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上首一坐,見滿堂擠擠,賈詡田豐等皆智謀之士,高順趙雲等皆驍勇之將,老實說,朱廣覺得很爽。[熱門小說網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更新最快最穩定)
又尤其是這迴搶人行動,雖隻留下了田豐張郃二人,但他覺得夠了。
田元皓的智謀未必強過賈和,但此人善於把握大局,又是冀州本地人,要想在冀州占穩腳根,非用他不可。所以,朱廣不惜用“冀州刺史”之位來留下他。
這也是賈詡再三強調的“本土化”。
因為不管是朱三本人,還是麾下的武,絕大多數都是外鄉人。用田豐作掌“監察大權”的刺史,一是借助他的才幹以及眼睛裏不‘揉’沙子的‘性’格,二是向冀州各界表明,我朱廣不是強龍來壓地頭蛇,而是要與冀州人共治冀州。
至於張郃,不管是後來的《三國演義》也好,還是一些遊戲也罷,對其形象頗多扭曲。但要知道,能位列曹魏“五子良將”,絕沒有水貨。
尤其讓朱廣高興的是,張郃不是他挽留下來的,而是透過原虎賁左狴長主動向朱廣表示希望能留在冀州任職。所以,他能從一個小小的軍侯入幕擔任左將軍掾。
至於其他冀州的名士將種,朱廣也有接觸。但崔琰壓根就看不上他,甚至反問其派去的使者,朱廣何人?
沮授和審配雖然說得委婉些,對朱廣也不吝讚美,可到底還是跟袁紹走了。而如顏良醜等輩,不等任何一方去招攬,一頭紮進了袁氏的懷抱。
對崔琰、顏良、醜之類,朱廣並不覺得可惜,隻是沮授和審配讓他覺得有些遺憾。但沒辦法,高富帥雖然經常被人批評,但你得承認,他就是比**絲光彩照人。
不管怎麽說,時至今日,朱廣麾下也網羅到了一批可稱“一時之選”武人才,隻要知人善任,哪怕沒有“諸葛司馬”,也可一展鴻圖!
但理想的豐‘乳’‘肥’‘臀’,到底隻能用來**,現實的瘦骨嶙峋才必須引起重視。
北邊公孫瓚作了“幽州牧”,在與袁紹撕破臉之前,幽冀之戰決難避免。甚至有可能麵對公孫和袁氏的圍攻。不要忘了袁氏用袁術作青州刺史的用意,這是在打造一個包圍圈!如果再加是張飛燕,冀州四麵受敵!
至於內部情況,也不容樂觀。<strong>起舞電子書</strong>
首先,冀州各界對“督冀州事”的左將軍還持觀望態度,又尤其是大族豪強們。如果取得他們的信任和效忠,對朱廣是個考驗。
其次,從黃巾之‘亂’開始,一直到最近,冀州烽火不斷。河北大地飽受戰‘亂’之苦,所謂“戶口百萬”已經成為曆史。如何盡快恢複,是擺在朱廣及其幕僚武們麵前的頭等大事。
這麽多問題,隻想一想就叫人頭痛,但朱廣不怕。因為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田使君在給年輕的主公分析完局勢以後,對症下‘藥’:“眼下已是七月末,按例,每年八月刺史巡察轄下各郡。下官盡快啟程,爭取在年底之前,把各郡的詳細情況報告將軍,以備參考。”
“在此期間,希望將軍盡可能完成軍隊的整編和調防。張燕此番兵出黑山,不僅從朝廷得到了將軍稱號,更在邯鄲搶掠了大量的物資。短時間之內,他不太可能再集結重兵來犯;袁術想要剿滅青州黃巾,也不是幾個月就能辦到的事情;至於袁紹,他暫時還顧不上將軍。綜上所述,將軍的防禦重點應該放在北麵。”
朱廣聽罷點頭道:“整編一事我已命張遼高順在擬定方案。如今冀州之兵,步騎隻三萬餘不到四萬,我意……”
田豐聽到這裏,立馬問道:“難道將想擴軍?”
