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手持鐵槳怒氣衝衝的老者正是棹山派掌門人張不顛。原來這張不顛久在舟船生活,行舟撐船最講究的便是下盤功夫,千斤一墜,宛若鋼釘入木渾然不動,如此才能不被風浪打下船頭,因此這張不顛的下盤功夫極是紮實,但輕功卻遜色了許多,他也和眾掌門一起上崖,到這般光景才來到崖頂。隻是不知為何一上得崖來便吹胡子瞪眼,怒不可遏的舉鐵槳向戚斷崖拍來。戚斷崖見那鐵槳淩空拍來,聽風聲淩厲,如若被拍中必死無疑,於是連忙側步閃身避開了這一槳,鐵槳拍空直砸在崖頂的石麵上,隻聽當的一聲火星四射,石屑橫飛,這一槳當真是用足了真力,誌在一槳拍死戚斷崖。戚斷崖一見大驚,我戚某何曾得罪過這麽一個火烈的老頭,一上來就要取我的性命,身子一躍,跳出圈外,正待發問之時隻見徐質一個箭步上前,一把按住了鐵槳,怒聲道:

    “張老頭,你瘋了?為何不分青紅皂白一上崖來,就拿你那攪糞勺子亂打人。胡子一大把了也不怕人笑話。”

    “是啊,張幫主這位戚壯士如何便得罪您老人家了,肯定是一場誤會!”眾人趕緊上來勸道。

    “誤會?哼!我且問你,你可是叛軍李穹的手下。”張不顛怒聲問道。

    “是便怎樣?”戚斷崖也有些怒氣。

    “哼!怎樣?你去問問他李穹是不是在攻打江陵時,強取豪奪了我棹山派上百條貨船?這筆賬我沒找他李穹小兒去算呢,你卻送上門來,老夫不殺你難消我心頭之恨!”

    “這話從何說起啊,那一百二十條貨船明明是王副幫主自願借於義軍的,何來強取豪奪之說啊。”

    “呸!一派胡言!若非你等威逼,誰肯將好好的船借於你們這些亂臣賊子。廢話少說,老夫今日非殺了你不可。各位幫主這是老夫幫中的內務,還望你們最好不要插手,否則休怪老夫的鐵槳不認人。”說完手上加力將鐵槳一揚,便把徐質甩在一旁,而後並不停手,大手一掄,鐵槳便橫著向戚斷崖腰肋部掃來。戚斷崖見狀,又是向後一躍,躲過這一槳,張不顛見一槳未中,橫槳柄上挑向戚斷崖下顎擊來。這鐵槳乃是渾鐵打造,極是硬實,即是槳柄也毫不遜色,若被打中,必會骨碎如粉,因此戚斷崖側身閃過,緊接著張不顛大槳一橫直直向戚斷崖胸部杵來,戚斷崖又是矮身閃過,並未還手。原來戚斷崖知道棹山派與義軍有結盟之義,更有借船助戰之恩,今日張不顛無故動怒,其中必有隱情,自己絕不可擅自動手,傷了棹山派和義軍的情意,罪過就大了,因此他隻一味躲閃並無還手。張不顛一連幾招竟都被戚斷崖輕鬆閃過,連衣服都未粘著,心中怒氣更熾,手上加力,大槳揮舞起來唿唿生風,周圍幾人皆感真氣拂麵,讓人心驚,而戚斷崖被一柄黑槳罩住,隻是躲閃,更讓眾人看不過去,卻又礙於適才張不顛說的明白,若是我等橫加幹涉就是要與棹山派為敵了,皆不敢輕舉妄動,可看戚斷崖一味躲閃並不出手,情勢已危,眾人皆為他捏了把汗。

    正在眾人心中著急又無計可施之時,隻見張不顛已將戚斷崖逼到那巨石之下,大槳圍著戚斷崖上下翻飛,眼見戚斷崖瞬間就可喪命,而他依舊不肯還手。隻見戚斷崖一個慌亂,上盤空門大露,張不顛看準機會豈能放過,一招“金叉取魚”,鐵槳便自上而下急急向戚斷崖頭頂砸下,這一招來勢迅猛,氣勢如虹,戚斷崖眼見躲是來不及了,為了保命隻能凝力舉掌一招“剛龍舉眉”,欲憑著全身的內力硬接了他這一槳。眾人見勢具是大叫不好,戚斷崖內力渾厚不假,可張不顛內力更甚,加上借勢一副鐵槳向下力劈,戚斷崖已然躲不開,他這一招硬碰硬,必會臂骨折斷。正待眾人心焦之時,隻聽一聲巨響,那柄鐵槳堪堪砸在了巨石之上,原來戚斷崖倚石而立,石高過頂,張不顛全力下砸,全未注意到巨石的存在,而鐵槳忒長,一槳砸下,槳頭先即砸到了巨石之上,硬生生替戚斷崖接了這一槳。

