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家人盼盛烈歸來
大畫家王盛烈第二部難水不雲 作者:遼沈達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康明瑤王言大和王盛烈哥倆,在奉天火車站相遇,同學見麵,相談甚歡,談了很長時間,最後因為談到盛烈婚事,引起盛烈的苦悶無語,另外也是時間問題,康明瑤王言大需要趕火車去長春,他們隻得分手。
王盛祚和王盛烈哥倆送走了康明瑤和王言大,因為無處可去,兩個人便坐在候車室裏耐著性子等從奉天開往撫順的火車。
開車的時間大約是晚上九點鍾,眼下也就五點,因為離開車時間尚早,王盛祚和王盛烈又覺得肚子裏有點餓的慌,於是便在站前小吃攤上,吃點燒餅煎餅豆腐腦。吃完了又在火車站前溜噠一圈,覺得時間差不多了,便迴到候車室再等。
因為這班車是短途,那時的短途常用悶罐車,當然票價也便宜,票價便宜不便宜不說,問題就剩這班車了,今晚要趕迴撫順去,不坐也不行!
他們終於熬到上了車,車廂裏黑糊糊的,犄角格拉還有尿燒味,所以誰都不願意往裏去,他們紛紛在車門口有光亮的地方蹲了下來,或者幹脆席地而坐,一路“咣當咣當”晃的非常厲害,蹲著,坐下,再蹲起來,反反複複,不知多少次,小半夜才到撫順。
下車時兩腿蹲的發麻,身體被晃得又酸又痛,那滋味別提有多難受,出了車站還一瘸一拐的,走了一段時間,才好些,才恢複過來。
即便這樣他們也不後悔,車票畢竟便宜許多!那時老百姓的生活多艱難啊,一分錢都想掰開花,得省點就省點,寧可遭罪也不亂花錢。
再說撫順盛烈的家。全家人得到消息,估摸盛烈今天可能要迴來,但是什麽時候到家,確切的時間他們不知道,他們也是心急了點,從早晨就等,興奮和不安的足足等了一白天,也沒見蹤影。老三盛藩和老四盛夫他們不知多少次的跑出門外,往大道那邊望,真是望眼欲穿,可是每次都悻悻而迴。心裏話:“二哥怎麽還不迴來!二哥怎麽還不迴來!”
晚上,吃完晚飯,全家人還是不幹心,又接著等,盡管飯桌上,杯盤狼藉的,就那麽擺在炕上……但是誰也沒心思收拾。
“怎麽迴事呢?按道理應該迴來了?”盛烈的父親歪個頭在左尋思,右尋思。
“我說孩子他媽,盛烈到現在也沒迴來,是不是——他們哥倆留在大連了,我聽老大臨走時說過,去一趟大連不容易,他想領二弟逛一逛大連!”
“誰知道了……這麽晚了還沒到家……逛大連?別說,這都是沒準的事!老大也是的,都是成家的人了,還那麽野!家裏的人這麽著急等盛烈迴來,他還有心領盛烈逛大連!”
“上次盛烈走的匆匆……不是沒逛著大連嗎!”老頭說了一句。
“那……那也不應該!這年頭多不安全,萬一碰見抓勞工的怎麽辦?咳!真讓人操心!這四個男孩子一個比一個野!兩個姑娘家就不這樣!咳!這都什麽時候了,別人家都熄燈睡覺了,咱家還點燈熬油。這種等法得等到什麽時候?大人還能挺得住,小孩……你看盛夫困成什麽樣了!”
盛烈父親聽老伴這麽一說,看了一眼盛夫,盛夫那時也就十四五歲,坐在窗玻璃下,此時困的兩個上眼皮和兩個下眼皮直打架,可是還在那挺子裏!他正是長身體時候,哪能經受住困魔的襲擾,像他這麽大歲數的,不吃飯能挺得住,要是不睡覺絕對挺不住,幾個迴合下來,最後困的“滴瀝當啷”就像沒了骨頭架子,實在不行了,也不管脫沒脫衣服,窩曲窩曲,也不管頭朝上,還是腳朝下,拉過一條薄被,就睡下了。
老三盛藩比他強點,困了就跑出去吹吹涼風,精神了再迴屋,坐在炕稍兩眼盯著老式座鍾,心裏老在叨咕:“二哥怎麽還不迴來,還不迴來!……快迴來了吧?”出來進去一副焦急而又心神不定的樣子。
相比之下,老兩口要比孩子們精神多了,也穩當多了,老頭見飯桌還沒人收拾,有點看不慣,如今心裏都是在長草的時候,指使誰幹恐怕都有點不高興,莫不如自己……
老頭磨身下地收拾桌子,平常這活都是老伴或者黑鳳姑娘的,黑鳳不知什麽原因吃完撂下碗筷就走了,老伴一直守在門外,根本不想進屋。隻好麻煩他老人家。平常人家把碗筷收拾到外屋,然後在廚間洗洗涮涮,把洗好的鍋碗瓢盆一件一件收進廚房碗架櫃裏。老頭哪有心思幹這些,隻是把收拾的碗筷,放在飯盆裏用水泡上,便完事大吉,偷工減料……說心裏話,,他也沒心思幹那細致的活……
老頭在屋裏轉了一圈,也是在屋裏呆不住,便拿起他心愛的簫,走出家門。
老伴見他出來,便把身邊的一個小板凳遞給了他。
“他們都睡了?”老伴問了一句。
“喔,老四是睡了。老三看著鍾直發呆,看去也快熬不住了……”
“飯桌都收拾好了?”
