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盛烈迴國那一年
大畫家王盛烈第二部難水不雲 作者:遼沈達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九四四年四月,大畫家王盛烈迴國。這個時期國際,國內形勢發生深刻的變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逐漸占了上風,這個時期已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反攻的一年。
先說東歐戰場。局勢發生戲劇性逆轉。
站在大地球儀麵前的法西斯頭子希特勒,何等猖狂囂張?推動著地球儀,野心勃勃,企圖想獨霸全球。一時間用閃電戰,乘人不備,倒也勢如破竹,沒用多長時間,便兵臨蘇聯首都莫斯科城下,企圖一口吞下這塊存心已久,如今已經到了嘴邊的“肥肉”。
關鍵時刻,英勇的蘇聯紅軍並沒希特勒囂張氣焰所嚇倒,反而更堅強,紅場大閱兵,使得軍隊老百姓同仇敵愾士氣大振,紛紛拿起槍走上前線,投入戰鬥。
希特勒反動派,沒好心眼子,妄圖統霸世界的野心,遭到人神共怒!人神共誅!有一句話說的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行不義必自斃!中國叫老天爺,外國叫上帝,莫斯科城外,一臉陰雲,滿臉冷若冰霜,突然發力,發威!天降奇寒,那冷的,據說麻雀都不能高飛,隻貼地麵覓食,因為飛高了便凍下來!這種奇寒凍僵了法西斯侵略者的武裝牙齒,眼看到嘴的“肥肉”不但沒吃成,反倒成了凍豆腐,咯崩了侵略者的牙,他們哪有土生土長的蘇聯紅軍耐寒耐凍。就像生活在赤道裏的人們同生活在北極圈的愛愛斯基摩人們相比較一樣,顯然都不如愛斯基摩人耐凍!兵書尚卻雲:天時,地利,人和,三大要素,誰占這三條誰就勝!遠道來的法西斯德軍既不占天時也不占地利更不占人和,一條不占,自然吃了敗仗,不是一般的敗,而且是大敗,扭轉戰局的大敗,導致全線潰敗,成了戰爭的轉折點。
蘇聯紅軍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和庫爾斯勒戰役重創德軍以後,乘勝追擊,跟著德軍屁股後麵窮追猛打,那潰敗的德軍,在英勇的揮著戰刀的哥薩克騎兵麵前,真恨爹娘少生兩條腿,望影而逃……
法西斯頭子希特勒萬萬沒想到,能“閃電”的進,也能“閃電”的退,把好不容易吃進的還沒消化了的肥肉,又全都吐了出來。真是勝也匆匆敗也匆匆,蘇聯紅軍正以泰山壓倒之勢,雷霆萬鈞之力,直逼他們的老巢首都柏林,看來希特勒大勢已去,隻好躲在地下室裏,望著地球儀垂頭喪氣。等著死亡的命運的到來。
在西歐,英美等國聯軍在諾曼底那個地方乘著夜黑風高,成功登陸,那可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登陸,為實施這一大規模的戰役,盟軍共集結了將近三百萬的部隊。
夜黑是殺人夜,風高是放火天。這麽多的兵力強行登陸,不用說打,就是在心理上,也是對希特勒和他手下將士一種震懾。
不可一世的德軍也不是沒有準備,也有鐵壁般防禦工事,但是仍沒抵擋住聯軍的銳利攻勢,開始全線崩潰。
日本的軸心國盟友意大利已經向盟國投降,法西斯的鼻祖墨索裏尼在希特勒的庇護下苟延殘喘。殊不知兔死狐悲,希特勒如今也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可想而知,他們的未來不是夢,是噩夢,也是現實。
美英軍隊重返歐洲大陸,希特勒法西斯德國軍隊,麵臨的是東有蘇聯紅軍進逼,西有英美等聯軍登路進攻,呈腹背受敵之勢,顧東顧不了西,顧前顧不了後,看來也隻有招架之功無還手之力,節節敗退,潰不成軍,全軍覆沒是早晚的事,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在中國戰場,擔負正麵作戰的國民黨軍隊,雖然沒能禦敵於國門之外,但也沒放棄反抗,經台兒莊,鄂西、常德,滇西等多次戰役,也讓日寇吃了不少苦頭,受到重創。
