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知道晉王世子要在牢裏多關幾天,我的心情一直很好。倒是老鴇,大概知道了容王的身份,這幾天一直不勝其煩地纏著我,要我在他麵前替她美言幾句。我記著小主人身上的傷,一直沒有給她好臉色,她倒也識趣的很,見我不樂意也就不再提。我每日準時去為小主人換藥。小主人傷得不輕,身邊的丫頭又多是毛躁的,上藥的時候每每令她痛苦不堪,而我因此身顛沛的緣故,恰是深諳此道,因而她醒來後對我不冷不熱,倒是不曾拒絕我為她換藥。這一天,我端著藥具出門,正巧看到老鴇在小主人門前走來走去,幾次想伸手都撈了迴來,想敲門又不敢。


    我一笑,慢慢走過去,“今個太陽打哪邊出來了,方姨居然也起這麽早?”


    她看到我臉上立即像炸開了花似的,邁著可親的小碎步朝我撲來,“向姑娘也起得好早。”


    “恩~”


    “咳,向姑娘……”


    我見她舔著笑臉又要張口,心道她多半又要提說情的事兒,立即搶先一步,道,“唉,這迴我可真幫不了你,要說你還是找蘭姑娘說去,在李公子那兒,我一萬句頂不上她一句!”


    “咳,不是,”她一反常態,堆著笑臉衝我擺手,隨後招喚過婢女,將她托盤上的瓷碗端了起來,“這是我夜裏專門熬得燕窩粥,花了我足足六個時辰呢,給我姑娘補身子,你看看,能不能替我送進去?”


    “方姨為什麽不自己送進去?”


    “還是向姑娘送進去的好,你和我姑娘熟,正好跟她好好聊聊,我就不打擾你們了。”


    “好吧,”我爽快地答應,讓她把粥合著藥一塊放了,瞥了她一眼,“隻是……方姨花了這麽大心思給蘭姑娘做的東西,又不讓蘭姑娘知道,豈不是白做了嗎?”


    “唉~”她笑著嗔了我一眼,拍著我的手,別有意味得捏了捏,笑說,“哪兒會啊,我是心甘情願為我姑娘做的,隻要她養好了傷,我呀比什麽都開心。”


    我想我要是小主人,即使隔著山也能聽見她的話。


    “那好,那我就不強求了,這粥呢我一定替你送到,小主人要是知道有人專門為她做了這隱姓埋名的燕窩粥,不知會感動成什麽樣子。”


    “哎,別介……”聽我這樣說,她忙一把拉住我的胳膊,腮頰上厚約三尺的胭脂,幾乎擠得快要掉下來,


    “怎麽?方姨不滿意嗎?”


    “不是,”她看著我,幾乎要哭出來,“方姑娘,你就別再為難我了,看在我辛辛苦苦熬夜煮粥的份上,好歹跟我姑娘提一提呀。咱不說別的,就說我和你師傅的交情吧……”


    給小主人換藥的時候她忽然冷不丁問我,“你和老鴇以前就認識?”


    我搖搖頭,有些心不在焉道,“不認識,不過,她是我師傅的熟人。”


    “你師傅?”


    “恩,就是夫子。”


    “哦。”她趴在枕頭上,評論道,“我看得出來,她好像挺怕你的。”


    我笑了笑,把藥輕抹在她的後背上,“她不是怕我,是怕你。”


    “怕我?”


    “嗯哼!”我把藥瓶封好放迴原處,坐正,從袖口中取出帕子來,在她滿是狐疑地注視中,清了清嗓子,


    “向姑娘,你一定要替我跟姑娘說說情,叫她不要記著我的仇,畢竟咱們都是一家人。說起來這事兒就怪二當家的,在我耳朵裏吹耳旁風,我一時糊塗就著了他的道,其實我可疼咱姑娘著呢。”我這一開口,她的眼睛一下睜得老大,原因無他,我自幼接受人聲方麵的訓練,模仿任何人的聲音都可以惟妙惟肖。此刻從我嘴裏冒出來的就是老鴇那獨具特色尖裏尖氣的音腔。


