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長安發生了什麽,段綸一無所知。


    這天一大早,閻立德又帶著人去和張二牛等人交流經驗去了。


    段綸也帶著人在日月山閑逛。


    這一段時間,他每天都是在日月山閑逛。


    說白了,他是在等。


    等長安的消息。


    “公爺,今天我們去哪兒?”有隨行的官員好奇地問道。


    段綸想了想,說道:“聽說大明醫院已經選好址了是吧?”


    “已經選好了。”隨行官員笑道,“要不,今天去大明醫院看看?剛好下官知道在哪裏。”


    “走,去看看。”對於大明醫院,段綸還是很上心的。


    如果說此番出使大明,最大的收獲是什麽,那一定是大明醫院。


    不過片刻功夫,一行人就來到了位於長明大街最繁華地段的大明醫院。


    段綸點了點頭,說道:“能在寸土寸金的長明大街開辦大明醫院,說明殿下是真的想做好這家醫院。”


    “如果醫院真像殿下說的那般,的確是一件造福黎民的好事。”隨行的官員也是笑道。


    “站住!”就在兩人準備走進去的時候,門房裏走出一人說道,“此乃大明醫院,尚且不對外開放,還請諸位止步。”


    門房見段綸一行人衣著講究,也不敢說太過分的話。


    正所謂先敬羅衣後敬人,其實在哪裏都是一樣。


    隨行官員聞言,當即一臉不滿地說道:“這是我大唐的紀國公,此番奉唐皇之命出使大明,受貴國殿下親自接待。


    怎麽,這大明宮都進得,你小小一個醫院倒是進不得了?”


    大唐的官員嘛,在哪裏都有一股子身為大唐官員的傲氣。


    沒辦法,如今的大唐威儀四海,確實有這樣的底氣。


    不過大明的家夥,這些年都慢慢的養出了一些自信,如果這官員好生說話,他倒也罷了,可如此頤指氣使,不可一世的模樣,哪怕是個門房,也真沒慣著他。


    “這裏是日月山!”門房不屑地說道,“別說大唐的公爺,大唐的皇帝在這裏都不好使!”


    “你……”隨行官員被氣得不行!


    “你什麽伱?”門房當即不屑道,“有本事你動我一下試試!我大明的律法,隻保護我大明人!”


    別看他首先還一副先敬羅衣後敬人的模樣,那是因為客氣,也是不想得罪人。


    但我客氣,那是給你臉,你自己兜不住,關我卵事?


    “怎麽說話的。”就在這時,巢正從裏麵走了出來。


    見到巢正,門房頓時就露出了一個笑臉,道:“巢醫正,這幾人仗著自己是大唐的什麽公爺,就想擅闖醫院,還拿大唐的官身來欺壓於我。”


    醫院體係的人幾乎都知道大唐的官員之前和孫道長差點兒打起來了,這也是門房為什麽一聽他們是大唐的官員,頓時就變了一副模樣的原因。


    巢正聞言,看了看段綸等人,不屑道:“段尚書這是又想來尋孫道長的晦氣不成?怎的?那天人不夠,今天特意帶上人準備打上門來不成?”


    他就是一個大夫,而且是一個一門心思紮進了醫學領域的醫癡,不懂那麽多的彎彎繞繞,看到段綸帶著這麽多人堵在醫院的大門之外,當即就當段綸是來搞事情的了。


    段綸倒是大氣,笑道:“巢醫正說笑了,老夫也是聽聞大明醫院已經落址,這才專門來看看,絕無他意。”


    聽他這麽說,巢正也不好意思拒絕,當即便不情不願地說道:“請吧,不過醜話說在前麵,段尚書如果是來參觀的,我大明醫院固然歡迎。


    可如果是來搗亂的,可別怪我們人多欺負你們。”


    如今醫院裏上百號子人,真要打起來,他也不怕就是。


    段綸倒是不介意,他知道巢正和孫思邈一樣,都是醫癡。


    和他們計較這些,隻是給自己找不痛快。


    進了大門後,段綸感慨道:“大手筆啊,當真是大手筆,在長明大街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修建如此龐大的一座醫院,實在是老夫沒想到的。”