“啊,我看沒人收拾我就收拾唄,我都把碗筷放到飯盆裏用水泡上了!”
“你也真是的,等誰呢?你就順手洗了唄!”
“我,我不是也掛子出來等盛烈嗎!”
“哼,我們這些當老人的都有點賤的慌!”
盛烈父親喜歡吹簫,尤其心事忡忡時,為了排解胸中的鬱悶,他都免不了吹上一曲。這次他也沒忘把簫帶出來,他開拾擺弄他的簫。
盛烈母親,和其他家庭婦女一樣,手不閑著,總有活,不是幹這,就是幹那,如今別的幹不了,借著屋內射出的燈光,她正一針一針在納鞋底,隻見她不時的把發亮的錐針往頭發裏劃一下,據說這樣能使錐子滑溜,這可能是最原始的潤滑方法,但也最經濟最實用,從她手裏翻來轉去的那個鞋底大小,估計那是為盛烈做的一雙新鞋。他是想加班加點趕製出來,讓盛烈迴來好穿上!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一針一線係深情。
老兩口是用這種方式,打發那令他們深感不安的時間,盡管表麵裝作平靜,猶如止水,但是心裏卻七上八下惴惴不安,當老人的哪有不掛念兒子的。
盛烈父親擺弄完簫,閑的沒事幹,不由得豎起簫,送到唇邊,隨著指尖的跳動,一首“蘇武牧羊”的簫聲,悠然而起,幽咽低迴……
已是夜深人靜,簫聲傳出很遠。
“我說孩子他爸,你……你這簫吹了一輩子,吹的就是那麽一個曲子,你心裏也不煩的慌?”
王盛烈母親是沒文化的家庭婦女,根本不懂音樂,什麽宮,商,角,徵,羽連古曲音階她也不明白,另外她老聽,耳朵都磨出膙子了,再說她此時心裏正為兒子迴來還是不迴來鬧心,她哪能聽得下去。
說完她放下手中的針線活,乘機直了直酸痛的腰板。
“看你這話說的!太讓人掃興……不做知音唄,你也別……這是多麽悅耳的聲音,怎麽會煩的慌?想當初俞伯牙高山流水遇鍾子期,那是何等……我什麽時候能遇見一個知音呢?”
“什麽子牙,子期,我不懂,我就心裏煩的慌!”
“咳!跟你真是對牛談琴!……我就奇怪這麽好的曲子,你怎麽就不願聽呢!你不願意聽,也就罷了,還出言不遜……真是焚琴煮鶴!焚琴煮鶴啊!”
“行了,我的老夫子,老飽學!你就別文縐縐的在那跩了,什麽叫焚琴煮鶴?誰能聽得懂你說的都是什麽?小心跩到陽溝裏爬不起來!”
“家裏的不是我跩,是你說話有辱我的雅興……孔子曰“惟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不可教實在不可教!跟你說什麽你也不明白!別小看這麽一管簫,功能可大了!他能淋漓盡致抒發我的思念,他能傳達出我內心很多東西……這裏麵深奧的很!非你等所能理解!”
“哼!什麽情感不情感,我就感覺聽著鬧心!”什麽孔子,女人,小人,你就唬我吧!反正我也不懂!”
“鬧心?是!鬧心也是一種情感,想當年,楚霸王被漢兵圍在垓下……楚霸王的兵,那可是英勇善戰,漢王劉邦一時拿不下,正急的沒辦法時,漢王手下有個謀士叫張良的,不是用簫,吹的楚兵直鬧心!最後都散去了,最後楚霸王兵敗烏江自刎!”
