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水離著村子並不遠,走路也就是十幾分鍾。
劉淩在村邊一座看起來比較高大保存也最完整的院子前站住,特意看了看院子門口那棵很粗壯很茂盛的垂柳。垂柳下有一個石頭桌子,四周散落著幾個石頭圓凳。劉淩甚至走過去,扶起一個石頭圓凳放在桌子邊,對著湖水那邊坐下,背靠著大柳樹,感覺不錯。
劉淩笑了笑,很愜意。
在湖水的北麵,有一個高坡,高坡上沒有樹,藏不住人。
觀察了地形之後,劉淩下令分出三千人馬,將全軍的戰馬都送到湖水北麵的那個高坡後麵,然後命令剩下的士兵解開隨身帶著的包裹,將一種黃色的粉末沿著官道東側灑了下去,這些粉末並不多,因為監察院五處雖然是專門研製裝備的部門,但這次北上能攜帶來的東西實在有限。不過,已經夠用了。
接下來,劉淩命令監察院五處的官員,從背囊中取出很多瓶子,將瓶子裏的東西傾倒進湖水裏。不多時,湖麵上就開始有一條一條的死魚浮出水麵。由此可見,這瓶子裏的液體毒性有多大。幸好,湖水裏的魚很大,數量卻不是特別多。這是一座死湖,能逃過一波一波難民的捕撈,剩下的都是快成精的老魚了,也算是它們倒黴,誰叫劉淩選中了這個湖。
都準備妥當了之後,東方也已經出現了魚肚白。那白色,就跟水麵上翻轉過來的老魚肚子一摸一樣。
劉淩下令一夜沒有休息的士兵撤離這裏,騎上戰馬,一直往東麵走,離著湖三裏左右藏身。在高坡上和那個破敗了的村子裏,都留下了觀察哨,然後劉淩帶著親兵和監察院的人也離開了這裏。
將隊伍分成三批,一批兩千人由趙霸率領,埋伏在東南。一隊兩千人,由司徒征程率領埋伏在東北方向。而劉淩自己,則帶著主力人馬埋伏在正東方。
才分派出去,在微暗的晨光中,就看見遠處滄州城的方向隱隱有火光傳出。
劉淩的臉色沒有一絲改變,負手看著滄州城的方向,嘴裏喃喃的說了句什麽。就是離他最近的侍衛也沒有聽清劉淩說的那三個字是什麽,因為,這三個字會飄出去很遠很遠,飄蕩在滄州城的上空。希望,滄州城中麵對契丹人終於到來的瘋狂進攻的人們,能夠得到祝福。
活下去。
他說。
天總是會亮的,當太陽升起的那一刻,誰知道那第一縷福光,照耀在誰的身上?
第四百二十八章 垂柳下 圓凳上
ps:今天廠子裏聚餐,晚上七點才到家就一刻不停的開始碼字,終於在十二點之前趕出來一章。雖然今天的更新隻有一章,但是五千多字的大章節,虧的字數不算太多。春節期間事情太多了,明天還要去串親戚,買菜,買肉,買酒,買鞭炮,白天的更新還是不能確定的。希望大家不要怪我,如果有怨氣了,可以用紅票狠狠的砸我.......
另:烽火大神不是說了嗎,怨氣可以促使jj的二次發育......
滄州城那邊到底是一番什麽樣的慘烈景象,監察院的人向劉淩做了匯報,但那種慘烈是語言無法描繪出來的,更何況,監察院的人隻是給出了幾個冷冰冰的數字。
清晨,契丹人發動強攻,出動人馬十萬以上。滄州守軍不足隻有八千餘人,監察院的官員從滄州趕過來傳遞消息之前,短短一個時辰之內,就有上千名守軍陣亡。而契丹人則在滄州城下丟下了足足五千以上的屍體。
庫存的三十萬支羽箭,僅清晨一個時辰之內,就傾瀉到城下不下三萬支。狼牙拍起落不下十幾次,契丹人拚命將狼牙拍壓住,不讓城上的守軍再收迴去。很多守軍為了爭奪狼牙拍被契丹人從城上拉下來,然後落地的屍體被無數柄彎刀剁成肉泥,連一塊拳頭大的整肉都看不到。
對守軍威脅最大的是契丹人的射術,密集的狼牙箭壓製著城頭幾乎抬不起頭來。而趙大堅持讓卓青戰的郡兵做預備隊,戰死的守城士兵都是漢軍。萬不得已,漢軍裝備不多的幾架連發火弩車被架設在城頭上,壓製契丹人的弓箭手。而令人震驚的則是,契丹人擁有四架射程超過五百米的威力巨大的投石機炮,重達數百斤的巨石很快就將兩架連發火弩車砸成了碎片。
漢軍從城中百姓家裏收集來的糞便,熬得滾燙之後一鍋一鍋的從城牆上潑下去。又臭又燙的糞汁將契丹人澆得鬼哭狼嚎,而被這樣汙穢的糞汁澆過之後,據說傷口不會愈合。還有滾油,潑下去之後被火箭依然,城下簡直成了一片火海,燒死的嗆死的契丹人士兵不計其數。正是被這樣的大火,才將契丹人的第一波攻勢壓了下去。
而波斯人控製的拋石機炮給了守軍沉重的打擊,因為劉淩來得倉促,身邊也沒有多少人馬,而花翎帶來的人馬都是騎兵,根本就沒有將拋石車帶來。遠程武器占據了優勢,契丹人也就占據了戰場上的優勢。
卓青戰已經開始動員城裏的青壯百姓幫忙守城,但他們的戰鬥力實在太低,不到萬不得已卓青戰也不敢將他們派上城頭。
聽完監察院官員的敘述,劉淩的臉色波瀾不驚。
滄州那邊契丹人的攻勢這麽猛烈,已經證明了他的推測。接著攻城的掩護,契丹人肯定調集了大量人馬出營來伏擊北上的漢軍。而毫無疑問,滄州的攻勢並不是佯攻。耶律極要得就是一條大魚來滿足他的胃口,楊業率領的北上漢軍打著劉淩的旗號,耶律極是必然不會放過漢軍的,而滄州,他也是要拿下的。
同時攻占滄州截殺漢王劉淩,這戰果太輝煌。輝煌到,就連那個在契丹獨一無二的耶律雄機陛下,也會為耶律極感到震驚而驕傲吧。沒錯,耶律德光在與西夏人的戰爭中立了很多功勞,但就算把那些功勞都加在一起再翻倍,難道能比得上殺掉漢王劉淩這樣的不世之功嗎?
