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知道她不會理解自己的做法,聞言搖頭道:“沒什麽,隻是想早些在南方辦下田莊,將來也好迴江南養老。而且在京師這邊買下太多田莊,終究也不是好事,若是被人利用,又是一場波瀾”
素娥幽幽歎道:“那在京師附近留下三處田莊也就是了,其餘六處都賣掉後,在江南買些更好的。”
李成張了張口,雖然有些不知道怎麽說,還是勉強點頭道:“過了年,開春以後,你帶著大家先去南方住下,我會想辦法向皇上辭官,這樣我們就……”
素娥十分不解,疑惑地道:“為何偏偏要大家都離開呢?難道官人即便辭官,也不準備留在京中?而且,即便辭官,京中也該留人照應,怎麽?”
李成現在還說不清這些即將發生的事情,即便是對素娥,他也沒辦法說出事情的原委,隻能點頭歎道:“這件事我,隻能將來再告訴你真相,眼下還不到說出來的時候。將來你就明白了,相信我。”
素娥深深地望著李成那滿是溫情的雙眸,輕輕點頭道:“官人既然還不能說,那妾身不問便是了,過了年,妾身便準備南遷,官人可要早些辭官,和妾身們團聚。”
李成笑了笑,將素娥攬在懷中,聞著那熟悉的體香,低聲道:“放心吧,我會早點和大家團聚的。”
素娥乖巧地點了點頭,輕輕靠在李成寬厚胸膛前,貪婪地感受著那令人安心的溫暖。
李成也不願打破這難得的溫馨,抱著懷裏的佳人,望著窗外依舊纏綿的秋雨,思緒卻早已向遙遠的北方飛去。金國這時大約已經通過這次連宋攻遼,看到了宋朝軍隊的虛弱,隻等著童貫班師之後,便將大舉南下。前些日子,嶽飛托人捎來書信,他已經重新投軍入伍,正在邊關效力,暫時不會再迴京師任職,這讓李成總算放心一些,經過前線的戰火洗禮,嶽飛才能迅速地成長為一名令敵人膽寒的猛將。
由於張慶一案無意中沒有將蔡絛直接牽涉進去,使得徽宗大為滿意,蔡保認罪之後的第三天,便下旨嚴厲地斥責了蔡絛縱容家奴,管教不嚴,令其在家思過,並且不得隨意出府。使得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徽宗竟然會如此嚴厲地處置蔡絛,蔡府的在朝中的聲勢,在無形中又低了不少。
隻是,即便如此,蔡絛還是不能不領李成表麵上的情麵,案子結束後,還是派人送了衣服蔡京親筆所書中堂,並且在卷軸中附送了一處田莊。
李成自然不會收下這些東西,隻是也不能不給蔡京一點麵子,便隻收下了書法,將田莊退了迴去。他並沒有在這個案子裏偏袒任何人,自然也不願落下個貪財的惡名。
眼看天氣轉涼,李成便帶著全前來京西這處田莊散心,正在屋中和素娥四目相對的時候,門外一陣腳步聲打破了兩人之間的脈脈溫情。
李成鬆開素娥,不滿地皺眉道:“什麽事?”
門外,孫園小心地道:“官人,李安迴來了。官人可要見他?”
“李安?!”李成真是有些難以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從上次派李安前往童貫那裏送信,便再沒有了消息,時隔將近一年,竟然這時迴來,真是叫李成格外驚喜。
素娥聞言,也驚喜地失聲道:“李安竟然迴來了?他沒事吧?”
李成幾乎有些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急忙上前猛地打開房門,舉目望去,果然看到李安一身滿是補丁的布衣布褲,以往壯碩的身子竟然瘦了兩圈,若不是在家裏,他還真的認不出眼前乞丐也似的李全了,看他難掩激動地站在孫園身後,便控製不住自己的心情。上前一把拉著李安的手,連連點頭道:“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素娥這時也跟著走了出來,看到衣衫襤褸的李全,眼圈便是一紅,失聲道:“怎麽竟然是這個樣子,路上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吃了不少苦吧?”
看到李成和素娥都這樣關心自己,李安眼圈也是一紅,勉強忍著,低聲笑道:“小的依照官人的吩咐先在路上故意散布了金宋聯手攻遼的謠言,便要前去見童大人,哪知路上遇到金兵,被擄去關在金兵營中,每日替金兵喂馬,終日受他打罵。還好半個月前,終於逃了出來,隻是那封信沒有能夠送到童大人手中,小人不敢被金人發現,被抓住之後隻能借著金人看管不嚴,將書信毀掉。小人沒能將事情辦成,還請官人責罰!”
