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調元所率的五省聯軍第五方麵軍指揮部設在懷寧,李伯陽和張群攜一營衛隊,走水路半日路程便抵達。
到了懷寧城,陳調元並未在指揮部,李伯陽一問知道,陳調元在懷寧暢春園聽曲,李伯陽麵色古怪的看了一眼張群,張群麵不改色,哈哈一笑,道:“陳雪喧**人物,咱們去找他吧。”
暢春園,陳調元四仰八叉的躺在**榻上,一幫子窯姐依偎在他身邊,捶背撓癢癢,點著煙、彈著小曲,快活的眼睛眯成一條縫,不時的哼著鼻子為唱曲的姑娘叫聲好。
這時,副官匆匆進來,瞧了一眼圍著滿滿的窯姐,大聲報告說:“大帥,李鎮守使求見。”
陳調元猛然睜開眼睛,詫異道:“咦,李伯陽來懷寧了?”
副官說:“是,已經在客廳候著”
陳調元坐起身子,李伯陽受命在鄂皖邊界防備北伐軍,怎麽來懷寧了?他擺了擺手讓窯姐們退下去,對副官說:“給我換衣服。”
換好衣服,陳調元大步往客廳走去,見到客廳裏麵隻有李伯陽與一個中年男子,男子氣度不凡,看著麵生,他以為是李伯陽的幕僚,並未放在心上,疑惑著說:“老弟,你在太湖前線,怎麽有閑暇來我這裏了?”
李伯陽行了個軍禮,而後笑道:“北伐軍主要目標是江西,咱們安徽這邊太平的很,離我軍最近的北伐軍還在三百裏外,我閑著無事,便來看望喧帥,說說話。”
陳調元點點頭,提醒道:“還是小心一點,北伐軍新銳之師,莫不要被鑽了空子。”
李伯陽笑著點頭應了聲,與陳調元互相落了坐,兩人談起了最近的戰局,陳調元說:“老弟,這次與北伐軍交戰,你我兄弟為馨帥出力的時候到了,以你老弟的本事,做個鎮守使未免太屈才了,日後拿下兩湖,老哥我保薦你做一省督軍,二十多歲的大帥,咱北洋還未曾有之呢,哈哈。”
李伯陽微微一笑:“喧帥,江西之戰還未開打,你何就確信馨帥能獲勝,若是敗了,東南門戶大開,北洋的氣數可就盡了。”
陳調元仰麵笑道:“老弟,北伐軍固然善戰,可我五省精銳也不是吃幹飯的,江西乃吳頭楚尾、粵戶閩底之地,易守難攻,領軍的也都是驍勇善戰的名將,兵員軍械堪稱精銳,反觀北伐軍,武昌未下便新開江西戰場,已經犯了兩線作戰的兵家大忌,再則馨帥乃宿將,帶兵打仗之能,北洋無出其左右者,可北伐軍蔣介石其人呢,據我觀之不過爾爾,此消彼長,勝敗已然分明,勝券在握,何慮之有?”
李伯陽點點頭,又搖搖頭,意味深長地說:“喧帥什麽都料到了,卻是忽略了一條。”
陳調元一怔:“那一條?”
李伯陽淡淡道:“你和我。”
“咱倆?”陳調元更加疑惑了,心中有了一絲不詳的預感。
李伯陽麵色一整,情真意切地說:“喧帥,事到如今,有些事情不能瞞著你了,你可知我身邊這位是誰嗎?”
陳調元看向張群,忽生警覺之心:“他是誰?”
