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孫傅卻早已醉得不省人事,李成苦笑一聲,正要上前喚醒孫傅。隻聽師師在簾內歎道:“郎君,難得一見,為何如此薄情?”
第三十三章 有心救美
李成聞言,渾身一僵,轉身望去,果然看到師師,正自簾內嫋嫋而出,正向他淒然望來。不禁更覺難過,勉強苦笑道:“李成沒能時常前來看望,辜負了師師的一番美意。”
師師看著許久未見的李成,心情複雜,卻不知如何開口,沉默良久。才低聲道:“郎君一切可好?”
李成心中一顫,舉目望去,卻正和師師那含情的雙眸四目相對。望著那關切而又渴盼的神情流露的目光,李成失聲道:“師師,我要你離開這裏,怎樣?”
師師嬌軀微微輕顫,駭然道:“郎君,可知師師為何無人贖身?”
李成凝望著師師,堅定地道:“我知道,但是隻要你願意離開這裏,李成自然會想辦法救你離開行院。這裏終究不是久留之地!”
師師秀眸一轉,淒然歎道:“郎君,師師離開這裏,實在不知此身該向何處去。”
李成立刻不假思索地道:“那就看你自己是否願意,你若願意,便到鄉下無人相識之處,買下一處田莊,累了看看藍天白雲,倦了,聽聽雞鳴犬吠,若是閑了還可彈唱自娛。人生的樂趣和煩惱本來就是人們自己找來的。世間萬物,有美好也有醜陋,隻是角度不同罷了。若是你能看到美好的東西,生活無論怎樣都會有樂趣的。”
師師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言論,雖然覺得有些漏洞,但想反駁的話,卻覺又無從反駁,驚訝地望著李成,低聲道:“難道郎君不覺得,人生多是痛苦嗎?師師看慣了聲色繁華之間的無情和冷漠。郎君卻說要去看那美好的一麵,可是那些醜陋的東西就該無視嗎?”
李成苦笑著搖頭道:“其實,無論古今,自從人類有了等級,有了財富,人生大多都的在痛苦中掙紮。況且人生苦短,區區幾十年,眨眼即逝。有人因此而縱情聲色而碌碌無為。難道師師不覺得,人生本就苦短,又何必去自尋煩惱呢?盡一己之力去做該做的事情,人類的文明本來就是由無數普通的人創造的。所以珍惜眼前美好的東西,盡量讓自己活得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師師那動人的雙眸,閃動著令人心動的異彩,輕聲道:“郎君的話,當真令人耳目一新,天下間恐怕再難找到第二人了。師師雖然看似長於繁華之中,其中苦楚卻從未有人問過。隻有郎君一人,能如此寬慰師師……”
看她神色傷感,李成雖然不忍,卻還是低聲道:“師師,相信我,早點離開這裏,若你願意,我自然會有辦法。”
師師驚訝地看著李成,低聲道:“記得郎君也曾經說過,隻是師師總覺得此事終究無法,所以才一直沒有和郎君再提及此事。”
李成拉著師師冰涼的玉手,輕聲道:“你聽我說,從今天你多積攢一些隨身的錢物,半年之內我必定會讓你離開這裏。”
師師嬌軀一顫,幾乎失聲道:“半年?郎君果真有把握?那郎君難道不怕皇上發覺?”
李成對這一刻早已等待許久,雖然心中十分激動,卻還是勉強做出平靜的樣子,淡淡笑道:“你就放心吧。我會有辦法的。到時皇上應該不會怪罪!便是怪罪,也不會有事,你就放心吧。”
師師聞言頓時驚喜地向李成望來,她雖然看似可以得到服侍皇帝的殊榮,在青樓姐妹中幾乎是一步登天。使得周圍的人都對她忌憚三分,連那些看似尊貴的權臣也不得不禮讓她三分,不敢對她十分無禮。
可是其中甘苦,師師唯有自己明白。雖然萬幸得到皇帝的寵愛,可是徽宗卻不願改變師師的身份。師師本來也沒有真的以為可以進宮,真的去做皇帝的嬪妃,可是看到徽宗總是不願提及她的身份,她便知道,這個青樓女子的身份今生都恐無法改變。將來總有一日紅顏老去,那是一切繁華都將是過眼雲煙。
隻是她這樣服侍過皇帝的名妓,又有哪個男人敢為她贖身呢?對她來說,自由地唿吸生命的春風,幾乎看不到生命希望,隻能等著年華老去,失寵於徽宗,然後孤老山野。
對於偶遇而生情的李成,她並沒有想要拒絕,隻是不想因自己而連累李成的前途,可是幾次告誡,李成卻全然沒有放在心上,並且對她更是平等地看待,這讓她暗自感動不已。這時聽到李成更要冒險把自己救出去,心中更是複雜難言。
看他胸有成竹的樣子,師師隻覺這一刻,眼前的男子,竟如天神一般高大偉岸,令天下所有男人黯然失色。看著這樣的英雄,淩然站在麵前,師師花容失色地低聲道:“你竟然不怕皇上怪罪?”
李成自然知道,到時候金兵南下,徽宗自己早已被金人俘虜,而高宗趙構還忙著逃命,哪裏顧得上師師這樣的小小青樓女子呢?
不覺鄭重地點頭道:“少則半年。我必定會有辦法幫你離開這裏,去過新的生活!”
