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
鬼穀子的局(出書版) 作者:寒川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宮正、內宰從未見過此種診病方法,相視一眼,叫住仙姑。
內宰揖道:“請問神醫,可否診出娘娘之病?”
林仙姑既不說診出,也不說沒有診出,隻是微微一笑,朝他們迴揖一禮,轉身走出。迴到館驛,樗裏疾和副使皆迎出來,急切問道:“請問仙姑,娘娘所患何病?”
林仙姑淡淡說道:“娘娘無病!”
樗裏疾的嘴角綻出一笑,點頭道:“仙姑果是醫術高超!”思忖有頃,轉對副使,“速將仙姑的話傳揚出去,曉諭魏人!”
“下官遵命!”
魏使從員得到密報,急至陳軫處稟報:“下官從秦使館探來風聲,說是秦公從終南山中請來的仙姑診出娘娘是裝病!”
“嗯,”陳軫微微點頭,臉色轉陰,“我早看出此為周室緩兵之計,特意請來禦醫,不想禦醫也被他們瞞哄過去了!”
那從員不無憂慮地說:“秦使診出病因,必至周室詰問天子,周天子必是理屈詞窮,或有可能將長公主嫁予秦室!”
陳軫冷冷一笑:“哼,輪不上他了!備車!”
陳軫驅車直駛周宮,求見顯王。正在宮中守值的禦史見陳軫臉色黑沉,不知何事,也不敢多問,當下尋到內宰。
內宰思索有頃,叩見顯王:“魏使陳軫求見!”
周顯王眉頭微皺:“他不是剛剛去過後宮嗎,又來為何?”
“陛下,聽禦史說,陳軫氣色不對,別是尋釁來的!”
“宣他正殿覲見!”
陳軫黑沉著臉走進正殿,徑至朝堂,跪地叩道:“大魏使臣陳軫叩見大周陛下!”
周顯王白他一眼:“魏使平身!”
陳軫依舊跪在地上,朗聲應道:“迴稟陛下,陳軫身不能平!”
周顯王略感詫異:“哦,為何不能平?”
“陳軫奉大魏陛下詔命,前來貴國聘親。今至洛陽已近一月,貴國遲遲未予答複。陳軫有辱使命,故而再來叩請,無論陛下允與不允,陳軫隻求一句準話,這就迴朝複命!”
周顯王臉色黑沉,目光轉向禦史。
禦史迴道:“魏使聽好:按照大周禮儀,陛下龍體、娘娘玉體但有不適,王室概不談婚論嫁。方今娘娘大病未愈,王室上下憂心如焚,如何議定公主婚事?魏使若是誠心求聘,可再耐心等待,待娘娘玉體康複,再行聘親不遲!”
陳軫冷笑一聲:“可陳軫聽說,娘娘玉體安然無恙,並無大病!陛下若是不願與我大魏結親,明說就是,大可不必尋此托辭?”
眼見王後病成那樣,魏國使臣卻是如此說話,直把大周天子氣得麵孔扭曲,全身顫抖。禦史也是聽不下去,正色說道:“魏使不得妄語,請遵行天朝禮儀!”
“好,陳軫這就遵行天朝禮儀!”陳軫嘲諷一句,緩緩叩下頭去,“大魏使臣陳軫最後一次叩請大周陛下,大魏陛下誠心與大周陛下結親,尋求天下和解之道,大周陛下若是執意不肯,陳軫隻好迴朝複命。大周陛下應該知道,大魏陛下一向看重麵子,萬一陛下——”將話故意打住。
陳軫口口不離“大魏陛下”,禦史臉色鐵青,正欲申斥,周顯王早已忍無可忍,拳頭啪的震於幾上,語氣雖緩,卻是不無威嚴:“魏侯定要求個準話,就請魏使明日辰時,上殿聽宣!”厲聲喝叫,“送客!”話未落地,拂袖而去。
翌日淩晨,周室突然宣布大朝,大夫以上諸臣皆集正殿,三國聘親使臣樗裏疾、陳軫、淳於髡皆來朝堂,候於殿前。
周顯王掃視一眼眾臣,緩緩說道:“諸位愛卿,寡人許久未上朝了。今日召請諸位特別上朝,隻為宣讀一道旨意!”轉對禦史,“宣旨!”
