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想必喜愛三國的朋友都知道這句出自曹植《洛神賦》的辭句為誰而寫!她就是被譽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第一位女詩人的甄洛!

    甄洛,又名甄宓,公元(182——221年),中山無極人,東漢王朝宰相(太保)甄邯的後裔,上蔡令甄逸的女兒,魏文帝曹丕的皇後,故後人也有稱其為甄姬、甄妃、甄後的。

    據資料記載,甄洛不僅懿德賢淑、儀態萬方,而且聰明絕倫。《三國誌》記載:年九歲,喜書,視字輒識,數用諸兄筆硯,兄謂後言:“汝當習女工。用書為學,當作女博士邪?”後答言:“聞古者賢女,未有不學前世成敗,以為己誡。不知書,何由見之?”留有《甄皇後詩選》,其中的《塘上行》堪稱樂府詩歌的典範,膾炙人口,流傳至今。

    然像貂蟬,蔡琰一樣,古時的美女多為坎坷、薄命。甄洛三歲時失去父親,然因其聰明絕倫,九歲能文識禮,十多歲時便嫁於袁紹兒子袁熙(暈,童女……放到現在可是違法啊:),因為袁家也是名門之後,古時大多講門當戶對,後袁熙被外調出去守幽州,甄氏獨自留在冀州。但官渡之戰後,袁紹元氣大傷,接下來的幾年為曹操所滅。曹軍踏平冀州時,曹丕捷足先登“搶”其為室,其實曹操也對甄洛有意(兩個大色狼啊,不過哪個男人不喜歡美女呢?:),這裏也間接反應出甄洛的容貌傾城,不過也可能曹氏對甄洛的才德有所耳聞。

    被曹丕娶為妻之後,寵幸有加,生魏明帝曹叡及東鄉公主,後來曹丕寵幸郭後、李、陰貴人等,漸漸失意,作哀怨詩,被曹丕賜死,葬於鄴城,時年才39歲,後魏明帝曹叡即位,追諡其為“文昭皇後”。

    甄洛與曹植的關係?應該是叔嫂關係。但曹植為其寫《洛神賦》,足見曹植對甄洛的欽慕之情,又逢甄洛失意之時,曹植又是才氣橫溢,難免……小弟在這也不在細說,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小弟之前也已說過不必深究,也沒意義,隻要大家有個談資即可,此卷也是娛樂、休閑所用哦。還有關於甄洛、甄宓名字的由來,小弟在這也不再細說,大家可以搜索查看“洛神傳說”,古時的女子尤其是在戰爭混亂年代,女性的名字好多都是不被記錄的,所以甄姬的真名已無法考證,甄洛、甄宓隻是後人通過一些資料或者結合一些記載所給的,但不管怎樣,甄洛的才德舉世公認,小弟是最喜歡甄姬的,在小弟的書中,甄洛可能成為項雲的美女軍師,不知大大們能不能接受或者有其他更好的建議,盡管直言,多謝!三國三大美女各有其特色,小弟的個人觀點哦,有不對的地方萬物見怪哦:)貂蟬為“義”,這裏的“義”並非義氣,而且一種舍生取義的大義,為了國家,甘願犧牲自己。不管是像演義中所說貂蟬是自告奮勇,還是就是男人手中的離間工具,或是壓根就沒這事也好,這並不影響貂蟬占據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地位!

    蔡琰為“才”,文才與氣質並存,又兼得外族文化熏陶,使得其能文才的同時,又會“曲”才,小弟一直認為,美女懂音律,像蔡琰這種可以說是精通音律的,身上總是隱含著一股無形的氣質,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涵養”之類的。

    而甄洛則為“德”,德才兼備,在古時婦女的德被看的很重,而史書記載的甄洛基本都是德才兼備,故曹操、曹丕、曹植都對甄洛有意,不管後來失寵甄洛有否心理受挫而改變性情,至少在這之前甄洛識文禮,孝敬曹丕的母親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又兼才華出眾,故小弟在三國女性中最喜歡的就是甄洛,見笑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叱吒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城絕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城絕唱並收藏三國之叱吒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