師師心情複雜地看著李成,看他如此肯定,雖然不信,但是還是為他的勇氣感動,含淚點頭道:“郎君,一切不可勉強,若是因此而累及郎君家人,師師寧願永墜煙花之地!”
看她發下這樣決絕的誓言,李成感動的幾乎不知說什麽才好,他之所以敢這麽做,也是仗著知道將來發生的事情,若非如此,他還能有這樣的勇氣嗎?
想著反問自己的這個問題,李成這才發覺答案竟然是一樣的。即便沒有即將到來的災難,麵對師師這樣的女子,若不能救她離開這裏,自己還算不算個男人呢?
一念及此,情不自禁地將師師那誘人的嬌軀用力擁入懷中,用飽含了一生感情的溫柔,低聲道:“師師,就算時空相隔,也不會隔斷我們之間的感情,何況其他?家裏人的安全,我已經開始安排,你盡管放心吧。”
溫順地偎依在李成寬厚的懷抱裏,師師喃喃地道:“郎君,師師隻求來世能永伴郎君身邊,一起閑看春花秋月……”
家裏雖然妻妾四人,除了素娥持家精明,讓李成很是欽佩之外,隻有玉娘還算有點見識,隻是很多事情,李成也和她說不到一處去。師師這樣才貌雙絕的女子,才讓李成感受到心靈上的溝通。兩人之間壓抑許久的感情終於在這一刻泛濫潰決,千迴百轉,似乎可以直到地老天荒!
不知過去了多久,李成不舍地抱著懷裏的嬌軀,輕聲安慰道:“你要好好地善待自己,將來離開這裏,我們一起去江南暢遊天下。”
師師靠著李成溫暖的胸膛,感受著李成脈脈柔情,貪婪地唿吸著那熟悉的味道,隻覺從未有過的安心,包圍著她,隻希望這一刻能永遠保持下去。
這時聽李成這樣說,不覺輕輕歎道:“郎君,師師不求別的,隻求能陪伴在郎君左右,能靜靜地看著郎君一言一行,便心滿意足了。”
聽她無心說到這裏,李成立刻笑道:“即然這樣,那你就不能離開我,我們一家將來總要南下,將來終老江南,也是不錯。我賣點皮蛋,燒點玻璃,足夠大家生活安逸了。”
師師乖巧地點了點頭,柔聲道:“郎君真是時間罕有之人,竟然能造出皮蛋這樣的奇怪的吃食,氣度而叫人匪夷所思呢。玻璃,難道市麵上所謂的西域玻璃竟是郎君燒製的?”
李成說漏了嘴,這時也就不想瞞著師師,便點頭笑道:“我改進了一點玻璃的燒製方法,其實也不是很難,隻是我沒什麽時間親自燒製這些東西,所以市井之間很少見到。”
師師癡癡地望著李成,隻覺天下最難揣測的,就是李成那時時令人驚歎的奇思妙想了。一顆心更是直陷在李成身上難以自拔。
第三十四章 風雨欲來
宣和七年的夏天總算過的異常平靜,五月,童貫順利班師,被徽宗欽封為燕郡王,後改封為廣陽郡王,駐兵太原,這時的童貫真是風光無限,笑看汴梁風雨。
雖然徽宗一直在壓製蔡京的勢力,卻不舍的真的對蔡京父子動手,隻是簡單的解職之後,還特地親自撫慰。
李成看著大宋一天天走向死亡,心中雖然難過,可是又無法改變,也不願改變。四月開始,李成便著手加快將資產南遷的動作,同時開始尋找合適的機會讓師師從行院中脫身,可是由於師師名氣太大了,走到哪裏都備受矚目。行院上下,幾乎沒人不認識她,想要避人耳目,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不過好在師師不了解迫在眉睫的災難,還能平靜地準備逃難的東西,李成卻是越來越難以控製心底的慌亂。他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救出師師,也不知道能不能保全家人的安危,更不知道自己究竟會被那曆史的洪流帶向何方。
緊張不安的等待中,一抹倩影總是不經意地闖入腦中,想起上次在金國的遭遇,便總是難以控製那抹i倩影的出現,完顏惠敏,彼此雖然沒有真正說明身份,卻還是難以消弭彼此之間微妙的感情。
每當想起金兀術那閃著寒光的雙眼,李成就控製不住地會想到完顏惠敏那憂傷而迷惘的雙眸,千裏之外,自己的牽掛原來更加多了一分。
素娥忙著依照李成的吩咐,將家人遷往南方,家裏的事情也是一團忙亂。李成則忙著開始命人將早已拆卸的火炮從最新組裝,並且將張明義重新調迴到了身邊。由於其他人都不知道即將到來的災難,都沒有將李成重新組裝的火炮放在心上。李成雖然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家裏除了這套房子以及兩處田莊,還有一家皮蛋專賣店,其他的生意已經都南遷臨安。李成有又意將皮蛋的製作方法告訴了玉娘,命她暫時負責南方的生意。