    “你也知道,在京城這種地方做咱們這種生意是最不容易的,碰到的人幾乎個個都是爺~~媽媽我是真的怕呀,你是不知道這些當官的有多蠻橫,自己明明喜歡逛樓子,還要處處為難我們樓姐兒!我把他們理解成缺錢花,平常給他們送了多少銀子,算是喂了狗了。”她本來努力矜持著,逢我說到此處,那份蓄意維持的平淡終於泄了氣,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我很滿意她的反應,故意剜了她一眼,“別打岔,我還沒說完呢!”


    在老鴇在把責任推得一幹二淨後,還有一段精彩之極的苦肉計對白,我很想表演給她看,什麽打人是出於迫不得已,什麽打在兒身痛在娘心,不明白的人聽了簡直會以為挨鞭子的是她。但我覺得自己演技遠遠不夠了,幹脆站起來說。小主人笑得唇齒打顫,最後牽扯著傷口都痛了,我這才放緩節奏,用帕子抹了抹嘴,“說到底,還是我們姑娘眼光好,挑了一個最最尊貴的李公子,像那種無法無天的小霸王哪裏配得上我們家姑娘。”


    說完最後這句話,她忽然不笑了,又恢複了先前那冷冰冰的模樣。我當然沒有再重複後麵老鴇為了讓我幫忙搬出和我師傅交情的對話,換完了藥,順手從茶幾上拿了個橘子,用指頭撕了一個孔,慢慢地剝給她吃。她沒有向往日一樣立馬趕我走,這讓我很是高興。


    “你也覺得我在同容王交往?”半響,她忽然問我。


    我有些困惑,她話裏的意思,倒像是她現在沒有和容王交往似的。我本來想迴答說是,但終究謹慎道,“我隻是覺得容王對你很好。”


    聽到我這樣說,她的嘴角上竟浮起一抹令人困惑的微笑,


    “那麽,你現在是否還認為,我不應該和他交往?”


    我不太明白她的意思,她的話中似乎有某種循循善誘的意味,隻覺那目光好像能把我洞穿一般,“我不知道,我想你應該遵從自己的感覺,或許應該放下過去的仇恨,試著重新開始,畢竟那年容王才五歲,他父母的過錯並不應該算在他的頭上……”


    真奇怪,這話要是放在幾天前,絕對不會從我的嘴裏說出來。


    “好了,你可以出去了。”她冷聲道。


    我意識到自己並未領會到她的真正含義,又被下了逐客令,隻得尷尬地放下橘子,收拾了藥箱準備離開。然而她的嘲諷並未結束,就在我轉身往外走的時候,突然聽到身後傳來一聲明顯的笑聲,絕非出自那人的善意,“我原以為,會遇到一個幫手,可惜……”


    可惜什麽?我隱隱有些不安。


    轉眼就到了中秋。這天皇家要舉行祭祀典禮,樓裏的人一大早都跑去看熱鬧了。我聽到小主人房裏還有聲音,就在樓下過道裏尋了一個位子坐著。沒過多久,她便從房間走了出來,身上穿了一件簡潔樸素的梨色裙子,遠遠看著放佛一朵枝頭盛開的梨花,與往日濃妝豔抹的形象大大不同。丫鬟手中跨了個籃子,似乎要跟著出遠門。


    果然,一個幹瘦的男仆快速迎上了樓,“蘭姑娘,馬車都準備好了。”


    她下樓來,路過我這兒,稍微點了下頭,就出門去。待馬車走後,我問那男仆,“蘭姑娘這是要到哪裏去?”他迴說每月逢初一、十五,蘭姑娘都會去寺裏上香,中秋也不間斷。我聽完也要來一輛馬車,跟著她往棲霞寺而去。


    到了山腳下,碰到一支十數人的隊伍正緩緩上山,隊伍裏的人雖著尋常家仆裝束,但身形步伐皆流露著習武人的習性。從隊伍中抬著的兩隻精致小轎,我猜到這應該是一群喬裝改扮了的官家侍衛,護送自家主人上山禮佛的。


