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原來宋太祖在位之時,就曾三伐北漢,一則城牆堅固;二則有遼軍增援,三次討伐北漢,都已失敗而告終。品書網(..


    宋太宗即位,於公元979年再議伐北漢。鑒於以往三次的無功而返,趙光義做了充分的戰前準備,於公元979年正月,集群臣討論用兵方略。


    最後采用阻援圍城的戰略部署。以猛將崔彥進、李漢瓊、劉遇、曹翰分別負責對太原城四麵的進攻,對攻城器械及後勤補給都安排專人負責。


    同時考慮到契丹可能的援救,又派出經驗豐富的大將郭進屯兵在石嶺關,來阻擊馳援的遼兵。


    太平興國四年二月十五,宋太宗親率大軍由東京出發,對太原城實施了合圍。


    三月十六日,遼國大將耶律沙為都統,親率十萬大軍援救北漢,日夜兼程,在白馬嶺正與宋朝郭進大軍相遇,激戰了數日,結果遼軍以失敗告終。


    遼兵大敗,附近州縣連連失守,壞消息一個一個的傳來,此時太原城已經是一座孤城。後主劉紀元早有納降之心,可手下的大將們誓死不降,決心要與太原城生死共存亡。


    宋軍兵臨城下,宋太宗坐下逍遙馬親自來城下督戰,宋朝將士們軍心振奮,士氣高昂,個個擦拳磨掌,要一舉攻下太原城。


    “攻城!”宋太宗一聲令下,宋軍抬著雲梯往上就衝,要搶城池。守城大將楊業、李惲、蔚進令守城的官兵往下扔灰瓶、炮子,滾木、礌石,宋軍傷亡無數,隻好暫時退兵。


    大將潘美獻計道:“城牆堅固,如此強攻,傷亡未免過於太大,我們軍中還有三門大炮,不如我們架炮攻城!”


    趙光義令道:“把大炮抬上來,架炮攻城!”


    下麵的宋兵把大炮推到陣前,從炮口裝上火藥,用棒子砸實,再往炮膛裏裝上鐵沙子,忙活了了好半天,準備就緒,潘美手拿杏黃旗,對城上高聲喊道:“北漢兵將,趕快投降吧!再不投降,我可要放跑了!”


    守城猛將蔚進喊道:“潘美,死了這條心吧,我們誓死不投降!”


    潘美把杏黃旗一擺,令道:“放炮!”


    “轟轟轟”連開三炮,城上硝煙滾滾,塵土飛揚,把城牆炸開一個不大的缺口,守城的士兵一個也不見了。


    趙光義心中興奮不已,高聲令道:“給我殺,要活捉後主劉紀元!”


    宋軍架起雲梯繼續攻城,突然,彌漫的硝煙中殺聲四起,豁口處出現無數北漢士兵,手持弓箭高聲喊著:“守住城池,絕不投降!”


    “啪啪啪”一陣冷箭射出,宋軍損傷無數,隻好又退了下來。


    宋軍雖然沒有攻上城牆,但常時間的用炮轟,多麽堅固的城牆能擋得住?宋軍攻下城池豈不是遲早的事?


    就在一籌莫展之際,皇宮前突然來了一個道士,說要助北漢一臂之力,打退宋軍,點名要見後主劉紀元。


    此時正是用人之際,劉紀元聽說來了一個世外高人,急忙將他請入宮中。


    劉紀元抬頭望去,見這老道年齡在這五十六七歲,細高條,大高個,微微有點水蛇腰,深陷,壽眉很長,高鼻梁,鷹鉤鼻子,大嘴岔,薄片嘴唇子,頦下長著稀稀拉拉的一撮山羊胡子。身穿八卦仙衣,腰係水火絲絛,下邊是紅中衣,水襪雲鞋,手執拂塵。


    劉紀元心裏合計,這老道怎麽這麽眼熟呢?


    尋思之際,老道走到滴水簷前,執浮塵打個稽首,說道:“陛下,貧道稽首了!”


    劉紀元道:“道者從哪裏來?”


    道人道:“後主我們有過一麵之緣,一年前,後主去雲中觀降香,還為雲中觀捐了五百兩銀子,貧道怎會忘記。”


    劉紀元恍然想了起來,笑道:“哎呀,原來是無覺道長啊!請坐,請坐。”


    無覺道長也不客氣,把手中的浮塵一擺,坐了下來。


    劉紀元問道:“道長此次前來,是不是為朕解圍的呀?”


    無覺道長笑道:“正是,正是,想當年蟻力大仙傳授貧道許多法術,如今他走了,我不保你誰有能耐保你?”


    這老道不但說話狂妄,說話的動作也很煩人,晃著腦袋,端著肩,撇著嘴,那意思是七個不服,八個不憤,一百二十個不含糊。


    劉紀元看著很是生氣,心想:“這牛鼻子老道有什麽本事?這麽狂妄?要不是用人之際,早就把他趕出宮去!”


