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軍團仰攻丘陵~


    殺傷震天,明晃晃的刺刀在陽光下閃耀著光澤。


    羅刹軍火炮轟擊速度明顯放緩,沒法子,灰色牲口可以無視惡劣工況,大炮可不行。


    大炮比牲口嬌貴。


    督戰的羅刹男爵急了:


    “炮火不能停啊,繼續啊。”


    “男爵閣下,繼續會炸膛的。”


    “因炸膛死掉的人撫恤金翻倍。聽從我的命令,戰後每人再加5枚金幣。我這就讓人去取水降溫~”


    ……


    雇主雖然不講科學,但是講經濟學。


    中年雇傭兵們人窮誌短,咬牙賭命。陣地上方,白霧蒸騰~


    轟!


    炸膛了。


    男爵不為所動。


    雇傭兵們一邊向上帝祈禱,一邊拚命潑水給炮筒冷卻。


    底下~


    吳軍螞蟻一般衝上來。


    羅刹軍開始往下扔炸彈。


    羅刹也有擲彈兵,而且危險係數特別高。


    吳軍炸彈1斤半,羅刹炸彈5斤半。


    吳軍擲彈兵能扔9丈遠,羅刹擲彈兵隻能扔3丈,隻求殺傷敵人,不怕炸死自己。


    ……


    蘇沃洛夫的臉上泛起紅暈。


    他的視線被戰場騰起的大團大團的硝煙遮蔽,遠方戰況模糊不清。


    看不清~


    一點也看不清~


    幾十萬槍炮轟鳴,煙霧可想而知。


    他扭頭囑咐一名副官:


    “找到庫圖佐夫上校,讓他接手後方防禦部隊。如果我死了,就讓他臨時接管中亞方麵軍,直到女皇任命的新司令官抵達。”


    “找到奧涅金,告訴他從現在開始,哥薩克自由尋找戰機。他可臨機決斷,無需報我。”


    副官敬禮,匆匆離開。


    蘇沃洛夫將軍能成為帝國陸軍的戰神絕非偶然,光是這份胸襟就非貴族可比擬。


    ……


    此時,哥薩克騎兵和吳軍輕騎兵的纏鬥早就告一段落。


    雙方傷亡都很大。


    草地上躺滿了屍體。


    騎兵集群高速對衝的一瞬間,無數馬鞍空了。


    兀思買捂著胳膊,血流不止,佩劍也不知丟在哪兒了。


    他惡狠狠地盯著4裏外的哥薩克。


    軍醫趕來包紮。


    兀思買望著周圍屍體,心中產生了一個悲哀的結論:蒙古騎兵的戰鬥力遠不如哥薩克騎兵。


    己方的裝備優勢,也無法完全抵消戰鬥力的差距。


    ……


    一長纓騎士飛速跑來:


    “林帥有令,輕騎兵軍團與主力匯合,準備總攻。”


    兀思買一把推開軍醫,勉力上馬,帶領殘兵5000騎離開。


    西征軍所有高級將官在戰前都已知曉林帥的安排——等待時機,用藏匿在輜重車內的火箭彈一股腦砸在蘇沃洛夫的腦袋上。


    此時,時機已成熟。


    圍繞丘陵高地,羅刹軍裏三層外三層布防。


    從低到高,形成了步兵——炮兵——指揮中樞的分布格局。


    ……


    客觀評價,第3軍團的戰鬥力隻能算中規中矩。司令官韋俊攻了4次都被打退。


    正當他混身冒汗時,傳令兵趕到。


    “撤!林帥有令,500息內,第3軍團後撤2裏。”


    “火箭彈馬上覆蓋。”


    “快!”


    韋俊向後瞅了一眼,隻看見大團煙霧,啥也看不著。這種情況黑火藥戰爭時代的戰場很正常。


    但今日卻不是。


    有300名吳軍在各處燃燒濕稻草刻意加強了硝煙。


    濃重的煙霧掩護之下~


    火箭彈炮兵們開始組裝最簡易的鐵發射架,一個架子裝20枚火箭彈,引線整齊的露在尾端。


    ……


    點火手透過大霧,聽到了那熟悉的哨聲,其間還夾雜著軍官的怒吼:


    “火箭彈,放。”


    火把快速掠過引線。


    呲呲呲~


    20根引線幾乎在同時被點燃。


    咻咻咻~


    一根根火箭彈騰空而起。


    點火手看不見火箭的軌跡,也看不見火箭的落點。


    7丈之外~


    早已待命的裝填手迅速抱著第二批火箭彈衝向發射架,將火箭彈放置於兩根鐵環之間即可。


    簡單,省時。


    ……


    轟~


    霧氣裏陡現爆炸的火光。


    殉爆事故是不可避免的。


    因為架子上排列的火箭彈之間間隙很小,存在被尾焰火互相引燃導致殉爆的可能。


    但無所謂了。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科學算個p,事故算個p。


    隻要能在短時間內傾泄出足夠多的火箭彈,那就是勝利。


    ……


    為了搶進度、方便運輸,伊犁重工甚至省略了火箭彈的尾翼,一切的一切隻為了此刻的彈如雨下。


    第3軍團後撤士兵此刻集體抱頭鼠竄,司令官韋俊跑的帽子都丟了。


    頭頂是咻咻咻的火箭彈。


    周圍是落地炸響的火箭彈。


    誤傷?


