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郡因郡內的泰山而得名,治下多是綿連起伏的山丘高嶺,因為世道不靖,故而道路不通,匪患叢生。
這一天,孫乾帶著隨行的一隊騎兵,在接連打退了來襲的好幾波山賊、亂兵之後,終於來到了華縣城北幾十裏外的丘陵地帶,擺脫了外敵的糾纏。
隻是孫乾所帶的這支騎兵,加上他在內,已由五十多人的規模縮減到了五個半,戰馬也隻剩下了一匹,托載著那深受重傷的那半個。
至於其他的士兵,不是戰死,就是走散,孫乾能在最後的那次大敗中與其餘五名士兵聚合,已經是難得的僥幸。
孫乾和剩下的四個身體健全的士兵已經沒有坐騎,走得並不快,幾人在這片密林中已經一天一夜沒有吃東西了,餓得頭暈眼花,偏偏四周一片林木,就是有野味也難以現、捕殺。
一直到黃昏時分,他們才遠遠看見了華縣城,此時天已經快黑了,幾人剛剛走出一座丘嶺,準備尋地方覓食過夜,忽然,一聲鳴鏑從他們頭頂上飛過,‘啾——’的一聲出尖銳的嘶鳴的聲響。
“抓住他們!”
近百名埋伏在路兩旁的泰山賊士兵從前後左右殺出,不等他們反應過來,便將他們團團圍住,數十把弓箭拉弓上弦,對準了他們。
數次遭襲,孫乾早就有了經驗,連忙舉手大喊,“我們隻是過路的商賈,請不要傷害我們。”
“胡說!”
一名賊將大步走出,提起腰刀,指著他們身上的兵器和鎧甲,厲聲喝道,“你們既然自稱是商賈,那你們的貨物呢?區區商賈,為何你們會穿拿著如此精良的鎧甲和兵器?我看你們定是曹軍的探子,給我把他們抓起來。”
這時,孫乾不慌不忙道,“陶使君何在?我是他遠房的族侄,有要事前來見他!”
幾名剛要撲上來的泰山賊士兵停住了腳步,一起迴頭向賊將望去,屯長聞言一怔,他沒有想到,來人竟然會是盟友陶謙的族侄。?¤?
他雖然隻是泰山賊中一個小小的屯長,但是作為泰山賊擴編成軍之前就加入山寨的之的老弟兄,卻知道己軍目前所麵臨的形勢。他深知,己軍想要占據泰山,並抵禦住曹軍的反擊,離不開徐州方麵的支持。
故而他不敢得罪諸人,隻是遲疑了一下,就立刻低聲囑咐一名士兵,令他迴去請示上司。
半個時辰之後,一名大將騎馬疾奔而至,其身高隻有七尺,卻腰大十圍,看起來及其雄壯,他一到來,就使得賊兵們都恭恭敬敬退讓開來。
此人便是跟隨闕宣從下邳起兵的屠夫牛猛,他雖然不是泰山賊中的老弟兄,卻是闕宣在下邳的老部下。
為了製衡手下一支獨大的泰山賊勢力,闕宣大舉提拔了跟隨他北上的昔日部下與家族子弟,牛猛正在其列,為了就是確保闕宣自己在軍中的地位穩如泰山。
牛猛粗人一個,當然不會知道這些,他隻知道老大念舊,自己用生命擲下的賭注獲得了豐厚的迴報,整個人變得得意和傲慢了起來。
但是聽到手下的斥候上報的消息,他不敢遲疑,騎馬飛奔而至,不料聽了對方自報門戶,牛猛卻勃然大怒。
他手中大刀一揮,雪亮的刀尖頂住了孫乾的咽喉,厲聲喝道,“你是何人,膽敢冒充陶使君的子侄,活活的不耐煩了嗎?”
“你怎麽知道我不是皇叔之侄?”孫乾毫不畏懼,注視著牛猛的眼睛。
“你不知道陶使君是丹陽人嗎?”
