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襄陽城丟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 作者:叁餐四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然而,此刻再催促關平急速進軍,也已是徒勞。
關羽轉頭對趙累下令:“趙累,速傳我軍令至關平處。命他堅守陣地,三日之內,不容有失。此乃我對他的最低要求。三日後我將親自率軍趕到,與他一同夾擊劉封叛軍!
劉禪在一旁忍不住插話道:“二叔,請允許我隨軍同行。”
金剛狼幾乎在城門激戰中死傷殆盡,導致劉禪無兵可調,這讓他底氣不足,不敢太過強硬地要求同行。
關羽的目光落在劉禪身上,他不想讓劉禪再次涉險,幹脆地拒絕道:“侄兒,接下來的事情,便交由我們這些長輩來處理吧。”
劉禪聞言,心有不甘,正想據理力爭,卻被傳令兵打斷。
傳令兵的麵色焦急,疾步衝進營帳,連基本的禮節都無暇顧及,邊奔跑邊氣喘籲籲地高喊道:“稟報將軍,襄陽急報!”
關羽心裏咯噔一聲,暗道該來的麻煩終究還是來了。
趙累亦是聰明人,從傳令兵的神色和語氣中,已能猜出一二。他輕輕歎了口氣,雙眸中流露出深深的憂慮,卻選擇了沉默。
劉禪稍顯稚嫩的臉上寫滿了困惑,他轉頭看向傳令兵,問道:“究竟何事?速速道來。”
傳令兵深吸了口氣,努力平複自己急促的唿吸,快速說道:“啟稟將軍,襄陽城外發現了曹軍的斥候,守城校尉判斷曹軍已經察覺到襄陽城的異常。”
劉禪聞言,不禁愣住。
他再次看向關羽,問道:“關將軍,襄陽城究竟有何異常?”
關羽正欲開口迴應,突然間,又一名傳令兵急匆匆地闖入。
這傳令兵亦無暇顧及禮節,他氣喘籲籲,聲音中充滿了焦急與緊張,大聲嘶吼道:“報——襄陽城,已落入曹仁手中!”
此言一出,劉禪頓時愣住,他瞪大了雙眼,滿臉都是問號,仿佛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難以置信地看向那名傳令兵,試圖從對方的臉上找到一絲玩笑的痕跡,但看到的卻隻有一片凝重與焦慮。
他轉而看向關羽,眼中充滿了疑惑,問道:“守軍呢?我們的守軍何在?”
關羽聞言,目光微微一沉,他看了一眼身旁的趙累,默不作聲。
趙累隻得無奈地解釋道:
“襄陽兵力薄弱,僅有萬餘守軍,偏逢孟達在江陵反叛,而劉封也在桂陽煽動叛亂。待我們得知消息時,孟達已占據江陵,劉封更是占據了荊南三城。”
“彼時,長沙城岌岌可危,形勢堪憂。若再讓劉封得逞,占據四城,與孟達合兵一處,在江陵會師,那後果,實是不堪設想。”
關羽接著說道:“那時,我毅然決定,親自統領五千精兵,直取孟達,而關平則率五千兵馬南下平叛......”
劉封聽罷,滿臉難以置信,喃喃自語:“這般說來,那襄陽豈非是......空虛之城?”
話未說完,劉禪嘴角突然泛起一抹釋然的笑意,輕聲道:“襄陽丟了便丟了,隻要人還在,總能打迴來的。我之前倒是太過執著了。”
關羽聞言,亦是朗聲大笑,眼中閃爍著銳利的光芒:“襄陽便讓那曹操占據幾日,待我平了荊南之亂,再迴頭取他不遲!”
劉禪微微一笑,緩緩道:“二叔,襄陽之事暫且放一放。待我們平定荊南,隻需穩固荊州,靜待父親大軍凱旋即可。屆時,兩州合力,襄陽自然手到擒來,又何須急於一時?”