    隻見隨著一聲巨響,一陣火星閃射,石屑橫飛,而後便見諾大一塊巨岩堪堪從中裂開,硬是被砸裂分作兩塊,又是兩聲巨響,兩塊巨石向兩側倒去砸在崖頂隆隆直響。巨石這一擋,阻了鐵槳下劈的速度,戚斷崖見有機可乘,一個轉身閃出了鐵槳的籠罩。戚斷崖心中微怒,心道你這老頭毫無道理,果然要知我於死地,我戚斷崖就是白白給人欺負的嗎?你若還是糾纏不清,我即使戰你不過也絕不會束手待斃了。心中算定,擺開架勢欲和張不顛大戰一場。

    張不顛本以為這一槳必會取了這小子的性命,沒想到大石擋道,讓這小子逃過一劫,心中又怒了三分,提了鐵槳又要找戚斷崖死戰。正在張不顛舉槳轉身之時,隻覺身後一陣風聲欺來,來勢迅猛,心道你們幾個老家夥果然忍不住了要來管老夫的閑事,但這股風聲卻是來勢極低,似是由下向上出招一般,這會是哪個幫主,背後偷襲不說,還使得這種怪招,真是大出所料,張不顛想躲已然不及,隻能運力接下了。隻覺屁股微微一痛,被人堪堪一腳踢中,卻似並未受傷。這下心中更奇,即是出手相助為何不施力,哦,是了,肯定也是忌諱老夫和棹山派,意在勸架,並非有意為敵,可老夫事前講的明白,插手此事就是與棹山派過不去,誰還會如此不將我棹山派放在眼裏,定是那徐質老兒,平日就他跟我過不去,今日也必是他無疑了,於是迴身怒道:

    “徐黑子,老夫跟你拚了……”

    話出口一半,轉身卻發覺不對,身後襲擊自己的哪是什麽徐質,徐質五大三粗,黑塔一般,而此刻立於自己身後的卻是一個七八歲的孩童,一頭亂發,赤著上身,一條短褲破爛不堪,右手之中卻拿了一柄寒光烈烈的匕首,儼然一個野娃子。

    這個七八歲的孩童正是小曼陀羅,適才正和小嬋彧廝混,拿了匕首互相觀看,不想匕首之上還另有玄機,一按機關,竟是花開並蒂,兩把匕首一人拿了一把互相耍弄,後見崖下上來幾人,又是說笑又是喝酒,他們大人的事小孩子也無心理會,可後來上來一老頭,二話不說哪了一柄鐵槳就和戚斷崖鬥在一處。小嬋彧見戚叔叔被人追打,心中著急,在側不停替戚叔叔擔心,口中不時喊叫:“戚叔叔當心啊。”小曼陀羅甚是喜歡眼前的小嬋彧,見嬋彧因了那使鐵槳的老頭而焦慮,心中便甚是討厭張不顛。而張不顛一鐵槳砸碎巨石,技驚當場,其功力當真令人不可小覷。偏偏巨石碎裂,石屑橫飛,正濺了巨石旁兩個小童滿身,小嬋彧畢竟年幼,加之為戚斷崖擔心,於是放聲大哭。小曼陀羅見嬋彧竟被鐵槳擊出的石屑大哭,心中大怒,他本就是獵鷹猛雕野性,但有心念立即飛身撲上,全然不顧及後果。因此一根跨步來到張不顛身後,飛起一腳正中張不顛屁股。因其多與小雕戲耍獵物,練就敏捷身手,加之這一出手實是突兀,令人全然無備,張不顛雖武功高強,卻正與戚斷崖激戰,也是未加防備,才被他一擊得手。

