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曆書》有雲: “蓋黃帝考定星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閏餘。”
《尚書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古人觀察日月運行。盛衰圓缺而成曆法以適農耕,將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定為一歲,再以閏月調整塑望月與成歲之偏差,配以二十四節氣指導農事。古人雖睿智,但天地運數實是人力所不能盡料的,卻說這一歲恰逢仲冬置閏,一年中因餘出一個十一月,及至傳統臘月正寒之際,天氣偏偏開始轉暖,冰川初融,大地新蘇,待日中濃烈時,使人不禁解開衣帶,不時煽動兩下衣衫,以舒解滿身的燥熱,卻又絕計不敢將棉衣盡數退去,正所謂“春捂秋凍”,更何況農曆年尚未過,萬裏曠野仍然是枯草哀哀。殘雪點點,到處一片蕭殺淒涼,誰肯相信春就這樣姍姍的來了。
所謂“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雖是歲末置閏,春節拖後,天地迴暖,但畢竟臘月天氣“栗烈”,終是寒冷難耐,倘是淩晨入夜,更加的是天寒地凍。冷風刺骨。且說這一日剛過五更天,天未放亮,到處尚是一片灰蒙蒙,又恰逢天降大霧,天地間雲遮霧罩,迷迷茫茫,相距數步即不能辨人麵目,京城朱雀們前的官道蜿蜒著向前延伸,不及盈丈就淹沒在濃霧和暗夜中。在這種天氣,莫說商賈官宦,即使是大耳朵平頭小老百姓,此刻也決計不肯冒了嚴寒早早從熱乎乎炕頭上爬起來,一律摟了老婆孩子悶頭大睡。突然,迷霧和黑暗中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馬蹄踏在幾乎凍裂的官道上嘚嘚作響,如炒豆子一般將這好似凝固的黑暗和濃霧攪動的動蕩不安。仔細一聽,似是有兩匹馬在疾奔,馬蹄聲雖急似斷線簾珠,卻又絲毫不顯淩亂,匆忙趕路之中,仍保持步伐錯落有秩,顯見是難得一遇的寶馬良駒。待兩騎趕到近前,隱隱約約中果見兩匹駿馬雄姿英武。昂首闊步,威風凜凜,讓人折歎,再看馬上兩人,為首一人是個高大威猛的漢子,穿戴緊身利落,雖看不清麵貌,隱約中卻透著一股幹練之氣,另一人卻穿著臃腫,全身緊縮,如同一個肉球一般緊伏在馬背上一動不動。二人驅使著兩匹神駿並不搭話,隻顧凝神趕路,一瞬間即又消失在濃霧之中。
二騎本是在官道上疾馳,濃霧黑暗遮蔽了視線,左右望去盡是一片迷茫混沌,或有山丘樹木,也隻能觀其輪廓,黑漆漆接連不斷,在濃霧中寒風一吹,唿唿作響,更如鬼魅般張牙舞爪。唿嘯而過。忽然,為首的漢子在一岔道口緊勒馬韁,神駿一個急停,前腿騰空,一聲嘶鳴,待雙蹄著地,竟穩穩停在路當中。後麵一人正伏在馬上專心趕路,不想前騎突然急停,一不留神,眼見自己的馬就要撞上前麵馬的屁股了,情急之下趕緊拉動偏韁,調撥馬頭向一旁閃去,虧了坐騎乃是一良駒,一個側身,馬頭一昂,慌亂中竟輕鬆閃過,還穩穩的和前麵一匹馬並首停立。