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節
吳三桂發跡史(出書版) 作者:子非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吳三桂說:“朕要親手將皇位交於世璠,並告訴他不要讓皇位落入別人之手!”
陳圓圓問:“你這麽急稱帝,就是為了將皇位傳於吳家之後麽?”
吳三桂說:“鼓舞士氣。”
陳圓圓問:“怎麽與鼓舞士氣有關呢?”
吳三桂說:“你知道朕未稱帝之前,為何會節節敗退麽?”
陳圓圓說:“為何?”
吳三桂歎口氣說:“康熙之勝,非在於兵馬之利,而在於君主之身;本王之敗,非在於兵馬之鈍,而在於臣子之身。”
陳圓圓仔細琢磨吳三桂之言,依然不得其要領。陳圓圓覺得再與他討論這些問題,已無實際意義,但她覺得吳三桂之所以能死中逃生,可能是因為出於要將皇位傳於吳世璠的念頭。於是,她問:“你是在等世璠麽?”
吳三桂說:“朕若不將皇位親手交給世璠,朕死不瞑目!”
然而,吳三桂終究沒等到那一天。
同年八月,天氣異常炎熱,吳三桂得了痢疾,上嘔下瀉,身子很快被掏空,最後終於虛弱而死。
據說,吳三桂死的那天晚上下著暴雨,天空中電閃雷鳴,大地上如同地震。
四、吳世璠在貴陽稱帝
吳世璠帶著眾人在崎嶇的山路上走。
他們的身子隨著山路的起而起,隨著山路的落而落。
他們穿行樹木茂密的林中,太陽被擋在樹冠之外。雖然天氣很熱,但他們卻感覺到陣陣涼意直沁肺腑。
吳世璠本來留駐在雲南,接到吳三桂得急病的消息,便立即安排好事務,奔撲衡陽。如今僅僅到貴州地界,所以眾人都心急如焚,不分晝夜地趕路。
那日到了貴陽城中,吳世璠帶眾人來到吳三桂在貴陽所建的王府。
平西王府依然是那麽雄偉氣派,但如今是人去樓空,吳世璠見之,心中頓時湧出許多感慨。同時,因為不知祖父病的輕重,對祖父的生死未卜,所以,見到祖父的平西王府時,又頓添許多愁緒。
貴州提督李本深得知吳世璠來到貴陽,便親來平西王府探視他。雖然他知吳世璠是吳應熊庶出之子,但是吳三桂曆來對吳世璠寵愛有加。李本深知吳世璠前途不可限量,自然不敢對他太怠慢。
吳世璠在貴陽休息了幾日,正打算起程之時,得報湖南有特使前來。吳世璠急忙要人帶入。
原來,吳三桂死後,夏國相和胡國柱等人按吳三桂之遺願,派譚延祚來接吳世璠到衡州即位。
譚延祚見到吳世璠之後,將夏胡二人密信交於吳世璠。
吳世璠得知祖父已死,悲痛欲絕,頓時號啕大哭起來!吳世璠知道祖父曆來並不因為自己是庶出之身而對自己有絲毫輕視之意,甚至寵愛自己甚於其他孫子。這從祖父傳位給自己之事中可以得知。所以,吳世璠非常傷心。
譚延祚見之,便安慰他說:“少主不可過分悲傷,須保重身體才是!”
吳世璠隻得止住哭。他之所以止住哭,不僅僅怕有傷身體,更怕有失體麵。他想:自己既然很快就要被立為新君,豈能在大臣麵前哭哭泣泣有失威儀?
方光琮和郭壯圖得知此消息,便來到吳世璠房中。方光琮見吳世璠仍然悲悲戚戚的,便安慰他說:“如今是國難之際,少主必須節哀,否則隻怕對國家不利!”方光琮是吳三桂委任的大學士,一直輔佐吳世璠。
吳世璠將目光投向姑父郭壯圖,郭壯圖肯定地點點頭。郭壯圖見吳世璠為人機警,又極仁厚,所以對他也非常寵愛。
吳世璠說:“如今祖父傳位於我,我卻不知如何應付!請二位不吝賜教。”
方光琮說:“少主須立即登基稱帝!”
