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講話,河風吹拂著岸邊的蘆葦。


    沙沙沙——


    豐水河不算寬,也不算窄。


    從河岸一邊渡到另一邊,時間不算長,也不算短。


    這恰到好處的時間,足夠讓人生出許多聯想。


    至少,船家老丈是有一些聯想的。


    因為他先開了口。


    “幾位過河,是為了查案?”老丈問道。


    “是。”吳關依舊一副很好說話的模樣,他衝船尾笑笑,他知道隱在黑暗中的船家能看到他笑。


    “真有人犯被劫了?”老丈又問。


    “是。”


    “難道匪徒逃到我們這邊了?”


    這次,吳關沉默了。


    他在等待,等待著船靠岸。


    現在,船已靠了岸,他卻並不下船。


    吳關道:“這片水域隻有您一艘船,匪徒有沒有過河,您最清楚。”


    “你懷疑我與匪徒是一夥兒的?”老丈放下撐船的竹竿,攤手,又抬起一隻腳抖了抖,“就我這個老東西?”


    “您誤會了,我就隨口一說。”吳關道:“匪徒總要有個藏身之處,附近的村落,還有鄂縣,我們得去搜一搜。請問最近的村子怎麽走?”


    “村子啊……”


    老丈被吳關的收放自如弄得很是無奈,他口吻明顯故意溫和了許多,以免再次顯得自己敏感過度草木皆兵。


    這後生年紀不大,倒挺能唬人。


    “你們沿河向北走,不多時就能看到村子,這是最近的一個,然後折返迴來,向南還有兩個村子,以及一座廢村。”


    “廢村……是您所在的村子?”


    “是。”老丈伸出一隻手,向南指了指,“或許你們應該先去鄂縣。”


    “哦?”


    “那兒有大把的邸店,商隊雲集,是最好的藏身處。他們隻需扮作押鏢或趕車的隊伍,沒人會起疑心。”


    “您說得在理,那就先去鄂縣。”吳關突然岔開話題道:“忘了問,您怎麽稱唿?”


    “姓曹,曹增子。”


    “增添的增?”吳關道。


    “是,多添些孩子,父母希望家裏人丁興旺。”老丈自嘲地笑笑,“有啥用?有陣子是挺興旺的,全村幾十戶人家,我有三個兄弟,還有三個兒子。


    後來打仗,沒完沒了地打。打一次就少些人。最後隻剩我一個。


    你說,將孩子生下來,是為了讓他們受苦嗎?”


    這屬於曆史遺留問題,吳關沒法迴答。


    “我剛才聽說了一件事,”吳關道:“前朝時豐水河裏曾出過祥瑞。”


    這次,換老丈沉默了。


    沉默許久,吳關聽到了一個簡短的聲音。


    既像冷笑,又像冷哼。


    這已足夠表明他的態度。


    “幾位不下船嗎?到了。”


    “下。”吳關牽馬走向一側船舷,“您這兩天一直在船上嗎?迴去時恐怕還得勞您幫我們渡河。”


    “放心,我哪兒也不去。”


    “您的船,很好。”跳進河邊的淺水區域,吳關一邊往岸上走,一邊誇讚道:“載了七個人六匹馬,我看吃水還不算深……您這船可不小。”


    “這不是我的船,”老丈道:“村裏大戶花錢造了這條船,後來大戶家裏死絕了,船就是我的了。”


    “那我得向您學習,熬到最後總能撿些好處。”


    六人上了岸,吳關衝老丈一拱手,“咱們後會有期。”


    “好,我就在此等你們。”


    六人翻身上馬,朝著鄂縣的方向趕去,衙役一邊催馬疾馳,一邊扯開嗓子閑談。


    “鞋襪褲腿都濕了,可真難受!”


    “忍忍吧,到了鄂縣,咱們先找間邸店,將鞋子烤幹。”


    “烤什麽,一路馳過,風吹也吹幹了。”


    吳關插話道:“那也要找間邸店,先補個覺再說,沒精神怎麽查案。”


    “是了是了……”


    “哎呀跟著吳郎就是好,吳郎最體諒我等了。”


    ……


    船上的老丈目送幾名公差離開,直至他們消失在目力所及之處,他低頭沉思片刻,反身迴到拱形船艙,戴上蓑帽,溜著船舷下了水,像隻泥鰍。


    泥鰍泡在水中,又朝著幾名官差所在的方向觀察傾聽片刻,確定周圍無人,終於悄無聲息地上了岸,向著西邊牛首山的方向跑去。


    呱唧呱唧——


    濕了水的草鞋踩在地上,聲音很有特點。


    不遠處,吳關和幾名衙役躲在一片樹林邊緣,向著漁船的方向觀望。


    “還真走了。”有衙役道。


    其餘幾名衙役正往馬蹄上裹布。


    他們將上衣撕成碎布,裹住馬蹄,如此人馬行走起來便可悄無聲息。


    裹完了布,有衙役道:“咱們跟上?”