說畢,就要跪下給李成叩頭謝罪。李成哪裏忍心去責罰他,急忙將他從地上扶起來,溫和地安慰道:“一封書信而已,沒有送到,也是時運如此,不要放在心上了,人沒事就好啊。這就下去好好梳洗休息,將養幾日,再隨我辦事便好。”
素娥也在旁邊含淚道:“金人野蠻成性。你能逃得性命已是大幸,那些小事就不要放在心上了。”
第三十一章 童貫封王
李安的忽然迴來,讓全家都驚喜不已。有了這件難得的喜事,李成立刻帶著家人返迴京城,李全和李安自小在一處長大,這時李安迴來,李全自然也是滿心高興。
隻是由於李安這將近一年在金營飽受折磨,身體大不如前,李成便特意撥了一倆馬車讓他休息,這讓全家的仆役都暗自為之感動能遇到這樣的主人,他們都有些暗自慶幸自己的好運。
迴到京中,李成還沒有去禦史台上班,便聽到了一個讓滿朝文武為之震撼驚喜的消息,童貫已經徹底收迴燕境,這個消息讓李成有些失望和無奈,看來遼國完全沒有把金宋聯手的謠言放在心上,終於導致亡國。三國之間的實力平衡被打破,宋軍又一向不經戰事,武官不知兵事,士兵不上沙場,一旦戰事爆發,必定沒有反應的機會。雖然這下使得落在異族手中的險關要地幾乎全部從新迴到了大宋,但是同時也將宋朝上下的致命弱點暴露在金兵眼中,導致金兵對大宋再無畏懼。從而大亂將起。可歎的是,徽宗卻渾然不覺,為此事而高興的連續下旨,大赦天下。就連蔡保也因此而保住了腦袋。
李成迴到京中,便立刻接到了徽宗的旨意,命他立刻進宮商議對童貫的封賞。李成這時才通過一大摞的捷報得知,這次之所以能夠收迴燕境,全是金兵撤出之後送給童貫的一座座空城,童貫除了打了幾個敗仗,損兵折將之外,還沒有真正打贏過遼兵。
這樣的捷報李成真有些難以理解徽宗也能這樣大肆慶祝,想到汴京處處載歌載舞的盛況,李成就暗自冷笑。這樣的勝利也能拿來慶祝,真是叫人佩服徽宗君臣的無恥了。
急匆匆趕到宮中,這才發覺皇宮上下,到處張燈結彩,喜氣洋洋。連那些一向小心拘謹的內侍和宮女都掩飾不住臉上的喜氣,看的李成暗自皺眉。
到了皇儀殿。便發覺大殿中竟然擠滿了文武百官,王黼帶領百官當先而立,後麵不遠處就是身為太尉的高球,而禦史何栗正滿臉肅容地站在人群中凝神望著殿內的眾人。蔡京這時已經不是執宰,隻能顫巍巍地站在王黼後麵,扶著同樣身著紫色公服的蔡絛。蔡京身後便是梁師成和楊戩李彥等人。
看到李成進來,徽宗沒等他跪下行禮,就立刻揚聲道:“李愛卿,你先平身罷。今日所議之事事關重大,所議要群臣前來一同商議。”
李成急忙躬身道:“不知陛下順被準備如何封賞童大人呢?”
大家都在關心著徽宗的態度,這時聽到李成問起,立刻同時凝神細聽,生恐誤了徽宗說出來的半個字。
徽宗看了一眼大殿內忽然沉默下來的百官,也有些拿捏不定,不覺皺眉道:“先神宗皇帝留有遺旨,凡能收迴燕境者,不問出身特旨封王。若是如此,理當晉封童貫為王。”
徽宗話音未落,蔡京立刻拱手道:“皇上,童貫雖然立下大功,但是那不過是金人所贈,而童貫雖然有些領兵之才,卻在此事上難說勝負,況且童貫身為內侍,身份微賤,如今蒙皇上恩寵能入朝為官,掌握十萬大軍,已經是古今罕有。若在再封為王,那天下士子當如何接受?還請陛下三思啊!”
王黼這時冷冷地笑道:“老太師所言雖然很是有理,可是收複燕境者封王的旨意乃是先帝所留,亦非皇上的意思。若是不尊遺旨,老太師又讓皇上如何向先帝交代?難道要讓皇上背負不忠不義之名嗎?!”
蔡京被王黼的伶牙俐齒問的微微一怔,這才顫聲道:“若是童貫這樣的內侍亦能封王,那天下各處王侯又將如何自處?陛下又將王侯公卿列於何處?難道不怕天下離心?”
王黼冷笑一聲,還要再說,蔡絛已經冷笑道:“若是太監也可封王,那又將各處王爺置於何地?朝廷又將如何麵對天下百姓?皇上,正所謂君臣父子,貴賤之分如何能亂?一旦綱常混亂,百姓無以自處,便是國將不國之局!”
禦史何栗,這時再也按捺不住,上前揚聲道:“皇上,自漢代以來,禍亂朝政者無非外戚和宦官,每每這些人,害得國家混亂,阻塞言論,蒙蔽天子,使得君臣離心,禍及天下。五百年大漢,三百年大唐,幾乎都是毀於宦官之手。如今雖有先帝遺旨,但是,試問若先帝知道今日竟然要將一名宦官封為王爺,恐怕也不會答應的。先帝之所以立下如此遺旨是並沒有想到會有今日之局。還請陛下三思,先帝的意思並非是要封太監為王!”
何栗的話,讓殿內幾名大宦官臉色都極為難看。徽宗也被這番話,說的眉頭緊鎖,拍童貫前往本身就是徽宗的意思,若是按照何栗的話,那不就是連徽宗自己也罵進去了嗎?
徽宗眉頭緊鎖地怒道:“一派胡言!何栗,你說什麽宦官幹政與朕何幹?竟然在此胡言亂語!”