“正有此意。”
“不可!萬萬不可!”田豐語氣堅定地讓人發指。“戶口百萬那是從前的事,如今之冀州,戶口十能餘三四已是萬幸。若將軍現在就要充實軍伍,一來大大增加財力負擔,二來要是‘抽’走青壯,良田沃土何人耕種?現在要緊的是緩過這一口氣來!”
趙雲也在旁勸道:“將軍,雖然步騎不足四萬,但好在都是久戰之師。以目前的兵力,隻要不是同時多方遇襲,足以應付。田使君所言十餘三四是否屬實,卑職不得而知,但以常山真定為例。卑職年幼時,據說真定有萬餘戶,將近十萬口。但時至今日,真定城裏戶不滿千,十餘三四恐怕都難。”
朱廣沉默了。
他知道田豐趙雲並不是嚇他,早年他帶並州狼從董卓剿黃巾,到河北時,不是沒有見過十室九空,野狗拖屍的慘象。
但,冀州四麵都是強敵,軍事鬥爭不可避免地要擺在第一位。大將軍主政幽州期間,公孫瓚就在右北平‘私’蓄兵力,據說有兩到三萬人。這次他大敗青州黃巾,俘虜七萬餘眾,至少可以‘抽’出一萬人來補充軍隊。
現在他作了幽州牧,除開被劉虞調來冀州的步騎一萬,邊防軍都歸他了。其兵力之盛,在北方恐怕首屈一指……
迫於田豐和趙雲的力諫,朱廣隻得表態暫時擱置擴軍之事。
又議了其他諸如人事變動之類,幕僚下屬們散去,隻賈詡留了下來。
“將軍在擔心什麽?”
朱廣沒有迴答,而是問道:“先生以為田豐之議如何?”
“務實,可行。”
朱廣麵有憂容:“我也知道,冀州接連遭受大‘亂’,現在休養生息是最重要的。可形勢比人強,如果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我還不說袁紹袁術,隻公孫瓚就夠讓我頭疼了。”
賈詡笑了。
“先生笑什麽?”
“我是在笑將軍。”賈和直搖頭。“從前,將軍無一寸立錐之地,部曲也不過數千之眾,卻敢於在董卓虎口奪食,何等的氣魄?如今據有河北,‘精’兵數萬,怎麽膽子倒小了?”
朱廣想了想,也苦笑道:“沒辦法,從前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不怕打爛壇壇罐罐。現在,這是有了牽絆,有了顧忌。”
“大可不必。”賈詡正‘色’道。“誠如子龍所說,將軍雖然步騎隻三萬餘,但都是久戰‘精’銳之師,尤其將軍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我敢這麽說,拋開其他不談,就算現在跟袁紹正麵對決,將軍也有很大的勝算。”
賈詡這不是胡噴,單純從軍事角度來說,確有這個可能。
袁紹西征時帶了十萬大軍,進入長安後,靠著袁家的名頭和手中的權力,原皇甫嵩的舊部大部被他吸收。
但要搞清楚,袁紹這十幾萬軍隊,絕大多數都是臨時招募的。比如說騎都尉鮑信一人就出兵兩萬餘。但這兩萬餘人是什麽?絕不是職業軍人,也稱不得士兵,隻是剛剛拿起武器的平民,沒有經過軍事訓練。
但反觀朱廣則不同。
他的嫡係,並州狼騎,早先在草原上跟鮮卑人磕了好多年,完了再跟黃巾賊、二張叛軍、西涼軍幹,那是真真正正打出來的勁旅。
再說劉虞留給他的幽州軍,突騎就不說了,步軍也是戍邊多年的‘精’銳,鎮壓黃巾,剿平二張都沒含糊過。
然後是在長安向他投降的並州軍,雖然隻有兩千多人,但丁原呂布的麾下,能有弱兵麽?
最後是比例過半的冀州本地部隊,不說百戰雄師,它至少是正經訓練且裝備齊全的。
說完兵再說將,張高陳吳四校尉,再加趙雲、楊奉、徐晃、張郃等人,隨便哪一個都不是易與之輩。雖說這些人好多都是“初出茅廬”,但袁紹麾下也沒見誰是身經百戰的名將?
