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是商朝大臣,曾經輔佐五代君王。商王太甲昏庸無道,伊尹把他放逐到桐宮反省。在太甲自我悔改後又重新把他接了迴來。
這是古代士大夫筆下的一個君臣和諧的美好傳說。
霍光權傾朝野可是他也並沒有篡位而是一心一意的輔佐劉漢皇帝。
張楷說伊尹霍光的意思仿佛是在說信王張榛想讓長壽做伊尹霍光那樣的人輔佐自己。
長壽從揮王張楷府上出來想了想並沒有再去信王府上而是去找曾紀厚。
“令父曾老太公擔任大楚國三司使掌管大楚國財富二十多年。你也是咱們流民軍的掌櫃。現在我有一件事情要請教你。”長壽說道。
“石再亮建議疏浚永濟渠。北通涿州,南抵祖龍河。再通過通濟渠直抵蘇杭。你覺得這件事怎麽樣?你迴到大名府後請教一下曾老太公,工程浩大不知道要扔進去多少銀子?”長壽擔心的問道。
“如果都總管隻是問疏浚永濟渠的花費那麽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每年朝廷花在疏浚上的費用不下百萬兩白銀。”曾紀厚答道。
“疏浚以後朝廷不是還可以收取過稅嗎?兩者相抵入大於出吧?”長壽問道。
曾紀厚苦笑著搖頭。
“一百萬兩銀子最後能用到修渠上的不足五十萬兩。商賈行船於渠上收關津稅百萬,最後迴到朝廷手裏的不足五十萬。一來一去朝廷損失百萬!”曾紀厚接著說道。
“貪是天性。為之奈何?”長壽也是無奈的說道。他又想起了與肖嚴討論的貪官汙吏的問題。
“大人要疏浚永濟渠想的就是利國利民,而不是為了一家一姓的私利。雖然現在我們並不缺錢,但是總不能把銀子白白扔進水裏吧?如果隻是為了貨暢其流,為天下蒼生謀福利,那麽我倒有一個主意。”曾紀厚說道。
“你有什麽主意?說出來聽聽。”長壽說道。
“我們並不出錢,而由百姓出錢疏浚永濟渠!”曾紀厚答道。
“總不能讓百姓白出錢吧?強迫的事我不能幹。”長壽說道。
“當然不是強迫而是自願!將來用關津稅補償。出錢多的,返利也多。”曾紀厚答道。
“大名府的士紳大戶家資豐厚。你的這個主意不會是給他們量身定做的吧?”長壽問道。
“怎麽會!真定府裏的大戶也很多。三萬多流民軍士兵人人都可以入股。鹽山的鹽場鹽民也可以用鹽入股啊。”曾紀厚解釋道。
“好,不過我要讓流民軍士兵和平常百姓先入股。最後還不夠再由大戶入股。”長壽說道。
曾紀厚點頭。
“現在最缺的就是人,有能力的人!分派數萬百姓分段疏浚渠道不是誰都能幹的。這件事我就交給你,你去尋找過去曾經參與修建渠道的人。趁秋冬之際把永濟渠疏浚完成後,我就帶領流民軍乘船直抵涿州。”長壽說道。
涿州離北麵的燕山府不過二百多裏了。
借用水道可以日夜行軍比走旱路用牲畜拉車運輸軍需快很多也省很多。
將來攻打燕山府和周圍燕雲其他州縣的時候,士兵和輜重可以通過水路源源不絕的運到戰場。
就是依靠圍城就能耗死缺乏補給的烏骨人。
“我馬上就迴大名府。先向父親和城裏其他至仕還鄉的官員請教再拿出一個章程來。”曾紀厚興奮的說道。
“你剛才說的入股好啊。如果百姓都覺得國於我有份而不是與我無關。國得利則百姓人人得利,國受損則百姓人人受損。這樣的國不會亡!”長壽說道。然後他轉身就走了出去。
曾紀厚呆呆的站在那裏琢磨著長壽剛才說的話。
“國於我有份,我於國有責。”曾紀厚小聲說道。
長壽迴到自己的住處。小蝶正在清點著自己盒子裏麵的財物。這些東西還是當年慕容星石和他的夫人塔不煙送給他們的。還有一部分是在水泊梁山的時候宋大哥送給他們的。
