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節
吳三桂發跡史(出書版) 作者:子非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汪士榮示意他二人坐,他二人沒有動。汪士榮知道他二人對自己懷疑,便從貼身處摸出吳三桂交給自己的信物給二人看。
張馬二人仔細地審察了信物之後,又互相對視一下,張便問:“先生是平西王的特使?”
汪士榮點頭。
張建勳又問:“先生貴姓?”
汪士榮說:“免貴姓汪。”
張建勳和馬一棍便大喜道:“原來是汪士榮先生。請汪先生恕我等有眼不識泰山之罪!”
汪士榮淺笑了笑。
張建勳問:“平西王派先生來所為何事?”
汪士榮不答反問:“張將軍猜呢?”
張建勳想了想說:“莫非是為成就大事?”
汪士榮點點頭。
張建勳和馬一棍便興奮起來,立即移動凳子坐到汪士榮的身邊來了。
汪士榮笑著問:“二位估計王提督會不會起兵響應?”
二人立即變得氣餒起來。張建勳說:“據張某估計,隻怕很難!”
汪士榮沒動聲色,因為此種情況已在他的意料之中。汪士榮又問:“為何會這樣呢?皇上不就是給他個虛假的身份麽?”
張建勳歎口氣說:“雖說是虛假的身份,可那是皇上給的!人家看重呢。汪先生想必也看到了,提督府內井井有條。這便是王提督誓死忠於朝廷的表現。”
汪士榮問:“有沒有其他的辦法,促使他改變呢?”
馬一棍說:“除非將他殺了!”
汪士榮斷然否決說:“不行,那樣會引起兵變的。”
張建勳說:“如果不這樣,那就沒有什麽好辦法了。”
汪士榮問:“能否采取釜底抽薪之法,你們二人想法將王輔臣的手下也策反過來,讓王輔臣變成個光杆司令?”
張建勳說:“此法雖好!隻怕實施不了。”
汪士榮問:“為什麽?”
張建勳說:“時間來不及了!”
汪士榮問:“為何來不及了呢?”
馬一棍說:“欽差大臣就在這兩天會到!”
汪士榮一聽,頓時更加佩服吳三桂,因為什麽事都在吳三桂的預料之中。汪士榮認為幹脆采用吳三桂授予自己的錦囊妙計。
汪士榮問:“欽差是誰?”
張建勳說:“刑部尚書莫洛。”
汪士榮默想一陣,心中有了主意。然後輕言細語地對張馬二人說出了自己的主意。張馬二人越聽越驚,越聽越喜,最後連連點頭。
等一切籌劃好之後,汪士榮送張馬二人出來。
小二見他二人有說有笑的,根本不像有老鼠和貓在一起的樣子,心裏便涼了半截。於是暗地裏罵道:媽的!咱小百姓又讓官們當猴耍了!
二、汪士榮謀殺莫洛逼反王輔臣
莫洛到西安後,見提督府內秩序井然,十分安靜,絲毫沒有那種叛亂之前的慌亂跡象,知道是因王輔臣忠於朝廷,致力於治政的結果。所以,一顆不安之心放下來。
王輔臣自然知道朝廷是對自己有些懷疑才派莫洛這位重臣來監督自己的。心裏雖然有些不快,但隨即又覺得可以理解。於是善待莫洛。
莫洛在提督府內呆了幾日,便有些不耐,想出去走走。他曾經在西安待過十多年,對西安城內外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是非常熟悉。所以一看到城內那些熟悉的景致,莫洛心中總會引起莫名其妙的衝動。
王輔臣知道莫洛不好玩才想出去走走的。他見莫洛來西安之後,並無什麽令自己不愉快的行為,心中已對他充滿好感。再說,自己作為陝西提督,也應該盡盡地主之誼。於是打算陪莫洛走走。王輔臣知道官場之中,欽差大人的分量。若能將他侍候舒服了,他一句話能讓你升遷,若是將他得罪了,他也是一句話能將你貶了。所以,底下之官對於他們往往會極盡阿諛逢迎之能事,山珍海味,本地特產自然不在話下,黃魚白魚、歌妓舞妓也必然尋些來,直到他們眉開眼笑,心滿意足,盡興而歸為止。而當上麵之官,哪怕是一些衙門差事,感到口淡心火錢袋癟之時,便要到底下來,讓山珍海味填填嘴巴,讓女人泄泄火氣,讓金錢塞塞袋子。此種內幕,百姓是無從知道的。而官與官之間卻是彼此心照不宣的。當然,偶爾有些玩得過火的,被小百姓撞見了,也得對他們意思意思,不然,怎麽堵得了小百姓之嘴?所以,東窗事發的官員並不怪自己不檢點,而隻是怪自己運氣太差。
當然,王輔臣不想那樣去侍候莫洛,但覺得陪莫洛出去走走,還是應該的。一是可以讓莫洛看看自己的政績,幫自己在皇上麵前美言幾句,二是可以加強彼此的感情。俗話說,感情感情,有感有情,無感無情,先有感後有情。如果自己不多陪陪上司,多與上司交流交流,感情又從哪裏來?