日軍自恃武力強,裝備好,叫囂三個月拿下中國,他們被一時的勝利,衝昏了頭腦,就知道猖狂進攻,可是他們忘了,中國幅員遼闊,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結果貪多嚼不爛,吃的都是夾生飯,不曉得戰線越拉長,後方越空虛,犯了軍事上孤軍身入的大忌,呈現四麵楚歌,戰爭很快由最初的防禦階段進入持久階段,進攻的日軍被鉗製在川滇黔一帶,動彈不得。
敵後戰場上,八路軍和新四軍作戰神勇,別看土八路們,手使大刀長矛加破槍,還斃傷敵偽軍二十餘萬人。不僅起到了牽製日軍進攻的作用,還攪得日軍晝夜不安,終日提心吊膽,龜縮在烏龜殼裏不敢出來,估計晚間上廁所也得找個伴……一有風吹草動喊爹叫娘。
戰場是拚消耗的地方,日軍靠先進的武器,雖然占領了半個中國,但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首先士兵造成大量傷亡。年年征戰,日本國內已無可用的兵。沒有兵還怎麽打仗?另外物質也短缺,還得餓著肚子打仗,長此下去哪有不敗的道理。
日本軍隊在中國,身陷全民抗戰的泥沼裏,前進不得後退不了,猶如蜘蛛網上被黏住的蚊蟲,隻剩垂死掙紮的份……
所以一些政治家,史學家,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評價中國的抗日戰爭時都說,偉大的中國抗日戰爭,牽製和消滅了日軍大批主力,有力的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其他戰場。尤其是東南亞戰場,使得美軍和他的艦隊可以轉守為攻,順利長驅直入逼近日本海……。
戰爭的陰霾即將散去,勝利的曙光就要來臨。
1944年的國民黨的《中央日報》有一篇社論,已經開始談論收複失地後如何重新建設的問題,這是不是太樂觀了,其實一點不,形勢逼人,形勢喜人啊!。
與此同時,在日本扶持卵翼下的汪偽政權,麵對越來越不利的形勢,惶恐不可終日,一聲聲歎息,一片片哀鳴。他們的法治委員會,有一個叫金雄白的副主任,撰寫了一篇文章,名字叫《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在這篇文章中,有這樣的描述:
汪精衛主席在主持會議時,分析到國際形勢,以及國家前途與當前處境,聲調由激昂而漸變低沉,再由低沉而變為顫抖,最後是哽咽了,熱淚沿著他的雙頰直流下來。嗚咽中匆匆結束,說了“完了”兩字,聲音輕的幾乎完全聽不見……
可見漢奸們當時的心理狀態,漢奸們逃沒處逃,去又沒地方去,就等上法庭接受人民審判了。活該!誰讓他們賣國求榮?汪精衛這個名噪一時曾經刺殺清攝政王載灃未遂,獄中寫詩:“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革命者,結果晚節不保,成了頭號賣國賊!就在這一年,前景慘淡的他,一命嗚唿哀哉!逃過了人民對他的審判。
相比之下此時在陝甘寧邊區,一片生機勃勃,欣欣向榮景象,真像歌詞中唱的那樣,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區的人民好喜歡……
春節前,許多農民收到了文藝工作者送來的新年畫,畫中的秦瓊和尉遲恭換成了八路軍戰士和民兵,手裏拿的是步槍和大刀。擁軍愛民,團結抗敵是新年畫的主題。
大音樂家冼星海這一時期創作了黃河大合唱,唱的全國人們心血沸騰,紛紛加入抗日隊伍,直到現在這首歌曲還在流唱,經久不衰。
再說國統區四川,農民抗日熱情十分高漲,為了抗日的需要,位於成都的遠郊,廣漢、邛崍、新津和彭山等地,四十多萬農民,那一年沒有在家中歡度春節,他們自帶工具和三個月的口糧,步行前往修建飛機場的工地。
農民們晝夜輪流工作。肩挑手拉,用最原始的勞動方式,在九十天內建成了六座機場。根據工程設計圖,新建的機場遠比以前的機場寬敞,跑道更長。
對此,美國盟友讚歎不已。美國有一家“聖路易郵報”曾經興奮的寫道:“我們感激中國,以及中國四十三萬人民的勞動。中國這樣龐大的人力征調,是二千年前建築萬裏長城以來空前的一次……”
飛機場的新主人是當時最先進的美國波音b29戰略轟炸機。
不容否認,戰爭中人的因素起到重要作用,沒有群眾修築的機場,哪有飛機起降之地?