    小主人早已跟丟了。出於好奇,我便尾隨這行人上山,打算談一談究竟。到了山門口,隊伍全都停了下來。兩隻青簾小轎也吱吱悠悠地落在岩石鋪就的石階上,前頭的仆人各自打簾,裏麵便走出了兩個儀態端莊的女子。那年長的柔眉善目,臉上掛著日照般舒緩明麗的笑容,一看便知是常年浸潤佛光的,那年幼的眼角稍稍堅硬了些,但相較於尋常人家,也算是難得的溫雅嫻靜了。這二人的舉止儀態皆流露出很好的教養,身段形貌也都極其相似,任誰都一眼看出這是一對大戶人家的母女。正因為如此,即使她們穿了普通人家的衣裳,處在人群中仍很顯眼。


    女兒從後麵的轎子裏出來後,立即來前頭攙扶母親,旁邊的仆人恭敬地喚她“三小姐”,她點了點頭,看起來很開心的樣子。那年長婦人拍了拍她的手,朝四周看了一眼,我下意識地低頭,掩去自己的麵容。她們似乎說了些什麽,而後將大部分隨從都留在了門外,身邊隻帶了兩個,便相攜著上山了。


    我便也裝作陌生人,混在清早零星的香客中。望著母女兩個互相攙著,一路說說笑笑地走,嘴裏說不出是什麽滋味。到了寺裏,如我擔心的那樣,我未能再見到小主人,她果然不聲不響地消失了。我無比失落,仰頭望向對麵群山,山鬆舉起滿山蒼翠,卻無一絲青蔥能驅逐我心內的陰霾。


    而我的目光終究停留了,相當惶惑地問寺裏的小僧,對麵那座像丘陵般丈高的山是什麽山?他告訴我那是寺院的後山,名曰鏡山。我問,在那山上能否望見寺裏景象?他迴答說,可以看見寺院全景。我心中一凜,飛快往後山而去。


    正如小僧所說的,這裏不僅可以看到寺院全景,連山門外的情況,都能瞧的一清二楚。紅牆青瓦的寺廟像盤臥在深山的老者,升起嫋嫋的香煙,一條青石鋪就的山路穿過濃密成蔭的樹林直延伸到山外去了,路上的行人不多,有些還被樹蔭遮蔽了,但都一樣的虔誠。這裏的視角當真如明鏡一般,將大千裏世界的景象全都投映到山上來。


    這也以為著,如果有人想看到山前山後發生一切,一定會到這裏來。


    果然,我一眼便瞧見了她。一個夏末秋初不知落葉何方的孤單女子,遠遠地站在山丘上,望著紅塵裏不屬於自己的人來人往,一個人靜靜出神。


    山上很冷,晨曦還未完全驅散山中霧霾,因此到處能嗅到青鬆的濕氣。每一縷從耳側掀起的山風似乎都能抽走人的一點體溫。她獨自一人站在高處,被冷風直麵著,我很擔心她會支撐不住,從山丘上滾落下來。我想傾盡全力去挽救她,但我心裏明白,如果我這時候出現,結果可能更糟糕。


    這已經不是我可以觸碰的畫麵,更不是我能擅自撞開的心事。


    我隻能藏身在一塊大石背後,等她在上麵呆夠了,自己緩緩下山來。不去打攪她,不去戳破她的自尊,待她走遠,再沒出息地擦擦眼角的濕潤,悄悄跟上。


    當我在寺院門前叫住她的時候,她明顯吃了一驚,而那時,我已經裝成了全然無事的樣子。


    “你怎麽也在這裏?”


    “怎麽,佛祖隻許你來拜,就不許我來拜嗎?”