    這一變故使得崖上眾人皆是大驚,適才皆未加留意到崖上的這個小童,不想他橫空出手,一腳踢中張不顛的屁股,更令人稱奇的是,這個孩童踢中張不顛的這一腳竟好似“棹山不渡腿”中的一招“春風拂檻”,他這一腳似是隨意踢出,但出腳方位腿法卻是十分講究,原是一腳側踢腿法,意在擊敵肘部曲池穴,而這孩童竟十分有了五分神似,眾人皆是武學高手,即使學個大概又豈能逃得過眾人的法眼,因此眾人更是一驚,皆不知這小童從何處學得不倫不類的“棹山不渡腿”,一時疑惑,眾人又見張不顛堂堂一個幫主被一孩童踢了一個屁敦,當真是聞所未聞,令人捧腹,可眾人礙於張幫主的麵子不敢太過放肆。隻有徐質心無顧掛礙,朗聲大笑。

    張不顛見是如此般個孩童,心中大奇,這是從那冒出來的野娃子,適才上得崖來,隻顧找戚斷崖決鬥未曾注意這崖頂之上還有這麽一個小娃子,那戚斷崖上崖之時懷中抱著的明明是一個綠衣女娃,如何便成了這麽一個野娃子,心中驚異不明,卻已顧不得那麽許多,想自已一代名門幫主,卻被一個小娃子踢中屁股,如若此事傳了出去,豈不貽笑大方,老夫日後如何在江湖立足,心中打定注意,便欲好好教訓他一翻。飛起右腳向他太陽穴踢去,這正是棹山派武功“棹山不渡腿”中的一招“春風拂檻”,張不顛之所以使這招乃是為了找迴麵子,被這招踢中,再用這招報複,意在意在以牙還牙。

    眾人一看張不顛竟然抬腳迴踢,心中皆叫不好,這小童要橫死當場了。棹山派武功尤重下三路,最是看重底盤和腿功,平日在這腿法上很是下功夫,若是被他這一腳踢中,非得頭顱崩裂不可,眾人欲待援手施救已然不及。正待眾人擔憂之時,卻不曾想那小童見腳飛來一個矮身閃過,身形並不停留,緊接著一個轉身閃到張不顛右側,左臂順勢一個迴勾,左掌又堪堪拍在張不顛的屁股上。

    一串嬌笑響起,小嬋彧見小曼陀羅為自己出氣,本還為其擔憂,卻見他舉手抬足竟一踢一拍皆中那黑臉老頭的屁股,心中覺得甚是有趣,孩童心性不知諱忌,拍手叫好。可眾人卻無法再笑出聲來,徐質見之亦笑聲立止,皆神情凝重的看著這個隻有七八歲。滿身髒汙的孩童。眾人心中明白,如果說適才小童那一腳“棹山不渡腿”中的“春風拂檻”乃是誤打誤撞,無心巧合,可拍中張不顛屁股的這一掌分明就是慕雲拳中的一招“雪照雲光”,此招本是待敵右手擊打麵門之時,以己之右手施展擒拿手扣住他手腕,而後左掌推出攻對方腋下大方穴,原是這小童身材矮小,又不知道此招的訣竅,因此出手走低,恰中張不顛的臀部。雖然出手偏差甚大,但“雪照雲光”的大意也還是盡露無疑。莫說徐質乃是慕雲堂堂主,就是其他幾人也皆是見多識廣的英雄,如此一招形神畢露的“雪照雲光”又豈能看不出。正因如此,眾人心中皆是大驚。戚斷崖見小童身危便欲上前救助,徐質卻出手製止,示意他不要善動,戚斷崖不明其意,隻得暗中提起,守在一側,但見小童有危,便施手救他。

    一個不明來曆的七歲孩童,接連兩招皆打中當今最是赫赫有名的六大門派中之一的棹山派的幫主張不顛,這本身已是不可思議了,更令人匪夷所思的乃是他所使的這兩招,一招是棹山派不外傳武功“棹山不渡腿”,另一招是慕雲堂震幫絕技“慕雲掌”,倘是一個武林好手也罷了,能模仿別派武功也不足為奇,可眼前使用這兩招的乃是個六七歲的孩童,再看他出手迅捷嫻熟,沒個幾年的功底實是無法發揮到如此境地。所有人中最吃驚的卻是張不顛,他的這招“春風拂檻”乃是前任幫主阮江龍的得意之作,阮江龍曾多次憑借此招和各大門派幫主比武過程中討得便宜,乃是因了眾人皆能夠輕鬆躲避這一腿,卻無法在躲避的同時反身迴擊,如此便失了先機,每每因此一招落於下風,因此此一招“春風拂檻”乃是棹山派在六大門派中立足不可或缺的殺手鐧,不想今日卻被一個孩童輕鬆破解,還一招又中自己屁股,如何不惱羞成怒,心中立時便有了殺意。退身半步舉槳便朝小童頭部砸下,隻見小童不退亦不側閃,而是一個跨不上前,同時右手揮臂上削,隻聽一聲“叱”想,緊接著“當”的一聲,眾人仔細觀看隻見那柄鐵槳竟被攔腰齊齊削斷,槳端跌地一陣轟響。原來小童右手正捏著那支削鐵如泥的匕首,手臂一揮便將這支純鐵打造的鐵槳削為兩段。