就不信袁紹敢讓“大漢最後的名將”皇甫嵩給他統兵?
朱廣也明白賈詡的意思,遂道:“單說軍力戰力自然是如此,可戰爭從來都不是隻靠這些。”
“將軍既然明白,那還何必憂慮?”賈詡笑道。“幽州憑什麽跟冀州比?如果不是大將軍苦心經營,幽州至今要冀州補貼官用。但將軍等著看,公孫瓚一上台,必然會改弦更張,一反大將軍所為。”
“將軍怕他大肆擴軍?老實說,我還真希望他這麽幹。以幽州的田畝戶口,是撐不起一支大軍的。他如果不顧百姓,執意如此,那離敗亡就不遠了。再加上他極度仇視胡人,不可能跟鮮卑烏丸搞好關係。所以,將軍完全不用忌憚他。”
朱廣緩緩點頭,賈詡所言,都是真知灼見。但他顧忌公孫瓚,不僅僅是因為這個人善戰兵強,而是因為白馬公孫一定會聯合黑山飛燕。曆史上,他就是這麽幹的。
堂上一時陷入沉寂。
賈詡沒再過多闡述,他知道朱將軍會明白的。
過了許久,朱廣突然重重唿出一口氣,沉聲道:“袁氏扶公孫瓚上位,想讓他牽製冀州。而公孫瓚為圖發展,也必須往南擴張。我得搶在袁紹完成整合之……不。”
賈詡眉頭一挑:“將軍,不什麽?”
“不,我得搶在公孫瓚揮師南下之前,了結他!”
“將軍為什麽這麽說?”
朱廣輕聲一笑:“先生在考我?”
“不敢,下官誠心請教。”
“袁紹四麵給我堵住,想讓我困死冀州,坐以待斃。所以我不能等!如果我等著誰來打我,再被動防禦,那我就完了。我必須主動出擊,撕開一個口子!而公孫瓚威脅冀州後方,我若不能搶先擊敗他,就永遠都處於被動局麵!而隻要拿下公孫,不管我是向西剿飛燕,向東擊袁術,還是南向中原,都沒有後顧之憂!”賈詡歎了口氣,揖手道:“將軍能這麽想,夫複何憂?”
又尤其是這迴搶人行動,雖隻留下了田豐張郃二人,但他覺得夠了。
田元皓的智謀未必強過賈和,但此人善於把握大局,又是冀州本地人,要想在冀州占穩腳根,非用他不可。所以,朱廣不惜用“冀州刺史”之位來留下他。
這也是賈詡再三強調的“本土化”。
因為不管是朱三本人,還是麾下的武,絕大多數都是外鄉人。用田豐作掌“監察大權”的刺史,一是借助他的才幹以及眼睛裏不‘揉’沙子的‘性’格,二是向冀州各界表明,我朱廣不是強龍來壓地頭蛇,而是要與冀州人共治冀州。
至於張郃,不管是後來的《三國演義》也好,還是一些遊戲也罷,對其形象頗多扭曲。但要知道,能位列曹魏“五子良將”,絕沒有水貨。
尤其讓朱廣高興的是,張郃不是他挽留下來的,而是透過原虎賁左狴長主動向朱廣表示希望能留在冀州任職。所以,他能從一個小小的軍侯入幕擔任左將軍掾。
至於其他冀州的名士將種,朱廣也有接觸。但崔琰壓根就看不上他,甚至反問其派去的使者,朱廣何人?
沮授和審配雖然說得委婉些,對朱廣也不吝讚美,可到底還是跟袁紹走了。而如顏良醜等輩,不等任何一方去招攬,一頭紮進了袁氏的懷抱。
對崔琰、顏良、醜之類,朱廣並不覺得可惜,隻是沮授和審配讓他覺得有些遺憾。但沒辦法,高富帥雖然經常被人批評,但你得承認,他就是比**絲光彩照人。
不管怎麽說,時至今日,朱廣麾下也網羅到了一批可稱“一時之選”武人才,隻要知人善任,哪怕沒有“諸葛司馬”,也可一展鴻圖!