要知道,耶律雄機可是將漢王劉淩視為與西夏國主嵬名曩霄一個級別的人物。
所以,這樣的誘惑耶律極是無法抗拒的。
劉淩坐在一塊石頭上,看著初生的朝陽,心中默默祈禱。
他不是祈禱滄州城裏的守軍能渡過難關,能少死些人。一個經曆過無數次大戰,無數次生死殺伐的王者,他知道生死在戰場上是不會因為祈禱就能減免的。戰爭就離不開死亡,如果連死亡都無法直麵,又怎麽能直麵戰爭?這句話看起來有些囉嗦,有些顛倒,但其中的含義,或許隻有那些劫後餘生的人們才能體會吧。劉淩是一個冷血的人,在戰場上,無論對敵人還是對自己人,都足夠冷血。
他在祈禱,祈禱最好耶律極親自帶兵來伏擊北上的漢軍。
坐在石頭上的劉淩是平靜的,沉默的,就好像幾裏外那片湖水一樣。
過了一會兒,遠處傳來馬蹄聲,一名監察院四處的刺客從馬背上躍下來,快步跑到劉淩身前道:“稟王爺,契丹人的騎兵已經在二十裏之外了!”
劉淩緩緩的點了頭,示意自己知道了。
隻是他依然端坐如山,也沒有發布一條命令。在他周圍不遠處,幾十名監察院的黑衣護衛看似散亂的站著,實則將劉淩每一個方向都保護的十分嚴密。不遠處的一棵大樹上,漢軍的瞭望手窮盡眼力,盯著湖水那邊。
又過了一會兒,第二個來報信的監察院刺客跑過來稟報:“報,啟稟王爺,契丹人的騎兵已經在十五裏之外,看隊伍,最少有不下五萬騎兵。”
劉淩依然淡淡的點了點頭,視線依然看著東麵已經漸漸升起的太陽。這個時間,太陽已經變得有些刺眼了。劉淩的眼神有些飄忽,似乎並不在意那陽光照著眼睛有些疼。
六千名漢軍精騎已經整裝待發,就等著劉淩一聲令下。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似乎隻是那麽一瞬間,又好像是滄海桑田一般,劉淩輕輕的歎了口氣。他知道,耶律極最終還是沒有來的,五萬騎兵,耶律極沒有這個膽魄。雖然這是劉淩和耶律極之間第一次交手,但劉淩對這個人是了解的。大漢監察院的密諜,在幽州有很多人,大量的關於耶律極的情報傳遞迴來綜合總結之後,這個人的性格已經很清晰了。耶律極還是要爭奪皇位的,或者他有更大的圖謀,所以,他不敢以身犯險。
“報!契丹人的騎兵已經在十裏之外。”
劉淩站起來,舒展了一下有些坐得僵硬了的筋骨。一夜未眠,連續趕路,身子卻是有些疲乏了。但是劉淩自己卻感覺不到疲乏,因為,有一場惡戰,正在等著他宣布開戰。耶律極最終還是沒有來,滄州城裏犧牲的那些守軍士兵們的仇,看來隻能以後再報了。
劉淩擺了擺手,指了指前方。
站在大樹頂端的瞭望手立刻揮動手中的旗幟,在幾百米之外的另一棵大樹上,一直等待著命令的另一個瞭望手也隨即舞動了旗幟。就這樣,命令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遞了出去。埋伏在湖邊的百十名劉淩的親兵,心裏不由得一陣激動。湖邊大樹上的瞭望手揮動旗幟,將命令繼續傳遞了下去。埋伏在官道東側樹木上的二百多名精挑細選的戰士,在看到命令的那一刻,緊緊的攥住了握在手裏的弓箭。
就在命令傳遞過來沒有多久之後,北方傳來一陣陣悶雷之聲。老兵們都知道,那是大隊騎兵縱馬飛馳的聲音。轟隆隆的戰馬踏地的聲音,就好像一聲一聲撕裂了陰霾天空的春雷。不多時,第一匹契丹人的戰馬出現在哎官道上,那個契丹士兵勒住戰馬,舉目往四下裏看了看,然後調轉馬頭又跑了迴去。
過了一會兒,一隊三四十人的契丹騎兵再次出現。這是一隊契丹斥候,從他們身上的衣甲裝備就能看出他們的身份。其中的首領朝著附近指指點點的一番之後,留下了大部分斥候,他隻帶著兩名斥候往來時的方向奔了迴去。留下來的斥候縱馬闖進了官道東側的荒野中,不時朝著任意一個方向射出一支羽箭。他們的搜索範圍很大,也很快,一炷香的時間之後,確定了官道東側的草叢中沒有什麽危險,其中一個斥候打了一個響亮的口哨。
北方的寂靜再次被踏破,隨著那一聲口哨聲響之後,大隊大隊的契丹狼騎出現了。很快,在那名斥候首領的指點下,一隊一隊的騎兵進入了荒野之中。數萬騎兵,進入荒野中埋伏,總是會踩處痕跡來的,不過幸好這大片的荒野中有的是野草而且都足夠茁壯,藏身在距離官道一裏之外的契丹士兵,紛紛下馬,然後用專用的工具封住了戰馬的嘴巴。契丹狼騎的禦馬之術絕對當世無雙,那些聽話的戰馬紛紛伏倒下來,就那麽安安靜靜的趴伏在草叢中。
隻用了不足一個時辰,數萬名騎兵全部進入了官道東側的野草地裏。這些訓練有素的天生的優秀騎手們,挨著自己心愛的戰馬蹲在地上,不斷安撫著戰馬。契丹人的斥候依然在搜索,最終確定官道東側五裏之內沒有發現敵人。但是他們發現了一個湖,湖水雖然說不上有多透徹,但無疑是一個看起來很美的地方。在湖的東南方向,幾百米外就是一座破落了村子。在村口的大柳樹下麵,有一張石頭桌子,上麵還能看出已經有些模糊的縱橫十九道的棋盤痕跡。
將發現報告迴去之後,契丹人的埋伏也漸漸的結束了。雖然他們的斥候搜索的已經很仔細了,但是他們沒有發現,在一些大樹茂密昌盛的枝椏裏,有人在冷冷的注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一員身穿銀甲的契丹武將,在幾十名郎將裨將的簇擁下,那名契丹大將仔細看了看地形,隨即滿意的笑了笑。毫無疑問,劉淩幫他們挑中的這個伏擊地點,絕對是這一段路程中最適合的地方。