不需李伯陽介紹,張群長身而起,拱手笑道:“廣東張群,見過喧帥。”
陳調元聽到張群身份猛然一驚,心中咯噔一下,他畢竟見慣了風雨,城府之深轉眼又恢複了常色,可心中的驚駭卻壓抑不住,李伯陽領著張群從前線來見自己,其用心昭然若揭,再想九江前線的孫傳芳,皖南軍所處的位置實在太關鍵了,李伯陽若生反心,孫馨帥在江西將不戰自敗,江西一失,福建勢不可保,寧滬無險可守,五省聯軍頃刻間土崩瓦解,想到這裏,他身子忍不住打了個寒顫,看向李伯陽的目光凜然生寒,頓生殺心。
屋子裏氣氛凝固,張群提心吊膽,他生知隻要陳調元一聲令下,他們兩人就會死無葬身之地了,他暗暗埋怨李伯陽太孟浪了,沒有摸清楚陳調元的心思就來說服。
李伯陽則麵色不改,既然敢來,自然對陳調元為人有所了解,與陳調元共事以來,兩人交情不菲,陳調元能順利督皖,離不開他的支持,有這一條,即便說服陳調元失敗,他也能保證兩人全身而退,更況且他深知陳調元未雨綢繆,八麵玲瓏的本事,北伐軍聲勢浩大,陳調元定然有所顧忌,如今他帶張群前來,陳調元恐怕會在心裏感謝自己。
半響過後,陳調元麵沉如水,終究沒有叫衛隊進來把兩人拿下,他瞪著眼,直直的盯著李伯陽,緩緩說道:“你什麽時候和北伐軍有的?”
李伯陽慨然說:“喧帥,我是黃埔一期畢業生,東征陳炯明時,我便是黨軍教導三團團長。”這一句話,他足足等了一年才重新說出。
陳調元很清楚北伐軍的構成,以黃埔學生構成的北伐軍最具戰鬥力,在東征陳炯明的時候李伯陽已經是團長,放在今天,則最少是北伐軍的一師之長,想到此處他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革命黨早在一年前就布局安插下李伯陽這個旗子,時至今日,發揮的作用巨大,不可謂謀略深遠,他看向李伯陽的目光複雜,搖頭歎息道:“伯陽老弟,你隱藏的好深呐,你可否告訴我,埋下你這顆暗棋的人是誰?如此高瞻遠矚,讓人歎服欽佩。”
李伯陽當然不會告訴陳調元這一切都是機緣巧合,在心中略一琢磨,說:“不瞞喧帥,正是我的黃埔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
陳調元恍然大悟,連聲說:“啊,難怪,難怪。”
李伯陽見他心神動搖,忙給張群使了個眼色,張群心領神會,眨了眨眼睛,輕咳一聲道:“喧帥,蔣總司令讓我代他向你致敬,問候你。”這話純屬扯瞎,來見陳調元是臨時起意,又哪裏得到蔣介石的授意。
陳調元還沒有從剛才的驚歎迴過神來,心裏正琢磨著蔣介石究竟是何等人物,聽張群這麽一說,頗有受**若驚之感,不過他總歸是老軍閥,沒有把情緒表露出來,故意平淡的說:“哦,請張先生迴去代我向蔣司令致敬。”
張群笑著點頭,侃侃而談說:“蔣總司令敬佩喧帥為人久已,昔日臨城大劫案,北洋上下俱無辦法,也隻有喧帥這般人物,才能使得孫美瑤這等悍匪就範受撫,擄客盡得釋歸,總司令知道喧帥是個知大體,識大局的人,如今中國已不同於往日了,北洋軍閥把國家、百姓折騰了十幾年,人們的向往和平,傾心革命,無論從哪方麵而言,中國之徹底革命勢在必行,這不是腐朽落後的北洋能阻止的,喧帥您是明白人,北洋現在是什麽光景,你比我更清楚,張作霖、吳佩孚、孫傳芳、馮玉祥也不曾服誰,照此以往,中國統一遙遙無期,國家的前途命運堪憂。總司令希望喧帥能順應民心,和他一起完成民國統一大業,青史留芳,到那時喧帥您的地位,就不僅僅是安徽一省督辦這麽簡單,國民革命軍副司令職位虛位以待,望喧帥三思考慮。”
