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淩高深莫測的說道:“我本來也沒打算隨軍走。”
趙大更是大驚失色:“王爺萬萬不可微服南返!”
劉淩撇了撇嘴道:“你知道我是王爺,難道這天下百姓都認識我?這兩年都在征戰,我打下了萬裏河山,卻不曾細細的看過。此番南返正好看看沿途的風光。一路走馬觀花的看看,也算了我一樁心願。”
趙大歎道:“可是緹騎隨著花翎將軍去了北方,院子裏的人手實在有限了。王爺的安危大過天,屬下還是不敢從命。”
劉淩哈哈大笑,忽然問道:“你怕死嗎?”
趙大愣住,忽然反應過來:“王爺是要屬下隨行?”
劉淩點了點頭道:“再等兩天,等陳小樹到了之後就起程。有東方不亂,有陳小樹,有你,難道還不能護著我一路到舒州去?”
劉淩微微皺眉道:“時間總是很緊迫,安排好了對南唐的攻勢之後我就要趕迴晉州去,子魚生產之前,我總是要迴去的。”
他擺手道:“就這樣吧,你去安排。”
第四百七十八章 白蓮花
(求收藏)
劉淩將茂元,陳遠山,羅旭三位大營主將召來,將自己的安排說了一遍。三位主將更是反對,但劉淩認定的事,他們也無法挽迴。就連羅旭都強烈的反對劉淩微服南返,他實在想不明白以劉淩如今的地位為何要做這等冒險的事。
他又怎麽會知道,劉淩打算下一步南返其實與他還有幾分關聯。這些日子以來,劉淩已經看出羅旭有離開的打算,所以劉淩先走一步,將東門大營甩給羅旭,等大軍南返之後,羅旭還要與茂元鎮守北方,劉淩這樣不負責任的跑路,羅旭請辭的話又怎麽能說出口?
而且劉淩特意叮囑羅旭,這次與契丹人大戰之後,以耶律雄機驕傲的個性一定會報複的,漢軍將領中沒人比羅旭更熟悉北方,論武功兵法,漢軍中能與其相提並論的也不過寥寥數人而已。將鎮守中原北方大門的重任壓在羅旭的肩膀上,將羅旭與大周的忠心無形間轉化成守護漢人的責任,這樣,漸漸的羅旭也就適應了自己的新身份。
而劉淩一直沒有對羅旭說過招攬的話,也沒有許以高官厚爵,卻將一支十幾萬人的大軍交到他手裏,這樣的信任,羅旭就算是石頭一塊也該有所明悟。不招攬,不許官爵,是因為劉淩知道這些東西對羅旭沒有什麽誘惑力。羅旭是大周正二品的大都護,武將中頂尖的存在。論爵位,羅旭是冠軍侯。除了信任,劉淩能給他的其實比柴榮並不多什麽。
以羅旭之能,領兵之道多多益善。
可是當初為什麽柴榮嚴旨虎賁精騎不許超過萬人?為什麽以堂堂二品大都護的身份,隻領一支萬人騎兵?
因為柴榮其實不信任任何人,如果羅旭軍權太大的話,柴榮怕整個大周都沒有人可以壓製住他。虎賁精騎的戰力太強,又近京師,一萬人,已經是柴榮可以接受的極限。這也是柴榮最嚴重的失策之一,當日裴戰率領定安軍北上攻打開封的時候,若是羅旭手裏有兵有怎麽會被擊敗?
劉淩沒有羅旭承諾,隻是在羅旭的肩膀上壓了一副沉甸甸的擔子。
君子欺之以方,劉淩這樣做其實帶著那麽一點點不光彩。
能留下羅旭這樣的當時虎將,就算不光彩一些也無傷大雅。劉淩可不覺得自己這樣做是可恥的,劉備三顧茅廬成為千古美談,又有誰知道劉備前兩次沒有成功後,第三次見到孔明先生後是不是貼在孔明的耳邊輕聲說:“你若不輔佐我,我就殺你全家!”就算是劉備這樣說了,孔明也是不會張揚出來的。
想要留下羅旭,就要給他肩膀上壓一副擔子。
這樣說起來,羅旭是君子,劉淩就有點難小人了。
劉淩不怕做小人,但凡有大成大就的人,誰沒小人過?和劉邦曹操這樣的奸雄比起來,劉淩已經很光明很光明了。
三日後,劉淩換了一身長衫,帶了敏慧,趙大,東方不亂,還有遠道歸來一身風塵仆仆的陳小樹,六名監察院四處的銀衣護衛,一行十一人離開漢軍大營,一輛馬車,八九匹駿馬一路往南而去。這隻是表麵上看到的人數,在暗處,還有一百多名監察院的暗衛嚴密的保護著馬隊的安全。監察院的緹騎有一部分由花翎帶著往北方去了,晉州監察院總部還有一部分留守。剩下的不足五百緹騎,就在劉淩一行人二裏之外並肩而行,一旦有什麽危險的話,緹騎在一刻之內就能趕到。
這樣的配置,已經堪稱恐怖了。
兩名金衣,六名銀衣,一百多名監察院四處的護衛六處的刺客,還有近五百名戰力比之於修羅重甲都相差不了多少的緹騎。就算有人能調集上萬大軍來圍堵這支隊伍,隻怕也很難困住。更何況,劉淩本身就是一個實力不屬於任何一位金衣的大高手!