有一名埋伏著的契丹騎兵忽然發現腳邊的土地上有一些黃色的粉末,但他卻並沒有在意。枯黃的草葉,灰暗的大地,一些看起來和土壤的顏色沒有區別的粉末,自然不會引起他的注意。
遠遠的,能看見那名契丹大將在布置著什麽,不斷有他的親兵跑出去傳令。
這名大將軍,正是在契丹軍界逐漸崛起的並且成功躋身為五虎大將之一的耶律延奇。他下達了幾道命令之後,眼神有意無意的掃了掃身邊站著的一名親兵。那親兵不露痕跡的點了點頭,於是耶律延奇一聲令下,一隊約三千人的騎兵繼續沿著官道往前衝了出去。
此時,距離此處三十裏之外的南麵,一支看起來人數在五萬左右的漢軍隊伍,浩浩蕩蕩的往前進發著。在隊伍的中軍,有一座龐大的,用將近一百匹西域良馬拉著的的帳車,在帳車四周站著幾十名黑衣監察衛,帳車的一側飄揚著一麵寫著一個鬥大劉字的火紅色大旗,在清晨的風中獵獵作響。
漢軍行軍的速度很快,沒用多久就和那支三千人的契丹狼騎碰了個對麵。那些狼騎顯得很慌亂,胡亂射了幾箭之後見漢軍勢大,立刻掉頭就跑。從漢軍中分出幾千騎兵,追著那些契丹狼騎就殺了出去。同時,從帳車中走出一名金甲將軍,大聲命令全軍加速。
一名契丹斥候氣喘籲籲的跑到耶律延奇的身前說道:“報,大將軍,漢軍已經上鉤,正往這邊衝來,已經在三裏之外。耶律延奇揮手示意那斥候離開,視線再次不經意的瞟向那名麵貌有些陰柔俊美的親兵。兩個人點了點頭,嘴角都露出微笑。
很快,契丹人負責誘敵的狼騎就從埋伏的人視線裏快速的衝了過去,在他們身後是一片喊殺一聲。耶律延奇握緊了腰畔的彎刀,猛地一揮手。所有的埋伏著的契丹狼騎,紛紛將坐騎拉了起來然後翻身上馬。他們從背後摘下彎弓,然後將箭壺推到自己伸手就能觸及的地方。
耳聽著後麵的喊殺聲越來越近,所有契丹狼騎都被一種濃烈的血腥欲望籠罩了心頭。他們都是天生的戰士,是騎兵的王者。他們的騎射之術,天下第一。他們都堅信,隻需要一個衝擊,那些孱弱的漢族人就會被趕羊一樣趕到福緣渠邊上,然後在他們的狼牙箭射擊之下紛紛落水。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一聲尖銳的,令人意外的鳴響聲傳進了所有人的耳朵裏。然後,從官道東側的幾十棵大樹上,一支一支的火箭射了過來。連續的火箭不斷的名種目標,隨即,一團團火焰立刻升騰而起。那些藏身在大樹上的漢軍士兵每人射出了三支火箭之後,立刻從樹上跳下來,一路狂奔往湖水那邊逃去。
與此同時,遠處漢軍的喊殺聲驟然停了下來。在初秋的南風中,忽然大火從南麵燃燒了起來。漢軍開始在南麵放火了,引燃了官道東側的荒草之後,漢軍開始往來的方向撤退。
大火驟然燒了起來!
火借風勢,齊人高的野草燃燒的速度特別快。
數萬人的契丹狼騎很快就有一部分人被困在火海裏!
大火越來越烈,契丹人已經無法在荒草中容身了。順著風勢,大火將官道幾乎封死。耶律延奇的眼神中都是震驚,他怎麽也想不到漢軍竟然有所準備!就在他思維短暫停頓的一刹那,那個麵貌陰柔的親兵大聲喊道:“官道被封死了,不能順著風跑,往東,那裏有座湖!”
耶律延奇恍然,立刻大聲的下令軍隊往東方撤離。
被大火燒得哭爹喊娘的契丹狼騎,沒命似的往東方逃。毫無疑問,耶律延奇的命令是正確的。在這樣滔天的大火中,那個湖,是最好的躲避的地方。大火中,來不及逃出來的契丹狼騎連人帶馬被燒成了黑炭,人的哀嚎聲,戰馬的哀鳴聲,還有火燒著人身體,馬身體冒出來油的吱吱的聲音,令人心悸,令人作嘔。
大量的士兵被濃煙嗆得昏了過去,他們摔倒在地,很快就被吞吐的火焰卷了進去。野草太茂盛了,而且被監察院的人灑了火藥。火一燒起來就變得控製不住,風中,火焰前進的速度比戰馬的奔馳的速度都不慢。
被燒的丟盔棄甲的契丹狼騎,活著,狼狽的,逃到湖邊的有不到四萬人,有一部分士兵在慌亂中沒有執行命令,而是往滄州的方向逃了。他們順著風逃,逃不出那滾滾的濃煙,他們被迷住了眼睛,堵塞了鼻孔,然後被活活熏死。
身上的皮甲烏裏麻黑的,他們的臉比皮甲還要黑。大部分人鼻孔裏都塞滿了草灰,嗓子裏火辣辣的疼。所以,當他們看到那個湖的時候,契丹士兵們便瘋了一般的往湖水裏衝。越來越多的瘋狂的士兵圍在河邊,洗臉,河水,捧著水大口大口的往下灌。
水裏是有毒的,正如劉淩預計的那樣,在如此慌亂不堪的情況下,沒有人會注意到湖麵上漂浮著的那些死魚。契丹士兵又驚又怒又恐懼,他們麵對再強大的敵人,也不會膽怯畏縮,但當他們麵對那樣絕對無法抗衡的猛烈大火,他們生不出反抗之心,隻有逃,拚命的逃。
耶律延奇被親兵們護衛著到了湖邊,吩咐親兵去打些水來,他帶著親兵朝著那個破敗的村子走去。大火隔斷了敵我雙方,漢軍不可能攻過來,他們也沒有辦法殺迴去。官道被大火封了,這個破敗的村子顯然是個不錯的落腳點。
在那棵巨大的垂柳樹下,那個麵色陰柔,如今充滿了憤怒的親兵很自然的在那張靠著大樹的石凳上坐了下來,看到耶律延奇的臉色,那親兵頓時醒悟,立刻起身將作為讓給了耶律延奇。或許是因為一把大火燒得他們慘敗的緣故,耶律延奇並沒有責難他。
耶律延奇靠著大樹在石凳上坐下來,摘下被火烤的有些發燙的頭盔。看著遠處的大火,他的心格外的沉重。
“等火勢一小,立刻命令大軍反擊?”
