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調元神色頗為不以為然,在他看來,若非北洋團體內部不團結,革命黨根本沒有機會打出兩廣,即便北伐軍已經打下兩湖,北洋軍閥依然占據優勢,尤其江西的戰局很不明朗,孰勝孰敗存在很大的變數,這時候表態站隊,無疑是在**,他曆來行事都是看清局勢發展而定,昔日反奉是,今日做忠臣或是反將也是,現在關鍵是李伯陽態度鮮明,他不得不慎重考慮,在安徽省內,李伯陽的實力遠在他之上,兩人一旦分歧,必然開戰,而李伯陽實力在他之上,打起仗來勝算極小,況且他與李伯陽也曾合作無間,交情上也不好冒然開戰。(..)


    見陳調元思慮良久沒有決定,李伯陽故意激他,歎氣道:“暄帥,你我交情一場,我不忍和你兵戎相見,今天我來了,若能勸說了你固然好,若不能,就請你拿我去見孫傳芳邀功吧。”


    陳調元一怔,隨即挑動眉頭,不悅道:“這算是什麽話,我陳調元豈是友求榮之人,你老弟助我良多,就算你我立場不同,但不影響私誼,我又豈能害你,今日你來懷寧,來去自由,我保證安全。”


    李伯陽心中稍定,追問道:“那暄帥究竟要幫那邊?”


    陳調元沉吟了片刻,道:“也不瞞你老弟,誰勝了,我就幫誰。”


    李伯陽皺起眉,搖頭道:“若勝負分定,暄帥再下注,豈不是毫無價值了。”


    陳調元嗬嗬一笑道:“也不盡然,這盤賭注大得很,我觀江西戰局,不是兩三場仗便能完結,我究竟是何態度,就看兩方打的如何了。”


    李伯陽緩緩點頭,他並沒有指望一次見麵能讓陳調元表態,陳調元態度模棱兩可,就說明這件事有緩,至於江西的戰事,他也是靜觀其變而已。


    話到此處,再留下已經沒有益處,李伯陽便向陳調元告辭,陳調元果真沒有扣押他的心思,親自送他到碼頭軍艦,轉迴太湖。


    ……


    9月初,江西的戰火無可避免的爆發,北伐軍集結了5萬人的兵力,分從贛西、贛南、贛西北三路進軍,戰幕揭開。孫傳芳萬萬沒有料到北伐軍沒打下武昌就敢來攻贛,倉促之下他的軍事部署還沒有全麵就位,被迫迎戰。


    江西戰場上,五省聯軍連連失利,一路敗退到南昌,南昌為軍事政治要地,是江西戰局的中心,雙方激烈的爭奪,互有勝負。


    就在江西戰局膠著之際,分處鄂皖的北伐軍和五省聯軍不可避免的交戰。盡管陳調元口頭答應中立,可複雜戰況下他還是決定迎戰北伐軍,受孫傳芳之命,就任五省聯軍第五方麵軍總指揮,進駐武穴,與北伐軍李宗仁部第七軍對峙。


    湖北黃梅縣,皖南軍司令部,指揮部內電報聲絡繹不絕,前方戰報如飛片傳迴,李伯陽站在指揮桌前,緊盯著犬牙交錯的軍事態勢地圖,身邊作戰參謀大聲匯報著各地最新的戰況:“9月19日,北伐軍第六軍程潛部攻占南昌……21日,盧香亭部夜渡贛江,猛攻南昌,北伐軍第1軍第1師在牛行車站被擊敗。22日,北伐軍第19師再次攻入南昌,23日,南昌得而複失,北伐軍西撤,孫軍分而追擊……”


    李伯陽心中歎息,早在第六軍攻下南昌,北伐軍在江西取得一連串的大捷時,他就敏銳的察覺到戰局正朝著不利於革命軍一方發展,首先是校長蔣介石的入贛方略太過冒失,宣稱一星期攻下南昌,十日內應抵九江,半月內攻取福建,一月內將西南連成一片,再會師河南。


    此計劃看著好,可實際上嚴重偏離實際,要知道聯軍雖在江西連吃敗仗,可實力未損,依舊控製著南潯線上各要點,反而北伐軍乘勝直追,各部隊較分散,有孤軍深入之險,加之北伐以來連戰連捷,官兵上下都彌漫著驕敵之氣,錯估了孫傳芳的實力。


    當時他曾給蔣介石拍電,建議應迅速集結北伐軍主力,在南昌一線與聯軍主力決戰,而他則乘隙出奇兵直取九江、湖口、彭澤等地,截斷南潯線,兩麵夾擊,可一戰而定東南,可惜蔣介石遲遲未迴電,現在看來必然是沒有接受他的建議,才導致了慘敗。


    李伯陽緊皺眉頭,北伐軍在江西這一敗,不知會引起多少連鎖反應,原本他預謀和浙江省長夏超約定改旗易幟,給孫傳芳來個釜底抽薪,可現在隻能暫時作罷了,而且本來決定保持中立的陳調元也一改狀態,主力全出與第七軍作戰,戰況很是激烈。