關羽聽罷,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之色,連連點頭,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
見關羽高興,劉禪趁熱打鐵,再次提出同行的請求。
然而,再次被關羽拒絕了。
劉禪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無奈之感,他本想在戰場上親自終結劉封的性命,但眼下看來,這個願望已然落空,隻能退而求其次了。
他深吸一口氣,沉聲道:“二叔,既然您無法答應我隨軍的請求,那就請您在擒住劉封後,將他押送迴江陵吧。我想親自處置他。”
關羽毫不猶豫地迴答道:“可以。那些叛徒,如劉度、劉賢之流,我都會押迴來,交給侄兒親手處置。”
劉禪搖了搖頭,他並非一個嗜殺之人,“其餘叛徒,二叔自行處置即可。”
關羽點了點頭,隨即召來周倉,與眾人共商戰事。
夜色漸濃,商議之事告一段落,劉禪單獨將周倉喚至身旁,低聲而鄭重地叮囑道:“此次南下長沙,我深思熟慮,已有一計藏於錦囊之中。待與劉封對陣之時,你需肩扛寫有我名之大旗,於陣前打開那錦囊......照計行事,便可大獲全勝。”
周倉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奇之色,他撓了撓頭,疑惑地問道:“少主,如此行事,當真能大獲全勝?”
劉禪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我以前可曾騙過你?此計若成,劉封必死無疑。”
周倉認真迴想了一下,發現少主確實未曾騙過他,因為今天之前,兩人從未說過話。
......
兩日後的黎明,長沙城的敵樓之上,劉磐獨自佇立,目光深邃地投向城外的茫茫敵陣。
他臉上布滿了深深的憂愁,如同烏雲密布的天空,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長沙的兵力本就不多,僅有的兩千兵馬,在之前數次慘烈的突圍戰中,折損了大半。
如今,即便算上所有能戰鬥的士兵,也隻能勉強湊齊八百人。
若是再減員,劉磐就隻能征召城內的民夫來充數了。
求援的信使早已派出,但至今仍未見到援軍的影子。
更讓他感到絕望的是,近日叛軍經常大喊:江陵城也已經被孟達所占據......
劉磐理了理頭發,最近,白頭發又新添了許多,都揪不過來了。
在長沙城北的矮山背後,關平率領五千郡兵剛剛抵達。
一陣馬蹄聲急促而來,斥候飛馳至關平麵前,“前方十裏之地,已是叛軍斥候的警戒範圍。我們若再往前,恐怕會暴露行蹤。”
關羽轉頭對趙累下令:“趙累,速傳我軍令至關平處。命他堅守陣地,三日之內,不容有失。此乃我對他的最低要求。三日後我將親自率軍趕到,與他一同夾擊劉封叛軍!
劉禪在一旁忍不住插話道:“二叔,請允許我隨軍同行。”
金剛狼幾乎在城門激戰中死傷殆盡,導致劉禪無兵可調,這讓他底氣不足,不敢太過強硬地要求同行。
關羽的目光落在劉禪身上,他不想讓劉禪再次涉險,幹脆地拒絕道:“侄兒,接下來的事情,便交由我們這些長輩來處理吧。”
劉禪聞言,心有不甘,正想據理力爭,卻被傳令兵打斷。
傳令兵的麵色焦急,疾步衝進營帳,連基本的禮節都無暇顧及,邊奔跑邊氣喘籲籲地高喊道:“稟報將軍,襄陽急報!”
關羽心裏咯噔一聲,暗道該來的麻煩終究還是來了。
趙累亦是聰明人,從傳令兵的神色和語氣中,已能猜出一二。他輕輕歎了口氣,雙眸中流露出深深的憂慮,卻選擇了沉默。
劉禪稍顯稚嫩的臉上寫滿了困惑,他轉頭看向傳令兵,問道:“究竟何事?速速道來。”
傳令兵深吸了口氣,努力平複自己急促的唿吸,快速說道:“啟稟將軍,襄陽城外發現了曹軍的斥候,守城校尉判斷曹軍已經察覺到襄陽城的異常。”
劉禪聞言,不禁愣住。
他再次看向關羽,問道:“關將軍,襄陽城究竟有何異常?”
關羽正欲開口迴應,突然間,又一名傳令兵急匆匆地闖入。
這傳令兵亦無暇顧及禮節,他氣喘籲籲,聲音中充滿了焦急與緊張,大聲嘶吼道:“報——襄陽城,已落入曹仁手中!”