而素娥由於比較引人注意,便和李成一起留在京師,準備最後兩人一起離開。玉娘則帶著寶兒和雅兒以及一半的家人動身前往南方。雖然大家都不理解李成這麽做的原因,但是卻沒有人反對。便是玉娘也沒有多問,素娥也隻是簡單地告訴大家,李成準備辭官歸隱,至於其他,除了李成自己也就沒有人能夠知道了。
玻璃的生產暫時停止,隻留下一個小窯供李成燒製一點急需的東西。其他的都已拆除。李成又把家裏積攢的大部分黃金交給玉娘帶往南方,有軍隊護送,路上倒不怕什麽意外。他隻是擔心玉娘這一去,就將負擔起一個家的上下事物,實在難以放心,好在這隻是暫時,將來素娥迴去,一切便會好起來的。庫房裏還剩下二十多件玻璃器皿,李成命人小心裝好後,都收進了家裏的地窖裏,並不準備讓玉娘帶走。
素娥見狀便有些奇怪,不覺來到書房和李成商議那幾件玻璃器皿的處置。書房裏,李成正在和暫時接替孫園擔任管家的李安說起即將到來的中秋的各種事情。看素娥進來,李安急忙知趣地退了下去。
李成這才作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向素娥笑道:“眼看收拾的差不多了,過完了中秋,應付了各處的宴請,你也早些南下,我這才能夠放心。”
聽他這麽說,素娥登時隱隱地感到一絲異樣,不覺疑惑地道:“官人,即便是辭官,這京師的各處田產房子也不至於非要早早處置,而且看官人的樣子,似乎更像是在安排身後……”
話未說完,悚然一驚,失聲道:“難怪這些天妾身總是感到不安,原來竟是這樣的不祥之感,官人為人正直,雖然幾次舉薦童貫,那也是無奈之舉,難道有人竟然要對官人……”
說到這裏,急得眼淚都要出來了,拉著李成的手,顫聲道:“官人這樣舉家南遷,自己卻沒有離開的樣子,難道是竟然要和蔡京他們殊死一搏?”
李成沒想到素娥這麽敏感,竟然能想到這些,這時也不想瞞她太多,也好給她一點心裏準備。便拉著她一起坐下,盡量用平靜的語氣,點頭道:“蔡京父子賣官鬻爵,為了討好皇帝還的多少百姓流離失所慘死街頭?便是那生辰綱,蔡京逼的多少人走投無路?天下間對於蔡京父子,王黼、梁師成、童貫之流哪個不是恨之入骨?如今的大宋早已衰落的隻能任人欺淩。可是皇上卻絲毫不覺。這樣下去,不知道還要有多少百姓為之犧牲。如今家裏總算衣食不愁,我也放心一些了。”
說到這裏,他真摯地望著素娥,低聲道:“這次,恐怕要和蔡京等人正式決裂了。而且……”
他話未說完,素娥便用力握緊李成的手,毫不猶豫地道:“官人,素娥明白。官人乃是真正的奇男子,自然不能和蔡京這些奸賊同流合汙,既然不能通流自然便要決裂。隻要孩子們沒事,妾身願意和官人一起,便是刀山火海,九重煉獄,妾身也要和官人在一處!”
李成的心猛地顫抖起來,看著素娥那堅定的不容拒絕的眼神,他隻覺得胸口一陣錐心的劇痛,痛的他幾乎窒息瘋狂,可是自己能拒絕嗎?
艱難地沉默片刻,他還是含淚笑道:“素娥,你自從嫁給我,幾乎總是擔驚受怕,這次又讓你……我真是個不合格的丈夫!”
素娥用盡一生的溫柔,深情地望著含淚而笑的李成,忍著揪心的劇痛,依舊決然地點頭道:“官人可還記得結發的寓意?”
看到李成還是眉頭緊鎖的樣子,素娥微微笑道:“官人魚素娥乃是結發夫妻,若是不能白頭偕老,自然是要禍福與共,當日結發,今日便當共擔大難。官人若是不願與素娥同生共死,可賜素娥一死!”
看她雖然含笑,卻無半點笑意,眼神中滿是決絕。看的李成隻覺心中又是一陣難言的悸動。張了張口,好不容易才艱難地苦笑道:“素娥,能娶到你這樣的妻子是李成最大的幸福,既然有緣做夫妻,我們便一起麵對這躲不開的災難吧。”
素娥聞言,決絕的神色頓時一鬆,兩行清淚卻不受控製地落了下來,伏在李成懷裏,她幽幽歎道:“隻希望家裏人能平安便好,妾身能與官人禍福與共,才是最幸福的。”
李成的心這時早已痛的沒了隻覺,聞言緊緊將素娥攬在懷中,柔聲道:“眼看就是中秋,你我正好一起度過,中秋之後,該來的也將到來。你我到時候就不知道還能不能這樣共賞明月了。”
素娥玉容蒼白地望著李成,含淚笑道:“若是這次當真過不去,素娥隻求官人答應,來世再續今日之緣。”
聽她說得淒婉,李成鼻尖一酸,勉強忍著淚,笑道:“若真有來世,你我自然還是夫妻,便是相隔兩個時空,那又怎樣?”
素娥聞言,展顏一笑,含淚點頭道:“能有夫君如此誓言,素娥當真是雖死無憾。若有來世,不求富貴榮華,隻求生生世世長伴夫君左右。
李成心中一陣恍惚,若是果真有來世,自己還能遇到素娥嗎?兩個相隔千年的人的能這樣相遇,何嚐不是冥冥中的天意呢?既然真有天意,那即將到來的災難中,自己能不能保護好身邊的每一個人呢?
