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百姓將囚車團團圍住,眼看著就要爆發群體性事件。
不僅禁軍都頭緊張,遠處張望的秦檜同樣攥緊了拳頭:“如果事態失控,務必將嶽飛當場格殺!”
秦檜身旁的是臨安知府,低頭垂手應道:“秦相公放心,屬下這就去安排。”
秦是秦檜的秦,相是宰相的相,公是公侯的公。
禁軍是官家趙構的直屬部隊,不歸丞相管。秦檜能調動的人馬,隻有臨安府的衙役。
衙役雖然管不了禁軍,但是乘亂捅冷刀子,同樣能要了嶽飛三人的命。
看到群情激奮,嶽飛說話了:“鄉親們,嶽某身正不怕影子歪,這次下獄是受奸人陷害。諸位不要慌,相信官家定會還某家一個清白!諸位請迴吧!
想拱手作揖,無奈兩隻手都被鐵鏈捆著,動一下嘩啦啦的響。
嶽飛說完,嘈雜的人群逐漸安靜下來。
人潮散去之後,隻剩下嶽飛的家眷站在囚車之前。
嶽夫人為首,旁邊站著大女兒嶽安娘,也是張憲的妻子。嶽安娘懷裏抱著她同父異母的弟弟,嶽飛的幼子嶽靄,再旁邊站著十二歲的嶽霖,七歲的嶽震。另一廂,是嶽飛的次子嶽雷和次女嶽銀瓶。
嶽飛先後有過兩個妻子,前妻劉氏生了四個孩子,分別是嶽雲、嶽雷、嶽霖和嶽安娘。現在的妻子李氏先後生了嶽銀瓶、嶽震和嶽靄。
其中嶽安娘和嶽雲也有了自己的孩子,還都是小寶寶,正在家中被丫鬟照顧著,沒帶出來。
大大小小一家子在路邊悲號不已,隻有嶽銀瓶,緊緊地抱著父親的囚車,目光堅毅地望著嶽飛,仿佛一位死士,在等候著主上下達命令。
嶽雲大喝:“銀瓶不可造次,快快退下!”
張憲也說道:“小妹快迴去,這不是你能管的事情。用不了多久,我等就能重獲清白,再見天日。”
嶽飛慈愛地望著幼女,用目光溫柔地撫摸著嶽銀瓶的頭發:“迴去吧,晚上帶些狗肉來,多帶點酒。”
嶽銀瓶緊緊咬著嘴唇,點了點頭,鬆開手,撤到路邊。
此時,剛好金兒也跑了過來,一把拉住嶽銀瓶的手:“銀瓶妹妹,不可衝動,咱們慢慢想辦法。”
嶽家和李家是鄰居,又都是主戰派的核心,兩家關係向來不錯。興許是年紀相仿,嶽銀瓶跟李家的丫鬟金兒頗為投脾氣,時常在一起玩耍。
嶽銀瓶也沒有迴到母親身邊,而是緊緊攥著金兒的手臂,朝父親和兄長揮了揮手。
看到這一幕,禁軍都頭終於鬆了一口氣。
嶽飛是一代戰神,家中子女各個如龍似虎。但要說得到嶽飛真傳的,隻有兩個人,嶽雲和嶽銀瓶。
嶽雲早已在戰場上證明了自己,戰場上單挑無敵。嶽銀瓶在臨安城內單挑無敵。隻要是臨安城內數得著的刺頭,全都被她收拾過,其中不乏江湖上有名號的主。
剛才那番景象,如果嶽銀瓶真要劫囚車,對禁軍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可如果不等嶽銀瓶先動手,直接將其拿下,禁軍都頭相信自己會被臨安城的百姓撕成碎片,活不到大理寺的大門。
車隊繼續朝著大理寺走去,李申之不禁皺了眉頭:“完了,嶽飛要死了!”他知道,所有人都太樂觀了,太高估了秦檜和趙構的底線。事實上,當嶽飛的死訊傳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不相信那是真的。以至於千年以後,人們依然為嶽飛的死因爭論不休。
李維略一思索,說道:“申之不必憂心。官家隻是急於跟金人議和,不想聽到反對聲音罷了。隻要和議一成,最多也就給嶽飛貶個官而已。”
李申之搖了搖頭:“叔父,嶽飛真的要死了。”
嶽銀瓶不禁怒目圓瞪,伸手一把抓住李申之的衣領,作勢就要揍人:“你說什麽?”李申之就是個花花公子,在這裏大放厥詞,說自己最敬愛的父親壞話,由不得嶽家二娘不發飆。
李申之一字一句重複了一遍:“我說,嶽飛死定了!”抓住嶽銀瓶的手,從衣領上拿開。好男不跟女鬥,扯我衣服的事情就不跟你計較了。