牛猛雖然隻是一個殺雞屠牛的屠夫,沒見過什麽大世麵,但因為徐州的接通南北的地理位置和安定繁榮的民治環境,他見過不少的行商走販,對於各地的口音有著豐富的了解。
他一聽對方的口音,就知道對方生長於是青州一帶,根本不可能是丹陽人,故而他盡管從孫乾的目光中,看到了一種叫自信和鎮靜的東西,依然確定對方乃是假冒。?¤◎?◎
“陶使君之侄怎麽可能是青州人?”牛猛冷笑著,一臉的不屑。
“怎麽不可能?”孫乾依舊鎮定如常,絲毫沒有謊言被揭破之後的吃驚和不安,他身著甲衣,卻自有一股士大夫般的從容不迫。
“我們這一房從祖父這一代就舉家遷往了青州,我從小在青州長大,有青州口音有什麽好奇怪的?將軍難道從這點就可以確定在下不是陶使君的遠房族侄?是與不是,將軍詢問使君本人不就可以知曉了?”
“呃……”得意洋洋的牛猛一下子就愣住了,見到一旁的泰山賊兵們似乎在竊竊私語,頓有些惱羞成怒。
但是大敵當前,他還是不敢隨著性子亂來,隻是狠狠地瞪了孫乾一眼,似乎要將他記到心裏去,這才將大刀緩緩撤迴,冷冷的說道,“你若真是冒充,我必將你千刀萬剮!”
孫乾淡淡一笑,不以為意道,“一戳就破的謊言,我有必要拿著性命來擔保嗎?”
“誰知道你們打著什麽樣的鬼主意!”
牛猛見天色已晚,不欲在野外多呆,一揮手令道,“將他們帶迴城中安置,再給一份肉飯。至於如何處置,待我稟報了大兄再說!”
……
“先生,還是你有辦法,居然能哄過他們,要是被他們懷疑成曹軍探子,有得苦頭吃了,哪裏還會有肉飯?”隨行的士兵們饑寒交迫,一邊大口吃著肉糜粟飯,嘴裏含糊不清地誇獎孫乾。
其中一人疑惑的問道,“隻是我等是來與陶使君商議出兵泰山一事的,根本沒有隱瞞的必要,先生為何要冒稱陶使君的子侄呢?”
“哎!”孫乾歎息一聲,忍不住苦笑道,“若是陶使就在城中話,我等自然不必隱瞞,直接亮出使節的身份即可,說不定還會受到禮待,可是……”
“可我們得到情報不是說陶使君就在華縣城中嗎?為何先生……”
“我們之前不是也沒有得到曹軍南下泰山的嗎?世事多變,謹慎一點還是沒錯的。我們從被俘到入城,你們可見到了任何一個來自徐州的士兵嗎?”
孫乾卻顯得有些心事忡忡,顯然他的心中已經有了某些不好的揣測,但是他並沒道出來的打算。
隻見他壓低聲音說道,“吃飽了嗎?今夜我們得趁黑夜逃走,實在不行就直接南下徐州,出使州衙,通過徐州方麵聯係上陶使君!”
“趁夜逃走?”士兵們一陣愕然。
如今已經進了泰山賊的老巢,哪裏會有逃走的機會?士兵一方麵敬佩孫乾的學識和見識,一方麵又對他的異想天開感到可笑。
“如今我等已是甕中之鱉,除非城破,否賊我們哪裏會有逃出去的機會?”
孫乾也知道逃出去的困難,但是如果他的猜測沒有錯的話,留在城中隻有死路一條,無論如何他都得想辦法逃將出去。
“不管怎麽說,先把肚子填飽再說!”
孫乾著實也餓極了,端起碗大口吃了起來。隻是吃到一半的時候,門外突然有訪客到來,使得孫乾放下了木碗。
孫乾隱隱聽到門衛的聲音,“裏麵住著貴客,閑雜人等不得入內!”
來者大聲說道,“我是陶乾公子的故舊,多年未見,今日意外聞訊,特來相見。”
孫乾眉頭一蹙,還是朝麾下的一名士兵使了個眼色,著令他將對方帶進來。
士兵領命出去,在一方短暫的交涉之後,士兵帶著一名氣度不凡的文士走了進來。
孫乾見這名文士約三十餘歲,頜下留著長須,目光清澈,舉止從容,文質彬彬,不由心生好感,笑著問道,“恕乾眼拙,怎麽不記得有先生這樣的故舊?”
