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城外二十裏,夜出奇的寂靜,一處隱秘的樹林裏,偶爾抖出幾道寒光。襯得周圍越發陰冷。突然,樹林外傳來一陣急切的馬踏聲,馬上的人兒一拉韁繩,停在蒼茫的夜幕前,大聲喊道:“在下張雲,求見晉王!”
話音剛落,原本還是空蕩的地方,突然升起一排赤色火把。緊接著,一個如鬼魅般的身影出現在他麵前。
“張將軍,別來無恙!”
待看清那張耐人尋味的麵孔,馬上的人兒愣了一下:“世子行動好快!”
隨後翻身下馬,三步並做兩步湊到李攸炬麵前,低聲道:“我們的計劃成功了,上官錄果真死了,而且是被容王當眾‘打死’!”
李攸炬勾起嘴角:“這麽說,上官兄弟二人,進城了?”
張雲笑道:“是,待會紫色信號升起,就是大功告成之時,到時晉王就可以以率兵勤王的名義進城平叛!”
“好,張將軍助我一臂之力,他日我父王登位必會厚待張將軍!”
“不敢,不敢!”張雲詭譎道。
李攸炬手中的折扇一下一下砸在衣襟上,發出“噠噠”的聲響,迴身,玩味道:“識時務者為俊傑,你說呢,上官將軍!”
張雲神色一僵,定在原地,隻見上官景赫被兩個侍衛押著走過來,火光將他的表情照得凜冽無比,散亂的發絲粘在臉上,身上布滿血痕,近前,才發現他的腳步不穩,腿抖動的厲害,仍硬撐著朝他走來。
你這是什麽意思?張雲怒視著李攸炬,卻不敢直視上官景赫的目光。
“張將軍莫怪,上官將軍執意不肯歸降,小王念著你們主從一場,想讓你來勸勸他!”李攸炬扯著嘴角,近到上官景赫身前。
“上官將軍,你手下的第一員大將都歸順於我,將軍又何必再執迷不悟?如果上官將軍保我父王登基,便是第一開國功臣,上官府容華永存,何樂而不為呢?”李攸炬利誘道。
上官景赫沒有理會他,他剛奔出宮門,便被人從後麵擊暈,醒來便落在李攸炬手中,這種卑鄙手段,想來也隻有他能使得出來了。寒光凜凜地盯著眼前的張雲,直視著這個追隨了自己三十年的弟兄,道:“能告訴我,你的目的是什麽?”榮華富貴?開國功臣?他不相信這個十五年來屢屢拒絕朝廷封賞的人會為了這些出賣他。
上官景赫的單刀直入似乎給了張雲一個台階下,他深吸一口氣,隨後重重地吐出,釋放的霧氣仍像魔障一樣擋在二人之間:“報仇!”對著上官景赫那平靜無波的眼睛,他極力穩住情緒:“十五年前,李戎湛殺了我全家,我娘,我妻,我兒,全都喪命在城樓上!他們沒有老夫人那樣的福氣,沒有太後的庇佑,迎接他們的隻有慘死!將軍有沒有聽到他們的嚎叫?”他扭開頭去,臉上全是慘然:“我聽到了,那種恐怖的叫聲,像刀子一樣割在我身上,永生難忘!那一刻我的心裏什麽都沒有,隻想要替他們報仇,為了報仇,我不要命地殺上城樓,想親手將李戎湛碎屍萬段!”他又迴過頭來,眼眶通紅:“可是將軍呢,你得知老夫人還存活的消息,下令撤兵了!我就像一個小醜,演完了你們的戲,就被扔在了台上,看你們家人團聚,重獲新生,可我的妻兒呢,我在城樓上找尋他們的屍首,而他們早已被踐踏幹淨,我找不到了!”
