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永十九年(1645年)二月初八日,辰時初刻。約上午七點十五分。


    日本長崎,出島,荊棘倉庫。


    英國東印度公司執行董事魯普雷希特·科倫從蒼蠅亂飛的倉庫角落走出來。


    他舉起毛茸茸的手,擋住從出島東側射來的陽光。


    指縫間漏下的刺眼的陽光,還是刺得人睜不開眼。


    胖乎乎的利物浦商人打了個哈欠,圓滾滾的身子像是從朗姆酒中撈出。


    四周彌漫酒味。


    酒糟鼻嘟嚕一聲,開始抱怨昨晚和長崎猴子喝了太多酒。


    英國商人口中的長崎猴子,包括但不限於長崎奉行馬場利重,以及各位幕吏。


    東方人長相大同小異,很難進行區分。


    科倫在長崎待了八年。


    先後結識過三任長崎奉行。


    整個長崎,都對他態度恭敬。


    不止是因為十五年前英國人協助幕府驅逐明國勢力。


    更重要的是,不列顛現在是日本最大的也是唯一的貿易夥伴。


    十五年前,在與明國的對馬海戰中,荷蘭人元氣大傷,英國人趁機取代海上馬車夫在東亞的位置,占據菲律賓到日本所有貿易。


    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為出島(建造於長崎港口的人工島,用於日本對外貿易)的新主人。


    長崎奉行責任重大,除了如其他諸町奉行一樣,負責長崎町的行政司法,還須防備外敵入侵,禁止基督教傳播,對英貿易等諸多事務。


    當然,也包括和科倫喝花酒,看歌姬表演能劇。


    近年來,由於與英國貿易量的上升,長崎奉行的地位水漲船高。


    在町奉行中,長崎奉行僅次於江戶町奉行,在遠國奉行中,位居筆頭,地位在京都和大阪町奉行之上。


    出任長崎奉行的官員,多為萬石以下的旗本,出身不高,領地不過兩萬石。


    這是江戶幕府一貫奉行的從低家格武士中選拔實幹官吏,而將雄藩大家排除於幕政之外的製衡手段。


    寬永十六年(1639),長崎奉行的役料(擔任職務時所獲得的相應俸祿,離職後即無)為二千俵,後增至四千俵,對家祿不過千石的旗本來說,這收入已經很是可觀了。此外,因為經手進出口貨物,奉行還有其他生財之道。


    可是,在科倫看來,日本人都是猴子。


    騎馬的旗本武士,是騎著公狗的猴子。


    受幕府將軍寵信、收入豐厚的奉行,則是穿著華服的猴子。


    那隻猴子在昨晚的宴會上,乘著酒勁,砍下一名歌姬小臂。


    歌姬演繹能劇時,影射二代征夷大將軍之妻阿江為狐妖幻化。


    這屬於大不敬。


    馬場利重勃然大怒,手起刀落。


    盡管很討厭這群猴子,科倫卻不得不繼續留在出島。


    因為英國東印度公司現在的使命,便是援助並拯救這群愚昧無知的猴子,幫他們征服西邊大陸上的愈發猖獗的韃靼人(齊人)。


    科倫昨晚和長崎奉行宴會的主題之一,就是討論對韃靼人的軍事行動。


    據英國人所知,這個堪稱雄偉的軍事計劃,最初是由幕府將軍提出的,需要征調二十萬猴子武士,分為三路,從朝鮮、遼東(山東)、寧波向韃靼人大陸發起進攻·····


    馬場利重作為幕府將軍近臣,負責解決大軍後勤運輸,以及與東印度公司的軍事合作。


    ~~~


    一個魁梧強壯的歐洲人站在陽光下,科倫透過手指縫隙,發現來人是布朗將軍。


    “科倫先生這麽早叫我來這裏,是要一起喝酒嗎?”


    “不喝了,昨晚讓舞女灌了十磅朗姆酒,到明年聖誕節,我都不需要再喝酒了。”


    約翰維克布朗盯著通紅的酒糟鼻,權當十盎司是句玩笑話。


    科倫指向出島一牆之隔的長街(長崎主街道),兩頭健壯的雄鹿正匆匆走過。


    “我想和將軍閣下聊聊這個。”


    布朗將軍望向雄鹿,笑道:


    “鹿腿很肥美,適合做聖誕晚餐。”


    科倫搖頭:


    “看到這兩頭鹿,我想起一句中國諺語,秦國的小鹿迷失了,全世界的野心家,都在尋找它。”


    四國聯合幹涉行動失敗後,約克布朗率殘餘艦隊,從長崎撤迴馬尼拉。


    一待就是十五年,一直未能返迴倫敦。


    直到前年,cansu(鄭森)從大陸敗退,投奔幕府。


    意識到遠東局勢將發生劇變,布朗便立即組織雇傭軍,返迴長崎。


    結果和英國軍官料想的一樣,還沒迴到日本,就聽見各種傳言,聽說韃靼人的軍隊(齊軍),已經占領福建全部,正在屠戮漳州。


    “這是一句很有意思的諺語,不過和我們今日的議論的話題有什麽關係?”


    科倫耐心解釋道:


    “中國大亂,韃靼人正在屠戮全國百姓,住在江戶的幕府將軍,對他的軍事力量充滿信心,前年國姓爺和左良玉投靠日本,總之,德川家光認為他又行了,可以發動對韃齊滅國戰爭,為他父親德川秀忠報仇!”


