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節
吳三桂發跡史(出書版) 作者:子非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輔臣問:“大人何出此言?”
莫洛說:“據皇上估計,吳三桂必然會反。而提督之下,又多吳三桂的舊部,所以要防著一些。”
王輔臣說:“大人之言,倒是提醒了我!張建勳與馬一棍二人這兩天的行為令人生疑!”
莫洛一聽,心中大驚,大叫不好。
王輔臣問:“什麽不好?”
莫洛說:“若是他二人趁你我不在之機,暗地裏鼓動兵卒,豈不會壞大事。”
王輔臣一聽,心裏也急了,問:“依大人之見,該如何辦?”
莫洛說:“料想他們並無大的作為,你我趕快迴去,將他二人立即調離西安。”
王輔臣一想,也唯有此法了。二人火速地趕迴提督府內。張馬二人正與一幫人在王輔臣的府內等著。王莫二人見之暗驚。
王輔臣剛剛坐下,正要宣布調離張馬二人之事,汪士榮大搖大擺地走進來了。
王輔臣見他陌生,驚訝地問:“你是誰?”
汪士榮麵不變色心不跳地說:“平西王吳三桂的特使汪士榮。”
莫洛一聽,猛然醒悟,吼道:“將此人拿下!”
隻見汪士榮把手一揮,一幫人反撲上莫洛,將莫洛擒了。
莫洛連忙說:“錯了!”
兵卒們說:“沒錯。”
王輔臣說:“錯了!”
張建勳說:“沒錯。”
王輔臣便什麽都明白了。王輔臣環視一圈,見王屏藩也在座,便用迷惑的目光看王屏藩一眼。當他從王屏藩的目光之中得到肯定的結果之後,他便知自己完了。王屏藩本是自己的心腹將領,如今也被他們策反過去了,自己成了名副其實的光杆提督。
王輔臣顫抖地問:“你們要幹什麽?”
汪士榮說:“想請提督與我們一起樹起反清義旗,共創複明大業!”
王輔臣說:“王某受皇上恩寵,怎麽能說反就反了,做不義之人讓天下人恥笑呢?”
汪士榮狂笑起來,笑聲振人耳膜。
王輔臣問:“你何故發笑?”
汪士榮說:“汪某笑提督愚不可及!”
王輔臣問:“王某為何愚不可及了?”
汪士榮說:“康熙帝隻是給你個空身份,你便如此為他賣命!而康熙帝卻並不相信你。這難道不令人發笑麽?”
王輔臣說:“何以見得皇上不相信王某?”
汪士榮說:“康熙若相信你,為何還要派莫洛來監視你?”
莫洛急道:“提督大人千萬不可聽他狂言!皇上是相信你的!皇上派臣來此,並非想監督你,而是想幫你!”
汪士榮劍眉一豎,將犀利的目光投向莫洛,令莫洛不寒而栗。然後質問莫洛:“皇上若是信任提督大人,又怎麽會將提督大人的公子扣在京中作人質?”
汪士榮此言正擊中了王輔臣之要害。這正是他深為憂慮的地方,同時也是令他無法相信皇上的地方。王輔臣不由自主地勾下了頭。
莫洛一見,更急了,大聲道:“此人一派胡言,千萬不可聽信他言,中他離間之計!”
汪士榮從懷中拔出劍,揮向莫洛。突然,莫洛之頭離開了他的身體,而血柱隨之噴湧而出。
王輔臣一見,傻了。良久之後,才問汪士榮:“你何故將欽差殺了?這豈不是將我置於死地麽?”
汪士榮凜然道:“提督若不依在下,康熙帝必治提督之罪,提督自然是死路一條!”
王輔臣淚眼蒙蒙,喟歎說:“可是,如果王某依了先生之言,犬子豈有命在?”
汪士榮說:“提督不依在下之言,康熙帝若治罪,公子又豈能無恙?”