    吳關點點頭,“跟上瞧瞧。”


    牛首山。


    若殺迴馬槍監視老丈隻是常規操作,那確實跟蹤到了吳關重點懷疑的牛首山,就是意外收獲了。


    有夜色掩護,跟蹤還算順利。先是進入一片樹林,不多時,腳下的路有了緩緩向上的坡度。


    上山了。


    一個漁夫上山並不稀奇,可大半夜跑進山裏,換成誰都很奇怪。


    不得不說,老丈身體素質真好。跑十多裏路,腳步不虛大氣不喘。


    跟蹤的幾人唿吸卻開始加重,他們預感到跟著這條上鉤的魚,或許能找到整個魚群,不由有些激動。


    其中吳關的唿吸聲最重。


    他已在極力克製。


    沒辦法,體力差是硬傷。


    此刻他仍伏在馬上,由那安慰過他的衙役牽著馬。


    “應該快到了。”衙役還想安慰吳關,卻實在不知從何說起。


    吳關伸手,在他肩上拍了一把,意思是請千萬別勉強。


    隻剩沉重的喘息。


    吳關覺得頭痛眼花,四肢無力。


    根據從前的經驗,這是發燒了。但他沒告訴別人,以免影響跟蹤。


    他從衣襟隨便扯下一塊布條,將水囊裏的水淋在布條上,又將濕布條紮在頭上,希望這樣能降降溫。


    這樣昏昏沉沉,不知走了多久。吳關好幾次覺得天邊已有了亮光,太陽要升起來了,定睛一看,卻仍是一片漆黑。


    病著還要艱苦奔波,這可太折磨了,吳關甚至生出了“不會要死在這兒吧”的想法。


    好在,前方的老丈發出了聲音,吳關的注意力被吸引,不必深想下去了。


    “劉將軍——”老丈低聲唿喚著:“有人嗎?我來見劉將軍,請守衛的兄弟通報一聲。”


    劉將軍是誰?看稱唿是一名軍隊統帥,看姓氏,又不是魏徵的兵馬。


    吳關強忍頭痛,仔細思索著,確定魏徵所率的人中,沒有姓劉的將領。


    等了約莫半刻,一個人影自前方轉了出來。


    “你有何事?”那人影問道。


    “官差來啦!我來報個信,那官差頭子……”老人遲疑了一下,思考著該如何形容吳關,“我看不透他……劉將軍還是早做打算吧。”


    “官差已過河了?”


    “過了,乘我的船過河,來打前站的。”


    “不會有人跟著你吧?”


    老丈忙擺手,“咱們交情不是一兩天了,劉將軍知道,我死也不會為官府辦事……”


    “知道了,你迴去吧。”那人影打發起人來,毫不客氣。


    老丈也不多言,一拱手,轉身就走。


    吳關朝身邊衙役比劃著手勢。


    兩名衙役領會,待老丈走出一段距離,又跟了上去。


    吳關指了指黑影所在的方向,“咱們跟著他。”


    其餘三名衙役牽馬,帶著吳關向牛首山更深處走去。他們一邊前進,一邊留下記號。


    天黑極了,天上的星星月亮仿佛都不見了。


    在荒野中熬過夜的人會知道,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


    星星月亮仿佛一群不耐煩的守夜人,已迫不及待地吹熄了燈,鑽進被窩準備睡覺,反正太陽就快出來了。


    太陽卻還沒有出來。


    前方的人影顯然十分熟悉地形,他走得很快,不時駐足迴頭觀望,間或突然停下腳步,傾聽著周圍的動靜。


    他很小心。


    吳關等人跟蹤得心驚膽戰。


    若天亮了,沒了夜色掩護,跟蹤起來就更難了。


    此地顯然是那位劉將軍的地盤,若暴露了,絕不會有好果子吃。


    好在天亮前那人影到了一處山洞口。山洞就是他的目的地。


    洞口有他的同伴。見他迴來,同伴問道:“怎麽樣?”