“哦?也請恕緒多疑,在下怎麽不記得陶使君有位叫陶乾的子侄?不過青州哪位名叫孫乾的名士,在下倒是略有耳聞?”
“請問先生貴姓?”孫乾的臉色瞬間凝重了起來。
文士微微一笑,“在下程緒,字夏甫,幽州代郡人。”
“原來他就是程緒!”
孫乾對幽州的局勢多有耳聞,雖然來者似敵非友,但是對方既然猜到了自己的身份,卻沒有宣揚出去,反而能悄悄的過來拜訪,顯然沒有懷有惡意。
故而孫乾雖然心懷戒備,卻還是一臉熱情,笑著,“久仰大名,不知程從事所來何為?”
程緒見孫乾並沒有承認自己的身份,卻也沒有過分逼迫,隻是笑著問道,“孫先生是否正在盤算著連夜逃跑之事?”
孫乾的臉色再次大變,也不欲掩飾心中戒備,麵無表情的問道,“程從事連夜來訪,不會就是為了來尋陶某開心的吧!”
“孫兄不必戒備,劉使君與公孫將軍雖然反目,但是在下與孫兄卻非仇敵,江淮的公子和與公孫將軍也未必一定得兵戈相見,雙方之間未必沒有化敵為友的一天。”
似乎想到了什麽,孫乾的臉色漸漸緩和了下來,試探著問道,“聽說幽州的劉使君被公孫將軍俘虜之後,孫將軍曾有意殺之以絕後患,後來被外人勸阻,這才改為軟禁。這其中,江淮的劉府君應該出了不少力吧?”
“這些大人物的算計,豈是我等能夠揣測的?”程緒似乎不欲在這方麵多說,鄭重的盯著孫乾的眼睛道,“在下若真欲想要謀害先生,直接將自己的猜測告訴闕宣不就得了,何須到孫先生這裏耀武耀威。”
“卻是孫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孫乾自認看人很準,此時也不再隱藏身份,直接了當的問道,“不知程從事此行所來何為?”
“結一份善緣罷了!”程緒笑眯眯的迴道,“我此次前來,自然是想辦法要將孫先生從城中帶出去!”
這一天,孫乾帶著隨行的一隊騎兵,在接連打退了來襲的好幾波山賊、亂兵之後,終於來到了華縣城北幾十裏外的丘陵地帶,擺脫了外敵的糾纏。
隻是孫乾所帶的這支騎兵,加上他在內,已由五十多人的規模縮減到了五個半,戰馬也隻剩下了一匹,托載著那深受重傷的那半個。
至於其他的士兵,不是戰死,就是走散,孫乾能在最後的那次大敗中與其餘五名士兵聚合,已經是難得的僥幸。
孫乾和剩下的四個身體健全的士兵已經沒有坐騎,走得並不快,幾人在這片密林中已經一天一夜沒有吃東西了,餓得頭暈眼花,偏偏四周一片林木,就是有野味也難以現、捕殺。
一直到黃昏時分,他們才遠遠看見了華縣城,此時天已經快黑了,幾人剛剛走出一座丘嶺,準備尋地方覓食過夜,忽然,一聲鳴鏑從他們頭頂上飛過,‘啾——’的一聲出尖銳的嘶鳴的聲響。
“抓住他們!”
近百名埋伏在路兩旁的泰山賊士兵從前後左右殺出,不等他們反應過來,便將他們團團圍住,數十把弓箭拉弓上弦,對準了他們。
數次遭襲,孫乾早就有了經驗,連忙舉手大喊,“我們隻是過路的商賈,請不要傷害我們。”
“胡說!”
一名賊將大步走出,提起腰刀,指著他們身上的兵器和鎧甲,厲聲喝道,“你們既然自稱是商賈,那你們的貨物呢?區區商賈,為何你們會穿拿著如此精良的鎧甲和兵器?我看你們定是曹軍的探子,給我把他們抓起來。”
這時,孫乾不慌不忙道,“陶使君何在?我是他遠房的族侄,有要事前來見他!”
幾名剛要撲上來的泰山賊士兵停住了腳步,一起迴頭向賊將望去,屯長聞言一怔,他沒有想到,來人竟然會是盟友陶謙的族侄。?¤?