    占地十多畝的醫院,的確是他們沒想到的。


    別說長安,整個大唐也沒有如此規模的醫館。


    “殿下為了民生計,修建一座如此龐大的醫院算什麽?”一旁,巢正不屑地說道,“別說日月山,如今朝堂上正在規劃,在每座城池都修一座占地不低於五畝地的醫院。


    隻要是為了天下黎民,殿下從不計較這些。”


    說到這個,巢正是尤為的驕傲。


    仿佛大明王廷才是學醫者的聖地!


    “那邊是什麽?”看著一排排房子前麵立著一排排的柱子,有隨行官員好奇地問道。


    “虧你還是大唐的官員,拴馬樁都沒見過?”巢正身邊的一人,不屑地說道。


    “這麽多?”那官員頓時一驚。


    拴馬樁他當然見過,但數量如此之多的拴馬樁出現在同一地方,那是絕無僅有的。


    “這叫停車場。”巢正笑道,“殿下說,未來大明醫院必將名傳天下,屆時,天下尋醫問藥的人會越來越多,現在一步到位,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


    諸位,你們自己看吧,本官還有事情要忙,就不陪你們了。”


    說完,巢正施了一禮便告辭了。


    而他剛走,門外就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片刻之後,又是一陣金鳴之聲。


    “參見殿下。”門房嘹亮的聲音再次傳來。


    當李承乾走進來時,也是愣了一下,道:“沒想到段尚書也在此地。”


    “臣等參見殿下。”段綸眾人齊齊躬身施禮。


    李承乾擺了擺手,道:“既然碰到了,那就一起轉轉。”


    說著,李承乾就走到了最前麵。


    整個醫院一共分為兒科、婦科、內科、外科、住院部等八個區域。


    李承乾的方向便是住院部。


    等他來到住院部的時候,眾人正在調試住院部的病床。


    眼見眾人要行禮,李承乾擺了擺手,道:“不用管本王,你們忙你們的。”


    說著,他就摸了摸這病床,說道:“還算結實,對了,伊尚書可在醫院?”


    “剛剛還在這裏來著。”有人說道,“我這就去找找。”


    李承乾點了點頭,繼續檢查著病床的質量。


    這些病床都是李承乾讓將作監臨時趕製出來的。


    質量還說得過去。


    “殿下,此地放這麽多床是為何故?”段綸有些不解,他見一間房裏少說也放了四張床,這哪像醫院?更像是客棧。


    “這是病房。”李承乾解釋道,“病人在很多時候是很虛弱的,如果讓他們一直往返醫院,其實是不利於病情的,而且,留在醫院,會有大夫十二時辰觀察他的病情,對於病患來說,更有保障一些。”


    段綸聞言,點了點頭,道:“殿下的確想得周到。”


    做到這一份兒上了,段綸確實沒啥好說的了。


    跟著,段綸也學著李承乾在病房裏到處檢查著,對此,李承乾笑而不語。


    也就是在這時候,負責督造醫院的伊原錫終於來了。


    “參見殿下。”伊原錫拱手施禮道。


    “免禮。”李承乾擺了擺手,道,“這住院部的窗戶全換了,全部改成玻璃窗。”


    “啊!”伊原錫聞言,整個人都愣住了,“若是如此的話,建造成本又會增加一大筆!”


    要知道,雖然大明王廷自己用玻璃花不了幾個錢,可這些玻璃要是賣到外麵去,那可就不是一筆小數目了。


    “玻璃是何物?”有大唐的隨行官員不解地問道。


    如今玻璃還沒有正式上市,他們不知道也正常。


    “大明宮裏的窗戶用的就是玻璃。”伊原錫也不知道怎麽解釋,就類比了一下。


    那大唐官員聞言也是一驚!