王輔臣陪著莫洛騎馬在城內逛了一圈,然後覓一處酒店歇息。王輔臣問:“讓王某陪大人小酌一番如何?”
莫洛雖不喝酒,但今日有王輔臣相陪而逛,便也來了興致,說:“今日你們遠離公門,在此暢飲一番,即使醉了,也不算不潔身自好!”
王輔臣一聽,便覺莫洛之言有些油滑。自己是公門中人,在不在公門,都代表著官員之形象。豈會在官場之中時,便代表官之形象,而到了外麵來,便不代表官之形象呢?雖然如此,王輔臣卻不便點破他。因為王輔臣知道莫洛之言道出了那些不清正廉明的官員的心態。
王輔臣親自為莫洛斟酒,然後向他敬酒。二人你來我往便喝了幾杯,話也多起來。
莫洛說:“孫延齡反了,王提督知道嗎?”
王輔臣大驚,說:“不知道!”
莫洛說:“提督府內可有什麽異動?”
王輔臣心裏暗怒,問:“皇上莫非對本人有所懷疑?”
莫洛說:“並非皇上懷疑提督,否則,莫洛也不會直言相問提督大人了!”
王輔臣一想,覺得莫洛之言在理,心裏的不悅也便消失了,便說:“西安城內,大家都忠於職守,並無異常之舉。”
莫洛說:“本人倒是要提醒大人注意!”
張馬二人仔細地審察了信物之後,又互相對視一下,張便問:“先生是平西王的特使?”
汪士榮點頭。
張建勳又問:“先生貴姓?”
汪士榮說:“免貴姓汪。”
張建勳和馬一棍便大喜道:“原來是汪士榮先生。請汪先生恕我等有眼不識泰山之罪!”
汪士榮淺笑了笑。
張建勳問:“平西王派先生來所為何事?”
汪士榮不答反問:“張將軍猜呢?”
張建勳想了想說:“莫非是為成就大事?”
汪士榮點點頭。
張建勳和馬一棍便興奮起來,立即移動凳子坐到汪士榮的身邊來了。
汪士榮笑著問:“二位估計王提督會不會起兵響應?”
二人立即變得氣餒起來。張建勳說:“據張某估計,隻怕很難!”
汪士榮沒動聲色,因為此種情況已在他的意料之中。汪士榮又問:“為何會這樣呢?皇上不就是給他個虛假的身份麽?”
張建勳歎口氣說:“雖說是虛假的身份,可那是皇上給的!人家看重呢。汪先生想必也看到了,提督府內井井有條。這便是王提督誓死忠於朝廷的表現。”
汪士榮問:“有沒有其他的辦法,促使他改變呢?”
馬一棍說:“除非將他殺了!”
汪士榮斷然否決說:“不行,那樣會引起兵變的。”
張建勳說:“如果不這樣,那就沒有什麽好辦法了。”
汪士榮問:“能否采取釜底抽薪之法,你們二人想法將王輔臣的手下也策反過來,讓王輔臣變成個光杆司令?”
張建勳說:“此法雖好!隻怕實施不了。”
汪士榮問:“為什麽?”
張建勳說:“時間來不及了!”
汪士榮問:“為何來不及了呢?”
馬一棍說:“欽差大臣就在這兩天會到!”
汪士榮一聽,頓時更加佩服吳三桂,因為什麽事都在吳三桂的預料之中。汪士榮認為幹脆采用吳三桂授予自己的錦囊妙計。
汪士榮問:“欽差是誰?”