“是嗎?聽你這麽一說,這吹簫就能把楚兵吹散了?竟瞎說!“
“要說你沒知識你還不服氣!我騙你幹什麽?張良吹簫散楚兵,誰人不知。誰人不曉?你聽過“霸王別姬”那一段戲沒有?那裏就有……”
“霸王別姬?梅蘭芳唱的那個?我雖然沒看過,可是我聽過,可是聽我也沒聽懂,咱不說霸王別姬,咱們就往笨理想,吹簫能散楚兵,那以後還打什麽仗,都改吹簫得了唄!”
“你這個家庭婦女說話太氣人,就知道抬杠!……那不是古代嗎?那不是一次打仗的特例嗎?張良當時吹的是楚音……”,
“什麽叫楚音?就是你方才吹的,聽著倒是感到哀哀怨怨!”
“跟你說話就是費勁!楚音就是楚霸王家鄉那邊的音樂!楚霸王有八千子弟兵,常年在外行軍打仗,雖說是兵,可是也都是人啊!人心都是肉長的,誰不思念家鄉父老鄉親!張良就利用士兵這個心裏,把楚兵吹的很鬧心,一個個痛哭流涕,以至最後三個人一群,五個人一夥散去,偷偷迴了家鄉!”
“噢,孩子他爸,真有這麽一迴事?還是你們文化人,知道的是多!”
“哼,這點知識哪到哪!”老頭一聽老伴誇他,頭立刻昂起,精神頭也來了,露出一副不屑與人洋洋得意的樣子。
”你知道我今天為什麽要吹“蘇武牧羊”這隻曲子嗎?我是吹給咱兒子盛烈聽的,他若是迴來,離老遠就能聽到我吹的曲子,你知道他會是什麽感受?
“什麽感受?”
“我想一定是百感交集,淚如雨下……這比用什麽方式,用什麽語言表達都強!”
“老頭子,我看你還是歇歇吧,你可別把咱兒子吹跑了!”
“咳!你也真是!我的意思……我是說他聽了我吹的曲子,他會很感動!知道父母如何在想他!使他歸家更加心切!”
“那你就直說就完了唄!還用得著這麽拐彎抹角!”
“你呀……我不跟你說了,我還是吹我的簫吧!”
盛烈父親又開始吹起他的簫,嗚嗚咽咽……
“行了!老頭子!”盛烈母親放下針線活。“你吹簫,我是怎麽的都能忍受,問題是四鄰,這可是深更半夜了,知道的是你想兒子,不知道的……你這不是讓人睡不好覺嗎!都那麽大人了,怎麽好賴不懂!”
她向老頭怪了一句。
老頭張了張嘴,想說什麽,沒說出口。他想老伴說的也對,不能因為思念兒子就影響四鄰……
他想到這,隻好放下簫,沒事隻好看著老伴認真做鞋,見她納的鞋底密密實實……看著看著視乎有所觸動。
“我說家裏的,你是做鞋不用錐子——針(真)行啊,你可知這一針一線,係著的是什麽嗎?”
“什麽?就是做鞋唄!還能係著什麽?”
“像我的簫聲一樣,係著你的一片深情!我們是異曲同工,這雙鞋要是穿在盛烈腳上,我相信盛烈一定會感到很溫暖,舒適,踏實!肯定會有一種說不出的幸福感覺!”
盛烈母親不解的瞥了當家的一眼。
“你今天是怎麽的了?莫名其妙!一會誇我,一會冤我!又發什麽感慨?”
盛烈父親深深歎口氣,“也算是觸景生情吧,我想起一句古詩……”說完隨即吟道:“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你又在那瞎叨咕些什麽?”
“不懂了吧,這是古詩,是寫一個慈母如何關愛她的遊子的!你就是那個慈母!盛烈就是那個遊子,不同的是一個是在送,一個是在迎……”
“嗨!說這個幹什麽,什麽慈母不慈母,怪叫人不好意思的,家家都是如此!我的老婆婆不是說過嗎,人的心尖朝下長的,都惦記孩子……可是你惦記孩子,孩子不一定惦記你!他惦記的是他的下一代!一輩留一輩!”
“讓你說的!那子孫後代沒好人了!都是忘恩負義之徒?那都是老話,別聽我媽的!”
“我倒覺得很對!”
“我媽也是老老筋!放心,咱們家這些孩子差不了!從小到大你還看不出來嗎?都挺董事!都孝順著呢!”
“孝順?木頭眼鏡,我沒看透,小時聽話不等於大時就聽話!大了翅膀硬了,有主見了,大人說話就聽不進去了!”
“你?你這話從何說起?”
“你呀別跟我裝糊塗了,雞毛蒜皮小事不說,就說盛烈婚姻大事……盛烈老大不小了,按咱這地方習俗,應該說門親了吧?”