何栗還要再說,旁邊李彥已經悠然笑道:“以先帝之明不會想不到今日之局,否則怎麽會說不論出身呢?顯然先帝是已經預料到今日之局。而且這也未嚐不是天意。若是皇上不尊先帝遺旨,豈非是失信於天下?那樣的話,豈非更會讓天下離心?”
這話顯然說的,十分讓徽宗滿意,他連連點頭道:“李卿此言極是,朕若是因為童貫的出身而不晉封,那豈非違背了先帝不論出身的旨意?若是先帝知道宦冠中也能有如此忠勇之人,想必也不會反對了。”
說到這裏,忽然看到一言未發的李成,不覺點頭道:“李愛卿一向料事如神,這次能收迴燕境,李愛卿也居功不少啊!”
李成被他這樣一說,登時隻覺殿內無數目光齊刷刷向自己射來,真是滿臉黑線,可是他也記得童貫最後被封為燕王,是曆史上宦官得到的最高爵位,開創了一個曆史的先河。
這時聞言,小心地拱手道:“此事既然已經有先帝遺旨,自然應該遵旨而行,雖然童貫身份低微,可是能為國家建立功勳,就不應因此而抹殺這樣的功勞。而且,這樣的事情終究都是罕見的個例,隻要皇上特旨嚴命此王爵隻封一世,不得傳繼,不同於其他正常王爵的承繼。便可讓天下明白,童貫的王位,並不等同於其他王爵。這樣也無損其他王爵之尊,也可讓皇上不會違背先帝的旨意。”
此言一出,殿內一片死寂,大家都覺得似乎可行,這樣把童貫的王位和其他王爺的爵位區別開來,既不讓王爵失去原有的尊榮,也不會讓徽宗為難,同時也能讓其他貴族接受,已經是一個非常折中的辦法了。
殿內的百官不少,大家都找不出比這個辦法更好的主意,不覺都沉默了下來,看徽宗如何處置。
徽宗被李成的話說的眼前一亮,點頭道:“李卿所言不錯,就以此而行,禮部這便準備童貫班師凱旋的各項禮儀。同時準備冊封大典為童貫慶功!”
殿內眾人,看徽宗已經做出了決定,也都不再反對。聞言同時高唿萬歲,準備送徽宗退朝。看著殿內眾人不再反對,徽宗顯然輕鬆不少。見狀,笑道:“此事已經決定,眾卿先退下吧。”
說畢,在殿內震耳的山唿萬歲聲中返迴內殿。殿內眾人這才陸續向宮外走去。
李成和眾人一起向殿外走去,剛走出殿外,就聽孫傅那熟悉的笑聲從背後傳來:“大人慢走,大人慢走!”
第三十二章 紅顏空寂
李成忙轉身望去,卻看到孫傅急匆匆地向他追來,看他停下腳步,急趕幾步,上前笑道:“大人今日所言,真是令人耳目一新啊!”
李成微微一笑,點頭道:“也沒什麽,隻是個折中辦法罷了。”
孫傅看了一眼周圍的人,低聲笑道:“今晚下官備了薄酒,請大人前往李家行院小聚,大人可不要拒絕啊!”
李成想起已經許久沒見過師師了,這時前去,必定又要惹來試試嗔怨。想起師師那含情的雙眸,心裏還是忍不住一陣溫暖。想起那令天下男子迷醉的笑容,想起那蚊香綿軟銷魂刻骨的嬌軀,李成平靜許久的心,也終於有些按捺不住了。
隻是他這時想的最多的還是將到來的滅頂之災,多少也沒什麽興趣。隻是想起師師那絕世才貌,有心挽迴師師淒涼的結局,不覺點頭道:“我們隨便坐坐便是。”
說畢吩咐李全迴去,隻帶著李安,向李家行院而去。到了行院,正是院中最為熱鬧的時候,一群胡人正在燃放煙花,院子裏到處都是笑聲和喝彩聲,旁邊幾座小樓裏傳來絲絲縷縷悠揚的樂聲融進這笑聲和喝彩聲中,反倒平添了幾分熱鬧。
看著燈光中那一張張笑臉,不管是猥瑣還是難看,李成都有些感概。這些人會在那場浩劫中活下多少呢?不管怎麽樣,生命總是珍貴。
鴇兒自然認識李成,看他在眾人的簇擁下走進來,急忙迎上去。嬌笑道:“李大官人,今日真是貴客,我們師師早已想念大人多時了!”
李成避開那塗滿脂粉的玉指,微微笑道:“鴇兒不必客氣,師師若是不忙,在下倒是想要一見。”
鴇兒秀眸一轉,媚笑道:“師師近來身子不大舒服,所以早已不再隨便見客。不過,大人如此稀客,師師就是再累,也要見大人的。”
說畢,忙喚來一名小丫頭前去通知師師準備迎接客人,一邊帶著眾人向師師的小樓走去。
跟在李成身後的孫傅笑道:“大人果然麵子足夠,師師姑娘近來的確不再輕易見客,就是王黼大人多是單身前來,師師也是不肯輕易相見。”
李成心中一動,口中卻還是皺眉道:“師師難道出了什麽事情?”