第三十五章 黑雲壓頂
宣和七年的萬壽節終於在十月的寒風中過去,已經是十月中旬,街市間依舊還可以感受到節日的熱鬧。一些彩緞和花燈還沒有完全拆除,行人的臉上不時還可以看到喜悅的笑容。隻是由於冬天的到來,城市裏也漸漸多了一些衣衫襤褸的乞丐,沿街乞討,給看似繁華的汴梁撥開了一絲盛世之下的淒惶和虛偽。
李成自從萬壽節之後,便開始密切關注著前線的戰報,每日都要派人前去兵部查看消息,這一切看到別人眼中便有些奇怪和不解了。隻是李成這時已經無暇顧及這些,他隻能盡量用自己有限的能力去嚐試迎接這樣的曆史災難。
麵對這樣驚人的巨變,即便熟知曆史也隻能奮起抗爭,保護身邊所有應該保護的人。李成已經在李家行院後麵秘密買下一處宅院,準備借著金兵進城時的混亂將師師救出,同時還要將自己鑄造出來的火炮拉上城樓,這個就需要在殿前親軍司任職的張明義全力相助了。
這天,處理完禦史台的事情,兵部的消息還沒有傳來,李成看著外麵晴朗的天氣,向身邊的侍禦史歎道:“天氣漸涼,不知城中百姓可曾準備好過冬的衣物。”
監察禦史張澄小心上前地笑道:“大人如此關心民間疾苦,真是令人感歎!下官聽說,大人已經在各處田莊設下粥棚,向貧苦百姓施舍米粥。近年各處頻傳災訊,可憐百姓餓死無數,大人此舉真是叫人……”
李成望著窗外在寒風重搖擺的枯枝,搖頭歎道:“便是李成讓所有的田莊都開倉施粥,能救活的人也不過幾萬人而已,並沒有什麽。”
聽他說的輕鬆,張澄更是有些驚訝,他沒有想到李成看似與童貫關係密切,卻還能有這樣的想法。不覺驚訝地道:“大人這麽做已經是難得,可是令趙霂不解的是,既然大人這樣痛惜百姓,為何又向皇上再三舉薦童貫呢?童貫這些宦官,已經將朝政攪得麵目全非,天下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李成看了一眼微微有些不屑的趙霂張澄,並沒有生氣,隻是淡淡笑道:“李成的確舉薦過童貫,但是並不是就認同童貫所為。的那個出亂匪雖然不過隻是烏合之眾,但是朝中也的確隻有童貫最合適前去剿滅。原因無他,隻是因為有童貫前去,皇上才是最放心的,後勤的糧草才是最能得到保障的。若是另外派人,皇上難以放心,必然還要命童貫前往監軍,而同主將必然不和,那樣一來如何能掃清亂匪呢?”
聽李成這樣一說,張澄這才恍然,不覺點頭道:“大人所言的確不錯,若是當時另派他人,也未必能那樣迅速地掃平亂匪。大人當真有識人之明!”
李成笑了笑,正要再說,隻聽一陣急促而慌亂的腳步聲從院外傳來,還沒等他轉身,就聽一名差役慌亂地衝進來,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惶急地道:“大人!八百裏加急,金兵忽然南下,已經攻破太原,直撲汴梁,皇上急命大人進宮!”
李成聞言,心中一動,已經來不及再說什麽急忙命人備馬。張澄卻還沒有反應過來,急得上前拉著那差役的袖子,顫聲道:“究竟是怎麽迴事,什麽金兵?什麽直撲汴梁?”
那差役看李成並不惶急,也微微鎮定了一些,聞言慌亂地道:“小人也不知道,剛剛接到太原八百裏加急軍報。金兵前日南下向太原殺來,所經之處百姓死傷無數,童貫未及見到金兵便已棄城逃命,二十萬大軍,潰不成軍。金兵有完顏宗望親自率領二十萬精兵,已經南下,用不了三天便可到達汴梁!”
張澄聽得隻覺魂魄已經不知哪裏去了,隻是拉著那差役,不甘地道:“怎麽會呢?金兵怎麽會南下?不是大宋剛剛助其滅了遼國嗎?怎麽會?”
李成冷笑道:“金兵滅遼之後,便要滅宋,區區一個遼國算什麽?金人還想要天下呢!”
話音未落,仆役已經將戰馬牽來,李成來不及多說,立刻翻身上馬向皇宮疾馳而去。
來到宮門前,還沒有準備下馬,一名內侍已經站在門前,揚聲道:“皇上有旨,大人無需下馬,立刻紫宸殿見駕!”
李成聞言也不再下馬,猛地催馬疾馳,直向紫宸殿狂奔而去。到了紫宸殿,還沒下馬,就聽到殿內一陣哭聲傳來。李成聽得眉頭暗皺,隱隱猜到一定是徽宗出了事。如果在這時徽宗有個什麽閃失,那大宋可真是不用金兵來打,自己就得解散了!
這時,看他趕來,張才跑著衝過來,拉著他就向殿中跑去。李成還沒開口,就聽張才泣不成聲地道:“李大人,皇上……皇上恐怕……是不行了,就等著您來救駕呢!”
李成聞言,雖然著急卻還是不解,正要詢問,張才已經解釋道:“皇上急得已經昏厥過去,禦醫剛剛救醒,殿內諸位大人都全沒了一點注意。如今隻盼著大人能有辦法應對如此危局。”
李成暗自冷笑了一聲,也不再多說什麽,跟在張才身後向紫宸殿後麵的暖閣趕去。剛走到門口,就聽屋內一名內侍驚喜地道:“皇上,李大人到了。皇上醒醒!”