“我叔父上官民擴全家,上官民抒全家,姨母上官孫氏,上官張氏,幼弟上官景旻,長子上官延,長女上官凜,次子上官茂全都死在城樓上,張雲,你豈會不知?”上官景赫忍痛說道。
“我當然知道,所以我天天在將軍房外替他們伸冤,希望將軍有朝一日能替他們報仇雪恨,可惜將軍似乎鐵石心腸,輔佐仇人的兒子真是盡心盡力呢!”他的臉上猙獰起來,終於敢直視著上官景赫:“既然將軍忘了那段仇恨,那就由屬下來提醒您,什麽叫善惡到頭終有報!”
聞言,上官景赫突然一陣毛骨悚然,出乎意料的,他如釋重負地笑起來:“原來,我整夜夜不能寐,都是你在裝神弄鬼,哈哈哈哈……真是天大的笑話!”
李攸炬縮了縮瞳孔,衝邊上的士兵使了個眼色,那士兵飛起一腳踢在上官景赫腿上,上官景赫身子一晃,往前跪去,然在最後一刻,他頂著劇烈的疼痛踉蹌著穩住身子,迴頭怒瞪那踢腳的士兵,那士兵被他凜冽的目光逼得後退幾步。
上官景赫笑著抬起頭來:“別跟我說,就憑這八萬人馬,你們就想翻天了!”
李攸炬神色一凜,隨即嗤笑一聲:“上官將軍,不愧是玉瑞朝最卓越的將才,竟然能料出小王有多少兵馬!不過,翻不翻得了天,就要看禦林軍統領廖牧的本事了,上官將軍當年安排了這個隱秘的棋子,想必也是為上官府留一條後路吧,嗬嗬,不妨告訴將軍,您的親四弟已經帶著五萬人馬進城了!”
上官景赫怒瞪張雲,廖牧的事,他連上官景昂都沒有說過,隻告訴了他,而他卻給他來了一場徹徹底底地背叛。眼下,他被挾持,張雲若謊稱自己被江後無辜處死,依照廖牧和自己生死之交的情分,既然能放四弟進城,估計真能起兵造反。
李攸炬胸有成竹地湊到上官景赫麵前:“小王確實是愛惜上官將軍才幹,小王還是那句話,如若將軍願意助我一臂之力,有玉瑞在一日,就有上官府在一天!”
“李攸炬,我奉勸你一句,就算你們能打得下這江山,也坐不穩它,別忘了,”上官景赫湊到李攸炬耳邊,悄聲道:“北有燕王!”
“所以才需要上官將軍助我一臂之力,普天之下能夠敵的上燕王的,也隻有上官將軍了!”李攸炬齜著牙道,除了秦國,朝廷近年撥給燕地的財物,是諸侯國中最多的,燕兵素以勇猛著稱,燕王李戎沛是江後的親兒子,驍勇善戰,在邊關抗擊蒙古打了不少勝仗,如果奪了江山,他的那一關確實不好過。
“我一直以為你不是個簡單的人物,如今看來,果真如此!”上官景赫微眯雙眼,“不過,你與乃父終究不是帝王的料子,請恕在下,不能奉陪!”
“上官將軍如此冥頑不靈,實在讓小王痛心疾首,”李攸炬一副惋惜的表情,“不過,小王不計前嫌,本著為上官將軍著想的緣故,特意趕製了幾麵上官家族的旗幟,到時候令弟的好消息傳來,上官將軍隨著小王一起進城,咱們就可以一起直搗黃龍了!”說完,自信滿滿地朝火光中走去。
上官景赫心中一震,李攸炬這是想打著他的旗號進城,做那謀反弑君之事,手段當真毒辣,恐怕他那兩個不知輕重的弟弟,也會淪為他的替死鬼了。明明是冷冽的空氣,他的臉上卻被汗水浸濕,緩緩抬頭怒視留在原地的張雲,一字一句問道:“我問你,錄兒的死,是不是和你有關?”
張雲嗤笑一聲道:“他隻不過是陪葬罷了!”
上官景赫青筋憤然突起:“張雲,上官家何時虧待過你!”
“上官家從未虧待過我,不過,晉王平叛總要師出有名,上官家無疑是最好的替死鬼了!”