    “而我們,需要和日本人一起,合力擊敗韃靼人,因為那將關係到馬尼拉乃至不列顛的安危。”


    駐守馬尼拉的東印度雇傭兵,操縱大帆船在群島上巡邏,在阿卡普爾科和馬六甲之間運輸白銀和絲綢。


    這些經過簡單培訓的土著民(主要為歐亞混血兒),在保衛島嶼,抵禦荷蘭人和摩洛人的襲擊,對進一步向原住民傳教和殖民化中起到很大作用。


    經過十五年發展,目前在馬尼拉及周邊,共有三千雇傭兵,他們裝備有歐洲新式火器,作戰操典學的是法國步兵,甚至有專業炮兵。


    可是,隨著大齊對歐洲態度的轉變,關閉海貿,這支雇傭軍的處境並不美好。


    1642年,菲律賓總檢察長donhernandodeloscoronel曾經抱怨說,由於駐紮在馬尼拉的士兵的可恥行為,英國人在菲律賓土著人中失去了麵子。


    這些雇傭兵經常把工資賭掉,“之後他們就不穿鞋,不穿衣服到處走“。


    他們將自己的武器賣給原住民,並“四處乞討,在不信教的人中做出無數卑鄙的行為·····


    馬尼拉士兵們普遍過著貧窮和饑餓的生活。


    自前年開始,韃靼人控製下的中國,斷絕了與歐洲的貿易。


    這就直接造成英國東印度公司貿易嚴重失衡——和日本人的貿易實在是乏善可陳——公司沒有物資或資金來支付雇傭兵們的工資。


    1642年7月1日至1646年6月30日期間的工資記錄樣本表明士兵工資的隨意性。


    就馬尼拉步兵而言,388名雇傭軍中隻有22人領到了薪水,而這些士兵中除了兩人之外,其餘人都正好領到了欠他們的三分之一的薪水。


    ······


    科倫揉了揉酒糟鼻,轉身打開木箱的鎖,從中取出一錠日本銅塊。


    “韃靼人斷絕了貿易,還作出挑釁日本的舉動,我們輸送歐洲和菲律賓的銅塊越來越多,可是最近日本供給我們的銅,卻越來越少了,因為他們要用銅鑄炮,攻打韃靼人。”


    “沒有銅,馬尼拉就沒法鑄造錢幣,更不要說倫敦和利物浦。”


    科倫拿起一把象牙手柄的燧發短銃,這是國姓爺送給他的新年禮物,據說來自韃齊。


    科倫用手指扣動扳機,擊錘發出清脆有力的啪嗒聲。


    “沒有錢幣,我們在馬尼拉雇傭的當地士兵,就會重新變迴原始人,迴到雨林中,以物易物,拋棄我們為他們建立的文明世界,而大英在遠東建立的殖民帝國,也將如····”


    布朗將軍幫利物浦胖子將定裝彈藥裝好,抬頭望向十五英尺外葡萄酒桶上的一個蘋果。


    執行董事扣動扳機。


    轟!


    蘋果變成碎渣。


    “就像這個蘋果一樣,四分五裂。”


    巨大的後坐力讓科倫身子一歪,差點摔倒,他充滿詫異的盯著韃靼人製造的武器,繼續道:


    “如果沒有錢幣,東印度公司就隻能發給當地土著士兵一半的薪水,這樣以來,馬尼拉駐軍,隻能勉強堅持到明年五月,到七月,就會有人逃走,或者偷東西,最後,土著人會發現公司軟弱可欺,不再信仰上帝,不再聽從我們。”


    “喔,主啊,原諒這些可憐的人背叛您。”


    科倫在自己胸前畫了個十字,希望菲律賓土著能得到上帝寬恕。


    沒用日本穩定的銅料供應,最遲到萬聖節,位於菲律賓馬尼拉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就會陷入停滯。


    不列顛在遠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商業秩序,可能會在某個寒冷的夜晚,陷於崩潰。


    然後,荷蘭佬或葡萄牙人就會來收拾殘局。


    “我發誓,這肯定不是女王想看到的結果,如果真到了那一天,相信我,布朗將軍,你會和我一樣,被吊死在倫敦街頭,然後脖子上還掛個木牌子,上麵寫著:‘叛國者’‘懦夫’。”


    布朗將軍知道這不是危言聳聽。


    如果失去馬尼拉,那麽,英國就會失去整個東方。


    不用韃靼人的屠刀砍來,競爭對手也會像鯊魚聞到血跡一樣,紛紛趕來搶奪殖民成果。


    布朗望著地上蘋果碎屑。


    “住在江戶城中的那位高高在上的幕府將軍堅持認為,眼下威脅日本的,是曾經被他們打敗過一次的韃靼人,現在韃靼人要來複仇,幕府將軍決定提前動手,發動一場規模空前的西征,向他的前輩豐臣秀吉那樣的西征····”


    執行董事眼中露出商人才有的狡黠:


    “而我們,歐洲的文明人,隻需要援助幕府,協助他們打贏這場對異教徒的戰爭,確保銅料穩定供應,確保東印度公司在遠東的利益不受侵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吳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吳越並收藏挽明從薩爾滸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