陳調元如何不清楚北洋江河日下的局麵,尤其是孫傳芳坐視吳佩孚失敗,使得北洋與北伐軍攻守之勢逆轉,也是時候謀劃後路了,況且他和廣東方麵的交情也不淺,保定軍校的同學有很多人在北伐軍任職,舊相識唐生智已經是北伐軍軍長,心中百念急轉,他語氣鬆動下來:“不知道蔣總司令有何見教。”
張群微微一笑,道:“總司令不要喧帥反戈孫傳芳,隻需喧帥保持中立,兩不相幫即可。”
陳調元置之一笑,保持中立之說是虛話,自來行軍作戰,多一份力和少一份力差別甚大,他手握皖軍數萬軍隊,舉足輕重,豈能不待價而沽,更何況要想讓他中立,得拿出切實好處來,空口無憑就想要他兩不相幫,未免太兒戲了。
張群察言觀色,當即笑眯眯的從口袋取出一物,呈給陳調元道:“這是蔣總司令的一點心意,請喧帥笑納。”
陳調元低頭一瞧,張群手中赫然是一張交通銀行支票,上麵鮮紅的字體標注著銀洋二十萬整,縱使他這一省督辦,也不得不多看幾眼,將支票拿在手中,感到十分燙手,他沉思了良久,方才沉聲說:“請迴告蔣總司令,我會考慮的。”
張群應下,看了一眼正襟危坐的李伯陽,曉得兩人有話說,識趣的拱手告辭道:“就不叨擾喧帥了,我要盡快向蔣總司令複命,告辭了。”
陳調元點頭道:“慢走,不送。”
李伯陽相送到門口,吩咐杜漢山將張群送到碼頭,便又轉迴客廳。客廳裏,陳調元拍著桌上的支票,說:“老弟,你說這二十萬我該不該收。”
李伯陽坐下,飲了口茶水,慢悠悠道:“收與不收,喧帥心裏早有定論,何必問我。”
陳調元歎了口氣道:“馨帥待我不薄,此刻背叛他,心中委實難安。”
李伯陽冷笑道:“馨帥待你不薄,可也不厚,互相利用罷了,再則蔣總司令也並非讓你造反,不過是坐觀成敗而已。”
陳調元沉默許久,突然說:“真的決定了?以你的本事天下大有可為,如今北洋頹勢,未嚐不能趁勢而起,你我二人聯手,偌大的江山待取之,何必屈居人下呢,你來看,孫馨帥在江西,你我在安徽,互成犄角之勢,我軍溯江而上,一則可解武昌之圍,二則順勢把兩湖納入地盤,孫馨帥一年前也不過是一省督辦,如今稱霸五省,可效仿之。”
李伯陽淡然笑了笑,緩緩搖頭說:“喧帥就不要勸我了,你沒有去過廣州,不理解革命蘊含的力量,不瞞你說,我有時也想著稱霸一方做督軍大帥的美夢,但我更加清楚,革命隨時會降臨到我的頭上,順者昌,逆者亡,非人力可違。”
到了懷寧城,陳調元並未在指揮部,李伯陽一問知道,陳調元在懷寧暢春園聽曲,李伯陽麵色古怪的看了一眼張群,張群麵不改色,哈哈一笑,道:“陳雪喧**人物,咱們去找他吧。”
暢春園,陳調元四仰八叉的躺在**榻上,一幫子窯姐依偎在他身邊,捶背撓癢癢,點著煙、彈著小曲,快活的眼睛眯成一條縫,不時的哼著鼻子為唱曲的姑娘叫聲好。
這時,副官匆匆進來,瞧了一眼圍著滿滿的窯姐,大聲報告說:“大帥,李鎮守使求見。”
陳調元猛然睜開眼睛,詫異道:“咦,李伯陽來懷寧了?”
副官說:“是,已經在客廳候著”
陳調元坐起身子,李伯陽受命在鄂皖邊界防備北伐軍,怎麽來懷寧了?他擺了擺手讓窯姐們退下去,對副官說:“給我換衣服。”
換好衣服,陳調元大步往客廳走去,見到客廳裏麵隻有李伯陽與一個中年男子,男子氣度不凡,看著麵生,他以為是李伯陽的幕僚,並未放在心上,疑惑著說:“老弟,你在太湖前線,怎麽有閑暇來我這裏了?”