馬車是敏慧的,敏慧一個人的。
當然,這隻是白天的時候敏慧才有的待遇。到了晚上,某淩還是會鑽進馬車裏幹一些很愉快但見不得人的事。
馬隊人數不多,看起來就好像富家大戶的人出遊一般。隻是若有明眼人,隻需看一看那十個騎馬之人坐下的駿馬就會明白,這一行人絕對不好惹。十匹高頭大馬雄峻非凡,馬背上的騎士也皆是雄武矯健之輩。若不是背景驚人,又怎麽可能在隊伍裏看到堪稱寶馬的特勒膘,看到那麽多西域名種?
隊伍行進的速度並不是很快,劉淩本來就是想在大戰之後放鬆一下自己。此去舒州雖然數千裏之遙,但耶律雄機的大軍抵達幽州最少還要半個月,半個月後幽州大營的漢軍才會啟程南返,劉淩他們輕車簡從就算走的再慢,比南返大軍還是要快一些的。
離開幽州之後,隊伍的目標是先到冀州補充給養,然後順著官道一路南下。等到了博州之後再走水路。
開封,鄭州一帶十幾個州目前還被周軍占據著。劉淩初步預定的路線是到了博州走水路直到滑州,看一看船廠如今的進度如何。然後從開封和鄭州之間穿過去,一路南下。再往南,汝州,申州,許州,陳州如今都是漢軍控製的地域了,再往南過光州之後千餘裏就再也沒有什麽大城,一路翻山越嶺到舒州。
這一路下來,劉淩需要走最少兩個月。
滑州的船廠是此行必須要去的地方,滑州之所以重兵駐守就是為了守護船廠。將來劉淩是一定要出海的,那個前前後後騷擾欺負中國上千年矬子民族,加之在中華漢族身上的恥辱劉淩會百倍千倍的還迴去。
不過想想看,劉淩這完全是在還沒發生的事而報複倭人。盛唐時期,自從倭人的軍隊在高句麗被大唐軍隊打的狼狽不堪之後,倭人就好像一個被強-奸後還產生了快感的變態一樣,對大唐的產生了濃烈濃厚的仰慕。不斷派出使臣到大唐學習一切可以學習到手的東西,甚至連走路吃飯的姿勢,發型,服裝都要模仿。
由此可見當年在高句麗那一站,倭人是被打出了高-潮的。
不過那一仗確實讓倭人見識到了大唐軍隊的厲害,倭人的軍隊和戰船數量數倍於唐軍,硬生生被唐軍殺了個全軍覆沒。
自此以後,倭人老實了很多年。
劉淩在滑州建造船廠,就是為了打造一支能支持龐大軍隊遠航的強大水師。劉淩用強大的武力讓那個民族永永遠遠的老實下去,而不是老實一陣子就後反而更加變本加厲的來搗亂。
他說過,要給聶攝一個交代。
他說過,要給數百年間被殺害的數百萬人一個交代。
他說過,要給自己一個交代。
馬隊離開幽州漢軍大營之後,到了傍晚時分才過了桑幹河。桑幹河寬數裏,又被人稱為小黃河。是一條滋養了一千多裏兩萬無數萬畝良田的母親河,也是一條暴虐的每逢汛期都會毀城滅地的殺人河。桑幹河後來被稱為無定河,也正是因為他暴虐難以馴服的緣故。曆史上桑幹河無數次改道,給兩岸人民造成無可估量的損害。一直到了清朝康熙三十七年,大規模梳理河道之後才改名為永定河。
過了桑幹河渡口進入一個叫做固安的小縣城,這小縣城因為靠近渡口的緣故頗為繁華。大概有六七百戶居民,酒樓,客棧倒是一應俱全。北方雖然常年征戰,但因為這固安縣距離幽州城不過八十裏的路程,若不是這次劉淩率軍北伐圍困幽州,還沒有戰火燒到這裏來。且劉淩率軍經過這裏的時候約束軍隊,沒有傷害當地的百姓,所以縣城保存的很完整,北方燕趙大地上的百姓民風也粗狂好客,所以到沒有因為幽州大戰而導致人口凋零。
因為劉淩他們人多馬多,小的渡船根本就載不了他們這麽多人。一直等到南岸的大船返迴來才渡河,所以到了固安縣城的時候天色已經暗了。之前監察院的護衛已經先期過河定下了客棧,所以倒也不必擔心住宿的問題。後世有些做作的人總是牢騷說什麽當名人難啊當偉人累,在劉淩看來純屬扯淡。若不是身為漢王,若不是為當之無愧的中原霸主,一個簡簡單單的出行都被人嚴密的保護著,吃飯住宿皆有下麵人安排,一般百姓怎麽會有這樣的優勢?
