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司馬蘭成派司馬飛和江樂年各帶五萬兵去掘堤開山,司馬飛帶人掘堤,江樂年帶人開那個山包的低矮處。
歐陽曉風和羅瓊負責騷擾司馬飛掘堤的部隊,莊姑娘帶著九龍山寨的兄弟們負責騷擾江樂年的開山的部隊。
羅一剛發明了一種便攜式連發弓弩,比一般弓箭大點,類似於弩,一次能連發十隻箭,可穿透一層盾牌,羅一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吐箭龍。
他們的營寨駐紮在百裏以外的靠近龍曲江邊的臥虎山下。
每天一早五千多輕騎兵都帶這種吐箭龍和足夠的箭,和吃幾頓的幹糧,2500人跟著歐陽曉風和羅瓊去龍曲江堤,2500人跟著山寨將領去矮山包,去一趟就能射死射傷些江東兵
由於司馬飛和江樂年的裝備遠沒有從九龍山寨來的即州兵的先進,再加上歐陽曉風,羅瓊,莊姑娘幾個堅持遊擊打法,敵進他退,敵追他跑,敵人挖溝他去騷擾,依破壞和騷擾為主,盡量避免和他們正麵廝殺。他們的行蹤也是非常詭秘,今天從這裏來,明天又從那裏來,有時候從好幾個方向來,你也不知道他們都往哪裏去,反正第∟,二天一準會再來幾次。受損失的總是江東兵,江東兵很難對九龍山來的遊擊隊造成殺傷。
帶兵開山包的江樂年下了狠心,派一萬人在分布在他們有可能出現的各大小路口。可是他們一旦發現有江東兵,總是放幾箭掉頭就跑,可恨的是他們的箭射程遠,他們能射到江東兵,而江東兵射不到他們。連著三天都是這樣,各個路口射死或射傷幾個江東兵就跑了。
到了第四天守在各大小路口的兵都沒有發現山寨兵出現,可到了晚上聽說他們的糧草被燒了,挖河堤的和開山包的兩處兵馬的糧草放在了一起,不知怎麽被那些孤魂野鬼一般的騎兵給找到了。士兵們都慌了神,挖河堤的士兵和開山包的士兵都沒有了幹心,周圍防禦襲擊的士兵沒有了戰心,雖說將領們都說讓他們不要擔心挨餓,很快就會從駝山的大寨裏送糧食過來。
人常言,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這當兵的一頓不吃還能抗過去,兩頓不吃別說幹開山挖河的這種體力活了,就是啥都不幹站都站不住了。
江樂年一天派出三個消息兵去都是有去無迴。
江樂年手下有個副將叫司馬江東,是司馬蘭成的族弟,此人甚是小心謹慎,司馬蘭成有時候都會找他商量一些事情。
司馬江東建議江樂年不如把兵先撤到即州,若糧食先運不來,萬一再有葉舟別的地方的即州兵殺過來可如何是好,士兵們都兩頓飯沒吃了。
被燒了糧草,江樂年本來已經很自責了,覺的沒有臉麵見司馬蘭成,這再停了這裏的工程都迴即州,那可不行,他說道:司馬將軍不要多慮,我親帥5000人馬去駝山大營,還怕運不了糧食來嗎?
司馬江東道:將軍我是怕有意外情況發生。
江樂年道:司馬將軍,凡事你都是多走一遍心,那有那麽多的意外情況發生,這些孤魂野鬼一般的不知哪裏來的即州兵,從來都不敢和咱們正麵交鋒,你還怕他們來襲擊咱們的大部隊嗎?
