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領兵將領或地方軍政長官之稱。蜀於邊緣諸郡皆置都督領兵屯守。
邸閣督:邸閣為囤積糧穀之所,其督為守備屯所士卒之長。
典學從事:漢製,司隸校尉及州刺史之下,設從事史若幹人,分司州政。蜀在益州設典學從事,總領一州之學政。
典曹都尉:蜀置,劉備定蜀,較鹽鐵之利而設鹽府校尉,並置典曹都尉以屬之,掌供繼軍糧。
都尉:都尉名官甚多,多為主兵武官。地方郡國都尉,主兵。
都護:漢宣帝時,置兩域都護,為加官。東漢光武帝時設都護將軍。三國魏沿置。蜀有中都護、行都護之號,職權如大都督,總領內外諸軍事。吳設左右都護,盡護諸軍。
奮威校尉:校尉為次於將軍之武職。有各種名號,奮威校尉僅三國吳置。
奮武校尉:位在將軍下。三國時校尉名號甚多,職責亦不同。奮武校尉僅吳置,魯肅任之。
奮武將軍:漢末,曹操、呂布曾任是官。三國時魏吳有置,蜀未見。
奮威將軍:西漢始置。三國均置,第四品。
符節令:秦漢時置此官,屬少府,掌府節。魏置符節令,別為一台,位次禦史中丞。令一人,六百石,第五品。掌授節、銅虎符、竹使符。吳蜀亦置。
奉尚:“尚”他本均作“常”,即奉常(太常)。
奉車都尉:漢武帝時設奉車、駙馬、騎三都尉,皆比二千石。奉車都尉掌禦乘輿馬。魏時為第六品,秩比二千石。
輔國大將軍:後漢時期設立的高級將軍位,位在“四鎮”大將軍之上。
輔國將軍:漢獻帝時伏完任此官。三國時均置此號。
關內侯:秦置。爵第十九級,位次於列侯。有其號,無國邑。
光祿大夫:秦郎中令屬官有中大夫,漢更名為光祿大夫,秩比二千石。魏時為第三品,位次三公。無固定職守,相當於顧問。諸公告老及在朝重臣加拜此官以示優重。
橫江將軍:三國時僅吳置。以魯肅任之,鎮守沿江轄地,用以橫掃來犯之敵,故名。
黃門丞:西漢少府屬官有此職,東漢因之。黃門令之佐吏有丞、從丞各一人。
黃門令:西漢少府屬官有此職,東漢因之。秩六百石,宦者充任,主省中諸宦者。
護軍:秦置護軍都尉。漢初又稱護軍中尉。武帝時設護軍將軍。護軍之號,有時即指竣軍將軍或中護軍之簡稱。
護軍將軍:秦置護軍都尉,漢因之,陳平曾任此職,盡護諸將。漢武帝時屬大司馬。建安12年改護軍為中護軍。魏亦置護軍,主武官選,隸領軍。資重者為護軍將軍,資輕者為中護軍。
侯相:即列侯封國的相,主治民,如縣令、長。
後典軍:三國時蜀於監軍之下置典軍,分前、後、中三典軍。吳亦置,但分左、右、中。
後將軍:東漢雜號將軍甚多,有以前、後、左、右名之者。魏時為第三品。
虎威將軍:三國時雜號將軍之一。魏吳有置。
虎賁中郎將:《周禮·夏官》記有虎賁氏,掌王出入儀衛。漢平帝元始元年更名為虎賁郎,置中郎將統領。秩比二千石。
建武中郎將:三國吳置,胡綜任之。
金曹從事:三國吳置。魏置金曹掾,主管貨幣鹽鐵事。吳置金曹從事,胡綜任之。
建武將軍:曹魏置,第五品。
建威將軍:曹魏置,第四品。吳蜀亦置。
邸閣督:邸閣為囤積糧穀之所,其督為守備屯所士卒之長。
典學從事:漢製,司隸校尉及州刺史之下,設從事史若幹人,分司州政。蜀在益州設典學從事,總領一州之學政。
典曹都尉:蜀置,劉備定蜀,較鹽鐵之利而設鹽府校尉,並置典曹都尉以屬之,掌供繼軍糧。
都尉:都尉名官甚多,多為主兵武官。地方郡國都尉,主兵。
都護:漢宣帝時,置兩域都護,為加官。東漢光武帝時設都護將軍。三國魏沿置。蜀有中都護、行都護之號,職權如大都督,總領內外諸軍事。吳設左右都護,盡護諸軍。
奮威校尉:校尉為次於將軍之武職。有各種名號,奮威校尉僅三國吳置。
奮武校尉:位在將軍下。三國時校尉名號甚多,職責亦不同。奮武校尉僅吳置,魯肅任之。
奮武將軍:漢末,曹操、呂布曾任是官。三國時魏吳有置,蜀未見。
奮威將軍:西漢始置。三國均置,第四品。
符節令:秦漢時置此官,屬少府,掌府節。魏置符節令,別為一台,位次禦史中丞。令一人,六百石,第五品。掌授節、銅虎符、竹使符。吳蜀亦置。
奉尚:“尚”他本均作“常”,即奉常(太常)。
奉車都尉:漢武帝時設奉車、駙馬、騎三都尉,皆比二千石。奉車都尉掌禦乘輿馬。魏時為第六品,秩比二千石。
輔國大將軍:後漢時期設立的高級將軍位,位在“四鎮”大將軍之上。
輔國將軍:漢獻帝時伏完任此官。三國時均置此號。
關內侯:秦置。爵第十九級,位次於列侯。有其號,無國邑。
光祿大夫:秦郎中令屬官有中大夫,漢更名為光祿大夫,秩比二千石。魏時為第三品,位次三公。無固定職守,相當於顧問。諸公告老及在朝重臣加拜此官以示優重。
橫江將軍:三國時僅吳置。以魯肅任之,鎮守沿江轄地,用以橫掃來犯之敵,故名。
黃門丞:西漢少府屬官有此職,東漢因之。黃門令之佐吏有丞、從丞各一人。
黃門令:西漢少府屬官有此職,東漢因之。秩六百石,宦者充任,主省中諸宦者。
護軍:秦置護軍都尉。漢初又稱護軍中尉。武帝時設護軍將軍。護軍之號,有時即指竣軍將軍或中護軍之簡稱。
護軍將軍:秦置護軍都尉,漢因之,陳平曾任此職,盡護諸將。漢武帝時屬大司馬。建安12年改護軍為中護軍。魏亦置護軍,主武官選,隸領軍。資重者為護軍將軍,資輕者為中護軍。
侯相:即列侯封國的相,主治民,如縣令、長。
後典軍:三國時蜀於監軍之下置典軍,分前、後、中三典軍。吳亦置,但分左、右、中。
後將軍:東漢雜號將軍甚多,有以前、後、左、右名之者。魏時為第三品。
虎威將軍:三國時雜號將軍之一。魏吳有置。
虎賁中郎將:《周禮·夏官》記有虎賁氏,掌王出入儀衛。漢平帝元始元年更名為虎賁郎,置中郎將統領。秩比二千石。
建武中郎將:三國吳置,胡綜任之。
金曹從事:三國吳置。魏置金曹掾,主管貨幣鹽鐵事。吳置金曹從事,胡綜任之。
建武將軍:曹魏置,第五品。
建威將軍:曹魏置,第四品。吳蜀亦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