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遠古暨夏商西周三代宗教史 作者:史仲文/胡曉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同時,人們的頭腦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疑問:白天和黑夜是怎麽迴事?
颳風下雨又如何解釋?電閃雷鳴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麽會出現夢境?正在一起採集打獵的氏族成員怎麽會永遠的不動了?另外,還有海波的蕩漾,火山的爆發等等,這一切自然現象,都使得原始人感到頭昏目眩,同時對這些現象產生了奇異感、威脅感和恐懼感。因為不能解釋這些奇異現象,沒有能力去克服這些威脅,因此,原始人把一切不能理解的自然現象,都歸為有靈魂的存在,認為與人類的生存有密切的關係。從而,也就形成了信仰和崇拜超自然的神靈。
不言而喻,自然力和自然物對原始初民的生活產生著極大影響。萬物有靈是自然界的人格化,由於幻想有各種神靈,在人類的意識中便把這個世界變成了人與神的世界,而此時的人類,在很大程度上都要服從於大自然的安排。因此,崇拜自然界中的一切神靈,便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
正如拉法格所說:"在生命中和在自然中都存在著許多謎,這些謎常常占據著人的腦力,一當人們開始思想,他們就試圖來解答,並且盡其所能和按照他們的知識所允許的限度內解答了它們,原始人的這些解答,許多次都不得不是錯誤的,卻變成了無可爭辯的真理,作了思想的結構的基礎"1。人類在其發展的低級階段,沒有把自己和自然界區分開來,人把自然界的事物和現象在他身上產生的印象和感覺,看作是它們的特性。人把實在的、非神靈的事物現象轉化為神靈的、幻想的實體2。
在原始人的思維能力中,可以看出他們的萬物有靈觀念,已經獲得較高的發展。人類用同自身類比的方法,來判斷這些現象和力量,在他們看來,世界似乎是有靈性的,現象也似乎是那些與他們本身一樣的生物,即具有意識、意誌、需要、願望和情慾生活的活動結果,這些生物就是靈3。
事實上,生活在童年時期的原始人類,對自然界所發生的一切自然現象,都不能理解。人類在萬物有靈的環境中,差不多完全受著陌生的、對立的、不可理解的外部大自然的支配,因而自然界便成了人類生存及生產實踐活動的主宰。換句話,人類在大自然麵前,隻能是無條件的服從它。
原始人同時還認為,在他們周圍,這種具有靈魂的力量在自然界中是無所不在的。
民族誌的材料告訴我們,萬物有靈和神靈無所不在的宗教意識,在當代還有相當的殘餘。北美的印第安人崇拜的精靈便多達百種以上。在中國古代的神話中,也有關於盤古創造萬物的傳說,"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理,肌肉為田土,發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甿"1。
萬物有靈的產生,是原始宗教賴以形成和發展的基礎,並在這種基礎上相繼產生了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生育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這些原始宗教形式,盡管其產生的序列有先有後,但在其發展過程中,卻始終與萬物有靈觀念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映現著原始人的思維觀念。
在原始人看來,他們周圍的一切事物都有神秘性,對他們來說,任何動物,任何植物,任何一種自然現象,都可能直接影響著他們的生活。所以,原始人把一切存在著的東西,都認為具有神秘的屬性,他們被一些複雜的意識狀態包裹著,宗教意識也在自己的心靈深處占居著固定的位置。
從人類思維的發展來看,在原始人類的初期,思維僅局限於最近的感覺所及的環境;人們所能思索的,僅是他們能夠直接感覺的東西或現象。而萬物有靈則是一個內容更加廣泛和更加複雜的高級概念,是原始人類抽象思維
1 拉法格:《思想起源論》,三聯書店1978 年版,第121 頁。
2 加巴拉耶夫:《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科學出版社1959 年版,第31 頁。3 《普列漢諾夫哲學著作選集》第三卷,第365 頁。
1 馬驌:《繹史?五運歷史記》卷一。
能力進一步發展的結果。
實際上,"原始思維和我們的思維一樣,關心事物發生的原因,但它是循著根本不同的方向去尋找這些原因的。原始思維是在一個到處都有著無數神秘力量在經常起作用,或者即將起作用的世界中進行活動的。簡而言之,看得見的世界和看不見的世界是統一的,在任何時刻裏,看得見的世界的事件都取決於看不見的力量。用這一點也可以解釋夢、兆頭、上千種形形色色的占卜、祭祀、咒語、宗教儀式和巫術在原始人的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如我們已經見到的那樣,任何事情,即使是稍微有點兒不正常的事情,都立刻被認為是這種或那種神秘力量的表現"1。
盡管如此,萬物有靈概念的產生,也應被看作是原始人在同大自然的鬥爭中,在自然界瞬息萬變的種種現象啟示下,探索大自然與人類本身的奧秘所取得的一大成果之一。
萬物有靈論,因為包括的內容廣泛,通常又稱泛靈論,是宗教中最原始的,也是最普遍的形式之一。應該指出的是,原始宗教中的神靈不是一成不變的,往往隨著生產的發展而變化,例如狩獵經濟時期,動物是人類的生活資料來源,因此,這時的神靈主要是動物神。農業經濟時期,構成六畜興旺、五穀豐登的主要條件,主要是氣候和其它自然條件,因而人們崇拜的對象,又主要是天神和地神等。然而,無論怎樣變化,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觀念,始終支配著原始人的思維。