男女授受不清的說法,在這個時候還不太嚴重,因為著名的理學大師朱熹,今年剛滿十二歲,還是個小正太。
“我要救我爹!”嶽銀瓶不知為什麽,突然就信了李申之這個花花公子,打定主意要去劫囚車。
不料一個箭步沒邁出去,迴頭一看自己的手還被李申之緊緊抓著。
“你放開!”嶽銀瓶嫌棄地瞥了一眼李申之。
“嶽帥之事不在乎這三兩天,二娘且安心,咱們慢慢想辦法。”李申之說完,鬆開了嶽銀瓶的手。
在李申之的心目中,嶽飛乃是大英雄,一生赤膽忠心,當之無愧的武聖人,是所有漢人共同的財富,很自然地就把“咱們”的嶽帥掛在了嘴邊。
嶽銀瓶一臉嫌棄:“誰跟你咱們!”嘴上不饒人,心裏到底聽了進去,暫時放下了劫囚車的主意。
幾個人的交談聲音不大,動作也很小,淹沒在嘈雜的人群中,並沒有引起別人的注意。
大家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遠去的囚車之上,因為又有一個人,攔在了囚車之前。
攔在車架前的,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小青年,一身文士打扮,拱手作揖:“敢問都頭,不知嶽帥所犯何罪,竟然要用囚車押送?”
那都頭不敢造次。縱觀兩宋時期,文人完成了對武人的全麵碾壓,隨便一個小文官都可以在武將頭上作威作福。沒有摸清前麵小文官的根底之前,禁軍都頭打算先禮後兵。
都頭拱手還禮,“不知小郎君是何人?”
“在下越州陸遊。”青年倒是不卑不亢。
禁軍都頭臉色一沉,問道:“可有功名在身?”
“今年剛好過了解試。”陸遊答道。
“這不是你該管的事,快快閃開,莫要誤了自己的前程。”
宋代的科舉製度跟明清不太一樣,最大的區別在於,舉人的身份是一次性的。
如果隻是通過了解試,在後麵的禮部試落第,那麽舉人身份作廢,下次科舉還要重新參加一次解試。
尤其是南宋時期,“免解試一次”成了朝廷對學子的一個重要賞賜。到了南宋後期,對於屢試不第的學子,官家偶爾還會專門賜一個進士的出身。
既然還不是進士,禁軍都頭又這麽客氣,還有一個原因。
越州,在紹興元年曾短暫地當過南宋行在,改名紹興府,是科舉大州,相當於是現在的高考大省,生源質量冠絕兩京。
盡管每個州錄取進士的比例差不多,每年中進士的人數越州不比別的州高多少,但是架不住人家越州學子的水平高,日後官位高升,前途無量。
萬一哪一天這個叫陸遊的小子當上了大官,想起了自己這個禁軍小都頭,弄死自己比捏死螞蟻都輕鬆。
可陸遊卻不吃這一套,把都頭的示好當做了服軟:“朝中奸佞當道,陷害忠良,你等鷹犬就這樣助紂為虐,良心何在!”
鷹犬是誇人的詞,沒有半點罵人的意思。
禁軍都頭終於沒了耐心,猛地一揮手中的鞭子:“給我滾開!”
都頭一下令,士兵們紛紛上前把陸遊架開,扔在了一邊。
前麵就是大理寺了,如果今天不把嶽飛送進大理寺,他今天就得掉腦袋,實在是沒心情跟陸遊這種書呆子擺事實、講道理。
得罪不得罪潛力股的,已經顧不上了。
火燒眉毛先顧眼前吧。
陸遊身上吃了幾記暗拳,倒在地上哼哼唧唧,囚車隊伍揚長而去。
這個一生沒有考中進士的大才子,屢次落榜,不知道是否跟今天的遭遇有關,據說等秦檜和趙構都死了,趙構兒子趙昚即位之後才賜了陸遊一個進士出身。不過此時此刻,陸遊的名字,現在已經記在了秦檜的小本本上。
“救人!”李申之撩起衣服就走。
“不可莽撞!”這次是李維拉住了他。
嶽銀瓶興奮地望著他躍躍欲試,金兒緊張地伸出了手想要拽住他,還有嶽家一眾男女或緊張或激動地望著他。
不僅禁軍都頭緊張,遠處張望的秦檜同樣攥緊了拳頭:“如果事態失控,務必將嶽飛當場格殺!”