    當初他們看到大明宮的時候,也是驚訝得不得了。


    不是說大明宮有多美輪美奐,主要是那玻璃,實在是太讓他們震驚了一些。


    要知道,哪怕是長安的太極殿,白天的時候也要點上不少燈,否則就顯得太過於昏暗了一些,可大明宮不一樣。


    縱使一盞燈都沒,也比太極殿亮堂太多了。


    “造價高些就高些。”李承乾隨意地說道,“對於絕大多數的病人來說,幹燥的環境都有利於病情,而且,多見見陽光本來就是好事兒,就按本王說的辦。


    記住,哪怕因此能多救活一個人,這筆錢就算沒白花。”


    眾人聽得牙根兒都疼……


    他們雖然不知道那玻璃造價幾何,但他們知道,這玩意兒要是弄到長安去,絕對能賣上一個不錯的價錢。


    結果,李承乾居然全部用在了病患身上。


    “老臣這就去安排。”伊原錫當即就點了點頭。


    對於李承乾的決定,他向來是不會反對的,而且,李承乾對老百姓都尚且如此,對他們這些有功之臣,豈會差了?


    而在一旁的段綸聞言,也是點了點頭,這是好事兒,這樣的太子,未來才會是他們所期待的帝王。


    “殿下宅心仁厚,心懷黎民,實屬天下百姓之福。”段綸笑道。


    李承乾卻是不在意,他本來就是做給他們看的,有什麽好在意的?


    當然,如果沒有段綸他們,他也會這麽做,玻璃想要賣出一個好價錢,當然需要一個樣板間。


    大明宮不合適,又不是誰都有資格進大明宮的。


    “再去別的地方看看……”李承乾正說著。


    一看守在大門外的侍衛帶著一人走了進來,說道:“殿下,這人說有要事找段尚書。”


    段綸轉過頭一看,見是自家的隨從,當即便說道:“殿下,這是老夫家裏的隨從,擾了殿下興致,還請殿下見諒。”


    “無妨。”李承乾見狀便說道,“本王就不打擾段尚書了。”


    說著,便帶人又去了其他的地方。


    等李承乾走後,段綸的隨從這才說道:“郎君,長安的旨意到了。”


    “就到了?”段綸頓時一驚,“你們去門外等我,老夫去和殿下說一聲,這就迴使館。”


    這事兒,才是段綸如今的重中之重。


    和李承乾辭別後,段綸便帶著人火急火燎的迴到了使館。


    “紀國公,陛下有旨,讓紀國公和閻大將作速速啟程,火速迴京。”傳旨的家夥說著,就把聖旨交到了段綸的手上。


    其實這個流程是不對的,不過在日月山,也隻能是這個流程。


    段綸對此倒是不在意,接過聖旨後,急急忙忙的就打開看了一遍。


    他之所以遲遲還沒迴長安,說白了,就是在等這一道聖旨。


    看完聖旨後,段綸整個人激動得都差點兒跳了起來。


    等到了!


    他真的等到了!


    你以為他是在等長安那些人的反應麽?


    還是在等長安的流言消散?


    屁,都不是!


    他是在等李二的態度!


    他當時甚至都做好了準備,李二要是沒有一個明確的態度,他都準備迴家辭官養老了。


    結果,李二果然沒有讓他失望!


    他等到了。


    “快快快,通知閻立德,準備迴京了。”段綸說道,“你們也都準備一番,吾等要迴京複命了。


    另外,派人正式向殿下辭行……”


    段綸立馬就安排了起來。


    等所有人都開始忙碌起來後,段綸這才小聲地問道:“長安最近是個什麽情況?”


