下集中起來,然後歎口氣對他們說:“大周已陷絕境,我等當另謀出路!”
部下聞之大驚,說:“國公不是說馬寶將軍、胡國柱將軍、夏國相將軍三人正在奔雲南而來救皇上麽?”國公是指郭壯圖。
線緘說:“如今已過數月,為何仍沒見他們來呢?”
眾人都緘口不言,其實大家都意料到某個結果了,隻是不願說罷了。
線緘說:“據線某得知,他們已死的死了,降的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