他雖然隻是泰山賊中一個小小的屯長,但是作為泰山賊擴編成軍之前就加入山寨的之的老弟兄,卻知道己軍目前所麵臨的形勢。他深知,己軍想要占據泰山,並抵禦住曹軍的反擊,離不開徐州方麵的支持。
故而他不敢得罪諸人,隻是遲疑了一下,就立刻低聲囑咐一名士兵,令他迴去請示上司。
半個時辰之後,一名大將騎馬疾奔而至,其身高隻有七尺,卻腰大十圍,看起來及其雄壯,他一到來,就使得賊兵們都恭恭敬敬退讓開來。
此人便是跟隨闕宣從下邳起兵的屠夫牛猛,他雖然不是泰山賊中的老弟兄,卻是闕宣在下邳的老部下。
為了製衡手下一支獨大的泰山賊勢力,闕宣大舉提拔了跟隨他北上的昔日部下與家族子弟,牛猛正在其列,為了就是確保闕宣自己在軍中的地位穩如泰山。
牛猛粗人一個,當然不會知道這些,他隻知道老大念舊,自己用生命擲下的賭注獲得了豐厚的迴報,整個人變得得意和傲慢了起來。
但是聽到手下的斥候上報的消息,他不敢遲疑,騎馬飛奔而至,不料聽了對方自報門戶,牛猛卻勃然大怒。
他手中大刀一揮,雪亮的刀尖頂住了孫乾的咽喉,厲聲喝道,“你是何人,膽敢冒充陶使君的子侄,活活的不耐煩了嗎?”
“你怎麽知道我不是皇叔之侄?”孫乾毫不畏懼,注視著牛猛的眼睛。
“你不知道陶使君是丹陽人嗎?”
牛猛雖然隻是一個殺雞屠牛的屠夫,沒見過什麽大世麵,但因為徐州的接通南北的地理位置和安定繁榮的民治環境,他見過不少的行商走販,對於各地的口音有著豐富的了解。
他一聽對方的口音,就知道對方生長於是青州一帶,根本不可能是丹陽人,故而他盡管從孫乾的目光中,看到了一種叫自信和鎮靜的東西,依然確定對方乃是假冒。?¤◎?◎
“陶使君之侄怎麽可能是青州人?”牛猛冷笑著,一臉的不屑。
“怎麽不可能?”孫乾依舊鎮定如常,絲毫沒有謊言被揭破之後的吃驚和不安,他身著甲衣,卻自有一股士大夫般的從容不迫。
“我們這一房從祖父這一代就舉家遷往了青州,我從小在青州長大,有青州口音有什麽好奇怪的?將軍難道從這點就可以確定在下不是陶使君的遠房族侄?是與不是,將軍詢問使君本人不就可以知曉了?”
“呃……”得意洋洋的牛猛一下子就愣住了,見到一旁的泰山賊兵們似乎在竊竊私語,頓有些惱羞成怒。
但是大敵當前,他還是不敢隨著性子亂來,隻是狠狠地瞪了孫乾一眼,似乎要將他記到心裏去,這才將大刀緩緩撤迴,冷冷的說道,“你若真是冒充,我必將你千刀萬剮!”
孫乾淡淡一笑,不以為意道,“一戳就破的謊言,我有必要拿著性命來擔保嗎?”
“誰知道你們打著什麽樣的鬼主意!”
牛猛見天色已晚,不欲在野外多呆,一揮手令道,“將他們帶迴城中安置,再給一份肉飯。至於如何處置,待我稟報了大兄再說!”
……
“先生,還是你有辦法,居然能哄過他們,要是被他們懷疑成曹軍探子,有得苦頭吃了,哪裏還會有肉飯?”隨行的士兵們饑寒交迫,一邊大口吃著肉糜粟飯,嘴裏含糊不清地誇獎孫乾。
其中一人疑惑的問道,“隻是我等是來與陶使君商議出兵泰山一事的,根本沒有隱瞞的必要,先生為何要冒稱陶使君的子侄呢?”