但馬上的“肉球”卻是猝不及防,馬停下了,他卻生生被甩了出去,一跟頭摔在地上,滾出一丈多遠,由於濃霧加上天尚未放亮,這一摔竟摔在迷霧中,看不到人影了。幸好此人皮厚油多,穿戴臃腫,並未受傷,但這一摔也著實厲害,加上此人平時養尊處優慣了,哪受過這等罪,更沒在外人麵前這樣跌過份,一麵從地上爬起來,一麵在濃霧中扯口罵道:“該死的畜生,怎麽走路的,眼睛長腚溝子裏了,連俺也敢摔。今兒個迴去,非剝了你的皮不可……”此人雖是個男兒身,聲音卻尖厲刻薄,似是故意捏著嗓子說話,加上言語粗俗陰損,讓人聽了極是厭惡。
肉球一麵從濃霧中蹣跚而出,口中罵罵咧咧,一麵上去一手揪住馬的韁繩,一手就要去扇馬的耳光 ,馬兒豈肯就範,一仰頭躲開他這一掌,恨恨的打了個響鼻,不想這一仰頭,牽動韁繩,差點又將肉球摔個狗吃屎。
馬上那漢子將這一切盡數看在眼中,甚是想笑但還是忍住了,不冷不熱的說道:“王公公,何必和一畜生製氣,我們還有要事要辦,趕緊上路吧。”
說罷,調轉馬頭向岔道馳去,更不迴頭看一眼那個“肉球”。“肉球”聽了,一臉的怒氣,心中罵道:“還不都是你這個莽夫惹得禍,等這差事完了,非叫娘娘刮了你不可。”當下也不說話,吭鍞唧唧的爬上馬背,也向岔道奔去。
兩匹馬一前一後疾馳而前,道路竟是越走越窄,越走越崎嶇,待到天色漸明看清兩旁近處村落時,卻見村落也越來越稀落,房屋越發矮小破爛,等到天色大亮,日頭將濃霧趕盡,竟奔個十幾裏不見一處村落,路上行人更是少見,偶有一兩個也是衣衫襤褸。麵黃肌瘦手拖竹杖的乞丐在路邊凍得奄奄一息。最後,二騎竟不知不覺間馳入一山巒地帶,兩旁開始有懸崖夾道,山勢挺拔高聳入雲,山頂白雪哀哀,雖然日已中天,陽光卻無法驅散環繞在山腰如裙似帶的一圈浮雲。二人無心欣賞風景,隻耐心趕路,路卻更加崎嶇難行,亂石堆積,雜草叢生,兩道或是古柏參天,或是枯木森森,不時有烏鴉哀鳴其間,讓人聽了心生寒意,幸有坐下乃是難得良駒,山路雖崎嶇難行,馬兒卻依然能一路小跑,馬上行人也不覺甚是顛簸。
此時,迷霧早已散盡,隻見為首漢子長得身形魁梧,臉上棱角分明,又一臉的剛毅果決之情,顯是一練達之人,雖是天氣酷寒,卻仍是隻穿了一身單衣,且漏出胸膛挽了袖口,不見絲毫的瑟縮受凍之意,竟似對寒冷渾然不覺。再看後麵那一“肉球”,依舊緊伏在馬背上不敢善動,穿著一身狐裘披風,嚴嚴實實將自己裹在裏麵,隻伸出一雙短粗的臂膀勉強扶住韁繩,細皮嫩肉的臉上顯出滿是疲憊不堪,一雙賊溜亂轉的小眼不時瞟一眼前麵的漢子。二人一前一後,竟一句話不說,隻各顧各的悶頭趕路。
又走了幾個時辰,也不知翻過了幾座山,二人馳馬來到一個山穀地帶。山穀地勢開闊,兩邊山勢圍抱,中間一帶寒水曲折流過,水旁石間仍有殘雪,黑石殘雪,遠遠望去斑斑駁駁,很是蕭殺淒涼,水旁的一塊平地上正有一小茅屋臥在那裏,茅屋破舊不堪,茅屋頂上仍有白雪未曾融化,殘雪中的煙囪中有屢屢炊煙冒出,在崇山峻嶺間,小茅屋愈加顯得渺小。“肉球”看了一眼身旁的漢子,似是詢問“是不是到了?”,但漢子頭都沒轉,催馬向茅屋奔去,“肉球”翻著白眼,口中咕噥了一句,也兩腿一夾馬肚跟了上去。