第三十三章 有心救美
李成聞言,渾身一僵,轉身望去,果然看到師師,正自簾內嫋嫋而出,正向他淒然望來。不禁更覺難過,勉強苦笑道:“李成沒能時常前來看望,辜負了師師的一番美意。”
師師看著許久未見的李成,心情複雜,卻不知如何開口,沉默良久。才低聲道:“郎君一切可好?”
李成心中一顫,舉目望去,卻正和師師那含情的雙眸四目相對。望著那關切而又渴盼的神情流露的目光,李成失聲道:“師師,我要你離開這裏,怎樣?”
師師嬌軀微微輕顫,駭然道:“郎君,可知師師為何無人贖身?”
李成凝望著師師,堅定地道:“我知道,但是隻要你願意離開這裏,李成自然會想辦法救你離開行院。這裏終究不是久留之地!”
師師秀眸一轉,淒然歎道:“郎君,師師離開這裏,實在不知此身該向何處去。”
李成立刻不假思索地道:“那就看你自己是否願意,你若願意,便到鄉下無人相識之處,買下一處田莊,累了看看藍天白雲,倦了,聽聽雞鳴犬吠,若是閑了還可彈唱自娛。人生的樂趣和煩惱本來就是人們自己找來的。世間萬物,有美好也有醜陋,隻是角度不同罷了。若是你能看到美好的東西,生活無論怎樣都會有樂趣的。”
師師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言論,雖然覺得有些漏洞,但想反駁的話,卻覺又無從反駁,驚訝地望著李成,低聲道:“難道郎君不覺得,人生多是痛苦嗎?師師看慣了聲色繁華之間的無情和冷漠。郎君卻說要去看那美好的一麵,可是那些醜陋的東西就該無視嗎?”
李成苦笑著搖頭道:“其實,無論古今,自從人類有了等級,有了財富,人生大多都的在痛苦中掙紮。況且人生苦短,區區幾十年,眨眼即逝。有人因此而縱情聲色而碌碌無為。難道師師不覺得,人生本就苦短,又何必去自尋煩惱呢?盡一己之力去做該做的事情,人類的文明本來就是由無數普通的人創造的。所以珍惜眼前美好的東西,盡量讓自己活得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師師那動人的雙眸,閃動著令人心動的異彩,輕聲道:“郎君的話,當真令人耳目一新,天下間恐怕再難找到第二人了。師師雖然看似長於繁華之中,其中苦楚卻從未有人問過。隻有郎君一人,能如此寬慰師師……”
看她神色傷感,李成雖然不忍,卻還是低聲道:“師師,相信我,早點離開這裏,若你願意,我自然會有辦法。”
師師驚訝地看著李成,低聲道:“記得郎君也曾經說過,隻是師師總覺得此事終究無法,所以才一直沒有和郎君再提及此事。”
李成拉著師師冰涼的玉手,輕聲道:“你聽我說,從今天你多積攢一些隨身的錢物,半年之內我必定會讓你離開這裏。”
師師嬌軀一顫,幾乎失聲道:“半年?郎君果真有把握?那郎君難道不怕皇上發覺?”
李成對這一刻早已等待許久,雖然心中十分激動,卻還是勉強做出平靜的樣子,淡淡笑道:“你就放心吧。我會有辦法的。到時皇上應該不會怪罪!便是怪罪,也不會有事,你就放心吧。”
師師聞言頓時驚喜地向李成望來,她雖然看似可以得到服侍皇帝的殊榮,在青樓姐妹中幾乎是一步登天。使得周圍的人都對她忌憚三分,連那些看似尊貴的權臣也不得不禮讓她三分,不敢對她十分無禮。
可是其中甘苦,師師唯有自己明白。雖然萬幸得到皇帝的寵愛,可是徽宗卻不願改變師師的身份。師師本來也沒有真的以為可以進宮,真的去做皇帝的嬪妃,可是看到徽宗總是不願提及她的身份,她便知道,這個青樓女子的身份今生都恐無法改變。將來總有一日紅顏老去,那是一切繁華都將是過眼雲煙。
隻是她這樣服侍過皇帝的名妓,又有哪個男人敢為她贖身呢?對她來說,自由地唿吸生命的春風,幾乎看不到生命希望,隻能等著年華老去,失寵於徽宗,然後孤老山野。
對於偶遇而生情的李成,她並沒有想要拒絕,隻是不想因自己而連累李成的前途,可是幾次告誡,李成卻全然沒有放在心上,並且對她更是平等地看待,這讓她暗自感動不已。這時聽到李成更要冒險把自己救出去,心中更是複雜難言。
看他胸有成竹的樣子,師師隻覺這一刻,眼前的男子,竟如天神一般高大偉岸,令天下所有男人黯然失色。看著這樣的英雄,淩然站在麵前,師師花容失色地低聲道:“你竟然不怕皇上怪罪?”
李成自然知道,到時候金兵南下,徽宗自己早已被金人俘虜,而高宗趙構還忙著逃命,哪裏顧得上師師這樣的小小青樓女子呢?
不覺鄭重地點頭道:“少則半年。我必定會有辦法幫你離開這裏,去過新的生活!”
師師心情複雜地看著李成,看他如此肯定,雖然不信,但是還是為他的勇氣感動,含淚點頭道:“郎君,一切不可勉強,若是因此而累及郎君家人,師師寧願永墜煙花之地!”