他是統兵大將,隻是不知道為什麽,命令的語氣中卻帶著不確定。
就在這個時候,一道匹練般的刀光從垂柳上直落而下,猶如九天之上降下來的霹靂。那一刀,太快,太狠,太兇悍。那一刀,勢不可擋。
將軍司徒征程,藏身垂柳上,他善用的那柄沉重而鋒利的陌刀,在他身形墜下的全力一劈之下,竟然將耶律延奇和他屁股下麵的石頭圓凳一同劈為兩半!
這一刀,無與倫比。
第四百二十九章 荒野殺戮
司徒征程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一次立下不世之功的機會。
他記得漢王殿下的交代,每一個字都記得清清楚楚。但是很可惜,機會隻有一次,他並不知道,自己那麽一點點的猶豫,放走了一次最快解決滄州之圍的機會。漢王殿下說過,若是有人坐在那個石凳上休息,必然就是敵軍主將。一刀斬之,此戰即勝。
劉淩不是神仙,他推測不出耶律極竟然會扮作一名親兵跟在耶律延奇身邊。劉淩不是沒有想到過耶律極很親自率軍在伏擊北上的漢軍,但契丹人隻來了五萬騎兵,而且監察院的密諜也不可能從幾萬人中一眼就認出假扮成了士兵的大遼南麵宮大王耶律極。耶律極坐在那個石凳上的時候,司徒征程差一點沒有忍住就出手了。後來看清了那個坐在石凳上的不過是個普通的契丹武士,他的動作又硬生生的停了下來。如果,以後司徒征程知道自己錯過了一次這樣大的機遇的話,或許會後悔的吃不下飯吧。
就在司徒征程一刀劈死耶律延奇的那一刻,埋伏在湖邊的上百名劉淩的親兵開始發威,他們用的是精致輕便的神侯連弩,一次性可以連發十支弩箭。這樣的連弩,因為製作複雜且材料有限,除了監察院的緹騎之外隻有劉淩的親兵裝備。雖然隻有一百多個人,一百多張神侯連弩,但是這樣驟然而來的打擊,起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劉淩的親兵站在樹上,不斷的扣動機括,弩箭帶著嗖嗖的風聲精準的擊中就在樹下休息的契丹狼騎,一個一個的契丹武士連哀唿都來不及發出就撲到在地。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契丹人頓時陷入一片慌亂中,一把大火燒過之後的餘驚還沒有散去,又驟然遇到了敵人的伏擊,這讓他們本來就懸著的心幾乎從胸腔裏跳出來。
契丹狼騎的將軍們大聲的唿喊著,讓手下的士兵反擊。但是,這時他們忽然發現,湖邊引水洗臉的契丹士兵一個一個的倒下來,在地上痛哭不堪的抽搐著。湖水裏的毒很強,很烈,能毒穿人的內髒和腸子。這就是所謂的穿腸毒藥吧,監察院五處的那些個怪物對於毒物的研究成果猶在火器之上。
耶律極閃身躲開司徒征程劈過來的一刀,滾動著往一邊閃去。他的親筆快速的衝過來將司徒征程攔住,分出一部分人護著耶律極匆忙的跳上馬背,朝著北方狼狽的逃了出去。耶律極實在想不到,漢軍為什麽竟然會埋伏在這裏。先前那把大火已經將他的自信和驕傲燒的支離破碎,那湖邊的埋伏則將他的最後一絲矜持撕的赤條條般難堪。
從官道東側埋伏著的契丹狼騎,被大火燒死了嗆死了萬餘人,還剩下的三萬多人又在湖邊被毒死了幾千人,再加上從樹上漢軍手裏不斷發射出來的弩箭,將他們的心神都嚇的裂開了。
沒有鬥誌,沒有殺意。
契丹人此時隻想著趕緊逃迴大營裏去。
湖邊毒死了不少人,也毒死了不少馬匹。一場火,一湖毒,百張連弩,一刀力劈,將契丹人嚇得肝膽欲裂。
慌亂的契丹士兵拉扯著慌亂的戰馬,費勁力氣跳上去,也不分辨方向,跟著別人逃跑的路就衝了出去。他們是驕傲的大遼宮帳軍,他們是驕傲的契丹狼騎,他們是戰無不勝的強大騎兵,但是驕傲的心裏爆發出來的恐懼也是鋪天蓋地的。如果說,一支經常打敗仗的隊伍在遇到伏擊的時候,他們的慌亂是一種習慣的話,那一支訓練有素的常勝隊伍在驟然遇到無法抵抗的伏擊之後,他們表現出來的慌亂是如此的瘋狂。
就在契丹狼騎慌不擇路的時候,從東方,太陽升起的方向,三隊漢軍精騎高舉著在陽光下閃爍著森寒光芒的橫刀,順著從東方照射過來的陽光,催動坐騎,踏地如雷,在朝陽紅色的光芒照耀下,如同天兵天將。
漢軍騎兵並不多,隻有不足萬人。
而且,他們一夜未眠。
但是相對於契丹狼騎來說,這不到一萬人的漢軍騎兵就好像初生的太陽一樣,充滿了昂揚的鬥誌。他們就好像一群蟄伏了一夜的獅子,在機會到來之後,終於亮出了鋒利的獠牙。而最讓人心悸的,則是他們的沉默。沒有呐喊聲,沒有怒吼聲,士兵們沉默著,爆發。
三支漢軍精騎,從三個方向如同利刃一般切入契丹人的隊伍裏。
司徒征程一刀將一名契丹武士從額頭劈開,沉重而鋒利的陌刀從上而下的劈落,就好像切開了一塊豆腐一樣,刀鋒從額頭進入,從胯下劈出。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從死去的契丹武士肚子裏掉下來,血糊糊粘糊糊,看著令人作嘔。