總是有人說百姓有百姓的好,身為一個知名人士一個有地位的人是很難很難的。你若是讓他放棄一切過普通百姓的日子試試,看他肯不肯。
劉淩一行人住宿的客棧,有一個在劉淩看來很有愛的名字。
悅來客棧。
在劉淩看來,這個悅來客棧在後世的無數小說無數電影電視劇中都不止一次的出現,前後穿插數千年經久不衰,當為古代第一連鎖客棧。一直到某部打打鬧鬧的電視劇大火之後,同福客棧才漸漸的發展起來隱隱有擠垮悅來客棧的趨勢……
護衛吩咐店小二將馬匹馬車放在後院,然後一行人進了悅來客棧。
“想不到這北方天氣苦寒,桑幹河水卻一定也沒上凍,不然想過河就難了。”
劉淩在後世就是這附近生活的人,那個時候這裏是一個才剛剛發展起來的小縣城。但是規模比現在也要大的多了,高樓大廈華燈璀璨初具規模。這是到了這個時代後劉淩第二次踏足故土,上一次率領大軍渡河的時候匆匆而過,根本就沒有來得及好好看看這個地方。這個小小的縣城勾起了劉淩的思念之情,心中一種莫名的情緒越來越濃烈。
愛屋及烏的緣故,看著那店小二都覺得透著幾分俏皮可愛。
劉淩聽趙大讚歎桑幹河,想起他前世小時候桑幹河這一段河水就已經幹枯了。寬闊的河道上種上了玉米和小麥,還有一些工廠的廠房就建立河道上。
那麽寬的一條河,怎麽就枯了?
“幾位客官,小店的條件縣城裏最好的,上房房間幹淨暖和,保證客官滿意。”
店小二殷勤幫著幾個人撣去身上的塵土。
“我們已經定了房。”
趙大皺眉道。
店小二立刻明白過來,這就是下午時候派人一口氣定了全部上房的那位爺了。可是這位陰沉著臉的大老爺,倒好像還不是主人家?隨即,小兒偷偷看了看那個一身黑色長衫的俊逸男子。
劉淩沒在意店小二好奇的眼神,邁步進了店門,才進去,劉淩忽然怔了一下。
這客棧大堂北側正中的牆壁上,掛了一幅畫。
一朵盛開的白蓮花。
第四百七十九章 遠方來客
一座香爐,焚香三支。
煙氣嫋嫋婷婷,飄飄蕩蕩。
因為幽州大戰的緣故,這固安縣城裏就沒有什麽外來的客人。就算是往塞北的行商也因為大戰而暫時停了生意,誰也不想為了賺草原人幾個銀角子就送了性命。所以即便是不來預定,這悅來客棧中也有的是地方住。進了大堂,一股暖風撲麵而來。大堂裏隻有一個桌子上有客人在吃飯,隻有兩個人。
其實在滿清之前中原人吃飯都是分桌而食的,即便是家裏人也不在一張桌子上吃飯,夫妻二人也是分開吃的。一直到了滿清立國之後,這聚在一個桌子上吃飯的方式才漸漸的成為習慣。不過固安這個地方是契丹人的地盤,風氣粗獷不羈倒也沒有那麽多講究。那兩個人看樣子不像是中原漢人,卷發碧眼,看起來倒更像是……基輔羅斯人。
所謂的基輔羅斯人,其實就是俄羅斯人。隻是在這個時代沙俄還沒有完全形成,而是叫做基輔羅斯大公國。
俄羅斯人是最早和中國人打交道的白色人種,已經很難追溯兩國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有來往的了。
劉淩這樣在後世的見過各色人種的人,在突然看到那兩個基輔羅斯人的時候也不由自主的愣了一下,倒是有些忽略了牆壁上掛著的那副盛開的白蓮花。劉淩之所以第一時間就確定這兩個高大魁梧的家夥是俄羅斯人,原因就在於他知道這個時代不可能有以他國度的外國人到中國來。
劉淩都表現出了驚訝,就別說趙大他們了。敏慧更是嚇得往後退了兩步縮在劉淩後麵,她那個樣子就好像看到了妖怪一樣。其實,在敏慧看來那兩個大胡子卷曲頭發藍眼睛的家夥,就是妖怪。