“沒錯!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可是一到盛烈這就起幺蛾子呢!我們做父母的“費勁扒拉”的,好不容易為他張弄一門親事,他應該了解父母的心思,總該聽話吧!自古常言,婚姻大事,要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行和不行說句痛快話!他可到好,不理也不睬,就這麽扛著,這叫什麽事啊!這不是讓鄰居看我們家笑話嗎!”
“原來你是說這件事……那還用說,明睜眼露,盛烈是不同意這門親事唄!
“這不就結了!他聽話嗎?他孝心嗎?他把我們的好心當驢肝肺!簡直要把我氣死了!這次他迴來說什麽也得……我決心快刀斬亂麻!”
“快刀斬亂麻?你想……”
“我也沒客氣,前天我把黃毛姑娘打發了……”
“啊?怪不得黃毛姑娘執意要走,我還奇怪呢?原來你在其中……原來是你讓她走的?你……你怎麽可以這樣?你怎麽向歐陽大隊長交代,人家那麽信任我們!再說盛烈迴來了,你怎麽向盛烈交代?你……讓我怎麽說呢?你對這件事處理欠妥當!”
“你,你別在一邊裝好人!得罪人的事都讓我做?……怎麽不妥當?盛烈迴來一見到黃毛姑娘,他心思還會在黑鳳姑娘身上嗎!……一男倆女,這事要叫你說,你怎麽處理,你怎麽辦?”
“我,我……”盛烈父親張了張嘴,結結巴巴想說什麽,說了半天也沒說出來,他也兩難,沒法說出來。
“沒辦法了吧?……所以就得忍痛舍一求一!憑良心說,黃毛姑娘真不錯,對我們家盛烈那是沒說的,一百個好,她沒少幫助過咱盛烈,人也長的漂亮,家庭環境也好,爺爺又是將軍……這樣人家好是好,但是咱門老百姓有點高攀不起,再說兩個人關係……給人感覺總是有點說不清道不明,即若即離……我怕的就是這個……長此下去,如果不成,不是李二爺剝蒜——兩耽誤嗎!……黑鳳姑娘雖說出身貧窮,但是為人樸實能幹,又能吃苦耐勞,大人小孩麵前,不說長不道短的,鄰居都誇她,這幾年幫我打理小鋪,井井有條,成了我的好幫手……相比之下,我看黑鳳姑娘有點實在,居家過日子,我看實在點好!”
“問題是你怎麽向歐陽大隊長交代?還有盛烈,他迴來你怎麽向他交代呀?”
“這我都想好了,對黃毛姑娘咱們不說攆她走的話,讓她自動自覺的走開……”
“自動自覺的走開?噢,我明白了……你向黃毛姑娘說了盛烈和黑鳳姑娘這門親事了?……你可夠狡猾的!”
“什麽叫狡猾,這叫……對了,這叫給話聽!”
“想不到你還有這兩下子,可是這種小伎倆能瞞住盛烈嗎?”
“管他瞞住瞞不住,黃毛姑娘不是我們逼走的就行!她是自願離開的!”
“我看事情沒那麽簡單!”
老兩口你一句我一句閑嘮嗑。東邊小鋪突然關了燈,那是附近唯一的燈光,霎時一片漆黑。
“黑鳳姑娘睡下了!”盛烈母親說了一句。
“盛烈還沒迴來,她也能睡得著!”老頭說了一句。
“她?能睡著才怪呢!她是……女人的心你不懂!她在黑暗中睜著眼等子呢!”
“對了,咱們光談盛烈和黃毛姑娘了,忽視眼前黑鳳姑娘了?不知道她願意不願意這門親事?”
“她?她哪能不願意,一個農村姑娘,嫁咱們的一個洋學生,她偷子樂吧!”
“那也不一定……你可別嫌貧愛富,勢利眼!萬一她家鄉那邊有心上人……你這不是……”
“你放心吧,我和媒人仔細聊過了,黑鳳姑娘很幹淨!另外……她願意不願意,我和他處這麽長時間,我還不了解她!他嘴不說心裏早……有些事逃不過我的眼睛!”
“什麽事?你看出來了?”
“我都是過來的人了,姑娘的心思我能不懂!”
“你看到了什麽?”
“別的不說,就說我去招唿她吃晚飯的時候,你猜她在幹什麽?”
“幹什麽?”
“正在他那間小屋洗呢,我從來沒看她洗的那麽認真,平常舍不得用的香皂打滿了全身……”
“哦,怪不得吃飯時,我看到她換了一套新衣服,隱隱有一股香皂味……你告訴她盛烈今天迴來?”
“啊,我告訴他了,我還告訴她,今天要到她那睡呢!讓她做好心理準備!”
“什麽?這話你也說了?”