但是先進武器也是重要因素,尤其是現代戰爭,若不然各國為什麽都要搞軍備競賽,沒有核武器的國家不顧製裁,削尖腦袋,拚命研製核武器。還不是核武器有震懾作用!那是一種能讓人談虎色變的武器!下子能致對方癱瘓,一下子能使對方的土地成為不毛之地!不用說原子彈,如今先進的導航設備,讓你跑沒處跑,藏沒處藏,先進的炸彈,躲在多深的地下室裏,也能把你炸出來。戰爭發展到現在,那可不是鬧兒戲的!
當時b29轟炸機是最先進的,被稱為“超級空中堡壘”,它的續航能力,飛行時速都是一流的,飛行高度達1萬多米,令所有日本高射炮和戰鬥機望塵莫及。這個空中巨無霸,不僅可以切斷東海上的日軍交通線,而且可以直接空襲日本本土。
首次空襲,便把日本九州北部小倉的鋼鐵工業企業八幡製鐵所炸成癱瘓。那可是年產二百多萬噸軋鋼——占日本鋼產量的四分之一的企業,不能不說對日本軍工企業是沉重打擊。
日本國內,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已經無法滿足戰爭的需要,從日本政府發布國民緊急動員令,從中可見勞動力已捉襟見肘。連十四到二十五歲的女性,都被動員到各工廠生產,那可是女工童工?可見勞動力匱乏到什麽程度!
戰爭的勝敗,出了武力也要看經濟實力,武力要靠經濟實力支撐,武力看一時,實力看長久,最終決定雙方勝敗的是經濟實力。
日本生產力是那個樣子,相比之下,在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國,底特律最後一條汽車裝配線也轉入戰時生產。在史學家斯塔夫裏阿諾斯的《全球通史》一書中記載說:“從1943年到1944年,美國每天生產一艘輪船,每五分鍾生產一架飛機。到44年,美國已擁有航空母艦96艘,而日本僅有5艘。
生產力的此消彼長,戰爭機器的彼勝我衰,勝敗的結局已經不言而喻
日軍節節後退的後果,是散落在東南亞的50多萬日軍與日本本土的海上交通隨時會被美國海軍切斷,陷入補給中斷、孤懸海外的窘境。
1944年日軍新聞提到,日本已經由太平洋戰爭之初的節節勝利,變為彈盡糧絕後的負隅頑抗。
在新幾內亞上的日軍,逃到廣闊的山地和和茂密的雨林中,但是沒有任何補給,糧食最終耗盡,武士道精神又不肯投降,那隻好走最後一條路去為國盡忠或剖腹或去跳海。
在太平洋上,美軍采用跳島戰術,相繼攻陷太平洋上被日軍占領的島嶼,外圍掃淨了,美軍飛機軍艦直逼日本本土。
日軍大本營麵對這種可怕形勢,惶恐不安,侵略者都這樣,不見棺材不落淚,他們還在負隅反抗,做最後垂死掙紮!他們害怕統治區的軍心民心動搖,極力封鎖各個戰場失敗的消息,還在為自己塗脂抹粉,但也掩蓋不了失敗的事實!他們把最後希望寄托在,經營十餘年的中國東北這片土地上。企圖牢牢控製東北,夢想靠東北這塊地方搞絕地反擊!
