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瞻是個好奇的人,但卻更加是個懂分寸知進退的人。如果這樣的存在確實證實了自己的猜想,那麽也可以說,這樣的存在也必然是在先帝默許之下的。否則,哪裏有人敢收留這樣一個來歷不明的小孩,並堂而皇之養在京城?如果先帝都決定放棄這個兒子,自己又為何非要去刨根究底,擾亂這一份難得的清靜呢?


    現下江山已定,無謂挑起爭端的結果,也無非是再一次血流成河,手足相殘而已。這世上殺孽已經太重,自己又何必枉做小人?


    長長地吐出胸中一口悶氣,孟子瞻放下了手中的書卷。為了掩人耳目,他又信手抽出旁邊的那一冊,假裝隨意地翻看著。


    卻不料看的正是曾經風頭無兩的燕王犯事的卷宗,孟子瞻心中微微嘆息。憶往昔,那燕王確實也算得上是個英雄人物,奈何時不利兮,最終落得如此下場。這自古以來成王敗寇,若是當年的燕王成了事,那這史冊隻怕又要改寫一番了。


    正待合上書卷,卻留神到有一段裏夾著幾個字,私製蠱藥,豢養死士……孟子瞻心頭一動,又多看了一眼,這一細看,就看出端倪所在了。史冊上明明白白地記載著燕王好使一種異藥,令人喪失神智,聽命於他,任其差遣,雖死不辭。


    再往下翻,卻又是語焉不詳了。隻是最後明明白白地記載著,當年主審燕王一案的幾位大人,而負責抄家的,赫然卻是——晏博齋。


    孟子瞻心中一緊,卻又覺得有些不對,晏博齋奉命查抄燕王的府第,是在新皇登基之後,那彼時,晏博文早就殺了孟子眭,被判流徙了。


    但是——不對,晏博齋在此次查抄之中,是立了大功的,因為是他領人查抄出了燕王的一處秘宅,查獲了許多謀反的帳冊信件等物。那晏博齋怎麽會就這麽巧,剛好就找到那裏了呢?


    理由隻有一個,那就是他早就知道燕王的秘密據點,若是他早就知道此處,那從中偷取一兩瓶迷藥是不是也就不甚艱難了呢?


    想及此,孟子瞻坐不住了,立即放下書冊,就去了一趟內務府。親王查抄的家產等物,皆是收歸國庫,如果能找到那種迷藥,也許能找出些蛛絲馬跡也不定。


    正月初九。


    這幾日,方德海住的小屋裏雖然門窗關得緊嚴,但還是透出一股濃鬱的調料香氣,令人聞之就食指大動。可問他到底在搗鼓什麽,老頭子卻守口如瓶,半字不露。


    因事關人家的秘方,趙成材攔著不讓章清亭多問,卻也感慨,“這樣香氣,就是個神仙也忍不住要下凡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章清亭越發地擔心,這老頭子到底是怎麽了?


    連日收拾布匹入庫,今兒正好是最後一批,包世明押著這批貨一起迴來,清點入庫後,喬仲達正與他們圍坐在一處閑話,就見喬敏軒蹦蹦跳跳地迴來了。


    小傢夥手裏提一盞小兔子花燈,“這是蓮姨給我做的,讓我十五帶去逛燈市的,爹爹你看好看麽?”


    “好看。”喬仲達滿是憐愛把兒子抱到懷裏,對眾人道:“你們這一路也都辛苦了,十五那日,就由我做個東,請大夥兒到京城喝杯水酒,晚上正好逛逛燈市吧。”


    “行啊。”包世明很是豪慡地答應了。


    閻氏兄弟卻嗅到喬敏軒衣衫上與眾不同的味道,不覺都有些微微皺眉,“敏軒你上哪兒了?身上怎麽這麽香的?”


    喬敏軒樂嗬嗬地道:“是方爺爺那兒在做東西,好香。”


    閻氏兄弟更訝異了,“方老爺子?他在做什麽?”


    “不知道。”喬敏軒左右搖著小腦袋,“方爺爺不給人看,說是做吃的。”


    弄得喬仲達也起了興致,順嘴就接道:“方師傅可做一手的好調料,過年的那幾道菜可香著呢,要不一會兒我去問問,看哪日再去他們家叨擾一頓。”


    “那敢情好。”閻希南應了一聲,卻與弟弟使個眼色,二人藉故出來,來到了方德海所居的小院外。


    空氣裏依稀那殘留著那股濃鬱的香氣,閻氏兄弟聞了半天,麵麵相覷,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雖然摻和了其他的香料,但他們還是聞出了那一抹特別的異樣。


    “可是大哥……”閻希北猶豫了,“咱們這樣貿然前去問,恐怕不大好吧?”