孫傅搖頭道:“聽說隻是身體不大舒服,已經不少時候了。還好,又皇上在暗中相助,鴇兒也不敢強迫她,總是不用為此而受氣。”
李成聽的心中十分難受,當初曾經答應師師時常前來看望,如今卻……真是叫他有些無顏相見了。可是若是避而不見,那不就更加讓師師傷心嗎?
一念及此,不覺黯然苦笑道:“想不到師師姑娘竟然如此……”
孫傅搖頭道:“師師這樣的絕色才女,世間實在難得一見,可歎卻流落在這煙花之地,真是可憐可歎啊!”
李成大有深意地搖頭道:“難道沒有人願意為師師贖身嗎?”
孫傅臉色一變,幹咳一聲,拉著李成的衣袖,來道角落裏,低聲道:“李老弟,師師雖然是青樓女子,想要將美人收入房中者絕不乏王公巨賈,但是卻沒人敢動這個心思。一來師師名滿天下,身價自然驚人。更何況有皇上在暗中寵幸師師,試問天下男子哪個敢和天子爭女子的?所以師師隻能名花空無主,猶自待人折啊!”
李成心中早已主意打定,一定要幫助師師離開這煙花之地,過她真正喜歡的生活去。聞言隻是不動聲色地笑道:“難道沒有在暗中來打師師的主意?”
孫傅搖頭道:“不會的,汴京中,這些王公貴族哪個不是手眼通天的人物?隻是大家都不願因此而得罪了皇上,給自己找麻煩。”
李成雖然也不願得罪皇帝,但是他卻知道,徽宗沒有幾天幸福時光了,隻要早作打算,借著金兵入城的混亂,便有機會逃離這看似華麗的牢籠了。
思忖之間,已經走到師師小樓前,這才微微點頭道:“我們還是進去吧,少待片刻,希望沒有打擾師師。”
孫傅幹笑一聲,忙跟在李成身後向樓上去。一邊走,一邊笑道:“李大人,今日所需費用包在下官身上便是。”
李成這時最不缺的就是錢,聞言,不覺淡淡笑道:“孫兄不必客氣,小弟不缺這點錢,有誰付賬倒是無所謂,大家盡興便是。”
兩人在小廳中坐下,便有兩名容貌清秀的小婢上前為兩人端了精美的酒菜放在小幾上,衝著李成笑了笑。這才輕手輕腳地退了下去。
看廳中無人,師師玉人卻不知芳蹤何處,李成幾人正覺愕然,隻見一名小婢上前輕聲道:“師師姑娘身體不適,李大人乃是貴客,不敢以汙穢的形貌相見,所以隻能在簾內為兩位大人小唱兩首,請兩位大人暫且一聽。”
孫傅見師師不肯出來相見,雖然很是尷尬,但是也不敢怎麽樣,聞言苦笑道:“孫傅今日能聽得師師姑娘小唱,已經不勝榮幸,怎敢再讓師師姑娘出來相見。”
李成知道師師還在生自己的氣,聞言,也不敢多說什麽,隻能苦笑道:“李成近來事情繁忙,實在未能常來,失禮之處還請師師姑娘見諒。”
他話音剛落,就聽師師在簾內冷笑道:“師師不過是卑微之人,如何敢當李大人如此客氣?!”
李成這次真的是滿心愧疚,聞言不覺苦笑道:“若是師師姑娘不願相見,李成絕不勉強。而且李成心中愧疚,本來無顏來見,隻是許久未見,實在想念。若是師師覺得罵幾句能解氣,那就不妨當罵幾句。”
師師被李成的話,說得沉默半晌,許久才幽幽歎道:“罷了,師師隻是一介弱女子罷了,不願再為這些瑣事生氣,兩位大人不棄,師師勉強小唱兩首便是了。”
說畢,隻聽簾內樂聲乍起,師師那清麗悠揚的歌聲輕柔地唱道:“月皎驚烏棲不定,更漏將闌,轆轤牽金井。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綿冷……”
悠揚的歌聲劃破沉沉夜色,將樓下的喧嘩阻擋在夜色之外,李成和孫傅兩人隻覺歌聲淒婉哀傷,使人心弦悸動。
李成因為和師師當初數次幽會,感情早已不同於其他人,聽得更是心潮起伏,想到師師這樣一代名妓,最後卻落入金人之手慘遭蹂躪,便難言心中傷感。不由暗自決定,即便曆史無法改變,可是能改變這紅顏薄命的遭遇總是可以做到,也必須做到!
旁邊孫傅同樣聽得傷感莫名,一邊舉杯自飲,一邊搖頭歎息。雖然不及李成那樣痛徹心扉,卻也借酒澆愁地地歎道:“師師姑娘的歌喉配上此曲唱來,果然是難得的千古絕唱,今日聽得也是人生幸事!”