“就剩下這麽多了。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們兩個現在是天下最有錢的人。那麽多的大楚國財富至少有一半在我們兩個手裏。”小蝶遺憾的說道。
“那些財物都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明明白白分的。咱們兩個沒有拿一兩銀子。”長壽說道。
“不要向大楚國皇帝學,覺得天下財富都是自己的。天下女人也都是自己的。最後怎麽樣?太上皇張卯和皇帝張恆眼睜睜的看著所有的財富都是別人的,連自己的老婆女兒也都是別人的。”長壽接著說道。
“這就是你不要那個公主的原因?是不是覺得她已經給別人當過女人了,你就不要了?”小蝶問道。
其實烏骨人沒有那麽多道德約束。部落之間爭鬥的時候搶奪女人是很平常的事情。甚至對搶來的孩子都視如己出。
“女人就算了。搶一個孩子倒是可以的。沒辦法,自己的女人連一個蛋都下不出來。”長壽遺憾的說道。
“這種事情你都怨我?你以為我是雞嗎?不用種子也能下蛋?那樣的蛋能孵出小雞嗎?”小蝶怒道。
“你這一次跟我迴鹽山把騎兵的事情都交給馬擴他們。咱們兩個專心致誌的研究下蛋的事情。”長壽說道。
小蝶一下子紅了臉。
“不是有三千宮女到了鹽山嗎?你可以從那些人裏麵挑幾個替我下蛋。”小蝶說道。
“還有三千左右的工匠也到了鹽山。還有很多流民軍士兵都沒有成家。要趕緊讓那些宮女趕緊嫁掉。讓她們自己挑如意郎君都可以了吧?”長壽說道。
“聽說這裏十年不收租稅,我聽說已經有不少百姓攜家帶口從南麵趕到河北安家了。用不了幾年幾十個州縣都能人丁興旺。”小蝶憧憬的說道。
“等收迴燕雲諸州後我想與烏力合談談。不要再打了,我把大楚國的布匹瓷器與他交換馬匹牛羊和草藥。我還要跟西麵的西涼國皇帝談談。讓他讓出一條路來給我。我要與在西域重新建立青白王朝的慕容星石再見一麵。”長壽說道。
這是古代士大夫筆下的一個君臣和諧的美好傳說。
霍光權傾朝野可是他也並沒有篡位而是一心一意的輔佐劉漢皇帝。
張楷說伊尹霍光的意思仿佛是在說信王張榛想讓長壽做伊尹霍光那樣的人輔佐自己。
長壽從揮王張楷府上出來想了想並沒有再去信王府上而是去找曾紀厚。
“令父曾老太公擔任大楚國三司使掌管大楚國財富二十多年。你也是咱們流民軍的掌櫃。現在我有一件事情要請教你。”長壽說道。
“石再亮建議疏浚永濟渠。北通涿州,南抵祖龍河。再通過通濟渠直抵蘇杭。你覺得這件事怎麽樣?你迴到大名府後請教一下曾老太公,工程浩大不知道要扔進去多少銀子?”長壽擔心的問道。
“如果都總管隻是問疏浚永濟渠的花費那麽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每年朝廷花在疏浚上的費用不下百萬兩白銀。”曾紀厚答道。
“疏浚以後朝廷不是還可以收取過稅嗎?兩者相抵入大於出吧?”長壽問道。
曾紀厚苦笑著搖頭。
“一百萬兩銀子最後能用到修渠上的不足五十萬兩。商賈行船於渠上收關津稅百萬,最後迴到朝廷手裏的不足五十萬。一來一去朝廷損失百萬!”曾紀厚接著說道。
“貪是天性。為之奈何?”長壽也是無奈的說道。他又想起了與肖嚴討論的貪官汙吏的問題。
“大人要疏浚永濟渠想的就是利國利民,而不是為了一家一姓的私利。雖然現在我們並不缺錢,但是總不能把銀子白白扔進水裏吧?如果隻是為了貨暢其流,為天下蒼生謀福利,那麽我倒有一個主意。”曾紀厚說道。
“你有什麽主意?說出來聽聽。”長壽說道。
“我們並不出錢,而由百姓出錢疏浚永濟渠!”曾紀厚答道。
“總不能讓百姓白出錢吧?強迫的事我不能幹。”長壽說道。