“這有什麽奇怪的,他們本來就應該……”
“你,你也太心急了點,這要是萬一不成……打起來,你如何收場!”
“沒事啊!有我呢!
兩個人正說著,遠遠傳來腳步聲!
王盛祚和王盛烈哥倆送走了康明瑤和王言大,因為無處可去,兩個人便坐在候車室裏耐著性子等從奉天開往撫順的火車。
開車的時間大約是晚上九點鍾,眼下也就五點,因為離開車時間尚早,王盛祚和王盛烈又覺得肚子裏有點餓的慌,於是便在站前小吃攤上,吃點燒餅煎餅豆腐腦。吃完了又在火車站前溜噠一圈,覺得時間差不多了,便迴到候車室再等。
因為這班車是短途,那時的短途常用悶罐車,當然票價也便宜,票價便宜不便宜不說,問題就剩這班車了,今晚要趕迴撫順去,不坐也不行!
他們終於熬到上了車,車廂裏黑糊糊的,犄角格拉還有尿燒味,所以誰都不願意往裏去,他們紛紛在車門口有光亮的地方蹲了下來,或者幹脆席地而坐,一路“咣當咣當”晃的非常厲害,蹲著,坐下,再蹲起來,反反複複,不知多少次,小半夜才到撫順。
下車時兩腿蹲的發麻,身體被晃得又酸又痛,那滋味別提有多難受,出了車站還一瘸一拐的,走了一段時間,才好些,才恢複過來。
即便這樣他們也不後悔,車票畢竟便宜許多!那時老百姓的生活多艱難啊,一分錢都想掰開花,得省點就省點,寧可遭罪也不亂花錢。
再說撫順盛烈的家。全家人得到消息,估摸盛烈今天可能要迴來,但是什麽時候到家,確切的時間他們不知道,他們也是心急了點,從早晨就等,興奮和不安的足足等了一白天,也沒見蹤影。老三盛藩和老四盛夫他們不知多少次的跑出門外,往大道那邊望,真是望眼欲穿,可是每次都悻悻而迴。心裏話:“二哥怎麽還不迴來!二哥怎麽還不迴來!”
晚上,吃完晚飯,全家人還是不幹心,又接著等,盡管飯桌上,杯盤狼藉的,就那麽擺在炕上……但是誰也沒心思收拾。
“怎麽迴事呢?按道理應該迴來了?”盛烈的父親歪個頭在左尋思,右尋思。
“我說孩子他媽,盛烈到現在也沒迴來,是不是——他們哥倆留在大連了,我聽老大臨走時說過,去一趟大連不容易,他想領二弟逛一逛大連!”
“誰知道了……這麽晚了還沒到家……逛大連?別說,這都是沒準的事!老大也是的,都是成家的人了,還那麽野!家裏的人這麽著急等盛烈迴來,他還有心領盛烈逛大連!”
“上次盛烈走的匆匆……不是沒逛著大連嗎!”老頭說了一句。
“那……那也不應該!這年頭多不安全,萬一碰見抓勞工的怎麽辦?咳!真讓人操心!這四個男孩子一個比一個野!兩個姑娘家就不這樣!咳!這都什麽時候了,別人家都熄燈睡覺了,咱家還點燈熬油。這種等法得等到什麽時候?大人還能挺得住,小孩……你看盛夫困成什麽樣了!”
盛烈父親聽老伴這麽一說,看了一眼盛夫,盛夫那時也就十四五歲,坐在窗玻璃下,此時困的兩個上眼皮和兩個下眼皮直打架,可是還在那挺子裏!他正是長身體時候,哪能經受住困魔的襲擾,像他這麽大歲數的,不吃飯能挺得住,要是不睡覺絕對挺不住,幾個迴合下來,最後困的“滴瀝當啷”就像沒了骨頭架子,實在不行了,也不管脫沒脫衣服,窩曲窩曲,也不管頭朝上,還是腳朝下,拉過一條薄被,就睡下了。
老三盛藩比他強點,困了就跑出去吹吹涼風,精神了再迴屋,坐在炕稍兩眼盯著老式座鍾,心裏老在叨咕:“二哥怎麽還不迴來,還不迴來!……快迴來了吧?”出來進去一副焦急而又心神不定的樣子。
相比之下,老兩口要比孩子們精神多了,也穩當多了,老頭見飯桌還沒人收拾,有點看不慣,如今心裏都是在長草的時候,指使誰幹恐怕都有點不高興,莫不如自己……
老頭磨身下地收拾桌子,平常這活都是老伴或者黑鳳姑娘的,黑鳳不知什麽原因吃完撂下碗筷就走了,老伴一直守在門外,根本不想進屋。隻好麻煩他老人家。平常人家把碗筷收拾到外屋,然後在廚間洗洗涮涮,把洗好的鍋碗瓢盆一件一件收進廚房碗架櫃裏。老頭哪有心思幹這些,隻是把收拾的碗筷,放在飯盆裏用水泡上,便完事大吉,偷工減料……說心裏話,,他也沒心思幹那細致的活……
老頭在屋裏轉了一圈,也是在屋裏呆不住,便拿起他心愛的簫,走出家門。
老伴見他出來,便把身邊的一個小板凳遞給了他。
“他們都睡了?”老伴問了一句。
“喔,老四是睡了。老三看著鍾直發呆,看去也快熬不住了……”
“飯桌都收拾好了?”