    “……隨便你。”


    她沒有過多懷疑。我們一起進了大雄寶殿上香,出來時,每人手裏都拿了一個平安符。我把符信塞進貼身的香囊裏,小心翼翼又仔仔細細係好,惹來小主人的側目,她雖不說,但我猜到她在想什麽,笑笑不說話。


    迎麵一位婦人崴了一腳,摔倒在台階上,我連忙把她扶起來。當她抬起臉連聲向我道謝的時候,我一愣,下意識地迴頭,看到小主人也一動不動地呆在原地,放佛被這突來的場麵凝固住了。我想她也和我一樣,沒有預料到她們居然又折返了迴來。


    “夫人,您沒事吧!”


    一個侍女驚慌地跑上來,“讓我看看,摔到哪裏了?”


    “我沒事,沒事,多虧這位姑娘扶了我一下,沒有摔到哪裏。”


    我看到她故意將自己跌傷的手藏進了袖子裏,顯示不想讓侍女發現。那侍女隨即向我道謝,我連忙迴說,“沒什麽的,夫人以後走路要小心台階。”


    “多謝姑娘提醒。方才沒有留神看腳下,這才絆了一跤,下次一定會小心的。”她溫和的語氣一如往昔,我無由地感到眼眶一熱。


    “二位姑娘好生麵善,也是來寺裏禮佛的?”


    “是啊,家母最近身體不太好,我們姐妹二人便上山為母親求個平安符。”


    這迴不待她開口,她身邊的侍女就說了,“兩位姑娘不僅人好,對父母也是孝順的,令尊令慈今後可是有福了。”


    “大娘見笑了。夫人上山是?”


    “哦,我家三小姐自小身子便不好,經常生病,夫人便每月來寺裏上香,為她求個平安符。喏,三小姐剛才有事才走了的,不然就能給二位見見了。”


    夫人笑著點點頭,看我們的目光越發溫柔了,我發現她鬢間已經有了幾捋白發,於她四十出頭的年紀來說,有些猝然蒼老了。小主人目中水霧瑩然,不知道是不是和我一樣,有些怪罪不待人的時光。


    “這是我的小妹妹,名叫蘭淩,平時也沒少說話的,今天不知怎麽了,大概是見到夫人怕生,夫人不要見怪。”


    “不要緊。”夫人連忙說,“我女兒平常也這樣,遇到生人總是不喜歡說話。”


    有香客上來了,我們不便在此久留,於是讓開路。這一讓便沒有再聊下去的理由了,畢竟我們隻是萍水相逢的過客,偶爾的相遇注定要偶爾的分離。


    “夫人,咱們還是快去尋方丈吧,待會還得進宮呢!”


    我聽到那侍女低聲地說。就這樣,夫人朝我們客氣地點了點頭,一步一步走進了大雄寶殿。剩下我和小主人悵然站在階上,誰都沒有出聲。


    也許是天意要讓這對相逢不識的母女多團聚一會兒,我們下山的時候,馬車出了些問題,不能走了。正當無計可施的時候,一輛馬車從旁邊經過,車主掀開簾來,露出了那張熟悉的溫婉麵孔。


    “二位姑娘如不介意,就請坐我們的車吧。”


    詢問了一番緣故後,她便邀請我們乘坐她的車。


    “這……怕是不方便吧!”


    “沒什麽不方便的,二位姑娘家可是在城裏?”


    “我們住在外城,東南坊。”


    “正巧了,我們迴城都是同一條路,姑娘可以坐我的車到外城,屆時再由家裏人來接,也是方便的。”


    “這……”我思尋了一下,不忍再推諉,便道,“就叨擾夫人了。”


    “沒什麽的,上來吧。”


    馬車晃晃悠悠地行駛起來,我有意和侍女坐在一側,把夫人身邊的空位讓給了小主人。她的臉色有些蒼白,對夫人善意的問詢也都迴答得小心翼翼。


    “敢問姑娘芳齡幾許?”


    “二十。”


    “二十……”夫人默念著這個數字,目中隱隱有淚。侍女似乎提前預知似的,歎了口氣,把帕子遞過去。夫人推手示意不用,又問,“姑娘家住哪裏?家中除了母親,姊妹,可還有別的人?”