“當然不是強迫而是自願!將來用關津稅補償。出錢多的,返利也多。”曾紀厚答道。
“大名府的士紳大戶家資豐厚。你的這個主意不會是給他們量身定做的吧?”長壽問道。
“怎麽會!真定府裏的大戶也很多。三萬多流民軍士兵人人都可以入股。鹽山的鹽場鹽民也可以用鹽入股啊。”曾紀厚解釋道。
“好,不過我要讓流民軍士兵和平常百姓先入股。最後還不夠再由大戶入股。”長壽說道。
曾紀厚點頭。
“現在最缺的就是人,有能力的人!分派數萬百姓分段疏浚渠道不是誰都能幹的。這件事我就交給你,你去尋找過去曾經參與修建渠道的人。趁秋冬之際把永濟渠疏浚完成後,我就帶領流民軍乘船直抵涿州。”長壽說道。
涿州離北麵的燕山府不過二百多裏了。
借用水道可以日夜行軍比走旱路用牲畜拉車運輸軍需快很多也省很多。
將來攻打燕山府和周圍燕雲其他州縣的時候,士兵和輜重可以通過水路源源不絕的運到戰場。
就是依靠圍城就能耗死缺乏補給的烏骨人。
“我馬上就迴大名府。先向父親和城裏其他至仕還鄉的官員請教再拿出一個章程來。”曾紀厚興奮的說道。
“你剛才說的入股好啊。如果百姓都覺得國於我有份而不是與我無關。國得利則百姓人人得利,國受損則百姓人人受損。這樣的國不會亡!”長壽說道。然後他轉身就走了出去。
曾紀厚呆呆的站在那裏琢磨著長壽剛才說的話。
“國於我有份,我於國有責。”曾紀厚小聲說道。
長壽迴到自己的住處。小蝶正在清點著自己盒子裏麵的財物。這些東西還是當年慕容星石和他的夫人塔不煙送給他們的。還有一部分是在水泊梁山的時候宋大哥送給他們的。
“就剩下這麽多了。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們兩個現在是天下最有錢的人。那麽多的大楚國財富至少有一半在我們兩個手裏。”小蝶遺憾的說道。
“那些財物都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明明白白分的。咱們兩個沒有拿一兩銀子。”長壽說道。
“不要向大楚國皇帝學,覺得天下財富都是自己的。天下女人也都是自己的。最後怎麽樣?太上皇張卯和皇帝張恆眼睜睜的看著所有的財富都是別人的,連自己的老婆女兒也都是別人的。”長壽接著說道。
“這就是你不要那個公主的原因?是不是覺得她已經給別人當過女人了,你就不要了?”小蝶問道。
其實烏骨人沒有那麽多道德約束。部落之間爭鬥的時候搶奪女人是很平常的事情。甚至對搶來的孩子都視如己出。
“女人就算了。搶一個孩子倒是可以的。沒辦法,自己的女人連一個蛋都下不出來。”長壽遺憾的說道。
“這種事情你都怨我?你以為我是雞嗎?不用種子也能下蛋?那樣的蛋能孵出小雞嗎?”小蝶怒道。
“你這一次跟我迴鹽山把騎兵的事情都交給馬擴他們。咱們兩個專心致誌的研究下蛋的事情。”長壽說道。
小蝶一下子紅了臉。
“不是有三千宮女到了鹽山嗎?你可以從那些人裏麵挑幾個替我下蛋。”小蝶說道。
“還有三千左右的工匠也到了鹽山。還有很多流民軍士兵都沒有成家。要趕緊讓那些宮女趕緊嫁掉。讓她們自己挑如意郎君都可以了吧?”長壽說道。
“聽說這裏十年不收租稅,我聽說已經有不少百姓攜家帶口從南麵趕到河北安家了。用不了幾年幾十個州縣都能人丁興旺。”小蝶憧憬的說道。
“等收迴燕雲諸州後我想與烏力合談談。不要再打了,我把大楚國的布匹瓷器與他交換馬匹牛羊和草藥。我還要跟西麵的西涼國皇帝談談。讓他讓出一條路來給我。我要與在西域重新建立青白王朝的慕容星石再見一麵。”長壽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