《尚書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古人觀察日月運行。盛衰圓缺而成曆法以適農耕,將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定為一歲,再以閏月調整塑望月與成歲之偏差,配以二十四節氣指導農事。古人雖睿智,但天地運數實是人力所不能盡料的,卻說這一歲恰逢仲冬置閏,一年中因餘出一個十一月,及至傳統臘月正寒之際,天氣偏偏開始轉暖,冰川初融,大地新蘇,待日中濃烈時,使人不禁解開衣帶,不時煽動兩下衣衫,以舒解滿身的燥熱,卻又絕計不敢將棉衣盡數退去,正所謂“春捂秋凍”,更何況農曆年尚未過,萬裏曠野仍然是枯草哀哀。殘雪點點,到處一片蕭殺淒涼,誰肯相信春就這樣姍姍的來了。
所謂“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雖是歲末置閏,春節拖後,天地迴暖,但畢竟臘月天氣“栗烈”,終是寒冷難耐,倘是淩晨入夜,更加的是天寒地凍。冷風刺骨。且說這一日剛過五更天,天未放亮,到處尚是一片灰蒙蒙,又恰逢天降大霧,天地間雲遮霧罩,迷迷茫茫,相距數步即不能辨人麵目,京城朱雀們前的官道蜿蜒著向前延伸,不及盈丈就淹沒在濃霧和暗夜中。在這種天氣,莫說商賈官宦,即使是大耳朵平頭小老百姓,此刻也決計不肯冒了嚴寒早早從熱乎乎炕頭上爬起來,一律摟了老婆孩子悶頭大睡。突然,迷霧和黑暗中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馬蹄踏在幾乎凍裂的官道上嘚嘚作響,如炒豆子一般將這好似凝固的黑暗和濃霧攪動的動蕩不安。仔細一聽,似是有兩匹馬在疾奔,馬蹄聲雖急似斷線簾珠,卻又絲毫不顯淩亂,匆忙趕路之中,仍保持步伐錯落有秩,顯見是難得一遇的寶馬良駒。待兩騎趕到近前,隱隱約約中果見兩匹駿馬雄姿英武。昂首闊步,威風凜凜,讓人折歎,再看馬上兩人,為首一人是個高大威猛的漢子,穿戴緊身利落,雖看不清麵貌,隱約中卻透著一股幹練之氣,另一人卻穿著臃腫,全身緊縮,如同一個肉球一般緊伏在馬背上一動不動。二人驅使著兩匹神駿並不搭話,隻顧凝神趕路,一瞬間即又消失在濃霧之中。
二騎本是在官道上疾馳,濃霧黑暗遮蔽了視線,左右望去盡是一片迷茫混沌,或有山丘樹木,也隻能觀其輪廓,黑漆漆接連不斷,在濃霧中寒風一吹,唿唿作響,更如鬼魅般張牙舞爪。唿嘯而過。忽然,為首的漢子在一岔道口緊勒馬韁,神駿一個急停,前腿騰空,一聲嘶鳴,待雙蹄著地,竟穩穩停在路當中。後麵一人正伏在馬上專心趕路,不想前騎突然急停,一不留神,眼見自己的馬就要撞上前麵馬的屁股了,情急之下趕緊拉動偏韁,調撥馬頭向一旁閃去,虧了坐騎乃是一良駒,一個側身,馬頭一昂,慌亂中竟輕鬆閃過,還穩穩的和前麵一匹馬並首停立。但馬上的“肉球”卻是猝不及防,馬停下了,他卻生生被甩了出去,一跟頭摔在地上,滾出一丈多遠,由於濃霧加上天尚未放亮,這一摔竟摔在迷霧中,看不到人影了。