劉淩在村邊一座看起來比較高大保存也最完整的院子前站住,特意看了看院子門口那棵很粗壯很茂盛的垂柳。垂柳下有一個石頭桌子,四周散落著幾個石頭圓凳。劉淩甚至走過去,扶起一個石頭圓凳放在桌子邊,對著湖水那邊坐下,背靠著大柳樹,感覺不錯。
劉淩笑了笑,很愜意。
在湖水的北麵,有一個高坡,高坡上沒有樹,藏不住人。
觀察了地形之後,劉淩下令分出三千人馬,將全軍的戰馬都送到湖水北麵的那個高坡後麵,然後命令剩下的士兵解開隨身帶著的包裹,將一種黃色的粉末沿著官道東側灑了下去,這些粉末並不多,因為監察院五處雖然是專門研製裝備的部門,但這次北上能攜帶來的東西實在有限。不過,已經夠用了。
接下來,劉淩命令監察院五處的官員,從背囊中取出很多瓶子,將瓶子裏的東西傾倒進湖水裏。不多時,湖麵上就開始有一條一條的死魚浮出水麵。由此可見,這瓶子裏的液體毒性有多大。幸好,湖水裏的魚很大,數量卻不是特別多。這是一座死湖,能逃過一波一波難民的捕撈,剩下的都是快成精的老魚了,也算是它們倒黴,誰叫劉淩選中了這個湖。
都準備妥當了之後,東方也已經出現了魚肚白。那白色,就跟水麵上翻轉過來的老魚肚子一摸一樣。
劉淩下令一夜沒有休息的士兵撤離這裏,騎上戰馬,一直往東麵走,離著湖三裏左右藏身。在高坡上和那個破敗了的村子裏,都留下了觀察哨,然後劉淩帶著親兵和監察院的人也離開了這裏。
將隊伍分成三批,一批兩千人由趙霸率領,埋伏在東南。一隊兩千人,由司徒征程率領埋伏在東北方向。而劉淩自己,則帶著主力人馬埋伏在正東方。
才分派出去,在微暗的晨光中,就看見遠處滄州城的方向隱隱有火光傳出。
劉淩的臉色沒有一絲改變,負手看著滄州城的方向,嘴裏喃喃的說了句什麽。就是離他最近的侍衛也沒有聽清劉淩說的那三個字是什麽,因為,這三個字會飄出去很遠很遠,飄蕩在滄州城的上空。希望,滄州城中麵對契丹人終於到來的瘋狂進攻的人們,能夠得到祝福。
活下去。
他說。
天總是會亮的,當太陽升起的那一刻,誰知道那第一縷福光,照耀在誰的身上?
第四百二十八章 垂柳下 圓凳上
ps:今天廠子裏聚餐,晚上七點才到家就一刻不停的開始碼字,終於在十二點之前趕出來一章。雖然今天的更新隻有一章,但是五千多字的大章節,虧的字數不算太多。春節期間事情太多了,明天還要去串親戚,買菜,買肉,買酒,買鞭炮,白天的更新還是不能確定的。希望大家不要怪我,如果有怨氣了,可以用紅票狠狠的砸我.......
另:烽火大神不是說了嗎,怨氣可以促使jj的二次發育......
滄州城那邊到底是一番什麽樣的慘烈景象,監察院的人向劉淩做了匯報,但那種慘烈是語言無法描繪出來的,更何況,監察院的人隻是給出了幾個冷冰冰的數字。
清晨,契丹人發動強攻,出動人馬十萬以上。滄州守軍不足隻有八千餘人,監察院的官員從滄州趕過來傳遞消息之前,短短一個時辰之內,就有上千名守軍陣亡。而契丹人則在滄州城下丟下了足足五千以上的屍體。
庫存的三十萬支羽箭,僅清晨一個時辰之內,就傾瀉到城下不下三萬支。狼牙拍起落不下十幾次,契丹人拚命將狼牙拍壓住,不讓城上的守軍再收迴去。很多守軍為了爭奪狼牙拍被契丹人從城上拉下來,然後落地的屍體被無數柄彎刀剁成肉泥,連一塊拳頭大的整肉都看不到。
對守軍威脅最大的是契丹人的射術,密集的狼牙箭壓製著城頭幾乎抬不起頭來。而趙大堅持讓卓青戰的郡兵做預備隊,戰死的守城士兵都是漢軍。萬不得已,漢軍裝備不多的幾架連發火弩車被架設在城頭上,壓製契丹人的弓箭手。而令人震驚的則是,契丹人擁有四架射程超過五百米的威力巨大的投石機炮,重達數百斤的巨石很快就將兩架連發火弩車砸成了碎片。
漢軍從城中百姓家裏收集來的糞便,熬得滾燙之後一鍋一鍋的從城牆上潑下去。又臭又燙的糞汁將契丹人澆得鬼哭狼嚎,而被這樣汙穢的糞汁澆過之後,據說傷口不會愈合。還有滾油,潑下去之後被火箭依然,城下簡直成了一片火海,燒死的嗆死的契丹人士兵不計其數。正是被這樣的大火,才將契丹人的第一波攻勢壓了下去。
而波斯人控製的拋石機炮給了守軍沉重的打擊,因為劉淩來得倉促,身邊也沒有多少人馬,而花翎帶來的人馬都是騎兵,根本就沒有將拋石車帶來。遠程武器占據了優勢,契丹人也就占據了戰場上的優勢。
卓青戰已經開始動員城裏的青壯百姓幫忙守城,但他們的戰鬥力實在太低,不到萬不得已卓青戰也不敢將他們派上城頭。
聽完監察院官員的敘述,劉淩的臉色波瀾不驚。
滄州那邊契丹人的攻勢這麽猛烈,已經證明了他的推測。接著攻城的掩護,契丹人肯定調集了大量人馬出營來伏擊北上的漢軍。而毫無疑問,滄州的攻勢並不是佯攻。耶律極要得就是一條大魚來滿足他的胃口,楊業率領的北上漢軍打著劉淩的旗號,耶律極是必然不會放過漢軍的,而滄州,他也是要拿下的。
同時攻占滄州截殺漢王劉淩,這戰果太輝煌。輝煌到,就連那個在契丹獨一無二的耶律雄機陛下,也會為耶律極感到震驚而驕傲吧。沒錯,耶律德光在與西夏人的戰爭中立了很多功勞,但就算把那些功勞都加在一起再翻倍,難道能比得上殺掉漢王劉淩這樣的不世之功嗎?