但理想的豐‘乳’‘肥’‘臀’,到底隻能用來**,現實的瘦骨嶙峋才必須引起重視。
北邊公孫瓚作了“幽州牧”,在與袁紹撕破臉之前,幽冀之戰決難避免。甚至有可能麵對公孫和袁氏的圍攻。不要忘了袁氏用袁術作青州刺史的用意,這是在打造一個包圍圈!如果再加是張飛燕,冀州四麵受敵!
至於內部情況,也不容樂觀。<strong>起舞電子書</strong>
首先,冀州各界對“督冀州事”的左將軍還持觀望態度,又尤其是大族豪強們。如果取得他們的信任和效忠,對朱廣是個考驗。
其次,從黃巾之‘亂’開始,一直到最近,冀州烽火不斷。河北大地飽受戰‘亂’之苦,所謂“戶口百萬”已經成為曆史。如何盡快恢複,是擺在朱廣及其幕僚武們麵前的頭等大事。
這麽多問題,隻想一想就叫人頭痛,但朱廣不怕。因為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田使君在給年輕的主公分析完局勢以後,對症下‘藥’:“眼下已是七月末,按例,每年八月刺史巡察轄下各郡。下官盡快啟程,爭取在年底之前,把各郡的詳細情況報告將軍,以備參考。”
“在此期間,希望將軍盡可能完成軍隊的整編和調防。張燕此番兵出黑山,不僅從朝廷得到了將軍稱號,更在邯鄲搶掠了大量的物資。短時間之內,他不太可能再集結重兵來犯;袁術想要剿滅青州黃巾,也不是幾個月就能辦到的事情;至於袁紹,他暫時還顧不上將軍。綜上所述,將軍的防禦重點應該放在北麵。”
朱廣聽罷點頭道:“整編一事我已命張遼高順在擬定方案。如今冀州之兵,步騎隻三萬餘不到四萬,我意……”
田豐聽到這裏,立馬問道:“難道將想擴軍?”
“正有此意。”
“不可!萬萬不可!”田豐語氣堅定地讓人發指。“戶口百萬那是從前的事,如今之冀州,戶口十能餘三四已是萬幸。若將軍現在就要充實軍伍,一來大大增加財力負擔,二來要是‘抽’走青壯,良田沃土何人耕種?現在要緊的是緩過這一口氣來!”
趙雲也在旁勸道:“將軍,雖然步騎不足四萬,但好在都是久戰之師。以目前的兵力,隻要不是同時多方遇襲,足以應付。田使君所言十餘三四是否屬實,卑職不得而知,但以常山真定為例。卑職年幼時,據說真定有萬餘戶,將近十萬口。但時至今日,真定城裏戶不滿千,十餘三四恐怕都難。”
朱廣沉默了。
他知道田豐趙雲並不是嚇他,早年他帶並州狼從董卓剿黃巾,到河北時,不是沒有見過十室九空,野狗拖屍的慘象。
但,冀州四麵都是強敵,軍事鬥爭不可避免地要擺在第一位。大將軍主政幽州期間,公孫瓚就在右北平‘私’蓄兵力,據說有兩到三萬人。這次他大敗青州黃巾,俘虜七萬餘眾,至少可以‘抽’出一萬人來補充軍隊。
現在他作了幽州牧,除開被劉虞調來冀州的步騎一萬,邊防軍都歸他了。其兵力之盛,在北方恐怕首屈一指……
迫於田豐和趙雲的力諫,朱廣隻得表態暫時擱置擴軍之事。
又議了其他諸如人事變動之類,幕僚下屬們散去,隻賈詡留了下來。
“將軍在擔心什麽?”
朱廣沒有迴答,而是問道:“先生以為田豐之議如何?”
“務實,可行。”
朱廣麵有憂容:“我也知道,冀州接連遭受大‘亂’,現在休養生息是最重要的。可形勢比人強,如果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我還不說袁紹袁術,隻公孫瓚就夠讓我頭疼了。”
賈詡笑了。
“先生笑什麽?”
“我是在笑將軍。”賈和直搖頭。“從前,將軍無一寸立錐之地,部曲也不過數千之眾,卻敢於在董卓虎口奪食,何等的氣魄?如今據有河北,‘精’兵數萬,怎麽膽子倒小了?”