江樂年是正將司馬江東是副將,當然要聽江樂年的。
這樣江樂年帶著五千人馬迴駝山的江東軍大寨,司馬江東帶軍守在山包寨,司馬飛守著龍曲江堤寨。當然不管是山上的還是河堤上的士兵都不能幹活了,他們現在隻能做一件事情,就是餓。
江樂年的五千兵馬剛離開山包二三十裏就受到了莊姑娘率領的2500人馬的伏擊。
一開始是射箭,把江樂年的兵馬射了個人仰馬翻,然後2500輕騎兵又衝了上去,本來就已經兩頓飯沒吃的江東兵,麵對個個勇猛的山寨兵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被馬踩刀砍斧子剁,江樂年的五千兵馬被殺的屍橫遍野,血流成渠。最後江樂年僅帶著三四百人馬奔即州方向跑去。
江樂年也就跑出去十幾裏路又遭到了歐陽曉風和羅瓊的伏擊,曾在司馬蘭成麾下履曆戰功的江樂年在亂戰中被羅瓊刺死於馬下,其他士兵也都被殺。
到了第二天守在江堤和山包的士兵已經控製不住。
士兵們就是這樣,你讓他到戰場上殺敵,沒有個抽後的,可是一旦讓他們少吃上幾頓飯就受不了了,這充分說明了一件事情“餓比死難受”,因為死了就什麽也不知道了,可是餓著什麽也知道,並且還能讓人想清楚好多飽著時想不清楚,或是根本就想不到的事。
人在餓著的時候,思想變的很簡單,什麽榮華富貴,聲歌美人,什麽都想不到了,他們隻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餓”,他們隻想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吃”。
士兵開始吃所有能吃的東西,戰馬,不管是誰的,能殺就殺,在他們眼裏已經沒有了什麽將軍和命令什麽的,當人隻為了吃飽肚子的時候是最可怕的,因為那個時候的人沒有任何底線。
到了江樂年離開山包的第二天的時候,士兵們已經兩天多沒吃飯了,歐陽曉風,羅瓊和莊姑娘幾個也都計算著江東兵沒吃飯的時間,他們打算到第三天時去屠戮那些已經餓了個半死的江東兵。
可是這時候,即州城外的司馬蘭城也感覺出了不對勁,之前每天都有消息兵迴來報信,怎麽這好幾天突然就不來了尼?他突然意識到這裏麵肯定有大問題,決定親自帶兵去看看。
司馬蘭成帶一萬兵馬往龍曲江去。歐陽曉風和羅瓊還守在從即州到龍曲江的路上,他們本就是在這裏阻截從即州到龍曲江的援軍,或是從龍曲江迴即州的江東兵的,沒想到司馬蘭成親自率兵來了。歐陽曉風和羅瓊計議如何應對。
曉風道:他們人多,硬碰硬恐怕占不到便宜,不如你帶著大隊人馬先撤,我和五百兵馬留下射住司馬蘭成。
羅瓊道:我就直接從山包和江堤的江東營寨撤,看能殺多少就殺多少那些已經快餓死的江東兵,現在正是殺敵性命如剪草芥一般容易的時候。
歐陽曉風派一個消息兵往駝山方向,告訴莊姑娘的人馬不要再往龍曲江和山包的江東營寨去,司馬蘭成的援軍已到。
歐陽曉風率500人馬在此阻擊司馬蘭成的萬人軍馬,歐陽曉風和士兵們說道:一般弓箭的射程為一百步,吐箭龍的射程200步,在敵軍在距咱們200步的時候龍吐箭也是僅能射到敵人處的位置而不能造成大的傷害,敵人在距離我們百步的距離時可以對敵軍造成傷害,但是箭的力度小,敵人能反應過來,到敵人距離我們隻有五十步的時候,吐箭龍射出去的箭穿透盾牌後還能射殺敵人性命,五百個人分成五個小組,一百人一組,第一組先放,然後第二組,第三組,依次放箭,千萬不要亂。