“好一個借刀殺人的計劃!”上官景赫眼中寒光一閃,身形一刹那間躍起,從旁邊士兵手裏抽出刀,朝張雲刺了過去。張雲急忙躲閃,仍是被那淩厲的攻勢劃傷了肩頭。低身躲過上官景赫朝他脖頸揮來的一刀,掃腿將上官景赫撂倒。
捂住肩上不停流血的傷口,張雲吃痛地看著地上的上官景赫,“將軍,上官府有恩於我,這一刀,我受著!”
“呸!負義者何必言恩,不怕玷汙了‘恩義’兩字的名聲!”上官景赫嗤笑道,緩緩從地上爬起:“晉王世子連這樣的小人也收,恐怕難成大業!”聽到打鬥聲又踱迴來的李攸炬聞言,臉上漾出一抹玩味的笑意。
張雲臉色難看起來。
上官景赫拂了拂衣角,盯著李攸炬,道:“我可以幫你!”
“條件呢?”李攸炬嘴角一笑。
“上官府所有人毫發無傷,除了這位!”上官景赫指向張雲,臉上帶著一種淩厲的殺氣。
李攸炬示意部下將張雲帶下去療傷,張雲咬牙看了上官景赫一眼,捂著肩膀,轉身離開。
“可以告訴小王,上官將軍何以改變主意嗎?”李攸炬似信非信地問道。
“識時務者為俊傑,我隻想保上官府平安,其他人生死與我無幹!”
“好!上官將軍果然快人快語!”李攸炬一隻手握緊折扇,另一隻手伸向外麵:“來人,拿酒來!”
隨從很快端了兩碗酒,一碗交到李攸炬手上,另一碗交給上官景赫。李攸炬單手提著碗,對著漆黑的夜幕道:“今日小王與上官將軍謀舉大事,倘若事成,小王定保上官府絲毫不損,如今在三軍前做個見證,小王和上官將軍同飲此酒,刀山火海同赴!”方才還寂靜的場地上,傳來一陣叫好聲。
有了上官景赫加盟,大事就成了一半,李攸炬看著上官景赫就要飲下那碗酒,用扇子攔下,上官景赫看著那合起扇葉間掉出一粒赤紅的藥丸出來,在酒中蕩漾起圈圈的漣漪,他彎起嘴角,就著火光中那閃爍的波紋,仰起頭,一飲而盡。李攸炬唇角一勾,也飲下整碗酒。
“京城還有兩萬神武軍,雖然人數不多,但實力不容小覷。廖牧最多能調動兩萬禦林軍,其他八萬沒有皇上的諭令,根本無法調動。如果事情敗露,這股勢力最有可能反撲上來!”上官景赫一邊分析著局勢一邊將空了的碗遞到隨從手中,那隨從伸著脖子看了看碗裏空無一物,朝李攸炬點了點頭。
李攸炬將碗也交予隨從,示意他退下,然後對上官景赫道:“上官將軍分析的有理,這也是我所擔心的,不知將軍可有應對之策?”
上官景赫對著李攸炬笑而不語,眼睛卻往周圍掃了一眼,李攸炬考慮了一番,上官景赫已經是筋疲力盡,拿自己不能怎麽樣,於是屏退眾人,“將軍有何高見?”
上官景赫道:“我的建議是,全軍悄悄進城,形成一個包圍圈,朝皇宮縮進,爭取用最快的速度搶占皇宮,擒賊先擒王!”
“可是這樣出兵就失了平叛的借口了!”李攸炬不置可否地搖搖頭,他謀得是江山,不是一場勝利,倘若他這樣幹了,那其他諸侯王就會群起而攻之。
“的確,沒有比平叛更好的借口了,先禦林軍一步進城平叛的確落人把柄,但是,如果禦林軍主帥有謀反嫌疑,那麽我們是不是就有理由避開禦林軍了呢?”
“將軍的意思是?”
“事成之後,殺廖牧!”
“上官將軍要犧牲廖牧?他可是將軍設下的重要人物,而且他還會幫我們……”李攸炬將信將疑地看著上官景赫。
“比起他來,晉王世子更想要江山不是嗎?而在下,更在意整個上官府!孰輕孰重,還請世子思量!”