要知道,耶律雄機可是將漢王劉淩視為與西夏國主嵬名曩霄一個級別的人物。
所以,這樣的誘惑耶律極是無法抗拒的。
劉淩坐在一塊石頭上,看著初生的朝陽,心中默默祈禱。
他不是祈禱滄州城裏的守軍能渡過難關,能少死些人。一個經曆過無數次大戰,無數次生死殺伐的王者,他知道生死在戰場上是不會因為祈禱就能減免的。戰爭就離不開死亡,如果連死亡都無法直麵,又怎麽能直麵戰爭?這句話看起來有些囉嗦,有些顛倒,但其中的含義,或許隻有那些劫後餘生的人們才能體會吧。劉淩是一個冷血的人,在戰場上,無論對敵人還是對自己人,都足夠冷血。
他在祈禱,祈禱最好耶律極親自帶兵來伏擊北上的漢軍。
坐在石頭上的劉淩是平靜的,沉默的,就好像幾裏外那片湖水一樣。
過了一會兒,遠處傳來馬蹄聲,一名監察院四處的刺客從馬背上躍下來,快步跑到劉淩身前道:“稟王爺,契丹人的騎兵已經在二十裏之外了!”
劉淩緩緩的點了頭,示意自己知道了。
隻是他依然端坐如山,也沒有發布一條命令。在他周圍不遠處,幾十名監察院的黑衣護衛看似散亂的站著,實則將劉淩每一個方向都保護的十分嚴密。不遠處的一棵大樹上,漢軍的瞭望手窮盡眼力,盯著湖水那邊。
又過了一會兒,第二個來報信的監察院刺客跑過來稟報:“報,啟稟王爺,契丹人的騎兵已經在十五裏之外,看隊伍,最少有不下五萬騎兵。”
劉淩依然淡淡的點了點頭,視線依然看著東麵已經漸漸升起的太陽。這個時間,太陽已經變得有些刺眼了。劉淩的眼神有些飄忽,似乎並不在意那陽光照著眼睛有些疼。
六千名漢軍精騎已經整裝待發,就等著劉淩一聲令下。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似乎隻是那麽一瞬間,又好像是滄海桑田一般,劉淩輕輕的歎了口氣。他知道,耶律極最終還是沒有來的,五萬騎兵,耶律極沒有這個膽魄。雖然這是劉淩和耶律極之間第一次交手,但劉淩對這個人是了解的。大漢監察院的密諜,在幽州有很多人,大量的關於耶律極的情報傳遞迴來綜合總結之後,這個人的性格已經很清晰了。耶律極還是要爭奪皇位的,或者他有更大的圖謀,所以,他不敢以身犯險。
“報!契丹人的騎兵已經在十裏之外。”
劉淩站起來,舒展了一下有些坐得僵硬了的筋骨。一夜未眠,連續趕路,身子卻是有些疲乏了。但是劉淩自己卻感覺不到疲乏,因為,有一場惡戰,正在等著他宣布開戰。耶律極最終還是沒有來,滄州城裏犧牲的那些守軍士兵們的仇,看來隻能以後再報了。
劉淩擺了擺手,指了指前方。
站在大樹頂端的瞭望手立刻揮動手中的旗幟,在幾百米之外的另一棵大樹上,一直等待著命令的另一個瞭望手也隨即舞動了旗幟。就這樣,命令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遞了出去。埋伏在湖邊的百十名劉淩的親兵,心裏不由得一陣激動。湖邊大樹上的瞭望手揮動旗幟,將命令繼續傳遞了下去。埋伏在官道東側樹木上的二百多名精挑細選的戰士,在看到命令的那一刻,緊緊的攥住了握在手裏的弓箭。
就在命令傳遞過來沒有多久之後,北方傳來一陣陣悶雷之聲。老兵們都知道,那是大隊騎兵縱馬飛馳的聲音。轟隆隆的戰馬踏地的聲音,就好像一聲一聲撕裂了陰霾天空的春雷。不多時,第一匹契丹人的戰馬出現在哎官道上,那個契丹士兵勒住戰馬,舉目往四下裏看了看,然後調轉馬頭又跑了迴去。
過了一會兒,一隊三四十人的契丹騎兵再次出現。這是一隊契丹斥候,從他們身上的衣甲裝備就能看出他們的身份。其中的首領朝著附近指指點點的一番之後,留下了大部分斥候,他隻帶著兩名斥候往來時的方向奔了迴去。留下來的斥候縱馬闖進了官道東側的荒野中,不時朝著任意一個方向射出一支羽箭。他們的搜索範圍很大,也很快,一炷香的時間之後,確定了官道東側的草叢中沒有什麽危險,其中一個斥候打了一個響亮的口哨。
北方的寂靜再次被踏破,隨著那一聲口哨聲響之後,大隊大隊的契丹狼騎出現了。很快,在那名斥候首領的指點下,一隊一隊的騎兵進入了荒野之中。數萬騎兵,進入荒野中埋伏,總是會踩處痕跡來的,不過幸好這大片的荒野中有的是野草而且都足夠茁壯,藏身在距離官道一裏之外的契丹士兵,紛紛下馬,然後用專用的工具封住了戰馬的嘴巴。契丹狼騎的禦馬之術絕對當世無雙,那些聽話的戰馬紛紛伏倒下來,就那麽安安靜靜的趴伏在草叢中。
隻用了不足一個時辰,數萬名騎兵全部進入了官道東側的野草地裏。這些訓練有素的天生的優秀騎手們,挨著自己心愛的戰馬蹲在地上,不斷安撫著戰馬。契丹人的斥候依然在搜索,最終確定官道東側五裏之內沒有發現敵人。但是他們發現了一個湖,湖水雖然說不上有多透徹,但無疑是一個看起來很美的地方。在湖的東南方向,幾百米外就是一座破落了村子。在村口的大柳樹下麵,有一張石頭桌子,上麵還能看出已經有些模糊的縱橫十九道的棋盤痕跡。
將發現報告迴去之後,契丹人的埋伏也漸漸的結束了。雖然他們的斥候搜索的已經很仔細了,但是他們沒有發現,在一些大樹茂密昌盛的枝椏裏,有人在冷冷的注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一員身穿銀甲的契丹武將,在幾十名郎將裨將的簇擁下,那名契丹大將仔細看了看地形,隨即滿意的笑了笑。毫無疑問,劉淩幫他們挑中的這個伏擊地點,絕對是這一段路程中最適合的地方。