然而東北的形勢也不讓他們樂觀。他們也猶如坐在火山口一樣,隨時都有爆發的可能。
九一八事變後,就有東北抗日聯軍,在白山黑水中同他們作戰,那是最早對日作戰的隊伍、也是條件最艱苦、曆時最長的一支抗日武裝,東北抗日聯軍經曆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最為慘烈、最為悲壯的14年曆程,為全民族抗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根據日偽統計數字,十多年間,東北抗日聯軍和日偽軍發生大小戰鬥近七萬次,消滅了二十來萬名日偽軍,牽製了七十多萬日本關東軍
不說別的,抗聯戰士光擊斃日軍將領十餘名。別的就不講了,就說擊斃日軍中將服部曉太郎。
服部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魔鬼,是個假慈悲的笑麵虎!他很會討好部下,官兵們稱他為“慈祥的父親”“謙和的師團長”。
1944年,日軍大本營決定將其調迴日本陸軍省任教育總監,任命下達後,服部這位“慈祥的父親”不知死活,假惺惺決定到部隊看望他的子弟兵後,再迴國上任。
服部大大咧咧帶著一個警衛排,乘坐一輛吉普車和一輛卡車去駐黑龍江省孫吳縣的部隊進行告別視察。
抗聯第4支隊得到情報後,決定在服部返迴時消滅他。第4支隊派出一個連的兵力埋伏在黑河通往孫吳的必經之路上。10時許,看到服部乘坐汽車進入伏擊圈後,抗聯戰士立即發起進攻。戰鬥中,有一顆手榴彈準確地投到了服部警衛排的卡車上,炸死許多日軍。這個連隊僅用十幾分鍾的時間,就擊斃了服部曉太郎,全殲了他率領的這股日軍。
可見抗聯是如何神出鬼沒,同日寇作戰的!
再說北邊接壤的蘇聯,時時對關東軍都是一個威脅,現在蘇聯是騰不出手來,等蘇聯紅軍打敗德軍後,很難保證他不揮師東進,很難不答應美英等盟國要求,要出師東北,這支力量是日本大本營心腹大患,讓他們惶惶不可終日,他們一方麵極力在外交上努力,討好蘇聯,企圖相互為安,一方麵積極備戰。他們驅使大批勞工和戰俘在中蘇中蒙邊境線上,修建了總長度超過1700公裏邊境防線,在重要地段其縱深達70公裏,地下深度有100米。
他們太相信構築的工事了,以為進可攻退可守,固若金湯。沒想到蘇聯紅軍打來,全成了擺設。
日軍除了修工事外,還在東北建有滅絕人性的細菌工場,真是無所不用其及,石井四郎和他的臭名昭彰的“731”部隊,進行了幾乎所有令人談之色變的細菌研究,包括鼠疫、霍亂、傷寒、炭疽、結核菌等烈性傳染病。還拿活人做實驗,戰俘們被抹去姓名,一律稱為“原木”,他們一個個被注射了各種細菌後痛苦地死去,有的甚至被拖上手術台,活活被解剖。真是駭人聽聞!想都不敢想,我想十八層地獄也沒這麽殘酷的吧?這夥人怎麽能作得出來?真是滅絕人性!他們是人嗎?他們不是人!是魔鬼,是披著人皮的狼!
有人說日軍投降後很守規矩,不做不道德埋汰的事,我看不盡言,有些事真是損到家了,打不過還要甩人一身大鼻涕。明知大事已去,還要將大量劇毒的毒氣彈,遺棄地麵上或者淺淺地埋在土裏。想幹什麽?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現在的話說叫汙染環境?這可真是害人不淺!以至在此後的幾十年時間裏,中國不斷發生因毒氣彈泄漏的慘劇。看來他們是不想好了,臨走也不想給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留下好念象。真是好事不做,壞事貽害千年。
日本關東軍在東北燒殺搶掠幹的壞事數不勝數,幾天幾夜也說不完,這有一組數字,僅1940年至1944年,日本關東軍從東北掠走糧食3660多萬噸,其中1130萬噸運迴日本、500多萬噸充作關東軍軍糧。
他們這一掠奪不要緊,東北老百姓就更遭了殃,那都是榨取民眾的民脂民膏啊,老百姓被他們榨取的隻剩一副骨頭架子了。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沒了一樣,老百姓也犯愁。更何況七樣!老百姓真的活不起了,每天掙紮在水深火熱之中,過的是牛馬不如,暗無天日,饑寒交迫的生活。
老百姓盼望抗日勝利那一天!