李攸炬擰緊眉頭,遲疑地看著上官景赫,最終揚起扇葉,迴身,背對著他點了點頭。
話音剛落,原本還是空蕩的地方,突然升起一排赤色火把。緊接著,一個如鬼魅般的身影出現在他麵前。
“張將軍,別來無恙!”
待看清那張耐人尋味的麵孔,馬上的人兒愣了一下:“世子行動好快!”
隨後翻身下馬,三步並做兩步湊到李攸炬麵前,低聲道:“我們的計劃成功了,上官錄果真死了,而且是被容王當眾‘打死’!”
李攸炬勾起嘴角:“這麽說,上官兄弟二人,進城了?”
張雲笑道:“是,待會紫色信號升起,就是大功告成之時,到時晉王就可以以率兵勤王的名義進城平叛!”
“好,張將軍助我一臂之力,他日我父王登位必會厚待張將軍!”
“不敢,不敢!”張雲詭譎道。
李攸炬手中的折扇一下一下砸在衣襟上,發出“噠噠”的聲響,迴身,玩味道:“識時務者為俊傑,你說呢,上官將軍!”
張雲神色一僵,定在原地,隻見上官景赫被兩個侍衛押著走過來,火光將他的表情照得凜冽無比,散亂的發絲粘在臉上,身上布滿血痕,近前,才發現他的腳步不穩,腿抖動的厲害,仍硬撐著朝他走來。
你這是什麽意思?張雲怒視著李攸炬,卻不敢直視上官景赫的目光。
“張將軍莫怪,上官將軍執意不肯歸降,小王念著你們主從一場,想讓你來勸勸他!”李攸炬扯著嘴角,近到上官景赫身前。
“上官將軍,你手下的第一員大將都歸順於我,將軍又何必再執迷不悟?如果上官將軍保我父王登基,便是第一開國功臣,上官府容華永存,何樂而不為呢?”李攸炬利誘道。
上官景赫沒有理會他,他剛奔出宮門,便被人從後麵擊暈,醒來便落在李攸炬手中,這種卑鄙手段,想來也隻有他能使得出來了。寒光凜凜地盯著眼前的張雲,直視著這個追隨了自己三十年的弟兄,道:“能告訴我,你的目的是什麽?”榮華富貴?開國功臣?他不相信這個十五年來屢屢拒絕朝廷封賞的人會為了這些出賣他。
上官景赫的單刀直入似乎給了張雲一個台階下,他深吸一口氣,隨後重重地吐出,釋放的霧氣仍像魔障一樣擋在二人之間:“報仇!”對著上官景赫那平靜無波的眼睛,他極力穩住情緒:“十五年前,李戎湛殺了我全家,我娘,我妻,我兒,全都喪命在城樓上!他們沒有老夫人那樣的福氣,沒有太後的庇佑,迎接他們的隻有慘死!將軍有沒有聽到他們的嚎叫?”他扭開頭去,臉上全是慘然:“我聽到了,那種恐怖的叫聲,像刀子一樣割在我身上,永生難忘!那一刻我的心裏什麽都沒有,隻想要替他們報仇,為了報仇,我不要命地殺上城樓,想親手將李戎湛碎屍萬段!”他又迴過頭來,眼眶通紅:“可是將軍呢,你得知老夫人還存活的消息,下令撤兵了!我就像一個小醜,演完了你們的戲,就被扔在了台上,看你們家人團聚,重獲新生,可我的妻兒呢,我在城樓上找尋他們的屍首,而他們早已被踐踏幹淨,我找不到了!”
“我叔父上官民擴全家,上官民抒全家,姨母上官孫氏,上官張氏,幼弟上官景旻,長子上官延,長女上官凜,次子上官茂全都死在城樓上,張雲,你豈會不知?”上官景赫忍痛說道。
“我當然知道,所以我天天在將軍房外替他們伸冤,希望將軍有朝一日能替他們報仇雪恨,可惜將軍似乎鐵石心腸,輔佐仇人的兒子真是盡心盡力呢!”他的臉上猙獰起來,終於敢直視著上官景赫:“既然將軍忘了那段仇恨,那就由屬下來提醒您,什麽叫善惡到頭終有報!”