到時候聽我口令,開始連續放箭,歐陽曉風義正言辭的說道:都必須聽好了,如果沒有我的命令就算江東兵的馬蹄踩在你們的箭上了也不能放箭,士兵們都聽令。
一個團隊的作戰能力有多強,戰術執行力很關鍵,沒有強的執行力,就沒有強大的作戰能力,沒有組織,沒有紀律,士兵們,將領們都各自為政,自己想怎麽做就怎做,再多的人,再好的作戰裝備也沒有用。
據說日本人在訓練士兵的時候,為了訓練士兵的執行力會故意到懸崖邊上去讓士兵們跑步,指揮官一邊喊著121,士兵們一邊跑,就算到了懸崖邊上,指揮官沒喊立正,當兵的就會直接跳到懸崖下麵去,這是一種多強的執行力呀。在訓練時有所犧牲,有所流血,到了戰場之上,就會少一些犧牲和流血。
士兵們用經驗判斷江東兵已經來到了二百步之內,然後是一百步之內,然後是八十步,六十步,此刻士兵們的腦子裏隻有一件事情,聽歐陽曉風的命令。周圍似乎靜的出奇,都能聽到彼此的心跳聲,五百個人,麵對一支萬人大軍,並且是傳說中的蟒城大將司馬蘭成親自率隊。
雖然人數上非常懸殊,可是他們沒有絲毫的畏懼之心,因為在他們的心裏有這樣一種信仰,隻要聽從指揮就能取得勝利,就能得到神的佑護,因為他們不知聽過多少次歐陽曉風和羅瓊率領著2000人和9000人正麵廝殺,最後終於等到葉舟大帥兵從天降殲滅敵人全軍的故事。雖然他們殺到最後隻剩下了三十六人可是他們殺了敵人近七千人,也就是他們殺傷了敵人三倍於自己的力量,別忘了那是正麵廝殺,這是伏擊,這有什麽可懼怕的呢?
眼看著他們都能看清敵人的麵貌了,隻聽歐陽曉風大喊一聲放箭,第一小組的一百個人把一千隻箭朝江東兵射去,然後第一組開始重裝箭,再做好姿勢等著第五組射完,他們再開始射。
隻聽見射出去的箭在空中嗖嗖飛行,那聲音似乎把它們飛行過的空氣撕的一條條的,緊接著就是江東兵的慘叫聲。
這幸虧是司馬蘭成的隊伍,換做別的部隊早亂作一團了,行軍中隊列一亂就完了,不用敵人廝殺,自己人就能自己相互踩踏而死,都是騎兵還好些,若有騎兵有步兵那就完了,一大半步兵得讓自己的騎兵踩死。司馬蘭成大喊一聲,前麵的都別亂,後麵的依次撤到敵軍的射程之外,司馬蘭成騎馬親自帶領幾個副將在前麵阻擋著要往後亂竄的士兵,每個人都放好盾牌,活著的把死了的當盾牌,一開始還有嚇的往後亂竄的士兵,要麽被司馬蘭成要麽被其他副將都用槍挑了出去。
前麵的士兵再也不敢亂了,他們用盾牌擋住射來的箭,雖說自己也被射穿了盾牌的箭射死,可是他們依舊保持著用身體頂著盾牌的的姿勢,也有中箭後往後倒的,後麵的士兵就用盾牌頂住前麵士兵的屍體,歐陽曉風的龍吐箭再厲害可他也不能射穿一個盾牌把人射穿後再射穿另一麵盾牌。
司馬蘭成前麵的一千多人做了盾牌,為後麵的大部隊贏得了撤退的機會,司馬蘭成命一部分人馬繞開大路,從四野朝放箭的敵軍圍過去。