    李伯陽又在黃梅等候了幾日,期間陳調元數次詢電問他是否改變心意,並說孫傳芳嚴令皖軍向北伐軍進攻,解武昌之圍,皖南軍在黃梅逡停過久,已經受到懷疑,若再不前進,恐怕孫傳芳部署在江浙的大軍就要開進蕪湖了。


    李伯陽收到電文,猶豫了一番,還是放棄了倒戈一擊的想法,畢竟他不是馮玉祥,在五省沒有巨大聲望,一旦造反,麵對的將是五省將領群起而攻之的境地,包括此刻稱兄道弟的陳調元,到時候捅他後背絕不會手軟。


    此刻不是翻臉的時候,李伯陽便聽孫傳芳的軍令,率軍往廣濟、田家鎮方向相機移動。


    三五日的功夫,等李伯陽磨磨蹭蹭到了武穴的時候,贛北方向早已經炮火連天了,戰報飛片的傳迴,搞了半天才明白前方戰況是怎麽一迴事。


    原來陳調元竟打到了長江以南,以兩旅的兵力登錄黃石港,向大治進攻,竟無意切斷了正兵行陽新,打算奇襲九江的李宗仁第七軍的退路,李部三麵受敵,本以為李宗仁會向後退卻,沒想到他不退反進,當夜搭成浮橋,全軍於拂曉渡河,向九江挺近,一時間贛北震動,孫傳芳急令陳調元撲滅李宗仁第七軍。


    而此時,李伯陽率部剛好到達江北對岸,作為九江附近最近的軍隊,孫傳芳親自下令給他,一麵嘉獎二十萬軍費,一麵令他渡河攔擊第七軍。


    李伯陽接到軍令後左右為難,有心違命,可他更加清楚十數萬聯軍正匯集而來,九江附近已經被聯軍重重包圍,第七軍要真進了包圍圈,正如魚入窄籠,終必陷入彈盡糧絕的死地。斟酌良久,李伯陽毅然接受了軍令,決定不得已為之,將第七軍打出包圍圈。


    念頭既定,李伯陽當即部署兵力,命令二旅、三旅搶搭浮橋,一旅從武穴當麵乘兵艦過江,並攜帶全師所有炮火,截擊第七軍,臨走時李伯陽對郭晉安麵授機宜。


    “定湘,這次要你打的是革命軍,有沒有問題。”


    李伯陽眼神淩厲的盯著郭晉安的眼睛問。


    郭晉安軍姿挺拔,臉龐黝黑堅毅,聽到李伯陽發問,遲疑了片刻道:“少帥,第七軍可是革命軍,說起來也是友軍……”


    李伯陽用力的一揮手臂,不客氣的打斷道:“這你不用管,我給你的命令是打退第七軍,你能不能辦到。”


    郭晉安麵露掙紮之色,良久後垂頭說:“對不起,少帥,我下不了手。”


    李伯陽大為失望,郭晉安不僅是他的黃埔同窗,也是他苦心培養的高級軍官,可以說劉猛卸職後,最大可能的繼任者就是他,而他今日的質疑卻讓李伯陽感受到了深深的背叛感。


    李伯陽強壓心中的怒氣,冷靜的說:“下去吧,讓百航進來。”


    郭晉安能聽出李伯陽語氣中的疏離,張了張嘴想要說話,卻又不知道如何開口,隻得黯然的敬禮,沮喪的走了出去。


    不多久韓百航匆匆走進來,啪的靠腳敬禮,說:“少帥,你找我。”


    李伯陽點頭,直接說道:“派你去受瑞昌,第七軍到照打不誤,行不行?”


    韓百航一怔,但還是不假思索道:“行。”


    李伯陽麵色稍緩,問道:“你就不問我為什麽要打第七軍?”


    韓百航挺拔的身子一動不動,道:“報告,少帥要我打,自然有打的理由,卑職隻管服從命令。”


    李伯陽滿意道:“你說得好,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為什麽要打第七軍,我自然有我的用意。”說著讓韓百航來到地圖前,指著九江方向說:“你來看,第七軍顯然不清楚聯軍在九江的虛實,不算咱們皖南軍,孫傳芳在此聚集了陳調元、盧香亭近十萬大軍,第七軍如果再向前,必然會陷入重圍,九江附近全屬湖沼區,極利於外圍分割,因而進則必敗,隻有後退才有生路。”


    韓百航是個聰明人,一點就透,試探著說:“您的意思是,迫使第七軍退往武寧和陽新一線?”


    “對。”


    李伯陽道:“第七軍是精銳,兩軍開戰傷亡不可避免,但隻要迫使第七軍跳出包圍圈,便是對革命的大功一件,這件事你要想清楚。”


    韓百航重重點頭,隨即行了個軍禮,快步離去。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鐵血軍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騎繞龍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騎繞龍城並收藏重生之鐵血軍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