禦史從袖中拿出詔書,朗聲宣道:“……依據大周王製,長公主姬雪去歲及笄,可結婚約。今有燕公、秦公、魏侯分別遣使聘親,周室諸公秉承天意,主婚長公主姬雪嫁予燕公姬閔,特此頒詔,告示天下……”
周顯王的決定大出陳軫、樗裏疾的意料之外。二人麵麵相覷,不無吃驚地看著燕國使臣。淳於髡抒了抒衣袖。走至殿前,頓首謝恩:“燕國聘親使臣淳於髡叩謝大周天子恩寵,恭祝天子陛下萬壽無疆,龍體安康!”
周顯王聲音沙啞,一聲“退朝”之後,徑自起身離去,眾臣也各自紛紛散去。陳軫、樗裏疾互望一眼,悻悻走出宮門,並肩走下正殿外麵的台階。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秦、魏兩家爭執不休,可謂是兩敗俱傷,終了卻被老燕公撈得便宜,這個結局是陳軫、樗裏疾誰也不曾料到的。就在走到最下麵一道台階時,陳軫、樗裏疾不約而同地頓住步子,各爆一聲長笑。
樗裏疾朝陳軫長揖一禮,嘲道:“常言說,心急吃不得熱豆腐。今日之事,此話當是應在上卿身上!”
陳軫亦還一禮,迴嘲道:“常言說,弄巧成拙。今日之事,此話當是應在五大夫身上!”
樗裏疾微微一笑:“上卿大人,是巧是拙,現在談論,為時尚早吧!”
陳軫亦是一笑:“五大夫,熱豆腐能否吃得,現在談論,不也早了點嗎?”
兩人說完,俱是一陣長笑。
笑罷,樗裏疾再度拱手:“上卿大人,在下告辭,河西見!”
陳軫亦拱手道:“五大夫,一言為定,河西見!”
陳軫迴到安邑,將周王後如何裝病、又如何將長公主嫁予燕公一事向魏惠侯細述一遍,末了自責道:“都怪微臣辦事操切,未能玉成好事,請陛下降罪!”
魏惠侯唏噓再三,嗟歎道:“唉,這樁事兒,真也難為周天子了!王後裝病,姬扁將寶貝女兒嫁予老燕公,皆是無奈之舉。愛卿此去,未使秦公的如意算盤打成,就是大功!”
陳軫起身再叩:“謝陛下不責之恩!微臣聽說上將軍在河西捷報頻傳,甚是高興。公孫鞅盡管詭計多端,可要在沙場上真刀實槍,哪裏能是上將軍的對手?”
魏惠侯點了點頭:“嗯,近日裏河西倒是日日皆有捷報,也收複不少城邑,不過,寡人總是覺得放心不下。”
“敢問陛下掛念何事?”
“從全局來看,河西捷報頻傳,淨是小勝。秦軍所傷,不過是些皮毛,真正的大戰尚未開啟。寡人憂心的是,卬兒許會在意這些小勝,忘乎所以,誤了大事。”
“陛下聖慮極是,微臣歎服!”
“愛卿今日迴來,甚是及時,寡人想讓你赴河西一趟,一來看看前方情勢,二來提醒一下卬兒。你可告訴他,就說寡人口諭,此戰關乎魏國未來命運,叫他務必謹慎,軍務上務必請教龍將軍,穩紮穩打,不求速勝!”
陳軫再拜:“微臣立即動身,將陛下旨意悉數轉呈上將軍。”
魏惠侯嗬嗬一笑:“倒也沒那麽著急。愛卿此去洛陽,想也辛苦了,可迴府中暫歇一宿,明日動身不遲。”
“謝陛下關愛!”
就在這日夜間,設於一片遼闊穀地的魏國中軍大帳裏,夏蟲呦呦,火燭齊明。三軍主將公子卬不無得意地站在沙盤前,看著參將又將兩麵魏軍小旗插在長城右端的兩個城池上。他的左邊站著副將龍賈,右邊是先鋒裴英。
遠遠望去,沙盤上星星點點,插滿了藏青色的魏軍小旗,黑色的秦國軍旗則節節退卻,越來越少,秦國近十萬大軍被漸次壓縮於杜平西邊寬僅六十裏、縱深三十裏的長城防線。秦軍正麵是公子卬的六萬中軍,左側是三萬河西武卒,其中兩萬是新兵,由副將龍賈統率,右側是三萬車騎,是大軍鐵軍,由公子卬愛將、左軍先鋒裴英統領。秦軍似已敗局落定,眼下無非在憑借魏國修建的堅固長城作最後頑抗。
參將插好旗子,閃身退於一側。
公子卬的目光從兩麵新插的旗子上移過,不無讚許地望著裴英:“裴將軍,今日你一舉拿下杜平、辛城兩座城邑,徹底卡死長城右側,著實打得好哇!”
