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漸暗,閆寸仍未出秦王府。
吳關和安固並排立在龍首渠下遊岸邊,雙雙望眼欲穿。
“讓你瞎鼓吹,這下好了。”安固毫不掩飾對吳關的怨氣。
吳關皺緊了眉。讚同閆寸潛入秦王府,並非毫無根據的心血來潮,吳關很清楚,這場兵變中,秦王府雖岌岌可危,但終究保住了,其內的守兵、府臣並無折損。至少史書中並無相關記載。
按理說,這該是一樁空手套白狼的買賣,閆寸既在秦王親信中間露了臉,為以後加官進爵做好鋪墊,又不會麵臨什麽危險。
況且,兵變還沒開始,究竟哪兒出了問題?
吳關抿著嘴,一言不發,任憑安固發泄壞情緒,他照單全收。
“……我去正門看看。”安固要給自己找點事做,就這樣幹等著,他要急死了。
也不知是不是安固的運氣格外差,他離開不足半刻,吳關就看到了人。
在龍首渠內飄著的、遊著的人,好幾十個。
吳關不敢置信地揉著眼睛,無法抑製地壓低聲音喊道:“安主簿!安主簿!來了來了!”
此刻,正趕往秦王府正門的安固隻覺得耳根子發熱,他在馬屁股上抽了兩鞭,似乎這樣就能緩解心中莫名的忐忑。
吳關跳進了龍首渠,連遊帶撲騰,他遊到近前,拽住為首的一人,大聲問道:“你們是秦王府的人嗎?啊?閆寸呢?!”
被他拽住的正是長孫無忌。
經過一場惡戰,長孫無忌也受了傷,他的肩頭、手臂的衣服均有破損,破口處的血跡被水一衝,變得很淡。
他胸前捆著幾隻竹筒,借助竹筒的浮力,他的腦袋得以浮出水麵,其他人的情況與他差不多。
縱然捆了竹筒,通過暗道時長孫無忌還是嗆了水,咳嗽得滿臉鼻涕眼淚。
聽到吳關詢問閆寸,長孫無忌反手抓住了吳關的胳膊,似要說什麽,可他越是焦急,就咳得越厲害,根本說不出話來。
“在後頭。”跟在長孫無忌身邊的房隊正迴答道:“若不是閆縣尉來通風報信,我等怕已死在悍匪刀下了,如今我等逃命,當然要帶上閆縣尉。”
長孫無忌點著頭,附和房隊正的話。
吳關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一半,他道了聲謝,放開長孫無忌,向後尋找著閆寸。
他已看到了閆寸。
閆寸平躺著浮在水麵上,看樣子身上也捆了竹筒。
他臉色白得嚇人。
撲騰到近前,見閆寸半睜著眼睛,神情恍惚,吳關拉住了他的手,焦急地問道:“你怎麽樣?”
這問題被重複到第四遍時,閆寸的眼神聚了焦,也不知他看到吳關沒有,隻難看地咧了咧嘴,頭一歪,徹底昏了過去。
另一邊,長孫無忌已被房隊正攙扶著上了岸,他完全沒了力氣,整個人癱在地上,滾了一身泥,他勉力抬著腦袋,觀望閆寸的情況。
“醫師呢?快去瞧瞧,若閆縣尉有個短長,我要讓你……”
跟著眾人出府的醫師心裏苦啊,他也想癱著啊。
醫師腳下虛浮地挪到閆寸跟前,伸手把了脈。
“無妨無妨。”他自腰間解下一個葫蘆,拔開尖嘴塞,將葫蘆嘴湊到閆寸嘴邊,灌下幾口湯藥,“受了重傷嘛,氣血兩虛,以參湯吊住氣,沒事沒事。”
長孫無忌又問吳關道:“人你是帶走,還是讓他跟著我們,由我們的醫師照料?”
“帶走。”吳關毫不猶豫道。
已有不良人發現了異狀,他們轉出沿岸的橡樹林——那是他們監視秦王府的藏身之處——向吳關所在的地方靠近。
“閆縣尉!”
看到昏迷的閆寸,不良人亦十分焦急。
吳關道:“速將閆縣尉送迴縣衙,再分出兩人,一個去王府正門尋了安主簿,告知他這裏的情況,另一個去尋醫師,就是那位與閆縣尉相熟且給我治過傷的老醫師。另外,叫人送些幹淨衣服來……”
吳關指了指癱在河岸邊的眾人:“他們需要換身行頭,越不顯眼越好。”
為首的不良人應答一聲,攙扶起閆寸,迅速消失在眾人視線中。
打理好閆寸的去處,吳關轉向長孫無忌道:“你們急匆匆逃出來,沒規劃過落腳點吧?”