此言一出,劉禪頓時愣住,他瞪大了雙眼,滿臉都是問號,仿佛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難以置信地看向那名傳令兵,試圖從對方的臉上找到一絲玩笑的痕跡,但看到的卻隻有一片凝重與焦慮。
他轉而看向關羽,眼中充滿了疑惑,問道:“守軍呢?我們的守軍何在?”
關羽聞言,目光微微一沉,他看了一眼身旁的趙累,默不作聲。
趙累隻得無奈地解釋道:
“襄陽兵力薄弱,僅有萬餘守軍,偏逢孟達在江陵反叛,而劉封也在桂陽煽動叛亂。待我們得知消息時,孟達已占據江陵,劉封更是占據了荊南三城。”
“彼時,長沙城岌岌可危,形勢堪憂。若再讓劉封得逞,占據四城,與孟達合兵一處,在江陵會師,那後果,實是不堪設想。”
關羽接著說道:“那時,我毅然決定,親自統領五千精兵,直取孟達,而關平則率五千兵馬南下平叛......”
劉封聽罷,滿臉難以置信,喃喃自語:“這般說來,那襄陽豈非是......空虛之城?”
話未說完,劉禪嘴角突然泛起一抹釋然的笑意,輕聲道:“襄陽丟了便丟了,隻要人還在,總能打迴來的。我之前倒是太過執著了。”
關羽聞言,亦是朗聲大笑,眼中閃爍著銳利的光芒:“襄陽便讓那曹操占據幾日,待我平了荊南之亂,再迴頭取他不遲!”
劉禪微微一笑,緩緩道:“二叔,襄陽之事暫且放一放。待我們平定荊南,隻需穩固荊州,靜待父親大軍凱旋即可。屆時,兩州合力,襄陽自然手到擒來,又何須急於一時?”
關羽聽罷,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之色,連連點頭,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
見關羽高興,劉禪趁熱打鐵,再次提出同行的請求。
然而,再次被關羽拒絕了。
劉禪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無奈之感,他本想在戰場上親自終結劉封的性命,但眼下看來,這個願望已然落空,隻能退而求其次了。
他深吸一口氣,沉聲道:“二叔,既然您無法答應我隨軍的請求,那就請您在擒住劉封後,將他押送迴江陵吧。我想親自處置他。”
關羽毫不猶豫地迴答道:“可以。那些叛徒,如劉度、劉賢之流,我都會押迴來,交給侄兒親手處置。”
劉禪搖了搖頭,他並非一個嗜殺之人,“其餘叛徒,二叔自行處置即可。”
關羽點了點頭,隨即召來周倉,與眾人共商戰事。
夜色漸濃,商議之事告一段落,劉禪單獨將周倉喚至身旁,低聲而鄭重地叮囑道:“此次南下長沙,我深思熟慮,已有一計藏於錦囊之中。待與劉封對陣之時,你需肩扛寫有我名之大旗,於陣前打開那錦囊......照計行事,便可大獲全勝。”
周倉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奇之色,他撓了撓頭,疑惑地問道:“少主,如此行事,當真能大獲全勝?”
劉禪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我以前可曾騙過你?此計若成,劉封必死無疑。”
周倉認真迴想了一下,發現少主確實未曾騙過他,因為今天之前,兩人從未說過話。
......
兩日後的黎明,長沙城的敵樓之上,劉磐獨自佇立,目光深邃地投向城外的茫茫敵陣。
他臉上布滿了深深的憂愁,如同烏雲密布的天空,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長沙的兵力本就不多,僅有的兩千兵馬,在之前數次慘烈的突圍戰中,折損了大半。
如今,即便算上所有能戰鬥的士兵,也隻能勉強湊齊八百人。
若是再減員,劉磐就隻能征召城內的民夫來充數了。
求援的信使早已派出,但至今仍未見到援軍的影子。
更讓他感到絕望的是,近日叛軍經常大喊:江陵城也已經被孟達所占據......
劉磐理了理頭發,最近,白頭發又新添了許多,都揪不過來了。
在長沙城北的矮山背後,關平率領五千郡兵剛剛抵達。
一陣馬蹄聲急促而來,斥候飛馳至關平麵前,“前方十裏之地,已是叛軍斥候的警戒範圍。我們若再往前,恐怕會暴露行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