聞言,上官景赫突然一陣毛骨悚然,出乎意料的,他如釋重負地笑起來:“原來,我整夜夜不能寐,都是你在裝神弄鬼,哈哈哈哈……真是天大的笑話!”
李攸炬縮了縮瞳孔,衝邊上的士兵使了個眼色,那士兵飛起一腳踢在上官景赫腿上,上官景赫身子一晃,往前跪去,然在最後一刻,他頂著劇烈的疼痛踉蹌著穩住身子,迴頭怒瞪那踢腳的士兵,那士兵被他凜冽的目光逼得後退幾步。
上官景赫笑著抬起頭來:“別跟我說,就憑這八萬人馬,你們就想翻天了!”
李攸炬神色一凜,隨即嗤笑一聲:“上官將軍,不愧是玉瑞朝最卓越的將才,竟然能料出小王有多少兵馬!不過,翻不翻得了天,就要看禦林軍統領廖牧的本事了,上官將軍當年安排了這個隱秘的棋子,想必也是為上官府留一條後路吧,嗬嗬,不妨告訴將軍,您的親四弟已經帶著五萬人馬進城了!”
上官景赫怒瞪張雲,廖牧的事,他連上官景昂都沒有說過,隻告訴了他,而他卻給他來了一場徹徹底底地背叛。眼下,他被挾持,張雲若謊稱自己被江後無辜處死,依照廖牧和自己生死之交的情分,既然能放四弟進城,估計真能起兵造反。
李攸炬胸有成竹地湊到上官景赫麵前:“小王確實是愛惜上官將軍才幹,小王還是那句話,如若將軍願意助我一臂之力,有玉瑞在一日,就有上官府在一天!”
“李攸炬,我奉勸你一句,就算你們能打得下這江山,也坐不穩它,別忘了,”上官景赫湊到李攸炬耳邊,悄聲道:“北有燕王!”
“所以才需要上官將軍助我一臂之力,普天之下能夠敵的上燕王的,也隻有上官將軍了!”李攸炬齜著牙道,除了秦國,朝廷近年撥給燕地的財物,是諸侯國中最多的,燕兵素以勇猛著稱,燕王李戎沛是江後的親兒子,驍勇善戰,在邊關抗擊蒙古打了不少勝仗,如果奪了江山,他的那一關確實不好過。
“我一直以為你不是個簡單的人物,如今看來,果真如此!”上官景赫微眯雙眼,“不過,你與乃父終究不是帝王的料子,請恕在下,不能奉陪!”
“上官將軍如此冥頑不靈,實在讓小王痛心疾首,”李攸炬一副惋惜的表情,“不過,小王不計前嫌,本著為上官將軍著想的緣故,特意趕製了幾麵上官家族的旗幟,到時候令弟的好消息傳來,上官將軍隨著小王一起進城,咱們就可以一起直搗黃龍了!”說完,自信滿滿地朝火光中走去。
上官景赫心中一震,李攸炬這是想打著他的旗號進城,做那謀反弑君之事,手段當真毒辣,恐怕他那兩個不知輕重的弟弟,也會淪為他的替死鬼了。明明是冷冽的空氣,他的臉上卻被汗水浸濕,緩緩抬頭怒視留在原地的張雲,一字一句問道:“我問你,錄兒的死,是不是和你有關?”
張雲嗤笑一聲道:“他隻不過是陪葬罷了!”
上官景赫青筋憤然突起:“張雲,上官家何時虧待過你!”
“上官家從未虧待過我,不過,晉王平叛總要師出有名,上官家無疑是最好的替死鬼了!”
“好一個借刀殺人的計劃!”上官景赫眼中寒光一閃,身形一刹那間躍起,從旁邊士兵手裏抽出刀,朝張雲刺了過去。張雲急忙躲閃,仍是被那淩厲的攻勢劃傷了肩頭。低身躲過上官景赫朝他脖頸揮來的一刀,掃腿將上官景赫撂倒。
捂住肩上不停流血的傷口,張雲吃痛地看著地上的上官景赫,“將軍,上官府有恩於我,這一刀,我受著!”