    “撐船的老頭兒突然上山。”人影道:“我去向劉將軍稟報一聲。”


    “等會兒再去,”同伴攔了人影一把,“劉將軍定然正在跟那兩個小娘子快活,你此刻去擾他,怕要吃一頓馬鞭子。”


    人影悶哼一聲,抱著臂,一副強忍下不服的架勢。


    不遠處的樹後,吳關對那最關心他的衙役道:“快迴去,搬救兵。”


    衙役囑咐道:“那你們小心。”


    說完他牽馬迅速離去。


    “接下來怎麽辦?”有衙役提醒道:“總不能在這裏幹等吧,若閆縣尉真在此,每過一刻就少一分生還的把握。”


    吳關倒真想幹等著,身體已不允許他走上前去與兩個人影對話斡旋,腦袋也遲鈍昏沉起來。


    但他清楚,衙役的話在理,閆寸等不起。


    他咬了一下舌尖。疼痛拉迴了部分意識,讓腦袋清明了些。


    “我去探探。”吳關道,“若我被俘,那是有意為之,你們切勿輕舉妄動,待援軍趕到再做打算。”


    不給衙役辯解的機會,吳關一閃身,不再用樹木遮擋自己,大步走上前去。


    “劉將軍在嗎?”吳關道。


    嘎吱——


    噌碐——


    箭上弦刀出鞘的聲音。


    兩個人影瞬間擺出了防禦姿勢。


    夜太黑,就連他們的兵器也沒有反出冷光。


    但越是這樣,越顯得他們手中的兵器讓人捉摸不透,仿佛他們本人也高深了起來。


    “我找劉將軍。”吳關又道。


    “你是誰?”與漁民老丈對答過的黑影問道,他手中的彎刀直指吳關。


    “我代表你們絕不會效力的官府,至少是長安的一處官署。”


    執刀之人逼近,刀鋒已點在了吳關肩上。


    “你跟蹤老頭兒來的?”


    “是他主動帶路,”吳關道:“你們不必氣憤,任誰看到朝廷大兵壓境,已將牛首山團團圍住,都會選擇合作。”


    兩個黑影左右擺頭,似乎想看看“大兵”在哪兒。


    哪兒看得到。


    吳關繼續道:“你們有多少人?一百?一千?”


    黑影不語。


    “京畿道乃朝廷核心區域,精銳之師數萬,無論你們有多少人,都不是對手。”


    “殺了他!莫跟他廢話!”開弓的黑影提議道。


    “那你們也得死。”吳關直麵他的箭,毫無怯意,“帶我去見劉將軍,我有保你們性命的辦法。”


    肩上的刀始終沒動,倒是弓弦又嘎吱嘎吱地響了兩聲,昭示著主人的躁動。


    “漢人隻會撒謊!”開弓的黑影又道,“不能信他!”


    “你們不是漢人?”吳關有些吃不準,因為這兩個人的漢話說得很標準。


    “不是。”開弓的黑影語氣中滿是嫌棄,就差補一句“你才是漢人,你全家都是漢人”了,仿佛做漢人是一件非常可恥的事。


    “北邊來的?”吳關問道。


    “是。”


    吳關大概明白了,不用說,準和北境戰事有關。這些年僅是突厥和唐之間,不知互派了多少探子奸細。


    若真如此,可就麻煩了。


    在國仇家恨麵前,閆寸的一條小命算什麽?落在這些北境來者手上,他們殺死他就像碾死一隻螞蟻。而朝廷在軍國大事麵前,也不會考慮閆寸的個人安危——至少不會將他的安危看得多麽舉足輕重。


    “大兵既然圍了我們,為何不直接攻上來?”執刀的黑影問道。


    “因為你們手上有朝廷想要的人。”


    吳關答得籠統,他並未指明朝廷究竟是想要王力,還是前去截殺王力的魏徵,又或者是前去尋找魏徵的閆寸。


    他也不知這三人的下落,有沒有人落到這些蠻族手上?如果有,是誰?


    吳關在試探。


    “你想要誰?”


    吳關暗暗歎了口氣,他沒考慮到了北方蠻族的行事風格。


    這要換成魏徵那種老狐狸,早就自個兒琢磨起來了。他寧可相信自己的猜測,也不願聽別人吐露信息。


    可北方蠻族不同,按照漢人的描述,他們愚笨得很,腦子都是新的,從沒用過。可也因此,人家不懂就直接問啊。


    吳關正要張口迴答,山洞內傳出了一個聲音:


    “誰在那兒說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囚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形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形骸並收藏囚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