裴將軍朗聲應道:“是上將軍運籌有方,末將不敢居功!”
公子卬嗬嗬笑道:“功就是功,推卻什麽?”轉向龍賈,“龍將軍,該與秦人決戰了吧?”
龍賈遲疑有頃:“迴稟主將,末將與秦人對陣多年,未見他們如此不堪!末將以為,公孫鞅此舉,或為詐敗,我當小心提防為上。”
公子卬朗聲大笑數聲,轉問裴英:“裴將軍,龍將軍說秦人是詐敗,你意下如何?”
裴英麵孔微漲,侃侃說道:“迴稟主將,秦人絕非詐敗。以末將之見,秦人戰力並不像某些人說的那麽可怕。前番秦人因為玩弄詭計,方才襲取河西。然而,數萬秦兵,竟連我少梁的五千老弱殘兵也奈何不得,更不用說陰晉和臨晉關了。待我大軍迴援,秦兵就如經霜的樹葉,根本不經一碰,近日來更是屢戰屢敗,傷亡慘重。秦人如此不堪一擊,末將初也起疑,後麵觀察秦人敗跡,方知不是假敗,完全是潰不成軍,連將軍號旗也被他們踩於腳下!”
公子卬點了點頭:“嗯,裴將軍所言,入情入理。秦兵若是詐敗,總該不會扔掉糧草、輜重和傷兵吧?”
龍賈急道:“正是這樣,我們才要提防啊!”
公子卬白他一眼,冷笑道:“老將軍,您別是讓秦人嚇破膽,草木皆兵了?”
龍賈萬未料到公子卬會出此話,氣得渾身打顫,嘴唇哆嗦:“上將軍,你——”
公子卬沒有接茬兒,轉對一旁的參將,朗聲下令:“傳令,合圍杜平。明日準備一日,後日與秦決戰長城!”
“末將得令!”
公子卬轉向軍前禦史:“以本將語氣,擬戰書!”
“末將遵命!”
軍前禦史似乎早有準備,不消一刻就將戰書擬好,呈予公子卬。公子卬讀畢,點頭讚道:“嗯,寫得好,書中所列之八條罪狀條條屬實,嬴渠梁、公孫鞅陽奉陰違,出爾反爾,更以見不得人的手段偷取河西,真就是不仁不義、鮮廉寡恥之徒,當人人得而誅之!不過,末尾尚可附加一句,就說秦公雖然寡情薄義,為人所不齒,但他養出的紫雲公主卻是賢淑,甚得本將歡心,此番出征也割舍不下,隨身帶在中軍帳中。還有公孫鞅,本將念他做媒有功,生擒之日,可改淩遲為腰斬。哈——大魏三軍主將魏卬!”
“這——”禦史猶豫一下,“上將軍,戰書上寫出此話,怕是不妥吧!”
公子卬喝道:“有何不妥?就照原話寫上,那聲長笑莫要漏了!”
“末將遵命!”
龍賈迴到軍帳,咚咚幾步走至幾前,悶坐有頃,將拳頭重重擂在幾上:“豎子得誌,氣煞人也!”
正在沙盤上觀察戰場情勢的公孫衍輕聲叫道:“龍將軍!”
龍賈站起身子,陰沉著臉走到沙盤前麵。公孫衍手指地圖,緩緩說道:“將軍請看,杜平以西,山地林木茂盛,坎坷不平,既不利於車騎驅馳,也不利於長兵器施展,更不利於排兵布陣。僅此局限,我大魏武卒的優勢就會消弭於無形。反觀秦人,在杜平一線沿長城擺開,戰線拉開六十裏寬,三十裏縱深,退可據守長城,進可與我死戰。天氣炎熱,山地水源多為秦人所據,武卒多是鐵甲裹身,不出三天,必不戰自亂。此時,秦軍若是趁機——”頓住話頭,目視龍賈。
龍賈倒吸一口涼氣,呆怔半晌,方才說道:“依公孫兄之見,可有破解?”