“啊,我看沒人收拾我就收拾唄,我都把碗筷放到飯盆裏用水泡上了!”
“你也真是的,等誰呢?你就順手洗了唄!”
“我,我不是也掛子出來等盛烈嗎!”
“哼,我們這些當老人的都有點賤的慌!”
盛烈父親喜歡吹簫,尤其心事忡忡時,為了排解胸中的鬱悶,他都免不了吹上一曲。這次他也沒忘把簫帶出來,他開拾擺弄他的簫。
盛烈母親,和其他家庭婦女一樣,手不閑著,總有活,不是幹這,就是幹那,如今別的幹不了,借著屋內射出的燈光,她正一針一針在納鞋底,隻見她不時的把發亮的錐針往頭發裏劃一下,據說這樣能使錐子滑溜,這可能是最原始的潤滑方法,但也最經濟最實用,從她手裏翻來轉去的那個鞋底大小,估計那是為盛烈做的一雙新鞋。他是想加班加點趕製出來,讓盛烈迴來好穿上!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一針一線係深情。
老兩口是用這種方式,打發那令他們深感不安的時間,盡管表麵裝作平靜,猶如止水,但是心裏卻七上八下惴惴不安,當老人的哪有不掛念兒子的。
盛烈父親擺弄完簫,閑的沒事幹,不由得豎起簫,送到唇邊,隨著指尖的跳動,一首“蘇武牧羊”的簫聲,悠然而起,幽咽低迴……
已是夜深人靜,簫聲傳出很遠。
“我說孩子他爸,你……你這簫吹了一輩子,吹的就是那麽一個曲子,你心裏也不煩的慌?”
王盛烈母親是沒文化的家庭婦女,根本不懂音樂,什麽宮,商,角,徵,羽連古曲音階她也不明白,另外她老聽,耳朵都磨出膙子了,再說她此時心裏正為兒子迴來還是不迴來鬧心,她哪能聽得下去。
說完她放下手中的針線活,乘機直了直酸痛的腰板。
“看你這話說的!太讓人掃興……不做知音唄,你也別……這是多麽悅耳的聲音,怎麽會煩的慌?想當初俞伯牙高山流水遇鍾子期,那是何等……我什麽時候能遇見一個知音呢?”
“什麽子牙,子期,我不懂,我就心裏煩的慌!”
“咳!跟你真是對牛談琴!……我就奇怪這麽好的曲子,你怎麽就不願聽呢!你不願意聽,也就罷了,還出言不遜……真是焚琴煮鶴!焚琴煮鶴啊!”
“行了,我的老夫子,老飽學!你就別文縐縐的在那跩了,什麽叫焚琴煮鶴?誰能聽得懂你說的都是什麽?小心跩到陽溝裏爬不起來!”
“家裏的不是我跩,是你說話有辱我的雅興……孔子曰“惟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不可教實在不可教!跟你說什麽你也不明白!別小看這麽一管簫,功能可大了!他能淋漓盡致抒發我的思念,他能傳達出我內心很多東西……這裏麵深奧的很!非你等所能理解!”
“哼!什麽情感不情感,我就感覺聽著鬧心!”什麽孔子,女人,小人,你就唬我吧!反正我也不懂!”
“鬧心?是!鬧心也是一種情感,想當年,楚霸王被漢兵圍在垓下……楚霸王的兵,那可是英勇善戰,漢王劉邦一時拿不下,正急的沒辦法時,漢王手下有個謀士叫張良的,不是用簫,吹的楚兵直鬧心!最後都散去了,最後楚霸王兵敗烏江自刎!”
“是嗎?聽你這麽一說,這吹簫就能把楚兵吹散了?竟瞎說!“
“要說你沒知識你還不服氣!我騙你幹什麽?張良吹簫散楚兵,誰人不知。誰人不曉?你聽過“霸王別姬”那一段戲沒有?那裏就有……”
“霸王別姬?梅蘭芳唱的那個?我雖然沒看過,可是我聽過,可是聽我也沒聽懂,咱不說霸王別姬,咱們就往笨理想,吹簫能散楚兵,那以後還打什麽仗,都改吹簫得了唄!”