總之,一九四四年是黑暗即將過去,黎明就要到來的一年,是正處在黎明前的黑暗。
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逐漸占了上風,這個時期已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反攻的一年。
先說東歐戰場。局勢發生戲劇性逆轉。
站在大地球儀麵前的法西斯頭子希特勒,何等猖狂囂張?推動著地球儀,野心勃勃,企圖想獨霸全球。一時間用閃電戰,乘人不備,倒也勢如破竹,沒用多長時間,便兵臨蘇聯首都莫斯科城下,企圖一口吞下這塊存心已久,如今已經到了嘴邊的“肥肉”。
關鍵時刻,英勇的蘇聯紅軍並沒希特勒囂張氣焰所嚇倒,反而更堅強,紅場大閱兵,使得軍隊老百姓同仇敵愾士氣大振,紛紛拿起槍走上前線,投入戰鬥。
希特勒反動派,沒好心眼子,妄圖統霸世界的野心,遭到人神共怒!人神共誅!有一句話說的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行不義必自斃!中國叫老天爺,外國叫上帝,莫斯科城外,一臉陰雲,滿臉冷若冰霜,突然發力,發威!天降奇寒,那冷的,據說麻雀都不能高飛,隻貼地麵覓食,因為飛高了便凍下來!這種奇寒凍僵了法西斯侵略者的武裝牙齒,眼看到嘴的“肥肉”不但沒吃成,反倒成了凍豆腐,咯崩了侵略者的牙,他們哪有土生土長的蘇聯紅軍耐寒耐凍。就像生活在赤道裏的人們同生活在北極圈的愛愛斯基摩人們相比較一樣,顯然都不如愛斯基摩人耐凍!兵書尚卻雲:天時,地利,人和,三大要素,誰占這三條誰就勝!遠道來的法西斯德軍既不占天時也不占地利更不占人和,一條不占,自然吃了敗仗,不是一般的敗,而且是大敗,扭轉戰局的大敗,導致全線潰敗,成了戰爭的轉折點。
蘇聯紅軍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和庫爾斯勒戰役重創德軍以後,乘勝追擊,跟著德軍屁股後麵窮追猛打,那潰敗的德軍,在英勇的揮著戰刀的哥薩克騎兵麵前,真恨爹娘少生兩條腿,望影而逃……
法西斯頭子希特勒萬萬沒想到,能“閃電”的進,也能“閃電”的退,把好不容易吃進的還沒消化了的肥肉,又全都吐了出來。真是勝也匆匆敗也匆匆,蘇聯紅軍正以泰山壓倒之勢,雷霆萬鈞之力,直逼他們的老巢首都柏林,看來希特勒大勢已去,隻好躲在地下室裏,望著地球儀垂頭喪氣。等著死亡的命運的到來。
在西歐,英美等國聯軍在諾曼底那個地方乘著夜黑風高,成功登陸,那可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登陸,為實施這一大規模的戰役,盟軍共集結了將近三百萬的部隊。
夜黑是殺人夜,風高是放火天。這麽多的兵力強行登陸,不用說打,就是在心理上,也是對希特勒和他手下將士一種震懾。
不可一世的德軍也不是沒有準備,也有鐵壁般防禦工事,但是仍沒抵擋住聯軍的銳利攻勢,開始全線崩潰。
日本的軸心國盟友意大利已經向盟國投降,法西斯的鼻祖墨索裏尼在希特勒的庇護下苟延殘喘。殊不知兔死狐悲,希特勒如今也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可想而知,他們的未來不是夢,是噩夢,也是現實。
美英軍隊重返歐洲大陸,希特勒法西斯德國軍隊,麵臨的是東有蘇聯紅軍進逼,西有英美等聯軍登路進攻,呈腹背受敵之勢,顧東顧不了西,顧前顧不了後,看來也隻有招架之功無還手之力,節節敗退,潰不成軍,全軍覆沒是早晚的事,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在中國戰場,擔負正麵作戰的國民黨軍隊,雖然沒能禦敵於國門之外,但也沒放棄反抗,經台兒莊,鄂西、常德,滇西等多次戰役,也讓日寇吃了不少苦頭,受到重創。