    顯然是不被認可的。


    今日全場隻有英勇戰死之人,沒有被友軍誤傷之窩囊兵。


    丘陵高地!


    炸點四麵開花,炮陣地殉爆,馬車殉爆,數不清的灰色牲口抱頭鼠竄。


    蘇沃洛夫站在軍旗之下,整個人好似花崗岩一般安靜。


    完了。


    不止中亞方麵軍完了。


    200多年的努力,若幹代君王的努力,今日全部化為灰燼。帝國將永遠失去西伯利亞~


    ……


    “司令官,您快撤吧。”


    蘇沃洛夫背著手,臉色平靜:


    “當話劇落幕的時候,演員必須站在舞台上麵。”


    “作為方麵軍總司令,我現在下達最後一道軍令,指揮部準將以下所有人立即離開高地。將來和吳軍鏖戰需要你們活下去。”


    眾軍官敬禮,後撤。


    蘇沃洛夫嘴裏都是血腥味。


    他很平靜的望著四麵八方騰起的炸點和無數狼奔豕突的灰色牲口,拔出禦賜佩劍,默默擦拭。


    下一秒。


    連續多發火箭彈墜下。


    劇烈的爆炸中,山頭再無一人站立,軍旗折斷~


    ……


    9000顆火箭彈,在煙霧中施放完畢。


    不需要瞄準,不需要視線,概率覆蓋罷了。


    半刻鍾後~


    籠罩戰場的厚重煙霧終被寒風吹散,望著一片狼藉無人站立的山頭,數萬吳軍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唿聲。


    林淮生拔出佩劍:


    “第2軍團和甲士留守,看護大炮和輜重。輕騎兵軍團隨同步兵前進,追殺時盡量不要分散,時刻小心哥薩克~


    “所有人全部拿起武器,追殺羅刹軍!”


    一刻鍾後,


    吳軍衝上山頭,找到了蘇沃洛夫和一群將軍的屍體。


    ……


    奧涅金沒有掩護潰敗的友軍。


    他率領殘部12000騎遠遁逃去了秋明。


    在剛才的交戰過程中,他看出了吳軍騎兵素質不如麾下哥薩克,大規模作戰時,吳軍騎兵占不到便宜。


    但是,奈何他們的武器太好。


    小規模纏鬥,吳軍騎士人手兩杆雷銃,噴子一響,己方要麽人傷要麽馬傷。


    女皇可不會為哥薩克配備這麽好的武器。


    決戰輸了,蘇沃洛夫擔負全責,奧涅金可不是楊家將。


    ……


    當確定殘餘的哥薩克騎兵徹底退出戰鬥後。


    吳軍輕騎兵散開追殺40餘裏,刀卷刃,槍戳彎,騎兵們重複機械砍殺,疲憊到抬不起胳膊。


    兩大帝國的決戰,以吳軍大勝收尾。


    吳軍戰死15000餘人,重傷7000餘人,輕傷無算。殺傷羅刹軍18萬,俘虜15萬,擊斃蘇沃洛夫以下將官13人。


    戰後統計,


    傷亡最為慘重的是第2軍團和輕騎兵軍團,其次是甲士集群。


    第4日。


    林淮生才下令收攏兵力,休整1日後沿著額爾齊斯河北進。


    目標秋明!


    ……


    西清作為帝國的附庸,也配合主子展開了軍事掃蕩。


    裏海之畔,狼煙四起。


    清軍先驅趕哈薩克牧民去填羅刹人的棱堡,然後驅趕羅刹俘虜去填下一個棱堡。


    滾雪球~


    越打越有滋味。


    當然,


    永琰在蕭妃的建議下給吳軍送去了3000頭羊,1000頭牛,2000匹戰馬,和1個孩子。


    忠!誠!