</br>
颳風下雨又如何解釋?電閃雷鳴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麽會出現夢境?正在一起採集打獵的氏族成員怎麽會永遠的不動了?另外,還有海波的蕩漾,火山的爆發等等,這一切自然現象,都使得原始人感到頭昏目眩,同時對這些現象產生了奇異感、威脅感和恐懼感。因為不能解釋這些奇異現象,沒有能力去克服這些威脅,因此,原始人把一切不能理解的自然現象,都歸為有靈魂的存在,認為與人類的生存有密切的關係。從而,也就形成了信仰和崇拜超自然的神靈。
不言而喻,自然力和自然物對原始初民的生活產生著極大影響。萬物有靈是自然界的人格化,由於幻想有各種神靈,在人類的意識中便把這個世界變成了人與神的世界,而此時的人類,在很大程度上都要服從於大自然的安排。因此,崇拜自然界中的一切神靈,便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
正如拉法格所說:"在生命中和在自然中都存在著許多謎,這些謎常常占據著人的腦力,一當人們開始思想,他們就試圖來解答,並且盡其所能和按照他們的知識所允許的限度內解答了它們,原始人的這些解答,許多次都不得不是錯誤的,卻變成了無可爭辯的真理,作了思想的結構的基礎"1。人類在其發展的低級階段,沒有把自己和自然界區分開來,人把自然界的事物和現象在他身上產生的印象和感覺,看作是它們的特性。人把實在的、非神靈的事物現象轉化為神靈的、幻想的實體2。
在原始人的思維能力中,可以看出他們的萬物有靈觀念,已經獲得較高的發展。人類用同自身類比的方法,來判斷這些現象和力量,在他們看來,世界似乎是有靈性的,現象也似乎是那些與他們本身一樣的生物,即具有意識、意誌、需要、願望和情慾生活的活動結果,這些生物就是靈3。
事實上,生活在童年時期的原始人類,對自然界所發生的一切自然現象,都不能理解。人類在萬物有靈的環境中,差不多完全受著陌生的、對立的、不可理解的外部大自然的支配,因而自然界便成了人類生存及生產實踐活動的主宰。換句話,人類在大自然麵前,隻能是無條件的服從它。
原始人同時還認為,在他們周圍,這種具有靈魂的力量在自然界中是無所不在的。
民族誌的材料告訴我們,萬物有靈和神靈無所不在的宗教意識,在當代還有相當的殘餘。北美的印第安人崇拜的精靈便多達百種以上。在中國古代的神話中,也有關於盤古創造萬物的傳說,"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理,肌肉為田土,發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甿"1。
萬物有靈的產生,是原始宗教賴以形成和發展的基礎,並在這種基礎上相繼產生了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生育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這些原始宗教形式,盡管其產生的序列有先有後,但在其發展過程中,卻始終與萬物有靈觀念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映現著原始人的思維觀念。
在原始人看來,他們周圍的一切事物都有神秘性,對他們來說,任何動物,任何植物,任何一種自然現象,都可能直接影響著他們的生活。所以,原始人把一切存在著的東西,都認為具有神秘的屬性,他們被一些複雜的意識狀態包裹著,宗教意識也在自己的心靈深處占居著固定的位置。
從人類思維的發展來看,在原始人類的初期,思維僅局限於最近的感覺所及的環境;人們所能思索的,僅是他們能夠直接感覺的東西或現象。而萬物有靈則是一個內容更加廣泛和更加複雜的高級概念,是原始人類抽象思維
1 拉法格:《思想起源論》,三聯書店1978 年版,第121 頁。
2 加巴拉耶夫:《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科學出版社1959 年版,第31 頁。3 《普列漢諾夫哲學著作選集》第三卷,第365 頁。
1 馬驌:《繹史?五運歷史記》卷一。
能力進一步發展的結果。
實際上,"原始思維和我們的思維一樣,關心事物發生的原因,但它是循著根本不同的方向去尋找這些原因的。原始思維是在一個到處都有著無數神秘力量在經常起作用,或者即將起作用的世界中進行活動的。簡而言之,看得見的世界和看不見的世界是統一的,在任何時刻裏,看得見的世界的事件都取決於看不見的力量。用這一點也可以解釋夢、兆頭、上千種形形色色的占卜、祭祀、咒語、宗教儀式和巫術在原始人的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如我們已經見到的那樣,任何事情,即使是稍微有點兒不正常的事情,都立刻被認為是這種或那種神秘力量的表現"1。
盡管如此,萬物有靈概念的產生,也應被看作是原始人在同大自然的鬥爭中,在自然界瞬息萬變的種種現象啟示下,探索大自然與人類本身的奧秘所取得的一大成果之一。
萬物有靈論,因為包括的內容廣泛,通常又稱泛靈論,是宗教中最原始的,也是最普遍的形式之一。應該指出的是,原始宗教中的神靈不是一成不變的,往往隨著生產的發展而變化,例如狩獵經濟時期,動物是人類的生活資料來源,因此,這時的神靈主要是動物神。農業經濟時期,構成六畜興旺、五穀豐登的主要條件,主要是氣候和其它自然條件,因而人們崇拜的對象,又主要是天神和地神等。然而,無論怎樣變化,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觀念,始終支配著原始人的思維。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