師師在簾內沉默一下,又繼續唱道:“莫把瓊花比淡妝,誰似白霓裳。別樣清幽,自然標格,莫近東牆。冰肌玉骨天付與,兼付與淒涼。可憐遙夜,冷煙和月,疏影橫窗……”
歌聲中兩人不覺受歌聲感染,引起滿腔傷感,雖然不知道對方為何事傷心,卻都不約而同地連飲數杯。一曲未盡,隻覺玉壺已空,兩壺美酒未及飲便沒了。李成對這時代的酒並沒有什麽感覺,雖然兩壺酒大多進了他的口,卻僅是三分醉意。
素娥幽幽歎道:“那在京師附近留下三處田莊也就是了,其餘六處都賣掉後,在江南買些更好的。”
李成張了張口,雖然有些不知道怎麽說,還是勉強點頭道:“過了年,開春以後,你帶著大家先去南方住下,我會想辦法向皇上辭官,這樣我們就……”
素娥十分不解,疑惑地道:“為何偏偏要大家都離開呢?難道官人即便辭官,也不準備留在京中?而且,即便辭官,京中也該留人照應,怎麽?”
李成現在還說不清這些即將發生的事情,即便是對素娥,他也沒辦法說出事情的原委,隻能點頭歎道:“這件事我,隻能將來再告訴你真相,眼下還不到說出來的時候。將來你就明白了,相信我。”
素娥深深地望著李成那滿是溫情的雙眸,輕輕點頭道:“官人既然還不能說,那妾身不問便是了,過了年,妾身便準備南遷,官人可要早些辭官,和妾身們團聚。”
李成笑了笑,將素娥攬在懷中,聞著那熟悉的體香,低聲道:“放心吧,我會早點和大家團聚的。”
素娥乖巧地點了點頭,輕輕靠在李成寬厚胸膛前,貪婪地感受著那令人安心的溫暖。
李成也不願打破這難得的溫馨,抱著懷裏的佳人,望著窗外依舊纏綿的秋雨,思緒卻早已向遙遠的北方飛去。金國這時大約已經通過這次連宋攻遼,看到了宋朝軍隊的虛弱,隻等著童貫班師之後,便將大舉南下。前些日子,嶽飛托人捎來書信,他已經重新投軍入伍,正在邊關效力,暫時不會再迴京師任職,這讓李成總算放心一些,經過前線的戰火洗禮,嶽飛才能迅速地成長為一名令敵人膽寒的猛將。
由於張慶一案無意中沒有將蔡絛直接牽涉進去,使得徽宗大為滿意,蔡保認罪之後的第三天,便下旨嚴厲地斥責了蔡絛縱容家奴,管教不嚴,令其在家思過,並且不得隨意出府。使得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徽宗竟然會如此嚴厲地處置蔡絛,蔡府的在朝中的聲勢,在無形中又低了不少。
隻是,即便如此,蔡絛還是不能不領李成表麵上的情麵,案子結束後,還是派人送了衣服蔡京親筆所書中堂,並且在卷軸中附送了一處田莊。
李成自然不會收下這些東西,隻是也不能不給蔡京一點麵子,便隻收下了書法,將田莊退了迴去。他並沒有在這個案子裏偏袒任何人,自然也不願落下個貪財的惡名。
眼看天氣轉涼,李成便帶著全前來京西這處田莊散心,正在屋中和素娥四目相對的時候,門外一陣腳步聲打破了兩人之間的脈脈溫情。
李成鬆開素娥,不滿地皺眉道:“什麽事?”
門外,孫園小心地道:“官人,李安迴來了。官人可要見他?”
“李安?!”李成真是有些難以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從上次派李安前往童貫那裏送信,便再沒有了消息,時隔將近一年,竟然這時迴來,真是叫李成格外驚喜。
素娥聞言,也驚喜地失聲道:“李安竟然迴來了?他沒事吧?”
李成幾乎有些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急忙上前猛地打開房門,舉目望去,果然看到李安一身滿是補丁的布衣布褲,以往壯碩的身子竟然瘦了兩圈,若不是在家裏,他還真的認不出眼前乞丐也似的李全了,看他難掩激動地站在孫園身後,便控製不住自己的心情。上前一把拉著李安的手,連連點頭道:“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素娥這時也跟著走了出來,看到衣衫襤褸的李全,眼圈便是一紅,失聲道:“怎麽竟然是這個樣子,路上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吃了不少苦吧?”
看到李成和素娥都這樣關心自己,李安眼圈也是一紅,勉強忍著,低聲笑道:“小的依照官人的吩咐先在路上故意散布了金宋聯手攻遼的謠言,便要前去見童大人,哪知路上遇到金兵,被擄去關在金兵營中,每日替金兵喂馬,終日受他打罵。還好半個月前,終於逃了出來,隻是那封信沒有能夠送到童大人手中,小人不敢被金人發現,被抓住之後隻能借著金人看管不嚴,將書信毀掉。小人沒能將事情辦成,還請官人責罰!”
