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少年俊彥


    突然想到,自己去了刺史幕府好幾次,都探不到丁點消息,田疇也是個外鄉人,他如何得知?當拿這話去問時,田疇笑道:“在下現為劉使君幕下從事。[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


    鬧了半天,人家是劉使君的幕僚。


    朱廣抱著歉,連稱自己眼拙,田疇不以為意,問道:“恕在下多嘴,朱兄此來,可是為謀前程?”


    ‘交’朋友,貴以誠,這是朱廣處世的準則,遂據實相告道:“不敢相瞞田兄,在下正有此意。”


    “朝廷拜你為議郎,你不肯去,卻來拜會劉使君謀前程。朱兄,不是俗人呐。”田疇讚道。


    朱廣謙虛幾句,又聽他道:“劉使君來幽州不久,幕下各僚屬人選尚未齊備。以朱兄之才,之名,使君求之不得。隻消等使君迴來,你我便可共事了。”


    “田兄倒是抬舉,隻怕使君看不上。”


    “哎,過謙就是自負了,你議郎都作得,還作不了個州從事?”


    又說一陣話,談得‘挺’投機,兩個都是少年人,又都豁達大度,很快便熱絡起來。老實說,朱廣對入幕,還是有信心的。既然作了人家的幕僚,那肯定就要為主公辦事分憂。眼下,劉虞的難處,怕就是鮮卑犯邊了。


    想到此處,他歎道:“胡人剽悍驍勇,又好逞兇鬥狠,見我大漢內‘亂’不止,連年犯邊,實在讓人頭痛。”


    田疇喝口酒,倒也直接:“朱兄你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哦,願聞其詳?”


    “胡人犯邊,固然是其生‘性’勇悍貪婪。但更重要的是,不如此,胡人便難以為繼。”


    “怎麽說?”


    “從前,朝廷在寧城開設胡市,與烏丸鮮卑等互市。胡人輸入馬匹、牛羊、皮貨等物,我們輸出‘精’金鹽鐵。但後來,各邊郡兩千石對待胡人的態度屢有反複,再加上一些邊郡豪強勾結胡人,胡市便關閉了。如此一來,胡人隻能靠搶,才能獲得他們需要的東西。”


    朱廣聽完,暗唿慚愧。自己好歹還在雲中邊郡呆了幾年,自以為熟悉夷情。卻不知道裏頭還有這麽一層關係。又想起朱達父子勾結鮮卑一事,猜想著他所言不虛。


    “共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受教了。”


    “我這也不過是泛泛而談,你權且一聽。”


    “這話,田兄可曾對劉使君說過?”朱廣忽問道。


    田疇卻笑了起來:“劉使君?劉使君上次任幽州刺史時,我還不知道在幹什麽呢。這些情況,他比我熟悉。”


    “既然知道,何不解決?”


    “哪有那麽容易,這樁樁件件都牽扯到朝廷,不是劉使君可以決定的。”


    朱廣似乎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又問了許多,田疇倒也不藏‘私’,盡力解答。


    等兩人說完話時,田疇那小廝已經和朱廣的護從們喝得麵紅耳赤了。


    又等了兩天,田疇派人尋到朱廣的住處,告訴他劉虞從邊郡迴來了。


    朱廣遂收拾整齊,單人獨騎投刺史幕府去。那看‘門’的‘門’亭長已經被他擾得不勝其煩,見他來,早拉下了臉。


    隻等著他下馬往台階上走,便攔住道:“我說你這人倒也擰,還來?”


    “怎麽今天又輪到你?你們不是幾天一換麽?”


    “唉,我那同伴有事告假,我不來誰來?偏偏使君又迴來了,偷不得閑。”


    朱廣似乎深有感觸:“唉,不論刺史幕府,還是郡縣,最苦的便是你們啊。”


    那‘門’亭長一時倒忘了其他,跟朱廣在那瞎白話好一陣才省悟過來。隻是此刻,那臉也就拉不下來了,問道:“你這少年到底尋使君何事?說吧,我進去給你通報。”


    “有勞了,就說朱廣從範陽來,專程拜會劉使君。”


    “朱廣?好,等著吧。”扔下這句,自往裏去。


    朱三公子在外候著,裏頭還沒傳出消息,突然瞥見田疇打外頭來。一見他,詫異道:“你怎麽在這站著?”


    “這不是,通報去了。”


    “通報?通什麽報?使君見你遲遲不來,正差我去請,現在還在堂上等著你呢。走走走。”


    兩人並肩往裏去,半道上見那‘門’亭長一臉晦氣,急匆匆地出來。見朱廣田疇兩個,忙退到旁邊讓路。心說這人什麽來頭?使君那般重視?