    眾人又是大驚,一驚神兵利器吹毛短發。削鐵如泥,第二乃是他這招跨步上前。揮臂上撩,正是清虛宮“太虛劍法”中的一招“越女低眉”,源自越女劍法,名為低眉,實為揮劍上削,乃是因為這一削正是敵人頭頸,若得手必是有死無生,方外之人不嗜爭鬥,非不得已不出此招,因此命名“低眉”,意在招未出,先有悔意,乃是無奈為之。因此這招“越女低眉”很少被清虛宮弟子使用,更少為外人所知。而這個少年卻不倫不類又非常嫻熟自然的揮出,還一舉削斷了一柄橫行江湖幾十年的鐵槳,眾人的驚詫之情不難想象。

    兵器對於江湖人來說就是第二生命,甚至尤甚於生命,這把鐵槳伴隨張不顛幾十年,撐船行舟不說,更是比武拚殺時必不可少的,幾十年風雨相伴,成就了張不顛一世英明,榮升幫主,揚名江湖,這條黑鐵槳居功至偉,而如今竟被一個小娃子揮手削為兩段,生死與共的老朋友般的鐵槳就這麽毀於一瞬,加上先前一腳一掌之辱,張不顛現下可是怒發衝冠,猶如一頭發了瘋的野獸,鐵槳一扔,施展擒拿手向小曼陀羅抓來。使得乃是一招“雲端拂雪”,這一招一處實招,四處虛招,虛實結合,變化幾多,既是一般高手也難以應對,小曼陀羅本就不懂武功,一看一片掌勢襲來,頓時不知如何是好,隻好急退,已然不及,被張不顛一手擒住脖頸,張不顛一用力把小曼陀羅提了起來。

    原來小曼陀羅對於武功絲毫不通,隻是憑借伸手矯捷,加上平日對岩壁上的動作爛熟於胸,臨敵全憑意由心發。隨心而動,加之張不顛開始並未將這麽一個小娃子放在眼中,出手雖快,卻並未有虛招隻是直踢。力劈,小曼陀羅反映迅速。又隨心而動,竟誤打誤撞非但踢了張不顛一腳。拍了一掌,還無意間將他的鐵槳削斷,待張不顛施展擒拿手稍加變換便無法應付,立時被擒。

    小曼陀羅被張不顛抓著脖子提起,雙腳空中亂蹬,欲叫卻發不得聲,情急間揮右手拿匕首向張不顛麵部削來,張不顛早有防備,一手捏住了他的手腕,小曼陀羅便動彈不得。眾人見張不顛一招間擒住小曼陀羅,眼見小曼陀羅命懸一線,眾人驚唿:“張幫主休要下手!”,聲隨身動,眾人竟齊齊向二人撲來,欲要挽救張不顛手中的孩童。張不顛聞聲迴身觀望,見眾人齊齊襲來,心中一怔,一怔間,心中疏忽,小曼陀羅還有一手空餘,五指捏實趁張不顛不備,伸手向張不顛右眼捏來。這一出手竟是迅疾異常,原是小曼陀羅閑來無事之時,以手模仿小雕啄食的動作,日久竟出手和小雕的雕喙無異。隻聽一聲慘叫,小曼陀羅左手之中竟多了一顆血淋淋的眼球。

    張不顛正思慮如何應付眾人之時,隻覺右目一道亮光閃過,隨後便是一陣劇痛,右眼便看不到任何光亮了。眾人剛欲動手,出招未半,忽然看到小曼陀羅徒手摘掉張不顛一顆眼睛一幕,具是大驚,生生收迴那已出手的半招。張不顛一痛便知不好,心中登時失了理智,手一揚,小曼陀羅便被直直擲出,堪堪向崖下摔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刀劍崔嵬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意淫天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意淫天下並收藏刀劍崔嵬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