說畢,就要跪下給李成叩頭謝罪。李成哪裏忍心去責罰他,急忙將他從地上扶起來,溫和地安慰道:“一封書信而已,沒有送到,也是時運如此,不要放在心上了,人沒事就好啊。這就下去好好梳洗休息,將養幾日,再隨我辦事便好。”
素娥也在旁邊含淚道:“金人野蠻成性。你能逃得性命已是大幸,那些小事就不要放在心上了。”
第三十一章 童貫封王
李安的忽然迴來,讓全家都驚喜不已。有了這件難得的喜事,李成立刻帶著家人返迴京城,李全和李安自小在一處長大,這時李安迴來,李全自然也是滿心高興。
隻是由於李安這將近一年在金營飽受折磨,身體大不如前,李成便特意撥了一倆馬車讓他休息,這讓全家的仆役都暗自為之感動能遇到這樣的主人,他們都有些暗自慶幸自己的好運。
迴到京中,李成還沒有去禦史台上班,便聽到了一個讓滿朝文武為之震撼驚喜的消息,童貫已經徹底收迴燕境,這個消息讓李成有些失望和無奈,看來遼國完全沒有把金宋聯手的謠言放在心上,終於導致亡國。三國之間的實力平衡被打破,宋軍又一向不經戰事,武官不知兵事,士兵不上沙場,一旦戰事爆發,必定沒有反應的機會。雖然這下使得落在異族手中的險關要地幾乎全部從新迴到了大宋,但是同時也將宋朝上下的致命弱點暴露在金兵眼中,導致金兵對大宋再無畏懼。從而大亂將起。可歎的是,徽宗卻渾然不覺,為此事而高興的連續下旨,大赦天下。就連蔡保也因此而保住了腦袋。
李成迴到京中,便立刻接到了徽宗的旨意,命他立刻進宮商議對童貫的封賞。李成這時才通過一大摞的捷報得知,這次之所以能夠收迴燕境,全是金兵撤出之後送給童貫的一座座空城,童貫除了打了幾個敗仗,損兵折將之外,還沒有真正打贏過遼兵。
這樣的捷報李成真有些難以理解徽宗也能這樣大肆慶祝,想到汴京處處載歌載舞的盛況,李成就暗自冷笑。這樣的勝利也能拿來慶祝,真是叫人佩服徽宗君臣的無恥了。
急匆匆趕到宮中,這才發覺皇宮上下,到處張燈結彩,喜氣洋洋。連那些一向小心拘謹的內侍和宮女都掩飾不住臉上的喜氣,看的李成暗自皺眉。
到了皇儀殿。便發覺大殿中竟然擠滿了文武百官,王黼帶領百官當先而立,後麵不遠處就是身為太尉的高球,而禦史何栗正滿臉肅容地站在人群中凝神望著殿內的眾人。蔡京這時已經不是執宰,隻能顫巍巍地站在王黼後麵,扶著同樣身著紫色公服的蔡絛。蔡京身後便是梁師成和楊戩李彥等人。
看到李成進來,徽宗沒等他跪下行禮,就立刻揚聲道:“李愛卿,你先平身罷。今日所議之事事關重大,所議要群臣前來一同商議。”
李成急忙躬身道:“不知陛下順被準備如何封賞童大人呢?”
大家都在關心著徽宗的態度,這時聽到李成問起,立刻同時凝神細聽,生恐誤了徽宗說出來的半個字。
徽宗看了一眼大殿內忽然沉默下來的百官,也有些拿捏不定,不覺皺眉道:“先神宗皇帝留有遺旨,凡能收迴燕境者,不問出身特旨封王。若是如此,理當晉封童貫為王。”
徽宗話音未落,蔡京立刻拱手道:“皇上,童貫雖然立下大功,但是那不過是金人所贈,而童貫雖然有些領兵之才,卻在此事上難說勝負,況且童貫身為內侍,身份微賤,如今蒙皇上恩寵能入朝為官,掌握十萬大軍,已經是古今罕有。若在再封為王,那天下士子當如何接受?還請陛下三思啊!”
王黼這時冷冷地笑道:“老太師所言雖然很是有理,可是收複燕境者封王的旨意乃是先帝所留,亦非皇上的意思。若是不尊遺旨,老太師又讓皇上如何向先帝交代?難道要讓皇上背負不忠不義之名嗎?!”
蔡京被王黼的伶牙俐齒問的微微一怔,這才顫聲道:“若是童貫這樣的內侍亦能封王,那天下各處王侯又將如何自處?陛下又將王侯公卿列於何處?難道不怕天下離心?”
王黼冷笑一聲,還要再說,蔡絛已經冷笑道:“若是太監也可封王,那又將各處王爺置於何地?朝廷又將如何麵對天下百姓?皇上,正所謂君臣父子,貴賤之分如何能亂?一旦綱常混亂,百姓無以自處,便是國將不國之局!”
禦史何栗,這時再也按捺不住,上前揚聲道:“皇上,自漢代以來,禍亂朝政者無非外戚和宦官,每每這些人,害得國家混亂,阻塞言論,蒙蔽天子,使得君臣離心,禍及天下。五百年大漢,三百年大唐,幾乎都是毀於宦官之手。如今雖有先帝遺旨,但是,試問若先帝知道今日竟然要將一名宦官封為王爺,恐怕也不會答應的。先帝之所以立下如此遺旨是並沒有想到會有今日之局。還請陛下三思,先帝的意思並非是要封太監為王!”
何栗的話,讓殿內幾名大宦官臉色都極為難看。徽宗也被這番話,說的眉頭緊鎖,拍童貫前往本身就是徽宗的意思,若是按照何栗的話,那不就是連徽宗自己也罵進去了嗎?
徽宗眉頭緊鎖地怒道:“一派胡言!何栗,你說什麽宦官幹政與朕何幹?竟然在此胡言亂語!”
