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乞丐氣惱地撒了手說:“你既然是如此的不變通,便不要責怪我老乞丐沒有提醒你便是!”


    和尚說:“我本沒有要責怪你的意思。”


    老乞丐便說:“既然這樣,你就去吧!”說完,還用力推了和尚一把。見和尚向前去了,老乞丐在後麵對著和尚的背影說:“看你瘋和尚神氣,不得到一番教訓算我輸了。”


    和尚越來越接近隊伍的前麵時,隊伍裏的騷動便越來越大。有人在議論這和尚為何這般膽大妄為;有人在暗罵和尚占人便宜不要臉。


    果然,當和尚走到隊伍的最前麵時,那專管施舍的師傅對和尚吆喝道:“和尚,人家都在好好地排著隊,你卻為何要破壞這規矩呢?你趕快到後麵去排隊!不然,你即使站在前麵,我也不會給你飯菜的。”


    和尚說:“我可不是要你施舍的。”


    師傅一錯愕,認真地瞅了他幾眼,然後用揶揄的語氣調侃和尚說:“得了得了,看你平平淡淡的樣子,莫非是什麽得道高僧不成?難道還要我家主人安排你與那些大人們同席不成?”


    和尚平平淡淡地說:“不是同席,而是專席!”


    師傅便是一陣冷笑。之後,用鐵勺敲著盛著飯菜的瓷缸說:“看來小公子真是貴人!大家看,連這樣的得道高僧都來了。”說著,語氣一轉,厲聲喊道:“來人啦!把這個瘋和尚趕出去。”


    於是,兩三個兵士模樣的人一下擁到了和尚周圍。和尚見兵士氣勢洶洶的樣子,卻並沒有慌,甚至還覺得有些好笑。兵士們就要拽住和尚的手臂往外拖時,和尚喊道:“且慢!”和尚的聲音雖然不高,但卻透出一股威嚴。那些兵士果然依言站住,不敢再動。


    和尚說:“我有一言要傳於你家主人,你家主人若不留我,我自然會走的,用不著你們這樣大唿小叫地趕我走!你家主人若留我的話,你們這樣待客,豈不要壞了主人的名聲?”


    師傅一聽覺得有道理,便問:“和尚有何話要傳給我家主人?”


    和尚說:“這話隻能傳給你家主人一人聽,請一人前來。”


    一兵士便走向前來說:“你就對我說吧。”


    和尚便對著那兵士的耳朵嘀嘀咕咕地說了幾句。那兵士聽完之後,點點頭,匆匆地走了。


    那師傅見不得和尚的那種神氣,便譏笑和尚說:“若是我家主人留你,你今天自然飽餐一頓了。若是我家主人不留你,你今天連我這裏的飯菜也休想得到!隻要不用亂棍將你趕走就算是你的萬幸了。”


    和尚好像沒有聽見那師傅的話一般,仍然是一臉漠然地望著遠處。


    不久,那傳話的兵士來了,對那師傅說了幾句。那師傅臉一紅,變得有些不知所措。那兵士對和尚說:“我家主人要我來請高僧。”說完,就像要在前麵引路的樣子。


    和尚卻仍然是一臉漠然地望著遠處。


    正在僵持的時候,吳襄卻邁著大步走來了。原來他突然覺得讓兵士請高僧有失輕率,因此特意親自來請了。


    吳襄走到門邊,高聲大氣地喊道:“哪位是得道高僧?在下這廂有禮了。”說完,用目光朝周圍掃視了一陣,便發現了和尚有些與眾不同,猜想定是那高僧。於是便對和尚說:“請高僧隨我蒞臨寒舍,小酌一杯。”


    和尚立刻說:“罪過,罪過。”然後又接著說:“隻是貧僧怕被人亂棍打出。”


    吳襄便知是手下人對和尚不恭,又掃視了一眼,見師傅的臉立刻紅通通的,而且勾下了頭,心裏便明白了是怎麽迴事。吳襄恭恭敬敬地對和尚說:“家人失禮,那是在下有失禮教。過後在下自要理喻一番的。請高僧不要再推辭!”