公孫衍點了點頭:“此戰不可速勝,隻可久拖。再說,我軍東西遠距離來迴奔襲,早已疲憊,急需休整。因而,在下以為,上上之策是後撤五十裏,在開闊地帶築壘堅守,與秦人對峙。同時,暗發精兵五萬,出函穀、陰晉,沿洛水插入,奪迴洛水沿岸壁壘,尤其是大荔關渡口,築壘設防。此舉一可絕其糧草,斷其退路,二可阻敵後援。眼下適逢夏季,洛水暴漲,可抵十萬雄兵。秦人援兵受阻,主力又被困於長城一線,內無糧草,外無救兵,欲進不能,欲退無路,再加上山地水資源短缺,糧草無繼,整個就如水牛入井,有力用不上,不出三月,必將不戰自亂!屆時,敵迫於無奈,隻能開到平原,與我決戰。”
龍賈聽得連連點頭,顧不得多想,當即拉起公孫衍:“走,麵陳上將軍去。”
公孫衍想了一想,搖頭歎道:“唉,還是將軍去吧。在下無職無爵,如何能進中軍大帳?”
龍賈猛跺一腳,策馬直奔中軍大帳,將公孫衍所言一五一十說予公子卬。公子卬聽畢,心頭一沉,思索有頃,抬頭問道:“龍將軍,你這麽多話,方才為何不說?”
龍賈遲疑一下:“不瞞上將軍,末將方才也是不知。”
“哦?”公子卬暗吃一驚,“聽話音,說此話者另有其人了?”
龍賈決定趁機推舉公孫衍,點了點頭:“是的。末將迴到軍中,聽麾下參將公孫衍如此分析。末將認為甚是在理,急來求見將軍,望將軍當機立斷,全殲秦寇!”
龍賈的分析入情入理,公子卬本也聽得進了。然而,一聽說是公孫衍的主張,公子卬氣血上湧,冷笑一聲:“哼,用兵打仗的事兒,一個相府舍人懂個什麽?如此打法,隻怕三年也趕不走秦人!”
龍賈急了:“上將軍,十幾萬大軍,不是兒戲啊!”
聽到“兒戲”兩字,公子卬愈加震怒:“兒戲?本將自幼飽讀兵書,破衛、擊齊、卻趙、退韓,曆戰無數,難道還要讓一個舍人教誨本將如何用兵嗎?”
龍賈苦笑一聲:“曆戰無數?老朽鎮守河西之時,上將軍您尚未出生呢!”
公子卬啪的一拳擂於幾案:“好你個龍賈,終於露出心底話了!本將早就知道,父王未讓你當主將,你心中不服!好,既然你成心在本將麵前顯擺資質,本將就跟你算算老賬!本將自入河西,與秦人大小三十餘戰,連戰連勝,無一敗績。觀那秦人,整個就是落花流水,丟盔卸甲,根本不堪一擊!而你久居河西,卻三番五次誇大秦人戰力,動機何在?難道不是欲借河西防務之機,向父王要錢要糧、中飽私囊嗎?”
龍賈氣得渾身打顫:“你——你——”
公子卬極是不耐地揮了揮手:“好了好了,龍老將軍,本將念你老邁,暫不與你計較長短。若是再無新鮮玩藝,請迴營帳去,看後日本將如何生擒公孫鞅!送客!”
龍賈一個轉身,大步走出營帳,剛到門口,公子卬的聲音再次傳出:“還有——”
龍賈停住步子。
“那個相府舍人何時變成你的麾下參將了?何人任命他的?你可轉告那廝,讓他即刻滾出軍帳,如若不然,本將就以冒充職爵治罪!”
龍賈走到帳外,仰天長歎:“唉,有此豎子,魏國氣數真是盡了!”
龍賈馳迴軍帳,又是一陣悶坐。公孫衍無須再問即知端底,長歎一聲:“唉,七百裏河西、十幾萬甲士、數十萬百姓就此葬送於這對父子手中,著實讓人心疼!”
龍賈泣道:“公孫兄,別說了!你離開此地吧,能走多遠,就走多遠!”
“怎麽?”公孫衍不無詫異,“龍將軍難道介意這兒再多一具腐屍嗎?”
龍賈隻好實言以告:“是上將軍介意!”
公孫衍沉思半晌,複歎一聲:“唉,這個混貨,不容在下也就是了,連在下為國盡忠的機會也要剝奪!好好好,在下成全他,這就離開!”
公孫衍噌噌幾步走到帳邊,從壁上取下子胥劍掛在身上,轉身徑出帳篷。龍賈急追出來:“公孫兄,你——你欲去何處?”