秦檜身旁的是臨安知府,低頭垂手應道:“秦相公放心,屬下這就去安排。”
秦是秦檜的秦,相是宰相的相,公是公侯的公。
禁軍是官家趙構的直屬部隊,不歸丞相管。秦檜能調動的人馬,隻有臨安府的衙役。
衙役雖然管不了禁軍,但是乘亂捅冷刀子,同樣能要了嶽飛三人的命。
看到群情激奮,嶽飛說話了:“鄉親們,嶽某身正不怕影子歪,這次下獄是受奸人陷害。諸位不要慌,相信官家定會還某家一個清白!諸位請迴吧!
想拱手作揖,無奈兩隻手都被鐵鏈捆著,動一下嘩啦啦的響。
嶽飛說完,嘈雜的人群逐漸安靜下來。
人潮散去之後,隻剩下嶽飛的家眷站在囚車之前。
嶽夫人為首,旁邊站著大女兒嶽安娘,也是張憲的妻子。嶽安娘懷裏抱著她同父異母的弟弟,嶽飛的幼子嶽靄,再旁邊站著十二歲的嶽霖,七歲的嶽震。另一廂,是嶽飛的次子嶽雷和次女嶽銀瓶。
嶽飛先後有過兩個妻子,前妻劉氏生了四個孩子,分別是嶽雲、嶽雷、嶽霖和嶽安娘。現在的妻子李氏先後生了嶽銀瓶、嶽震和嶽靄。
其中嶽安娘和嶽雲也有了自己的孩子,還都是小寶寶,正在家中被丫鬟照顧著,沒帶出來。
大大小小一家子在路邊悲號不已,隻有嶽銀瓶,緊緊地抱著父親的囚車,目光堅毅地望著嶽飛,仿佛一位死士,在等候著主上下達命令。
嶽雲大喝:“銀瓶不可造次,快快退下!”
張憲也說道:“小妹快迴去,這不是你能管的事情。用不了多久,我等就能重獲清白,再見天日。”
嶽飛慈愛地望著幼女,用目光溫柔地撫摸著嶽銀瓶的頭發:“迴去吧,晚上帶些狗肉來,多帶點酒。”
嶽銀瓶緊緊咬著嘴唇,點了點頭,鬆開手,撤到路邊。
此時,剛好金兒也跑了過來,一把拉住嶽銀瓶的手:“銀瓶妹妹,不可衝動,咱們慢慢想辦法。”
嶽家和李家是鄰居,又都是主戰派的核心,兩家關係向來不錯。興許是年紀相仿,嶽銀瓶跟李家的丫鬟金兒頗為投脾氣,時常在一起玩耍。
嶽銀瓶也沒有迴到母親身邊,而是緊緊攥著金兒的手臂,朝父親和兄長揮了揮手。
看到這一幕,禁軍都頭終於鬆了一口氣。
嶽飛是一代戰神,家中子女各個如龍似虎。但要說得到嶽飛真傳的,隻有兩個人,嶽雲和嶽銀瓶。
嶽雲早已在戰場上證明了自己,戰場上單挑無敵。嶽銀瓶在臨安城內單挑無敵。隻要是臨安城內數得著的刺頭,全都被她收拾過,其中不乏江湖上有名號的主。
剛才那番景象,如果嶽銀瓶真要劫囚車,對禁軍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可如果不等嶽銀瓶先動手,直接將其拿下,禁軍都頭相信自己會被臨安城的百姓撕成碎片,活不到大理寺的大門。
車隊繼續朝著大理寺走去,李申之不禁皺了眉頭:“完了,嶽飛要死了!”他知道,所有人都太樂觀了,太高估了秦檜和趙構的底線。事實上,當嶽飛的死訊傳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不相信那是真的。以至於千年以後,人們依然為嶽飛的死因爭論不休。
李維略一思索,說道:“申之不必憂心。官家隻是急於跟金人議和,不想聽到反對聲音罷了。隻要和議一成,最多也就給嶽飛貶個官而已。”
李申之搖了搖頭:“叔父,嶽飛真的要死了。”
嶽銀瓶不禁怒目圓瞪,伸手一把抓住李申之的衣領,作勢就要揍人:“你說什麽?”李申之就是個花花公子,在這裏大放厥詞,說自己最敬愛的父親壞話,由不得嶽家二娘不發飆。
李申之一字一句重複了一遍:“我說,嶽飛死定了!”抓住嶽銀瓶的手,從衣領上拿開。好男不跟女鬥,扯我衣服的事情就不跟你計較了。
男女授受不清的說法,在這個時候還不太嚴重,因為著名的理學大師朱熹,今年剛滿十二歲,還是個小正太。