趙大怔住,隨即看向劉淩。
陳小樹正在拍打身上的塵土,抬起頭看見那兩個基輔羅斯人後嚇得往後退了一步,然後轉身問東方不亂帶沒帶寧歡寫的驅鬼符。寧歡是龍虎山正宗道家的傳人,一身修為十分的精湛,而他畫符的手段也很了得,隻是有沒有作用倒是一直沒機會驗證。
陳小樹是一個很……灑脫的人。
之所以用灑脫這兩個字,是因為這是一個很也可以當做貶義的褒義詞。他的身材不是很魁梧,身材穿的是監察院的黑色長袍,但偏偏在領子的扣眼裏差了一朵已經枯萎了半年的野花。頭發很散亂的垂著,微微卷曲,也不知道是天然卷還是因為幹壞事的時候被人用火燒了,在劉淩看來他的發型很有現代人的感覺,卷曲的很有幾分味道,但是在那個時代無疑是一個很另類的人。
陳小樹的腰畔掛著的絕對不是寶劍橫刀這類東西,而是萬年不變的酒葫蘆。陳小樹說這個酒葫蘆是寶貝,因為他請寧歡給開光過了。他堅持認為這是一個可大可小的葫蘆,裏麵既可以裝酒也能裝人。而他堅持不肯試試將人收入葫蘆的仙法是否靈驗,是因為他覺得這個世界上隻有一個人值得他動用他的葫蘆來施展法術。除了那個人之外,他再也沒有拿著葫蘆對著別人念念有詞道乖乖快進來。
那次……他被劉淩揍了一頓。
好吧,今天這次這是陳小樹第二次對人用法術了。
陳小樹將酒葫蘆從腰畔解下來,拔開塞子然後想把酒倒出去,猶豫了一會兒沒舍得,舉起葫蘆將酒喝了個幹幹淨淨,舉著葫蘆等最後一滴酒落進嘴裏之後,他抹一把嘴上的酒汁單手托著葫蘆指著那兩個基輔羅斯人喊道:“妖孽!還不快快現形!”
可愛的敏慧縮在劉淩身後,攥著拳頭說了三個字:“加把勁!”
陳小樹抱歉的迴頭看了敏慧一眼,訕訕的笑了笑道:“對不起主母……今天葫蘆喝醉了。”
敏慧呃了一聲,隨即攥緊了劉淩的衣袖。
劉淩拍了拍敏慧的手背說道:“沒事,他們是人。”
“是基輔羅斯人,不知道怎麽到了這裏。他們是生活在北方很遠很遠地方的人,要到他們那裏需要穿過茫茫的雪原林海。”
劉淩解釋道。
敏慧哦了一聲,看劉淩的眼神變得更加崇拜。在她心裏,王爺就是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天底下最厲害最厲害的人。
這時,其中一個大胡子基輔羅斯人站了起來似乎想要過來,另一個看起來年紀比較大的人拉了他一把,快速的用他們的語言說了幾句什麽。看樣子是在勸阻那個年紀比較小的人,而那個大胡子則低頭辯解著。劉淩雖然知道他們的來曆,奈何他對於俄語實在沒有研究。那兩個人嘀嘀咕咕唧唧歪歪的說了好幾句,劉淩一句也沒聽懂。
最終,那個大胡子甩開另一個人拉著的他手,大步朝著劉淩他們走了過來。
東方不亂一言不發的站在劉淩身前,陳小樹則封住了門口。六名監察院的銀衣也都作出了反應,作出將那個金發碧眼的家夥格殺當地的準備。
“嗨,朋友們不要緊張,我隻是想和那位美麗的小姐說句話。”
大胡子竟然會說一口頗為流利的漢語。
趙大見那他出言如此輕浮,隨即皺了皺眉頭。他擺了擺手,兩名監察院的銀衣便將那大胡子攔了下來。
大胡子很生氣的說道:“你們幹什麽!你們憑什麽阻止我與那位美麗的小姐交談?你們這是在羞辱我嗎?你們沒看到嗎,那位美麗的小姐一直在看我!這是一次美麗的邂逅,你們憑什麽攔著我?”
趙大看了一眼,見王爺的臉色倒是沒有改變什麽。但他知道,這個時候如果做屬下的不出麵那就是失職!