日軍自恃武力強,裝備好,叫囂三個月拿下中國,他們被一時的勝利,衝昏了頭腦,就知道猖狂進攻,可是他們忘了,中國幅員遼闊,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結果貪多嚼不爛,吃的都是夾生飯,不曉得戰線越拉長,後方越空虛,犯了軍事上孤軍身入的大忌,呈現四麵楚歌,戰爭很快由最初的防禦階段進入持久階段,進攻的日軍被鉗製在川滇黔一帶,動彈不得。
敵後戰場上,八路軍和新四軍作戰神勇,別看土八路們,手使大刀長矛加破槍,還斃傷敵偽軍二十餘萬人。不僅起到了牽製日軍進攻的作用,還攪得日軍晝夜不安,終日提心吊膽,龜縮在烏龜殼裏不敢出來,估計晚間上廁所也得找個伴……一有風吹草動喊爹叫娘。
戰場是拚消耗的地方,日軍靠先進的武器,雖然占領了半個中國,但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首先士兵造成大量傷亡。年年征戰,日本國內已無可用的兵。沒有兵還怎麽打仗?另外物質也短缺,還得餓著肚子打仗,長此下去哪有不敗的道理。
日本軍隊在中國,身陷全民抗戰的泥沼裏,前進不得後退不了,猶如蜘蛛網上被黏住的蚊蟲,隻剩垂死掙紮的份……
所以一些政治家,史學家,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評價中國的抗日戰爭時都說,偉大的中國抗日戰爭,牽製和消滅了日軍大批主力,有力的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其他戰場。尤其是東南亞戰場,使得美軍和他的艦隊可以轉守為攻,順利長驅直入逼近日本海……。
戰爭的陰霾即將散去,勝利的曙光就要來臨。
1944年的國民黨的《中央日報》有一篇社論,已經開始談論收複失地後如何重新建設的問題,這是不是太樂觀了,其實一點不,形勢逼人,形勢喜人啊!。
與此同時,在日本扶持卵翼下的汪偽政權,麵對越來越不利的形勢,惶恐不可終日,一聲聲歎息,一片片哀鳴。他們的法治委員會,有一個叫金雄白的副主任,撰寫了一篇文章,名字叫《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在這篇文章中,有這樣的描述:
汪精衛主席在主持會議時,分析到國際形勢,以及國家前途與當前處境,聲調由激昂而漸變低沉,再由低沉而變為顫抖,最後是哽咽了,熱淚沿著他的雙頰直流下來。嗚咽中匆匆結束,說了“完了”兩字,聲音輕的幾乎完全聽不見……
可見漢奸們當時的心理狀態,漢奸們逃沒處逃,去又沒地方去,就等上法庭接受人民審判了。活該!誰讓他們賣國求榮?汪精衛這個名噪一時曾經刺殺清攝政王載灃未遂,獄中寫詩:“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革命者,結果晚節不保,成了頭號賣國賊!就在這一年,前景慘淡的他,一命嗚唿哀哉!逃過了人民對他的審判。
相比之下此時在陝甘寧邊區,一片生機勃勃,欣欣向榮景象,真像歌詞中唱的那樣,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區的人民好喜歡……
春節前,許多農民收到了文藝工作者送來的新年畫,畫中的秦瓊和尉遲恭換成了八路軍戰士和民兵,手裏拿的是步槍和大刀。擁軍愛民,團結抗敵是新年畫的主題。
大音樂家冼星海這一時期創作了黃河大合唱,唱的全國人們心血沸騰,紛紛加入抗日隊伍,直到現在這首歌曲還在流唱,經久不衰。
再說國統區四川,農民抗日熱情十分高漲,為了抗日的需要,位於成都的遠郊,廣漢、邛崍、新津和彭山等地,四十多萬農民,那一年沒有在家中歡度春節,他們自帶工具和三個月的口糧,步行前往修建飛機場的工地。
農民們晝夜輪流工作。肩挑手拉,用最原始的勞動方式,在九十天內建成了六座機場。根據工程設計圖,新建的機場遠比以前的機場寬敞,跑道更長。
對此,美國盟友讚歎不已。美國有一家“聖路易郵報”曾經興奮的寫道:“我們感激中國,以及中國四十三萬人民的勞動。中國這樣龐大的人力征調,是二千年前建築萬裏長城以來空前的一次……”
飛機場的新主人是當時最先進的美國波音b29戰略轟炸機。
不容否認,戰爭中人的因素起到重要作用,沒有群眾修築的機場,哪有飛機起降之地?
