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閆寸問道。
吳關撓了撓頭,隻覺得頭發裏麵十分油膩,甚至隱隱聞到一股酸味。
如此熱的天,稍微動一下就是一身的汗,而他已經五天沒洗澡了,其中兩天還待在縣衙牢獄那個味道本就不怎麽樣的地方。
“拿它做個浴盆,應該不錯。”說完,吳關又搖搖頭,“算了,不知魚腥味去不去得掉,咱們的住處也放不下。”
閆寸沒再多言,巡視一圈,簡短叮囑了守門的皂吏幾句,便帶著吳關離開了。
迴到縣衙,一夜平靜,除了兩人合力趕走了垂涎美酒的安固,便再無什麽事發生。
第二日一早,閆寸雇來一輛可靠的馬車,跟車夫說明地點,吳關帶著禮品奔赴劉府了。
到了地方,他將兩翁美酒留在車上,並囑咐車夫在門口等候。
送了禮,簽禮單時發生了一件尷尬事。雖說吳關連夜練習了禮單簽法,但他畢竟是個新手,寫出的字跟禮單上其它或飄逸或俊秀的字相比,簡直慘不忍睹。
負責管理禮單的老管家看到吳關的字,雖極力忍著,但還是流露出了少許詫異。
老管家正是陪著小劉員外去環彩閣認屍之人,他見過字難看的,可是,連自己的名字都能寫得如此難看的,還是頭一迴見。
吳關指了指自己那隻打著夾板的腳,機智地解釋道:“讓老伯見笑了,我前兩日受了傷,手腕不大能使得上力。”
反正對方不可能撩開他的大袖,看一看他手腕究竟有沒有受傷。
果然,老管家一聽,忙招唿道:“哎呀盧家郎君,還讓你跑一趟,早就聽說過你啦,最懂禮數,最招盧員外疼愛的……”
客套話說得毫無技術含量,看來老管家並不了解盧員外那幾個兒子,也絕想不到吳關是那個癡傻的兒子。
“……您與我家小郎君年紀相仿,想來能聊到一塊,還請您多開導開導我家小郎君……”
盧家的喪報還未送到,若送到了,老管家定然不會拜托吳關開導人。想一想,他這要求著實有幾分荒誕。
吳關沒多話,答應一聲便跟著前來引路的奴仆走向了堂屋。
越是走近堂屋,燃燒紙錢的焦糊味就越是濃重。活人都不喜歡這種味道,因為它透著一股死氣。但大家都很禮貌,聞著味兒,連眉頭都未皺一下。
除了小劉員外。
小劉員外的沒有擰成了大疙瘩。
他跪在棺材一側,不時往火盆內添些紙錢,煙熏火燎,汗如雨下,很是痛苦。
吳關上前,向未蓋蓋的棺材行了禮,又湊到小劉員外身邊,以袖子幫他扇著風,道:“你熱壞了吧?”
小劉員外感激地看了吳關一眼,自從葬禮開始,所有人都告誡他一定要守規矩,莫讓旁人覺得他不孝,落了口實毀了名聲,今後劉家的路便會越走越窄。
吳關是第一個對他本人表示關心的。
“你是替家中長輩來吊唁的?我以前從未見過你。”小劉員外道。
他反應倒挺快。
“是,我叫盧關。”吳關答道。
“盧府的那個盧關?家中做絲綢布帛生意的?”
吳關笑道:“你是不是聽說過,我是個傻子?”
小劉員外尷尬地笑笑,“是聽說過,但我看你不像癡傻的。”
“你聽說的,不過是以訛傳訛。我讀書不好,被家父不喜,不知怎的就有了這樣的名聲,不過家父也去了,我家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因此派我前來吊唁,還請劉兄莫挑理。”
“什麽?!盧員外也……”
吳關點點頭,道:“比令尊晚了一天,前後腳。”
那盧員外是怎麽……我的意思是,他去的時候,安詳嗎?”
吳關想了想,決定隱瞞一些情況,道:“算是沒受什麽苦。”
“那還好……哎!”