“你有什麽建議?”長孫無忌問道。
第一眼看到吳關時,長孫無忌全然沒將他當做公人,隻以為他是閆寸的兄弟或好友。年紀實在太小。
看到吳關調理清晰地給不良人安排事物,長孫無忌是詫異的。
萬年縣衙何時錄用了一名神童?他自認對長安官場無所不知,事無巨細,偏偏萬年縣衙此番做為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
怪,真怪。
閆寸,還有眼前這個吳關,都怪得很。
“建議談不上,但我知道清河王已被綁上了戰車,無論他願不願意,想要下車都不可能了,你們可以去清河王的別院,與王妃世子匯合。需要得話我可以帶路。”
長孫無忌沒拒絕。
他既沒拒絕吳關提供的衣服,也沒拒絕吳關幫忙帶路。
在分發衣服時,吳關清點了一下人數。
一百四十六個。
其中不僅有學士、府兵,還有仆役、婢女、雜工等拖油瓶。
長孫無忌換衣服時,吳關道:“一個人都沒留?全帶出來了?”
“全帶出來了。他們願意追隨秦王,沒有將其丟下的道理。”長孫無忌道。
“那不願追隨秦王的人呢?”
“全死了。”長孫無忌迴答得坦蕩。
任誰都清楚,他們隻有死路一條。他們若不死,眾人如何安心逃出秦王府?
此刻,秦王府依舊被聖上的嫡係軍圍得嚴嚴實實,但它已成了一座隻剩死人的空府。
長孫無忌轉向一眾仆役、婢女道:“事到如今,秦王尚且命懸一線,我等身為人臣,隻能走一步算一步,諸位若繼續跟隨我等,必然兇險萬分,不如就此分散,各自保命,若秦王安然無事,各位隨時迴府,若就此生死相隔,諸位也好另謀出路。”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人躬身一拜,默默離開,有人道:“我亦可執刀上陣,不走。”
一些青壯仆役附和著。
長孫無忌借坡下驢道:“既如此,爾等便留下吧,餘下的且先各自散去,保住性命,若有機會,咱們來日再會。”
說話間,長孫無忌深深躬身,向著一身狼狽的老仆、婢女一拜。
眾人迴禮,沉默散去。他們都很清楚,此刻,不拖後腿就是幫忙了。
吳關和安固並排立在龍首渠下遊岸邊,雙雙望眼欲穿。
“讓你瞎鼓吹,這下好了。”安固毫不掩飾對吳關的怨氣。
吳關皺緊了眉。讚同閆寸潛入秦王府,並非毫無根據的心血來潮,吳關很清楚,這場兵變中,秦王府雖岌岌可危,但終究保住了,其內的守兵、府臣並無折損。至少史書中並無相關記載。
按理說,這該是一樁空手套白狼的買賣,閆寸既在秦王親信中間露了臉,為以後加官進爵做好鋪墊,又不會麵臨什麽危險。
況且,兵變還沒開始,究竟哪兒出了問題?
吳關抿著嘴,一言不發,任憑安固發泄壞情緒,他照單全收。
“……我去正門看看。”安固要給自己找點事做,就這樣幹等著,他要急死了。
也不知是不是安固的運氣格外差,他離開不足半刻,吳關就看到了人。
在龍首渠內飄著的、遊著的人,好幾十個。
吳關不敢置信地揉著眼睛,無法抑製地壓低聲音喊道:“安主簿!安主簿!來了來了!”
此刻,正趕往秦王府正門的安固隻覺得耳根子發熱,他在馬屁股上抽了兩鞭,似乎這樣就能緩解心中莫名的忐忑。
吳關跳進了龍首渠,連遊帶撲騰,他遊到近前,拽住為首的一人,大聲問道:“你們是秦王府的人嗎?啊?閆寸呢?!”
被他拽住的正是長孫無忌。
經過一場惡戰,長孫無忌也受了傷,他的肩頭、手臂的衣服均有破損,破口處的血跡被水一衝,變得很淡。
他胸前捆著幾隻竹筒,借助竹筒的浮力,他的腦袋得以浮出水麵,其他人的情況與他差不多。
縱然捆了竹筒,通過暗道時長孫無忌還是嗆了水,咳嗽得滿臉鼻涕眼淚。
聽到吳關詢問閆寸,長孫無忌反手抓住了吳關的胳膊,似要說什麽,可他越是焦急,就咳得越厲害,根本說不出話來。
“在後頭。”跟在長孫無忌身邊的房隊正迴答道:“若不是閆縣尉來通風報信,我等怕已死在悍匪刀下了,如今我等逃命,當然要帶上閆縣尉。”
長孫無忌點著頭,附和房隊正的話。
吳關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一半,他道了聲謝,放開長孫無忌,向後尋找著閆寸。
他已看到了閆寸。
閆寸平躺著浮在水麵上,看樣子身上也捆了竹筒。
他臉色白得嚇人。
撲騰到近前,見閆寸半睜著眼睛,神情恍惚,吳關拉住了他的手,焦急地問道:“你怎麽樣?”