張建勳說:“刑部尚書莫洛。”
汪士榮默想一陣,心中有了主意。然後輕言細語地對張馬二人說出了自己的主意。張馬二人越聽越驚,越聽越喜,最後連連點頭。
等一切籌劃好之後,汪士榮送張馬二人出來。
小二見他二人有說有笑的,根本不像有老鼠和貓在一起的樣子,心裏便涼了半截。於是暗地裏罵道:媽的!咱小百姓又讓官們當猴耍了!
二、汪士榮謀殺莫洛逼反王輔臣
莫洛到西安後,見提督府內秩序井然,十分安靜,絲毫沒有那種叛亂之前的慌亂跡象,知道是因王輔臣忠於朝廷,致力於治政的結果。所以,一顆不安之心放下來。
王輔臣自然知道朝廷是對自己有些懷疑才派莫洛這位重臣來監督自己的。心裏雖然有些不快,但隨即又覺得可以理解。於是善待莫洛。
莫洛在提督府內呆了幾日,便有些不耐,想出去走走。他曾經在西安待過十多年,對西安城內外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是非常熟悉。所以一看到城內那些熟悉的景致,莫洛心中總會引起莫名其妙的衝動。
王輔臣知道莫洛不好玩才想出去走走的。他見莫洛來西安之後,並無什麽令自己不愉快的行為,心中已對他充滿好感。再說,自己作為陝西提督,也應該盡盡地主之誼。於是打算陪莫洛走走。王輔臣知道官場之中,欽差大人的分量。若能將他侍候舒服了,他一句話能讓你升遷,若是將他得罪了,他也是一句話能將你貶了。所以,底下之官對於他們往往會極盡阿諛逢迎之能事,山珍海味,本地特產自然不在話下,黃魚白魚、歌妓舞妓也必然尋些來,直到他們眉開眼笑,心滿意足,盡興而歸為止。而當上麵之官,哪怕是一些衙門差事,感到口淡心火錢袋癟之時,便要到底下來,讓山珍海味填填嘴巴,讓女人泄泄火氣,讓金錢塞塞袋子。此種內幕,百姓是無從知道的。而官與官之間卻是彼此心照不宣的。當然,偶爾有些玩得過火的,被小百姓撞見了,也得對他們意思意思,不然,怎麽堵得了小百姓之嘴?所以,東窗事發的官員並不怪自己不檢點,而隻是怪自己運氣太差。
當然,王輔臣不想那樣去侍候莫洛,但覺得陪莫洛出去走走,還是應該的。一是可以讓莫洛看看自己的政績,幫自己在皇上麵前美言幾句,二是可以加強彼此的感情。俗話說,感情感情,有感有情,無感無情,先有感後有情。如果自己不多陪陪上司,多與上司交流交流,感情又從哪裏來?
王輔臣陪著莫洛騎馬在城內逛了一圈,然後覓一處酒店歇息。王輔臣問:“讓王某陪大人小酌一番如何?”
莫洛雖不喝酒,但今日有王輔臣相陪而逛,便也來了興致,說:“今日你們遠離公門,在此暢飲一番,即使醉了,也不算不潔身自好!”
王輔臣一聽,便覺莫洛之言有些油滑。自己是公門中人,在不在公門,都代表著官員之形象。豈會在官場之中時,便代表官之形象,而到了外麵來,便不代表官之形象呢?雖然如此,王輔臣卻不便點破他。因為王輔臣知道莫洛之言道出了那些不清正廉明的官員的心態。
王輔臣親自為莫洛斟酒,然後向他敬酒。二人你來我往便喝了幾杯,話也多起來。
莫洛說:“孫延齡反了,王提督知道嗎?”
王輔臣大驚,說:“不知道!”
莫洛說:“提督府內可有什麽異動?”
王輔臣心裏暗怒,問:“皇上莫非對本人有所懷疑?”
莫洛說:“並非皇上懷疑提督,否則,莫洛也不會直言相問提督大人了!”
王輔臣一想,覺得莫洛之言在理,心裏的不悅也便消失了,便說:“西安城內,大家都忠於職守,並無異常之舉。”
莫洛說:“本人倒是要提醒大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