歐陽曉風也看破了司馬蘭成的計謀,縱然不能再對江東軍造成多大的射殺,但是也要為羅瓊殺戮山包和江堤的江東兵贏得時間,所以他並不著急撤退,眼看著司馬蘭成的大軍快要從三麵圍上來,趁著他們還沒有繞到他的後方去,他下令又放了一陣箭,把江樂年的人頭割下來用槍挑著立於大路中間。然後趁著江東兵避箭都往龍曲江方向跑去。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章分解。
歐陽曉風和羅瓊負責騷擾司馬飛掘堤的部隊,莊姑娘帶著九龍山寨的兄弟們負責騷擾江樂年的開山的部隊。
羅一剛發明了一種便攜式連發弓弩,比一般弓箭大點,類似於弩,一次能連發十隻箭,可穿透一層盾牌,羅一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吐箭龍。
他們的營寨駐紮在百裏以外的靠近龍曲江邊的臥虎山下。
每天一早五千多輕騎兵都帶這種吐箭龍和足夠的箭,和吃幾頓的幹糧,2500人跟著歐陽曉風和羅瓊去龍曲江堤,2500人跟著山寨將領去矮山包,去一趟就能射死射傷些江東兵
由於司馬飛和江樂年的裝備遠沒有從九龍山寨來的即州兵的先進,再加上歐陽曉風,羅瓊,莊姑娘幾個堅持遊擊打法,敵進他退,敵追他跑,敵人挖溝他去騷擾,依破壞和騷擾為主,盡量避免和他們正麵廝殺。他們的行蹤也是非常詭秘,今天從這裏來,明天又從那裏來,有時候從好幾個方向來,你也不知道他們都往哪裏去,反正第∟,二天一準會再來幾次。受損失的總是江東兵,江東兵很難對九龍山來的遊擊隊造成殺傷。
帶兵開山包的江樂年下了狠心,派一萬人在分布在他們有可能出現的各大小路口。可是他們一旦發現有江東兵,總是放幾箭掉頭就跑,可恨的是他們的箭射程遠,他們能射到江東兵,而江東兵射不到他們。連著三天都是這樣,各個路口射死或射傷幾個江東兵就跑了。
到了第四天守在各大小路口的兵都沒有發現山寨兵出現,可到了晚上聽說他們的糧草被燒了,挖河堤的和開山包的兩處兵馬的糧草放在了一起,不知怎麽被那些孤魂野鬼一般的騎兵給找到了。士兵們都慌了神,挖河堤的士兵和開山包的士兵都沒有了幹心,周圍防禦襲擊的士兵沒有了戰心,雖說將領們都說讓他們不要擔心挨餓,很快就會從駝山的大寨裏送糧食過來。
人常言,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這當兵的一頓不吃還能抗過去,兩頓不吃別說幹開山挖河的這種體力活了,就是啥都不幹站都站不住了。
江樂年一天派出三個消息兵去都是有去無迴。
江樂年手下有個副將叫司馬江東,是司馬蘭成的族弟,此人甚是小心謹慎,司馬蘭成有時候都會找他商量一些事情。
司馬江東建議江樂年不如把兵先撤到即州,若糧食先運不來,萬一再有葉舟別的地方的即州兵殺過來可如何是好,士兵們都兩頓飯沒吃了。
被燒了糧草,江樂年本來已經很自責了,覺的沒有臉麵見司馬蘭成,這再停了這裏的工程都迴即州,那可不行,他說道:司馬將軍不要多慮,我親帥5000人馬去駝山大營,還怕運不了糧食來嗎?
司馬江東道:將軍我是怕有意外情況發生。
江樂年道:司馬將軍,凡事你都是多走一遍心,那有那麽多的意外情況發生,這些孤魂野鬼一般的不知哪裏來的即州兵,從來都不敢和咱們正麵交鋒,你還怕他們來襲擊咱們的大部隊嗎?