吳世璠說:“祖父之靈堂在衡州,我豈能不先盡孝而登基?豈不是有違祖父之遺願,傷眾人之心?”
郭壯圖說:“大學士言之有理,少主須三思而後行!”
吳世璠說:“理在何處?”
方光琮說:“俗話說,遲則生變!”
吳世璠說:“祖父之遺願便是將帝位傳之於我,又會有什麽變故呢?”
方光琮欲言又止,眼望著郭壯圖,郭壯圖知道方光琮不好意思說,因為怕傷吳世璠之心故向自己求援的。郭壯圖沉思片刻,說:“少主可想到自己之出身麽?”
吳世璠一驚,說:“姑父可是說我是庶出之身麽?”
郭壯圖說:“正是!”
吳世璠說:“想必他人未必敢更改祖父遺願,行大不韙於天下!”
郭壯圖說:“隻怕未必!少主想想,天下之人誰不貪圖榮華富貴?況且是君主之位!”
方光琮說:“更重要的是少主出身如此,令他人有機可乘。”
郭壯圖說:“按祖宗之規矩,是不能立少主的,少主須慎重考慮。”
吳世璠心中默認了。他問:“依二位之見,莫非要我在貴陽稱帝麽?”
方郭二人點頭稱是。
吳世璠說:“可是,貴陽雖然是祖父之地,卻無可用之皇宮啊!”
方光琮便在心中暗罵吳世璠糊塗:現在都什麽時候了,還管它有沒有皇宮?重要的不是有皇宮!即使有皇宮,你也不能住啊!重要的是趕忙稱帝,以斷天下人之念。
郭壯圖說:“我看此事不用焦急,讓李提督去張羅便行了!”郭壯圖認為,稱帝之事,非同小可!雖不能搞得太奢華,但也不能太寒酸,有失吳家之體麵。
李本深前來聽命,得知吳世璠要在貴陽稱帝之後,才奔赴衡州,心中大喜。因為,這是自己立功的好機會。李本深問吳世璠需要自己做什麽?
吳世璠說:“我將一切事項都交給你去張羅。”
陳圓圓問:“你這麽急稱帝,就是為了將皇位傳於吳家之後麽?”
吳三桂說:“鼓舞士氣。”
陳圓圓問:“怎麽與鼓舞士氣有關呢?”
吳三桂說:“你知道朕未稱帝之前,為何會節節敗退麽?”
陳圓圓說:“為何?”
吳三桂歎口氣說:“康熙之勝,非在於兵馬之利,而在於君主之身;本王之敗,非在於兵馬之鈍,而在於臣子之身。”
陳圓圓仔細琢磨吳三桂之言,依然不得其要領。陳圓圓覺得再與他討論這些問題,已無實際意義,但她覺得吳三桂之所以能死中逃生,可能是因為出於要將皇位傳於吳世璠的念頭。於是,她問:“你是在等世璠麽?”
吳三桂說:“朕若不將皇位親手交給世璠,朕死不瞑目!”