何栗還要再說,旁邊李彥已經悠然笑道:“以先帝之明不會想不到今日之局,否則怎麽會說不論出身呢?顯然先帝是已經預料到今日之局。而且這也未嚐不是天意。若是皇上不尊先帝遺旨,豈非是失信於天下?那樣的話,豈非更會讓天下離心?”
這話顯然說的,十分讓徽宗滿意,他連連點頭道:“李卿此言極是,朕若是因為童貫的出身而不晉封,那豈非違背了先帝不論出身的旨意?若是先帝知道宦冠中也能有如此忠勇之人,想必也不會反對了。”
說到這裏,忽然看到一言未發的李成,不覺點頭道:“李愛卿一向料事如神,這次能收迴燕境,李愛卿也居功不少啊!”
李成被他這樣一說,登時隻覺殿內無數目光齊刷刷向自己射來,真是滿臉黑線,可是他也記得童貫最後被封為燕王,是曆史上宦官得到的最高爵位,開創了一個曆史的先河。
這時聞言,小心地拱手道:“此事既然已經有先帝遺旨,自然應該遵旨而行,雖然童貫身份低微,可是能為國家建立功勳,就不應因此而抹殺這樣的功勞。而且,這樣的事情終究都是罕見的個例,隻要皇上特旨嚴命此王爵隻封一世,不得傳繼,不同於其他正常王爵的承繼。便可讓天下明白,童貫的王位,並不等同於其他王爵。這樣也無損其他王爵之尊,也可讓皇上不會違背先帝的旨意。”
此言一出,殿內一片死寂,大家都覺得似乎可行,這樣把童貫的王位和其他王爺的爵位區別開來,既不讓王爵失去原有的尊榮,也不會讓徽宗為難,同時也能讓其他貴族接受,已經是一個非常折中的辦法了。
殿內的百官不少,大家都找不出比這個辦法更好的主意,不覺都沉默了下來,看徽宗如何處置。
徽宗被李成的話說的眼前一亮,點頭道:“李卿所言不錯,就以此而行,禮部這便準備童貫班師凱旋的各項禮儀。同時準備冊封大典為童貫慶功!”
殿內眾人,看徽宗已經做出了決定,也都不再反對。聞言同時高唿萬歲,準備送徽宗退朝。看著殿內眾人不再反對,徽宗顯然輕鬆不少。見狀,笑道:“此事已經決定,眾卿先退下吧。”
說畢,在殿內震耳的山唿萬歲聲中返迴內殿。殿內眾人這才陸續向宮外走去。
李成和眾人一起向殿外走去,剛走出殿外,就聽孫傅那熟悉的笑聲從背後傳來:“大人慢走,大人慢走!”
第三十二章 紅顏空寂
李成忙轉身望去,卻看到孫傅急匆匆地向他追來,看他停下腳步,急趕幾步,上前笑道:“大人今日所言,真是令人耳目一新啊!”
李成微微一笑,點頭道:“也沒什麽,隻是個折中辦法罷了。”
孫傅看了一眼周圍的人,低聲笑道:“今晚下官備了薄酒,請大人前往李家行院小聚,大人可不要拒絕啊!”
李成想起已經許久沒見過師師了,這時前去,必定又要惹來試試嗔怨。想起師師那含情的雙眸,心裏還是忍不住一陣溫暖。想起那令天下男子迷醉的笑容,想起那蚊香綿軟銷魂刻骨的嬌軀,李成平靜許久的心,也終於有些按捺不住了。
隻是他這時想的最多的還是將到來的滅頂之災,多少也沒什麽興趣。隻是想起師師那絕世才貌,有心挽迴師師淒涼的結局,不覺點頭道:“我們隨便坐坐便是。”
說畢吩咐李全迴去,隻帶著李安,向李家行院而去。到了行院,正是院中最為熱鬧的時候,一群胡人正在燃放煙花,院子裏到處都是笑聲和喝彩聲,旁邊幾座小樓裏傳來絲絲縷縷悠揚的樂聲融進這笑聲和喝彩聲中,反倒平添了幾分熱鬧。
看著燈光中那一張張笑臉,不管是猥瑣還是難看,李成都有些感概。這些人會在那場浩劫中活下多少呢?不管怎麽樣,生命總是珍貴。
鴇兒自然認識李成,看他在眾人的簇擁下走進來,急忙迎上去。嬌笑道:“李大官人,今日真是貴客,我們師師早已想念大人多時了!”
李成避開那塗滿脂粉的玉指,微微笑道:“鴇兒不必客氣,師師若是不忙,在下倒是想要一見。”
鴇兒秀眸一轉,媚笑道:“師師近來身子不大舒服,所以早已不再隨便見客。不過,大人如此稀客,師師就是再累,也要見大人的。”
說畢,忙喚來一名小丫頭前去通知師師準備迎接客人,一邊帶著眾人向師師的小樓走去。
跟在李成身後的孫傅笑道:“大人果然麵子足夠,師師姑娘近來的確不再輕易見客,就是王黼大人多是單身前來,師師也是不肯輕易相見。”
李成心中一動,口中卻還是皺眉道:“師師難道出了什麽事情?”
孫傅搖頭道:“聽說隻是身體不大舒服,已經不少時候了。還好,又皇上在暗中相助,鴇兒也不敢強迫她,總是不用為此而受氣。”
李成聽的心中十分難受,當初曾經答應師師時常前來看望,如今卻……真是叫他有些無顏相見了。可是若是避而不見,那不就更加讓師師傷心嗎?