但是先進武器也是重要因素,尤其是現代戰爭,若不然各國為什麽都要搞軍備競賽,沒有核武器的國家不顧製裁,削尖腦袋,拚命研製核武器。還不是核武器有震懾作用!那是一種能讓人談虎色變的武器!下子能致對方癱瘓,一下子能使對方的土地成為不毛之地!不用說原子彈,如今先進的導航設備,讓你跑沒處跑,藏沒處藏,先進的炸彈,躲在多深的地下室裏,也能把你炸出來。戰爭發展到現在,那可不是鬧兒戲的!
當時b29轟炸機是最先進的,被稱為“超級空中堡壘”,它的續航能力,飛行時速都是一流的,飛行高度達1萬多米,令所有日本高射炮和戰鬥機望塵莫及。這個空中巨無霸,不僅可以切斷東海上的日軍交通線,而且可以直接空襲日本本土。
首次空襲,便把日本九州北部小倉的鋼鐵工業企業八幡製鐵所炸成癱瘓。那可是年產二百多萬噸軋鋼——占日本鋼產量的四分之一的企業,不能不說對日本軍工企業是沉重打擊。
日本國內,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已經無法滿足戰爭的需要,從日本政府發布國民緊急動員令,從中可見勞動力已捉襟見肘。連十四到二十五歲的女性,都被動員到各工廠生產,那可是女工童工?可見勞動力匱乏到什麽程度!
戰爭的勝敗,出了武力也要看經濟實力,武力要靠經濟實力支撐,武力看一時,實力看長久,最終決定雙方勝敗的是經濟實力。
日本生產力是那個樣子,相比之下,在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國,底特律最後一條汽車裝配線也轉入戰時生產。在史學家斯塔夫裏阿諾斯的《全球通史》一書中記載說:“從1943年到1944年,美國每天生產一艘輪船,每五分鍾生產一架飛機。到44年,美國已擁有航空母艦96艘,而日本僅有5艘。
生產力的此消彼長,戰爭機器的彼勝我衰,勝敗的結局已經不言而喻
日軍節節後退的後果,是散落在東南亞的50多萬日軍與日本本土的海上交通隨時會被美國海軍切斷,陷入補給中斷、孤懸海外的窘境。
1944年日軍新聞提到,日本已經由太平洋戰爭之初的節節勝利,變為彈盡糧絕後的負隅頑抗。
在新幾內亞上的日軍,逃到廣闊的山地和和茂密的雨林中,但是沒有任何補給,糧食最終耗盡,武士道精神又不肯投降,那隻好走最後一條路去為國盡忠或剖腹或去跳海。
在太平洋上,美軍采用跳島戰術,相繼攻陷太平洋上被日軍占領的島嶼,外圍掃淨了,美軍飛機軍艦直逼日本本土。
日軍大本營麵對這種可怕形勢,惶恐不安,侵略者都這樣,不見棺材不落淚,他們還在負隅反抗,做最後垂死掙紮!他們害怕統治區的軍心民心動搖,極力封鎖各個戰場失敗的消息,還在為自己塗脂抹粉,但也掩蓋不了失敗的事實!他們把最後希望寄托在,經營十餘年的中國東北這片土地上。企圖牢牢控製東北,夢想靠東北這塊地方搞絕地反擊!