“哎!”孫乾歎息一聲,忍不住苦笑道,“若是陶使就在城中話,我等自然不必隱瞞,直接亮出使節的身份即可,說不定還會受到禮待,可是……”
“可我們得到情報不是說陶使君就在華縣城中嗎?為何先生……”
“我們之前不是也沒有得到曹軍南下泰山的嗎?世事多變,謹慎一點還是沒錯的。我們從被俘到入城,你們可見到了任何一個來自徐州的士兵嗎?”
孫乾卻顯得有些心事忡忡,顯然他的心中已經有了某些不好的揣測,但是他並沒道出來的打算。
隻見他壓低聲音說道,“吃飽了嗎?今夜我們得趁黑夜逃走,實在不行就直接南下徐州,出使州衙,通過徐州方麵聯係上陶使君!”
“趁夜逃走?”士兵們一陣愕然。
如今已經進了泰山賊的老巢,哪裏會有逃走的機會?士兵一方麵敬佩孫乾的學識和見識,一方麵又對他的異想天開感到可笑。
“如今我等已是甕中之鱉,除非城破,否賊我們哪裏會有逃出去的機會?”
孫乾也知道逃出去的困難,但是如果他的猜測沒有錯的話,留在城中隻有死路一條,無論如何他都得想辦法逃將出去。
“不管怎麽說,先把肚子填飽再說!”
孫乾著實也餓極了,端起碗大口吃了起來。隻是吃到一半的時候,門外突然有訪客到來,使得孫乾放下了木碗。
孫乾隱隱聽到門衛的聲音,“裏麵住著貴客,閑雜人等不得入內!”
來者大聲說道,“我是陶乾公子的故舊,多年未見,今日意外聞訊,特來相見。”
孫乾眉頭一蹙,還是朝麾下的一名士兵使了個眼色,著令他將對方帶進來。
士兵領命出去,在一方短暫的交涉之後,士兵帶著一名氣度不凡的文士走了進來。
孫乾見這名文士約三十餘歲,頜下留著長須,目光清澈,舉止從容,文質彬彬,不由心生好感,笑著問道,“恕乾眼拙,怎麽不記得有先生這樣的故舊?”
“哦?也請恕緒多疑,在下怎麽不記得陶使君有位叫陶乾的子侄?不過青州哪位名叫孫乾的名士,在下倒是略有耳聞?”
“請問先生貴姓?”孫乾的臉色瞬間凝重了起來。
文士微微一笑,“在下程緒,字夏甫,幽州代郡人。”
“原來他就是程緒!”
孫乾對幽州的局勢多有耳聞,雖然來者似敵非友,但是對方既然猜到了自己的身份,卻沒有宣揚出去,反而能悄悄的過來拜訪,顯然沒有懷有惡意。
故而孫乾雖然心懷戒備,卻還是一臉熱情,笑著,“久仰大名,不知程從事所來何為?”
程緒見孫乾並沒有承認自己的身份,卻也沒有過分逼迫,隻是笑著問道,“孫先生是否正在盤算著連夜逃跑之事?”
孫乾的臉色再次大變,也不欲掩飾心中戒備,麵無表情的問道,“程從事連夜來訪,不會就是為了來尋陶某開心的吧!”
“孫兄不必戒備,劉使君與公孫將軍雖然反目,但是在下與孫兄卻非仇敵,江淮的公子和與公孫將軍也未必一定得兵戈相見,雙方之間未必沒有化敵為友的一天。”
似乎想到了什麽,孫乾的臉色漸漸緩和了下來,試探著問道,“聽說幽州的劉使君被公孫將軍俘虜之後,孫將軍曾有意殺之以絕後患,後來被外人勸阻,這才改為軟禁。這其中,江淮的劉府君應該出了不少力吧?”
“這些大人物的算計,豈是我等能夠揣測的?”程緒似乎不欲在這方麵多說,鄭重的盯著孫乾的眼睛道,“在下若真欲想要謀害先生,直接將自己的猜測告訴闕宣不就得了,何須到孫先生這裏耀武耀威。”
“卻是孫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孫乾自認看人很準,此時也不再隱藏身份,直接了當的問道,“不知程從事此行所來何為?”
“結一份善緣罷了!”程緒笑眯眯的迴道,“我此次前來,自然是想辦法要將孫先生從城中帶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