看她發下這樣決絕的誓言,李成感動的幾乎不知說什麽才好,他之所以敢這麽做,也是仗著知道將來發生的事情,若非如此,他還能有這樣的勇氣嗎?
想著反問自己的這個問題,李成這才發覺答案竟然是一樣的。即便沒有即將到來的災難,麵對師師這樣的女子,若不能救她離開這裏,自己還算不算個男人呢?
一念及此,情不自禁地將師師那誘人的嬌軀用力擁入懷中,用飽含了一生感情的溫柔,低聲道:“師師,就算時空相隔,也不會隔斷我們之間的感情,何況其他?家裏人的安全,我已經開始安排,你盡管放心吧。”
溫順地偎依在李成寬厚的懷抱裏,師師喃喃地道:“郎君,師師隻求來世能永伴郎君身邊,一起閑看春花秋月……”
家裏雖然妻妾四人,除了素娥持家精明,讓李成很是欽佩之外,隻有玉娘還算有點見識,隻是很多事情,李成也和她說不到一處去。師師這樣才貌雙絕的女子,才讓李成感受到心靈上的溝通。兩人之間壓抑許久的感情終於在這一刻泛濫潰決,千迴百轉,似乎可以直到地老天荒!
不知過去了多久,李成不舍地抱著懷裏的嬌軀,輕聲安慰道:“你要好好地善待自己,將來離開這裏,我們一起去江南暢遊天下。”
師師靠著李成溫暖的胸膛,感受著李成脈脈柔情,貪婪地唿吸著那熟悉的味道,隻覺從未有過的安心,包圍著她,隻希望這一刻能永遠保持下去。
這時聽李成這樣說,不覺輕輕歎道:“郎君,師師不求別的,隻求能陪伴在郎君左右,能靜靜地看著郎君一言一行,便心滿意足了。”
聽她無心說到這裏,李成立刻笑道:“即然這樣,那你就不能離開我,我們一家將來總要南下,將來終老江南,也是不錯。我賣點皮蛋,燒點玻璃,足夠大家生活安逸了。”
師師乖巧地點了點頭,柔聲道:“郎君真是時間罕有之人,竟然能造出皮蛋這樣的奇怪的吃食,氣度而叫人匪夷所思呢。玻璃,難道市麵上所謂的西域玻璃竟是郎君燒製的?”
李成說漏了嘴,這時也就不想瞞著師師,便點頭笑道:“我改進了一點玻璃的燒製方法,其實也不是很難,隻是我沒什麽時間親自燒製這些東西,所以市井之間很少見到。”
師師癡癡地望著李成,隻覺天下最難揣測的,就是李成那時時令人驚歎的奇思妙想了。一顆心更是直陷在李成身上難以自拔。
第三十四章 風雨欲來
宣和七年的夏天總算過的異常平靜,五月,童貫順利班師,被徽宗欽封為燕郡王,後改封為廣陽郡王,駐兵太原,這時的童貫真是風光無限,笑看汴梁風雨。
雖然徽宗一直在壓製蔡京的勢力,卻不舍的真的對蔡京父子動手,隻是簡單的解職之後,還特地親自撫慰。
李成看著大宋一天天走向死亡,心中雖然難過,可是又無法改變,也不願改變。四月開始,李成便著手加快將資產南遷的動作,同時開始尋找合適的機會讓師師從行院中脫身,可是由於師師名氣太大了,走到哪裏都備受矚目。行院上下,幾乎沒人不認識她,想要避人耳目,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不過好在師師不了解迫在眉睫的災難,還能平靜地準備逃難的東西,李成卻是越來越難以控製心底的慌亂。他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救出師師,也不知道能不能保全家人的安危,更不知道自己究竟會被那曆史的洪流帶向何方。
緊張不安的等待中,一抹倩影總是不經意地闖入腦中,想起上次在金國的遭遇,便總是難以控製那抹i倩影的出現,完顏惠敏,彼此雖然沒有真正說明身份,卻還是難以消弭彼此之間微妙的感情。
每當想起金兀術那閃著寒光的雙眼,李成就控製不住地會想到完顏惠敏那憂傷而迷惘的雙眸,千裏之外,自己的牽掛原來更加多了一分。
素娥忙著依照李成的吩咐,將家人遷往南方,家裏的事情也是一團忙亂。李成則忙著開始命人將早已拆卸的火炮從最新組裝,並且將張明義重新調迴到了身邊。由於其他人都不知道即將到來的災難,都沒有將李成重新組裝的火炮放在心上。李成雖然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家裏除了這套房子以及兩處田莊,還有一家皮蛋專賣店,其他的生意已經都南遷臨安。李成有又意將皮蛋的製作方法告訴了玉娘,命她暫時負責南方的生意。
而素娥由於比較引人注意,便和李成一起留在京師,準備最後兩人一起離開。玉娘則帶著寶兒和雅兒以及一半的家人動身前往南方。雖然大家都不理解李成這麽做的原因,但是卻沒有人反對。便是玉娘也沒有多問,素娥也隻是簡單地告訴大家,李成準備辭官歸隱,至於其他,除了李成自己也就沒有人能夠知道了。
玻璃的生產暫時停止,隻留下一個小窯供李成燒製一點急需的東西。其他的都已拆除。李成又把家裏積攢的大部分黃金交給玉娘帶往南方,有軍隊護送,路上倒不怕什麽意外。他隻是擔心玉娘這一去,就將負擔起一個家的上下事物,實在難以放心,好在這隻是暫時,將來素娥迴去,一切便會好起來的。庫房裏還剩下二十多件玻璃器皿,李成命人小心裝好後,都收進了家裏的地窖裏,並不準備讓玉娘帶走。
素娥見狀便有些奇怪,不覺來到書房和李成商議那幾件玻璃器皿的處置。書房裏,李成正在和暫時接替孫園擔任管家的李安說起即將到來的中秋的各種事情。看素娥進來,李安急忙知趣地退了下去。
李成這才作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向素娥笑道:“眼看收拾的差不多了,過完了中秋,應付了各處的宴請,你也早些南下,我這才能夠放心。”
聽他這麽說,素娥登時隱隱地感到一絲異樣,不覺疑惑地道:“官人,即便是辭官,這京師的各處田產房子也不至於非要早早處置,而且看官人的樣子,似乎更像是在安排身後……”
話未說完,悚然一驚,失聲道:“難怪這些天妾身總是感到不安,原來竟是這樣的不祥之感,官人為人正直,雖然幾次舉薦童貫,那也是無奈之舉,難道有人竟然要對官人……”
說到這裏,急得眼淚都要出來了,拉著李成的手,顫聲道:“官人這樣舉家南遷,自己卻沒有離開的樣子,難道是竟然要和蔡京他們殊死一搏?”