然而,吳三桂終究沒等到那一天。
同年八月,天氣異常炎熱,吳三桂得了痢疾,上嘔下瀉,身子很快被掏空,最後終於虛弱而死。
據說,吳三桂死的那天晚上下著暴雨,天空中電閃雷鳴,大地上如同地震。
四、吳世璠在貴陽稱帝
吳世璠帶著眾人在崎嶇的山路上走。
他們的身子隨著山路的起而起,隨著山路的落而落。
他們穿行樹木茂密的林中,太陽被擋在樹冠之外。雖然天氣很熱,但他們卻感覺到陣陣涼意直沁肺腑。
吳世璠本來留駐在雲南,接到吳三桂得急病的消息,便立即安排好事務,奔撲衡陽。如今僅僅到貴州地界,所以眾人都心急如焚,不分晝夜地趕路。
那日到了貴陽城中,吳世璠帶眾人來到吳三桂在貴陽所建的王府。
平西王府依然是那麽雄偉氣派,但如今是人去樓空,吳世璠見之,心中頓時湧出許多感慨。同時,因為不知祖父病的輕重,對祖父的生死未卜,所以,見到祖父的平西王府時,又頓添許多愁緒。
貴州提督李本深得知吳世璠來到貴陽,便親來平西王府探視他。雖然他知吳世璠是吳應熊庶出之子,但是吳三桂曆來對吳世璠寵愛有加。李本深知吳世璠前途不可限量,自然不敢對他太怠慢。
吳世璠在貴陽休息了幾日,正打算起程之時,得報湖南有特使前來。吳世璠急忙要人帶入。
原來,吳三桂死後,夏國相和胡國柱等人按吳三桂之遺願,派譚延祚來接吳世璠到衡州即位。
譚延祚見到吳世璠之後,將夏胡二人密信交於吳世璠。
吳世璠得知祖父已死,悲痛欲絕,頓時號啕大哭起來!吳世璠知道祖父曆來並不因為自己是庶出之身而對自己有絲毫輕視之意,甚至寵愛自己甚於其他孫子。這從祖父傳位給自己之事中可以得知。所以,吳世璠非常傷心。
譚延祚見之,便安慰他說:“少主不可過分悲傷,須保重身體才是!”
吳世璠隻得止住哭。他之所以止住哭,不僅僅怕有傷身體,更怕有失體麵。他想:自己既然很快就要被立為新君,豈能在大臣麵前哭哭泣泣有失威儀?
方光琮和郭壯圖得知此消息,便來到吳世璠房中。方光琮見吳世璠仍然悲悲戚戚的,便安慰他說:“如今是國難之際,少主必須節哀,否則隻怕對國家不利!”方光琮是吳三桂委任的大學士,一直輔佐吳世璠。
吳世璠將目光投向姑父郭壯圖,郭壯圖肯定地點點頭。郭壯圖見吳世璠為人機警,又極仁厚,所以對他也非常寵愛。
吳世璠說:“如今祖父傳位於我,我卻不知如何應付!請二位不吝賜教。”
方光琮說:“少主須立即登基稱帝!”
吳世璠說:“祖父之靈堂在衡州,我豈能不先盡孝而登基?豈不是有違祖父之遺願,傷眾人之心?”
郭壯圖說:“大學士言之有理,少主須三思而後行!”
吳世璠說:“理在何處?”
方光琮說:“俗話說,遲則生變!”
吳世璠說:“祖父之遺願便是將帝位傳之於我,又會有什麽變故呢?”
方光琮欲言又止,眼望著郭壯圖,郭壯圖知道方光琮不好意思說,因為怕傷吳世璠之心故向自己求援的。郭壯圖沉思片刻,說:“少主可想到自己之出身麽?”
吳世璠一驚,說:“姑父可是說我是庶出之身麽?”
郭壯圖說:“正是!”
吳世璠說:“想必他人未必敢更改祖父遺願,行大不韙於天下!”
郭壯圖說:“隻怕未必!少主想想,天下之人誰不貪圖榮華富貴?況且是君主之位!”
方光琮說:“更重要的是少主出身如此,令他人有機可乘。”
郭壯圖說:“按祖宗之規矩,是不能立少主的,少主須慎重考慮。”
吳世璠心中默認了。他問:“依二位之見,莫非要我在貴陽稱帝麽?”
方郭二人點頭稱是。
吳世璠說:“可是,貴陽雖然是祖父之地,卻無可用之皇宮啊!”
方光琮便在心中暗罵吳世璠糊塗:現在都什麽時候了,還管它有沒有皇宮?重要的不是有皇宮!即使有皇宮,你也不能住啊!重要的是趕忙稱帝,以斷天下人之念。
郭壯圖說:“我看此事不用焦急,讓李提督去張羅便行了!”郭壯圖認為,稱帝之事,非同小可!雖不能搞得太奢華,但也不能太寒酸,有失吳家之體麵。
李本深前來聽命,得知吳世璠要在貴陽稱帝之後,才奔赴衡州,心中大喜。因為,這是自己立功的好機會。李本深問吳世璠需要自己做什麽?
吳世璠說:“我將一切事項都交給你去張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