幸好此人皮厚油多,穿戴臃腫,並未受傷,但這一摔也著實厲害,加上此人平時養尊處優慣了,哪受過這等罪,更沒在外人麵前這樣跌過份,一麵從地上爬起來,一麵在濃霧中扯口罵道:“該死的畜生,怎麽走路的,眼睛長腚溝子裏了,連俺也敢摔。今兒個迴去,非剝了你的皮不可……”此人雖是個男兒身,聲音卻尖厲刻薄,似是故意捏著嗓子說話,加上言語粗俗陰損,讓人聽了極是厭惡。
肉球一麵從濃霧中蹣跚而出,口中罵罵咧咧,一麵上去一手揪住馬的韁繩,一手就要去扇馬的耳光 ,馬兒豈肯就範,一仰頭躲開他這一掌,恨恨的打了個響鼻,不想這一仰頭,牽動韁繩,差點又將肉球摔個狗吃屎。
馬上那漢子將這一切盡數看在眼中,甚是想笑但還是忍住了,不冷不熱的說道:“王公公,何必和一畜生製氣,我們還有要事要辦,趕緊上路吧。”
說罷,調轉馬頭向岔道馳去,更不迴頭看一眼那個“肉球”。“肉球”聽了,一臉的怒氣,心中罵道:“還不都是你這個莽夫惹得禍,等這差事完了,非叫娘娘刮了你不可。”當下也不說話,吭鍞唧唧的爬上馬背,也向岔道奔去。
兩匹馬一前一後疾馳而前,道路竟是越走越窄,越走越崎嶇,待到天色漸明看清兩旁近處村落時,卻見村落也越來越稀落,房屋越發矮小破爛,等到天色大亮,日頭將濃霧趕盡,竟奔個十幾裏不見一處村落,路上行人更是少見,偶有一兩個也是衣衫襤褸。麵黃肌瘦手拖竹杖的乞丐在路邊凍得奄奄一息。最後,二騎竟不知不覺間馳入一山巒地帶,兩旁開始有懸崖夾道,山勢挺拔高聳入雲,山頂白雪哀哀,雖然日已中天,陽光卻無法驅散環繞在山腰如裙似帶的一圈浮雲。二人無心欣賞風景,隻耐心趕路,路卻更加崎嶇難行,亂石堆積,雜草叢生,兩道或是古柏參天,或是枯木森森,不時有烏鴉哀鳴其間,讓人聽了心生寒意,幸有坐下乃是難得良駒,山路雖崎嶇難行,馬兒卻依然能一路小跑,馬上行人也不覺甚是顛簸。
此時,迷霧早已散盡,隻見為首漢子長得身形魁梧,臉上棱角分明,又一臉的剛毅果決之情,顯是一練達之人,雖是天氣酷寒,卻仍是隻穿了一身單衣,且漏出胸膛挽了袖口,不見絲毫的瑟縮受凍之意,竟似對寒冷渾然不覺。再看後麵那一“肉球”,依舊緊伏在馬背上不敢善動,穿著一身狐裘披風,嚴嚴實實將自己裹在裏麵,隻伸出一雙短粗的臂膀勉強扶住韁繩,細皮嫩肉的臉上顯出滿是疲憊不堪,一雙賊溜亂轉的小眼不時瞟一眼前麵的漢子。二人一前一後,竟一句話不說,隻各顧各的悶頭趕路。
又走了幾個時辰,也不知翻過了幾座山,二人馳馬來到一個山穀地帶。山穀地勢開闊,兩邊山勢圍抱,中間一帶寒水曲折流過,水旁石間仍有殘雪,黑石殘雪,遠遠望去斑斑駁駁,很是蕭殺淒涼,水旁的一塊平地上正有一小茅屋臥在那裏,茅屋破舊不堪,茅屋頂上仍有白雪未曾融化,殘雪中的煙囪中有屢屢炊煙冒出,在崇山峻嶺間,小茅屋愈加顯得渺小。“肉球”看了一眼身旁的漢子,似是詢問“是不是到了?”,但漢子頭都沒轉,催馬向茅屋奔去,“肉球”翻著白眼,口中咕噥了一句,也兩腿一夾馬肚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