王輔臣便默然。
突然,大廳之中聚滿了將士,齊聲向王輔臣請求起兵,反清複明。
王輔臣見大勢已去,隻得依了。
三、陳圓圓勸吳三桂自息幹戈
康熙十二年二月,神州大地仍然籠罩於冬的酷寒與春的蘇醒之中。京城之官員大多還沒有脫離妻妾溫柔的懷抱,從過年的溫馨中走出來,大清的江山已經陷落一大片。
自去年十一月吳三桂起兵以來,吳三桂之兵相繼攻下了四川、湖南。再加上孫延齡起兵於廣西、尚之信起兵於廣東,王輔臣起兵於陝西、耿精忠起兵於福建,此時成為吳三桂天下的有雲南、貴州、四川、湖南、廣西、廣東、陝西、福建八省。
頓時,中國掀起了反清複明之高潮。
吳三桂望著長沙巡撫衙門內外的繁榮景象,心裏更加躊躇滿誌,仿佛這大清的天下已成為了他的囊中之物一般。
但有一人卻為吳三桂深深憂慮起來,那便是陳圓圓。她本來對吳三桂起兵造反便有所不滿,心想,都過花甲之年的人了,什麽事情不能看淡些?皇上要撤藩,就讓他撤了不得了。為何要起兵造反呢?得了個叛逆之名不說,還無法安享晚年。她本想阻止吳三桂,但一直苦於沒有機會。同時又怕自己之言引起他的煩惱,對於他打仗不利。陳圓圓時常在心裏感歎:女人就是怪!一旦愛上一個男人後,既想阻止男人幹什麽,又怕自己的阻止會給男人帶來麻煩。如今見吳三桂事情順利,又有空時,便打算勸勸他。
於是,陳圓圓來找吳三桂。
吳三桂一見陳圓圓,心中大喜,立即將陳圓圓攬入懷中,充滿愛憐地審視陳圓圓。望著陳圓圓那張仍然具有女性之魅力的臉,吳三桂心裏便充滿了感慨:漂亮的女人看起來總是未老,而男人不管漂亮不漂亮都老得很快!
陳圓圓見吳三桂癡看著自己,便笑吟吟地說:“都是老夫老妻了,又不是沒見過,為何總是看著愚妾?”
莫洛說:“據皇上估計,吳三桂必然會反。而提督之下,又多吳三桂的舊部,所以要防著一些。”
王輔臣說:“大人之言,倒是提醒了我!張建勳與馬一棍二人這兩天的行為令人生疑!”
莫洛一聽,心中大驚,大叫不好。
王輔臣問:“什麽不好?”
莫洛說:“若是他二人趁你我不在之機,暗地裏鼓動兵卒,豈不會壞大事。”
王輔臣一聽,心裏也急了,問:“依大人之見,該如何辦?”
莫洛說:“料想他們並無大的作為,你我趕快迴去,將他二人立即調離西安。”
王輔臣一想,也唯有此法了。二人火速地趕迴提督府內。張馬二人正與一幫人在王輔臣的府內等著。王莫二人見之暗驚。
王輔臣剛剛坐下,正要宣布調離張馬二人之事,汪士榮大搖大擺地走進來了。
王輔臣見他陌生,驚訝地問:“你是誰?”
汪士榮麵不變色心不跳地說:“平西王吳三桂的特使汪士榮。”
莫洛一聽,猛然醒悟,吼道:“將此人拿下!”
隻見汪士榮把手一揮,一幫人反撲上莫洛,將莫洛擒了。
莫洛連忙說:“錯了!”
兵卒們說:“沒錯。”
王輔臣說:“錯了!”
張建勳說:“沒錯。”
王輔臣便什麽都明白了。王輔臣環視一圈,見王屏藩也在座,便用迷惑的目光看王屏藩一眼。當他從王屏藩的目光之中得到肯定的結果之後,他便知自己完了。王屏藩本是自己的心腹將領,如今也被他們策反過去了,自己成了名副其實的光杆提督。
王輔臣顫抖地問:“你們要幹什麽?”
汪士榮說:“想請提督與我們一起樹起反清義旗,共創複明大業!”
王輔臣說:“王某受皇上恩寵,怎麽能說反就反了,做不義之人讓天下人恥笑呢?”