有一名埋伏著的契丹騎兵忽然發現腳邊的土地上有一些黃色的粉末,但他卻並沒有在意。枯黃的草葉,灰暗的大地,一些看起來和土壤的顏色沒有區別的粉末,自然不會引起他的注意。
遠遠的,能看見那名契丹大將在布置著什麽,不斷有他的親兵跑出去傳令。
這名大將軍,正是在契丹軍界逐漸崛起的並且成功躋身為五虎大將之一的耶律延奇。他下達了幾道命令之後,眼神有意無意的掃了掃身邊站著的一名親兵。那親兵不露痕跡的點了點頭,於是耶律延奇一聲令下,一隊約三千人的騎兵繼續沿著官道往前衝了出去。
此時,距離此處三十裏之外的南麵,一支看起來人數在五萬左右的漢軍隊伍,浩浩蕩蕩的往前進發著。在隊伍的中軍,有一座龐大的,用將近一百匹西域良馬拉著的的帳車,在帳車四周站著幾十名黑衣監察衛,帳車的一側飄揚著一麵寫著一個鬥大劉字的火紅色大旗,在清晨的風中獵獵作響。
漢軍行軍的速度很快,沒用多久就和那支三千人的契丹狼騎碰了個對麵。那些狼騎顯得很慌亂,胡亂射了幾箭之後見漢軍勢大,立刻掉頭就跑。從漢軍中分出幾千騎兵,追著那些契丹狼騎就殺了出去。同時,從帳車中走出一名金甲將軍,大聲命令全軍加速。
一名契丹斥候氣喘籲籲的跑到耶律延奇的身前說道:“報,大將軍,漢軍已經上鉤,正往這邊衝來,已經在三裏之外。耶律延奇揮手示意那斥候離開,視線再次不經意的瞟向那名麵貌有些陰柔俊美的親兵。兩個人點了點頭,嘴角都露出微笑。
很快,契丹人負責誘敵的狼騎就從埋伏的人視線裏快速的衝了過去,在他們身後是一片喊殺一聲。耶律延奇握緊了腰畔的彎刀,猛地一揮手。所有的埋伏著的契丹狼騎,紛紛將坐騎拉了起來然後翻身上馬。他們從背後摘下彎弓,然後將箭壺推到自己伸手就能觸及的地方。
耳聽著後麵的喊殺聲越來越近,所有契丹狼騎都被一種濃烈的血腥欲望籠罩了心頭。他們都是天生的戰士,是騎兵的王者。他們的騎射之術,天下第一。他們都堅信,隻需要一個衝擊,那些孱弱的漢族人就會被趕羊一樣趕到福緣渠邊上,然後在他們的狼牙箭射擊之下紛紛落水。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一聲尖銳的,令人意外的鳴響聲傳進了所有人的耳朵裏。然後,從官道東側的幾十棵大樹上,一支一支的火箭射了過來。連續的火箭不斷的名種目標,隨即,一團團火焰立刻升騰而起。那些藏身在大樹上的漢軍士兵每人射出了三支火箭之後,立刻從樹上跳下來,一路狂奔往湖水那邊逃去。
與此同時,遠處漢軍的喊殺聲驟然停了下來。在初秋的南風中,忽然大火從南麵燃燒了起來。漢軍開始在南麵放火了,引燃了官道東側的荒草之後,漢軍開始往來的方向撤退。
大火驟然燒了起來!
火借風勢,齊人高的野草燃燒的速度特別快。
數萬人的契丹狼騎很快就有一部分人被困在火海裏!
大火越來越烈,契丹人已經無法在荒草中容身了。順著風勢,大火將官道幾乎封死。耶律延奇的眼神中都是震驚,他怎麽也想不到漢軍竟然有所準備!就在他思維短暫停頓的一刹那,那個麵貌陰柔的親兵大聲喊道:“官道被封死了,不能順著風跑,往東,那裏有座湖!”
耶律延奇恍然,立刻大聲的下令軍隊往東方撤離。
被大火燒得哭爹喊娘的契丹狼騎,沒命似的往東方逃。毫無疑問,耶律延奇的命令是正確的。在這樣滔天的大火中,那個湖,是最好的躲避的地方。大火中,來不及逃出來的契丹狼騎連人帶馬被燒成了黑炭,人的哀嚎聲,戰馬的哀鳴聲,還有火燒著人身體,馬身體冒出來油的吱吱的聲音,令人心悸,令人作嘔。
大量的士兵被濃煙嗆得昏了過去,他們摔倒在地,很快就被吞吐的火焰卷了進去。野草太茂盛了,而且被監察院的人灑了火藥。火一燒起來就變得控製不住,風中,火焰前進的速度比戰馬的奔馳的速度都不慢。
被燒的丟盔棄甲的契丹狼騎,活著,狼狽的,逃到湖邊的有不到四萬人,有一部分士兵在慌亂中沒有執行命令,而是往滄州的方向逃了。他們順著風逃,逃不出那滾滾的濃煙,他們被迷住了眼睛,堵塞了鼻孔,然後被活活熏死。
身上的皮甲烏裏麻黑的,他們的臉比皮甲還要黑。大部分人鼻孔裏都塞滿了草灰,嗓子裏火辣辣的疼。所以,當他們看到那個湖的時候,契丹士兵們便瘋了一般的往湖水裏衝。越來越多的瘋狂的士兵圍在河邊,洗臉,河水,捧著水大口大口的往下灌。
水裏是有毒的,正如劉淩預計的那樣,在如此慌亂不堪的情況下,沒有人會注意到湖麵上漂浮著的那些死魚。契丹士兵又驚又怒又恐懼,他們麵對再強大的敵人,也不會膽怯畏縮,但當他們麵對那樣絕對無法抗衡的猛烈大火,他們生不出反抗之心,隻有逃,拚命的逃。
耶律延奇被親兵們護衛著到了湖邊,吩咐親兵去打些水來,他帶著親兵朝著那個破敗的村子走去。大火隔斷了敵我雙方,漢軍不可能攻過來,他們也沒有辦法殺迴去。官道被大火封了,這個破敗的村子顯然是個不錯的落腳點。
在那棵巨大的垂柳樹下,那個麵色陰柔,如今充滿了憤怒的親兵很自然的在那張靠著大樹的石凳上坐了下來,看到耶律延奇的臉色,那親兵頓時醒悟,立刻起身將作為讓給了耶律延奇。或許是因為一把大火燒得他們慘敗的緣故,耶律延奇並沒有責難他。
耶律延奇靠著大樹在石凳上坐下來,摘下被火烤的有些發燙的頭盔。看著遠處的大火,他的心格外的沉重。
“等火勢一小,立刻命令大軍反擊?”