“把這個登徒浪子叉出去,掌嘴!”
趙大更是大驚失色:“王爺萬萬不可微服南返!”
劉淩撇了撇嘴道:“你知道我是王爺,難道這天下百姓都認識我?這兩年都在征戰,我打下了萬裏河山,卻不曾細細的看過。此番南返正好看看沿途的風光。一路走馬觀花的看看,也算了我一樁心願。”
趙大歎道:“可是緹騎隨著花翎將軍去了北方,院子裏的人手實在有限了。王爺的安危大過天,屬下還是不敢從命。”
劉淩哈哈大笑,忽然問道:“你怕死嗎?”
趙大愣住,忽然反應過來:“王爺是要屬下隨行?”
劉淩點了點頭道:“再等兩天,等陳小樹到了之後就起程。有東方不亂,有陳小樹,有你,難道還不能護著我一路到舒州去?”
劉淩微微皺眉道:“時間總是很緊迫,安排好了對南唐的攻勢之後我就要趕迴晉州去,子魚生產之前,我總是要迴去的。”
他擺手道:“就這樣吧,你去安排。”
第四百七十八章 白蓮花
(求收藏)
劉淩將茂元,陳遠山,羅旭三位大營主將召來,將自己的安排說了一遍。三位主將更是反對,但劉淩認定的事,他們也無法挽迴。就連羅旭都強烈的反對劉淩微服南返,他實在想不明白以劉淩如今的地位為何要做這等冒險的事。
他又怎麽會知道,劉淩打算下一步南返其實與他還有幾分關聯。這些日子以來,劉淩已經看出羅旭有離開的打算,所以劉淩先走一步,將東門大營甩給羅旭,等大軍南返之後,羅旭還要與茂元鎮守北方,劉淩這樣不負責任的跑路,羅旭請辭的話又怎麽能說出口?
而且劉淩特意叮囑羅旭,這次與契丹人大戰之後,以耶律雄機驕傲的個性一定會報複的,漢軍將領中沒人比羅旭更熟悉北方,論武功兵法,漢軍中能與其相提並論的也不過寥寥數人而已。將鎮守中原北方大門的重任壓在羅旭的肩膀上,將羅旭與大周的忠心無形間轉化成守護漢人的責任,這樣,漸漸的羅旭也就適應了自己的新身份。
而劉淩一直沒有對羅旭說過招攬的話,也沒有許以高官厚爵,卻將一支十幾萬人的大軍交到他手裏,這樣的信任,羅旭就算是石頭一塊也該有所明悟。不招攬,不許官爵,是因為劉淩知道這些東西對羅旭沒有什麽誘惑力。羅旭是大周正二品的大都護,武將中頂尖的存在。論爵位,羅旭是冠軍侯。除了信任,劉淩能給他的其實比柴榮並不多什麽。
以羅旭之能,領兵之道多多益善。
可是當初為什麽柴榮嚴旨虎賁精騎不許超過萬人?為什麽以堂堂二品大都護的身份,隻領一支萬人騎兵?
因為柴榮其實不信任任何人,如果羅旭軍權太大的話,柴榮怕整個大周都沒有人可以壓製住他。虎賁精騎的戰力太強,又近京師,一萬人,已經是柴榮可以接受的極限。這也是柴榮最嚴重的失策之一,當日裴戰率領定安軍北上攻打開封的時候,若是羅旭手裏有兵有怎麽會被擊敗?
劉淩沒有羅旭承諾,隻是在羅旭的肩膀上壓了一副沉甸甸的擔子。
君子欺之以方,劉淩這樣做其實帶著那麽一點點不光彩。
能留下羅旭這樣的當時虎將,就算不光彩一些也無傷大雅。劉淩可不覺得自己這樣做是可恥的,劉備三顧茅廬成為千古美談,又有誰知道劉備前兩次沒有成功後,第三次見到孔明先生後是不是貼在孔明的耳邊輕聲說:“你若不輔佐我,我就殺你全家!”就算是劉備這樣說了,孔明也是不會張揚出來的。
想要留下羅旭,就要給他肩膀上壓一副擔子。
這樣說起來,羅旭是君子,劉淩就有點難小人了。
劉淩不怕做小人,但凡有大成大就的人,誰沒小人過?和劉邦曹操這樣的奸雄比起來,劉淩已經很光明很光明了。
三日後,劉淩換了一身長衫,帶了敏慧,趙大,東方不亂,還有遠道歸來一身風塵仆仆的陳小樹,六名監察院四處的銀衣護衛,一行十一人離開漢軍大營,一輛馬車,八九匹駿馬一路往南而去。這隻是表麵上看到的人數,在暗處,還有一百多名監察院的暗衛嚴密的保護著馬隊的安全。監察院的緹騎有一部分由花翎帶著往北方去了,晉州監察院總部還有一部分留守。剩下的不足五百緹騎,就在劉淩一行人二裏之外並肩而行,一旦有什麽危險的話,緹騎在一刻之內就能趕到。
這樣的配置,已經堪稱恐怖了。
兩名金衣,六名銀衣,一百多名監察院四處的護衛六處的刺客,還有近五百名戰力比之於修羅重甲都相差不了多少的緹騎。就算有人能調集上萬大軍來圍堵這支隊伍,隻怕也很難困住。更何況,劉淩本身就是一個實力不屬於任何一位金衣的大高手!