江樂年是正將司馬江東是副將,當然要聽江樂年的。
這樣江樂年帶著五千人馬迴駝山的江東軍大寨,司馬江東帶軍守在山包寨,司馬飛守著龍曲江堤寨。當然不管是山上的還是河堤上的士兵都不能幹活了,他們現在隻能做一件事情,就是餓。
江樂年的五千兵馬剛離開山包二三十裏就受到了莊姑娘率領的2500人馬的伏擊。
一開始是射箭,把江樂年的兵馬射了個人仰馬翻,然後2500輕騎兵又衝了上去,本來就已經兩頓飯沒吃的江東兵,麵對個個勇猛的山寨兵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被馬踩刀砍斧子剁,江樂年的五千兵馬被殺的屍橫遍野,血流成渠。最後江樂年僅帶著三四百人馬奔即州方向跑去。
江樂年也就跑出去十幾裏路又遭到了歐陽曉風和羅瓊的伏擊,曾在司馬蘭成麾下履曆戰功的江樂年在亂戰中被羅瓊刺死於馬下,其他士兵也都被殺。
到了第二天守在江堤和山包的士兵已經控製不住。
士兵們就是這樣,你讓他到戰場上殺敵,沒有個抽後的,可是一旦讓他們少吃上幾頓飯就受不了了,這充分說明了一件事情“餓比死難受”,因為死了就什麽也不知道了,可是餓著什麽也知道,並且還能讓人想清楚好多飽著時想不清楚,或是根本就想不到的事。
人在餓著的時候,思想變的很簡單,什麽榮華富貴,聲歌美人,什麽都想不到了,他們隻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餓”,他們隻想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吃”。
士兵開始吃所有能吃的東西,戰馬,不管是誰的,能殺就殺,在他們眼裏已經沒有了什麽將軍和命令什麽的,當人隻為了吃飽肚子的時候是最可怕的,因為那個時候的人沒有任何底線。
到了江樂年離開山包的第二天的時候,士兵們已經兩天多沒吃飯了,歐陽曉風,羅瓊和莊姑娘幾個也都計算著江東兵沒吃飯的時間,他們打算到第三天時去屠戮那些已經餓了個半死的江東兵。
可是這時候,即州城外的司馬蘭城也感覺出了不對勁,之前每天都有消息兵迴來報信,怎麽這好幾天突然就不來了尼?他突然意識到這裏麵肯定有大問題,決定親自帶兵去看看。
司馬蘭成帶一萬兵馬往龍曲江去。歐陽曉風和羅瓊還守在從即州到龍曲江的路上,他們本就是在這裏阻截從即州到龍曲江的援軍,或是從龍曲江迴即州的江東兵的,沒想到司馬蘭成親自率兵來了。歐陽曉風和羅瓊計議如何應對。
曉風道:他們人多,硬碰硬恐怕占不到便宜,不如你帶著大隊人馬先撤,我和五百兵馬留下射住司馬蘭成。
羅瓊道:我就直接從山包和江堤的江東營寨撤,看能殺多少就殺多少那些已經快餓死的江東兵,現在正是殺敵性命如剪草芥一般容易的時候。
歐陽曉風派一個消息兵往駝山方向,告訴莊姑娘的人馬不要再往龍曲江和山包的江東營寨去,司馬蘭成的援軍已到。
歐陽曉風率500人馬在此阻擊司馬蘭成的萬人軍馬,歐陽曉風和士兵們說道:一般弓箭的射程為一百步,吐箭龍的射程200步,在敵軍在距咱們200步的時候龍吐箭也是僅能射到敵人處的位置而不能造成大的傷害,敵人在距離我們百步的距離時可以對敵軍造成傷害,但是箭的力度小,敵人能反應過來,到敵人距離我們隻有五十步的時候,吐箭龍射出去的箭穿透盾牌後還能射殺敵人性命,五百個人分成五個小組,一百人一組,第一組先放,然後第二組,第三組,依次放箭,千萬不要亂。