“你這個家庭婦女說話太氣人,就知道抬杠!……那不是古代嗎?那不是一次打仗的特例嗎?張良當時吹的是楚音……”,
“什麽叫楚音?就是你方才吹的,聽著倒是感到哀哀怨怨!”
“跟你說話就是費勁!楚音就是楚霸王家鄉那邊的音樂!楚霸王有八千子弟兵,常年在外行軍打仗,雖說是兵,可是也都是人啊!人心都是肉長的,誰不思念家鄉父老鄉親!張良就利用士兵這個心裏,把楚兵吹的很鬧心,一個個痛哭流涕,以至最後三個人一群,五個人一夥散去,偷偷迴了家鄉!”
“噢,孩子他爸,真有這麽一迴事?還是你們文化人,知道的是多!”
“哼,這點知識哪到哪!”老頭一聽老伴誇他,頭立刻昂起,精神頭也來了,露出一副不屑與人洋洋得意的樣子。
”你知道我今天為什麽要吹“蘇武牧羊”這隻曲子嗎?我是吹給咱兒子盛烈聽的,他若是迴來,離老遠就能聽到我吹的曲子,你知道他會是什麽感受?
“什麽感受?”
“我想一定是百感交集,淚如雨下……這比用什麽方式,用什麽語言表達都強!”
“老頭子,我看你還是歇歇吧,你可別把咱兒子吹跑了!”
“咳!你也真是!我的意思……我是說他聽了我吹的曲子,他會很感動!知道父母如何在想他!使他歸家更加心切!”
“那你就直說就完了唄!還用得著這麽拐彎抹角!”
“你呀……我不跟你說了,我還是吹我的簫吧!”
盛烈父親又開始吹起他的簫,嗚嗚咽咽……
“行了!老頭子!”盛烈母親放下針線活。“你吹簫,我是怎麽的都能忍受,問題是四鄰,這可是深更半夜了,知道的是你想兒子,不知道的……你這不是讓人睡不好覺嗎!都那麽大人了,怎麽好賴不懂!”
她向老頭怪了一句。
老頭張了張嘴,想說什麽,沒說出口。他想老伴說的也對,不能因為思念兒子就影響四鄰……
他想到這,隻好放下簫,沒事隻好看著老伴認真做鞋,見她納的鞋底密密實實……看著看著視乎有所觸動。
“我說家裏的,你是做鞋不用錐子——針(真)行啊,你可知這一針一線,係著的是什麽嗎?”
“什麽?就是做鞋唄!還能係著什麽?”
“像我的簫聲一樣,係著你的一片深情!我們是異曲同工,這雙鞋要是穿在盛烈腳上,我相信盛烈一定會感到很溫暖,舒適,踏實!肯定會有一種說不出的幸福感覺!”
盛烈母親不解的瞥了當家的一眼。
“你今天是怎麽的了?莫名其妙!一會誇我,一會冤我!又發什麽感慨?”
盛烈父親深深歎口氣,“也算是觸景生情吧,我想起一句古詩……”說完隨即吟道:“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你又在那瞎叨咕些什麽?”
“不懂了吧,這是古詩,是寫一個慈母如何關愛她的遊子的!你就是那個慈母!盛烈就是那個遊子,不同的是一個是在送,一個是在迎……”
“嗨!說這個幹什麽,什麽慈母不慈母,怪叫人不好意思的,家家都是如此!我的老婆婆不是說過嗎,人的心尖朝下長的,都惦記孩子……可是你惦記孩子,孩子不一定惦記你!他惦記的是他的下一代!一輩留一輩!”
“讓你說的!那子孫後代沒好人了!都是忘恩負義之徒?那都是老話,別聽我媽的!”
“我倒覺得很對!”
“我媽也是老老筋!放心,咱們家這些孩子差不了!從小到大你還看不出來嗎?都挺董事!都孝順著呢!”
“孝順?木頭眼鏡,我沒看透,小時聽話不等於大時就聽話!大了翅膀硬了,有主見了,大人說話就聽不進去了!”
“你?你這話從何說起?”
“你呀別跟我裝糊塗了,雞毛蒜皮小事不說,就說盛烈婚姻大事……盛烈老大不小了,按咱這地方習俗,應該說門親了吧?”
“沒錯!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可是一到盛烈這就起幺蛾子呢!我們做父母的“費勁扒拉”的,好不容易為他張弄一門親事,他應該了解父母的心思,總該聽話吧!自古常言,婚姻大事,要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行和不行說句痛快話!他可到好,不理也不睬,就這麽扛著,這叫什麽事啊!這不是讓鄰居看我們家笑話嗎!”