他是統兵大將,隻是不知道為什麽,命令的語氣中卻帶著不確定。
就在這個時候,一道匹練般的刀光從垂柳上直落而下,猶如九天之上降下來的霹靂。那一刀,太快,太狠,太兇悍。那一刀,勢不可擋。
將軍司徒征程,藏身垂柳上,他善用的那柄沉重而鋒利的陌刀,在他身形墜下的全力一劈之下,竟然將耶律延奇和他屁股下麵的石頭圓凳一同劈為兩半!
這一刀,無與倫比。
第四百二十九章 荒野殺戮
司徒征程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一次立下不世之功的機會。
他記得漢王殿下的交代,每一個字都記得清清楚楚。但是很可惜,機會隻有一次,他並不知道,自己那麽一點點的猶豫,放走了一次最快解決滄州之圍的機會。漢王殿下說過,若是有人坐在那個石凳上休息,必然就是敵軍主將。一刀斬之,此戰即勝。
劉淩不是神仙,他推測不出耶律極竟然會扮作一名親兵跟在耶律延奇身邊。劉淩不是沒有想到過耶律極很親自率軍在伏擊北上的漢軍,但契丹人隻來了五萬騎兵,而且監察院的密諜也不可能從幾萬人中一眼就認出假扮成了士兵的大遼南麵宮大王耶律極。耶律極坐在那個石凳上的時候,司徒征程差一點沒有忍住就出手了。後來看清了那個坐在石凳上的不過是個普通的契丹武士,他的動作又硬生生的停了下來。如果,以後司徒征程知道自己錯過了一次這樣大的機遇的話,或許會後悔的吃不下飯吧。
就在司徒征程一刀劈死耶律延奇的那一刻,埋伏在湖邊的上百名劉淩的親兵開始發威,他們用的是精致輕便的神侯連弩,一次性可以連發十支弩箭。這樣的連弩,因為製作複雜且材料有限,除了監察院的緹騎之外隻有劉淩的親兵裝備。雖然隻有一百多個人,一百多張神侯連弩,但是這樣驟然而來的打擊,起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劉淩的親兵站在樹上,不斷的扣動機括,弩箭帶著嗖嗖的風聲精準的擊中就在樹下休息的契丹狼騎,一個一個的契丹武士連哀唿都來不及發出就撲到在地。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契丹人頓時陷入一片慌亂中,一把大火燒過之後的餘驚還沒有散去,又驟然遇到了敵人的伏擊,這讓他們本來就懸著的心幾乎從胸腔裏跳出來。
契丹狼騎的將軍們大聲的唿喊著,讓手下的士兵反擊。但是,這時他們忽然發現,湖邊引水洗臉的契丹士兵一個一個的倒下來,在地上痛哭不堪的抽搐著。湖水裏的毒很強,很烈,能毒穿人的內髒和腸子。這就是所謂的穿腸毒藥吧,監察院五處的那些個怪物對於毒物的研究成果猶在火器之上。
耶律極閃身躲開司徒征程劈過來的一刀,滾動著往一邊閃去。他的親筆快速的衝過來將司徒征程攔住,分出一部分人護著耶律極匆忙的跳上馬背,朝著北方狼狽的逃了出去。耶律極實在想不到,漢軍為什麽竟然會埋伏在這裏。先前那把大火已經將他的自信和驕傲燒的支離破碎,那湖邊的埋伏則將他的最後一絲矜持撕的赤條條般難堪。
從官道東側埋伏著的契丹狼騎,被大火燒死了嗆死了萬餘人,還剩下的三萬多人又在湖邊被毒死了幾千人,再加上從樹上漢軍手裏不斷發射出來的弩箭,將他們的心神都嚇的裂開了。
沒有鬥誌,沒有殺意。
契丹人此時隻想著趕緊逃迴大營裏去。
湖邊毒死了不少人,也毒死了不少馬匹。一場火,一湖毒,百張連弩,一刀力劈,將契丹人嚇得肝膽欲裂。
慌亂的契丹士兵拉扯著慌亂的戰馬,費勁力氣跳上去,也不分辨方向,跟著別人逃跑的路就衝了出去。他們是驕傲的大遼宮帳軍,他們是驕傲的契丹狼騎,他們是戰無不勝的強大騎兵,但是驕傲的心裏爆發出來的恐懼也是鋪天蓋地的。如果說,一支經常打敗仗的隊伍在遇到伏擊的時候,他們的慌亂是一種習慣的話,那一支訓練有素的常勝隊伍在驟然遇到無法抵抗的伏擊之後,他們表現出來的慌亂是如此的瘋狂。
就在契丹狼騎慌不擇路的時候,從東方,太陽升起的方向,三隊漢軍精騎高舉著在陽光下閃爍著森寒光芒的橫刀,順著從東方照射過來的陽光,催動坐騎,踏地如雷,在朝陽紅色的光芒照耀下,如同天兵天將。
漢軍騎兵並不多,隻有不足萬人。
而且,他們一夜未眠。
但是相對於契丹狼騎來說,這不到一萬人的漢軍騎兵就好像初生的太陽一樣,充滿了昂揚的鬥誌。他們就好像一群蟄伏了一夜的獅子,在機會到來之後,終於亮出了鋒利的獠牙。而最讓人心悸的,則是他們的沉默。沒有呐喊聲,沒有怒吼聲,士兵們沉默著,爆發。
三支漢軍精騎,從三個方向如同利刃一般切入契丹人的隊伍裏。
司徒征程一刀將一名契丹武士從額頭劈開,沉重而鋒利的陌刀從上而下的劈落,就好像切開了一塊豆腐一樣,刀鋒從額頭進入,從胯下劈出。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從死去的契丹武士肚子裏掉下來,血糊糊粘糊糊,看著令人作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