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守亮說:“據說皇上雖然年幼,卻是少年老成之人。按理說,皇上是不會輕易將自己心中所想告訴外人的。而如今他竟然將自己心中所想之事刻於木柱之上,雖然是偏僻之處,但畢竟是外人可視的地方,由此可知,皇上對此事用心極深。”


    眾人均不言語,楊珅點頭說:“胡兄所言極是。”


    胡守亮繼續說:“雖說皇上年幼,離親政之日還遠,但是,這一天畢竟會來到!所以,胡某認為,雖說不能太急,卻也不能不急!”


    吳三桂問:“依你之見,該如何決斷?”


    胡守亮決斷地說:“有備無患。”


    吳三桂問:“如何有備無患?”


    胡守亮說:“撤藩,我等無容身之地,不撤,朝廷寢食難安!是遲是早,這一日終究會來。既然如此,我們倒不如早作安排。”


    楊珅、郭雲龍、馬寶等將領一致稱善。他們仿佛早就在等著這一天似的。


    唯有方獻廷一人一直是沉默不語。


    吳三桂自然注意到了。他知道方獻廷足智多謀,且為人沉穩。他問方獻廷:“方兄有何看法呢?”


    方獻廷不緊不慢地說:“如果此字僅是皇上所為,方某認為不足為慮。隻是……”方獻廷欲言又止。


    吳三桂說:“方兄有話直說!”


    方獻廷說:“方某認為皇上身邊有能人!”


    眾人聞之,一驚,隨後都沉思起來。


    方獻廷繼續說:“大家想想,皇上才多大?他能知當今天下須治好這三件事?所以方某認為皇上身邊必有能人!”


    此言正是說到吳三桂的心坎上了。他一直就在為著此事憂慮。然而,現在他見眾人因此而顯得有些沮喪,就立刻大笑起來,以緩解眾人的情緒。


    馬寶問:“平西王為何發笑?”


    吳三桂說:“康熙帝隻是個乳臭未幹的小孩,我們何必怕他?”


    三、吳三桂投石問路


    康熙帝六年,即公元一六六七年,康熙帝終於親政。


    此時索尼已死,蘇克薩哈本想以辭職助康熙得到實權,但鼇拜執意不肯放權,致使大權讓鼇拜獨攬。


    所以,康熙帝雖然已親政,但並無實權。


    但是,埋在康熙帝心裏的撤三藩的願望卻被撩撥出來,康熙帝認為,此時鼇拜雖然不肯放權,但自己若提出撤三藩,想必他是會同意的。因為撤三藩並不傷害鼇拜的利益。


    於是,康熙帝告訴索額圖關於自己要撤藩的想法。索額圖說不妥,康熙帝問為什麽?


    索額圖說:“此時提出撤藩有幾害。一是因為鼇拜專權,皇上並無實權,若貿然提出撤藩而達不到,便有失君威;二是鼇拜正暗中與皇上較勁,而吳三桂是平衡在二者之間的力量,提出撤藩,勢必將吳三桂推入鼇拜之懷中,皇上便會多一個勁敵;三是皇上剛親政,政局未穩,若提出撤藩,更會令全國動蕩。”


    康熙帝點頭讚歎道:“你的分析精辟!朕因此知道了此時提出撤藩的弊端所在。”康熙帝停頓片刻,語氣一轉說:“不過,朕認為三藩終究是大清的心腹之患,若不撤之,朕寢食難安!”


    索額圖安慰康熙帝說:“皇上的心情,臣能理解。但是,俗話說,欲速則不達。時機沒到,不宜動之時動之,隻能是打草驚蛇,於事無補。”


    康熙帝問:“那你認為什麽時機才合適呢?”


    索額圖說:“臣認為:短期之內,吳三桂必會有所舉動!”


    康熙帝問:“你為何如此肯定?”


    索額圖說:“據臣所知,皇上在宮中木柱之上刻三藩、河務、漕運六字之事,吳三桂已經知曉!”


    康熙帝還不能弄清楚其中有什麽玄妙,便問:“吳三桂知道又怎麽樣?”


    索額圖說:“臣認為吳三桂依據它必能推知皇上之心思,故必有防範之心。如今,皇上既然親政,臣推測吳三桂必然有所舉動!”


    康熙帝問:“什麽舉動?”


    索額圖說:“時候未到,尚未可知。”


    康熙帝說:“依你看來,朕隻有等麽?”


    索額圖笑著說:“唯有如此!”


    果然不出索額圖所料,康熙帝親政在很大程度上促動了吳三桂。


    吳三桂自然知道,康熙帝親政之後,必然提出撤藩,當初吳三桂雖然焦慮,卻並不驚慌。因為他知道康熙帝未親政之前,此事必不會提出來。所以他在等待著康熙帝親政。


    如今,康熙帝親政了,吳三桂便不安起來。雖然並沒有聽到關於撤藩的什麽風聲,但吳三桂知道這一難是在所難免的。吳三桂在忐忑不安中熬過了一段時日,便覺得這樣熬下去不是辦法,心理承受不了。他決定與其這樣耗下去,倒不如主動出擊。


    吳三桂將心腹之人召集起來商量。


    吳三桂問:“各位還記得昔年皇上在木柱之上刻字之事麽?”


    眾人答道:“當然記得!”


    吳三桂說:“當年眾人所議,康熙帝刻字之行為說明其心中有撤藩之念頭。時間又過了幾年,皇上之所以未提出撤藩之事,想必是在等待親政。如今,皇上親政了。皇上會不會還提出撤藩之事?針對此事,我們該如何處置?請大家議議。”


    馬寶說:“我認為皇上必然會在近期內提出撤藩之事。”


    方獻廷問:“馬將軍為何有此認為?”


    馬寶說:“一個人將自己的念頭在心裏憋了這麽多年,如今總算有機會了,怎能不提出來呢?我在心裏就佩服皇上。”


    方獻廷笑著說:“為何佩服?”


    馬寶說:“皇上年輕,竟然有如此度量!憋了這麽長的時間,竟然沒有一點反應。若是我,早已將心中的屎尿也憋出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吳三桂發跡史(出書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非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非魚並收藏吳三桂發跡史(出書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