    和尚好像真的覺得不好意思再推辭,便尾隨吳襄而去。


    和尚的身後是一片唏噓聲。


    五、瘋和尚戲說吳三桂人生之中的三個坎


    吳襄將和尚引至東邊角一上席,虔誠地邀和尚入席,和尚也不謙讓,大咧咧在上座位置就座。於是,吳襄就在席邊侍候,而和尚卻沒有邀請吳襄一同入席。仿佛吳襄不是主人,而和尚卻像個真正的主人了。


    於是,眾賓客的目光一下子全集中到和尚身上來了。他們在猜測著和尚的身份來曆,為何令吳襄不陪自己的妻兄總兵大人卻去陪他了。然而,和尚卻對這些充耳不聞目不斜視自顧自地吃著,仿佛眾人都已不存在,這世界全是他一人的。


    要在平時,吳襄是絕不會對一個出家人如此善待的。至少是不會冷落自己的妻兄而傭人似的陪他。然而,今天那兵士傳給他和尚的話實在是太令他不安了。


    終於捱到了和尚吃完了,吳襄讓一兵士將和尚領到書房就座,然後自己便急匆匆地跑到祖大壽身邊,並對祖大壽耳語一陣。祖大壽聽後神色一端,也匆匆忙忙地罷了席,隨吳襄而來。眾客賓詫異地看著他倆,不知發生了何事。


    祖大壽邁入書房時,和尚依然正襟危坐,一點也沒有謙讓的意思。祖大壽心裏就有氣,自己是堂堂的總兵大人,多少人見到自己得點頭哈腰!然而轉念一想,這和尚既然如此傲慢,肯定有過人之處,說不定真是個什麽得道高僧!想到這裏,祖大壽便不再有什麽不快,隻在和尚對麵就座。


    吳襄對和尚介紹祖大壽說:“這就是錦州總兵祖將軍。”和尚隻是微側了一下頭。吳襄怕祖大壽不高興,偷偷地看了祖大壽一眼。見祖大壽臉上並沒有什麽異樣,他心裏便踏實了。於是開門見山地對和尚說:“請問高僧從何處來?”


    和尚答道:“從來處來。”


    吳襄一怔,之後再問:“高僧到敝處所為何事?”


    和尚答道:“不為何事。”


    吳襄幾乎忍不住要發怒了,但他一想起和尚說自己的小兒有三個坎難過,需要設法。而且和尚的說法竟然與錢瞎子去年的說法不謀而合,吳襄不得不強迫自己忍住氣。吳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緒,然後對和尚說:“請問高僧,你說小兒有三個坎難過有何根據?”


    和尚答道:“沒有根據!”


    吳襄再也忍不住了,怒道:“那高僧豈不是在捉弄我?”


    和尚平淡地說:“貧僧不想捉弄任何人,隻是對貴公子的推測確實無根無據。”


    吳襄的臉氣得成了豬肝色,倒是坐在一邊的祖大壽看出了一些門道,連忙拽了拽吳襄,示意吳襄不要生氣。然後慢條斯理地問和尚:“請問高僧,小兒一生之中有哪三個坎?”


    和尚默想了一會之後說:“一謂情坎;二謂欲坎,三謂勢坎。”


    祖大壽聯想到小兒剛才抓鬮時抱著胭脂盒不放的神態,心裏便有幾分信了。然後,他依然不露聲色地問:“何為情坎?”


    和尚道:“為情所累便是情坎。”


    祖大壽便假怒道:“高僧是說小兒將來會因女人所累麽?那小兒豈不成了酒色之徒?”


    和尚道:“不敢,貧僧隻是依道推測而已,信與不信都由人。”


    祖大壽沉吟了一會兒之後,再說:“那又何為欲坎呢?”


    和尚說:“因欲所毀便稱之為欲坎。”


    祖大壽問:“此欲是否包括情欲在內?”


    和尚說:“當然,不過除此之外還有權欲,利欲等等。當然不外乎佛家所稱謂的六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吳三桂發跡史(出書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非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非魚並收藏吳三桂發跡史(出書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