馬車是敏慧的,敏慧一個人的。
當然,這隻是白天的時候敏慧才有的待遇。到了晚上,某淩還是會鑽進馬車裏幹一些很愉快但見不得人的事。
馬隊人數不多,看起來就好像富家大戶的人出遊一般。隻是若有明眼人,隻需看一看那十個騎馬之人坐下的駿馬就會明白,這一行人絕對不好惹。十匹高頭大馬雄峻非凡,馬背上的騎士也皆是雄武矯健之輩。若不是背景驚人,又怎麽可能在隊伍裏看到堪稱寶馬的特勒膘,看到那麽多西域名種?
隊伍行進的速度並不是很快,劉淩本來就是想在大戰之後放鬆一下自己。此去舒州雖然數千裏之遙,但耶律雄機的大軍抵達幽州最少還要半個月,半個月後幽州大營的漢軍才會啟程南返,劉淩他們輕車簡從就算走的再慢,比南返大軍還是要快一些的。
離開幽州之後,隊伍的目標是先到冀州補充給養,然後順著官道一路南下。等到了博州之後再走水路。
開封,鄭州一帶十幾個州目前還被周軍占據著。劉淩初步預定的路線是到了博州走水路直到滑州,看一看船廠如今的進度如何。然後從開封和鄭州之間穿過去,一路南下。再往南,汝州,申州,許州,陳州如今都是漢軍控製的地域了,再往南過光州之後千餘裏就再也沒有什麽大城,一路翻山越嶺到舒州。
這一路下來,劉淩需要走最少兩個月。
滑州的船廠是此行必須要去的地方,滑州之所以重兵駐守就是為了守護船廠。將來劉淩是一定要出海的,那個前前後後騷擾欺負中國上千年矬子民族,加之在中華漢族身上的恥辱劉淩會百倍千倍的還迴去。
不過想想看,劉淩這完全是在還沒發生的事而報複倭人。盛唐時期,自從倭人的軍隊在高句麗被大唐軍隊打的狼狽不堪之後,倭人就好像一個被強-奸後還產生了快感的變態一樣,對大唐的產生了濃烈濃厚的仰慕。不斷派出使臣到大唐學習一切可以學習到手的東西,甚至連走路吃飯的姿勢,發型,服裝都要模仿。
由此可見當年在高句麗那一站,倭人是被打出了高-潮的。
不過那一仗確實讓倭人見識到了大唐軍隊的厲害,倭人的軍隊和戰船數量數倍於唐軍,硬生生被唐軍殺了個全軍覆沒。
自此以後,倭人老實了很多年。
劉淩在滑州建造船廠,就是為了打造一支能支持龐大軍隊遠航的強大水師。劉淩用強大的武力讓那個民族永永遠遠的老實下去,而不是老實一陣子就後反而更加變本加厲的來搗亂。
他說過,要給聶攝一個交代。
他說過,要給數百年間被殺害的數百萬人一個交代。
他說過,要給自己一個交代。
馬隊離開幽州漢軍大營之後,到了傍晚時分才過了桑幹河。桑幹河寬數裏,又被人稱為小黃河。是一條滋養了一千多裏兩萬無數萬畝良田的母親河,也是一條暴虐的每逢汛期都會毀城滅地的殺人河。桑幹河後來被稱為無定河,也正是因為他暴虐難以馴服的緣故。曆史上桑幹河無數次改道,給兩岸人民造成無可估量的損害。一直到了清朝康熙三十七年,大規模梳理河道之後才改名為永定河。
過了桑幹河渡口進入一個叫做固安的小縣城,這小縣城因為靠近渡口的緣故頗為繁華。大概有六七百戶居民,酒樓,客棧倒是一應俱全。北方雖然常年征戰,但因為這固安縣距離幽州城不過八十裏的路程,若不是這次劉淩率軍北伐圍困幽州,還沒有戰火燒到這裏來。且劉淩率軍經過這裏的時候約束軍隊,沒有傷害當地的百姓,所以縣城保存的很完整,北方燕趙大地上的百姓民風也粗狂好客,所以到沒有因為幽州大戰而導致人口凋零。
因為劉淩他們人多馬多,小的渡船根本就載不了他們這麽多人。一直等到南岸的大船返迴來才渡河,所以到了固安縣城的時候天色已經暗了。之前監察院的護衛已經先期過河定下了客棧,所以倒也不必擔心住宿的問題。後世有些做作的人總是牢騷說什麽當名人難啊當偉人累,在劉淩看來純屬扯淡。若不是身為漢王,若不是為當之無愧的中原霸主,一個簡簡單單的出行都被人嚴密的保護著,吃飯住宿皆有下麵人安排,一般百姓怎麽會有這樣的優勢?
