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世界上下五千年故事大全集 作者:章世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20世紀初至1919年,泰戈爾進入了以中、長篇小說和哲理性的抒情詩為主的中期創作階段,這一階段也是泰戈爾探索民族解放道路的重要階段。泰戈爾積極參加反抗殖民統治的民族解放運動,寫下了《祖國的土地》、《祝福孟加拉國土》、《戰勝自身》等著名詩篇。
中、長篇小說是泰戈爾這一時期創作的一個亮點。《沉船》和《戈拉》為其代表作。
《沿船》標誌著孟加拉文學中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成熟,描寫的是剛剛大學畢業的青年知識分子羅梅西的曲折複雜的戀愛婚姻故事。羅梅西聽從父命迴鄉成婚,當晚他攜妻子坐船迴城時卻遇到風暴。當他在岸邊醒來,把同樣遇到風暴而沉船遇險的納裏納克夏的新婚妻子當做自己的妻子帶迴家時,一係列曲折的故事就此展開。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羅梅西的心地善良、屈從父命的軟弱和作者對印度封建習俗的批評。
而《戈拉》則是泰戈爾現實主義創作的最光輝成就。這是一部可以稱得上是史詩式的小說,它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獨立之路的思考。
戈拉是一個典型的印度民主主義者,堅信祖國一定會獨立。“戈拉就像是渴望自由、憤怒地為反抗自己社會和政治上的奴隸地位而鬥爭的印度心靈的化身。”但是,戈拉片麵地認為,要實現自己奮鬥的目標,必須徹底奉行印度教的傳統,包括種姓製度等落後的甚至是反動的傳統。
但印度的現實、鬥爭的實際情況使戈拉改變了上述觀念,尤其是當他知道自己根本不是婆羅門的後代之後,他終於擺脫了種姓和教派的束縛。他最終明白,要謀求獨立就必須在反對殖民主義的同時反對封建主義。
泰戈爾享年80歲,在一生長達60多年的文學創作中,總共留下了50多部詩集、多部中篇和長篇小說、100多部短篇小說、30多部散文作品、20多部劇本、1500多幅美術作品和2000多首歌曲。其中,《祖國致敬》的歌曲,在印度獨立後,被定為國歌。
值得一提的是,泰戈爾曾於20世紀20年代訪問過中國,是由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徐誌摩等接待的,在文學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話。
綜觀泰戈爾的一生,他不僅是位偉大的思想家,也是位偉大的行動者,他在印度乃至世界思想史上都有重要影響。他與羅曼·羅蘭、愛因斯坦等許多世界名人都有交往,畢生致力於東西文明的交流和協調。
泰戈爾的詩充滿浪漫的風情和深邃的哲思,語言像流暢的溪水,自然、開放,而又奔湧不息。正因為此,泰戈爾也被譽為“詩聖”、“詩哲”。直至今天,在中國讀者心目中,泰戈爾仍是最具地位的外國作家之一,能與其匹敵的大概隻有莎士比亞一人。
“硬漢子”海明威
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郊外橡樹園鎮一個醫生的家庭。他的父親喜歡打獵、釣魚等戶外活動,他的母親喜愛文學,這些都對海明威日後的生活和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海明威加入美國紅十字會戰場服務隊,投身義大利戰場。大戰結束後,海明威被義大利政府授予十字軍功獎章、銀質獎章和勇敢獎章,獲得中尉軍銜。但是伴隨榮譽背後卻是他身上237處的傷痕和趕不走的惡魔般的戰爭記憶。
受母親喜愛文學的影響,海明威對創作也懷著濃厚的興趣。他在康復後一麵當記者,一麵寫小說。20世紀20年代是海明威文學創作的早期,他寫出了《在我們的時代裏》、《春潮》、《沒有女人的男人》和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等作品。
小說集《在我們的時代》是那個時代留給海明威的烙印,全文主要是對戰爭、暴力、痛苦和死亡的描述。海明威通過這個短篇集要說明的是“在我們的時代裏”並沒有真正的和平和幸福,隻有暴力和死亡,在這樣的現實麵前,人們從幼年時代起就處在一種恐懼、迷惘、被傷害的狀態中。
1926年,海明威的第一部重要的長篇小說《太陽照常升起》完成。這部小說通過描寫一群在歐洲流浪青年人的生活情景以及他們精神世界的深刻變化,反映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所造成的影響。這群年輕人迷失了前進的方向,終日遊手好閑,虛度光陰。他們想有所作為,但戰爭使他們精神迷惘,他們隻能在沉淪中度日,這代人被美國作家斯坦稱為“迷惘的一代”。由此,海明威和《太陽照樣升起》成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
《永別了,武器》被稱為是海明威“迷惘的一代”文學的最好作品。這本小說的主人公亨利是個美國青年,在義大利戰場上負傷後,愛上了英籍女護士凱薩琳。但在一次撤退時竟被誤認為是德國間諜而險些被槍斃。他跳河才保全了自己的性命,通過這件事,亨利決定擺脫戰爭。他和凱薩琳逃到了中立國瑞士。在那裏,他有一段美好難忘的幸福生活。但是在不久後,凱薩琳因難產離開了人世,嬰兒也因窒息而亡。亨利一個人被孤獨地留在世界上,他悲痛欲絕,欲哭無淚。
1939年,海明威以西班牙內戰為背景創作了著名的長篇小說《喪鍾為誰而鳴》,作品描寫了美國青年喬頓,誌願參加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鬥爭,他不僅在指定時間炸毀了一座具有戰略意義的橋樑,並且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獨自狙擊敵人,等待他的是死亡。這部作品是海明威中期創作中思想性最強的作品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擺脫了孤獨、迷惘與悲泣的情緒,把個人融入社會中,表現出為正義事業而獻身的崇高精神。