李伯陽行了個軍禮,而後笑道:“北伐軍主要目標是江西,咱們安徽這邊太平的很,離我軍最近的北伐軍還在三百裏外,我閑著無事,便來看望喧帥,說說話。”
陳調元點點頭,提醒道:“還是小心一點,北伐軍新銳之師,莫不要被鑽了空子。”
李伯陽笑著點頭應了聲,與陳調元互相落了坐,兩人談起了最近的戰局,陳調元說:“老弟,這次與北伐軍交戰,你我兄弟為馨帥出力的時候到了,以你老弟的本事,做個鎮守使未免太屈才了,日後拿下兩湖,老哥我保薦你做一省督軍,二十多歲的大帥,咱北洋還未曾有之呢,哈哈。”
李伯陽微微一笑:“喧帥,江西之戰還未開打,你何就確信馨帥能獲勝,若是敗了,東南門戶大開,北洋的氣數可就盡了。”
陳調元仰麵笑道:“老弟,北伐軍固然善戰,可我五省精銳也不是吃幹飯的,江西乃吳頭楚尾、粵戶閩底之地,易守難攻,領軍的也都是驍勇善戰的名將,兵員軍械堪稱精銳,反觀北伐軍,武昌未下便新開江西戰場,已經犯了兩線作戰的兵家大忌,再則馨帥乃宿將,帶兵打仗之能,北洋無出其左右者,可北伐軍蔣介石其人呢,據我觀之不過爾爾,此消彼長,勝敗已然分明,勝券在握,何慮之有?”
李伯陽點點頭,又搖搖頭,意味深長地說:“喧帥什麽都料到了,卻是忽略了一條。”
陳調元一怔:“那一條?”
李伯陽淡淡道:“你和我。”
“咱倆?”陳調元更加疑惑了,心中有了一絲不詳的預感。
李伯陽麵色一整,情真意切地說:“喧帥,事到如今,有些事情不能瞞著你了,你可知我身邊這位是誰嗎?”
陳調元看向張群,忽生警覺之心:“他是誰?”
不需李伯陽介紹,張群長身而起,拱手笑道:“廣東張群,見過喧帥。”
陳調元聽到張群身份猛然一驚,心中咯噔一下,他畢竟見慣了風雨,城府之深轉眼又恢複了常色,可心中的驚駭卻壓抑不住,李伯陽領著張群從前線來見自己,其用心昭然若揭,再想九江前線的孫傳芳,皖南軍所處的位置實在太關鍵了,李伯陽若生反心,孫馨帥在江西將不戰自敗,江西一失,福建勢不可保,寧滬無險可守,五省聯軍頃刻間土崩瓦解,想到這裏,他身子忍不住打了個寒顫,看向李伯陽的目光凜然生寒,頓生殺心。
屋子裏氣氛凝固,張群提心吊膽,他生知隻要陳調元一聲令下,他們兩人就會死無葬身之地了,他暗暗埋怨李伯陽太孟浪了,沒有摸清楚陳調元的心思就來說服。
李伯陽則麵色不改,既然敢來,自然對陳調元為人有所了解,與陳調元共事以來,兩人交情不菲,陳調元能順利督皖,離不開他的支持,有這一條,即便說服陳調元失敗,他也能保證兩人全身而退,更況且他深知陳調元未雨綢繆,八麵玲瓏的本事,北伐軍聲勢浩大,陳調元定然有所顧忌,如今他帶張群前來,陳調元恐怕會在心裏感謝自己。
半響過後,陳調元麵沉如水,終究沒有叫衛隊進來把兩人拿下,他瞪著眼,直直的盯著李伯陽,緩緩說道:“你什麽時候和北伐軍有的?”
李伯陽慨然說:“喧帥,我是黃埔一期畢業生,東征陳炯明時,我便是黨軍教導三團團長。”這一句話,他足足等了一年才重新說出。
陳調元很清楚北伐軍的構成,以黃埔學生構成的北伐軍最具戰鬥力,在東征陳炯明的時候李伯陽已經是團長,放在今天,則最少是北伐軍的一師之長,想到此處他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革命黨早在一年前就布局安插下李伯陽這個旗子,時至今日,發揮的作用巨大,不可謂謀略深遠,他看向李伯陽的目光複雜,搖頭歎息道:“伯陽老弟,你隱藏的好深呐,你可否告訴我,埋下你這顆暗棋的人是誰?如此高瞻遠矚,讓人歎服欽佩。”
李伯陽當然不會告訴陳調元這一切都是機緣巧合,在心中略一琢磨,說:“不瞞喧帥,正是我的黃埔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