“我要救我爹!”嶽銀瓶不知為什麽,突然就信了李申之這個花花公子,打定主意要去劫囚車。
不料一個箭步沒邁出去,迴頭一看自己的手還被李申之緊緊抓著。
“你放開!”嶽銀瓶嫌棄地瞥了一眼李申之。
“嶽帥之事不在乎這三兩天,二娘且安心,咱們慢慢想辦法。”李申之說完,鬆開了嶽銀瓶的手。
在李申之的心目中,嶽飛乃是大英雄,一生赤膽忠心,當之無愧的武聖人,是所有漢人共同的財富,很自然地就把“咱們”的嶽帥掛在了嘴邊。
嶽銀瓶一臉嫌棄:“誰跟你咱們!”嘴上不饒人,心裏到底聽了進去,暫時放下了劫囚車的主意。
幾個人的交談聲音不大,動作也很小,淹沒在嘈雜的人群中,並沒有引起別人的注意。
大家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遠去的囚車之上,因為又有一個人,攔在了囚車之前。
攔在車架前的,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小青年,一身文士打扮,拱手作揖:“敢問都頭,不知嶽帥所犯何罪,竟然要用囚車押送?”
那都頭不敢造次。縱觀兩宋時期,文人完成了對武人的全麵碾壓,隨便一個小文官都可以在武將頭上作威作福。沒有摸清前麵小文官的根底之前,禁軍都頭打算先禮後兵。
都頭拱手還禮,“不知小郎君是何人?”
“在下越州陸遊。”青年倒是不卑不亢。
禁軍都頭臉色一沉,問道:“可有功名在身?”
“今年剛好過了解試。”陸遊答道。
“這不是你該管的事,快快閃開,莫要誤了自己的前程。”
宋代的科舉製度跟明清不太一樣,最大的區別在於,舉人的身份是一次性的。
如果隻是通過了解試,在後麵的禮部試落第,那麽舉人身份作廢,下次科舉還要重新參加一次解試。
尤其是南宋時期,“免解試一次”成了朝廷對學子的一個重要賞賜。到了南宋後期,對於屢試不第的學子,官家偶爾還會專門賜一個進士的出身。
既然還不是進士,禁軍都頭又這麽客氣,還有一個原因。
越州,在紹興元年曾短暫地當過南宋行在,改名紹興府,是科舉大州,相當於是現在的高考大省,生源質量冠絕兩京。
盡管每個州錄取進士的比例差不多,每年中進士的人數越州不比別的州高多少,但是架不住人家越州學子的水平高,日後官位高升,前途無量。
萬一哪一天這個叫陸遊的小子當上了大官,想起了自己這個禁軍小都頭,弄死自己比捏死螞蟻都輕鬆。
可陸遊卻不吃這一套,把都頭的示好當做了服軟:“朝中奸佞當道,陷害忠良,你等鷹犬就這樣助紂為虐,良心何在!”
鷹犬是誇人的詞,沒有半點罵人的意思。
禁軍都頭終於沒了耐心,猛地一揮手中的鞭子:“給我滾開!”
都頭一下令,士兵們紛紛上前把陸遊架開,扔在了一邊。
前麵就是大理寺了,如果今天不把嶽飛送進大理寺,他今天就得掉腦袋,實在是沒心情跟陸遊這種書呆子擺事實、講道理。
得罪不得罪潛力股的,已經顧不上了。
火燒眉毛先顧眼前吧。
陸遊身上吃了幾記暗拳,倒在地上哼哼唧唧,囚車隊伍揚長而去。
這個一生沒有考中進士的大才子,屢次落榜,不知道是否跟今天的遭遇有關,據說等秦檜和趙構都死了,趙構兒子趙昚即位之後才賜了陸遊一個進士出身。不過此時此刻,陸遊的名字,現在已經記在了秦檜的小本本上。
“救人!”李申之撩起衣服就走。
“不可莽撞!”這次是李維拉住了他。
嶽銀瓶興奮地望著他躍躍欲試,金兒緊張地伸出了手想要拽住他,還有嶽家一眾男女或緊張或激動地望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