李成沒想到素娥這麽敏感,竟然能想到這些,這時也不想瞞她太多,也好給她一點心裏準備。便拉著她一起坐下,盡量用平靜的語氣,點頭道:“蔡京父子賣官鬻爵,為了討好皇帝還的多少百姓流離失所慘死街頭?便是那生辰綱,蔡京逼的多少人走投無路?天下間對於蔡京父子,王黼、梁師成、童貫之流哪個不是恨之入骨?如今的大宋早已衰落的隻能任人欺淩。可是皇上卻絲毫不覺。這樣下去,不知道還要有多少百姓為之犧牲。如今家裏總算衣食不愁,我也放心一些了。”
說到這裏,他真摯地望著素娥,低聲道:“這次,恐怕要和蔡京等人正式決裂了。而且……”
他話未說完,素娥便用力握緊李成的手,毫不猶豫地道:“官人,素娥明白。官人乃是真正的奇男子,自然不能和蔡京這些奸賊同流合汙,既然不能通流自然便要決裂。隻要孩子們沒事,妾身願意和官人一起,便是刀山火海,九重煉獄,妾身也要和官人在一處!”
李成的心猛地顫抖起來,看著素娥那堅定的不容拒絕的眼神,他隻覺得胸口一陣錐心的劇痛,痛的他幾乎窒息瘋狂,可是自己能拒絕嗎?
艱難地沉默片刻,他還是含淚笑道:“素娥,你自從嫁給我,幾乎總是擔驚受怕,這次又讓你……我真是個不合格的丈夫!”
素娥用盡一生的溫柔,深情地望著含淚而笑的李成,忍著揪心的劇痛,依舊決然地點頭道:“官人可還記得結發的寓意?”
看到李成還是眉頭緊鎖的樣子,素娥微微笑道:“官人魚素娥乃是結發夫妻,若是不能白頭偕老,自然是要禍福與共,當日結發,今日便當共擔大難。官人若是不願與素娥同生共死,可賜素娥一死!”
看她雖然含笑,卻無半點笑意,眼神中滿是決絕。看的李成隻覺心中又是一陣難言的悸動。張了張口,好不容易才艱難地苦笑道:“素娥,能娶到你這樣的妻子是李成最大的幸福,既然有緣做夫妻,我們便一起麵對這躲不開的災難吧。”
素娥聞言,決絕的神色頓時一鬆,兩行清淚卻不受控製地落了下來,伏在李成懷裏,她幽幽歎道:“隻希望家裏人能平安便好,妾身能與官人禍福與共,才是最幸福的。”
李成的心這時早已痛的沒了隻覺,聞言緊緊將素娥攬在懷中,柔聲道:“眼看就是中秋,你我正好一起度過,中秋之後,該來的也將到來。你我到時候就不知道還能不能這樣共賞明月了。”
素娥玉容蒼白地望著李成,含淚笑道:“若是這次當真過不去,素娥隻求官人答應,來世再續今日之緣。”
聽她說得淒婉,李成鼻尖一酸,勉強忍著淚,笑道:“若真有來世,你我自然還是夫妻,便是相隔兩個時空,那又怎樣?”
素娥聞言,展顏一笑,含淚點頭道:“能有夫君如此誓言,素娥當真是雖死無憾。若有來世,不求富貴榮華,隻求生生世世長伴夫君左右。
李成心中一陣恍惚,若是果真有來世,自己還能遇到素娥嗎?兩個相隔千年的人的能這樣相遇,何嚐不是冥冥中的天意呢?既然真有天意,那即將到來的災難中,自己能不能保護好身邊的每一個人呢?