“呸!負義者何必言恩,不怕玷汙了‘恩義’兩字的名聲!”上官景赫嗤笑道,緩緩從地上爬起:“晉王世子連這樣的小人也收,恐怕難成大業!”聽到打鬥聲又踱迴來的李攸炬聞言,臉上漾出一抹玩味的笑意。
張雲臉色難看起來。
上官景赫拂了拂衣角,盯著李攸炬,道:“我可以幫你!”
“條件呢?”李攸炬嘴角一笑。
“上官府所有人毫發無傷,除了這位!”上官景赫指向張雲,臉上帶著一種淩厲的殺氣。
李攸炬示意部下將張雲帶下去療傷,張雲咬牙看了上官景赫一眼,捂著肩膀,轉身離開。
“可以告訴小王,上官將軍何以改變主意嗎?”李攸炬似信非信地問道。
“識時務者為俊傑,我隻想保上官府平安,其他人生死與我無幹!”
“好!上官將軍果然快人快語!”李攸炬一隻手握緊折扇,另一隻手伸向外麵:“來人,拿酒來!”
隨從很快端了兩碗酒,一碗交到李攸炬手上,另一碗交給上官景赫。李攸炬單手提著碗,對著漆黑的夜幕道:“今日小王與上官將軍謀舉大事,倘若事成,小王定保上官府絲毫不損,如今在三軍前做個見證,小王和上官將軍同飲此酒,刀山火海同赴!”方才還寂靜的場地上,傳來一陣叫好聲。
有了上官景赫加盟,大事就成了一半,李攸炬看著上官景赫就要飲下那碗酒,用扇子攔下,上官景赫看著那合起扇葉間掉出一粒赤紅的藥丸出來,在酒中蕩漾起圈圈的漣漪,他彎起嘴角,就著火光中那閃爍的波紋,仰起頭,一飲而盡。李攸炬唇角一勾,也飲下整碗酒。
“京城還有兩萬神武軍,雖然人數不多,但實力不容小覷。廖牧最多能調動兩萬禦林軍,其他八萬沒有皇上的諭令,根本無法調動。如果事情敗露,這股勢力最有可能反撲上來!”上官景赫一邊分析著局勢一邊將空了的碗遞到隨從手中,那隨從伸著脖子看了看碗裏空無一物,朝李攸炬點了點頭。
李攸炬將碗也交予隨從,示意他退下,然後對上官景赫道:“上官將軍分析的有理,這也是我所擔心的,不知將軍可有應對之策?”
上官景赫對著李攸炬笑而不語,眼睛卻往周圍掃了一眼,李攸炬考慮了一番,上官景赫已經是筋疲力盡,拿自己不能怎麽樣,於是屏退眾人,“將軍有何高見?”
上官景赫道:“我的建議是,全軍悄悄進城,形成一個包圍圈,朝皇宮縮進,爭取用最快的速度搶占皇宮,擒賊先擒王!”
“可是這樣出兵就失了平叛的借口了!”李攸炬不置可否地搖搖頭,他謀得是江山,不是一場勝利,倘若他這樣幹了,那其他諸侯王就會群起而攻之。
“的確,沒有比平叛更好的借口了,先禦林軍一步進城平叛的確落人把柄,但是,如果禦林軍主帥有謀反嫌疑,那麽我們是不是就有理由避開禦林軍了呢?”
“將軍的意思是?”
“事成之後,殺廖牧!”
“上官將軍要犧牲廖牧?他可是將軍設下的重要人物,而且他還會幫我們……”李攸炬將信將疑地看著上官景赫。
“比起他來,晉王世子更想要江山不是嗎?而在下,更在意整個上官府!孰輕孰重,還請世子思量!”
李攸炬擰緊眉頭,遲疑地看著上官景赫,最終揚起扇葉,迴身,背對著他點了點頭。