    “使君,朱廣到了。”


    那堂上,劉虞已然高坐。上次見他時,作鄉野村夫打扮,還可以理解為當時赴甘陵相任上,為方便行路。可現在他為一州刺史,仍舊是粗衣布鞋。作為正經的漢室宗親,節儉到這個地步,若非真的高風亮節,那就是大偽似真。


    朱廣沒空思索這些,上得堂,執禮拜見。


    “當日一別,兩年多了吧?”劉虞麵帶笑意,打量著這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雲中少年。


    “不想使君還記得。”


    “哈哈,當時你說,天下大事不該你考慮,隻知做好自己份內之事。後來我想你這話確有道理,若天下的官吏都能做好自己份內之事,那就是太平盛世了。”


    說幾句話,劉虞讓他坐了。又問了些關於不赴洛陽任議郎的事情。


    末了,不等朱廣自己提,他倒先道:“天子因為我之前任過幽州刺史,熟悉邊情,此番再委重任。但,時過境遷,幽州情勢很複雜。我頗有些力不從心之感,朱廣,你現在左右也無旁事,可願幫我一個忙?”


    怎麽?什麽都沒說呢,就先讓幹活?


    幸好朱三公子不是那斤斤計較的人,爽快地答應道:“使君但有差遣,廣敢不從命?”


    “好。”劉虞很是高興。“我記得,你是雲中人?家中是邊郡豪商?”


    聽他問起這個,朱廣有些狐疑,但人家擺明了知道你底細,遂答道:“確實如此。”


    “那想必是熟悉胡人了?”


    “有些接觸。”


    劉虞喜他坦誠,也不拐彎抹角:“我之前巡視邊郡,就是因為鮮卑於去年年底時又犯幽並。這胡人累年抄略,我們自顧且不暇,也無力彈壓。但總這麽下去,不是辦法。我打算與鮮卑人講和,你有什麽看法?”


    講和?這恐怕不容易。當初在雲中時,雲中太守也希望通過朱家跟鮮卑王檀石槐搭上線,許以財貨,希望胡人罷兵。但為檀石槐所拒絕,反倒過頭來,要拉朱家反水謀雲中。


    迴憶起前幾與田疇的談話,朱廣道:“使君,若要與胡人講和,得有兩個條件。”


    “說來聽聽。”劉虞見他這麽快就進入角‘色’,暗歎自己沒有看錯人。


    “其一,打鐵須得自身硬,若沒軍隊作後盾,也就無從和談。”


    劉虞微微點頭,等著下文。


    “其二,前幾日與田兄討論幽州局勢時,得他指教,知胡人犯邊,固然因其兇狠貪婪,確也有不得不為之處。”


    劉虞把讚許的目光投向田疇,點頭道:“確實如此。”


    隨即,將目光落在朱廣臉上:“你敢出塞去見鮮卑人麽?”


    這一迴,朱廣不敢貿然答應:“請使君明示。”


    “我打算請示朝廷,在上穀重開胡市。需要一個有膽有識,又熟悉夷情的人去鮮卑道明我的用意。你可願往?”


    朱廣實沒料到剛一見麵,劉使君就派下活兒來,而且還是這麽個大活。


    但既然想要入夥,還不得納個投名狀?照目前的節奏,自己恐怕跟幽州扯不斷了,要想在此立足發展,這個活兒就必須接。但是,這迴去鮮卑,不是從前帶著小夥伴們縱馬劫掠,而是作為幽州使者。而兩漢時期,“使者”絕對是個高危行業。不信,問張騫蘇武。


    上頭的劉虞見朱廣一時不作迴應,也不催促。老實說,對方是否願往,他心裏也沒底。在他印象裏,這少年人不僅僅是勇武善戰,還是個有想法的。然此去鮮卑,可以說風險很大,甚至有‘性’命之虞……


    “願為使君分憂。”


    劉虞看過去,見堂下少年神情鄭重,這,才是真正幹實事的人!


    一時喜不自勝,對田疇道:“你說,他連議郎也不作,願意在我幕下勾當麽?”


    田疇也欣賞朱廣磊落坦‘蕩’,笑道:“隻要使君禮賢下士,信之任之,我想朱兄必不推辭吧?”


    劉虞轉過頭來,懇切道:“朱廣,我兩任幽州刺史,此地如我故鄉一般。如你所說,我是實實在在想為幽州百姓做些實事。你辭議郎而不就,並非俗人,我也就不與你客氣,來幫我吧。”


    這州刺史辟幕僚,自然有那清高之士,不屑功名利祿,但這世上更多的是凡夫俗子,擠破頭的大有人在!現在劉虞卻搞得他求朱廣一般。朱阿俗是那不識抬舉的人麽?當即道:“實不相瞞使君,朱廣此來,便為在幕下謀個差使。便是使君不說,我也要相求的。”


    “哈哈!”劉虞大笑。“果然是個坦‘蕩’君子!我幕下現有‘武猛從事’一職空虛,就委屈你了。”


    這就不是客氣話了。朱廣此前是大縣的長吏,後來朝廷拜議郎,屬於超擢。現在正值‘亂’世,如果不是他年紀太小,在光祿勳‘混’幾年,不說太守,授個千石以上的官沒有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默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默然並收藏重生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