“我從前便聽說過你,”吳關道:“家父常常提起,劉家有個一心考取功名的郎君,他常常讓我向你學。”
“向我學?”小劉員外苦笑一下,“還是別了,反正……我又考不上。”
“劉兄何必妄自菲薄。”吳關道:“我看是這天太熱,劉兄你熱糊塗了,若喝上一杯解暑的竹葉酒,你便不會這樣想了。”
吳關敢這樣試探,是因為他看到小劉員外的孝服前襟有幾星油點。
如閆寸描述的那般,這小員外突然間沒人管了,準得撒歡,苦哈哈地守靈不過是給外人做做樣子。
“莫亂說,咱們可不能飲酒。”小劉員外緊張地四下看看,最後目光落在吳關臉上,有些恐懼。
一個初次見麵的人,看穿了他偽裝的悲傷,這令他恐懼。
“劉兄莫怕,”吳關道:“我不過是看你同病相鄰,以為你最能理解我借酒消愁的苦悶,才出此建議。是我唐突了。”
他如此認錯,小劉員外反倒猶豫了。
他趁著向火盆內添紙錢,低頭思索片刻,道:“盧弟所說不無道理,要不……你去後堂稍坐,我們稍後詳談,如何?”
“那是最好。”吳關擔憂道:“劉兄能脫得開身?”
“我自有辦法。”
小劉員外叫來一名仆役,讓其帶著吳關進入內院的會客室。
會客室位於內院東側,一側的窗戶外是一片菜地,三四種青菜長勢喜人,看著叫人心中歡喜。
吳關正站在窗邊向外眺望,有一名婢女進屋,捧上一杯酸梅湯,道了一聲“郎君慢用”。
那婢女姿色尚可,一張圓臉,眼睛也是圓溜溜的,很是討喜。
她雖穿著婢女的衣服,頭上的釵環首飾卻比一般的婢女多,吳關看到了一根細細的銀釵,這絕不是普通婢女佩戴得起的。
要知道,一根這樣的銀釵足以將她買下了。
於是吳關知道,這絕不是個簡單的婢女。見她送上酸梅湯,並未離開,吳關決定試著套一套她的話。
“姐姐……”
倚小賣小總不會出錯,吳關這麽一喊,婢女眼中便有了一抹受到尊重的喜悅。
“……劉兄剛才跟我提起姐姐,還說要引見,沒想到咱們卻先見麵了……”
婢女兩頰飛起紅暈,被心上人向朋友提起,讓她既羞澀,又驕傲。吳關心中暗道一聲猜對了。
“你是劉郎的朋友?”婢女問道。
“是。”
吳關在心中罵了篤信的自己一句臭不要臉,然後,他又臭不要臉地補充了一句:“劉兄有姐姐照料,豔福不淺啊,小弟羨慕。”
吳關撓了撓頭,隻覺得頭發裏麵十分油膩,甚至隱隱聞到一股酸味。
如此熱的天,稍微動一下就是一身的汗,而他已經五天沒洗澡了,其中兩天還待在縣衙牢獄那個味道本就不怎麽樣的地方。
“拿它做個浴盆,應該不錯。”說完,吳關又搖搖頭,“算了,不知魚腥味去不去得掉,咱們的住處也放不下。”
閆寸沒再多言,巡視一圈,簡短叮囑了守門的皂吏幾句,便帶著吳關離開了。
迴到縣衙,一夜平靜,除了兩人合力趕走了垂涎美酒的安固,便再無什麽事發生。
第二日一早,閆寸雇來一輛可靠的馬車,跟車夫說明地點,吳關帶著禮品奔赴劉府了。
到了地方,他將兩翁美酒留在車上,並囑咐車夫在門口等候。
送了禮,簽禮單時發生了一件尷尬事。雖說吳關連夜練習了禮單簽法,但他畢竟是個新手,寫出的字跟禮單上其它或飄逸或俊秀的字相比,簡直慘不忍睹。
負責管理禮單的老管家看到吳關的字,雖極力忍著,但還是流露出了少許詫異。
老管家正是陪著小劉員外去環彩閣認屍之人,他見過字難看的,可是,連自己的名字都能寫得如此難看的,還是頭一迴見。
吳關指了指自己那隻打著夾板的腳,機智地解釋道:“讓老伯見笑了,我前兩日受了傷,手腕不大能使得上力。”
反正對方不可能撩開他的大袖,看一看他手腕究竟有沒有受傷。
果然,老管家一聽,忙招唿道:“哎呀盧家郎君,還讓你跑一趟,早就聽說過你啦,最懂禮數,最招盧員外疼愛的……”
客套話說得毫無技術含量,看來老管家並不了解盧員外那幾個兒子,也絕想不到吳關是那個癡傻的兒子。
“……您與我家小郎君年紀相仿,想來能聊到一塊,還請您多開導開導我家小郎君……”
盧家的喪報還未送到,若送到了,老管家定然不會拜托吳關開導人。想一想,他這要求著實有幾分荒誕。
吳關沒多話,答應一聲便跟著前來引路的奴仆走向了堂屋。
越是走近堂屋,燃燒紙錢的焦糊味就越是濃重。活人都不喜歡這種味道,因為它透著一股死氣。但大家都很禮貌,聞著味兒,連眉頭都未皺一下。
除了小劉員外。
小劉員外的沒有擰成了大疙瘩。
他跪在棺材一側,不時往火盆內添些紙錢,煙熏火燎,汗如雨下,很是痛苦。
吳關上前,向未蓋蓋的棺材行了禮,又湊到小劉員外身邊,以袖子幫他扇著風,道:“你熱壞了吧?”