    也許是大草原的遼闊讓永琰忘記了昔日的仇恨。


    他發現出國了也挺好。


    如今大爹和大爹開戰。


    小弟和小弟開戰。


    曾經的羅刹中亞三小弟:哈薩克汗國已經亡了,接下來就是慢慢蠶食希瓦汗國和哈拉汗國。


    ……


    當蘇沃洛夫戰死,中亞方麵軍全軍覆沒的消息傳開之後。


    巴什基裏亞部落立馬反了。


    巴什基裏亞人被壓抑的太久,豎起反旗後,就如同蝗蟲一般,伏爾加河東岸擁有大片土地的地主們紛紛被殺,財產被奪。


    情報署“每戶給30畝地、3個農奴、3個日耳曼女人”的承諾,輕鬆實現了。


    巴什基裏亞人起義,就像是多米諾骨牌倒下了一張。


    連鎖反應無法遏製。


    韃靼人、楚瓦什人,馬裏人,卡爾梅克人紛紛跟上,整個伏爾加河流域亂成了一鍋粥。


    無數蠻族部落一邊派人聯係吳軍表忠誠,一邊匆忙起兵撕咬昔日強大而殘暴的羅刹主子。


    天下,苦羅刹久矣。


    ……


    林淮生指揮大軍搶在冬季來臨之前攻占了秋明。


    在開戰之前,哥薩克騎兵棄城逃跑。


    首領奧涅金是英明的。


    因為攻打秋明的吳軍利用蒸汽船航運優勢,一次性發射了5000顆火箭,將秋明夷為平地。


    大火燃燒了2天2夜。


    大量的木製房屋,無法救火。


    戰爭往往就是這樣,當一種先進戰術或者一種新式武器突然問世就能一直壓製敵軍,直到反製手段出現。


    例如馬克沁,例如閃電戰、例如無人機。


    一招鮮吃遍天。


    好用,就一直用。


    ……


    當秋明地區的第一場降雪來臨時~


    林淮生果斷下令撤軍,大批吳軍乘坐由蒸汽船牽引的船隊迴到額爾齊斯河上遊,然後步行迴到伊犁過冬。


    士兵用水泥在秋明遺址附近修了一座麵積僅有5畝地的棱堡。


    500精銳駐守其中。


    吳軍蒸汽船冒著大雪在未曾全部封凍的額爾齊斯河上來迴穿梭,將大批武器彈藥、糧食衣被、燃料藥品運輸到秋明。


    待明年春暖花開之後,再行擴建。


    想來,


    慘敗的羅刹軍隊是無力在嚴寒的冬季攻下這座水泥堡壘的。


    ……


    臘月裏,西線捷報傳到蘇州府。


    李鬱仰天大笑,帝國大業又前進了一步,漫長的西伯利亞運輸線首尾皆被掐斷,剩餘據點被自己拔除隻是時間問題。


    戰爭已無懸念。


    將來,吳國羈縻西伯利亞會比南洋模式還粗糙。


    李鬱打算,除在極少數重要樞紐據點駐紮極少量正規軍之外,偌大的西伯利亞全部交給正在招募的民間探險隊。


    武裝探險隊將代替帝國在這片冰封荒原上行使一切權利。


    除了皮毛和黃金,帝國對西伯利亞沒有要求,也不會投入一分錢。


    ……


    除夕,吳皇在重臣雲集的酒宴上公開喊出了明年的工作重點:


    跑馬圈地。


    擴大貿易。


    早在去年夏天,吳國第一批移民前往南亞次大陸據點、北美西海岸據點的海船就已出發。


    今年春天,又派遣了第二批海船。


    帝國根據《蘇州條約》所取得的海外殖民據點,加上現有殖民地、保護國,將構成一張遍布全球的財富航運網絡。


    吳國處於這張網絡的中心。


    最主要還是缺船。


    考慮到吳廷公派匠人從撒克遜人那學到了500噸以下全套造船技術,所以缺船本質,是缺優質木材。


    對應策略也簡單,到南洋去砍樹。


    ……


    自從簽署了保護國條約後,吳廷年年催債,中南半島的各國君主拿什麽還?


    答案是:礦產、森林。


    各國君主無需自己掏一錠銀子,隻需將境內的巨木、礦產抵給吳國。


    吳廷再把這些資源折價,抵給巨商。


    巨商們玩命開采,他們壓根不想付工錢,全用的奴工。


    擔心奴工造反,又從國內重金雇傭采礦的管理人員和武裝保安隊。


    不少吳軍輕度傷殘退役士兵海外再就業,搖身一變成了南洋的保安隊長,拿不錯的年薪。


    在這麽一個經濟鏈條裏,帝國贏,商人贏,退役士兵也贏。


    三贏。


    ……


    吳廷把南洋地區,分為兩種類型。


    一,殖民地。範圍是各大島嶼。


    二,半殖民地。範圍是中南半島諸國。


    南洋地區的大型島嶼,尚處於原始奴隸社會。島上幾乎沒有由土著建立的統一政權,多是部落製,有領地意識,無族群意識。


    中南半島各國,進入了封建社會,具備基礎文明。


    這也符合文明擴散論——文明,一定從高地向四周低低逐步擴散。


    這個世上沒有不擴散的文明。


    所以,


    周圍的被輻射低地,會和高地逐漸縮小文明差距。


    最終,他們還會向高地發起挑戰,甚至有可能成功。


    大唐末期的亂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李鬱認為:


    文明擴散的趨勢無可阻擋,技術的絕對保密期不會超過20年。


    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高級文明內植入一些東西。就像是巧克力,人吃了幸福,狗吃了會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清話事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憂鬱笑笑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憂鬱笑笑生並收藏大清話事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