一念及此,不覺黯然苦笑道:“想不到師師姑娘竟然如此……”
孫傅搖頭道:“師師這樣的絕色才女,世間實在難得一見,可歎卻流落在這煙花之地,真是可憐可歎啊!”
李成大有深意地搖頭道:“難道沒有人願意為師師贖身嗎?”
孫傅臉色一變,幹咳一聲,拉著李成的衣袖,來道角落裏,低聲道:“李老弟,師師雖然是青樓女子,想要將美人收入房中者絕不乏王公巨賈,但是卻沒人敢動這個心思。一來師師名滿天下,身價自然驚人。更何況有皇上在暗中寵幸師師,試問天下男子哪個敢和天子爭女子的?所以師師隻能名花空無主,猶自待人折啊!”
李成心中早已主意打定,一定要幫助師師離開這煙花之地,過她真正喜歡的生活去。聞言隻是不動聲色地笑道:“難道沒有在暗中來打師師的主意?”
孫傅搖頭道:“不會的,汴京中,這些王公貴族哪個不是手眼通天的人物?隻是大家都不願因此而得罪了皇上,給自己找麻煩。”
李成雖然也不願得罪皇帝,但是他卻知道,徽宗沒有幾天幸福時光了,隻要早作打算,借著金兵入城的混亂,便有機會逃離這看似華麗的牢籠了。
思忖之間,已經走到師師小樓前,這才微微點頭道:“我們還是進去吧,少待片刻,希望沒有打擾師師。”
孫傅幹笑一聲,忙跟在李成身後向樓上去。一邊走,一邊笑道:“李大人,今日所需費用包在下官身上便是。”
李成這時最不缺的就是錢,聞言,不覺淡淡笑道:“孫兄不必客氣,小弟不缺這點錢,有誰付賬倒是無所謂,大家盡興便是。”
兩人在小廳中坐下,便有兩名容貌清秀的小婢上前為兩人端了精美的酒菜放在小幾上,衝著李成笑了笑。這才輕手輕腳地退了下去。
看廳中無人,師師玉人卻不知芳蹤何處,李成幾人正覺愕然,隻見一名小婢上前輕聲道:“師師姑娘身體不適,李大人乃是貴客,不敢以汙穢的形貌相見,所以隻能在簾內為兩位大人小唱兩首,請兩位大人暫且一聽。”
孫傅見師師不肯出來相見,雖然很是尷尬,但是也不敢怎麽樣,聞言苦笑道:“孫傅今日能聽得師師姑娘小唱,已經不勝榮幸,怎敢再讓師師姑娘出來相見。”
李成知道師師還在生自己的氣,聞言,也不敢多說什麽,隻能苦笑道:“李成近來事情繁忙,實在未能常來,失禮之處還請師師姑娘見諒。”
他話音剛落,就聽師師在簾內冷笑道:“師師不過是卑微之人,如何敢當李大人如此客氣?!”
李成這次真的是滿心愧疚,聞言不覺苦笑道:“若是師師姑娘不願相見,李成絕不勉強。而且李成心中愧疚,本來無顏來見,隻是許久未見,實在想念。若是師師覺得罵幾句能解氣,那就不妨當罵幾句。”
師師被李成的話,說得沉默半晌,許久才幽幽歎道:“罷了,師師隻是一介弱女子罷了,不願再為這些瑣事生氣,兩位大人不棄,師師勉強小唱兩首便是了。”
說畢,隻聽簾內樂聲乍起,師師那清麗悠揚的歌聲輕柔地唱道:“月皎驚烏棲不定,更漏將闌,轆轤牽金井。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綿冷……”
悠揚的歌聲劃破沉沉夜色,將樓下的喧嘩阻擋在夜色之外,李成和孫傅兩人隻覺歌聲淒婉哀傷,使人心弦悸動。
李成因為和師師當初數次幽會,感情早已不同於其他人,聽得更是心潮起伏,想到師師這樣一代名妓,最後卻落入金人之手慘遭蹂躪,便難言心中傷感。不由暗自決定,即便曆史無法改變,可是能改變這紅顏薄命的遭遇總是可以做到,也必須做到!
旁邊孫傅同樣聽得傷感莫名,一邊舉杯自飲,一邊搖頭歎息。雖然不及李成那樣痛徹心扉,卻也借酒澆愁地地歎道:“師師姑娘的歌喉配上此曲唱來,果然是難得的千古絕唱,今日聽得也是人生幸事!”
師師在簾內沉默一下,又繼續唱道:“莫把瓊花比淡妝,誰似白霓裳。別樣清幽,自然標格,莫近東牆。冰肌玉骨天付與,兼付與淒涼。可憐遙夜,冷煙和月,疏影橫窗……”
歌聲中兩人不覺受歌聲感染,引起滿腔傷感,雖然不知道對方為何事傷心,卻都不約而同地連飲數杯。一曲未盡,隻覺玉壺已空,兩壺美酒未及飲便沒了。李成對這時代的酒並沒有什麽感覺,雖然兩壺酒大多進了他的口,卻僅是三分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