    “沒有了。”


    “哦。”


    我看氣氛又沉寂了,便故意找話說,“夫人既然和小姐一同來的,怎麽不一起迴去?”


    “小女有事先迴去了,我留在寺裏等明覺方丈,誰知竟沒有等到。”


    “我聽寺裏的人說,方丈前幾日出外講經了,至今未歸,怕是被什麽事兒耽擱了吧。”


    “是啊,我見等不到人,便先迴來了,打算明天再過來看看。”


    “夫人等方丈迴來,是有什麽事兒嗎?”


    “也沒有什麽要緊事兒。”她說這話的時候臉色微微黯淡,似藏了什麽心事。我也不便追問,三言兩語把這話題岔開了。馬車忽然劇烈顛了一下,我不得不抓住車窗維持平衡。迴頭就看到小主人正扶住夫人,“小心。”


    夫人忽然低頭看著她的手,目光裏熒光閃爍,“姑娘手中的平安符……和我的那個很像呢?”


    我這才注意到小主人手中仍攥著那平安符。小主人抿著嘴,似答不出。


    “能否借我一看?”


    “……恩。”


    “真的很像,簡直一模一樣,秀英,你說是不是?”


    “哎呀,夫人,天底下的平安符外麵都是一樣的,隻裏麵寫的字不一樣。”


    “是這樣嗎?”


    我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口袋,那裏麵的符外表的確看起來和小主人的一樣,但那細小的差異還是存在的。小主人的符上有一根微不可察的紅線,中間係著一個獨特的雙圓繩結,似乎具有某種象征意義。看夫人拿著符細細思索的神情,想必也是發現了。小主人冷靜地看著這一切,過於平靜的態度,倒是讓我覺出一絲反常。


    夫人有些激動地問,“姑娘這平安符也是方丈給的嗎?”


    “是。”我聽小主人這樣迴答,心裏很意外,因為我們此行當然未見過方丈。


    “也是源自一位故人?”


    “這倒不清楚了,前幾日方丈給了我這枚平安符,說此符信專送與有緣人,我見它別致,就一直戴在身上。”


    “原來如此。”夫人歎了一口氣,神情有些落寞。我覺出些蹊蹺,便試探著問,“難道夫人折返迴寺就是為了等候方丈的平安符?”


    夫人愣了一下,微笑說,“正是。”


    “夫人的符是某位故人送的?”


    “恩。”


    “這位故人從未顯露過真容,因此夫人從未見過她的麵?”


    “姑娘真是冰雪聰明。”


    她開始緩緩道出這平安符的緣由,那是六年前的中秋日,也是在這個時候,她入寺禮佛,臨走時方丈送給她一枚別樣精致的平安符,說是某位故人送的。自此以後,每年的中秋十五她都能收到這樣一枚平安符,因是明覺方丈親自呈交的,她也不做懷疑,每年都會欣然來領。然今日卻因明覺方丈不在的緣故,她並未像往常一樣拿到符信。沒想到小主人這裏卻有一個一模一樣的。


    我一切都明白了。


    這時,車夫忽在外喊,“夫人,到外城了。”


    我掀開車簾,見天香閣的小廝駕著另一輛馬車已經在城門口等了。我們於是下車致謝,夫人也欲下車來,我連忙推卻。看著馬車往城內熙熙攘攘的人流中駛去,轉顧小主人,她的唇緊緊抿著,神情從未有過的落寞,我心中不忍,卻又不知如何勸解。


    “咱們迴去吧。”


    她點了點頭。將上車時,耳邊突然掀起一陣烈馬的嘶鳴,我一迴頭,就看見了此刻最不想看見的人。晉王世子一身華貴衣飾,乘著高頭大馬,聳立在我們麵前。


    他什麽時候出來的?我感覺情況不妙,趕緊把小主人護在身後。


    “我當是誰呢?原來是天香閣的花魁娘子。怎麽,嫌天香閣地方小了,要把生意做到街上來?”


    我怒氣頓生,“請你把嘴巴放幹淨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上難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地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地絮並收藏皇上難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