內宰揖道:“請問神醫,可否診出娘娘之病?”
林仙姑既不說診出,也不說沒有診出,隻是微微一笑,朝他們迴揖一禮,轉身走出。迴到館驛,樗裏疾和副使皆迎出來,急切問道:“請問仙姑,娘娘所患何病?”
林仙姑淡淡說道:“娘娘無病!”
樗裏疾的嘴角綻出一笑,點頭道:“仙姑果是醫術高超!”思忖有頃,轉對副使,“速將仙姑的話傳揚出去,曉諭魏人!”
“下官遵命!”
魏使從員得到密報,急至陳軫處稟報:“下官從秦使館探來風聲,說是秦公從終南山中請來的仙姑診出娘娘是裝病!”
“嗯,”陳軫微微點頭,臉色轉陰,“我早看出此為周室緩兵之計,特意請來禦醫,不想禦醫也被他們瞞哄過去了!”
那從員不無憂慮地說:“秦使診出病因,必至周室詰問天子,周天子必是理屈詞窮,或有可能將長公主嫁予秦室!”
陳軫冷冷一笑:“哼,輪不上他了!備車!”
陳軫驅車直駛周宮,求見顯王。正在宮中守值的禦史見陳軫臉色黑沉,不知何事,也不敢多問,當下尋到內宰。
內宰思索有頃,叩見顯王:“魏使陳軫求見!”
周顯王眉頭微皺:“他不是剛剛去過後宮嗎,又來為何?”
“陛下,聽禦史說,陳軫氣色不對,別是尋釁來的!”
“宣他正殿覲見!”
陳軫黑沉著臉走進正殿,徑至朝堂,跪地叩道:“大魏使臣陳軫叩見大周陛下!”
周顯王白他一眼:“魏使平身!”
陳軫依舊跪在地上,朗聲應道:“迴稟陛下,陳軫身不能平!”
周顯王略感詫異:“哦,為何不能平?”
“陳軫奉大魏陛下詔命,前來貴國聘親。今至洛陽已近一月,貴國遲遲未予答複。陳軫有辱使命,故而再來叩請,無論陛下允與不允,陳軫隻求一句準話,這就迴朝複命!”
周顯王臉色黑沉,目光轉向禦史。
禦史迴道:“魏使聽好:按照大周禮儀,陛下龍體、娘娘玉體但有不適,王室概不談婚論嫁。方今娘娘大病未愈,王室上下憂心如焚,如何議定公主婚事?魏使若是誠心求聘,可再耐心等待,待娘娘玉體康複,再行聘親不遲!”
陳軫冷笑一聲:“可陳軫聽說,娘娘玉體安然無恙,並無大病!陛下若是不願與我大魏結親,明說就是,大可不必尋此托辭?”
眼見王後病成那樣,魏國使臣卻是如此說話,直把大周天子氣得麵孔扭曲,全身顫抖。禦史也是聽不下去,正色說道:“魏使不得妄語,請遵行天朝禮儀!”
“好,陳軫這就遵行天朝禮儀!”陳軫嘲諷一句,緩緩叩下頭去,“大魏使臣陳軫最後一次叩請大周陛下,大魏陛下誠心與大周陛下結親,尋求天下和解之道,大周陛下若是執意不肯,陳軫隻好迴朝複命。大周陛下應該知道,大魏陛下一向看重麵子,萬一陛下——”將話故意打住。
陳軫口口不離“大魏陛下”,禦史臉色鐵青,正欲申斥,周顯王早已忍無可忍,拳頭啪的震於幾上,語氣雖緩,卻是不無威嚴:“魏侯定要求個準話,就請魏使明日辰時,上殿聽宣!”厲聲喝叫,“送客!”話未落地,拂袖而去。
翌日淩晨,周室突然宣布大朝,大夫以上諸臣皆集正殿,三國聘親使臣樗裏疾、陳軫、淳於髡皆來朝堂,候於殿前。
周顯王掃視一眼眾臣,緩緩說道:“諸位愛卿,寡人許久未上朝了。今日召請諸位特別上朝,隻為宣讀一道旨意!”轉對禦史,“宣旨!”