總是有人說百姓有百姓的好,身為一個知名人士一個有地位的人是很難很難的。你若是讓他放棄一切過普通百姓的日子試試,看他肯不肯。
劉淩一行人住宿的客棧,有一個在劉淩看來很有愛的名字。
悅來客棧。
在劉淩看來,這個悅來客棧在後世的無數小說無數電影電視劇中都不止一次的出現,前後穿插數千年經久不衰,當為古代第一連鎖客棧。一直到某部打打鬧鬧的電視劇大火之後,同福客棧才漸漸的發展起來隱隱有擠垮悅來客棧的趨勢……
護衛吩咐店小二將馬匹馬車放在後院,然後一行人進了悅來客棧。
“想不到這北方天氣苦寒,桑幹河水卻一定也沒上凍,不然想過河就難了。”
劉淩在後世就是這附近生活的人,那個時候這裏是一個才剛剛發展起來的小縣城。但是規模比現在也要大的多了,高樓大廈華燈璀璨初具規模。這是到了這個時代後劉淩第二次踏足故土,上一次率領大軍渡河的時候匆匆而過,根本就沒有來得及好好看看這個地方。這個小小的縣城勾起了劉淩的思念之情,心中一種莫名的情緒越來越濃烈。
愛屋及烏的緣故,看著那店小二都覺得透著幾分俏皮可愛。
劉淩聽趙大讚歎桑幹河,想起他前世小時候桑幹河這一段河水就已經幹枯了。寬闊的河道上種上了玉米和小麥,還有一些工廠的廠房就建立河道上。
那麽寬的一條河,怎麽就枯了?
“幾位客官,小店的條件縣城裏最好的,上房房間幹淨暖和,保證客官滿意。”
店小二殷勤幫著幾個人撣去身上的塵土。
“我們已經定了房。”
趙大皺眉道。
店小二立刻明白過來,這就是下午時候派人一口氣定了全部上房的那位爺了。可是這位陰沉著臉的大老爺,倒好像還不是主人家?隨即,小兒偷偷看了看那個一身黑色長衫的俊逸男子。
劉淩沒在意店小二好奇的眼神,邁步進了店門,才進去,劉淩忽然怔了一下。
這客棧大堂北側正中的牆壁上,掛了一幅畫。
一朵盛開的白蓮花。
第四百七十九章 遠方來客
一座香爐,焚香三支。
煙氣嫋嫋婷婷,飄飄蕩蕩。
因為幽州大戰的緣故,這固安縣城裏就沒有什麽外來的客人。就算是往塞北的行商也因為大戰而暫時停了生意,誰也不想為了賺草原人幾個銀角子就送了性命。所以即便是不來預定,這悅來客棧中也有的是地方住。進了大堂,一股暖風撲麵而來。大堂裏隻有一個桌子上有客人在吃飯,隻有兩個人。
其實在滿清之前中原人吃飯都是分桌而食的,即便是家裏人也不在一張桌子上吃飯,夫妻二人也是分開吃的。一直到了滿清立國之後,這聚在一個桌子上吃飯的方式才漸漸的成為習慣。不過固安這個地方是契丹人的地盤,風氣粗獷不羈倒也沒有那麽多講究。那兩個人看樣子不像是中原漢人,卷發碧眼,看起來倒更像是……基輔羅斯人。
所謂的基輔羅斯人,其實就是俄羅斯人。隻是在這個時代沙俄還沒有完全形成,而是叫做基輔羅斯大公國。
俄羅斯人是最早和中國人打交道的白色人種,已經很難追溯兩國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有來往的了。
劉淩這樣在後世的見過各色人種的人,在突然看到那兩個基輔羅斯人的時候也不由自主的愣了一下,倒是有些忽略了牆壁上掛著的那副盛開的白蓮花。劉淩之所以第一時間就確定這兩個高大魁梧的家夥是俄羅斯人,原因就在於他知道這個時代不可能有以他國度的外國人到中國來。
劉淩都表現出了驚訝,就別說趙大他們了。敏慧更是嚇得往後退了兩步縮在劉淩後麵,她那個樣子就好像看到了妖怪一樣。其實,在敏慧看來那兩個大胡子卷曲頭發藍眼睛的家夥,就是妖怪。
趙大怔住,隨即看向劉淩。