    閻希南也有些遲疑,正在此時,卻見章清亭偷偷摸摸從屋裏出來,兄弟二人閃身避在一旁,就聽她跟吉祥交待著事情,“這幾日若是老爺子又要出去,你到時懷裏揣著這袋小米,走一路就撒上一把,我到時會悄悄跟在你們後頭,可千萬別讓他發現了,知道麽?”


    第415章是你想太多


    吉祥點頭應下,把那袋小米藏在懷裏先進去了。章清亭正打算磨蹭一下再迴去的,卻見閻氏兄弟現出身形,悄悄在那兒跟她招手。章清亭微怔,他們兩位素來寡言少語,找自己所為何事?


    閻希南說話素來不喜歡拐彎抹角,開門見山地道:“張夫人,有件事,我們想請你幫忙查一查,方老爺子到底弄的是什麽調料?”


    說實話,對於這個問題章清亭也很好奇,她也算計著要親自跟蹤方德海去查查這個事情。


    “二位如此問,莫非是知道了什麽?”


    閻希北點了點頭,“張夫人請坐,此事事關重大,還請一定要幫這個忙。因為方老爺子用的調料當中,可能用到一味非常之禍害的東西。”


    章清亭臉色頓時變了,“難道有毒?”


    閻希北的臉色凝重,“是比毒藥更可怕的東西,我大哥就曾經深受其害。”


    雖然新年還未過完,但朝中的年假早已放完了。隻是大臣們都不會這麽沒有眼色地在元宵節之前上報些煩心的事情給皇上添堵,基本上每天的朝會,也就是簡簡單單說那麽兩件輕鬆愉悅的政務之後,便結束了。


    今兒孟子瞻下了朝,沒有馬上迴家,也沒有去衙門,而是坐在轎子裏,守在下朝的一條必經之路上等起了人。


    不多時,他等的人就來了。


    “停轎。”為首的家丁愣了愣,迴去稟報,“老爺,是英國公府的小孟大人擋住了去路,說有幾句話要跟您說。”


    是麽?晏博齋的眼神微微一眯,手指在轎中的椅背上輕點了兩下,端起了架子,“那去問問他有何事。”


    家丁很快過來傳話,“小孟大人說,是關於春闈之事,想跟老爺討教一二。”


    哦?若說別的倒還罷了,隻是這件事,晏博齋還非得聽上一聽不可。


    多少年來,朝廷每任的春闈主考官都是出自太師府上,可年前晏懷瑾剛一過世,就有不少朝中大臣跳出來,那話裏話外的意思,都是讓皇上另擇賢良,把這個位置讓出來。可晏博齋怎肯如他們的意?


    老頭子死了,現在晏府由他剛剛當上家,若是連這個位置也保不住,那皇上就更不可能把太師一職加封到他頭上了。在朝廷上為官,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晏博齋非常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一定要謀奪這個職位不可。


    而孟尚德就是阻撓他的第一阻力,現在孟子瞻主動來找他談這個話題,是不是代表著孟家有什麽妥協的對策?


    見是一定要見的。晏博齋下了轎卻吩咐,“那就去請小孟大人過來一敘吧。”


    官大一級壓死人,這是他該拿捏的派頭,為什麽不要?


    孟子瞻從容自若的隻身來到晏博齋的轎前,作為品級較低的官員,還依著禮節,先問了好。晏博齋很是滿意,然後才虛與委蛇,“孟大人,何須如此多禮?”


    手一揮,旁邊的下人也退出三丈遠,留下空間給二人閑話。


    孟子瞻微微一笑,“人不知禮,無以立也。何況又是對著禮教謹嚴的晏太師府上,即便太師已然故去,但下官這禮數可不敢不周。”


    晏博齋聽出話裏的淡淡的譏諷,眼神一凜,“小孟大人難道今日攔下本官,就為了行個禮麽?”


    “當然不是。”孟子瞻臉上笑容不變,“眼下春闈在即,可這主考之人卻遲遲未定,不僅與國無益,與那莘莘學子,更是讓他們日夜揪心。”


    終於說到正題了,晏博齋心中一緊,麵上卻仍是不動聲色地道:“此事自有聖裁,你我都不必枉自費心,猜度聖意。”


    孟子瞻輕笑,“晏大人何必揣著明白裝糊塗?其實此事,若是大家都退半步,也許能並駕齊驅,為國效力,此事前朝也不是沒有先例。晏大人,您說是不是?”


    晏博齋明白了,他這意思是要弄個雙主考,甚至三主考出來,不覺冷笑,“可惜凡事總在主次輕重之別,若是孟大人果然如此作想,又何必作此勢態?”


    他這個孟大人裏沒帶小字,指的便是孟尚德了。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沖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桂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桂仁並收藏沖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