禦史從袖中拿出詔書,朗聲宣道:“……依據大周王製,長公主姬雪去歲及笄,可結婚約。今有燕公、秦公、魏侯分別遣使聘親,周室諸公秉承天意,主婚長公主姬雪嫁予燕公姬閔,特此頒詔,告示天下……”
周顯王的決定大出陳軫、樗裏疾的意料之外。二人麵麵相覷,不無吃驚地看著燕國使臣。淳於髡抒了抒衣袖。走至殿前,頓首謝恩:“燕國聘親使臣淳於髡叩謝大周天子恩寵,恭祝天子陛下萬壽無疆,龍體安康!”
周顯王聲音沙啞,一聲“退朝”之後,徑自起身離去,眾臣也各自紛紛散去。陳軫、樗裏疾互望一眼,悻悻走出宮門,並肩走下正殿外麵的台階。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秦、魏兩家爭執不休,可謂是兩敗俱傷,終了卻被老燕公撈得便宜,這個結局是陳軫、樗裏疾誰也不曾料到的。就在走到最下麵一道台階時,陳軫、樗裏疾不約而同地頓住步子,各爆一聲長笑。
樗裏疾朝陳軫長揖一禮,嘲道:“常言說,心急吃不得熱豆腐。今日之事,此話當是應在上卿身上!”
陳軫亦還一禮,迴嘲道:“常言說,弄巧成拙。今日之事,此話當是應在五大夫身上!”
樗裏疾微微一笑:“上卿大人,是巧是拙,現在談論,為時尚早吧!”
陳軫亦是一笑:“五大夫,熱豆腐能否吃得,現在談論,不也早了點嗎?”
兩人說完,俱是一陣長笑。
笑罷,樗裏疾再度拱手:“上卿大人,在下告辭,河西見!”
陳軫亦拱手道:“五大夫,一言為定,河西見!”
陳軫迴到安邑,將周王後如何裝病、又如何將長公主嫁予燕公一事向魏惠侯細述一遍,末了自責道:“都怪微臣辦事操切,未能玉成好事,請陛下降罪!”
魏惠侯唏噓再三,嗟歎道:“唉,這樁事兒,真也難為周天子了!王後裝病,姬扁將寶貝女兒嫁予老燕公,皆是無奈之舉。愛卿此去,未使秦公的如意算盤打成,就是大功!”
陳軫起身再叩:“謝陛下不責之恩!微臣聽說上將軍在河西捷報頻傳,甚是高興。公孫鞅盡管詭計多端,可要在沙場上真刀實槍,哪裏能是上將軍的對手?”
魏惠侯點了點頭:“嗯,近日裏河西倒是日日皆有捷報,也收複不少城邑,不過,寡人總是覺得放心不下。”
“敢問陛下掛念何事?”
“從全局來看,河西捷報頻傳,淨是小勝。秦軍所傷,不過是些皮毛,真正的大戰尚未開啟。寡人憂心的是,卬兒許會在意這些小勝,忘乎所以,誤了大事。”
“陛下聖慮極是,微臣歎服!”
“愛卿今日迴來,甚是及時,寡人想讓你赴河西一趟,一來看看前方情勢,二來提醒一下卬兒。你可告訴他,就說寡人口諭,此戰關乎魏國未來命運,叫他務必謹慎,軍務上務必請教龍將軍,穩紮穩打,不求速勝!”
陳軫再拜:“微臣立即動身,將陛下旨意悉數轉呈上將軍。”
魏惠侯嗬嗬一笑:“倒也沒那麽著急。愛卿此去洛陽,想也辛苦了,可迴府中暫歇一宿,明日動身不遲。”
“謝陛下關愛!”
就在這日夜間,設於一片遼闊穀地的魏國中軍大帳裏,夏蟲呦呦,火燭齊明。三軍主將公子卬不無得意地站在沙盤前,看著參將又將兩麵魏軍小旗插在長城右端的兩個城池上。他的左邊站著副將龍賈,右邊是先鋒裴英。
遠遠望去,沙盤上星星點點,插滿了藏青色的魏軍小旗,黑色的秦國軍旗則節節退卻,越來越少,秦國近十萬大軍被漸次壓縮於杜平西邊寬僅六十裏、縱深三十裏的長城防線。秦軍正麵是公子卬的六萬中軍,左側是三萬河西武卒,其中兩萬是新兵,由副將龍賈統率,右側是三萬車騎,是大軍鐵軍,由公子卬愛將、左軍先鋒裴英統領。秦軍似已敗局落定,眼下無非在憑借魏國修建的堅固長城作最後頑抗。
參將插好旗子,閃身退於一側。
公子卬的目光從兩麵新插的旗子上移過,不無讚許地望著裴英:“裴將軍,今日你一舉拿下杜平、辛城兩座城邑,徹底卡死長城右側,著實打得好哇!”