小劉員外感激地看了吳關一眼,自從葬禮開始,所有人都告誡他一定要守規矩,莫讓旁人覺得他不孝,落了口實毀了名聲,今後劉家的路便會越走越窄。
吳關是第一個對他本人表示關心的。
“你是替家中長輩來吊唁的?我以前從未見過你。”小劉員外道。
他反應倒挺快。
“是,我叫盧關。”吳關答道。
“盧府的那個盧關?家中做絲綢布帛生意的?”
吳關笑道:“你是不是聽說過,我是個傻子?”
小劉員外尷尬地笑笑,“是聽說過,但我看你不像癡傻的。”
“你聽說的,不過是以訛傳訛。我讀書不好,被家父不喜,不知怎的就有了這樣的名聲,不過家父也去了,我家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因此派我前來吊唁,還請劉兄莫挑理。”
“什麽?!盧員外也……”
吳關點點頭,道:“比令尊晚了一天,前後腳。”
那盧員外是怎麽……我的意思是,他去的時候,安詳嗎?”
吳關想了想,決定隱瞞一些情況,道:“算是沒受什麽苦。”
“那還好……哎!”
“我從前便聽說過你,”吳關道:“家父常常提起,劉家有個一心考取功名的郎君,他常常讓我向你學。”
“向我學?”小劉員外苦笑一下,“還是別了,反正……我又考不上。”
“劉兄何必妄自菲薄。”吳關道:“我看是這天太熱,劉兄你熱糊塗了,若喝上一杯解暑的竹葉酒,你便不會這樣想了。”
吳關敢這樣試探,是因為他看到小劉員外的孝服前襟有幾星油點。
如閆寸描述的那般,這小員外突然間沒人管了,準得撒歡,苦哈哈地守靈不過是給外人做做樣子。
“莫亂說,咱們可不能飲酒。”小劉員外緊張地四下看看,最後目光落在吳關臉上,有些恐懼。
一個初次見麵的人,看穿了他偽裝的悲傷,這令他恐懼。
“劉兄莫怕,”吳關道:“我不過是看你同病相鄰,以為你最能理解我借酒消愁的苦悶,才出此建議。是我唐突了。”
他如此認錯,小劉員外反倒猶豫了。
他趁著向火盆內添紙錢,低頭思索片刻,道:“盧弟所說不無道理,要不……你去後堂稍坐,我們稍後詳談,如何?”
“那是最好。”吳關擔憂道:“劉兄能脫得開身?”
“我自有辦法。”
小劉員外叫來一名仆役,讓其帶著吳關進入內院的會客室。
會客室位於內院東側,一側的窗戶外是一片菜地,三四種青菜長勢喜人,看著叫人心中歡喜。
吳關正站在窗邊向外眺望,有一名婢女進屋,捧上一杯酸梅湯,道了一聲“郎君慢用”。
那婢女姿色尚可,一張圓臉,眼睛也是圓溜溜的,很是討喜。
她雖穿著婢女的衣服,頭上的釵環首飾卻比一般的婢女多,吳關看到了一根細細的銀釵,這絕不是普通婢女佩戴得起的。
要知道,一根這樣的銀釵足以將她買下了。
於是吳關知道,這絕不是個簡單的婢女。見她送上酸梅湯,並未離開,吳關決定試著套一套她的話。
“姐姐……”
倚小賣小總不會出錯,吳關這麽一喊,婢女眼中便有了一抹受到尊重的喜悅。
“……劉兄剛才跟我提起姐姐,還說要引見,沒想到咱們卻先見麵了……”
婢女兩頰飛起紅暈,被心上人向朋友提起,讓她既羞澀,又驕傲。吳關心中暗道一聲猜對了。
“你是劉郎的朋友?”婢女問道。
“是。”
吳關在心中罵了篤信的自己一句臭不要臉,然後,他又臭不要臉地補充了一句:“劉兄有姐姐照料,豔福不淺啊,小弟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