這問題被重複到第四遍時,閆寸的眼神聚了焦,也不知他看到吳關沒有,隻難看地咧了咧嘴,頭一歪,徹底昏了過去。
另一邊,長孫無忌已被房隊正攙扶著上了岸,他完全沒了力氣,整個人癱在地上,滾了一身泥,他勉力抬著腦袋,觀望閆寸的情況。
“醫師呢?快去瞧瞧,若閆縣尉有個短長,我要讓你……”
跟著眾人出府的醫師心裏苦啊,他也想癱著啊。
醫師腳下虛浮地挪到閆寸跟前,伸手把了脈。
“無妨無妨。”他自腰間解下一個葫蘆,拔開尖嘴塞,將葫蘆嘴湊到閆寸嘴邊,灌下幾口湯藥,“受了重傷嘛,氣血兩虛,以參湯吊住氣,沒事沒事。”
長孫無忌又問吳關道:“人你是帶走,還是讓他跟著我們,由我們的醫師照料?”
“帶走。”吳關毫不猶豫道。
已有不良人發現了異狀,他們轉出沿岸的橡樹林——那是他們監視秦王府的藏身之處——向吳關所在的地方靠近。
“閆縣尉!”
看到昏迷的閆寸,不良人亦十分焦急。
吳關道:“速將閆縣尉送迴縣衙,再分出兩人,一個去王府正門尋了安主簿,告知他這裏的情況,另一個去尋醫師,就是那位與閆縣尉相熟且給我治過傷的老醫師。另外,叫人送些幹淨衣服來……”
吳關指了指癱在河岸邊的眾人:“他們需要換身行頭,越不顯眼越好。”
為首的不良人應答一聲,攙扶起閆寸,迅速消失在眾人視線中。
打理好閆寸的去處,吳關轉向長孫無忌道:“你們急匆匆逃出來,沒規劃過落腳點吧?”
“你有什麽建議?”長孫無忌問道。
第一眼看到吳關時,長孫無忌全然沒將他當做公人,隻以為他是閆寸的兄弟或好友。年紀實在太小。
看到吳關調理清晰地給不良人安排事物,長孫無忌是詫異的。
萬年縣衙何時錄用了一名神童?他自認對長安官場無所不知,事無巨細,偏偏萬年縣衙此番做為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
怪,真怪。
閆寸,還有眼前這個吳關,都怪得很。
“建議談不上,但我知道清河王已被綁上了戰車,無論他願不願意,想要下車都不可能了,你們可以去清河王的別院,與王妃世子匯合。需要得話我可以帶路。”
長孫無忌沒拒絕。
他既沒拒絕吳關提供的衣服,也沒拒絕吳關幫忙帶路。
在分發衣服時,吳關清點了一下人數。
一百四十六個。
其中不僅有學士、府兵,還有仆役、婢女、雜工等拖油瓶。
長孫無忌換衣服時,吳關道:“一個人都沒留?全帶出來了?”
“全帶出來了。他們願意追隨秦王,沒有將其丟下的道理。”長孫無忌道。
“那不願追隨秦王的人呢?”
“全死了。”長孫無忌迴答得坦蕩。
任誰都清楚,他們隻有死路一條。他們若不死,眾人如何安心逃出秦王府?
此刻,秦王府依舊被聖上的嫡係軍圍得嚴嚴實實,但它已成了一座隻剩死人的空府。
長孫無忌轉向一眾仆役、婢女道:“事到如今,秦王尚且命懸一線,我等身為人臣,隻能走一步算一步,諸位若繼續跟隨我等,必然兇險萬分,不如就此分散,各自保命,若秦王安然無事,各位隨時迴府,若就此生死相隔,諸位也好另謀出路。”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人躬身一拜,默默離開,有人道:“我亦可執刀上陣,不走。”
一些青壯仆役附和著。
長孫無忌借坡下驢道:“既如此,爾等便留下吧,餘下的且先各自散去,保住性命,若有機會,咱們來日再會。”
說話間,長孫無忌深深躬身,向著一身狼狽的老仆、婢女一拜。
眾人迴禮,沉默散去。他們都很清楚,此刻,不拖後腿就是幫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