裴將軍朗聲應道:“是上將軍運籌有方,末將不敢居功!”
公子卬嗬嗬笑道:“功就是功,推卻什麽?”轉向龍賈,“龍將軍,該與秦人決戰了吧?”
龍賈遲疑有頃:“迴稟主將,末將與秦人對陣多年,未見他們如此不堪!末將以為,公孫鞅此舉,或為詐敗,我當小心提防為上。”
公子卬朗聲大笑數聲,轉問裴英:“裴將軍,龍將軍說秦人是詐敗,你意下如何?”
裴英麵孔微漲,侃侃說道:“迴稟主將,秦人絕非詐敗。以末將之見,秦人戰力並不像某些人說的那麽可怕。前番秦人因為玩弄詭計,方才襲取河西。然而,數萬秦兵,竟連我少梁的五千老弱殘兵也奈何不得,更不用說陰晉和臨晉關了。待我大軍迴援,秦兵就如經霜的樹葉,根本不經一碰,近日來更是屢戰屢敗,傷亡慘重。秦人如此不堪一擊,末將初也起疑,後麵觀察秦人敗跡,方知不是假敗,完全是潰不成軍,連將軍號旗也被他們踩於腳下!”
公子卬點了點頭:“嗯,裴將軍所言,入情入理。秦兵若是詐敗,總該不會扔掉糧草、輜重和傷兵吧?”
龍賈急道:“正是這樣,我們才要提防啊!”
公子卬白他一眼,冷笑道:“老將軍,您別是讓秦人嚇破膽,草木皆兵了?”
龍賈萬未料到公子卬會出此話,氣得渾身打顫,嘴唇哆嗦:“上將軍,你——”
公子卬沒有接茬兒,轉對一旁的參將,朗聲下令:“傳令,合圍杜平。明日準備一日,後日與秦決戰長城!”
“末將得令!”
公子卬轉向軍前禦史:“以本將語氣,擬戰書!”
“末將遵命!”
軍前禦史似乎早有準備,不消一刻就將戰書擬好,呈予公子卬。公子卬讀畢,點頭讚道:“嗯,寫得好,書中所列之八條罪狀條條屬實,嬴渠梁、公孫鞅陽奉陰違,出爾反爾,更以見不得人的手段偷取河西,真就是不仁不義、鮮廉寡恥之徒,當人人得而誅之!不過,末尾尚可附加一句,就說秦公雖然寡情薄義,為人所不齒,但他養出的紫雲公主卻是賢淑,甚得本將歡心,此番出征也割舍不下,隨身帶在中軍帳中。還有公孫鞅,本將念他做媒有功,生擒之日,可改淩遲為腰斬。哈——大魏三軍主將魏卬!”
“這——”禦史猶豫一下,“上將軍,戰書上寫出此話,怕是不妥吧!”
公子卬喝道:“有何不妥?就照原話寫上,那聲長笑莫要漏了!”
“末將遵命!”
龍賈迴到軍帳,咚咚幾步走至幾前,悶坐有頃,將拳頭重重擂在幾上:“豎子得誌,氣煞人也!”
正在沙盤上觀察戰場情勢的公孫衍輕聲叫道:“龍將軍!”
龍賈站起身子,陰沉著臉走到沙盤前麵。公孫衍手指地圖,緩緩說道:“將軍請看,杜平以西,山地林木茂盛,坎坷不平,既不利於車騎驅馳,也不利於長兵器施展,更不利於排兵布陣。僅此局限,我大魏武卒的優勢就會消弭於無形。反觀秦人,在杜平一線沿長城擺開,戰線拉開六十裏寬,三十裏縱深,退可據守長城,進可與我死戰。天氣炎熱,山地水源多為秦人所據,武卒多是鐵甲裹身,不出三天,必不戰自亂。此時,秦軍若是趁機——”頓住話頭,目視龍賈。
龍賈倒吸一口涼氣,呆怔半晌,方才說道:“依公孫兄之見,可有破解?”