“原來你是說這件事……那還用說,明睜眼露,盛烈是不同意這門親事唄!
“這不就結了!他聽話嗎?他孝心嗎?他把我們的好心當驢肝肺!簡直要把我氣死了!這次他迴來說什麽也得……我決心快刀斬亂麻!”
“快刀斬亂麻?你想……”
“我也沒客氣,前天我把黃毛姑娘打發了……”
“啊?怪不得黃毛姑娘執意要走,我還奇怪呢?原來你在其中……原來是你讓她走的?你……你怎麽可以這樣?你怎麽向歐陽大隊長交代,人家那麽信任我們!再說盛烈迴來了,你怎麽向盛烈交代?你……讓我怎麽說呢?你對這件事處理欠妥當!”
“你,你別在一邊裝好人!得罪人的事都讓我做?……怎麽不妥當?盛烈迴來一見到黃毛姑娘,他心思還會在黑鳳姑娘身上嗎!……一男倆女,這事要叫你說,你怎麽處理,你怎麽辦?”
“我,我……”盛烈父親張了張嘴,結結巴巴想說什麽,說了半天也沒說出來,他也兩難,沒法說出來。
“沒辦法了吧?……所以就得忍痛舍一求一!憑良心說,黃毛姑娘真不錯,對我們家盛烈那是沒說的,一百個好,她沒少幫助過咱盛烈,人也長的漂亮,家庭環境也好,爺爺又是將軍……這樣人家好是好,但是咱門老百姓有點高攀不起,再說兩個人關係……給人感覺總是有點說不清道不明,即若即離……我怕的就是這個……長此下去,如果不成,不是李二爺剝蒜——兩耽誤嗎!……黑鳳姑娘雖說出身貧窮,但是為人樸實能幹,又能吃苦耐勞,大人小孩麵前,不說長不道短的,鄰居都誇她,這幾年幫我打理小鋪,井井有條,成了我的好幫手……相比之下,我看黑鳳姑娘有點實在,居家過日子,我看實在點好!”
“問題是你怎麽向歐陽大隊長交代?還有盛烈,他迴來你怎麽向他交代呀?”
“這我都想好了,對黃毛姑娘咱們不說攆她走的話,讓她自動自覺的走開……”
“自動自覺的走開?噢,我明白了……你向黃毛姑娘說了盛烈和黑鳳姑娘這門親事了?……你可夠狡猾的!”
“什麽叫狡猾,這叫……對了,這叫給話聽!”
“想不到你還有這兩下子,可是這種小伎倆能瞞住盛烈嗎?”
“管他瞞住瞞不住,黃毛姑娘不是我們逼走的就行!她是自願離開的!”
“我看事情沒那麽簡單!”
老兩口你一句我一句閑嘮嗑。東邊小鋪突然關了燈,那是附近唯一的燈光,霎時一片漆黑。
“黑鳳姑娘睡下了!”盛烈母親說了一句。
“盛烈還沒迴來,她也能睡得著!”老頭說了一句。
“她?能睡著才怪呢!她是……女人的心你不懂!她在黑暗中睜著眼等子呢!”
“對了,咱們光談盛烈和黃毛姑娘了,忽視眼前黑鳳姑娘了?不知道她願意不願意這門親事?”
“她?她哪能不願意,一個農村姑娘,嫁咱們的一個洋學生,她偷子樂吧!”
“那也不一定……你可別嫌貧愛富,勢利眼!萬一她家鄉那邊有心上人……你這不是……”
“你放心吧,我和媒人仔細聊過了,黑鳳姑娘很幹淨!另外……她願意不願意,我和他處這麽長時間,我還不了解她!他嘴不說心裏早……有些事逃不過我的眼睛!”
“什麽事?你看出來了?”
“我都是過來的人了,姑娘的心思我能不懂!”
“你看到了什麽?”
“別的不說,就說我去招唿她吃晚飯的時候,你猜她在幹什麽?”
“幹什麽?”
“正在他那間小屋洗呢,我從來沒看她洗的那麽認真,平常舍不得用的香皂打滿了全身……”
“哦,怪不得吃飯時,我看到她換了一套新衣服,隱隱有一股香皂味……你告訴她盛烈今天迴來?”
“啊,我告訴他了,我還告訴她,今天要到她那睡呢!讓她做好心理準備!”
“什麽?這話你也說了?”
“這有什麽奇怪的,他們本來就應該……”
“你,你也太心急了點,這要是萬一不成……打起來,你如何收場!”
“沒事啊!有我呢!
兩個人正說著,遠遠傳來腳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