    轉念又一想,目下已經兵臨城下,敢說大話之人,必有些本事。於是強作笑顏,道:“如今宋軍兵臨城下,迫在眉睫,就請道長趕快上陣吧!朕封你為護國法師!等打退宋軍,再加封賞。”


    無覺道長站起身來,把手中的浮塵朝著劉紀元擺了一下,口中說道:“貧道多謝了!”說完轉身要走。


    劉紀元道:“道長且慢!兩軍正在激戰,到處戒備森嚴,我還是派一個大臣把你送上城牆。”


    說話間,扭頭對公公道:“你馬上把郭丞相和親軍劉侍衛侍找來。”


    “喳!”公公施禮一禮,轉身走出宮門。


    工夫不大,丞相郭無為和親軍侍衛劉繼文來到宮中,見過後主之後。劉紀元當即把無覺道長的來意和他的本領介紹一番。兩個大臣見有世外高人相助,心裏自然高興不已,雙方見過禮,便一同登上了城牆。


    此時,北漢守軍已經打退兩次宋軍的進攻,雖然獲勝,但城牆被打開一個缺口。如果長期炮轟下去,城牆早晚也有倒塌那一天,守城大將楊業正在憂心之際,請來一個世外高人,心裏歡喜不已。


    丞相郭無為問道:“宋軍有三門火炮,對我城牆威脅很大,不知道長有三門破敵之策?”


    無為道長撇了撇嘴,不屑一顧地說道:“區區幾門火炮算得了什麽?貧道施展一下法術,不但把城牆加厚,還讓那些南蠻子爬不上牆來。不過做法之前,必須準備更多的水來。”


    楊業自幼熟讀兵書,聽老道的意思,莫非是要“凝冰築牆”?可此時已經過了立春,哪有那麽寒冷的天氣?


    於是便上前詢問道:“道長要這些水,莫非是要‘凝冰築牆’?可嚴寒已過,這種……”


    不等楊業把話說完,無為道長斜了他一眼,怒道:“叫你準備就馬上去準備,山人自有妙計!”


    楊業見這老道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也不敢再說什麽,吩咐所有的官兵去打水,又發動全城的百姓往城牆上送水。


    城牆上擺滿了一溜大缸,官兵和百姓們一起動手,挑的挑,抬的抬,端的端,一會兒的功夫,把城牆上的上百口大缸都注滿了水,城下也擺滿了盛水的用具。


    一切準備完畢,無為道長登上法壇,盤膝坐在法壇中間,左手立掌放到胸前,右手執著拂塵,兩眼微閉,口中念念有詞,突然把手中的拂塵往空一舉,刹那間狂風大作,烏雲遮天,天色迅速變暗,一時間,城上伸手不見五指。準備放炮的宋軍見對麵突然變成黑夜,不知怎麽迴事,便停止了炮轟。


    狂風加劇,一刻比一刻變得更冷,無為道長走下法壇,對將士們道:“貧道借來一鬥風,一鬥寒潮,趕緊往城牆上潑水。”


    全體守城的將士都端起水盆,順著城牆往下倒水。天氣奇冷,水倒在城牆上,還沒流到牆根底下,就凍冰了,然後再接著往下倒,就這樣,城牆上掛滿一層層的大冰溜子。上萬人取水築牆也很容易,大約用了兩柱香的工夫,一座冰城已經築成。


    無為老道把手中的拂塵往空一舉,嘴裏叨咕一通什麽,誰也聽不明白,工夫不大,雲開日出,太陽一照,再看太原城上雪白放亮,刺人眼睛,不知道突然間長出了什麽東西。


    宋太祖帶著隊伍道城下一看,不禁大吃一驚。道:“這叫‘凝水築城’。六韜裏為犬韜,看樣子他們是要死守城池啦!可此時已是早春三月,哪來的這麽大的寒氣呢?城裏一定有世外高人。”


    眾將官思謀了半天,誰也想不出什麽破城良策,好一會兒,趙光義道:“用炮轟!點兩炮試試。”


    軍卒們推過來大炮,瞄準了城牆,點燃了藥撚子,“轟”的一聲,一炮打上去,冰上邊打了幾個白點子。又一炮打上去,打掉不少的冰溜子。


    炮聲一停,城牆上出現無數的軍卒,站在城牆上高喊:“趙光義!你別上火,這冰溜子稀疏發脆,涼快敗火,留著你們吃吧!哈哈哈。”


    趙光義率文武將官迴到營中,一時也想不出什麽辦法來。


    大將曹彬獻計道:“五行中水能克火,但火也能融冰,我部下有一員偏將,叫樊迪,此人善會用火,人送綽號:聖火神,他手下有一千火軍,人人都會用一把神火。如果烤化牆上的一處堅冰,我們的大炮不就能發揮作用了。”


    趙光義大喜,道:“趕快讓樊將軍準備神火。”


    守城的官兵正在暗暗喝彩,忽聽宋朝的營前一聲炮響,左右門旗裂開,從左右各殺出一隊人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鬥戰聖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森林小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森林小哥並收藏鬥戰聖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