陳小樹正在拍打身上的塵土,抬起頭看見那兩個基輔羅斯人後嚇得往後退了一步,然後轉身問東方不亂帶沒帶寧歡寫的驅鬼符。寧歡是龍虎山正宗道家的傳人,一身修為十分的精湛,而他畫符的手段也很了得,隻是有沒有作用倒是一直沒機會驗證。
陳小樹是一個很……灑脫的人。
之所以用灑脫這兩個字,是因為這是一個很也可以當做貶義的褒義詞。他的身材不是很魁梧,身材穿的是監察院的黑色長袍,但偏偏在領子的扣眼裏差了一朵已經枯萎了半年的野花。頭發很散亂的垂著,微微卷曲,也不知道是天然卷還是因為幹壞事的時候被人用火燒了,在劉淩看來他的發型很有現代人的感覺,卷曲的很有幾分味道,但是在那個時代無疑是一個很另類的人。
陳小樹的腰畔掛著的絕對不是寶劍橫刀這類東西,而是萬年不變的酒葫蘆。陳小樹說這個酒葫蘆是寶貝,因為他請寧歡給開光過了。他堅持認為這是一個可大可小的葫蘆,裏麵既可以裝酒也能裝人。而他堅持不肯試試將人收入葫蘆的仙法是否靈驗,是因為他覺得這個世界上隻有一個人值得他動用他的葫蘆來施展法術。除了那個人之外,他再也沒有拿著葫蘆對著別人念念有詞道乖乖快進來。
那次……他被劉淩揍了一頓。
好吧,今天這次這是陳小樹第二次對人用法術了。
陳小樹將酒葫蘆從腰畔解下來,拔開塞子然後想把酒倒出去,猶豫了一會兒沒舍得,舉起葫蘆將酒喝了個幹幹淨淨,舉著葫蘆等最後一滴酒落進嘴裏之後,他抹一把嘴上的酒汁單手托著葫蘆指著那兩個基輔羅斯人喊道:“妖孽!還不快快現形!”
可愛的敏慧縮在劉淩身後,攥著拳頭說了三個字:“加把勁!”
陳小樹抱歉的迴頭看了敏慧一眼,訕訕的笑了笑道:“對不起主母……今天葫蘆喝醉了。”
敏慧呃了一聲,隨即攥緊了劉淩的衣袖。
劉淩拍了拍敏慧的手背說道:“沒事,他們是人。”
“是基輔羅斯人,不知道怎麽到了這裏。他們是生活在北方很遠很遠地方的人,要到他們那裏需要穿過茫茫的雪原林海。”
劉淩解釋道。
敏慧哦了一聲,看劉淩的眼神變得更加崇拜。在她心裏,王爺就是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天底下最厲害最厲害的人。
這時,其中一個大胡子基輔羅斯人站了起來似乎想要過來,另一個看起來年紀比較大的人拉了他一把,快速的用他們的語言說了幾句什麽。看樣子是在勸阻那個年紀比較小的人,而那個大胡子則低頭辯解著。劉淩雖然知道他們的來曆,奈何他對於俄語實在沒有研究。那兩個人嘀嘀咕咕唧唧歪歪的說了好幾句,劉淩一句也沒聽懂。
最終,那個大胡子甩開另一個人拉著的他手,大步朝著劉淩他們走了過來。
東方不亂一言不發的站在劉淩身前,陳小樹則封住了門口。六名監察院的銀衣也都作出了反應,作出將那個金發碧眼的家夥格殺當地的準備。
“嗨,朋友們不要緊張,我隻是想和那位美麗的小姐說句話。”
大胡子竟然會說一口頗為流利的漢語。
趙大見那他出言如此輕浮,隨即皺了皺眉頭。他擺了擺手,兩名監察院的銀衣便將那大胡子攔了下來。
大胡子很生氣的說道:“你們幹什麽!你們憑什麽阻止我與那位美麗的小姐交談?你們這是在羞辱我嗎?你們沒看到嗎,那位美麗的小姐一直在看我!這是一次美麗的邂逅,你們憑什麽攔著我?”
趙大看了一眼,見王爺的臉色倒是沒有改變什麽。但他知道,這個時候如果做屬下的不出麵那就是失職!
“把這個登徒浪子叉出去,掌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