陳調元恍然大悟,連聲說:“啊,難怪,難怪。”
李伯陽見他心神動搖,忙給張群使了個眼色,張群心領神會,眨了眨眼睛,輕咳一聲道:“喧帥,蔣總司令讓我代他向你致敬,問候你。”這話純屬扯瞎,來見陳調元是臨時起意,又哪裏得到蔣介石的授意。
陳調元還沒有從剛才的驚歎迴過神來,心裏正琢磨著蔣介石究竟是何等人物,聽張群這麽一說,頗有受**若驚之感,不過他總歸是老軍閥,沒有把情緒表露出來,故意平淡的說:“哦,請張先生迴去代我向蔣司令致敬。”
張群笑著點頭,侃侃而談說:“蔣總司令敬佩喧帥為人久已,昔日臨城大劫案,北洋上下俱無辦法,也隻有喧帥這般人物,才能使得孫美瑤這等悍匪就範受撫,擄客盡得釋歸,總司令知道喧帥是個知大體,識大局的人,如今中國已不同於往日了,北洋軍閥把國家、百姓折騰了十幾年,人們的向往和平,傾心革命,無論從哪方麵而言,中國之徹底革命勢在必行,這不是腐朽落後的北洋能阻止的,喧帥您是明白人,北洋現在是什麽光景,你比我更清楚,張作霖、吳佩孚、孫傳芳、馮玉祥也不曾服誰,照此以往,中國統一遙遙無期,國家的前途命運堪憂。總司令希望喧帥能順應民心,和他一起完成民國統一大業,青史留芳,到那時喧帥您的地位,就不僅僅是安徽一省督辦這麽簡單,國民革命軍副司令職位虛位以待,望喧帥三思考慮。”
陳調元如何不清楚北洋江河日下的局麵,尤其是孫傳芳坐視吳佩孚失敗,使得北洋與北伐軍攻守之勢逆轉,也是時候謀劃後路了,況且他和廣東方麵的交情也不淺,保定軍校的同學有很多人在北伐軍任職,舊相識唐生智已經是北伐軍軍長,心中百念急轉,他語氣鬆動下來:“不知道蔣總司令有何見教。”
張群微微一笑,道:“總司令不要喧帥反戈孫傳芳,隻需喧帥保持中立,兩不相幫即可。”
陳調元置之一笑,保持中立之說是虛話,自來行軍作戰,多一份力和少一份力差別甚大,他手握皖軍數萬軍隊,舉足輕重,豈能不待價而沽,更何況要想讓他中立,得拿出切實好處來,空口無憑就想要他兩不相幫,未免太兒戲了。
張群察言觀色,當即笑眯眯的從口袋取出一物,呈給陳調元道:“這是蔣總司令的一點心意,請喧帥笑納。”
陳調元低頭一瞧,張群手中赫然是一張交通銀行支票,上麵鮮紅的字體標注著銀洋二十萬整,縱使他這一省督辦,也不得不多看幾眼,將支票拿在手中,感到十分燙手,他沉思了良久,方才沉聲說:“請迴告蔣總司令,我會考慮的。”
張群應下,看了一眼正襟危坐的李伯陽,曉得兩人有話說,識趣的拱手告辭道:“就不叨擾喧帥了,我要盡快向蔣總司令複命,告辭了。”
陳調元點頭道:“慢走,不送。”
李伯陽相送到門口,吩咐杜漢山將張群送到碼頭,便又轉迴客廳。客廳裏,陳調元拍著桌上的支票,說:“老弟,你說這二十萬我該不該收。”
李伯陽坐下,飲了口茶水,慢悠悠道:“收與不收,喧帥心裏早有定論,何必問我。”
陳調元歎了口氣道:“馨帥待我不薄,此刻背叛他,心中委實難安。”
李伯陽冷笑道:“馨帥待你不薄,可也不厚,互相利用罷了,再則蔣總司令也並非讓你造反,不過是坐觀成敗而已。”
陳調元沉默許久,突然說:“真的決定了?以你的本事天下大有可為,如今北洋頹勢,未嚐不能趁勢而起,你我二人聯手,偌大的江山待取之,何必屈居人下呢,你來看,孫馨帥在江西,你我在安徽,互成犄角之勢,我軍溯江而上,一則可解武昌之圍,二則順勢把兩湖納入地盤,孫馨帥一年前也不過是一省督辦,如今稱霸五省,可效仿之。”
李伯陽淡然笑了笑,緩緩搖頭說:“喧帥就不要勸我了,你沒有去過廣州,不理解革命蘊含的力量,不瞞你說,我有時也想著稱霸一方做督軍大帥的美夢,但我更加清楚,革命隨時會降臨到我的頭上,順者昌,逆者亡,非人力可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