然而東北的形勢也不讓他們樂觀。他們也猶如坐在火山口一樣,隨時都有爆發的可能。
九一八事變後,就有東北抗日聯軍,在白山黑水中同他們作戰,那是最早對日作戰的隊伍、也是條件最艱苦、曆時最長的一支抗日武裝,東北抗日聯軍經曆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最為慘烈、最為悲壯的14年曆程,為全民族抗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根據日偽統計數字,十多年間,東北抗日聯軍和日偽軍發生大小戰鬥近七萬次,消滅了二十來萬名日偽軍,牽製了七十多萬日本關東軍
不說別的,抗聯戰士光擊斃日軍將領十餘名。別的就不講了,就說擊斃日軍中將服部曉太郎。
服部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魔鬼,是個假慈悲的笑麵虎!他很會討好部下,官兵們稱他為“慈祥的父親”“謙和的師團長”。
1944年,日軍大本營決定將其調迴日本陸軍省任教育總監,任命下達後,服部這位“慈祥的父親”不知死活,假惺惺決定到部隊看望他的子弟兵後,再迴國上任。
服部大大咧咧帶著一個警衛排,乘坐一輛吉普車和一輛卡車去駐黑龍江省孫吳縣的部隊進行告別視察。
抗聯第4支隊得到情報後,決定在服部返迴時消滅他。第4支隊派出一個連的兵力埋伏在黑河通往孫吳的必經之路上。10時許,看到服部乘坐汽車進入伏擊圈後,抗聯戰士立即發起進攻。戰鬥中,有一顆手榴彈準確地投到了服部警衛排的卡車上,炸死許多日軍。這個連隊僅用十幾分鍾的時間,就擊斃了服部曉太郎,全殲了他率領的這股日軍。
可見抗聯是如何神出鬼沒,同日寇作戰的!
再說北邊接壤的蘇聯,時時對關東軍都是一個威脅,現在蘇聯是騰不出手來,等蘇聯紅軍打敗德軍後,很難保證他不揮師東進,很難不答應美英等盟國要求,要出師東北,這支力量是日本大本營心腹大患,讓他們惶惶不可終日,他們一方麵極力在外交上努力,討好蘇聯,企圖相互為安,一方麵積極備戰。他們驅使大批勞工和戰俘在中蘇中蒙邊境線上,修建了總長度超過1700公裏邊境防線,在重要地段其縱深達70公裏,地下深度有100米。
他們太相信構築的工事了,以為進可攻退可守,固若金湯。沒想到蘇聯紅軍打來,全成了擺設。
日軍除了修工事外,還在東北建有滅絕人性的細菌工場,真是無所不用其及,石井四郎和他的臭名昭彰的“731”部隊,進行了幾乎所有令人談之色變的細菌研究,包括鼠疫、霍亂、傷寒、炭疽、結核菌等烈性傳染病。還拿活人做實驗,戰俘們被抹去姓名,一律稱為“原木”,他們一個個被注射了各種細菌後痛苦地死去,有的甚至被拖上手術台,活活被解剖。真是駭人聽聞!想都不敢想,我想十八層地獄也沒這麽殘酷的吧?這夥人怎麽能作得出來?真是滅絕人性!他們是人嗎?他們不是人!是魔鬼,是披著人皮的狼!
有人說日軍投降後很守規矩,不做不道德埋汰的事,我看不盡言,有些事真是損到家了,打不過還要甩人一身大鼻涕。明知大事已去,還要將大量劇毒的毒氣彈,遺棄地麵上或者淺淺地埋在土裏。想幹什麽?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現在的話說叫汙染環境?這可真是害人不淺!以至在此後的幾十年時間裏,中國不斷發生因毒氣彈泄漏的慘劇。看來他們是不想好了,臨走也不想給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留下好念象。真是好事不做,壞事貽害千年。
日本關東軍在東北燒殺搶掠幹的壞事數不勝數,幾天幾夜也說不完,這有一組數字,僅1940年至1944年,日本關東軍從東北掠走糧食3660多萬噸,其中1130萬噸運迴日本、500多萬噸充作關東軍軍糧。
他們這一掠奪不要緊,東北老百姓就更遭了殃,那都是榨取民眾的民脂民膏啊,老百姓被他們榨取的隻剩一副骨頭架子了。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沒了一樣,老百姓也犯愁。更何況七樣!老百姓真的活不起了,每天掙紮在水深火熱之中,過的是牛馬不如,暗無天日,饑寒交迫的生活。
老百姓盼望抗日勝利那一天!
總之,一九四四年是黑暗即將過去,黎明就要到來的一年,是正處在黎明前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