到時候聽我口令,開始連續放箭,歐陽曉風義正言辭的說道:都必須聽好了,如果沒有我的命令就算江東兵的馬蹄踩在你們的箭上了也不能放箭,士兵們都聽令。
一個團隊的作戰能力有多強,戰術執行力很關鍵,沒有強的執行力,就沒有強大的作戰能力,沒有組織,沒有紀律,士兵們,將領們都各自為政,自己想怎麽做就怎做,再多的人,再好的作戰裝備也沒有用。
據說日本人在訓練士兵的時候,為了訓練士兵的執行力會故意到懸崖邊上去讓士兵們跑步,指揮官一邊喊著121,士兵們一邊跑,就算到了懸崖邊上,指揮官沒喊立正,當兵的就會直接跳到懸崖下麵去,這是一種多強的執行力呀。在訓練時有所犧牲,有所流血,到了戰場之上,就會少一些犧牲和流血。
士兵們用經驗判斷江東兵已經來到了二百步之內,然後是一百步之內,然後是八十步,六十步,此刻士兵們的腦子裏隻有一件事情,聽歐陽曉風的命令。周圍似乎靜的出奇,都能聽到彼此的心跳聲,五百個人,麵對一支萬人大軍,並且是傳說中的蟒城大將司馬蘭成親自率隊。
雖然人數上非常懸殊,可是他們沒有絲毫的畏懼之心,因為在他們的心裏有這樣一種信仰,隻要聽從指揮就能取得勝利,就能得到神的佑護,因為他們不知聽過多少次歐陽曉風和羅瓊率領著2000人和9000人正麵廝殺,最後終於等到葉舟大帥兵從天降殲滅敵人全軍的故事。雖然他們殺到最後隻剩下了三十六人可是他們殺了敵人近七千人,也就是他們殺傷了敵人三倍於自己的力量,別忘了那是正麵廝殺,這是伏擊,這有什麽可懼怕的呢?
眼看著他們都能看清敵人的麵貌了,隻聽歐陽曉風大喊一聲放箭,第一小組的一百個人把一千隻箭朝江東兵射去,然後第一組開始重裝箭,再做好姿勢等著第五組射完,他們再開始射。
隻聽見射出去的箭在空中嗖嗖飛行,那聲音似乎把它們飛行過的空氣撕的一條條的,緊接著就是江東兵的慘叫聲。
這幸虧是司馬蘭成的隊伍,換做別的部隊早亂作一團了,行軍中隊列一亂就完了,不用敵人廝殺,自己人就能自己相互踩踏而死,都是騎兵還好些,若有騎兵有步兵那就完了,一大半步兵得讓自己的騎兵踩死。司馬蘭成大喊一聲,前麵的都別亂,後麵的依次撤到敵軍的射程之外,司馬蘭成騎馬親自帶領幾個副將在前麵阻擋著要往後亂竄的士兵,每個人都放好盾牌,活著的把死了的當盾牌,一開始還有嚇的往後亂竄的士兵,要麽被司馬蘭成要麽被其他副將都用槍挑了出去。
前麵的士兵再也不敢亂了,他們用盾牌擋住射來的箭,雖說自己也被射穿了盾牌的箭射死,可是他們依舊保持著用身體頂著盾牌的的姿勢,也有中箭後往後倒的,後麵的士兵就用盾牌頂住前麵士兵的屍體,歐陽曉風的龍吐箭再厲害可他也不能射穿一個盾牌把人射穿後再射穿另一麵盾牌。
司馬蘭成前麵的一千多人做了盾牌,為後麵的大部隊贏得了撤退的機會,司馬蘭成命一部分人馬繞開大路,從四野朝放箭的敵軍圍過去。
歐陽曉風也看破了司馬蘭成的計謀,縱然不能再對江東軍造成多大的射殺,但是也要為羅瓊殺戮山包和江堤的江東兵贏得時間,所以他並不著急撤退,眼看著司馬蘭成的大軍快要從三麵圍上來,趁著他們還沒有繞到他的後方去,他下令又放了一陣箭,把江樂年的人頭割下來用槍挑著立於大路中間。然後趁著江東兵避箭都往龍曲江方向跑去。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