公孫衍點了點頭:“此戰不可速勝,隻可久拖。再說,我軍東西遠距離來迴奔襲,早已疲憊,急需休整。因而,在下以為,上上之策是後撤五十裏,在開闊地帶築壘堅守,與秦人對峙。同時,暗發精兵五萬,出函穀、陰晉,沿洛水插入,奪迴洛水沿岸壁壘,尤其是大荔關渡口,築壘設防。此舉一可絕其糧草,斷其退路,二可阻敵後援。眼下適逢夏季,洛水暴漲,可抵十萬雄兵。秦人援兵受阻,主力又被困於長城一線,內無糧草,外無救兵,欲進不能,欲退無路,再加上山地水資源短缺,糧草無繼,整個就如水牛入井,有力用不上,不出三月,必將不戰自亂!屆時,敵迫於無奈,隻能開到平原,與我決戰。”
龍賈聽得連連點頭,顧不得多想,當即拉起公孫衍:“走,麵陳上將軍去。”
公孫衍想了一想,搖頭歎道:“唉,還是將軍去吧。在下無職無爵,如何能進中軍大帳?”
龍賈猛跺一腳,策馬直奔中軍大帳,將公孫衍所言一五一十說予公子卬。公子卬聽畢,心頭一沉,思索有頃,抬頭問道:“龍將軍,你這麽多話,方才為何不說?”
龍賈遲疑一下:“不瞞上將軍,末將方才也是不知。”
“哦?”公子卬暗吃一驚,“聽話音,說此話者另有其人了?”
龍賈決定趁機推舉公孫衍,點了點頭:“是的。末將迴到軍中,聽麾下參將公孫衍如此分析。末將認為甚是在理,急來求見將軍,望將軍當機立斷,全殲秦寇!”
龍賈的分析入情入理,公子卬本也聽得進了。然而,一聽說是公孫衍的主張,公子卬氣血上湧,冷笑一聲:“哼,用兵打仗的事兒,一個相府舍人懂個什麽?如此打法,隻怕三年也趕不走秦人!”
龍賈急了:“上將軍,十幾萬大軍,不是兒戲啊!”
聽到“兒戲”兩字,公子卬愈加震怒:“兒戲?本將自幼飽讀兵書,破衛、擊齊、卻趙、退韓,曆戰無數,難道還要讓一個舍人教誨本將如何用兵嗎?”
龍賈苦笑一聲:“曆戰無數?老朽鎮守河西之時,上將軍您尚未出生呢!”
公子卬啪的一拳擂於幾案:“好你個龍賈,終於露出心底話了!本將早就知道,父王未讓你當主將,你心中不服!好,既然你成心在本將麵前顯擺資質,本將就跟你算算老賬!本將自入河西,與秦人大小三十餘戰,連戰連勝,無一敗績。觀那秦人,整個就是落花流水,丟盔卸甲,根本不堪一擊!而你久居河西,卻三番五次誇大秦人戰力,動機何在?難道不是欲借河西防務之機,向父王要錢要糧、中飽私囊嗎?”
龍賈氣得渾身打顫:“你——你——”
公子卬極是不耐地揮了揮手:“好了好了,龍老將軍,本將念你老邁,暫不與你計較長短。若是再無新鮮玩藝,請迴營帳去,看後日本將如何生擒公孫鞅!送客!”
龍賈一個轉身,大步走出營帳,剛到門口,公子卬的聲音再次傳出:“還有——”
龍賈停住步子。
“那個相府舍人何時變成你的麾下參將了?何人任命他的?你可轉告那廝,讓他即刻滾出軍帳,如若不然,本將就以冒充職爵治罪!”
龍賈走到帳外,仰天長歎:“唉,有此豎子,魏國氣數真是盡了!”
龍賈馳迴軍帳,又是一陣悶坐。公孫衍無須再問即知端底,長歎一聲:“唉,七百裏河西、十幾萬甲士、數十萬百姓就此葬送於這對父子手中,著實讓人心疼!”
龍賈泣道:“公孫兄,別說了!你離開此地吧,能走多遠,就走多遠!”
“怎麽?”公孫衍不無詫異,“龍將軍難道介意這兒再多一具腐屍嗎?”
龍賈隻好實言以告:“是上將軍介意!”
公孫衍沉思半晌,複歎一聲:“唉,這個混貨,不容在下也就是了,連在下為國盡忠的機會也要剝奪!好好好,在下成全他,這就離開!”
公孫衍噌噌幾步走到帳邊,從壁上取下子胥劍掛在身上,轉身徑出帳篷。龍賈急追出來:“公孫兄,你——你欲去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