</br>
中、長篇小說是泰戈爾這一時期創作的一個亮點。《沉船》和《戈拉》為其代表作。
《沿船》標誌著孟加拉文學中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成熟,描寫的是剛剛大學畢業的青年知識分子羅梅西的曲折複雜的戀愛婚姻故事。羅梅西聽從父命迴鄉成婚,當晚他攜妻子坐船迴城時卻遇到風暴。當他在岸邊醒來,把同樣遇到風暴而沉船遇險的納裏納克夏的新婚妻子當做自己的妻子帶迴家時,一係列曲折的故事就此展開。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羅梅西的心地善良、屈從父命的軟弱和作者對印度封建習俗的批評。
而《戈拉》則是泰戈爾現實主義創作的最光輝成就。這是一部可以稱得上是史詩式的小說,它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獨立之路的思考。
戈拉是一個典型的印度民主主義者,堅信祖國一定會獨立。“戈拉就像是渴望自由、憤怒地為反抗自己社會和政治上的奴隸地位而鬥爭的印度心靈的化身。”但是,戈拉片麵地認為,要實現自己奮鬥的目標,必須徹底奉行印度教的傳統,包括種姓製度等落後的甚至是反動的傳統。
但印度的現實、鬥爭的實際情況使戈拉改變了上述觀念,尤其是當他知道自己根本不是婆羅門的後代之後,他終於擺脫了種姓和教派的束縛。他最終明白,要謀求獨立就必須在反對殖民主義的同時反對封建主義。
泰戈爾享年80歲,在一生長達60多年的文學創作中,總共留下了50多部詩集、多部中篇和長篇小說、100多部短篇小說、30多部散文作品、20多部劇本、1500多幅美術作品和2000多首歌曲。其中,《祖國致敬》的歌曲,在印度獨立後,被定為國歌。
值得一提的是,泰戈爾曾於20世紀20年代訪問過中國,是由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徐誌摩等接待的,在文學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話。
綜觀泰戈爾的一生,他不僅是位偉大的思想家,也是位偉大的行動者,他在印度乃至世界思想史上都有重要影響。他與羅曼·羅蘭、愛因斯坦等許多世界名人都有交往,畢生致力於東西文明的交流和協調。
泰戈爾的詩充滿浪漫的風情和深邃的哲思,語言像流暢的溪水,自然、開放,而又奔湧不息。正因為此,泰戈爾也被譽為“詩聖”、“詩哲”。直至今天,在中國讀者心目中,泰戈爾仍是最具地位的外國作家之一,能與其匹敵的大概隻有莎士比亞一人。
“硬漢子”海明威
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郊外橡樹園鎮一個醫生的家庭。他的父親喜歡打獵、釣魚等戶外活動,他的母親喜愛文學,這些都對海明威日後的生活和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海明威加入美國紅十字會戰場服務隊,投身義大利戰場。大戰結束後,海明威被義大利政府授予十字軍功獎章、銀質獎章和勇敢獎章,獲得中尉軍銜。但是伴隨榮譽背後卻是他身上237處的傷痕和趕不走的惡魔般的戰爭記憶。
受母親喜愛文學的影響,海明威對創作也懷著濃厚的興趣。他在康復後一麵當記者,一麵寫小說。20世紀20年代是海明威文學創作的早期,他寫出了《在我們的時代裏》、《春潮》、《沒有女人的男人》和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等作品。
小說集《在我們的時代》是那個時代留給海明威的烙印,全文主要是對戰爭、暴力、痛苦和死亡的描述。海明威通過這個短篇集要說明的是“在我們的時代裏”並沒有真正的和平和幸福,隻有暴力和死亡,在這樣的現實麵前,人們從幼年時代起就處在一種恐懼、迷惘、被傷害的狀態中。
1926年,海明威的第一部重要的長篇小說《太陽照常升起》完成。這部小說通過描寫一群在歐洲流浪青年人的生活情景以及他們精神世界的深刻變化,反映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所造成的影響。這群年輕人迷失了前進的方向,終日遊手好閑,虛度光陰。他們想有所作為,但戰爭使他們精神迷惘,他們隻能在沉淪中度日,這代人被美國作家斯坦稱為“迷惘的一代”。由此,海明威和《太陽照樣升起》成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
《永別了,武器》被稱為是海明威“迷惘的一代”文學的最好作品。這本小說的主人公亨利是個美國青年,在義大利戰場上負傷後,愛上了英籍女護士凱薩琳。但在一次撤退時竟被誤認為是德國間諜而險些被槍斃。他跳河才保全了自己的性命,通過這件事,亨利決定擺脫戰爭。他和凱薩琳逃到了中立國瑞士。在那裏,他有一段美好難忘的幸福生活。但是在不久後,凱薩琳因難產離開了人世,嬰兒也因窒息而亡。亨利一個人被孤獨地留在世界上,他悲痛欲絕,欲哭無淚。
1939年,海明威以西班牙內戰為背景創作了著名的長篇小說《喪鍾為誰而鳴》,作品描寫了美國青年喬頓,誌願參加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鬥爭,他不僅在指定時間炸毀了一座具有戰略意義的橋樑,並且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獨自狙擊敵人,等待他的是死亡。這部作品是海明威中期創作中思想性最強的作品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擺脫了孤獨、迷惘與悲泣的情緒,把個人融入社會中,表現出為正義事業而獻身的崇高精神。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