汪士榮狂笑起來,笑聲振人耳膜。
王輔臣問:“你何故發笑?”
汪士榮說:“汪某笑提督愚不可及!”
王輔臣問:“王某為何愚不可及了?”
汪士榮說:“康熙帝隻是給你個空身份,你便如此為他賣命!而康熙帝卻並不相信你。這難道不令人發笑麽?”
王輔臣說:“何以見得皇上不相信王某?”
汪士榮說:“康熙若相信你,為何還要派莫洛來監視你?”
莫洛急道:“提督大人千萬不可聽他狂言!皇上是相信你的!皇上派臣來此,並非想監督你,而是想幫你!”
汪士榮劍眉一豎,將犀利的目光投向莫洛,令莫洛不寒而栗。然後質問莫洛:“皇上若是信任提督大人,又怎麽會將提督大人的公子扣在京中作人質?”
汪士榮此言正擊中了王輔臣之要害。這正是他深為憂慮的地方,同時也是令他無法相信皇上的地方。王輔臣不由自主地勾下了頭。
莫洛一見,更急了,大聲道:“此人一派胡言,千萬不可聽信他言,中他離間之計!”
汪士榮從懷中拔出劍,揮向莫洛。突然,莫洛之頭離開了他的身體,而血柱隨之噴湧而出。
王輔臣一見,傻了。良久之後,才問汪士榮:“你何故將欽差殺了?這豈不是將我置於死地麽?”
汪士榮凜然道:“提督若不依在下,康熙帝必治提督之罪,提督自然是死路一條!”
王輔臣淚眼蒙蒙,喟歎說:“可是,如果王某依了先生之言,犬子豈有命在?”
汪士榮說:“提督不依在下之言,康熙帝若治罪,公子又豈能無恙?”
王輔臣便默然。
突然,大廳之中聚滿了將士,齊聲向王輔臣請求起兵,反清複明。
王輔臣見大勢已去,隻得依了。
三、陳圓圓勸吳三桂自息幹戈
康熙十二年二月,神州大地仍然籠罩於冬的酷寒與春的蘇醒之中。京城之官員大多還沒有脫離妻妾溫柔的懷抱,從過年的溫馨中走出來,大清的江山已經陷落一大片。
自去年十一月吳三桂起兵以來,吳三桂之兵相繼攻下了四川、湖南。再加上孫延齡起兵於廣西、尚之信起兵於廣東,王輔臣起兵於陝西、耿精忠起兵於福建,此時成為吳三桂天下的有雲南、貴州、四川、湖南、廣西、廣東、陝西、福建八省。
頓時,中國掀起了反清複明之高潮。
吳三桂望著長沙巡撫衙門內外的繁榮景象,心裏更加躊躇滿誌,仿佛這大清的天下已成為了他的囊中之物一般。
但有一人卻為吳三桂深深憂慮起來,那便是陳圓圓。她本來對吳三桂起兵造反便有所不滿,心想,都過花甲之年的人了,什麽事情不能看淡些?皇上要撤藩,就讓他撤了不得了。為何要起兵造反呢?得了個叛逆之名不說,還無法安享晚年。她本想阻止吳三桂,但一直苦於沒有機會。同時又怕自己之言引起他的煩惱,對於他打仗不利。陳圓圓時常在心裏感歎:女人就是怪!一旦愛上一個男人後,既想阻止男人幹什麽,又怕自己的阻止會給男人帶來麻煩。如今見吳三桂事情順利,又有空時,便打算勸勸他。
於是,陳圓圓來找吳三桂。
吳三桂一見陳圓圓,心中大喜,立即將陳圓圓攬入懷中,充滿愛憐地審視陳圓圓。望著陳圓圓那張仍然具有女性之魅力的臉,吳三桂心裏便充滿了感慨:漂亮的女人看起來總是未老,而男人不管漂亮不漂亮都老得很快!
陳圓圓見吳三桂癡看著自己,便笑吟吟地說:“都是老夫老妻了,又不是沒見過,為何總是看著愚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