    這話自然是問的傳旨之人。


    那也是個人精,他知道段綸此番迴京後,必定勢不可擋,當下也想賣個人情給段綸,便說道:“紀國公此舉,陛下甚是歡喜,曾不止一次說過紀國公為國為民,不惜破家,實乃我朝百官之楷模。”


    段綸笑了笑,隨即一臉陳懇道:“陛下言重了,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本就是我等臣子應該做的。”


    “紀國公謙虛了。”傳旨的家夥繼續說道,“此番高密公主賣房賣地幫紀國公籌措了兩萬貫錢糧,已經在長安傳瘋了。”


    “那朝堂上呢?”段綸壓根就不關心這些,他最關心的除了李二的態度外,就是朝堂上那些家夥的反應。


    他知道,自己這次玩大了,朝堂上的那些家夥斷然不會輕易放過他的。


    當然,隻要有李二支持,他也不怕。


    在大明王廷這麽久,他也確實受到了一些啟發,也受到了一些打擊。


    同樣的工部尚書,大明的工部尚書比他這個大唐的工部尚書更勤於王事。


    好吧,這話其實不對,但他就是不知為何羨慕伊原錫。


    至少,伊原錫想做的事兒,好像李承乾都沒有不允的。


    可他呢?


    他就是想給工匠謀點兒福利,都處處受製。


    最重要的是,大明的工部,已經甩開大唐工部不止一條街了。


    “朝堂上……”說到這個,傳旨的那人有些尷尬道,“紀國公迴了長安怕是要小心應付才是,聽聞那天陛下和群臣在朝堂上為了紀國公吵得不可開交。


    不過紀國公也不用太過於擔心,有陛下護佑,也沒人敢將紀國公如何。”


    段綸心下一沉。


    他就知道會是這樣。


    不過人就是奇怪,縱使他知道會是這樣,但聽到這個答案的時候,還是隱隱有些擔憂。


    這倒不是說他沒做好這方麵的準備,恰恰相反,在他決定了之後,他就已經做好了這方麵的準備。


    不過有些人就是如此,縱使做好了再萬全的準備,該擔憂的還是會擔憂。


    到了中午時分,閻立德也火急火燎的趕了迴來。


    聽聞是李二急宣他們等人迴京,當下也沒猶豫。


    他也想早點兒迴去了。


    畢竟曲轅犁算算日子,也快到長安了。


    而且,他最近和張二牛等人交流,也確實學到了不少東西。


    剛剛迴到大明宮的李承乾,也收到了消息,當即笑道:“好戲要開場了。”


    他是最樂意看到段綸迴去的。


    此番,段綸一迴去,必然會在大唐掀起一股軒然大波。


    但這對他來說,可不是什麽壞事。


    當晚,段綸便帶著大唐的使團,親自來向李承乾辭行。


    李承乾甚至還專門為段綸舉辦了一個盛大的宴會。


    “殿下這是不喜外臣啊。”宴會上,段綸笑道。


    “貴使說笑了。”李承乾笑道,“若是貴使願意,不妨留在大明如何?本王親自書信一封,想必阿耶也不會反對。”


    “算了。”段綸知道自己真要點了頭,不管李承乾是真有此意,還是隨口一言,都會將其留在日月山,但他還是搖了搖頭,道,“外臣身為大唐的工部尚書,此番出使大明,見識了大明的工藝之絕倫,實在是汗顏啊。


    此番,老夫迴大唐,隻想為大唐的工藝,做一點兒微末的貢獻。”


    他這也算是實話。


    李承乾聞言,當即便說道:“貴使若有此意,本王定當支持。伊尚書,你不妨與段尚書多多接觸一番。


    若是段尚書有所需要,你工部要全力配合。”


    “殿下放心。”伊原錫當即笑道,“隻要段尚書有需要,隻管書信一封,老夫定當配合。”


    在酒宴之前,李承乾就特意交代過伊原錫,伊原錫自然知道該怎麽說。


    和他有相同任務的還有張二牛。


    次日,一大早,大唐的使團就在眾多大明官員的歡送下,離開了日月山。


    臨行之前,那些大唐官員還采買了大量的貨物,為此,戶部還專門派了一支人馬,幫他們將貨物送迴長安。


    而他們的歸程,也意味著大唐的變革,將正式拉開序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無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赴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赴醉人並收藏貞觀無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