朱廣想了想,也苦笑道:“沒辦法,從前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不怕打爛壇壇罐罐。現在,這是有了牽絆,有了顧忌。”
“大可不必。”賈詡正‘色’道。“誠如子龍所說,將軍雖然步騎隻三萬餘,但都是久戰‘精’銳之師,尤其將軍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我敢這麽說,拋開其他不談,就算現在跟袁紹正麵對決,將軍也有很大的勝算。”
賈詡這不是胡噴,單純從軍事角度來說,確有這個可能。
袁紹西征時帶了十萬大軍,進入長安後,靠著袁家的名頭和手中的權力,原皇甫嵩的舊部大部被他吸收。
但要搞清楚,袁紹這十幾萬軍隊,絕大多數都是臨時招募的。比如說騎都尉鮑信一人就出兵兩萬餘。但這兩萬餘人是什麽?絕不是職業軍人,也稱不得士兵,隻是剛剛拿起武器的平民,沒有經過軍事訓練。
但反觀朱廣則不同。
他的嫡係,並州狼騎,早先在草原上跟鮮卑人磕了好多年,完了再跟黃巾賊、二張叛軍、西涼軍幹,那是真真正正打出來的勁旅。
再說劉虞留給他的幽州軍,突騎就不說了,步軍也是戍邊多年的‘精’銳,鎮壓黃巾,剿平二張都沒含糊過。
然後是在長安向他投降的並州軍,雖然隻有兩千多人,但丁原呂布的麾下,能有弱兵麽?
最後是比例過半的冀州本地部隊,不說百戰雄師,它至少是正經訓練且裝備齊全的。
說完兵再說將,張高陳吳四校尉,再加趙雲、楊奉、徐晃、張郃等人,隨便哪一個都不是易與之輩。雖說這些人好多都是“初出茅廬”,但袁紹麾下也沒見誰是身經百戰的名將?
就不信袁紹敢讓“大漢最後的名將”皇甫嵩給他統兵?
朱廣也明白賈詡的意思,遂道:“單說軍力戰力自然是如此,可戰爭從來都不是隻靠這些。”
“將軍既然明白,那還何必憂慮?”賈詡笑道。“幽州憑什麽跟冀州比?如果不是大將軍苦心經營,幽州至今要冀州補貼官用。但將軍等著看,公孫瓚一上台,必然會改弦更張,一反大將軍所為。”
“將軍怕他大肆擴軍?老實說,我還真希望他這麽幹。以幽州的田畝戶口,是撐不起一支大軍的。他如果不顧百姓,執意如此,那離敗亡就不遠了。再加上他極度仇視胡人,不可能跟鮮卑烏丸搞好關係。所以,將軍完全不用忌憚他。”
朱廣緩緩點頭,賈詡所言,都是真知灼見。但他顧忌公孫瓚,不僅僅是因為這個人善戰兵強,而是因為白馬公孫一定會聯合黑山飛燕。曆史上,他就是這麽幹的。
堂上一時陷入沉寂。
賈詡沒再過多闡述,他知道朱將軍會明白的。
過了許久,朱廣突然重重唿出一口氣,沉聲道:“袁氏扶公孫瓚上位,想讓他牽製冀州。而公孫瓚為圖發展,也必須往南擴張。我得搶在袁紹完成整合之……不。”
賈詡眉頭一挑:“將軍,不什麽?”
“不,我得搶在公孫瓚揮師南下之前,了結他!”
“將軍為什麽這麽說?”
朱廣輕聲一笑:“先生在考我?”
“不敢,下官誠心請教。”
“袁紹四麵給我堵住,想讓我困死冀州,坐以待斃。所以我不能等!如果我等著誰來打我,再被動防禦,那我就完了。我必須主動出擊,撕開一個口子!而公孫瓚威脅冀州後方,我若不能搶先擊敗他,就永遠都處於被動局麵!而隻要拿下公孫,不管我是向西剿飛燕,向東擊袁術,還是南向中原,都沒有後顧之憂!”賈詡歎了口氣,揖手道:“將軍能這麽想,夫複何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