第三十五章 黑雲壓頂
宣和七年的萬壽節終於在十月的寒風中過去,已經是十月中旬,街市間依舊還可以感受到節日的熱鬧。一些彩緞和花燈還沒有完全拆除,行人的臉上不時還可以看到喜悅的笑容。隻是由於冬天的到來,城市裏也漸漸多了一些衣衫襤褸的乞丐,沿街乞討,給看似繁華的汴梁撥開了一絲盛世之下的淒惶和虛偽。
李成自從萬壽節之後,便開始密切關注著前線的戰報,每日都要派人前去兵部查看消息,這一切看到別人眼中便有些奇怪和不解了。隻是李成這時已經無暇顧及這些,他隻能盡量用自己有限的能力去嚐試迎接這樣的曆史災難。
麵對這樣驚人的巨變,即便熟知曆史也隻能奮起抗爭,保護身邊所有應該保護的人。李成已經在李家行院後麵秘密買下一處宅院,準備借著金兵進城時的混亂將師師救出,同時還要將自己鑄造出來的火炮拉上城樓,這個就需要在殿前親軍司任職的張明義全力相助了。
這天,處理完禦史台的事情,兵部的消息還沒有傳來,李成看著外麵晴朗的天氣,向身邊的侍禦史歎道:“天氣漸涼,不知城中百姓可曾準備好過冬的衣物。”
監察禦史張澄小心上前地笑道:“大人如此關心民間疾苦,真是令人感歎!下官聽說,大人已經在各處田莊設下粥棚,向貧苦百姓施舍米粥。近年各處頻傳災訊,可憐百姓餓死無數,大人此舉真是叫人……”
李成望著窗外在寒風重搖擺的枯枝,搖頭歎道:“便是李成讓所有的田莊都開倉施粥,能救活的人也不過幾萬人而已,並沒有什麽。”
聽他說的輕鬆,張澄更是有些驚訝,他沒有想到李成看似與童貫關係密切,卻還能有這樣的想法。不覺驚訝地道:“大人這麽做已經是難得,可是令趙霂不解的是,既然大人這樣痛惜百姓,為何又向皇上再三舉薦童貫呢?童貫這些宦官,已經將朝政攪得麵目全非,天下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李成看了一眼微微有些不屑的趙霂張澄,並沒有生氣,隻是淡淡笑道:“李成的確舉薦過童貫,但是並不是就認同童貫所為。的那個出亂匪雖然不過隻是烏合之眾,但是朝中也的確隻有童貫最合適前去剿滅。原因無他,隻是因為有童貫前去,皇上才是最放心的,後勤的糧草才是最能得到保障的。若是另外派人,皇上難以放心,必然還要命童貫前往監軍,而同主將必然不和,那樣一來如何能掃清亂匪呢?”
聽李成這樣一說,張澄這才恍然,不覺點頭道:“大人所言的確不錯,若是當時另派他人,也未必能那樣迅速地掃平亂匪。大人當真有識人之明!”
李成笑了笑,正要再說,隻聽一陣急促而慌亂的腳步聲從院外傳來,還沒等他轉身,就聽一名差役慌亂地衝進來,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惶急地道:“大人!八百裏加急,金兵忽然南下,已經攻破太原,直撲汴梁,皇上急命大人進宮!”
李成聞言,心中一動,已經來不及再說什麽急忙命人備馬。張澄卻還沒有反應過來,急得上前拉著那差役的袖子,顫聲道:“究竟是怎麽迴事,什麽金兵?什麽直撲汴梁?”
那差役看李成並不惶急,也微微鎮定了一些,聞言慌亂地道:“小人也不知道,剛剛接到太原八百裏加急軍報。金兵前日南下向太原殺來,所經之處百姓死傷無數,童貫未及見到金兵便已棄城逃命,二十萬大軍,潰不成軍。金兵有完顏宗望親自率領二十萬精兵,已經南下,用不了三天便可到達汴梁!”
張澄聽得隻覺魂魄已經不知哪裏去了,隻是拉著那差役,不甘地道:“怎麽會呢?金兵怎麽會南下?不是大宋剛剛助其滅了遼國嗎?怎麽會?”
李成冷笑道:“金兵滅遼之後,便要滅宋,區區一個遼國算什麽?金人還想要天下呢!”
話音未落,仆役已經將戰馬牽來,李成來不及多說,立刻翻身上馬向皇宮疾馳而去。
來到宮門前,還沒有準備下馬,一名內侍已經站在門前,揚聲道:“皇上有旨,大人無需下馬,立刻紫宸殿見駕!”
李成聞言也不再下馬,猛地催馬疾馳,直向紫宸殿狂奔而去。到了紫宸殿,還沒下馬,就聽到殿內一陣哭聲傳來。李成聽得眉頭暗皺,隱隱猜到一定是徽宗出了事。如果在這時徽宗有個什麽閃失,那大宋可真是不用金兵來打,自己就得解散了!
這時,看他趕來,張才跑著衝過來,拉著他就向殿中跑去。李成還沒開口,就聽張才泣不成聲地道:“李大人,皇上……皇上恐怕……是不行了,就等著您來救駕呢!”
李成聞言,雖然著急卻還是不解,正要詢問,張才已經解釋道:“皇上急得已經昏厥過去,禦醫剛剛救醒,殿內諸位大人都全沒了一點注意。如今隻盼著大人能有辦法應對如此危局。”
李成暗自冷笑了一聲,也不再多說什麽,跟在張才身後向紫宸殿後麵的暖閣趕去。剛走到門口,就聽屋內一名內侍驚喜地道:“皇上,李大人到了。皇上醒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